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廈門大學705法理學和憲法學考研真題和答案_第1頁
2010年廈門大學705法理學和憲法學考研真題和答案_第2頁
2010年廈門大學705法理學和憲法學考研真題和答案_第3頁
2010年廈門大學705法理學和憲法學考研真題和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廈門大學705法理學和憲法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回憶版)名詞解釋原有權利法律原則法的形式法律繼承憲法的排除中國的特別行政區(qū)聯邦制赦免權簡答簡答法的效力與沖突簡答法律行為的結構簡要解釋中國現行憲法對表達自由的規(guī)定以中國憲法為文本,簡述公民概念和人民概念的差別與區(qū)別分析題圍繞惡法亦法(題目中有關解釋)與惡法非法(題目中也有相關解釋,大概一兩句)這兩種觀點,談談你對法律與道德(價值標準)之關系的看法?!抖砹_斯聯邦憲法》(1993)第五十九條規(guī)定,“俄羅斯聯邦公民依據聯邦法律兵役,”同條并規(guī)定“俄羅斯公民在其信念與信仰與服兵役相背離的情況下,有權選擇文職替代兵役?!闭埛治鲋U撌稣撌鰣?zhí)政黨政策與國家法律的一般關系論述憲權的內涵與意義2010年真題參考答案名詞解釋1.2.指在一定法律體系中作為法律規(guī)則的指導思想、基礎或本源的綜合的、穩(wěn)定的法律原理和準則。法律原則無論是對法的創(chuàng)制還是對法律的實施都具有重要的意義。3.以往也被稱為法的淵源,是指由一定的有權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現形式。當代中國法的形式主要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一般地方性法規(guī)、自治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地方政府規(guī)章等。4.就是不同歷史類型的法律制度之間的延續(xù)、相承、繼受,一般表現為舊法律制度(原有法)對新法律制度(現行法)的影響和新法律制度對舊法律制度的承接和繼受。5.非法證據的取得是以犧牲犯罪嫌疑人的人權為代價的,是與保護人權這一世界潮流相違背的,所以,對非法證據在原則上應予以排除。6.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香港特區(qū))的法律制度牢牢建基于法治及司法獨立的精神?!痘痉ā窞橄愀厶貐^(qū)訂下憲制框架。根據”一國兩制”的原則,香港特區(qū)的法律制度以普通法為依歸,并由多條本地法例作補充,與中國內地的制度截然不同。7.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政治實體(共和國、州、邦)結合而成的一種國家結構形式。聯邦制國家由各個聯邦成員組成,各成員單位先于聯邦國家存在。聯邦成員國在聯邦國家成立之前,是單獨的享有主權的政治實體;加入聯邦之后,雖然不再有完全獨立的主權,但在聯邦憲法規(guī)定的范圍內,聯邦成員的主權仍受到法律的保護,聯邦成員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在組成聯邦制國家時,聯邦成員單位把各自的部分權力讓渡給聯邦政府,同時又保留了部分管理內部事務的權力。8.指行政權根據法律之規(guī)定,而介入刑事司法,以舍棄法律規(guī)定之刑事追訴與處罰.簡答題1.即法律的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通常,法的效力分為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和非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的效力,即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非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合同等的法律效力。這些文件在經過法定程序之后也具有約束力,任何人不得違反。但是,非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是適用法律的結果而不是法律本身,因此不具有普遍約束力。1、法的效力來自于法律。法律有國家強制力,法律規(guī)定了具體的否定性后果,任何明顯的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國家相應的制裁——罰款、監(jiān)禁甚至處死;法律保障社會成員的利益滿足,因此具有效力。2、法的效力來自于社會道德基礎之上,法律體現公平、正義,因而人們服從政府、遵守法律。3、法的效力來自于社會。民眾從小就養(yǎng)成了模仿他人所為的習慣,包括按照別人的行為守法的習慣。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社會要求人們的行為符合法律。又稱法律抵觸,指對同一涉外民事法律關系因所各國民法規(guī)定不同且都有可能對它進行管轄而發(fā)生的法律適用上的沖突。法律沖突的產生是下列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各國民事法律制度不同;內國承認并賦予外國人民事權利;內國在一定條件下承認外國民事法律在內國的域外效力。法律沖突產生的原因:1、在現實生活中大量出現含有涉外因素我民事關系。2、所涉各國民法上的規(guī)定不同。3、司法權的獨立。4、國家為了發(fā)展對外民商事關系,必須承認內外國法律的平等,即在一定范圍內承認外國法的域外效力。2、指能發(fā)生法律上效力的人們的意志行為,即根據當事人的個人意愿形成的一種有意識的活動,它是在社會生活中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最經常的事實。法律行為包括直接意義上的作為,也包括不作為(即對于一定行為的抑制)。通常又把前者稱為積極的法律行為,后者稱為消極的法律行為。法律行為的成立必須具有下列條件:①必須是出于人們自覺的作為和不作為。無意識能力的幼年人、瘋癲、白癡,以及一般人在暴力脅迫下的作為和不作為,都不能被視為法律行為。②必須是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而具有外部表現的舉動,單純心理上的活動不產生法律上的后果,如雖有犯罪意思而無犯罪行為的,不能視為犯罪,也不能視為法律行為。③必須為法律規(guī)范所確認、而發(fā)生法律上效力的行為。不由法律調整、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如通常的社交、戀愛等不是法律行為。3、公民和人民在我國的區(qū)別主要有:第一: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第二:公民比人民范圍大,公民包括全體社會成員,人民不包括全體社會成員,依法被剝削政治權利的人和敵對分子不屬于人民。公民是指具有一國國籍,并根據該國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享有權利并承擔義務的一切社會成員。在我國,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并依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一定義務的人,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公民不僅包括人民,還包括被剝奪政治權利的敵人。它表明國家確認居民的法律地位,居民應受到我國法律的約束。人民是相對“敵人”而言。以其存在和活動失去歷史向前發(fā)展的那些社會階級、階層、社會集團以及個人,都屬于人民的范圍。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人民有不同的內容。當前,在我國,作為階級的剝削階級已經被消滅,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以及其他一切擁護社會主義和擁護祖國統(tǒng)一的社會力量和愛國者都包括在人民的范圍內。人民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主體。人民有時也泛指以勞動者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以下解釋引自辭海公民——指具有本國國籍,并依倨憲法或法律規(guī)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人民——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的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如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