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火間距記憶方法
建筑防火間距是消防建筑安全的重點,但沒必要死記硬背,間距都是有規(guī)律的。
一、廠房、倉庫等工業(yè)建筑的間距除了甲類不同以外,其他都一樣,而且建筑每降低一個耐火等級,間距就遞增2米,就這么簡單。二、多層民用建筑無非就是從6、7、9開始,建筑每降低一個耐火等級以此類推,共九個數字而已。高層建筑就更簡單了,13、15、17,都有規(guī)律可循。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與其他建筑的間距也是兩米為遞增基數。三、對于可以減少建筑防火間距的條件,只要記住開窗要求、防火墻處理、外墻噴淋防火、就已足夠,這三條在那類建筑的條件里面都是適用的
需要記憶的知識點
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級1、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分為四級,一二類三四類。
2、節(jié)點縫隙或金屬承重構件節(jié)點的外露部位,應做防火保護層。
3、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層數、長度和面積,一二級最大防火分區(qū)的長度250米。最大允許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
4、對于地下房間、無窗房間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間,以及超過20m且無自然排煙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40m的疏散內走道,應設機械排煙設施。
5、1)建筑高度超過32米,應設機械排煙設施。2)內走廊超過20米。并設有自然采光、自然通風設施。應設機械排煙設施。3)面積超過100平方米,應設機械排煙設施。4)通風和空調系統(tǒng)應設置排煙系統(tǒng)應設機械排煙設施。
二、建筑的防火分區(qū)、防火間距及疏散出口6、建筑物內如設有上下層相連通的走馬廊、自動扶梯等開口部位時,應按上、下連通層作為一個防火分區(qū)。
7、地下、半地下建筑內的防火分區(qū)間應采用防火墻分隔,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500m2。
8、當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增加到1000m2。局部設置時,增加面積應按該局部面積的一倍計算。
9、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6-9米
10、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數目不應少于兩個。
11、九層及九層以下,建筑面積不超過500m2的塔式住宅,可設一個樓梯。
12、高層建筑安全處口或疏散口必須設置兩個安全出口。
13、建筑中的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應分散布置。建筑中相鄰2個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m。
14、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間門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閉樓梯間的距離:一級二級25米,環(huán)形通道22米。設有自動噴水系統(tǒng)的建筑疏散距離可增加25%。
15、樓梯間的首層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出口,當層數不超過四層時,可將對外出口設置在離樓梯間不超過15m處。
16、太平門應為推閂式外開門。
17、變壓器室與配電室之間的隔墻,應設防火墻。鍋爐房、變壓器室應設置在首層靠外墻的部位,并應在外墻上開門。首層外墻開口部位的上方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50m的窗。
三、室外消防栓系統(tǒng)
18、消防車道穿過建筑物的門洞時,其凈高和凈寬不應小于4m;門垛之間的凈寬不應小于3.5m。
19、建筑物內的管道井、電纜井應每隔2~3層在樓板處用耐火極限不低于0.50h的不燃燒體封隔,其井壁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燒體。井壁上的檢查門應采用丙級防火門。
20、電梯井和電梯機房的墻壁等均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h的非燃燒體。高層工業(yè)建筑的室內電梯井和電梯機房的墻壁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5h的非燃燒體。
21、疏散樓梯欄桿扶手的高度不應小于1.1m,其他建筑的室外,其傾斜角可不大于600,凈寬可不小于2000px,且每級離扶手625px處的踏步深度超過550px時可不受此限。
22、消防用水可由給水管網、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給。
23、室外消火栓水槍的充實水柱仍不小于10m;(從地面算起)。
24、民用建筑室外消防栓的用水量應保證30L/S25、20。按建筑面積計算。
25、環(huán)狀管網的輸水干管及向環(huán)狀管網輸水的輸水管均不應少于兩條。
26、環(huán)狀管道應用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每段內消火栓的數量不宜超過5個。室外消防給水管道的最小直徑不應小于100mm。
27、室外消火栓應沿道路設置,道路寬度超過60m時,宜在道路兩邊設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28、消火栓距路邊不應超過2m,距房屋外墻不宜小于5m。
29、室外消火栓的間距不應超過120m。室外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m。
30、每個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應按10~15L/s計算;水泵結合器的用水量10L/S-15L/S。
