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八下語文期末模擬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基礎知識積累及運用(30分)1、(題文)下列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A.改革開放才30多年,故鄉(xiāng)的模樣就全變了,真是滄海桑田,怎能不讓我感慨萬千呢?B.歷史是不能忘卻的,人們追溯歷史的渴求也不會停歇。C.前不久國學知識競賽主辦方所出的試卷題量之多、難度之大,令參賽者嘆為觀止。D.在創(chuàng)造的宇宙里,愛因斯坦是光輝燦爛的明星,這是不言而喻的。2、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運用錯誤的一項是A.因此,目前存在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說”和“火山說”。B.那車王果然信守諾言——像疾風般趕上并超過了那長長的游客車隊。C.頭痛,惡心,雙腳綿軟,呼吸困難——典型的缺氧反應,外加新傷劇痛。D.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3、下列文學常識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社戲》選自散文詩集《朝花夕拾》,描寫了魯迅幼年時期的一段美好生活。B.柳宗元參加政治革新運動失敗后被貶永州,寫下了備受推崇的“永州八記”。C.《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D.《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賣炭翁》寫于安史之亂期間,表達憂國憂民之情。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自然之美是一切藝術美的源頭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B.“夏滿芒夏暑相連”點出了夏天的六個節(jié)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C.據調查,讀過《平凡的世界》和《傅雷家書》的學生寥寥無幾,經典讀物大受冷落。D.他家對面二、三十米處有一個網吧,每次放假他都會去玩,他的父母非常擔憂。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①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科技的發(fā)展節(jié)奏越來越快,從前的許多科學幻想今天很有可能成為現實②夜色闌珊,歷時兩年的研究項目終于接近尾聲,他關閉電腦,地摸著下巴長長地松了口氣。③學習仿寫首先要確定仿寫點,對于精彩的地方要細心揣摩,思考作者是怎樣寫的,需要考慮變通和創(chuàng)新,漸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A.以至躊躇滿志不但……而且B.以致躊躇滿志不但……而是C.以致自鳴得意不是……而是D.以至自鳴得意不是……而且6、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喧騰緬懷振耳欲聾 B.枯燥襁褓相輔相承C.狡辯演譯銷聲匿跡 D.顛簸蠕動不修邊幅7、下列句子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前來參觀考察的學員川流不息,過去貧窮落后的蘭草村如今遠近聞名,對于未來,蘭草村人充滿了信心。B.她一身明艷的黃色古裝造型,手拿琵琶翩然起舞,再現了經典的“反彈琵琶”舞姿,輕歌慢舞中生動呈現出千年文化的古老韻味。C.晚會在32名聾啞人和肢體殘疾人共同演繹的舞蹈《舞動中國》中拉開帷幕,舞蹈表現出的自信振撼了觀眾,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D.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換,5G產業(yè)鏈外部風險加劇,中國通信產業(yè)鏈面臨著嚴峻形勢。8、下列加點成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A.這位所謂的專家在臺上絮絮叨叨,聲音沉悶,抑揚頓挫地宣揚他的學說。B.參加保險雖不能使人化險為夷,但卻能在災難不期而至時,使投保者得到一筆賠償金,盡量減輕損失。C.應該鼓勵學生對現有知識提疑問,對舊的學術權威提挑戰(zhàn),要在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新知識方面獨辟蹊徑。D.看來,作者臧克家是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下這行云流水般的詩篇的。9、古詩文填空。①關關雎鳩,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蒹葭蒼蒼,_____________。所謂伊人,_____________。③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④氣蒸云夢澤,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鄰。⑥曲徑通幽處,_________________。