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扶、放:小學生自改作文三步曲_第1頁
啟、扶、放:小學生自改作文三步曲_第2頁
啟、扶、放:小學生自改作文三步曲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啟、扶、放:小學生自改作文三步曲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zhèn)第三小學吳麗芳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激發(fā)學生自改作文的興趣,由扶到放,把作文的批改權交給學生,人人動手,群體參與,互為人師,讓學生主動改起來,讓教師批得輕松起來,這是我們在作文教學中,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標。一、啟———激發(fā)自改興趣,引導學生樂于參與修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能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去。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興趣呢?1.故事激趣。古今中外許多著名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遺聞軼事。賈島騎驢撞韓愈之“推敲”;王安石數改“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大作家莫泊桑師從福樓拜煉詞用字;毛澤東、魯迅等名人也幾易初稿……一個個中外文學家不斷錘煉文章的精彩故事,學生聽得興趣盎然,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就融于這些故事之中了??梢?,興趣是小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2.名言激趣。名人(主要指名作家和名教育家)關于修改文章的論述不少,其中不乏精辟的見解,我們不妨發(fā)動學生搜集那些淺顯易懂的修改作文的名言警句。比如:“寫完后至少看一遍,竭力把可有可無的字、詞、段刪去,毫不可惜?!保斞福皩懙煤玫谋绢I,就是刪掉寫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領?!保ㄆ蹩煞颍氨仨氂肋h拋棄那種認為寫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這還不夠?!保ㄍ袪査固┳寣W生搜集并學習名人的話,是借名人的口來說理,這同樣可以激起學生參與修改作文活動的積極性。3.活動激趣。活動是孩子的天性。激發(fā)起來的興趣,如果不注意保持下去,學生往往會覺得偶爾修改一下蠻有意思的,過后又把自主修改忘于腦后,甚至不再問津。針對小學生持久性差的弱點,教師可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來不斷保持和增強學生自覺修改的興趣。如“名醫(yī)診所”活動,讓作文能力和修改能力強的學生充當“小王安石”、“小賈島”,為班上同學的作文“對癥下藥”,對作文中出現的毛病列出清單,并開出“處方”,即修改意見,再讓其自己去“對癥下藥”———修改。有時,針對某篇毛病較多的學生習作,就讓全班學生都來當一當“名醫(yī)”,來個“群醫(yī)會診”,開出“小馬虎病歷卡”———習作中各種應修改之處。如此讓學生體驗參與的樂趣,爭當“名醫(yī)”,其修改作文的興趣就會不斷持續(xù),更趨高漲。4.成功激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泵科涍^多次修改的習作,都是學生辛勤勞動的結果,比較一下原稿和修改稿,進行張貼對照,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顯的進步。因此,一般都給修改稿相當的高分,并附上作文評估表,讓他們充分感受到作文成功的樂趣?!敖虒W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睂W生初嘗甜頭,主動修改作文也就有了動力,并深信: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二、扶———教學自改方法,指導學生嘗試參與修改方法是“過河的船與橋”。學生有了自改作文的興趣,但如果沒有方法的指導,也就無從下手。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授之以漁”,不僅讓他們樂于修改,而且要讓他們學會修改、善于修改。在修改的起步階段,教師要注意讓學生明確修改要求,“扶一程”再“送上馬”,鋪設臺階,降低修改難度,以便讓學生能“攀”上去,“摘到果子”。1.明確要求。目標是開展活動的指針和依據,起著科學的引導作用。修改作文強調要做到認真讀,在讀中改。一改內容,看文章內容是否圍繞中心來寫,主題是否突出,內容是否具體,是否有真情實感;二改條理,看文章是否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條理是否清楚,詳略是否得當,主次是否分明;三改字、詞、句、標點,看有無錯別字,標點是否用錯或漏掉,詞語用得是否準確,語句表達得是否通順連貫。