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行為、陷入錯誤與處分行為之因果關聯(lián)_第1頁
詐騙行為、陷入錯誤與處分行為之因果關聯(lián)_第2頁
詐騙行為、陷入錯誤與處分行為之因果關聯(lián)_第3頁
詐騙行為、陷入錯誤與處分行為之因果關聯(lián)_第4頁
詐騙行為、陷入錯誤與處分行為之因果關聯(lián)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詐騙行為、陷入錯誤與處分行為之因果關聯(lián)摘要:詐騙行為、陷入錯誤和處罰行為三者接續(xù)的因果關聯(lián),對于詐騙罪犯罪形態(tài)的判斷舉足輕重;被害人教義學建立的理論模型確有不當之處,但在詐騙罪兩對因果關聯(lián)的判斷上卻擁有其顯見的奉獻;以倫勃朗案作為引子,檢視被害人教義學的有益觀點,在標準刑法學框架下實現(xiàn)兩對因果關聯(lián)的妥當判斷。

關鍵詞:詐騙行為;陷入錯誤;處罰行為;被害人教義學。

前言。

我國刑法266條對詐騙罪的規(guī)定屬簡單罪狀,根據(jù)通常理論,要成立完整的詐騙罪必須經過“欺騙行為→認識錯誤→處罰行為→詐取財物〞這一因果過程[1],此即詐騙〔既遂〕罪的根本構造。質言之,被害人的認識錯誤是詐騙既遂成立的必備獨立要素,是連接“詐騙行為〞和“處罰行為〞的因果鏈條上的一環(huán)。

當受騙者對行為人所虛構的事項完全信以為真,肯定屬于陷入認識錯誤。問題在于,在具體的詐騙案件中,行為人雖然實施了欺騙行為,但被騙方對此并未相信,而是另有所圖,毅然交付財物,此時能否定定被騙者陷入了認識上的錯誤,并進而認定詐騙既遂的成立?下面先來看一那么臺灣的實例:

富商丙向收藏家丁佯稱有荷蘭畫家倫勃朗的名畫發(fā)售。丁自命品位非凡,略能分辨畫作真?zhèn)?,仔細鑒識后認為,從畫作光源的處理方式可知顯非出自于倫勃朗手筆,但從作品年代及繪畫格調,應可判定為文藝復興時期其他荷蘭畫家的原作,街坊丙開價的一百萬,丁認為劃算,丁遂買入該畫。實那么,該畫基本就是現(xiàn)今國際防畫集團的仿制品,丙對此知之甚詳。試問丙所為是否構成詐欺罪?①案例波及三個問題:〔1〕丁是否陷入了詐騙罪意義上的認識錯誤?〔2〕如果〔1〕成立,丁的認識錯誤是否屬丙的欺騙行為所致?〔3〕如果〔2〕成立,丁的認識錯誤與丁的處罰行為是否具有因果關系?②。

一詐騙行為與陷入錯誤的因果關聯(lián)。

學者有云,詐欺,本質上是“斗智〞的游戲,詐欺罪所欲愛護者,一言以蔽之,就是在斗智角力中財產受損的失敗者[2]。則在這場較量中,行為人未能讓人相信他的詐術,但是誤打誤撞,卻獲得了受害者自愿奉上的財物。這種情況下,欺詐的行為人是否屬于這場斗智中的勝利者?詐騙行為與陷入錯誤的因果關聯(lián)何在?

〔一〕陷入“認識錯誤〞的判定。

傳統(tǒng)觀點認為,受騙者對行為人的欺騙行為存在疑心時,原那么上并不阻礙陷入認識錯誤的認定。

簡言之,被害人疑心行為人的騙取行為,但毅然處罰了財物,仍屬詐騙罪意義上的陷入“認識錯誤〞。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受害者非止步于疑心,而是對于行為人所聲稱的事項并不相信,如何定性?對此,學界討論不多,原因不外乎為: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要受騙者不相信,受騙者不會處罰財物,直接定性為詐騙未遂即可;如果受騙者在不相信行為人所稱事項后,卻又出于憐憫或擺脫騷擾的心理,處罰了財物,直接定詐騙未遂[3]114。但是倫勃朗案,受害者出于可能的暴利,這種可能暴利的夢想是否屬于認識錯誤?

進而是否屬于欺騙行為所導致的認識錯誤?

