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診斷報告書寫規(guī)范方案、審核制度和流程_第1頁
ct診斷報告書寫規(guī)范方案、審核制度和流程_第2頁
ct診斷報告書寫規(guī)范方案、審核制度和流程_第3頁
ct診斷報告書寫規(guī)范方案、審核制度和流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T/MRI診斷報告書寫規(guī)范、審核制度及流程一、顱腦與五官CT或MRI診斷報告1、顱腦:〔1顱骨骨質情況?!?腦溝、腦池情況?!?腦回、腦灰質與腦白質情況?!?腦室大小、形態(tài),位置與移位情況。〔5中線結構是否移位情況。如發(fā)現(xiàn)病灶則應重點描述其發(fā)生部位、外形、累及范圍、境界、增強前后密度或信號變化等情況。2、眼眶:〔1眶壁骨質結構:眶頂、眶底、眶內外骨壁?!?眶裂與視神經管?!?眼球:大小、形態(tài)與內部結構情況。〔4視神經情況。〔5眼外肌與眶內脂肪間隙情況?!?如有增強片應注意眼上部靜脈與眼動脈請況?!?眶周圍鼻竇竇與顱內情況。3、耳與頸骨:〔1外耳道情況?!?中耳:包括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鼓上隱窩、耳咽管、聽骨鏈等情況。〔3內耳:包括耳蝸、半規(guī)管、面神經管等結構情況?!?鼓竇入口、鼓竇區(qū)、天蓋與乳突氣房情況?!?頸靜脈窩、頸動脈管、內耳道、乙狀竇以及周圍區(qū)域骨質情況。4、鼻與副鼻竇〔1鼻腔骨質結構,鼻中隔、鼻甲情況。〔2各組副鼻竇大小、形態(tài)及骨壁等情況?!?鼻腔內與各組副鼻竇內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鼻后孔及周圍結構如眼眶,上頜齒槽骨、顳下窩、鼻隱窩部等情況。二、頸部CT或MRI診斷報告1、鼻咽部:〔1鼻咽腔:腭帆,鼻咽腔側壁與頂壁、咽隱窩等情況?!?咽旁間隙情況,咽鼓管隆突情況?!?咽后間隙情況?!?咀嚼肌間隙、莖突前咽旁間隙與莖突后咽旁間隙情況。〔5鼻咽部周圍骨質結構情況。2、喉部:〔1聲門上區(qū):會厭、杓會厭皺襞,假聲帶等情況?!?聲門區(qū):真聲帶,喉室腔等結構情況?!?聲門下區(qū)情況?!?甲狀腺與甲狀旁腺情況?!?舌骨、會厭軟骨、甲狀軟骨、環(huán)狀軟骨、杓狀軟骨等情況?!?喉旁間隙與喉周結構及頸部其它結構有無異常情況。3、頸部:〔1臟器區(qū)情況:甲狀腺、甲狀旁腺、食管、喉部與氣管及下咽部結構有無異常.〔2兩側外側區(qū)情況:有無占位灶?!?頸后區(qū)情況:有無占位腫塊情況。4、涎腺:〔1腮腺大小。形態(tài)、位置、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情況,有無占位情況?!?頜下腺大小、形態(tài)、位置、深度或信號有無異常,增強后情況。有無占位灶。三、胸部CT或MRI診斷報告1、氣管:主氣管及其各分支情況。2、肺門:肺門結構,血管與淋巴管情況。3、肺野:肺葉、肺段、肺小葉情況,發(fā)現(xiàn)病灶應重點描述。4、胸膜:壁側與縱隔胸膜及葉間胸膜情況。5、縱隔:大血管、心臟各房室及縱隔各組淋巴結情況。6、胸壁:骨骼骨質結構與軟組織情況。7、橫膈情況。四、心臟CT或MRI診斷報告1、心肌:厚度、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情況。2、心內膜情況。3、心房:大小、形態(tài)有無異常情況。4、心室:大小、形態(tài)、肌小梁等情況。5、心瓣膜情況。6、心包情況。7、肺動脈主干與肺靜脈主干情況。8、冠狀動脈情況。