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第四、五課記憶de奧秘_第1頁
心理第四、五課記憶de奧秘_第2頁
心理第四、五課記憶de奧秘_第3頁
心理第四、五課記憶de奧秘_第4頁
心理第四、五課記憶de奧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心理第四課

記憶の奧秘說到“記憶”這個詞,你會聯(lián)想到哪些相關的詞語?吹卷的樹葉容易飄散,不妨摘落珍藏;晶瑩的水波瞬間即逝,不妨拍照留影。記憶的寶庫有無盡的空間,等著我們來填滿。

如何珍藏、挽留、提取,就是記憶的藝術。在記憶問題上提出重要概念的第一人是公元前4世紀的思想家柏拉圖。“蠟板假說”——他認為,人對事物獲得印象,就象有棱角的硬物放在蠟版上所留下的印記一樣。。?!洃浉攀鍪裁词怯洃??記憶是過去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所謂過去的經驗是指過去對事物的感知,對問題的思考,對某個時間引起的情緒體驗,以及進行過的動作操作。)記憶,就是人們對信息的選擇、編碼、儲存和提取過程。記憶的分類記憶形象記憶語義記憶情緒記憶動作記憶情境記憶記憶的三個系統(tǒng)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瞬時記憶

瞬時記憶,也叫感覺記憶,是指個體憑視、聽、味、嗅等感覺器官感應到刺激時所引起的瞬間記憶(一般按幾分之一秒計算)。它只留在感官層面,如不加注意,馬上就會消失。如卡通動畫、霓虹燈、余音繞梁等現(xiàn)象。短時記憶當我們把注意力集中于刺激感官的信息的時候,這些信息立刻被我們意識到了,這時候就開始轉入短時記憶。短時記憶是指刺激發(fā)生同時個體能夠意識到并保持在20秒到1分鐘左右的記憶。(如從電話本里查找到一個電話)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我們能儲存多少信息呢?長時記憶短時記憶經過復習后就會進入長期記憶,但是如果不加復習就會遺忘。長時記憶的保持時間可以是1分鐘以上,甚至終生不忘,所以也可以叫永久記憶。我們生活中所用的一切知識都來自長時記憶。(如,你要記information這個單詞)長時記憶采用什么方式編碼?長期記憶在保存進大腦后還會不會發(fā)生變化?

游戲一——機械記憶能力測試

規(guī)則:

下面列出一行12個數據,在1分鐘內讀完(平均每5秒鐘讀一個數),然后把記住的數據寫出來(可以顛倒位置)。根據記住的多少,測試你的記憶力。

73

49

64

83

41

27

62

29

38

93

74

97

記憶力大考驗

5729

32

47

94

86

14

67

75

28

79

24

3645732987284362

75

59

93

67

游戲二——倒背如流規(guī)則:在你的“記錄本”上寫上任意5個數字(可重復)成一串。大聲朗讀你的數字串給同桌聽,請同桌倒著數出這串數字。若兩個人都能過關,則進行下一輪,增加一個數字。比一比,哪一組的兩個人能夠記住最長的數字!上臺挑戰(zhàn)!超強記憶術————什么是遺忘?經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

輸入的信息在經過人的注意過程的學習后,便成為了人的短時的記憶,但是如果不經過及時的復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就會遺忘,而經過了及時的復習,這些短時的記憶就會成為了人的一種長時的記憶,從而在大腦中保持著很長的時間。那么,對于我們來講,怎樣才叫做遺忘呢?

所謂遺忘就是我們對于曾經記憶過的東西不能再認起來,也不能回憶起來,或者是錯誤的再認和錯誤的回憶,這些都是遺忘。

德國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名叫艾賓浩斯(1850-1909),艾賓浩斯正是發(fā)現(xiàn)記憶遺忘規(guī)律的第一人。從他以后,記憶研究就成了心理學中被研究最多的領域之一。

觀察這條遺忘曲線,你會發(fā)現(xiàn),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后,如不抓緊復習,就只剩下原來的34%了。

另外,遺忘的進程不僅受時間因素的制約,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約。學生最先遺忘的是沒有重要意義的、不感興趣、不需要用的材料。