通常理論認為,詐騙罪中的欺騙行為必須是使他人〔受騙者〕產生與客觀真實不相符的觀念〔認識錯誤〕的行為。而錯誤是指受騙者的意識與事實、真相不一致。則欺騙行為是否包括使他人產生與行為人描述不一致的觀念?

字面上看,使他人產生與詐騙行為人描述不一致的觀念具有兩種可能,一是與事實相符,二是與事實不符。結合本案,丙的欺騙行為使丁產生的觀念與事實不符。但是,后面出現(xiàn)的結果已經不在丙的控制范圍之內,或者說不屬于丙的欺騙行為直接導致,而是參加了丁的另有所圖,并且與丙的欺騙行為相比,丁的另有所圖發(fā)揮了更大的作用,在這個意義上,丁未陷入詐騙罪意義上的認識錯誤,欺騙行為與陷入錯誤的因果關系不能成立。

〔二〕被害人教義學的缺乏與借鑒。

就上述問題來反省,被害人教義學③似乎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視角。1977年德國刑事法學者阿梅隆〔Amelung〕首先在GA〔GoltdammersArchiyfurStrafrecht〕雜志上發(fā)表專論,探討“詐欺罪中的被欺騙者之錯誤與疑心〞,首次把被害人教義學的理論運用在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的討論中。阿梅隆指出:刑法乃國家愛護法益之所用最后伎倆,如果被害人本身可以經由適當?shù)募總z來愛護法益,而任意不采用該伎倆時,那么刑法便沒有介入的余地。據(jù)此,他認為,就詐騙罪而言,既然客觀上存在足以令人疑心的事實,被害人主觀上也的確產生了疑心,卻仍然交付財物,便可以認為被害人在足以愛護其法益的情況下不予愛護,在評價上屬于波及風險投機行為,不足刑法愛護的必要性[4]。

阿梅隆認為,產生疑心時,被騙者沒有陷入認識錯誤,而不同意由對“認識錯誤〞進行解釋的角度來引申出這樣的結論,而是在構成要件框架之外解決疑心這個問題———與認識錯誤概念語義上的含義沒有關系[5]。阿梅隆將被害人的疑心等同于沒有陷入認識錯誤,對于產生疑心想法的被害人一概不予愛護,具有激勵公眾審慎從事、小心陷阱的成效;但是,在這刃劍的背面卻是更大的危害:這樣的做法不利于風險投資,從而妨礙社會生活的進步和開展。

既要禁止相當程度的風險活動,又要允許一定程度的風險活動存在。作為社會的產物,具有社會功能的法律必須尊重社會的這種價值選擇,對之作出相適應的、恰當?shù)姆答?。對于倫勃朗案這種極端的情況,阿梅隆未作闡述;但是,舉重以明輕,按照阿梅隆的邏輯,被害人不相信騙取行為,由于其他原因而處罰財物,更不會在刑法愛護范圍內。

許內曼〔BerndSchunemann〕在系統(tǒng)提出被害人解釋學原理的同時,也重點對被害人的疑心與錯誤作了辨別。他首先指出詐騙罪中被害人疑心與陷入錯誤之間在決定論上的基本差別。許內曼認為,個人的疑心在決定論的術語里意指,個人不是因錯誤的理解,而是有意識地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去做決定,從而在一個規(guī)范的情況下,不受一些做經濟決定時的詐術影響,它始終和生態(tài)人類互相照應。被騙的人對于冒稱的事實不是不在乎,而是在他心里對這種事實已經有所主見。由此,在最終的結論上,許內曼認同阿梅隆的觀點,他指出,當行為人所聲稱的欺騙內容在客觀上足以令人疑心,且被害人主觀上也產生了疑心,被害人顯然可以經由適當?shù)霓k法,如通過鑒定或探尋市場交易行情,或單純地不進行財產處罰,就能到達自我愛護,防止損害發(fā)生。被害人舍此舉手之勞的適當伎倆,因而遭受了財產上的損害的,國家也就沒有必要大非周折,動用刑罰制裁行為人[6]。許內曼和阿梅隆的觀點殊途同歸,對于一般的受害人過于苛求,而忽視交易市場的風云變幻和交易時機的稍縱即逝。

