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二課本素材_第1頁
高中必修二課本素材_第2頁
高中必修二課本素材_第3頁
高中必修二課本素材_第4頁
高中必修二課本素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必修二課本素材積累15級語文組趙麗娟第一課:《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苦悶與追求在那個鐵屋子一樣的時代,像朱自清一樣的知識分子的苦悶無處不在。人們感到苦悶,是由于自我被壓抑。因為嘗試使生活有新的目的和意義,所以,充滿追求的生活富有了嶄新的意義??鄲灥娜丝偸窃谛凶?,在行走中思考,在行走中尋找,在尋找中追求。四處行走,四處尋找,畢生追求:或許,這就是生命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朱自清:名人評價

毛澤東同志贊揚了聞一多、朱自清的骨氣,說“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

郁達夫: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林非: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于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地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

葉圣陶:每回重讀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傾聽他的閑談的樂趣,古今中外,海闊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這樣的經驗,她這樣的想頭,不是我也有過的嗎?在我只不過一閃而逝,他卻緊緊抓住了。他還能表達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濃,味道極正而且醇厚?!?/p>

名言:

學習文學而懶于記誦是不成的,特別是詩。一個高中文科的學生,與其囫圇吞棗或走馬觀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

類別:學習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過去。我覺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類別:時間

從此我不再仰臉看青天,不再低頭看白水,只謹慎著我雙雙的腳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腳印!

類別:勞動

朱自清不吃嗟來之食:我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嚴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僅夠買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夠,更無錢治病。當時,國民黨勾結美國,發(fā)動內戰(zhàn),美國又執(zhí)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吳晗請朱自清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并拒絕領美援面粉”的宣言書上簽字,他毅然簽了名并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舍。”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貧困交加,在北京逝世。臨終前,他囑咐夫人:“我是在拒絕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后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面粉?!敝熳郧逡簧碇夭。瑢幙绅I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xiàn)了中國人的骨氣。分析:貪賤不能移的骨氣在朱自清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不吃美國“救濟糧”不僅是高貴人格的表現(xiàn),更是國格的表現(xiàn)。話題:“骨氣”“人格和國格”第二課:《故都的秋》作者:郁達夫寧靜與清幽故都有著一種寧靜,秋天尤其如此。生命從寧靜中來,終須歸于清幽。然而,喧囂紅塵使寧靜變成了明日黃花,這個社會到處充斥著人心的浮躁。享受寧靜與清幽,就是享受生命旅程中最感動的時刻,就是享受靈魂的安詳。一片落葉,一絲陽光,都會使你感受到生命深處悄悄蔓延開來的美好。郁達夫:一個平凡而又非凡的名字。在二十世紀上半頁中國文壇所涌現(xiàn)出的繁星之中,郁達夫是較多地被談論然而卻是較少地被理解的一位作家。他曾經是五四時期最卓有名望的小說家,也曾經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名士,當七、八十年前,郁達夫的名字是很能讓新潮的女學生心跳的。其實,早就想寫一些關于達夫的文字以示對其的紀念了??墒牵瑓s一直都未能下筆寫出來。不是因為健忘,也不是因為懶。而是,每每想到達夫的死,心里就不由得有一種想落淚的感覺,就再也下不了筆了!達夫的遇害,真的很令人痛惜,很為他而不值。不錯,達夫的確是為抗日而死的,死得光榮,死得重于泰山。但卻為什么又說為他的遇害而感到很不值呢?達夫是于1945年9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的。(另一個版本說是1945年8月29日)時日本天皇早已下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天皇下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在投降書上簽字?。┛蛇_夫仍是于死于了日寇之手。死在日寇投降多時之后!一代文壇巨匠而于此時遇害,實是令人痛憤??!