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環(huán)境《內(nèi)力作用與地貌》課件_第1頁
陸地環(huán)境《內(nèi)力作用與地貌》課件_第2頁
陸地環(huán)境《內(nèi)力作用與地貌》課件_第3頁
陸地環(huán)境《內(nèi)力作用與地貌》課件_第4頁
陸地環(huán)境《內(nèi)力作用與地貌》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屆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系列自然地理篇☆陸地環(huán)境02內(nèi)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二、地質作用一、不斷變化的地表形態(tài)【課題】內(nèi)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三、地殼運動四、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五、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地殼為什么會運動呢?運動的機制是什么?內(nèi)力作用的表現(xiàn)形式地表形態(tài)不斷變化的原因地殼運動的表象地殼運動的結果與證據(jù)一、地表形態(tài)的不斷變化地表形態(tài):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狀態(tài),又稱地形或地貌。

地球表面有千姿百態(tài)、豐富多彩的地表形態(tài),即地貌。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地表形態(tài)只是整個地殼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鏡頭,地貌自形成以來就一直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如“滄海桑田”、“海枯石爛”等變化,有哪些實例可說明地球表面發(fā)生過“滄海桑田”的變化呢?二、地質作用分類能量來源表現(xiàn)形式內(nèi)力作用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變產(chǎn)生熱能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外力作用地球外部太陽輻射能和重力能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積成巖相互關系內(nèi)力作用形成高山和盆地,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使地表趨于平坦。兩者同時進行,在一定的時間和地點,往往是某一作用占優(yōu)勢,一般內(nèi)力作用起主導作用。【案例】黃河每年將16億噸左右的泥沙輸往下游,其中大部分注入渤海,有人計算過,用2000多年時間即可填滿渤海。但是事實是,長期以來渤海的形狀基本未變,這是為什么呢?外力作用——黃河泥沙堆積內(nèi)力作用——渤海地區(qū)地殼下沉兩千萬年以來,珠穆朗瑪峰地區(qū)抬升了約兩萬米,可是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只有8848.13米?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是內(nèi)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二、地質作用地殼運動

類型水平運動垂直運動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與應用)機制足跡地質構造類型褶皺背斜向斜斷層上升巖塊下降巖塊對地貌的影響意義找礦找水工程建設內(nèi)力作用的表現(xiàn)形式三、地殼運動2、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類型運動方向對地表影響舉例水平運動水平擠壓形成褶皺山系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等水平張裂形成裂谷或海洋東非大裂谷,大西洋,紅海等垂直運動(升降運動)地殼抬升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陸變遷青藏高原臺灣海峽地殼下沉3、相互關系同時發(fā)生,在不同區(qū)域和不同時期以一種為主,但就全球而言,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四、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一)大陸漂移說(二)海底擴張說(三)板塊構造理論地殼為什么會運動呢?運動的機制是什么?1.主要內(nèi)容2.主要證據(jù)1.主要內(nèi)容2.主要證據(jù)1.巖石圈、板塊的概念2.全球六大板塊的劃分3.板塊邊界4.應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地理現(xiàn)象(一)大陸漂移說南極洲發(fā)現(xiàn)煤層!(一)大陸漂移說1、大陸漂移說的主要觀點:(一)大陸漂移說3、大陸漂移說的意義:大陸漂移假說的精髓——活動論思想,活動論思想與固定論思想有本質的不同,這種思想精髓被繼承、并發(fā)展成為后來的海底擴張理論和板塊構造學說。2、大陸漂移說的主要證據(jù):海岸形態(tài)、地質構造、古氣候和古生物地理分布等。(二)海底擴張說1、太平洋洋底巖石年齡有何分布規(guī)律?洋底巖石最老不超過2億年,洋洋底巖石年齡由洋中脊向兩側遞增,大洋中脊兩側同時代的巖石對稱分布。(二)海底擴張說3、海底擴張的過程(二)海底擴張說海底擴張理論認為:洋中脊軸部裂谷帶是巖漿物質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質冷凝形成新洋底,洋中脊是新的洋底生成處。(二)海底擴張說新洋底推動先期形成的較老的洋底逐漸向兩側擴展推移,更老的洋底在海溝處不斷消亡。洋底的這一形成、推移、擴張、消亡的傳送帶模式被稱為海底擴張。海溝(三)板塊構造理論1、基本觀點目前,板塊構造學說是當前世界盛行的全球構造理論,它創(chuàng)立于20世紀60年代后期。觀點1:全球的巖石圈(地殼和地幔上部軟流層以上)不是整體一塊,而是被海嶺、海溝等構造帶分割成許多單元,叫做板塊。

