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起源及主要思想研究,東方哲學論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a1182b823c66facb41992099a3f8e7/08a1182b823c66facb41992099a3f8e71.gif)
![《中庸》的起源及主要思想研究,東方哲學論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a1182b823c66facb41992099a3f8e7/08a1182b823c66facb41992099a3f8e72.gif)
![《中庸》的起源及主要思想研究,東方哲學論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a1182b823c66facb41992099a3f8e7/08a1182b823c66facb41992099a3f8e73.gif)
![《中庸》的起源及主要思想研究,東方哲學論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a1182b823c66facb41992099a3f8e7/08a1182b823c66facb41992099a3f8e74.gif)
![《中庸》的起源及主要思想研究,東方哲學論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a1182b823c66facb41992099a3f8e7/08a1182b823c66facb41992099a3f8e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庸)的起源及主要思想研究,東方哲學論文(中庸〕,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歷來為歷代文人所推崇。(中庸〕系東周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子思所作。子思,姓孔名伋,字子思,系萬世師表孔子之嫡孫,師承孔子得意傳人曾參,孟子又受儒業(yè)于子思門人,并對其思想發(fā)揚光大,構成了后世著名的思孟學派.(中庸〕的寫作與傳播目的,是為了傳承儒家的思想理念與道統(tǒng)。宋朝著名理學家程子曾經(jīng)評論(中庸〕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教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于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德焉,則終身受用之,有不能盡者矣。[1]1因而,(中庸〕被后世譽為孔門教授心法.在當今社會,隨著國家不斷發(fā)展繁盛,精神文明建設也隨之得到長足的發(fā)展。作為傳統(tǒng)文明古國,中國有著博大精深的國學文化。今天的人們重新對傳統(tǒng)國學文化表現(xiàn)出宏大的熱情與濃烈厚重的興趣,而以中庸之道作為傳統(tǒng)儒家思想中的標志性理念,更是傳統(tǒng)國學文化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對其作深切進入全面的研究分析,才能真正把握其文化精華真髓,理解其核心思想,并將其精華要髓部分合理繼承,應用于今天的社會文明建設。一、(中庸〕的起源及其哲學思想所界定的基本概念1(中庸〕著作的起源。(中庸〕本來是附屬于儒家經(jīng)典著作(禮記〕中的一篇,史料記載作者為孔子之孫孔伋〔子思〕。中國古代有不少后人著作假托前代名人之手的舊例,因而關于(中庸〕著作的來歷,在學術界存在一定的爭議。有少部分人以為,(中庸〕是秦漢時代學者所編寫的儒家思想著作,只是假托子思之手。不過學術界比擬主流的講法,以為(中庸〕系子思擔憂其先祖孔子所遺留的學術思想隨著年代長遠而失傳或變異,因而將孔子生前的主要思想理念加以整理匯編,并經(jīng)過門人傳給孟子。需要注意的是,(中庸〕與很多古代典籍一樣,并非僅僅出自一人之手,而是由多人共同協(xié)作、編制而成。(中庸〕一書原先分為上下兩篇,根據(jù)歷史考證公認,上篇作者基本確定是子思,當然,華而不實可能也間雜有子思門人的少數(shù)敘述內(nèi)容。(中庸〕的下篇是則上篇的延續(xù),其作者估計應當是子思門人,并且應該就是最終將(中庸〕著作編訂成書之人。從歷史考證來看,該作者所處年代應當略早于孟子[2]1.(中庸〕哲學思想中,對中庸一詞的概念闡述。關于(中庸〕一書所闡釋的中庸思想,其中庸一詞最早見載于(論語〕,從傳統(tǒng)解釋來看,中代表著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章法有度,蘊含著一種和諧之意。而庸并非是平凡無能之意,一般理解為平常、日常,含有經(jīng)常之意。對于中庸的概念,北宋理學家程頤的解釋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漢代著名大儒、蜀漢昭烈皇帝劉備的教師鄭玄則解釋為:庸,常也,用中為常道也。南宋理學家朱熹對中庸的理解比擬接近程頤的觀點,他以為: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從這幾位古代著名學者的理解與闡述能夠看出,中庸之意的傳統(tǒng)解釋,為平常無處不在的中正之道。在原始的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很難到達的完美境界??鬃釉疲禾煜聡铱删?,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中庸不可能也。在儒家思想中以為,中庸代表著一種中正平和的狀態(tài),其主旨在于修養(yǎng)人性。中庸所追求的做人修身處世的上乘境界是至誠.二、(中庸〕的主要哲學思想研究1(中庸〕的天命論與天道觀。(中庸〕以為,天命決定著天下的一切變化走勢,小到個人的榮辱窮通,大到國家的興衰成敗,都由天命來決定。在(中庸〕開篇便論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思想以為,作為人來講,應當順應天命,對天命趨勢作出正確的反映,而這樣的行為準則,就是道,就是符合天命規(guī)律的具體表現(xiàn)出,若是偏離了這樣的行為準則,就不是道,不符合天命的發(fā)展規(guī)律。