郁達夫遇害后,由于日本憲兵封鎖消息,國內出現(xiàn)了大量的猜測。日本著名作家鈴木正夫經過20多年的調查,憑借非常翔實的資料,并且找到了下令殺害郁達夫的憲兵班長,最后于上世紀80年代后期把真相大白于天下。記得時隔幾十年后,當被問到在投降之后仍下令殺害如此影響巨大的文化巨匠,有沒感到后不后悔之時。那憲兵班長仍拒絕懺悔,堅決認為自己沒錯,連頭都不肯低下來!達夫大概應該是日寇在投降之后,所殺害的最有名望,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巨人了!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日本,郁達夫的名字是很響亮的,在日本的影響力,也遠較其它大多數(shù)其它中國作家要大,而要為日本普通人所熟悉??墒?,他依然遇害了,依然是在抗戰(zhàn)勝利多時之后,死于日寇之手!痛,每想到此,心不由得痛了起來!達夫是以寫小說而出名的,尤記當年,達夫絕世之《沉淪》一出,天下為之而振!就是時至今日讀之,仍是深深為其所震憾!這篇開創(chuàng)了新文學最早的白話短篇小說集,以其"驚人的取材、大膽的描寫"而震動了整個文壇。當然,其游記散文也極佳,達夫的文字是很美的,尤其是他的游記,倘要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壇找出能出其二的,恐亦萬般艱難矣!達夫的散文更是不用說,亦是難得一見的絕世美文。一《故都的秋》足已比美于任何巨作了!不過,他最出色的作品卻是舊詩。他“九歲題詩驚四座”才華出眾,以后大量地創(chuàng)作舊詩,直到一九四五年他遇難,目前存詩近六百首,這些詩都一一真實地記載了郁達夫一生的不凡經歷!總之,達夫是一個多才而又多藝的人!游記,散文,舊體詩,小說等方面都有極其非凡的佳作橫空出世!達夫還是一個報界名人,主編了不少大小報刊!達夫的政論文,更是一絕!以至當年連夏衍都曾說:如果郁達夫從政,肯定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達夫,永遠的達夫!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一個永遠值得謹記的名字!一個大師級人物!第三課:《囚綠記》作者:陸蠡優(yōu)美與詩意“綠”是無法被囚禁的,優(yōu)美與詩意同樣如此。對于“優(yōu)美”與“詩意”的理解是不是只有優(yōu)美的生活環(huán)境、美好的人際關系、自由放飛的心靈呢?其實不盡然!對事業(yè)、學業(yè)的堅持不懈的追求,這種追求本身就具有優(yōu)美的詩意。所以,不管是歡樂還是痛苦,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意,都可以是有詩意的,生活都可以是優(yōu)美的。關鍵在于我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關鍵是我們要熱愛生活,以飽滿的熱情、堅定的意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的每一個過程,這樣,我們就能獲得優(yōu)美而詩意的生活。第四、六課:《詩經·氓》、《孔雀東南飛(并序)》堅貞與反抗《詩經·氓》是一首棄婦詩,描寫了棄婦與負心男子從訂婚、迎娶,又到遭受虐待、遺棄的經過,表達了棄婦對遭受虐待與遺棄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感悟。她對“二三其德”的男子的憤怒,盡管她也懷著對往事的無可奈何,但她對愛情與婚姻的忠貞又表現(xiàn)了堅決的抗議和“不思其反”的決心。應是人性純美的最早體現(xiàn)。人自然是智者,是哲人,是老師,留心觀察大自然,你會滿載而歸,猛然頓悟!本文可為以下話題提供素材材自然與人生生意志與目標;治學態(tài)度;人生感悟.劉蘭芝與焦仲卿的婚姻悲劇,揭露了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熱情謳歌了劉蘭芝、焦仲卿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對壓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眾對被迫害者的無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愛情生活的強烈愿望。第五課:《離騷》作者:屈原追求與堅守兩千多年前的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遭到小人饞毀被流放時,依然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依然熱愛著自己的祖國,堅持對美好理想的追求,用一種磐石般的堅貞詮釋人生的崇高,從而感動著世世代代的人。他用一顆高貴的心靈揮灑出驚天動地的華章——《離騷》永遠是文學寶庫中的精品。文天祥說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辛棄疾留下的詞作626首,其中吟詠、提及、明引、暗引陶詩陶文的有60首,幾乎每10首詞中就有一首與陶淵明有關。辛棄疾在《念奴嬌》中稱:“須信采菊東籬,高情千載,只有陶彭澤”。給予了陶淵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評價。素材運用示例他來了,帶來了一陣陣菊香,帶來了與自然相合的闊達心境。面對官闕,他選擇了歸園,選擇了自然的那份恬適。他追求的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他有著“阡陌交通,落英繽紛”的理想;他綻放了壓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豐碑永遠樹立在田園郊野之上。高考作文優(yōu)秀片段: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文人里,又有誰能將心澄凈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走得清明。然而,陶潛除了飲酒采菊之外,還做了些什么?這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歸隱之路為中國無數(shù)文人選擇,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導致了整體上的不道德。”