瑙克〔Naucke〕從限制刑法的范圍不僅僅是立法改革者的任務,也是運用法律的司法官員和學界的任務出發(fā),論證的落腳點不僅停留在欺騙行為上,而且討論欺騙和認識錯誤之間的因果關系。瑙克認為,根據(jù)條件說來判斷詐騙罪中欺騙和認識錯誤的因果關系并不充沛,還要具有相當因果關系,才能確定一個欺騙行為恰當?shù)亍渤渑娴亍骋鹆恕跋萑胝J識錯誤〞這個結果。瑙克同時解決了如何判斷什么才是被害人難以識破的欺騙行為的規(guī)范問題,開展出了客觀規(guī)范說,也就是說根據(jù)一個若的、理想的人———并非愚笨和敵視生活的人,在具體的情況下,作為被害人是否可能以及必須察覺被騙為規(guī)范[5]。

瑙克主張采用相當因果關系說來判斷欺騙行為和陷入認識錯誤的因果關系,在事實因果關系的判斷這一層面上無可厚非;但是,瑙克同時認為,除卻所謂的“愚笨的人〞、“生活的敵人〞和“不能改變的精神弱耗者〞,要辨別“可以改變的精神弱耗者〞和“理想的平均人〞,對于“可以改變的精神弱耗者〞不予愛護。瑙克的觀點最大的問題和漏洞在于,為了創(chuàng)立一個可以運用的理論模型,卻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害人在刑法面前亦平等〕的亙古理念。

對于上述被害人教義學的觀點,德國學者羅克辛〔Roxin〕作出回應與批評:首先,即使被害人疏于愛護自己的財物,導致對財物占有的緩和而被盜時,也不能因此否認行為人成立盜竊罪。在認定詐騙罪時,如果因為被害人容易輕信他人,便將其排除在刑法的愛護范圍之外,那么不合乎立法精神。其次,刑法的補充性并不能推論出被害人教義學理論。刑法的補充性的根本內涵是,國家能夠使用較輕微的辦法以預防社會損害時,那么沒有適用刑法的余地。顯然,該原那么是針對國家行為而言的,適用對象并不包括一般國民,并不是說,“國民可以自我愛護時刑法便沒有適用的余地〞。再次,被害人教義學將刑法的補充性原那么擴張解釋為“要求國民自我愛護〞原那么,這也不合乎歷史事實。因為,從歷史的開展來看,禁止國民采用私刑,將刑罰權賦予國家獨占,正是為了解除國民的自我愛護任務。最后,被害人教義學的論點違反了刑事政策。如果個人因為輕易相信他人就不能得到國家愛護,則,個人在公眾生活中就必然時刻處于提心吊膽之境地,個人行為的自由也隨之受到限制[7]。

被害人教義學從被害人的角度切入來建立不法評價的觀點,有其清新自然的一面,對傳統(tǒng)的刑法標準研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如重視詐騙犯罪中欺騙行為和陷入認識錯誤的因果關聯(lián);但是,被害人教義學用力過甚,似乎過猶不及。立法者基于法益愛護,在設計個罪構成要件時已經初步考慮了被害人教義學的思想,因而在某些犯罪的構成要件中,被害人本身地位與角色無法被特別地強調,此時被害人教義學并無實際適用的余地。比方,盜竊就是盜竊,即使被害人自己不小心,盜竊行為只要實施也應構成盜竊罪。即使是在詐騙罪這種互動型犯罪中,誠如前述,被害人教義學所倡導的局部理念可以通過刑法教義學來實現(xiàn)。

二陷入錯誤與處罰行為的因果關聯(lián)。

在詐騙罪中,受騙者的“處罰行為〞是在“欺騙行為〞、基于欺騙行為引起“認識錯誤〞、與行為人“取得財產〞之間起連接作用的要素。如果不足受騙者的處罰行為,則,即使行為人取得了財產,也不能認定為“騙取〞了財產[3]123。“處罰行為〞這一要素,具有辨別基于受騙者有瑕疵的意思取得財產〔如詐騙罪〕和違反被害人的意思取得財產〔如盜竊罪〕的機能。