所以,要讓記憶效果事半功倍,更牢、更深刻、更持久,就要真正把及時復習、理解記憶、聯(lián)想記憶、過度學習運用到學習中。

了解了遺忘的規(guī)律,我們再來看如何提高記憶力的問題,就簡單的多。。。

第一個是早晨起床后:大腦在睡眠過程中并沒有停止工作,而是在對頭一天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整理。早晨醒后沒有新的信息干擾,這時記東西會印象清晰。

第二個高峰期是在上午8點到10點:這時精力上升到旺盛期,處理識記效率高,記憶量增大。

第三個高峰期是在下午6到8點:這是一天中記憶最佳期。

第四個是臨睡前1小時左右:這時識記材料后就入睡,不再有新信息輸入,所以沒有相互干擾的影響。根據這些規(guī)律,我們在早晨最好安排些嚴謹周密的工作,下午做一些需要快速完成的工作,晚上則做些需要加深記憶的工作。我們在學習中應該順應大腦的這些“脾氣”和“秉性”,揚長避短,合理安排工作學習,讓大腦更好、更愉快地為我們工作。大腦的四個記憶高峰期善用大腦!1、交替記憶法。這是把不同性質的識記材料按時間分配、交替進行記憶的方法。長時間單純識記一門學科知識的效果不好,因為具有相同性質的材料對腦神經的刺激過于單調,時間一長,大腦的相應區(qū)域負擔過重,容易疲勞,將會由興奮狀態(tài)轉為保護性抑制狀態(tài),表現(xiàn)為頭暈腦脹,注意力不集中,這就不利于記憶。有人做過一個實驗,一長篇材料,一天要讀六十八遍方可背誦;可是每天讀幾段,三天內讀了三十八遍可全部背出。因此,背誦長課文、階段復習,與其集中時間打突擊,不如每天背一點效果好。巧妙記憶的10種方法臨時抱佛腳?把不同學科的學習交替進行

2、自測記憶法這是通過自己測驗自己來增強記憶的方法。通過經常性的自測,我們就能知道還有哪些知識沒記住,哪些地方易混淆,也就能馬上核實校正,避免一誤再誤。其次,它可以培養(yǎng)我們隨機應變的能力。在考試中,考題往往變換了角度,與原來學習時大不一樣,遇到出乎意料的問題,但由于平時訓練有素,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臨陣不慌。具體來說,自測記憶方法如下幾種:(1)定期自測。每日睡前/周末…..(2)默寫自測。默寫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思維積極活躍,必然使記憶的知識得到很好的鞏固。(3)設問自答。“假若我是老師,我希望學生掌握哪些問題呢?”經常對自己這樣提出問題,從多種角度設問自答,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設問自答能使人增強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的熱情。3、網絡記憶法網絡記憶法是一種很科學的記憶方法。網絡可把各種系統(tǒng)知識編織起來,使其顯示出彼此之間的各種關系和聯(lián)系,反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內在邏輯,易于獲得舉一反三、系統(tǒng)科學的知識,對提高記憶水平有極好效果。網絡記憶法具有直觀性,概括性和條理性三大特點,使用此方法,能對大腦皮層形成形象刺激,回憶時只要按圖索取,就可復觀原知。

4、表格記憶法表格記憶法是把相關的材料整理到一起,進行對比對照,從而把握材料各自的特點與關系的方法。表格的作用就是有利提綱挈領地表列事物或知識,能夠更加系統(tǒng)、條理、一目了然地看清事理,幫助識記各種材料。學習中,積累的知識多了,記憶“倉庫”就難以儲存,這就必須把所記的材料或事物進行加工整理,有條不紊地存放起來,以便需用時順利提取。用列表對照法整理材料,既可大大縮減龐雜的資料體積,又可系統(tǒng)并擴大記憶資料的數量。5、爭論記憶法

這是通過與別人對識記材料進行爭論探討以強化記憶的方法。在進行爭論的時候,爭論雙方都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一方面全神貫注地聽取對方的意見,同時分析其中的正誤;一方面積極思維,評論對方的見解,闡述自己的觀點。這種情況下,信息輸入大腦容易留下較深刻的印象。爭論還可以使爭論雙方開闊視野,拓寬思路,互相受到啟發(fā)。