或許是歷史的機緣,促成了一座文學的豐碑。但歷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憑千萬個陶淵明能夠走出嗎?2.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曾熱衷于官場,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負。但當他做了彭澤縣令,了解到官場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辭官歸隱,“羈鳥倦舊林,池魚思故淵”,他還是喜歡“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從此躬耕農田,不問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xiàn)了他的人生價值。3.陶潛伴著“莊生曉夢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東蘺之下悠然采菊。面對南山,淵明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官場的丑惡,忘記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這是心靈的選擇,這是過河人在“河”的兩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選擇,這更是明智的“擺渡”。4.是那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雅人,是那個“戴月荷鋤歸”的農夫,對!是他,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他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園。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卻記住了世人的愿望,寫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5.遠離塵世,隱歸田園,看花開花落。陶淵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藍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魚鱗,因為有菊,那顆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場的牢籠束縛太久了,難道沒有什么寄托?選菊吧!清新淡雅,與世無爭,不正像他不羈的性格嗎?是陶詩將心寄托于菊,尋回了一方心靈的凈土,也是陶詩讓菊帶上了品質高潔,與世無爭的高姿態(tài)帽子流傳至今。第八課:《蘭亭集序》作者:王羲之生與死如何看待生與死?王羲之在本文給我們作了一個深刻的回答。在他看來,對生的執(zhí)著、對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觀存在的,人的生命到了盡頭都是要死的。他感到人事在變遷,歷史在發(fā)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為人生無常,時不我待,所以要珍惜時光,眷念生活,追求真實,表現(xiàn)了一種積極的、高曠的宇宙情懷,充滿了哲理思辨,從而徹底地否定了老莊的齊生死的觀點,樹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識——“死生亦大矣”。文筆洗練,文風純正,發(fā)人深醒,令人回味。本文可為以下話題提供素材:生與死;人生意義;自然與心靈;生活態(tài)度。高考作文素材積累:王羲之苦練書法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舍地刻苦練習,終于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書圣"。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fā)現(xiàn)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后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xiàn)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于答應了他的要求。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fā)現(xiàn)時,已是滿嘴墨黑了。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墨池"?,F(xiàn)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贊許。傳說,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鑒是好朋友,稀鑒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眾的女兒。一日,稀鑒對王導說,他想在他的兒子和侄兒中為女兒選一位滿意的女婿。王導當即表示同意,并同意由他挑選。王導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來人選婿時,諸侄兒都忙著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襄之不問此事,仍躺在東廂房床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后,回去向稀鑒回票說:"王家諸兒郎都不錯,只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東廂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么。"