⑦無意苦爭春,_________________。⑧《賣炭翁》中描寫老翁極度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讀語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題目。①世界需要愛。②沒有了愛,誰也無法阻塞人生的風雨。③愛如漆黑長夜里的明燈,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_____(,;)愛如茫茫沙漠中的綠洲,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瓊漿。④_______在愛的懷抱中,才能幸??鞓返爻砷L。(1)給加點字注音:瓊漿()(2)給第③句選擇正確的標點符號,寫在橫線上______。(3)“誰也無法阻塞人生的風雨?!币痪溆性~語搭配不當的語病,請將“______”改為“______”。(4)第③句運用了________修辭手法。(5)給第④句補上恰當的關聯詞語。__________(6)仿照文中畫線的句子,再仿寫一個句子。二、現代文閱讀(25分)11、現代文閱讀每一個生命都有尊嚴遲太安①我去某座城市,事情辦完后沒有急于返回,而是流連于花月春江的景色。穿梭于美景之中,正恨自己少生幾雙眼睛,然而卻被不遠處的一幕吸引了過去。②商店門前的人行道上鋪著張半米寬,四五米長的黑色橡膠板,上面寫滿一行行漂亮的粉筆字,寫字得雄渾剛正,正是臨摹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顏體”,內心頓生敬佩之情。③寫字之人是一位雙腿殘疾的乞討者,身上衣著非常破舊,他坐在地上用雙手挪著身體寫字。這位乞討者置身于繁華的街市,顯得與周邊環(huán)境格格不入:殘疾人的身后還有一個大約四五歲的小女孩,小女孩的一只手緊緊地拉著殘疾人的衣服,不時抬起頭看一眼四周的圍觀者,另一只手用一根細繩牽著一個紅色的小塑料盆,里面散落著幾張零錢。沿街乞討的人在每個城市都有,像這位殘疾人以寫字乞討的卻很少見。一般的乞討者都以自己可憐的一面行乞,有的甚至是騙子,漸漸的我的同情心變得麻木起來。包括殘疾人身后的那個小女孩或許也并不是他自己的孩子,而是為了博得人們的同情拐來的孩子。④但這次我卻感覺面前這位與其他乞討者不同,雖說他衣著寒酸,但不邋遢,最值得我欣賞的是他剛毅的眼神。殘疾人看到我望向他,微笑地向我點點頭,卻沒有向我伸出乞討的手。環(huán)顧四周,周圍都是像我一樣的路人,他們的神情都是淡漠的。⑤行乞者并沒有因路人的圍觀而停下寫字,看來他早已習慣了世間的人情冷暖。我雖然并沒有完全相信他,但看到他殘疾的雙腿,身后小女孩那清澈純真的眼神,還有面前那賞心悅目的書法,我覺得應該盡自己一點微薄之力。⑥想到口袋里有些零錢,我隨手掏出放到小女孩前面的小塑料盆內,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那幾張小面額的紙幣里竟然夾帶著一張50元的紙幣。放到他們的塑料盆內,我開始后悔起來,乞討者說不定就是個騙子,我干嘛要給他這么多錢真想把那50元拿回來,但是周圍那么多人,那樣做又太沒面子。我正在懊悔自己的過失,小女孩將那張50元的紙幣撿出來對殘疾人小聲說:“爸爸,這是50元?!弊诘厣系臍埣踩藦男∨⒌氖掷锝舆^錢遞還給我:“先生,謝謝你,你給得太多了,我的字不值這么多錢,這錢請您收好?!睔埣踩说脑捯幌伦矒舻搅宋业男?,讓我為自己羞慚起來。此前,我還在后悔給他們那么多錢。為掩飾自己內心的愧疚,我蹲下身子認真地看著他的眼睛,說:“你別客氣,你寫的字的確很漂亮,這錢你拿著吧,另外還有件事我想問一下,為什么帶著孩子出來呢?這孩子是你女兒嗎?”殘疾人聽到我這樣問,向我笑笑說:“我的老家在山區(qū),我從山上摔下來雙腿受傷,為了治腿花光了積蓄,還欠下好大一筆債,孩子的母親沒法再跟著我吃苦,就走了。沒有辦法,我只好帶著孩子出來討口吃的。也有好心人曾救助、收容過我們,我沒有了腳,但是我的手還在,我想用自己的雙手養(yǎng)活自己和孩子,不想給別人添更多的麻煩了。我在這里寫字,得到別人的施舍,這也算是勞動所得吧,這里頭也有別人對我的肯定和尊重,孩子到上學的年齡了,我想盡力送她去?!雹哌@個男人的話讓周圍的人神情為之一震,我心里更加慚愧。他說得對,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尊嚴,他的腿斷了,還在這里行乞,但他同樣有自己的尊嚴,一個作為正常人和作為一位父親的尊嚴,他只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有尊嚴地活下去。⑧我從殘疾人手中接過這50元,又將錢包里僅有的200多元現金全部掏出,一起放到小女孩手里:“小姑娘,這錢是叔叔給你上學用的?!毙∨⒔舆^錢后,亮晶晶的眼睛看著我,那位父親正欲推辭,我迅速轉身離開了?!雹嵩谖壹磳㈦x開的時候,我看到一個與殘疾人的女兒一樣大的小姑娘松開爸爸的手,慢慢地走過去,將手中新買的玩具送給了小女孩,孩子直率的純真讓周圍的人動容,其他圍觀的人也紛紛向父女二人伸出援助之手,他們的眼神不再是剛才的淡漠或嫌惡,而是多了些什么,有溫暖,也有善意。(選自《讀者》2018.10.30,有刪改)1.文章以“我”對行乞男人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展開敘述,理清文脈,在括號內依序填寫相應的內容。吸引A麻木B相信后悔C2.根據你的理解,從內容上或結構上任選一個角度,具體說說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3.理解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含義。