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分類與鑒定_第1頁
微生物分類與鑒定_第2頁
微生物分類與鑒定_第3頁
微生物分類與鑒定_第4頁
微生物分類與鑒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生物分類與鑒定第1頁/共13頁概念:

微生物分類學:按微生物親緣關系將其排成多種分類單

位或分類群的科學。

分類:將有關個體的大量資料經(jīng)科學的歸納整理或反映

生物進化規(guī)律的自然分類系統(tǒng)。鑒定:檢測未知純種微生物的多種性狀特征,查找分類

系統(tǒng)進行歸類命名。

命名:為新發(fā)現(xiàn)的微生物按國際命名法給出一個學名。第2頁/共13頁一、微生物的命名法

(一)分類單位:

界、門、綱、目、科、屬、種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每一分類單位之后可有亞門、亞綱、亞目、亞科.....1.種:

種是一個基本分類單位,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親緣關系極其接近,與同屬內其他種有明顯差別的菌株的總稱。這里的種僅僅是指種的模式種或典型種第3頁/共13頁2.新種:

發(fā)表文章時,確定為新種,在學名后加sp.nov(speciesnova)或nov.sp。微生物的命名法指某一明顯而穩(wěn)定的特征與模式種不同的種,有時稱小種。如:E.colik12模式種(野生型)是不需要特殊aa的,而實驗室變異后,可從k12獲

得某aa的缺陷型,此即稱為E.colik12的亞種或小種。

3.亞種:(subspecies,subsp,ssp):第4頁/共13頁4.型(form):

同種微生物的各種類型。

如:血清型、抗原型5.菌株(strain):

又稱品系:一種微生物的不同來源的純培養(yǎng)物。微生物的命名法第5頁/共13頁(二)命名

1.雙名法:林奈創(chuàng)立。此為國際命名法規(guī),即:每一微生物的學名都依屬與種而命名

屬名+種名+(首次定名人)+現(xiàn)定名人+定名年份屬名:拉丁文的名詞或用作名詞的形容詞,字首大寫,表示

微生物的主要特點,由微生物構造,形狀或由科學家命名種名:為拉丁文形容詞,為微生物次要特征,字首小寫,

為微生物色素、形狀、來源或科學家姓名等。如:Escherichiacoli

當文章中前面已出現(xiàn)學名時,后面可將屬名縮寫成一至三個字母。如:E.coli微生物的命名法第6頁/共13頁2.

三名法:

種名后面加亞種,亞種可用正體

如:Staphylococcusaureussubsp3.屬名+sp(ssp),表示種名未定。微生物的命名法第7頁/共13頁二、分類依據(jù)

(一)形態(tài)特征:大小,排列,分化,結構,染色等(二)培養(yǎng)特征:營養(yǎng)要求,生長的物理環(huán)境(酸堿

度,溫濕度),菌落,菌苔,液體

培養(yǎng)特征。(三)代謝特征:微生物生命活動的方式。(四)化學組成特征:細胞主要特征性化學成分的鑒定如:細胞壁成分、細胞內含物(五)抗原特征:抗原成為化學組成的一個特殊方面,微

生物具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抗原。(六)生態(tài)特征:與其他生物的關系、自然界的分布、致

病性等第8頁/共13頁現(xiàn)代分類依據(jù)還需補充:(七)細胞壁成分:(八)GC含量某一特定種的DNA堿基組成是恒定的。GC含量以堿基全部克分子中G和C的摩爾百分數(shù)表示:

G+CG+C+A+T×100%=(G+C)mol%

種內各株可差2.5~4.0%;若相差<2%為同種。不同種相差5%以上;若相差>10%為不同屬。分類依據(jù)所得數(shù)值范圍從23~75第9頁/共13頁(九)DNA雜交法:原理:根據(jù)DNA解鏈的可逆性和堿基配對的專一性。若同源性70%以上為種的水平,20%以上可能是屬的水平。分類依據(jù)第10頁/共13頁(十)16SrRN

A在30多億年生物進化的漫長歷史中始終執(zhí)行著相同的生理功能,所以堿基順序變化很少,所以稱其為保守結構。分類依據(jù)第11頁/共13頁三、常用分類方法:經(jīng)典分類法:將形態(tài)、結構特征作為初步特征,再比較生理、生化特征,采用雙歧法整理結果,進行分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