郡鑒聽后,高興地說:“東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內含不露,潛心學業(yè),正是我意中的女婿?!庇谑?,把女兒嫁給了王素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羨慕,稱他為“東床快婿”,從此"東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第九課:《赤壁賦》作者:蘇軾悲傷與曠達及時行樂,在有些場合,有些時候是一劑良藥,但這不能成為人一生的處世態(tài)度。從古至今,能把這帖藥用好的除蘇東坡外,恐怕沒有幾人了。這不是一種消極避世,而是人的涵養(yǎng)達到最高意境的一種體現(xiàn)。屈原的忠心與烈節(jié)令人敬佩,然其“自投汨羅”的態(tài)度卻讓人不敢茍同;李白的豪放與飄逸讓人欣賞,然其放縱無度的行樂與狂歡卻讓人不能認同。而東坡居士卻做到了這兩方面的結合,真君子也!本文可為以下話題提供素材:悲傷與曠達;悲與喜;審視人生;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花一世界。以“蘇軾”為素材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片段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蘇軾看見了風,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烏臺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面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后帶著撕身裂骨的陣痛穿過漆黑的荊棘林。剎那間,他心中郁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因此讓人頓悟。于是他逍遙紅塵,最終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風,已遺落于歲月,無人見得了?!拇忌讹L,可以穿越荊棘》湖北卷話題:買鏡黃州赤壁下的游船上,蘇軾正在與客飲酒樂甚,扣舷而歌?!澳阍谡樟四拿骁R子之后,才決定擁抱‘東方之既白’而鄙視官場仕途的斗爭傾軋?”不愧是豪放派祖師,蘇軾馬上向天一指,“是它!”我抬頭一看,見一輪明月高懸蒼天,不禁再次泄了氣;所謂“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蘇軾以明月為鏡,明是明了,卻又怎么買得下來?懊悔之際,蘇軾兀自在身旁說下去:“曾幾何時,以為身沉宦海;與月對飲,方知我心依舊。朝暾夕月,落崖驚風;月鏡映照出這許多美景,又怎能不令我流連忘返,高歌‘大江東去??’”——湖北考生《尋覓那片理想中的明鏡》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雨漸漸小了一些,蘇軾看看腳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這一霎那,他忽然覺得它們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貴。白天過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風雨。無論你怎樣左躲右閃都無可避免地要與它們相遇,也許,這就是人生的一種必然吧?既然如此,揚起臉,面對風雨,唱一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過去是白天,風雨之后見陽光,也就是另一種人生的必然了。緩緩走著,心情漸漸輕松愉快,小曲兒也不覺間哼唱起來。晚風習習,云散天開,夕陽在西山的頭上又露出了艷紅的臉。回過頭,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陽的余暉中另有一種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場風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獲。忘記和銘記“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碧稍谝蝗~扁舟上,任由小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沉沉浮浮。蘇軾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國周郎,何等風流倜儻,意氣風發(fā),一代名將啊!如今,還不是隨著這長江滾滾東流,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想到這兒,蘇軾笑了,好,就讓我忘記這郁郁不得志的愁懷,托遺響于悲風,取山間之色,聽江上清風。就讓我銘記那曾經有過的豪情壯志,凝成詩篇,然后讓后人銘記。日落的余暉,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燦爛。說“安”“烏臺詩案”的慘酷經歷使天真的東坡一度陷入精神的困境——他從監(jiān)獄走向黃州,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臟水,滿心僥幸又滿心絕望地走向這個當時還很荒涼的小鎮(zhèn)。艱苦的物質生活,使他不得不深自閉塞,扁舟草履,墾荒種地,雜處于漁樵間?!叭痹聮焓柰嗳顺蹯o。誰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币皇住恫匪阕印?,真實地記錄了東坡對于人生痛苦的反思。東坡的這種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他無情地剝除了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即便這些成分曾為他帶來過利益或聲名。在對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漸漸回歸于澄明、空靈、淡泊與安然。一枝一葉一世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輪明月,放射出悲天憫人的光輝;“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一排短松,守候著生死離別的深情?!