(1)環(huán)顧四周,周圍都是像我一樣的路人,他們的神情都是淡漠的。(2)殘疾人的話一下撞擊到了我的心,讓我為自己羞慚起來。4.行乞男人是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12、閱讀文段,回答問題古代風箏用處多王吳軍①史書記載,風箏源于我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魯國的著名工匠魯班看到了鷂鷹在空中盤旋飛翔,于是深受啟迪,他就“削竹為鵲,上天三日不下”。這是風箏的雛形。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墨翟也曾斫木制鷂,能在空中飛翔。漢朝初年,韓信用竹篾扎出架子,糊上紙,做成了更接近于后來的風箏的飛行物,用線牽引著,使其乘風飛空,這種飛行物就有了“紙鳶”的名字。到了五代時期,李鄴在紙鳶的頭上裝了竹笛、安置了絲鞭,風吹著竹笛,鳴聲響起,宛如古箏,于是就有了“風箏”之名。唐朝詩人高駢在《風箏》一詩中寫道:“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移將別調中。”寫的就是風箏在天上發(fā)出古箏一般的聲音的情景。②古代的時候,風箏不只是放著玩的,更是戰(zhàn)爭中常用的武器。③在唐朝以前,風箏就曾應用在軍事上。《鴻書》中記載,魯班首先把風箏用于戰(zhàn)爭偵察中。秦朝末年,劉邦和項羽在決戰(zhàn)時,劉邦的大將韓信曾放起一只風箏,根據風箏的引線的長短來估計秦朝皇宮的距離,確定方位,開鑿出地道,趕在項羽之前攻進了秦朝皇宮。④明朝的時候,有一種火器,名叫“神火飛鴉”,它其實是一種鴉形風箏,內裝炸藥,用四個起火裝置作為動力,當這種風箏飛到敵方的上空時,盤香就會點燃導火線,引起火藥爆炸,具有一定的攻擊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協約國曾在軍艦上把風箏放到海面上空,以標示隱藏在海底的德國潛水艇的確切位置,為空中轟炸機指出襲擊的目標。⑤風箏是古代戰(zhàn)爭中的通訊工具。唐朝末年,叛將田悅兵到臨安城下。宋將張全率軍頑強抵抗,但是曠日持久,張全怕孤城難守。為了搬取救兵,張全把求援書信捆在風箏上送出城外,引來了救兵,臨安城得以解圍。⑥風箏是古代的科研工具,古人把風箏用于氣象研究和監(jiān)測。明朝的王逵在《蠡海集》一書中記載,當時曾經用風箏做測風實驗。⑦古人還把風箏作為生產的工具?!顿Y治通鑒》中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利用風箏“負人載物,超險阻而飛達,越川澤而空遞”,彌補了“輿馬之不能,舟楫之不逮”的不足。⑧當然,風箏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來放著玩的。放風箏是一項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清朝文學家曹雪芹在《紅樓夢》的第七十回中說:“春日,把風箏放得很高,然后剪斷引線,使其自行隨風飄搖,晦氣和痛苦也隨之而去。”“放晦氣”當然是迷信說法,但是,放風箏卻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清朝的富察氏在《燕京歲時記》中記載:“兒童放之(風箏)空中,最能清目?!狈棚L箏時,需要牽線跑步和昂首遠視,這的確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有益于視力。(選自《北京日報》2018年3月2日)1.古代風箏的用途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2.第①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請用“‖”給②至⑤段分層,只劃一處,并說明理由。②③④⑤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閱讀(25分)13、課內文言文閱讀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1)一食或盡粟一石__(2)策之不以其道___(3)男有分,女有歸__(4)盜竊亂賊而不作2.下列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食不飽,力不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安求其能千里也雖有千里之能C.策之不以其道執(zhí)策而臨之D.一食或盡粟一石食之不能盡其材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緣溪行___________便要還家__________處處志之___________然規(guī)往___________5.翻譯句子(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屬.(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14、(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乙)蘭之味,非可逼而?、僖?。蓋在有無近遠續(xù)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氳氳無所②,故稱瑞③耳。體彩④,而不極于色,令人覽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張大復《梅花草堂集》)注釋:①?。