詐騙罪中的受騙者的處罰行為,必須是基于認識錯誤,而認識錯誤的陷入或繼續(xù)維持是由于行為人的欺騙行為所致。這種認識錯誤與財產處罰之間的構成要件要素之間的關系,在刑法理論上也被稱為因果關系。但由于這種因果關系并不是存在于外部的客觀事實過程,而是存在于受騙者的內心思考領域,所以常常被稱為“心理的因果性〞。如果不存在這種心理的因果性,即如果處罰行為不是基于認識錯誤,那么不屬于詐騙罪中的處罰行為[3]124。

誠如前述,倫勃朗案中,行為人的騙取行為未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對方基于自己的判斷,認為畫雖非倫勃朗所畫,但是屬倫勃朗同代畫家所作,購之有利可圖,這是“另有所圖〞的情況之一。

〔一〕“另有所圖〞與處罰行為的因果關聯(lián)。

詐騙罪中的處罰行為是指受騙者基于認識錯誤將財產轉移給行為人或第三者占有的行為。處罰行為與認識錯誤沒有心理因果性,可能出于不同原因,即“另有所圖〞的詮釋。

常見多發(fā)的情況是實施欺詐行為,但尚未使對方陷入錯誤,對方只是基于憐憫、不堪煩擾等原因交付財物的,欺詐行為和財物轉移之間的因果關系欠缺,構成詐騙罪的未遂[8]。第二種情況,鐘表批發(fā)商U先生向他的客戶A先生交付了一批勞力士牌手表,事實上這些手表是冒牌貨,A看破了這個騙人的花招,但因為希望擴大自己的銷售量,仍然接收了這批供貨,則在這里,就不足詐騙的犯罪構成所要求的欺騙行為與受騙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U先生在這里仍然對未遂的行為承當責任[9]。第三種情況比擬少見,華南虎照案件中,涉案官員〔受害者〕明知虎照為假或者對虎照真假半信半疑,基于其他利益考慮而頒發(fā)獎金,認定為詐騙未遂[10]。第四種情況,即倫勃朗案例所述,受害者在尋求可能的其他暴利。

因果關系所要探究者,應該是行為與結果之間,是否存在自然法那么的關聯(lián)性,故應以條件理論作為判斷的基準。至于相當理論與重要性理論,乃在于判斷原因在法律上是否具有可歸責的性質〔即結果歸責〕,故相當理論與重要性理論,雖然名義上屬于因果理論,但實際上屬于歸責理論。然而,由于相當理論及重要性理論的判斷規(guī)范不夠細致,無法充沛地解決結果歸責的問題,故德國學說乃吸收相當理論與重要性理論的觀點,并注入由刑法標準本質所導出的客觀歸責性概念,而形成客觀歸責理論[11]。

在客觀歸責階段,又有3個根本規(guī)那么依序檢查:是否制造法所不答應的風險,該風險是否實現(xiàn),因果歷程是否落在構成要件的效力范疇內。其中,“風險實現(xiàn)〞的判斷要求,結果必須是被法所不答應的風險引起的,才可以將結果歸責于風險行為;結果雖然發(fā)生,但并非是基于該風險所導致者,那么不能對其歸責。具體而言,結果與行為之間必須具有“常態(tài)的關聯(lián)〞,始可認定風險業(yè)已實現(xiàn);如果結果與行為之間發(fā)生了重大的關系偏離,結果是基于反常的因果歷程而發(fā)生的,則結果的發(fā)生就不是先前行為人所制造的風險的實現(xiàn),而這種反常的因果歷程可以排除客觀歸責[12]。

在客觀歸責層次,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試圖使對方陷入錯誤,這確實是制造了一個法所不答應的風險。不過,當對方并不是由于詐術而陷入錯誤〔而是“另有所圖〞〕,進而交付財物時,這個風險與交付財物的結果之間的關聯(lián)就是一種重大的偏離,是一種反常的因果歷程,因而不能將交付財物的結果歸責于實施欺騙的行為人。既然客觀歸責不能成立,就意味著詐騙罪的客觀根本構成要件沒有齊備。

因此,詐騙罪的既遂,不僅要求對方處罰了財物,而且必須是基于〔行為人的欺騙行為所引起或維持的〕錯誤而處罰的,否那么無法對其進行客觀歸責,客觀構成要件局部不齊備,只能成立詐騙未遂[10]。

