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清華版經濟法教程案例答案――石光乾20211010_第1頁
2021年清華版經濟法教程案例答案――石光乾20211010_第2頁
2021年清華版經濟法教程案例答案――石光乾20211010_第3頁
2021年清華版經濟法教程案例答案――石光乾20211010_第4頁
2021年清華版經濟法教程案例答案――石光乾20211010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清華版《經濟法教程》案例答案一一石光乾20211010□《經濟法教程》案例及評析□第一章經濟法概論本章案例導入:2021年12月底,某市地稅局稽查分局接到舉報,稱市屬某礦建公司工程處存有偷稅嫌疑。后經取證核查,確認該工程處少繳稅款22萬余元。地稅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辦法》有關規(guī)定,責令該工程處限期補繳偷稅款,并處以5萬元罰款。請問:(1)本案是否屬于經濟法律關系?請說明理由。(2)案件處理適用了何種法律規(guī)范進行調整?導入案例評析:(1)本案涉及的是宏觀調控關系的稅收法律關系,屬于經濟法律關系范疇。任何經濟法律關系必須具備主體、內容和客體三要素,否則不能構成經濟法律關系。本案中: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分別是礦建公司工程處和市地稅局。該礦建公司工程處是直接參加經濟活動的經濟活動主體,市地稅局(稅收機關)是依法行使稅收征管職能經濟管理主體。前者因其負有無條件納稅義務而成為稅收法律關系的義務主體,地稅局則依法成為行使征稅職能的權利主體;其客體包括稅收機關的經濟管理行為和礦建公司工程處的稅收繳付行為,再者主體的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才得以實現(xiàn);其內容是地稅局向礦建公司工程處征稅,礦建公司工程處向稅務局納稅的行為。(2)案件處理給予了責令補繳稅款和罰款兩種方式。前者運用了經濟法律關系進行調整,后者運用了行政法律關系進行調整。即:責令補繳稅款屬于經濟法調整對象,行政處罰屬于行政法調整對象。由此說明,經濟法作為獨立的法律部門,是因其具有其他法律部門無可替代的調整對象。□案例實務訓練1.王某邀請李某等三人合伙承包了某村集體企業(yè),四人約定每人投資2萬元,共同經營、共負盈虧,并推舉陳某為法定代表人。承包期滿后,李某等三人多次要求清算分紅,陳某則一直強調當年虧損并以各種理由推諉不作清算,后李某與企業(yè)因債務糾紛發(fā)生訴爭,李某申請法院委托事務所對其合伙承包經□營期間的損益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論表明,該企業(yè)當年實際盈利17萬,此收益已被陳某利用職務之便所侵吞,李某遂訴之法院,要求陳某償還其應得之收益(實際盈利的1/4)。該糾紛是否屬于經濟法律關系?請作具體分析。評析:該糾紛涉及的屬于經濟法律關系。任何經濟法律關系必須具備主體、內容和客體三要素,否則不能構成經濟法律關系。首先,我們看主體要素。本案中,該村集體企業(yè)屬于具有法人資格的農村集體組織,其法定代表人為陳某,而農村集體組織屬于社會組織中的經濟法主體;吳某等人投資承包集體企業(yè),共同進行經營管理,與該企業(yè)形成了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關系,他們也是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其次,我們看內容要素。本案中,吳某等人共同承包企業(yè)、共負盈虧,并由此取得企業(yè)經營管理權,并可享有分紅的權利,承包期滿后要求清算紅利屬于合法的經濟權利;而陳某作為法人,應依法履行企業(yè)經營管理職責,并不得侵犯其他承包人的合法權益,負有按利潤進行分紅的責任,這些都構成了這一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其三,我們看客體要素。