哼@里是嗅取(蘭的香味)。②氳氳(yūnyūn)無所: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種顏色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亭亭凈植_________(2)而名之不可_________2.《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幾個義項。根據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當的解釋是()。A.強迫B.接近,迫近C.狹窄D.威脅3.用現代漢語解釋(甲)文中畫線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4.同為花中君子,蓮與蘭有相通之處,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香味:蓮——_______________;蘭——氳氳無所。品位: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文以蓮為托物言志的對象,表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生活態(tài)度;(乙)文將蘭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讓我們領悟到蘭_______________的品性。四、作文(40分)15、下面兩道作文題,請任選一題寫作文題一:一縷陽光文題二:請以“原來,我也有________________”為題目,寫一篇作文。我們總是在羨慕別人,而對自己所擁有的卻常常視而不見:堅強、快樂、自信、勇敢、愛心,澄澈的藍天、溫暖的眼神……只要用心去感受,你會恍然發(fā)現,原來,我擁有的也很多!要求:(1)如果你選文題二,請補充完整題目;(2)要有自己的經歷、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3)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人名;(5)卷面整潔,字跡清楚,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一、基礎知識積累及運用(30分)1、C【解析】試題分析:A項:“滄海桑田”指比喻世事變化很大。使用正確。B項:追溯:比喻回首往事、探尋淵源。C項:嘆為觀止: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不符合語境。D項:不言而喻: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使用正確。故選C。2、D【解析】

D.錯誤?!岸嗝磯验?,多么豪放,多么火烈”中的“逗號”改為“頓號”。故選D。3、B【解析】

A.應是《從百草眼到三味書屋》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描寫了魯迅幼年時期的一段美好生活。C.《詩經》應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D.《賣炭翁》不是寫于安史之亂期間。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后發(fā)動的戰(zhàn)爭,是同唐朝爭奪統(tǒng)治權的內戰(zhàn),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睹┪轂榍镲L所破歌》此詩作于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八月,是安史之亂時期。而《賣炭翁》是白居易《新樂府》組詩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宮市也?!卑拙右讓懽鳌缎聵犯肥窃谠停ㄌ茟椬谀晏?,806—820)初年,這正是宮市為害最深的時候,但從時間上看,并不是安史之亂時期,故D項不正確。故選B。4、D【解析】

概數之間不能用頓號。去掉“二、三十米處”中的頓號即可。故選D。5、A【解析】

“以致”表示由于前述原因而造成的結果;“以至”表示范圍、數量、程度或者時間等的延伸和發(fā)展。據此可知①句應填寫“以至”?!败P躇滿志”形容對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是褒義詞;“自鳴得意”的意思是炫耀自得滿意之處,是貶義詞。據此可知②句應填寫“躊躇滿志”。第③句前后內容存在遞進關系,所以應填寫“不但……而且”。故選A。6、D【解析】

A.“振耳欲聾”的“振”應寫作“震”;B.“相輔相承”的“承”應寫作“成”;C.“演譯”的“譯”應寫作“繹”。故選D。7、A【解析】