31、高層建筑的消防栓充實水柱不小于10米-13米。
32、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應有一個直徑為150mm或100mm和兩個直徑為65mm的栓口。
33、消防水池應滿足自動噴水滅火延續(xù)時間按1h計算。
34、消防水池一類18立方米。住宅一類建筑12立方米。35、供消防車取水的消防水池,保護半徑不應大于150m。供消防車取水的消防水池應設取水口,其取水口與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離不宜小于15m。
四、室內消防栓系統(tǒng)36、民用建筑用水量室內消火栓一般20L/S,布置不小于4個。室內消防栓用水量:建筑高度大于50米10L/S超高層建筑30L/S。
37、室內消火栓超過10個且室內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時,室內消防給水管道至少應有兩條進水管與室外環(huán)狀管網連接,并應將室內管道連成環(huán)狀或將進水管與室外管道連成環(huán)狀。
八、火災自動報警及消控室
60、報警區(qū)域按防火區(qū)域劃分,一個報警區(qū)域可以有幾個防火分區(qū)組成。
6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形式有:集中報警系統(tǒng):區(qū)域報警系統(tǒng);控制報警系統(tǒng)(消控中心),一個區(qū)域報警控制器可警戒多個樓層(看產品的功能)安裝位置距地面1.3-1.5米,報警電話安裝位置1.3-1.5米。
62、建筑面積大于500m2的地下商店應設火災自動報警裝置。
63、獨立設置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采用耐火極限分別不低于3h的隔墻和2h的樓板,并與其他部位隔開和設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64、消控室應設置下列功能:接受火災報警,發(fā)出火災的聲、光信號,事故廣播和安全疏散指令等:控制消防水泵,固定滅火裝置,通風空調系統(tǒng),電動的防火門、閥門、防火卷簾、防煙排煙設施。顯示電源、消防電梯運行情況等。65、火災報警按鈕安裝在距地面1.5米。
66、報警線預留100-200毫米長度,綁扎成束、+紅—蘭線。
67、報警線敷設不應有接頭、紐結,導線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用接線端子或焊接連接(每個接線端子接線不超過2根),盒內外加螺母。不同電壓、電流、不同回路、不同系統(tǒng)、不同類別的線不能放在同一線槽內。
68、線槽每隔1.5米設吊架及支架,吊拉桿不小于6MM。
69、消防電源應為專用電源,不允許插接接頭。
70、消控室門向疏散方向開門,允許有送回風管但應加防火閥。嚴禁無關電氣線路穿越,控制臺周圍留1米通道和檢修通道。
71
、消防控制的功能:控制消防設備的開啟、關閉;消防水泵、防煙、排煙風機的開關;關閉防火閥,停止空調送風機;顯示火災、故障報警的位置;疏散通道、出口等;顯示保護地圖(模擬圖、平面圖);顯示消防電源的狀態(tài);配備火災報警應急廣播控制裝置。
72、消防控制狀態(tài)的過程:當火災報警時;火災報警系統(tǒng)報警;自動滅火系統(tǒng)啟動;室內消防栓系統(tǒng)啟動(消防水泵啟動);電源進行切換(非消防電源停電,應急消防電源啟動),并接通報警裝置和應急照明裝置和疏散指示照明。電梯迫降在首層;,加壓送風機啟動(風口開啟),隔離系統(tǒng)啟動(防火卷簾下降);防火門關閉。
73、每隔防火分區(qū)至少設置一個手動火災報警裝置,兩個手動火災報警裝置的距離不超過30米,安裝位置1.3-1.5米九、防煙、排煙系統(tǒng)。
74、一二類建筑(高度超過50米)、建筑高度超過32米的建筑物應設置防煙分區(qū)。
75、防煙分區(qū)一般不超過500平方米,不大于防火分區(qū);不跨越防火分區(qū),防排煙系統(tǒng)設置一般在走廊、防煙道、排風井道各自獨立,耐火等級1小時。
76、高層建筑的防煙、排煙系統(tǒng)。分為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tǒng)和自動排煙系統(tǒng)(可開啟外窗);自動排煙系統(tǒng)(可開啟外窗)分為:機械排煙系統(tǒng)和可開啟外窗的自然排煙系統(tǒng)。
77、塔樓建筑應設有兩個疏散防煙樓梯;并設有前室,前室設有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樓梯間每隔2-3層設置一個加壓送風口,前室每層都設加壓送風口。
78、防煙樓梯間。合用消防前室設計風量18000-20000。28000-30000M3、H。層數超過32層的分段計算。
(一)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
79、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設置在前室、樓梯間、合用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當樓梯間和消防前室加壓送風系統(tǒng)必須合用時應設置壓差自動調節(jié)裝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的全壓除計算最不力點的的壓頭損失,其余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80、防煙樓梯間為50PA。
81、前室、樓梯間、合用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避難間為25PA。
82、樓梯間每隔2-3層設置一個加壓送風口,前室每層都設加壓送風口。
83、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和機械排煙系統(tǒng)的風速規(guī)定1)采用金屬風管,風速不大于20米、秒。2)混凝土結構管道風速不大于15米/秒。3)送風口的風速不大于7米/秒。4)排煙口的風速不大于10米/秒。
84、排煙系統(tǒng)的設置的:一般設置在樓梯間、前室、消防前室,合用前室。避難層。
85、超過32層的建筑樓梯間的送風量和排風量應分段計算。
86、剪力樓樓梯間可供用一個風道其風量按兩個樓梯間計算,風口分別設置。