本案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是陳某不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利用職務之便侵吞承包經營收益的違法行為,損害了吳某等承包人的合法經濟利益。因此,該案糾紛符合經濟法律關系的構成要件,故屬于經濟法律關系。2.某律師在代理一起經濟糾紛訴訟案件中,為請求法院支持自己的訴訟觀點,提出:自己的訴訟觀點與省高級人民法院去年處理的一起類似經濟糾紛案件相同,故應按本人的訴訟請求作出類似判決。但該律師提出的依據最終并未被法庭采納,為什么?請說明理由。評析:我國經濟法的形式由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等組成,而不包括判例。該律師提到的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判決屬于判例,不是我國經濟法的形式,不能作為司法審判的依據?!酢酢醯诙缕髽I(yè)法第一節(jié)合伙企業(yè)法本節(jié)案例導入:2021年1月,甲、乙、丙共同設立一合伙企業(yè),合伙協(xié)議約定:甲以現(xiàn)金5萬元人民幣出資,乙以房屋作價人民幣8萬元出資,丙以勞務作價人民幣4萬元出資;各合伙人按相同比例共享盈虧。合伙企業(yè)成立后,因經營需要于2021年6月向銀行貸款人民幣5萬元,期限為1年。2021年8月,甲提出退伙,乙、丙兩人表示同意,當月甲辦清退伙結算手續(xù)。2021年9月丁入伙,因經營環(huán)境變化企業(yè)嚴重虧損,2021年5月,乙、丙、丁決定解散合伙企業(yè),并將財產價值人民幣3萬元予以分配,但對未到期的銀行貨款未予清償。2021年6月貸款到期,銀行發(fā)現(xiàn)該企業(yè)已解散,遂向甲要求償還全部貸款,甲稱自己早已退伙,不負責清償債務;銀行向丁要求償還全部貸款,丁稱該筆貸款在自己入伙前已發(fā)生,不負責清償;銀行向乙要求償還全部貸款,乙表示只按協(xié)議約定的比例清償相應數額;銀行向丙要求償還全部貸款,丙則表示自己是以勞務出資的,不承擔償還貸款義務。請問:(1)甲、乙、丙、丁各自主張能否成立?并說明理由。(2)該合伙企業(yè)所欠銀行貸款應如何清償?(3)銀行貸款受償后,甲、乙、丙、丁之間應如何分擔清償責任?導入案例評析:(1)甲、乙、丙、丁四人的主張不能成立。理由分述如下:根據《合伙企業(yè)法》規(guī)定,退伙人對其退伙前已發(fā)生的債務與其他合伙人承擔連帶責任,故甲對其退伙前發(fā)生的銀行貸款應負連帶清償責任;合伙人之間對債務承擔份額的約定對債權人沒有約束力,故乙提出應按約定比例清償債務的主張不能成立,其應對銀行貸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以勞務出資的合伙人也應承擔合伙人的法律責任,故丙也應對銀行貸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入伙的新合伙人對入伙前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故丁對其入伙前發(fā)生的銀行貸款應負連帶清償責任。(2)根據《合伙企業(yè)法》規(guī)定,合伙企業(yè)所欠銀行貸款首先應以合伙企業(yè)的財產清償,合伙企業(yè)財產不足清償時,由各合伙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乙、丙、丁在合伙企業(yè)解散時,未清償債務而分配財產是違法無效的,應全部退還□□已分得的財產,退還的財產應首先用于清償銀行貸款,貸款清償不足的部分,由甲、乙、丙、丁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3)根據《合伙企業(yè)法》規(guī)定,合伙企業(yè)各合伙人在其內部是依合伙協(xié)議約定承擔按份責任的,甲因已辦理退伙結算手續(xù),結清了對合伙企業(yè)的財產債務關系,故不再承擔內部清償份額,如在銀行要求下承擔了對外部債務的連帶清償責任,則可向乙、丙、丁追償;乙、丙、丁應按合伙協(xié)議的約定分擔清償責任,如乙、丙、丁任何一人實際支付的清償數額超過其應承擔的份額時,有權就其超過的部分向其他未支付或未足額支付應承擔份額的合伙人追償。