B.輕歌慢舞-輕歌曼舞;C.振撼-震撼;D.風云變換-風云變幻。故選A。8、A【解析】本題考查成語的使用,學生要明確成語的意思及用法,在具體語境中體會成語使用的正確與否。成語在句中要使語言表達更準確,簡潔,要和句子所表達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項“抑揚頓挫”指聲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用在句中不恰當。點睛:本題考查學生對具體語境中成語的運用正誤的辨析能力。要結合積累的成語來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成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方面進行歸納。成語常見的錯誤有: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重復冗贅、謙敬錯位、自相矛盾、不合語境等。9、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白露為霜在水一方悠悠我心波撼岳陽城海內存知己禪房花木深一任群芳妒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解析】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選準詩句,生僻字平時要多寫幾遍。這類試題是通過書寫的方式考背誦,關鍵是不能錯字、別字、形似字。近幾年總出理解性默寫(情景描寫)題目,這種題目的難度比根據上下文默寫要難,首先要根據詩歌內容選準詩句,然后不要出現錯別字。此題要注意“窈窕、逑、撼、己、賤”等字詞的書寫10、(1)qióng(2);(3)“阻塞”改為“阻擋”(4)比喻(5)只有(6)示例:愛如炎暑烈日下的樹蔭,為酷熱難當的人提供清涼。【解析】

(1)對于字音題,平時要注意積累,讀準字音,標準調號。拿不準的字一定要查字典。注意據義記音。瓊:美玉,泛指精美的東西,讀qióng。(2)前后兩個分句是并列關系,分句里包含逗號,因此前后兩個分句之間用分號。(3)“阻塞”和“風雨”搭配不當,把“阻塞”改為“阻擋”。(4)“愛”是本體,“如”是比喻詞,“漆黑長夜里的明燈”是喻體,因此,本句是比喻。(5)本句是條件復句,“只有”和“才”搭配。(6)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屬于同類事物,二是句子的結構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語氣要一致。有的還要求寫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辭方法相同。本題所述應為“愛”;運用比喻;句式為“愛如……”;要能寫出“愛”給人的慰藉。符合此四個條件即可。二、現代文閱讀(25分)11、1.A敬佩B欣賞C慚愧2.示例一:內容上,交代故事發(fā)生的地點、環(huán)境為城市街頭?!皡s被不遠處的一幕吸引了過去”吸引讀者注意力。(意對即可)示例二:結構上,設懸念,吸引讀者,引出下文。為下文敘寫乞討男人的事跡埋下伏筆。(意對即可)3.(1)“淡漠”本義是沒有熱情,冷淡的意思。文中指面對雙腿殘疾帶著小女孩行乞的男人,大家認為這是行乞者以故意賣慘博取別人的同情騙取錢財,因此,大家的表現是麻木、冷淡。(意對即可)(2)“撞擊”本義是猛然碰上的意思。文中指“我”被乞討男人的自尊自強深深感動。(意對即可)4.干凈利落,例如文章寫到“雖說他衣著寒酸,但不邋遢?!敝t虛,文中我給他元錢時,他說“給得太多了,我的字不值這么多錢。自尊自強,他拒絕了好心人的救助和收容,要用自己的雙手養(yǎng)活自己和孩子。(意對即可)【解析】1.本題考查梳理文章脈絡的能力。第2段看到乞討者漂亮的書法,我心生敬佩,第3段因為有過被騙的經歷,所以對乞討者麻木,感情淡漠,第4段看到乞討者寒酸但不邋遢的穿著,剛毅的眼神,我由衷欣賞,第5段我開始相信乞討者的遭遇,第7段我為誤給了乞討者50的掙錢而后悔,小女孩的爸爸知道后,禮貌地要把50元還給我,這讓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慚。據此填寫。2.本題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段落的作用一般從結構與內容兩方面綜合分析,此處按題目要求,從二者中任選一項進行分析即可。結合文章內容來看,這一段:在內容上主要表達了作者因親人離世內心的悲傷,起到點明主旨的作用。在結構上,首尾呼應,總結全文,從“終于有了一個家”到“家在哪里,我不知道”,強烈的反差更具有藝術的感染力。3.本題考查句子含義的理解。(1)聯系上文“我”以前被假乞丐騙的經歷和感受可知,人們之所以“淡漠”,對文中的乞討者表現冷淡、麻木,是誤以為乞討者跟之前的乞丐一樣,是帶著孩子來博人同情,從而達到騙錢的目的。(2)“撞擊”本義是猛然碰上的意思,結合前文我還在懷疑乞討者萬一是騙子,而后悔多給了他50元,可知,“撞擊”是指乞討者的本分、善良打動了我,是我心靈受到震撼。4.本題的考點是人物形象描寫與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質,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題思路:從具體的人物行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等;從正面、側面描寫;細節(jié)描寫;對比、襯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議論語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從乞討男人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可以看出他的心靈手巧;從乞討男人寒酸單不邋遢的穿著,看出他對待生活的認真,乞討男人主動提出把50元的鈔票還給我,表現他的善良、本分;婉拒別人的供養(yǎng),堅持靠雙手創(chuàng)造自己和女兒的生活,表現了乞討男人堅強,自尊的性格;即使自己殘疾,也要盡力送孩子去上學,表現乞討男人深沉的父愛。