〔1〕古人對天的理解。中國古代文化中,天處于近乎至高無上的地位,中國人對天有著極大的敬畏,把人力不可主宰、無法改變的一切都歸結于天,并隨之出現(xiàn)了天命、天意、天道等詞匯,以為從個人遭碰到國家命運,都是上天的意志與布置。在古代文化中,天既指沒有特定意識而自然存在的天空、宇宙、自然,又是指傳講中的神靈主宰,被看做最高等級的神,被視為世間萬物的主宰。古代的國家最高統(tǒng)治者〔先秦稱王,秦始皇開場稱皇帝〕也稱為天子,便是意在表示清楚自個授命于天,順應天意的。著名的制璽美玉和氏璧上也刻有授命于天,既壽永昌字樣,也是以天來明確統(tǒng)治者的大義與權威地位[3]4.〔2〕(中庸〕的天命論。(中庸〕中的天命思想,受多元化古代文化的影響,有著不盡一樣的理解與闡述。例如,根據(jù)傳統(tǒng)宗教中的觀念,天命被以為是神靈主宰的意志與命運布置。除此之外,天命還代表著道德法則、社會哲理等含義??鬃宇I悟出天人之間的關系,以為天命下貫即為人性。子思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在這方面的思想,因此在(中庸〕開篇便闡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從華而不實能夠看到(中庸〕思想對天命的看重。除此之外所謂天命謂之性,古人對性之一字,亦有多種理解。其首先能夠理解為生命、性命,便寫: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提出人的道德本性決定了上天帶來的命運,天命也是人性的顯現(xiàn),合理的本性便符合了道,也就是天地間一切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與準則,而人努力去迎合道的特點與要求的行為,就是教化學習的經(jīng)過??鬃拥倪@種關于人性與天命的思想,被曾子、子思、孟子一脈所繼承,并在(中庸〕著作中被明確記載?!?〕(中庸〕的天道觀。古人對天景仰膜拜,將天看做至高無上的存在,除了視人生境遇與天下大勢為上天意志的布置、即天命之外,更體悟華而不實發(fā)展特點,總結出個人成敗與國家興衰的根本性規(guī)律,稱其為天道,并試圖求問天道規(guī)律,要求自個的思想言行符合天道要求與特點,以實現(xiàn)得道、合道.儒家根據(jù)對天的兩種理解與詮釋,同樣引申出兩種不同的天道思想:其一是自然存在之天,包括宇宙、自然,提出自然之天道,是提倡人們尊重大自然客觀規(guī)律,強調(diào)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主張不要違犯自然規(guī)律而行。其二是視天神靈主宰,提出神靈之天道,并將某些符合天道主張的行為特征予以規(guī)范,是為了證明某些思想行為的合理性,令其占據(jù)順應天命的大義。同時借助天道的標準,施行禮教建立,教化民眾,以便于國家統(tǒng)治。這也是儒家在古代遭到封建王朝統(tǒng)治者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2(中庸〕的人性論。所謂人性,是指人的為人本質。人性包括兩點范疇,一是自然范疇,二是社會范疇。所謂自然范疇的人性,是指人有符合生物規(guī)律的生理本能,例如生物都會本能地求生避死、繁衍后代等等。自然范疇的人性,是人在自然社會中的生存條件與行為基礎,代表著人作為生物的基本需求與趨向。所謂社會范疇的人性,是指人作為一種群居生物,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所后天構成的、反映出人的社會相貌、表現(xiàn)出人的處世方式的人性。因而完好的人性,由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所統(tǒng)一構成,并且人的社會屬性是人性的主導部分。(中庸〕所強調(diào)的天命謂之性當中的人性,主要指社會屬性的人性,也是人的理想所建立的道德思想觀念。(中庸〕以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主張人性天生是有善良本性的,以為率性而行、憑著善的本性行事就是符合天道.(中庸〕這一思想源于孔子,下啟孟子,也是后來孟子人性本善的思想淵源來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防雷工程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至2031年中國玻鎂平面復合板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消醣劑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超細纖維擦車巾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前后鋼板鐵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橡膠套筒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樹枝狀吊燈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手動貢面絲印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轎車用減震器油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蓮花頭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價格監(jiān)督檢查知識培訓課件
- 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家庭教育指導師參考試題庫及答案
- 智能廣告投放技術方案
- 中國移動各省公司組織架構
- 知識產(chǎn)權保護執(zhí)法
- 手術安全管理之手術部位標識安全
- 2022年版煤礦安全規(guī)程
- 數(shù)字化時代的酒店員工培訓:技能升級
- 足球守門員撲救技巧:撲救結合守護球門安全
- 《學術規(guī)范和論文寫作》課件全套 第1-10章 知:認識研究與論文寫作 - 引文規(guī)范
- 帶式輸送機滾筒出廠檢驗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