運用爭論記憶法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動機要正確。進行爭論的目的是辨明知識的準確性,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而不是為了斗高低、出風頭,更不能逞強好勝,中傷對方。(2)態(tài)度要端正。進行爭論要保持善意的、平等的態(tài)度,不應鉆進牛角尖。既要允許對方有錯誤見解,也要承認自己的不當之處。對別人的謬誤要善意指正,對自己的錯處要勇于改過,決不能固執(zhí)己見。6、比較記憶法。這是對相似而又不同的識記材料進行對比分析,弄清它們的異同以進行記憶的方法。比較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手段。有比較才有鑒別,不經過比較,我們就難以辨明事物的特性、事物的本質,難以弄清事物的相互關系及異同。比較的基本原則有二:第一,同中求異。即在識記材料共同點之外找出其不同點。比較時不要停留在材料表面現(xiàn)象的認識上,應著眼于它們本質屬性的比較,抓住細微的特征進行記憶。第二,異中求同,即在識記材料不同點外努力找出它們的相同或相似點。世界上的事物紛繁復雜,盡管表面現(xiàn)象千差萬別,但往往有本質上的相同或相似點。如果我們能找到它們,就會把它們記得更扎實。7、聯(lián)想記憶法

這是通過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由此事物聯(lián)想到彼事物的記憶方法。什么是聯(lián)想呢?聯(lián)想是在頭腦中從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動。依靠聯(lián)想,每個人把輸入大腦的信息穿串編排,構成記憶的網絡;依靠聯(lián)想,人能從記憶倉庫中找到所需,并順利地提取出來。我們如能抓住聯(lián)想的規(guī)律,學會聯(lián)想的方法,不但有利于迅速記憶,而且有利于鞏固記憶。8、數字特征記憶法數字特征記憶法可分為幾種:(1)諧音法。

如圓周率的數值為3.14159,可依諧音背成:“山巔一寺一壺酒”。(2)運算法。①加法。例如,李時珍于1578年寫成聞名世界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可想為15=7+8。②減法。例如,周平五東遷,東周開始的時間公元前770年,可想為7-7=0。③乘法。例如,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可想為16=4×4。④除法。秦于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中國,可想為2÷2=1。⑤疊加法。如黨的一大是1921年,二大是1922年,三大是1923年,按加一遞增;1917年的十月革命,1919年的“五四”運動,1921年的****建黨,順序是疊加二;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1921年****一大召開,1931年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1941年國民黨制造皖南事變,順序是疊加10,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1789年法國革命爆發(fā),1889年第二國際成立,順序是疊加百。9、歌訣記憶法這是把識記材料改編成歌訣的形式來記憶的方法。大量實踐經驗證明;有節(jié)奏有韻律的材料,比沒有節(jié)奏沒有韻律的材料要好記得多。由于歌訣記憶法要求語言編碼韻律化,所以,所識記的材料應具有下面的特點:①語音和諧,節(jié)奏鮮明,頓挫有致,瑯瑯上口,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和注意。②語言精煉,句式整齊,化繁冗為簡短,變凌亂為有序,這樣,既便于存儲,又利于檢索。編制歌訣的常用方法有:(1)概括法。如《歷史朝代歌》為:夏代商代與西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2)簡縮法。如《二十四節(jié)氣歌》為: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3)形象法。此外,還有特征法、對比法、諧音法等。運用此法,歌訣最好自己編定,語言力求準確精煉,內容必須透徹理解。10、協(xié)同記憶法

人們記憶外部信息,往往需要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共同參與,這樣多種感知覺參與的記憶,叫做協(xié)同記憶。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用三種方法讓三組學生記住十張畫的內容,對第一組的同學只給他們說畫的內容,不讓他們看畫;第二組同學只讓他們看畫,不給他們講畫的內容;第三組學生既給他們看畫,又給他們講解。過了一段時間,檢查這三組同學對這十張畫的記憶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