87、避難層的加壓送風量按凈面積計算不小于30立方米、秒,避難層應設有消防電梯出口、應急照明、廣播、消防電話、消防栓、并設有獨立的防煙設施,防煙樓梯進行分割。
(二)機械排風(防煙)系統(tǒng)88、排煙系統(tǒng)的設置條件:1)建筑高度超過32米。2)內走廊超過20米。并設有自然采光、自然通風設施。3)面積超過100平方米。4)通風和空調系統(tǒng)應設置排煙系統(tǒng)。
89、防煙系統(tǒng)的安裝位置:1)擔負一個防煙分區(qū)凈空高度大于6米的房間,每平方米不小于60立方米。2)擔負一個防煙分區(qū)凈空高度大于6米的房間,每平方米不小于120立方米。3)排煙口安裝在屋面及頂棚位置;排煙量不小于60立方米、秒。
4)防煙口設置水平距離不超過30米防煙閥關閉溫度280℃。5)走廊的防排煙系統(tǒng)豎向設置,室內的按防火分區(qū)設置。
6)機械防排煙系統(tǒng)可以與通風空調系統(tǒng)合用但必須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7)防火風管為建筑中的安全救生系統(tǒng):主要應用于火災時的排煙和正壓送風的救生保障系統(tǒng),一般可分為1h、2h、4h等的不同要求級別。
90、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1)通風系統(tǒng)應設置,橫向按防火分區(qū)設置,豎向每五層設置(不超過5層)。2)通風空調系統(tǒng)穿越下列情況時安裝防火閥700C(穿越防火分區(qū)墻、樓板變形縫等)。
九、其他91、玻璃幕的耐火等級應耐火1小時。
92、建筑變形縫等應加防火保護層。93、無框玻璃幕墻及間隔玻璃幕墻應耐火1小時,應有800MM高實體墻。
94、發(fā)電機房儲油不能超過8小時用量。
95、高層建筑的間距13米、群樓6米。
96、消防車道寬度不小于4米,高度小于4米,與建筑物距離不小于5米。
97、建筑物的變形縫及金屬結構要加防火保護層。
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級
98、一、二級建筑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距離150米,面積2500平方米。電纜井、管道井、排風井、防煙井應每層進行分隔。
十、防火分區(qū)
99、一類建筑:1000平方米;二類建筑:1500平方米;地下室:500平方米。
100、高層建筑與裙樓有防火墻及良好的防火措施時最大防火分區(qū)不應超過2500平方米。
101、高層建筑有自動扶梯、上下層連通、上下開口通道樓梯等,防火分區(qū)應按上下連通作分防火分區(qū),面積疊加計算。
102、每層防火分區(qū)安全通道門不應小于兩個,兩個安全門的距離不小于5米。一般在24-40米,環(huán)形走廊10-20米;安全疏散門距離室內的任何一點不超過40米,室內到室內門不超過15米。
103、首層消防通道走廊寬1100-1200毫米;門900-1300
毫米,門往外開。門外1。4米內不應有踏步。
104、防火卷簾耐火等級一般為3小時。
105、十八層及十八層以下的建筑,面積不超過650平方米,住戶不超過八戶,應設有防煙樓梯間和消防電梯。
106、消防電梯的配置:小于1500平方米設置一臺消防電梯,大于1500小于4500平方米2臺,4500平方米3臺。
107、消防電梯應設置在不同的防火分區(qū)內;消防電梯前室不小于6平方米。
108、十層以上的建筑應在單元內的陽臺進行連通或凹陷。
十一、消防給水及消防滅火設備
109、消防電梯前室設有消火栓。
110、消防泵房耐火等級為2級。消防水箱樓板厚15毫米,隔墻耐火2小時,甲級防火門。
111、超過100米的高層建筑均應設有自動噴水滅火設備。
112、安裝線管時當管長超過45米時應設有接線盒。
113、管道穿越消防水池和剪力墻時應加放水套管,震動管道要加柔性接頭,與水箱接口要用焊接,消防水箱要預留1米的通道周圍不得小于0.7米,與頂棚高度不小于0.6
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類展會成果評估與科技轉化思考
- 供暖服務運維方案投標方案供暖服務運維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存量房買賣合同與裝修工程委托管理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仁愛科普版九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蘇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人教新起點選修6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級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北師大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蘇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世紀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4年中考語文滿分作文6篇(含題目)
- 第一節(jié)-貨幣資金資料講解
- 如何提高售后服務的快速響應能力
- 北師大版 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學上冊典型例題系列第三單元:行程問題“拓展型”專項練習(原卷版+解析)
- 2023年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s-1-2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課文詳解課件-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第二冊
- 施工管理中的文檔管理方法與要求
- DL∕T 547-2020 電力系統(tǒng)光纖通信運行管理規(guī)程
- 種子輪投資協(xié)議
- 執(zhí)行依據主文范文(通用4篇)
- 浙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全冊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