觀點2: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

觀點3:板塊內(nèi)部的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三)板塊構造理論2、板塊的劃分EF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三)板塊構造理論2、板塊的劃分全球巖石圈分為六大板塊,每個大板塊又可以劃分為若干小板塊。讀圖觀察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中南半島所屬的板塊?讀圖觀察冰島、新西蘭是什么板塊邊界?【活動】(三)板塊構造理論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印度板塊亞歐板塊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脈(三)板塊構造理論3、應用②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地區(qū)(消亡邊界),大陸邊緣受擠壓隆起為島孤和海岸山脈,大洋板塊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形成海溝。如:馬里亞納海溝,東亞島弧鏈;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等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海溝、島弧鏈、海岸山脈海溝板塊碰撞(消亡邊界)(三)板塊構造理論3、應用③板塊張裂地區(qū)(生長邊界):形成了裂谷或海洋(例:大西洋、東非大裂谷)。(三)板塊構造理論3、應用④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處?!净顒犹骄俊亢希劾}]讀“大洋板塊俯沖示意圖”回答:(1)圖中海底地形A處為_______,P處為_______;B處是_______物質上升處。(2)在M、N板塊的地殼部分,硅鋁層較薄,甚至缺失的是_________(填寫字母)板塊的地殼處。(3)下列各類巖石中,在H處常見的是()A.玄武巖 B.頁巖 C.花崗巖D.石英巖海嶺巖漿MA【活動探究】(4)據(jù)勘探,C、D、E三處海底地層巖石年齡按自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__________,這個發(fā)現(xiàn)為___________學說的建立提供了事實依據(jù)。(5)如M板塊為太平洋板塊,則N板塊的名稱是_______板塊,當M板塊俯沖到N板塊下面,N板塊受擠壓上拱,形成高大山系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山系。[例題]讀“大洋板塊俯沖示意圖”回答:ECD海底擴張美洲科迪勒拉五、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1、概念和分類:地殼運動引起的巖層變形、變位稱為地質構造,形成的地貌,稱為構造地貌。地質構造分為褶皺和斷層兩種基本形態(tài)。地質構造是地殼運動的足跡。褶皺斷層褶皺斷層五、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2.褶皺:①巖層在形成時一般呈水平狀態(tài),老巖層在下,新巖層在上。當巖層受到擠壓時,巖層會彎曲變形,叫褶皺。褶皺常形成山脈,例如喜馬拉雅山、安第斯山等。五、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2.褶皺:②判斷方法:根據(jù)巖層的彎曲狀況判斷:巖層向上彎曲的為背斜,巖層向下彎曲的為向斜。五、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2.褶皺:②判斷方法:根據(jù)巖層的新老關系判斷:由中間向兩側巖層由老到新的是背斜,由中間向兩側巖層由新到老的是背斜。背斜老新新123432141---4表示巖石由老到新五、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2.褶皺:②判斷方法:根據(jù)巖層的新老關系判斷:由中間向兩側巖層由老到新的是背斜,由中間向兩側巖層由新到老的是背斜。1—5表示巖石由老到新新老老1234554321向斜向斜1234554321新老老1—5表示巖石由老到新【判斷】41234321老新新背斜1---4表示巖石由老到新【判斷】五、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2.褶皺: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頂部因受到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五、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向斜山背斜谷五、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3.斷層:巖體發(fā)生破裂,并且沿斷裂面兩側巖塊有明顯的錯動、位移,叫斷層。大的斷層,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等。五、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斷層一側上升的巖塊叫地壘,常形成塊狀山地或高地,如華山、廬山、泰山等。五、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另一側相對下降的巖塊叫地塹,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五、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比較形態(tài)新老關系地形倒置褶皺背斜向上拱起巖層中心老、兩翼新背斜頂部受到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物質不易被侵蝕反而成山嶺向斜向下彎曲巖層中心新、兩翼老斷層地壘兩條斷層之間中間上升,兩邊下降,形成塊狀山地,如廬山、泰山地塹兩條斷層之間中間下降,兩邊上升,形成凹陷地帶,如東非大裂谷五、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4.研究地質構造的意義:了解地質構造規(guī)律,對于找礦、找水、工程建設等有很大幫助。①利用背斜找油