12、1.答題要點:廣泛運用在軍事上;是科研工具;是生產工具;是玩具(放風箏是有益身心的體育活動)。2.引資料(引用),引用高駢的詩說明了風箏得名的由來,即風箏在天上發(fā)出古箏一般的聲音;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同時使語言生動,具有文采。3.②‖③④⑤理由:②至⑤段采用了先總后分、由概括到具體的邏輯順序,說明古代風箏在軍事上的運用。【解析】1.這是一道理解文章內容和信息篩選題。解題的關鍵是要通觀全局,注意提示性語言、把握中心語句,解題時要認真審清題干,確定信息篩選的標準,按照規(guī)定的范圍、角度、逐句逐段,找準相關的信息部位,確定具體語句,準確表達。根據第②段“古代的時候,風箏不只是放著玩的,更是戰(zhàn)爭中常用的武器?!钡冖荻巍帮L箏是古代戰(zhàn)爭中的通訊工具?!钡冖薅巍帮L箏是古代的科研工具,古人把風箏用于氣象研究和監(jiān)測?!保坏冖叨巍肮湃诉€把風箏作為生產的工具?!钡冖喽巍爱斎?,風箏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來放著玩的?!碧釤捵鞔鸺纯?。2.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作引用等。解答時首先要了解說明文的常用說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據文字信息來判斷,根據文段內容從說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說明什么問題方面來表達其作用。第①段引用唐朝詩人高駢在《風箏》中的句子,表明運用的是引用,結合整個句子來看,引用高駢的詩說明了風箏得名的由來,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增強說明的趣味性。3.考查對文章寫作思路的理解。閱讀這幾段的內容,可知③到⑤段分別介紹了風箏在古代戰(zhàn)爭中的幾個作用。其中第②段是這幾段的總起段,引出下文風箏在古代戰(zhàn)爭中幾個作用的介紹。②段與③④⑤段是總分關系,故而層次劃分為:②‖③④⑤。三、文言文閱讀(25分)13、1.吃一頓正確的方法出嫁發(fā)生2.C3.想要跟普通的馬一樣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財貨,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力氣,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4.沿著通“邀”,邀請做標記計劃5.(1)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2)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窘馕觥?.試題分析:考查文言實詞。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都是古今異義詞,如“作”:發(fā)生。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理解好上下文內容是作答的關鍵。2.試題分析:C項加點詞的意思相同。都是代詞,指“馬”。A前者“吃”,后者“飼養(yǎng)”。B前者“能夠”,后者“才能”。D前者“吃盡”,后者“竭盡”。點睛:一詞多義。文言詞語的用法和含義是中考的??碱},一詞多義現象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有些詞所包含的意義不止一個,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這樣的現象叫一詞多義。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且”“等”“安”“惡”等字詞的翻譯?!柏洂浩錀売诘匾?,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介賓短語后置句的翻譯。4.試題分析:文言實詞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核的內容,近幾年考試有加大難度的趨勢,要根據文意進行推斷,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后搭配是否得當,還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題中常常出以今釋古的類型的題。同時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此題都是古今異義詞,如“緣”:沿著。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5.試題分析: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內容,翻譯注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儼然”“屬”“乃”“無論”等詞語的翻譯,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后一定要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14、1.立說出2.B3.