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月下獨酌_第1頁
李白月下獨酌_第2頁
李白月下獨酌_第3頁
李白月下獨酌_第4頁
李白月下獨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李白月下獨酌

李白:月下獨酌

原文:

《月下獨酌》

:李白

其一[1]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其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yīng)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圣,復(fù)道濁如賢。

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其三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nèi)珏\。

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

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其四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屢空饑顏回。

當(dāng)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⑴酌:飲酒。獨酌:一個人飲酒。

⑵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

⑶"舉杯'兩句:這兩句說,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⑷既:且。不解飲:不會喝酒

⑸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⑹將:和

⑺及春:趁著春光明媚之時。

⑻月徘徊:明月隨我來回移動。

⑼影零亂:因起舞而身影紛亂。

⑽交歡:一起快樂。

⑾無情游:忘卻世情的交游。

⑿相期:相約會。

⒀邈:遠(yuǎn)

⒁云漢:銀河

準(zhǔn)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

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人。

月兒,你那里曉得暢飲的樂趣?影兒,你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

暫且伴隨玉兔,這無情瘦影吧,我應(yīng)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

月聽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進,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滾。

清醒之時,咱們盡管作樂尋歡,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離散。

月呀,愿和您永結(jié)為忘情之友,相約在高遠(yuǎn)的銀河岸邊,再見!

《月下獨酌》是李白最富有浪漫色調(diào)的詩之一。詩篇描寫詩人在月下單獨一人飲酒的情景。月下獨酌,本是孤單的,但詩人卻運用豐富的想像,把杯中之影、月下之影和自己的身影湊合成了所謂的"三人'。又從"花'字想到"春'字,從"酌'到"歌'、"舞',把孤單的環(huán)境渲染得十分喧嚷,不僅筆墨傳神,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詩人善自排遣孤單的曠達不羈的特性和情感。

詩人與明月之間親近歡愉,更加反襯出詩人在人世間的孤獨孤單情懷,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詩人對現(xiàn)實社會的憤懣和厭惡,也表達了詩人遺世獨立的高潔人格。從表面上看,詩人好像真能自滿其樂,可是后面卻充滿著無限的凄涼。詩人孤獨到了邀月和影,可是還不止于此,甚至連今后的歲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飲之人了。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yuǎn)結(jié)游,并且約好在天上仙境再見。

李白的五言古詩創(chuàng)作的題材十分廣泛,風(fēng)格也是多姿多彩的,前面我們介紹了兩首他學(xué)習(xí)樂府民歌寫的《長相思》和《長干行》,而這首《月下獨酌》則完全是李白飄逸風(fēng)神和浪漫詩風(fēng)以及個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詩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聲韻,后六句仄聲韻。就五言古詩這一體裁來說,《月下獨酌》的篇幅并不算長,但其中卻飽含了一顆孤獨、孤單心靈的追求與憧憬。這首詩通篇的出場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個人,卻通過獨白的方式,在心靈的深處掀起了一層又一層的感情波瀾,既跌宕起伏又率性自然,歷來被認(rèn)為是李白詩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酒與月,是李白一生須臾不曾離開的最忠實的伴侶,無論他走到哪里,身處何方,總會留下有關(guān)美酒與明月的興會淋漓之作。如"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把酒問月》);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通過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李白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帶有些許悲涼的境界,而把這種酒月情結(jié)發(fā)揮到極致的,就是這首《月下獨酌》了。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在詩的一開始,我們的詩人是處在花間月下、一個十分宜人的環(huán)境之中,花間一壺酒,花叢之中,一壺美酒,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墒浅龊跻饬系氖牵@花叢,這美酒,卻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暢,原因何在?是由于獨酌無相親!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為此詩的注腳,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山中與幽人對酌》)。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間同赴醉鄉(xiāng),盡情共享飲酒的無窮樂趣??墒茄巯聟s無人作伴,要單獨一人喝了。但他靈機一動,又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一個全新的境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從落落寡合的無相親到談笑風(fēng)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舉手、一投足間完成的,你看他,一舉杯,明月成伴,一低頭,身影相陪。何其瀟灑,何其逍遙,活脫脫一付天下難尋的謫仙面目,豈是他人可以效法、摹仿得來的?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遠(yuǎn)的知己,也是李白詩歌中頻繁惠顧的常客。他曾經(jīng)回憶自己兒時對月亮的最初認(rèn)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古朗月行》);出門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鄉(xiāng)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家鄉(xiāng)(《靜夜思》);秋月里,他曾傾述過不盡的相思: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結(jié)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樓月下吟》)。所以在讀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時,我們一點也不會詫異與不解,反而認(rèn)定這才是真正的李白,是那個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純粹的、浪漫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詩仙李白!只有他才做得出這樣匪夷所思的舉動,也只有他才寫得出如此飄逸風(fēng)神的詩行。

題目是"月下獨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xiàn)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繁雜情感。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滿其樂,可是后面卻有無限的凄涼。詩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詩:"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fēng)語流鶯。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試看其中"一鳥'、"自傾'、"待明月'等字眼,可見詩人是怎樣的孤獨了。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于以后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yuǎn)結(jié)游,并且相約在那邈遠(yuǎn)的上天仙境再見。結(jié)尾兩句,點盡了詩人的踽踽涼涼之感。[5]這首詩突出寫一個"獨'字。李白有抱負(fù),有才能,想做一番事業(yè),但是既得不到統(tǒng)治者的賞識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往往陷入孤獨的包圍之中,感到苦悶、徬徨。從他的詩里,讀者可以聽到一個孤獨的靈魂的呼喊,這喊聲里有對那個不合理的社會的抗議,也有對自由與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驚風(fēng)雨'而"泣鬼神'的。

這首詩雖然說"對影成三人',主要還是寄情于明月。李白從小就喜歡明月,《古朗月行》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在幼小的李白的心靈里,明月已經(jīng)是光明皎潔的象征了。他往往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熱切地追求她?!栋丫茊栐隆芬婚_頭就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這首詩里也說:"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想攀明月,又想攬明月,都表現(xiàn)了他對于光明的憧憬。正由于他厭惡社會的黑暗與污濁,追求光明與純凈,所以才對明月寄托了那么深厚的感情,以致連他的死也有傳聞,說他是醉后入水中捉月而死的。明月又往往使李白回憶起他的家鄉(xiāng)。青年時代他在四川時曾游歷過峨眉山,峨眉山月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寫過一首《峨眉山月歌》,其中說"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很為人所傳誦。他晚年在武昌又寫過一首《峨眉山月歌》,是為一位四川和尚到長安去而寫了送行的。詩里說他在三峽時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峨眉山月萬里相隨,陪伴他來到黃鶴樓;如今又遇到你這峨眉來的客人,那輪峨眉山月一定會送你到長安的;最終他希望這位蜀僧"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明月是如此地引起李白的鄉(xiāng)情,所以在那首有名的《靜夜思》中,才會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家鄉(xiāng)',一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想起家鄉(xiāng)四川來了。明月,對于李白又是一個親近的朋友?!秹粲翁炖岩髁魟e》里說:"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在另一首題目叫《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的詩里,他又說:"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簡直是以兒童的天真在看月的。更有意思的是,當(dāng)他聽到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的消息后,寫了一首詩寄給王昌齡,詩里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在李白的想象里,明月可以帶著他的愁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