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與疾病學時_第1頁
微生物與疾病學時_第2頁
微生物與疾病學時_第3頁
微生物與疾病學時_第4頁
微生物與疾病學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微生物與疾病學時第1頁/共31頁

微生物與疾病

第一節(jié)微生物引起的各種疾病第2頁/共31頁醫(yī)學微生物醫(yī)學(doctor):醫(yī)學并不算一門科學,而是技術(shù)的一個典范,它是各分支科學應用于人體的技術(shù),是有史以來科學與其應用攜手共進的最佳例證。微生物會引起人、動物和植物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已知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發(fā)的。如血吸蟲病由較高等的動物引起,肺癌有環(huán)境因素,血友病是遺傳疾病。第3頁/共31頁微生物疾病和他們的病原菌一、細菌性疾病二、病毒性疾病三、真菌性疾病四、原生動物引發(fā)的疾病第4頁/共31頁一、細菌性疾病腹瀉:為多種疾病的癥狀,如傷寒、痢疾、霍亂等重癥。急性發(fā)作的病原菌包括沙門氏菌屬、彎曲桿菌屬、利斯特氏桿菌屬的菌種或達成桿菌屬的某些菌株。肺炎:多種疾病有此癥狀,兩種最常見的肺炎是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傳統(tǒng)型”肺炎和由軍團桿菌引起的軍團病。支氣管炎:由支氣管炎分支桿菌引起。麻風?。河上嚓P(guān)的麻風分支桿菌引起。百日咳:由百日咳博德特氏菌引起。瘟疫:由鼠疫巴斯德菌引起。梅毒:由梅毒螺旋體引起。淋?。河闪懿∧紊暇稹1馓殷w炎:由釀膿鏈球菌引起,該菌也可引起咽炎、猩紅熱或紅斑病。癤、斑疹和膿皰: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和該菌同在一屬的白色葡萄球菌生活在皮膚上,對人無害。第5頁/共31頁二、病毒性疾病腹瀉:由多種統(tǒng)稱為腸道病毒引起。肺炎:由幾種病毒引起。腮腺炎:由一種粘病毒引起。麻疹:由一種麻疹病毒引起。流感:由多種粘病毒引起。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引起。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艾滋病: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第6頁/共31頁三、真菌性疾病鵝口瘡:由假絲酵母引起。金錢癬:由一類稱為小孢子菌的真菌引起。肺炎:由卡氏肺囊蟲引起,癥狀與艾滋病相似。第7頁/共31頁四、原生動物引發(fā)的疾病腹瀉:由包括隱孢蟲在內(nèi)的幾類原蟲引起。其中阿米巴痢疾是熱帶地區(qū)的一種嚴重疾病。瘧疾:由瘧原蟲引起。嗜睡癥:由錐蟲引起。第8頁/共31頁通過上述疾病及感染菌株得出結(jié)論不同的微生物在感染時能引起類似的癥狀。比如腹瀉,它能由細菌、病毒、原生動物及偶然由真菌所引起。對于所有的病例,醫(yī)學診斷的第一步是根據(jù)癥狀的強度、復雜性和起源的詳情來進行判斷,接著提出治療措施和進一步檢查意見。第9頁/共31頁何為疾???為何發(fā)?。考膊∈且环N寄生現(xiàn)象,那些寄生在人的皮膚、口腔和腸道的微生物依靠宿主提供食物和能量。作為寄生者,這些微生物與宿主相安無事,相互適應。疾病的發(fā)生是由一種微生物侵入宿主或宿主的某一部位,因其大量繁殖且與寄主不相適應而引起的。從進化的角度看,那些與宿主相互適應、和平共處的微生物可以長久地寄生下去,而適應能力差的微生物就會死亡。第10頁/共31頁一、疾病的發(fā)生與微生物