(蓮)從污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沾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4.香遠益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5.潔身自好;高潔(意思接近即可)【解析】1.試題分析:文言實詞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核的內容,要求學生注意識記、積累,根據文意進行推斷,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后搭配是否得當。同時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此題考查“植”“名”的意思,注意積累。2.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需要結合該字所在的語句的意思和上下文的具體語境進行分析?!疤m之味,非可逼而取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蘭花的香氣,不是接近就可以聞嗅品賞的。所以,此句中“逼”的意思是“接近,迫近”。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言語句的翻譯。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重點詞語一定要翻譯到位,切忌漏翻關鍵詞語。本題要注意“而”“染”“濯”“清漣”“妖”的意思。點睛:翻譯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語境,做到句不離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關鍵字詞,要翻譯準確,不可遺漏。第三,盡量直譯,不便直譯就要意譯,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詞類的活用、古今異義等問題。第四,句子要通順,語氣要連貫,結構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內容,在不影響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詞來疏通句子。4.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和主旨的理解能力。要做好這類題,首先,要深入地閱讀文本,在準確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結合題干要求,用選文原句進行回答。如本題從【甲】文中可以找出描寫“蓮”香味的句子是“香遠益清”;從【乙】文中可以找出描寫蘭品位的句子是“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5.試題分析:【甲】文將蓮、菊和牡丹進行對比,突出蓮的高潔。同時以蓮為托物言志的對象,用蓮花的高潔表現了作者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態(tài)度?!疽摇课闹械摹拔耐酢⒖鬃?、屈原”都是品行高潔之人,作者將蘭比作這些人,實際上暗示著蘭花高潔的品性。綜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譯文:【甲】水上、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間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玩弄它。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有很多人了?!疽摇刻m花的香氣,不是逼近可以聞嗅品賞的;是在似有似無,忽遠忽近,時斷時續(xù)之間,純粹以情韻取勝,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所以被看作吉祥的芳草。蘭花,兼有各種顏色,但它的色彩素淡清純、含蓄溫潤,決不是姹紫嫣紅、艷麗眩目的,使人總有無窮的視覺愉悅和心靈的感受,卻又難以用語言來表達;蘭花的形態(tài)意趣,即使是善于繪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體會來描繪蘭花的形狀,不能與蘭花的神韻相同。蘭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類,不可以親近,但又是“不可以一日無此君”的。四、作文(40分)15、一縷陽光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喚醒了大地,滋養(yǎng)著萬物的生長。有時候,陽光不僅意味著萬物生長的養(yǎng)料,還象征著給予人溫暖。一個動作,一個微笑,甚至是一個眼神,都能像陽光一樣溫暖。給予人一縷陽光總是那么美好,那么幸福;而得到那縷陽光,卻又是如此幸運,如此甜蜜。然而,我在這個學年里,得到了令我意想不到的陽光。微風徐徐吹來,那是一個美麗而又不和平的傍晚。樓下那紫紅發(fā)亮的三角梅,隨著輕風搖擺著它那婀娜的身姿。那身旁的綠葉,似乎在為她梳妝打扮,每處花角,都在無微不至地輕撫著。朝霞將天空的每一個角落染紅。云兒也不知道為什么害了羞,漲紅了臉,好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