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碳的多樣性教學課件設計_第1頁
高中化學-碳的多樣性教學課件設計_第2頁
高中化學-碳的多樣性教學課件設計_第3頁
高中化學-碳的多樣性教學課件設計_第4頁
高中化學-碳的多樣性教學課件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見的含碳物質有哪些?含碳化合物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CH4、酒精、蔗糖等幾千萬種

氧化物:CO、CO2

酸:H2CO3(不穩(wěn)定)鹽:Na2CO3、CaCO3等碳單質:金剛石、石墨等一、多種多樣的碳單質金剛石

石墨C60物理性質自然界最堅硬物質,無色透明,不導電質地柔軟,深灰色易導電灰黑色固體不導電

同素異形體: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性質不同的幾種單質,叫做該元素的同素異形體交流·研討1

利用原料:CO2

CuO

實現(xiàn)C及其氧化物之間的相互轉化1、CO、CO2C0CO+2CO2+4二、廣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實驗內容實驗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澄清石灰水持續(xù)通入CO2開始出現(xiàn)白色沉淀,CO2過量時又變澄清澄清溶液加熱有大量氣泡產生,又出現(xiàn)白色沉淀Ca(OH)2+CO2

=CaCO3↓+H2OCa(HCO3)2CaCO3↓+CO2+H2OCaCO3+CO2+H2O=Ca(HCO3)2

制備:CaCO3+2HCl=CaCl2+CO2↑+H2O

檢驗:Ca(OH)2+CO2

=CaCO3↓+H2O溶洞及千奇百怪的鐘乳石、石筍2、CaCO3與Ca(HCO3)2的相互轉化———溶洞的形成3、Na2CO3和NaHCO3

交流·研討2

預測Na2CO3、NaHCO3可能的化學性質(提示:依據(jù)鹽的通性,類比CaCO3、Ca(HCO3)2

的性質)編號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1能否與稀鹽酸反應兩位同學分別將等物質的量的Na2CO3(粉色氣球中)

和NaHCO3(紅色氣球中)粉末同時加入到等體積等濃度鹽酸中2能否與Ca(OH)2反應實驗探究:Na2CO3、NaHCO3的化學性質都有氣泡生成,NaHCO3產生氣體更迅速兩支試管中分別加等量(兩滴管)Ca(OH)2溶液,再分別滴加Na2CO3和NaHCO33-5滴,振蕩試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注意事項:

1、固體粉末同時加入到鹽酸;

2、注意滴管的使用方法;

3、認真觀察實驗,及時記錄實驗現(xiàn)象。都與鹽酸反應產生CO2氣體。都與Ca(OH)2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化學性質反應實質Na2CO3

NaHCO3與鹽酸反應與Ca(OH)2反應Ca2++CO32

-=CaCO3↓熱穩(wěn)定性CO32+2H+=H2O+CO2↑HCO3-+H+=H2O+CO2↑

2NaHCO3=Na2CO3+H2O+CO2↑Ca2+

、OH-、Na+、HCO3-

HCO3-+OH-=CO32-+

H2OCa2++CO32

-=CaCO3↓如何鑒別Na2CO3和NaHCO3固體粉末?自然界中的碳酸鹽礦石大理石(CaCO3)方解石(CaCO3)菱錳礦(MnCO3)孔雀石[Cu2(OH)2CO3]菱鐵礦(FeCO3)菱鎂礦(MgCO3)CO2+4Na2CO3CaCO3+4+4+4NaHCO3Ca(HCO3)2+4+4繼續(xù)通入CO2加熱或加堿CO2+4C0CO2+4CO+2焦炭和鐵礦石①高爐煉鐵原料是焦炭和鐵礦石,實際起還原作用的主要是CO,試分析CO是如何產生的?②自來水中溶有Ca(HCO3)2,熱水管道內壁上常有水垢,為什么?學以致用2C+O22COCO2+C2COCa(HCO3)2CaCO3↓+CO2+H2O③為探究Na2CO3、NaHCO3與鹽酸的反應規(guī)律,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以下兩組實驗:A、等物質的量的Na2CO3

、NaHCO3與足量鹽酸反應。B、過量Na2CO3和NaHCO3分別與等量鹽酸反應分別預測各組實驗中Na2CO3、NaHCO3誰產生CO2的量多?1828年,第一次人工實現(xiàn)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化:

NH4CNO→CO(NH2)2

(氰酸銨)(尿素)無機物與有機物間的轉化維勒

談談你對“碳的多樣性”的認識和理解碳單質的多樣性含碳化合物的多樣性碳的多樣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