②利用向斜構造找水

③利用斷層找水

④建筑、水庫、隧道選址應避開斷層

⑤隧道工程在背斜處研究地質構造的意義如果從圖中選擇一條東西向的隧道,是選擇甲地還是乙地?研究地質構造的意義研究地質構造的意義若圖中C、D、E三處均出現(xiàn)煤層的露頭,那么,在A、B兩處分別打鉆井,各打在什么地質構造上(向斜或背斜)?在A、B兩處的打鉆過程中,何處地下能打出煤層?原因是什么?【看誰快】1.組成該島的巖石主要是()A.花崗巖B.玄武巖C.石灰?guī)rD.大理巖2.圖中年降水量最多的地點是()A.①B.②C.③D.④3.圖示范內(nèi),海水鹽度由海島近岸向外圍海域遞增,原因是()A.降水影響B(tài).氣溫影響C.洋流影響D.徑流影響B(tài)ADC下圖為一火山島。讀圖回答1—4題:4.該島宜建成()A.瓜果蔬菜生產(chǎn)基地B.熱帶作物種植基地C.海上航運給養(yǎng)基地D.海底石油開采基地【看誰快】圖12中的數(shù)字表示地質作用,讀圖完成1~2題。1.圖中各數(shù)字與地質作用相對應正確的是()()A.①-固結成巖作用B.②-風化作用C.③-重熔再生作用D.④-侵蝕作用AC【看誰快】2.④過程最終形成的巖石可能是()()A.石灰?guī)rB.花崗巖C.玄武巖D.砂巖BC【看誰快】3.關于圖4地區(qū)地質、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A.向斜成嶺,背斜成谷B.地質基礎很不穩(wěn)定C.②地有可能找到石油D.②處比③處巖石堅硬C【看誰快】4.圖4中甲、乙、丙、丁四處可能形成的地貌與圖5中四幅圖配對正確的是A.甲一IIIB.乙一ⅣC.丙一ID.丁一IIA【看誰快】5.地質剖面圖上,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分別是____、____、____。圖中,陡崖出現(xiàn)在___處。甲處成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斜丙向斜斷層甲處地質構造為背斜,該處容易形成斷裂,巖石比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蝕作用,地勢逐漸降低,而形成山谷【看誰快】6.在圖中數(shù)碼①②③④所示地層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葉蟲化石的地層數(shù)碼是____,有可能找到恐龍蛋化石的地層數(shù)碼是____,早期人類遺跡應該到數(shù)碼____代表的地層中去尋找。④②①

【看誰快】7、讀“大洋板塊府沖示意圖”回答(1)大洋板塊因______、______,府沖到大陸板塊之下。形成的海溝在圖的___處,海岸山脈在___處。(2)__處為海嶺,這里是_____地殼誕生處,巖石的年齡____。密度較大位置較低BCA新的大洋最輕【看誰快】CA.①處的地表形態(tài)主要是風蝕作用的結果B.②處的地貌形態(tài)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③指示的巖層分界面曾遭受過風化作用D.④指示的巖層彎曲現(xiàn)象是內(nèi)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8、下面為某地地質地貌剖面示意圖。讀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看誰快】9、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1)圖中兩板塊名稱是: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從地質構造上看喜馬拉雅山屬于_______山,兩板塊的交界類型是__________,其位置大致在

____

。(2)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發(fā)展趨勢是__________,從地殼厚度看青藏高原要比喜馬拉雅山還要厚,原因是:

(3)我國拉薩地區(qū)富有的兩種能源是:

。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褶皺消亡邊界雅魯藏布江谷地繼續(xù)增高印度洋板塊俯沖到亞歐板塊之下,青藏高原為兩板塊相疊,故特別厚。地熱能、太陽能【看誰快】10、讀下圖,完成下列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