〔二〕被害人教義學的初步探索。

布萊〔Blei〕對詐騙罪的研究集中在“被害人并沒有被欺騙行為所說服,欺騙行為只是導致被害人產生了疑心〞的情況。其原那么上同意阿梅隆的看法,但從否認疑心與財產處罰之間的因果關系角度來論述,如果對行為人所主張事項的疑心讓財產處罰者有時機愛護自己免于損害的話,就欠缺構成要件的因果關系。但是,布萊并沒有對他的觀點進行進一步的論證,而只是很模糊地同意阿梅隆的觀點,并視之為解決問題的一個方針[5]。

被害人教義學的觀點認為,犯罪人盡管通過欺騙行為創(chuàng)設了一個法律所不答應的危險,但是并沒有實現(xiàn)這個危險,而是被害人通過自身的疏忽而導致了風險,因此不能根據(jù)客觀歸責理論,將被害人財產受到損害的這一結果歸責于犯罪人的欺騙行為[5]。顯見,被害人教義學的觀點不合邏輯之處在于,其將行為人不能承當犯罪既遂的責任等同于行為人不構成犯罪。

被害人教義學的批評者之一———希倫坎普〔Hillenkamp〕認為布萊找到了一條通過“財產處罰〞

概念這一犯罪構成要件中作為后續(xù)結果的辦法來確定認識錯誤的范圍的解釋道路。但是,他質疑布萊思想上的正確性,認為受騙者在盡管有疑心的情況下,仍然處罰了財產,正是證明了騙術的高明和狡猾之處[5]。Meliá教授補充,在心理因果關系的判斷中,被害人的行為可以運用因果關系中斷理論和介入被害人行為的理論來闡釋[13]。被害人教義學的倡導者注意到陷入錯誤與處罰行為的因果關系對于詐騙罪成立與否的重要意義,但是通過否定陷入錯誤與處罰行為的因果關系來否定詐騙罪的成立沒有根據(jù)。目前來看,在陷入錯誤與處罰行為因果關聯(lián)的判斷上,被害人教義學沒有找到可行的計劃。

結語。

對于詐騙犯罪而言,長期以來困擾理論界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發(fā)售混充古玩、文物的行為能否構成犯罪。司法實踐中對此作為犯罪處理的較少。司法實踐之所以很難對發(fā)售混充文物、古玩的行為作犯罪處理,一方面是因為證據(jù)收集較為困難,行為人主觀成心難以證明;另一方面更因為在古玩、文物交易中,往往考驗的就是收購者的專業(yè)知識以及所謂的“眼力〞,此即古玩、文物交易中購置者自擔風險的不成文規(guī)矩。購置者在購置古董時,往往明知自己購置的物品可能是贗品,但在利益的驅動下心存僥幸地購入“文物〞;而在那些通過碰“運氣〞,冀望能以較低價錢購入具有較高價值古董的“淘寶〞行為中,購置者的這種投機心理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6]。此時發(fā)售假古董的行為是否該入罪?被害人教義學的倡導者運用其理論模型來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在傳統(tǒng)的刑法教義學框架下可否解決這一問題?

行規(guī)作為交易習慣的結合,傳承千年。無論是在社會生活中,還是在司法實踐中,行規(guī)都獲得了普遍的尊重。然而,必須明確的是,行規(guī)是基于法治的自治,其前提是合法,基點是合理,其有效性只能在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下實現(xiàn);而行規(guī)由于其背后的經濟利益的驅動,不可防止地帶有行業(yè)的局限性和狹隘性,它的適用必須受到法律的規(guī)制。本文通過針對詐騙行為與陷入錯誤、陷入錯誤與處罰行為兩對因果關系的分析說明:在刑法教義學內部完全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復雜離奇的案例層出不窮,本文的分析意在為紛繁的實踐提供一點理論的養(yǎng)分,并期待拋磚引玉之效。

注釋:

①參見林鈺雄?刑法與刑訴之交錯適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2年版第291頁。其中案例所提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1606~1669年〕,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臺灣簡稱其為林布蘭特,倫勃朗最有名的畫作是?夜巡》。

②實際上〔1〕的答復與〔2〕的答復不無干系,而〔2〕的答復亦影響了〔3〕的答復;但是分開的必要性在于明晰不同的構成要件要素在詐騙罪定型上的意義,同時也是為了充沛地展示兩對因果關系的開展歷程。

③德語Viktimodogmatik,指被害人學原理〔尤其是被害人共同責任的原理和交互關系理論〕與刑法教義學融合產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