的寄生部位有關(guān)百日咳博德特氏菌:年幼的兒童易感染,而后便產(chǎn)生免疫力。在健康人的咽喉中也可以分離到。鏈球菌屬:引起咽炎和扁桃體炎,健康人身上也可以找到。肺炎鏈球菌:引起“典型性”肺炎,也可以從健康人咽喉部分離出來。腦膜炎奈瑟氏菌:引起嬰兒或?qū)W生爆發(fā)流行性疾病,但也與健康人共生,棲息于鼻部和咽喉。第11頁/共31頁患百日咳的兒童第12頁/共31頁二、人體是一個平衡的有機體人類的腸道中存在著相當平衡的微生物群體,我們對本地的微生物產(chǎn)生免疫力而與其和平共處。新生兒幾乎是無菌的,他僅帶有從母親子宮獲得的細菌,但很快就從母乳中或者乳桿菌,繼而發(fā)展為成年后的混合菌群,包括大腸桿菌、梭菌、擬桿菌、乳酸菌、假絲酵母等。第13頁/共31頁三、環(huán)境的改變引發(fā)疾病我們和自身的微生物相安無事,但當我們到另一個國家旅游時,由于最初幾天飲食不慎,往往會造成腸道菌群的災難性重新分布。例如來自巴黎、羅馬、開羅的大腸桿菌與倫敦、中國的大腸桿菌在他們身體里引發(fā)的免疫力不同。所以,在當?shù)責o害的普通細菌寄生在那些沒有免疫力的旅游者身上會致病。預防措施:在初到一個地方的頭幾天不要飲食過量,少喝當?shù)氐乃?,選擇新鮮烹調(diào)的菜肴,水果洗凈等。第14頁/共31頁血淋淋的例子大腸桿菌的絕大多數(shù)品系對我們無害,但當我們在遙遠的異國正好遇到不熟悉的大腸桿菌品系時,麻煩就來了。大腸桿菌O157品系來源于拉丁美洲,但現(xiàn)已在全世界牛群中傳播開來。屠宰后的動物切開時,容易把大腸桿菌O157由動物的腸道弄到分隔開的肉表面,活菌占到手上被吃下去就會產(chǎn)生急性出血性腹瀉,甚至引起腎衰竭和死亡。此菌在20世紀90年代,引發(fā)了多次嚴重的疾病爆發(fā):查其原因有未熟的漢堡包;統(tǒng)一分發(fā)的學校用餐;生熟肉盤的交叉感染等。第15頁/共31頁四、寄主部位改變引發(fā)疾病尋常疣:疣是被乳頭狀瘤病毒引發(fā)的,通過接觸感染,經(jīng)6個月左右形成可見的瘤塊。傳染性不強。除影響美觀外別無大礙。子宮頸癌:一個感染生殖器的乳頭狀瘤病毒亞群造成全世界許多婦女的早亡。第16頁/共31頁尋常疣子宮頸癌第17頁/共31頁致病菌如何傳播?1.具有免疫力的健康人2.昆蟲、動物3.土壤、水源4.沒有明確的傳染源第18頁/共31頁1.傳染源為具有免疫力的健康人傷寒瑪麗:醫(yī)學史上的永久記憶?,旣愂羌~約的一名廚師,她本人對傷寒有免疫力,但卻使20世紀20年代無數(shù)的美國人受了害,而她卻不相信自己是罪魁禍首,于是更名換姓重操舊業(yè),從而導致災難性后果。在瑪麗被確認為傷寒病原攜帶者的23年中,她一直逍遙在外,最后才被隔離起來。第19頁/共31頁2傳染源為動物或昆蟲1665年,一場大瘟疫席卷倫敦,無數(shù)人(7500萬人)死于這種中世紀被稱為黑死病的淋巴腺鼠疫。鼠類將瘟疫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而將疾病傳染給人的則是老鼠身上的跳蚤。狂犬?。ㄔ缙诜Q為恐水癥):對人類威脅極大,由狐貍為主的動物所攜帶的此病從東方傳播到歐洲。潛伏期很長。第20頁/共31頁3傳染源為土壤、水源霍亂是由棲息于河口具致病力的細菌所引起的。這些細菌被稱為條件病原體,它們通常不致病,只有找到受傷(如有潰爛面或新近出現(xiàn)裂口)的宿主時,才繁殖起來從而推遲傷口愈合,甚至造成疾病。破傷風和氣性壞疽也屬于此情況,它們不侵染健康組織,只是在受傷部位繁殖從而造成可怕的后果。第21頁/共31頁3傳染源為土壤、水源軍團菌肺炎:1976年,在費城,美國軍團的一次集結(jié)后,許多人死于神秘的肺炎。1979年被鑒定并命名為軍團桿菌。隨后便在世界各地均發(fā)現(xiàn)這種病例。在英國,2-3%的肺炎明顯屬于軍團菌肺炎。軍團桿菌經(jīng)檢測證實來自水源。常常出現(xiàn)在家庭、旅館和醫(yī)院的供水系統(tǒng),尤其是溫水系統(tǒng)中。涼水和溫水因氯氣揮發(fā)掉以后,尤其是貯水器有水垢時,常常含有軍團桿菌??照{(diào)系統(tǒng)的貯水器,公共淋浴和洗衣設(shè)備的水池都屬于這類容器。軍團桿菌本身也許和人類存在的時間一樣長,甚至更久遠,但現(xiàn)代化生活卻給給予了它侵染人類的新機會。第22頁/共31頁4沒有明確的傳染源性病、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脊髓灰質(zhì)炎、流感等似乎就沒有明確的傳染源。梅毒:15世紀末由哥倫布的海員從海地帶回,而后被歐洲人知道。歐洲人將它引入波利尼西亞后,該病迅速成為當?shù)氐牡胤叫约膊〔⒔o居民帶來永久的肉體痛苦和精神創(chuàng)傷。第23頁/共31頁流感為何那么難治?人們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逐步發(fā)現(xiàn)引起從小感冒到流行性感冒的一系列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不只一種,而是為數(shù)眾多的各類病毒。咽喉是大量病毒的港灣。這些病毒可分為三類。病毒種類