最后,在批改中還要正確運用所掌握的“增、刪、調、移、飾”等修改符號,并能寫出簡短評語。2.教師示范。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在引導學生修改作文的起始階段,教師要下水示范,帶學生走一程。開始時,教師要在學生的作文本上精心修改作示范,選擇有代表性的習作通過投影放映出來,集體討論、集體修改。在每一次的作文講評課上,可經常出示一些典型的修改例子,通過討論、辨析,使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這樣改,“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這樣學生在具體的自改中便會“有法可依”。3.鋪設臺階。學生開始學習修改作文時,可從改句子入手。教師要注意畫出學生習作中的病句,讓學生自行修改。接著過渡到片段,幫助學生提出修改意見。如:“第2自然段中如果能寫出叔叔當時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那么叔叔的形象會更生動。相信你會改好的!”最后過渡到改篇章,教師同樣要幫助學生指點修改的方向。如:“文章中的兩件事都寫得比較簡略,如能詳寫其中的一件事就好了。建議你修改一下?!?.降低難度。對一篇文章,要從中心、內容、段落結構、字詞句方面進行評析和修改,不是輕易能做到的。因此,學生開始修改時,要強調夯實基礎,做好保底工程,只要求能對照習作的一點或兩點要求進行修改就行。特別是對后進生,只要求修改到文從字順這一關即可。這樣,降低了難度,消除了學生的畏難情緒。5.師生合作。課堂教學是師生交往的雙向互動過程。講評作文時,教師經常出示一些在遣詞造句或謀篇布局等方面有毛病的典型段落或篇章,指導全班學生一起探討,共同修改。教師則作適當點撥,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嘗到修改的甜頭。在教師的“攙扶”下,學生漸漸領悟了修改作文的方法,也就練就了一雙會挑文章刺兒的“慧眼”。三、放———掌握修改方法,形成主動修改習慣作文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需要反復練習。學生只有通過實踐,對這些方法有了切身的體驗,才能真正掌握修改之術。因此,教師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往前走,即放手讓學生修改。1.學生自改。波利亞說:“學生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泵看巫魑木毩?,當初稿完成后,可讓學生各自朗讀自己的初稿,自我監(jiān)聽,用紅筆畫出不順口的詞句,并加以修改。小學生的視覺往往落后于聽覺的發(fā)展,他們需要依賴于朗讀中發(fā)出的聲音來支持自己的思維活動,所以學生通過朗讀容易發(fā)現作文中的詞句毛病。學生邊讀邊聽邊想邊修改,調動多種感官參與,促進了思維批判性的發(fā)展。往往每讀一遍,學生都會有所發(fā)現、有所收獲。在謄寫時,也要養(yǎng)成邊思考邊修改的好習慣。2.學生互改。法國作家莫阿羅有一句名言:“學校里的同學,是比父母更好的教育者。”學生在經過自我修改后,進行同桌互改或請教好的同學幫助修改。這樣的實踐活動,每個學生都樂于參與、積極參與學生在改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增長知識和能力。尖子生可以大顯身手,也完善了他們的自我意識,培植了他們的自尊和自信。作文較差的學生也能獲得成就感,因為他們的習作往往改得很多,因而得到了加分,受到老師表揚的機會更多。3.集體修改。心理學研究表明,多項交流所形成的信息交流立體網絡比雙向交流有更為顯著的效果。多項交流不僅可以較大程度地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參與程度,而且可以較大程度地發(fā)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在修改作文時,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學生在組長的主持下共同討論,各抒己見。每個學生既是作者,又是讀者,還是聽者;既是行為互動,又是思維互動;既有知識的交流,又有情感的交流。有對寫作成功者的贊許,有對還需努力者的幫助……小組交流,常常會激發(fā)靈感,促進自改能力進一步形成和發(fā)展。通過互相討論,增加了語言文字的訓練面,有利于提高修改的效率,形成立體的交互的思維網絡,產生“1+1>2”4.自覺修改??鬃釉唬骸芭e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當學生經歷了自改、互改、集體交流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修改作文成了一種自覺行為時,自改習慣也就養(yǎng)成了。因此在實踐中,要努力讓學生的修改成為一種自覺行為。通過評選“作文明星”、組織作文競賽,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體會“只有認真修改,才能把作文寫得更好”的理兒。學生每次習作,都要求經過上述幾個環(huán)節(jié)的修改,才能謄于作文本上。這樣,每位學生每次習作都至少有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