9、心臟內血流情況。五、腹部CT或MRI診斷報告1、肝臟、膽囊:〔1肝臟外形與各葉比例有無關調?!?肝門結構、肝內膽管與總膽管情況?!?肝內動靜脈〔包括門脈主干與分支情況。〔4肝臟增強前后密度或信號變化情況,特別注意增強后各期掃描包括延時掃描其密度或信號變化情況。〔5膽囊大小、形態(tài)、膽囊壁、囊內有無占位情況?!?腹腔內及周圍臟器情況。2、胰腺:〔1胰腺包括鉤突、頭、體、尾部大小、形態(tài)情況。〔2總膽管下端與胰管情況。〔3胰腺增強前、后密度或信號變化措況?!?胰周有無異常情況?!?掃描區(qū)域內動、靜脈、淋巴結情況?!?周圍臟器情況。3、脾臟:〔1脾臟大小、形態(tài)、密度或信號均勻度如何等情?!?增強前、后密度或信號變化情況。〔3脾門與脾周圍結構情況。4、腎臟與腎上腺:〔1腎上腺大小、形態(tài)、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改變情況?!?腎臟外形、大小、腎皮質與髓質結構情況。〔3增強前后腎上腺與腎臟密度或信號變化情況?!?腎盂、腎盞與輸尿管上段情況?!?腎周間隙、腎筋膜、腎周血管與淋巴組織以及腎周各臟器。六、盆腔CT或MRI診斷報告1、男性盆腔:〔1膀胱:包括大小、形態(tài)、位置、膀胱壁厚度等情況?!?精囊情況?!?前列腺情況?!?直腸情況?!?盆腔各臟器問脂肪間隙情況?!?盆腔內其它組織情況?!?盆腔骨質結構情況。2、女性盆:〔1膀胱情況?!?子宮、闊韌帶、附件等臟器情況?!?宮頸、陰道情況?!?直腸情況。〔5盆腔各臟器間脂肪間隙情況?!?盆腔內其它組織情況?!?盆腔骨質結構情況。七、脊柱、脊椎CT或MRI診斷報告:l、各椎體包括椎體、椎弓根、椎板。關節(jié)突、橫突、棘突各部骨質結構,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情況。2、各椎間盤結構、形態(tài)、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情況。3、椎管形態(tài)、結構情況:有無占位灶。4、脊膜情況。5、脊髓外形、位置、密度或信號有無異常改變情況。6、椎管內如有占位灶,增強前后密度或信號變化情況。八、四肢關節(jié)、骨骼CT或MRI診斷報告:1.骨皮質、骨膜、骨髓腔、骨質結構情況。2、關節(jié)面、關節(jié)軟骨、半月板等結構情況。3、關節(jié)腔情況。4、關節(jié)滑膜、滑膜囊情況。5、軟組織情況。

發(fā)現(xiàn)病灶則要求重點描述部位、大小、形態(tài)、邊緣、累及或浸潤周圍結構情況,增強前后密度或信號變化情況。報告審核制度1.核片醫(yī)師必須由獲得主治醫(yī)師職稱二年以上的醫(yī)師擔任,完成當日診斷報告的審核.2.核片醫(yī)師對每份攝片必須核對"申請單,片頭,報告"三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檢查號,科別住院號/門診號,病房號/床號,檢查日期,核片日期以及書寫報告醫(yī)師的簽名。急診檢查還需要包括檢查時間和臨時報告的時間。3.核片醫(yī)師對每份攝片必須核對檢查名稱,部位和方法是否達到有關申請和經治醫(yī)師提出的要求〔針對性要強。認為不妥者需及時與主管該病員的經治醫(yī)師聯(lián)系商榷〔親自聯(lián)系或請書寫報告醫(yī)師執(zhí)行。4.核片醫(yī)師在審核報告過程中應注意修正錯誤的或不當?shù)膶I(yè)描述用語,以及描述與診斷結論的一致性,特別是影像學診斷的準確性。必要時提出加做和/或重做有關的影像學檢查,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