寄生部位病癥腺病毒扁桃體咽喉炎,已鑒定31個不同類型粘病毒鼻腔和喉嚨的粘液中引起血球凝集,引起溫和感冒和流感樣疾病小RNA病毒及其亞型(鼻病毒和腸病毒)鼻腔腸道咽喉鼻病毒至少90種,引起普通感冒,咽喉炎和胸部感染第24頁/共31頁流感為何那么難治?結(jié)論:1.病毒存在大量的不同類型。這和一種菌引起一種病的較大型微生物不同。2.許多不同類型的病毒引起相似的疾病。從建立免疫防御的角度來說,這個結(jié)論是令人沮喪的:因為一個人可能患30種類型的感冒,而且對感冒的免疫力只能持續(xù)很短的時間。3.所以想要控制這種人人都無法避免的困擾的進展必然是緩慢的。第25頁/共31頁病毒引起的流感使用抗生素

有用嗎?病毒引起的感染經(jīng)常是通過加重我們非特異性免疫負擔來為更致命的感染鋪平道路。病毒性疾患對抗生素并不敏感醫(yī)生給流感患者施以抗生素,只是想用這些藥物來組織我們機體自身抵抗病毒感染時的細菌性繼發(fā)感染。所以,如果你得的只是流感,別指望抗生素有神奇的療效。第26頁/共31頁病毒引發(fā)的世界恐慌HIV(人免疫缺陷病毒):1981年,美國西海岸的同性戀男子中發(fā)現(xiàn)的免疫系統(tǒng)被摧毀的疾病,患者最終因感染其他微生物而死亡。該病的患者可因已知的95種以上的感染而死掉,最常見的是由條件致病菌引發(fā)的感染,例如真菌性肺炎(健康人能夠抵抗)。HIV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精液和唾液中,一般情況下不會發(fā)生接觸傳染,只有當患者的體液進入新宿主體內(nèi)才會傳染。HIV易變異,非洲HIV和美國的明顯不同。第27頁/共31頁病毒引發(fā)的世界恐慌在博茨瓦納和津巴布韋,HIV陽性者占總?cè)丝诘?/4。作為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