第二節(jié)個人獨資企業(yè)法本節(jié)案例導入:2021年1月15日,甲個人出資5萬元設立A獨資企業(yè),口甲聘請乙管理企業(yè)事務并規(guī)定,凡乙對外簽訂標的額超過1萬元以上的合同須經甲同意,2月10日,乙未經甲同意以A企業(yè)名義向善意第三人丙購買價值2萬元貨物。2021年7月4日,A企業(yè)因虧損不能支付到期的丁的債務,甲決定解散該企業(yè)并請求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人民法院于7月10日指定戊作為清算人對A企業(yè)進行清算。經查:A企業(yè)和甲的資產及債權債務關系情況如下:1.A企業(yè)欠繳稅款2000元,欠乙工資5000元,欠社會保險費用5000元,欠丁10萬元;2.A企業(yè)的銀行存款1萬元,實物折價8萬元;3.甲在B合伙企業(yè)出資6萬元,占50%的出資額,B合伙企業(yè)每年可向合伙人分配利潤;4.甲個人其他可執(zhí)行的財產價值2萬元。請問:(1)乙于2月10日向丙購入價值2萬元貨物的行為是否有效?并說明理由。(2)試述A企業(yè)的財產清償順序以及如何滿足丁的債權請求?□導入案例評析:(1)乙于2月10日以A企業(yè)名義向丙購入價值2萬元貨物的行為有效。盡管從內部管理角度看,乙行為已超出約定屬越權行為,根據《個人獨資企業(yè)法》規(guī)定,投資人對被聘用的人員職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所以,雖然乙向丙購買貨物行為超越其職權,但丙為善意第三人,故該行為有效。(2)這兩個問題都涉及債務人償債順序。首先,A企業(yè)的銀行存款和實物折價共計9萬元清償拖欠職工的工資、社保費和拖欠國家的稅款,剩余78000元用于清償所欠丁的債務;其次,A企業(yè)剩余財產78000元全部用于清償后,仍口□□欠丁22000元,可用甲個人財產清償;第三,在用甲個人財產清償時,可用甲個人其他可執(zhí)行的財產2萬元清償,不足部分,可用甲從B合伙企業(yè)分取的收益予以清償或由丁依法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甲在B合伙企業(yè)中的財產份額用于清償(或先用甲從B合伙企業(yè)分取的收益予以清償或由丁依法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甲在B合伙企業(yè)中的財產份額用于清償,如有不足部分,可用甲個人其他可執(zhí)行的財產2萬元清償)。第三節(jié)外商投資企業(yè)法本節(jié)案例導入:某市A廠與國外B公司協(xié)商引進蓄電池生產技術,雙方擬設口立中外合資企業(yè)C。合同約定:(1)C總投資額為2000萬元,全部注冊資本900萬元。A廠出資680萬元,B公司出資為220萬元。(2)A廠出資方式為:場地使用權80萬元、設備300萬元、廠房為100萬元、現(xiàn)金為200萬元;B公司出資方式為:工業(yè)產權為200萬元、土地所有權為20萬元;(3)C成立2年后,雙方可抽回出資的l/3;(4)優(yōu)先購買B公司的原材料,產品只能銷往中國;(5)C企業(yè)今后擬向社會公開發(fā)行股票方式籌集資金擴大生產。請問:上述合同內容有哪些不合法之處?為什么?導入案例評析:這是一起討論中外合資企業(yè)設立和出資是否合法的案例。該合營合同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合法:1.B股東出資220萬元不合法。因在中外合資股份有限公司中,外方股東投資比例在一般情況下應不低于注冊資本的25%,即最低出資限額為225萬元。2.B股東以土地所有權出資不合法。根據中外合資企業(yè)法規(guī)定,外方不能以土地所有權出資。3.C成立2年后,雙方可抽回出資的1/3是不合法。按照中外合營企業(yè)法規(guī)定,雙方在合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