叭松鐗簦蛔疬€酹江月”,一杯濁酒,凝結著壯志難酬的感慨;“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見證了孤苦無依的飄零;“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帶走了蠅營狗茍的煩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襲蓑衣,織就了風吹雨打后的寧靜??一枝一葉一世界,一詞一句總關情。第十課:《游褒禪山記》作者:王安石自然與人生“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堤?!弊匀蝗f物之中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給人以智慧的啟迪。由游山洞,作者得出了“盡吾志也而不能志者,可以無悔矣”的結論;由“仆碑”得出了“學者要深思慎取”。王安石:江西撫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負籍遠游,曾挑著書箱行李,從家鄉(xiāng)臨川,來到宜黃鹿崗薌林書院求學。在名師杜子野先生指導下,他勤奮苦讀,每至深夜。一日,王安石翻閱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得知李白夢見自己所用的筆頭上長了一朵美麗的花,因此,才思橫溢,后來名聞天下。于是他拿著書問杜子野先生:“先生,人世間難道真會有生花筆嗎?”杜子野正色道:“當然有?。∈聦嵣嫌械墓P頭會長花,有的筆頭不會長,只是我們的肉眼難以分辨罷了?!蓖醢彩姸抛右跋壬绱苏J真,便道:“那么先生能給我一支生花筆嗎?”于是,杜子野拿來一大捆毛筆,對王安石說:“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筆,究竟是哪一枝,連我也辨不清楚,還是你自己尋找吧?!蓖醢彩砀┦椎溃骸皩W生眼淺,請先生指教?!倍抛右懊?,沉思片刻,嚴肅地說:“你只有用每枝筆去寫文章,寫禿一支再換一支,如此一直寫下去,定能從中尋得生花筆。除此,沒有別的辦法了。”從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導,每日苦讀詩書,勤練文章,足足寫禿了五百枝毛筆??墒沁@些筆寫出來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說還沒有從中找到“生花筆”。他有些泄氣,于是又去問杜子野先生:“先生,我怎么還沒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筆呢?”杜子野沒有說什么,飽蘸墨汁,揮筆寫了“鍥而不舍”四個大字送給他。又過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給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筆都寫禿了,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寫了一篇《策論》,突然,他覺得文思潮涌,行筆如云,一篇頗有見地的《策論》一揮而就。他高興得直跳了起來,大聲喊:“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筆了!”從此,王安石用這枝“生花筆”學習寫字,接著鄉(xiāng)試、會試連連及第。以后又用這枝筆寫了許多改革時弊、安邦治國的好文章,被后人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第十一課:《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作者:蔡元培跨越與提高胡適先生為我們很好地詮釋了什么是跨越與提高。從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誕生的那一刻起,上天注定我們一生坎坎坷坷,有一條曲折漫長的成長之路。而我們,注定要微笑地面對那一次次的考驗,選擇逃避,便是死路一條??缭介T檻,一次的失足,兩次的絆倒,三次的望而卻步,我們在成功面前徘徊,在黑暗中摸索著通往成功的大門。終于,我們走了進去,回頭望望,跨越門檻之路只有一步之遙。那一步,叫做勇氣。蔡元培:數(shù)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曾任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人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他為發(fā)展中國新文化教育事業(yè),建立中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貢獻,堪稱“學界泰斗、人世楷?!?。他提出了“五育”(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并舉的教育方針和“尚自然”“展個性”的兒童教育主張。其72年的人生歷程,先后經歷了清政府時代、南京臨時政府時代、北洋政府時代和國民黨政府時代,一路經歷風雨,始終信守愛國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廢除封建主義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國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礎,為我國教育、文化、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富有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教育論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選》《蔡元培教育論著選》等。教育: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淘嗖淘嗍?0世紀初中國資本主義教育制度的創(chuàng)者。他明確提出廢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導以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為急務,以道德教育為中心,以世界觀教育為終極目的,以美育為橋梁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教育方針,初步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新教育體制。提出了“學為學理,術為應用”,“學為基本,術為枝葉”的觀點。蔡元培先生指出:“教育者,養(yǎng)成人格之事業(yè)也?!辈淘嗟慕逃龑嵺`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提出大學的性質在于研究高深學問。他提倡學術自由,科學民主。主張學與術分校,文與理通科。將“學年制”改為“學分制”,實行“選科制”,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精簡課程,力主自學,校內實行學生自治,教授治校。他的這些主張和措施,在北京大學推行之后,影響全國,以至有人稱他為自由主義教育家。蔡元培對近現(xiàn)代中國教育、中國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主要是:1.自蔡元培始,中國才形成了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體系和教育制度。2.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張,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發(fā)祥地,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3.為中華民族保護了一批思想先進、才華出眾的學者?!耙辉槐Фㄗ谥?。二曰砥礪德行。三曰敬愛師友?!辈淘啾贝笱葜v辦學原則——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讀書:蔡元培六十年讀書如一日蔡元培從少年時代起,就勤于讀書,百般天蚊蟲多,晚上讀書時把一雙腳放在水桶里,避免蚊子叮咬,專心致志地讀書。在他一生繁心工作和革命斗爭中,從未停止過讀書。他晚年回顧說:“自十余歲起……讀到現(xiàn)在,將滿六十年了……幾乎沒有一日不讀點書的?!辈淘嗾f明讀書方法的重要,說,呂洞賓用手指點石成金送給窮人,但這窮人不要。問他為什么不要金子,他說要呂洞賓的指頭,因為可點出無數(shù)金子。這種想法從道德上來說,固然要不得;但就求學而言,卻是最不可少的。學習:蔡元培書房中掛有自己畫像,上面題有:“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亦不知老之將至?!痹跁郎戏庞凶约簩懙摹皩W不厭,教不倦”數(shù)字。人格追求良心:蔡元培校長1919年6月手寫的辭職聲明:我絕對不能再作那政府任命的校長我絕對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學校長我絕對不能再到北京的學校任校長價值:人生之價值,視其事業(yè)而不在年輕?!淘嗵撔模喝櫭],請陳獨秀入北大蔡元培為了請到陳獨秀,幾乎天天來旅館看陳獨秀,有時來得早了,陳獨秀還沒有起床,他就囑咐茶房不要叫醒陳,自己拿個凳子坐在房門口等候。如果論資排輩,蔡元培是清朝光緒年間(1892年)的二甲進士,被授翰林院編修,曾擔任中華民國教育總長;而陳獨秀只是一位秀才。由此可見蔡元培禮賢下士的風度!陳獨秀開始不愿意接受聘請,說要回上海辦《新青年》,蔡元培就勸他把雜志搬到北京來辦,這樣,陳獨秀才答應下來。改革責任:北大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與其稱之為大學,還不如稱之為官僚養(yǎng)成所。活動能力強的學生,上乘的做法是獵官,組織同鄉(xiāng)會等借以接近學校當局,畢業(yè)后即穩(wěn)得升官的階梯;下乘的做法是鉆營,用嫖娼、賭錢、捧名角來結交社會上的實力人物,以之為借重的資本。烏煙瘴氣和歪風邪氣很盛,唯獨研究學問的風氣蕩然無存。蔡元培迅即發(fā)出呼吁:“大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fā)財之階梯?!币惠v四輪馬車駛進北京大學的校門,徐徐穿過校園內的馬路。這時,早有兩排工友恭恭敬敬地站在兩側,向這位剛剛被任命為北大校長的傳奇人物鞠躬致敬。新校長緩緩地走下馬車,下他的禮帽,向這些雜工們鞠躬回禮。在場的許多人都驚呆了:這在北大是前所未有過的事情。北大是一所等級森嚴的官辦大學,校長是內閣大臣的待遇,從來就不把工友放在眼里。像蔡元培這樣地位崇高的人向身份卑微的工友行禮,在當時的北大乃至中國都是罕見的現(xiàn)象。這不是一件小事,北大的新生由此細節(jié)開始。蔡元培希望通過這一行為開風氣之先,使得這所聲名狼藉的國立大學煥發(fā)生機。此后,他每天進學校時,都要向站在大門旁邊的工友們鞠躬致敬。久而久之,這成了他的習慣。他的這一行為,是對北大官氣的一個反撥,是一面如何做人的旗幟。他首先從自己做起。愛國:“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七七事變前兩年,強鄰虎視眈眈,戰(zhàn)爭陰霾日益濃厚。蔡元培到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汪精衛(wèi)請他共進晚餐,用的是西膳。蔡元培苦口婆心,勸汪改變親日立場,收斂親日行為,表明嚴正態(tài)度,將抗戰(zhàn)的國策確立不拔。蔡元培說:“關于中日的事情,我們應該堅定,應該以大無畏的精神抵抗,只要我們抵抗,中國一定有出路?!毖元q未畢,蔡元培的眼淚脫眶而出,滴到了酒杯中,他旋即端起那杯摻淚的酒,一飲而盡。聽其言而觀其行,舉座動容,無不肅然起敬,汪精衛(wèi)則如坐針氈,神情尷尬,只好顧左右而言他。救國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救國。——蔡元培道德:若無德,則雖體魄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