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公寓改造項目初步設計說明書_第1頁
人才公寓改造項目初步設計說明書_第2頁
人才公寓改造項目初步設計說明書_第3頁
人才公寓改造項目初步設計說明書_第4頁
人才公寓改造項目初步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94PAGE1人才公寓改造項目初步設計說明書目錄TOC\o"1-1"\h\u1總說明 102總平面 193建筑 224結構 335建筑電氣 446給水排水 657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 778燃氣動力 789消防 7910節(jié)能與綠色建筑 10111環(huán)境保護 10212建筑幕墻 10313建筑智能化 10514工程投資概算 11415設計圖紙 114

本項目設計范圍原為“重慶市高新區(qū)含谷公共租賃房工程”A地塊1~18#樓宿舍,本次設計為1~18#樓裝飾改造工程,含18棟樓地上部分既有建筑的內、外裝飾工程、小區(qū)大門及景觀總平面設計。改造后定位及功能:本項目1-18#樓改造后定位為人才公寓。首層主要包含入戶大堂,公共會客廳、架空層、公寓等功能,標準層及以上均為公寓。18棟樓均為二類高層公共建筑,本次裝修消防設計不低于主體建筑在竣工驗收合格時的消防設計標準的要求;大門為單層公共建筑。本次設計總體概況見下表:項目名稱含谷人才公寓改造項目項目所在地高新區(qū)含谷鎮(zhèn)項目業(yè)主方項目名稱含谷人才公寓改造項目項目所在地高新區(qū)含谷鎮(zhèn)項目業(yè)主方重慶高新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建筑性質公共建筑建筑面積(地上)154244.03㎡最大建筑高度(地上/下)43.50m最大建筑層數(地上)12F建設總用地面積73906.41㎡總建筑面積154244.03㎡建筑抗震設防分類類別丙類(標準設防類)建筑場地類別II建筑抗震設防烈度6度主要結構體系框架是否超限高層否動力負荷648kW電力安裝總容量14787kW總冷/暖負荷22788kW/10634kW概算總造價4.99億最高日用水量13.6m3/d最高日污水量10.4m3/d備注1.3工程設計的主要依據1.3.1主要設計規(guī)范和標準項目招標文件原建筑竣工資料及紅線范圍圖《重慶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重慶市高新區(qū)總體規(guī)劃》《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16年11月版)《重慶市建筑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技術規(guī)定》(2017版)《民用建筑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352-2019)《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GB50763-2012)《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45-2012)《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222-2017《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磚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3-201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13)國家及重慶現行其他有關設計規(guī)范、標準。1.3.2工程設計有關文件1關于高新區(qū)含谷人才公寓改造工程立項的批復2重慶市規(guī)劃局下達的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附件3重慶市公安局消防局《重慶市公安局消防局關于同意重慶高新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市高新區(qū)含谷公租房建設工程(方案)的消防設計審查意見》渝公消(建方)字[2012]第0247號4顧客與我院簽定的《建筑工程設計合同》;5與本工程設計有關的國家和地方現行法規(guī)、規(guī)范、規(guī)程、標準;1.3.3工程所在地區(qū)氣象條件和工程地質條件1氣象條件重慶氣象臺裝置位置:北緯29031‘;東經106029‘;海拔351.10m。溫度:年平均溫度18.3℃;極端最高溫度44.0℃;極端最低溫度-1.8℃。降雨量:歷年平均降雨量1081.7mm;最大小時降雨量65mm。濕度:歷年平均相對濕度79%;最熱月平均相對濕度76%;最冷月平均相對濕度81.3%。風向:全年主導風向北風;最大風速28.4m/s;冬季風向C頻率36%,北向頻率15%;夏季風向C頻率31%,北向頻率10%。歷年平均風速2.2m/s。基本風壓0.4KN/m2。2工程水文及地質條件詳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1.3.4建設場地概況1本工程建設地點位于重慶市高新區(qū)直管園含谷鎮(zhèn),重慶高新區(qū)位于重慶主城都市區(qū),于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2用地范圍及周邊情況基地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qū)?;匚?、南、北側鄰市政道路,東側為河道及景觀長廊。3市政公用設施配套情況本工程的管網為既有工程,已竣工驗收合格,不在本次設計范圍內。1.4設計范圍和內容1.4.1根據與業(yè)主簽定的《建筑工程設計合同》,本次設計范圍是對原含谷公租房A區(qū)18棟進行內外改造初步設計,涉及外立面調整、小區(qū)景觀優(yōu)化及物理分隔等內容;包括裝修、結構、電氣、給水排水、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消防、智能化以及工程投資概算等內容。1.4.2本工程共有子項目18個,各子項具體情況詳見3.21.5設計指導思想和設計特點1.5.1各專業(yè)在符合國家和重慶市現行有關規(guī)范、規(guī)定和技術標準的前提下,忠實于原設計和滿足顧客提出的要求。1.5.2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設計思想,處理好人與建筑、人與環(huán)境、人與交通、人與空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1.5.3堅持社會效益、環(huán)境效益、經濟效益統(tǒng)一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環(huán)境,實現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戰(zhàn)略要求。1.5.4堅持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原則,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形象美觀。1.6需特別說明的問題。一消防1.由于本項目為裝飾改造項目,原既有建筑按現行規(guī)范有以下問題:原有建筑合用前室的短邊長度不滿足現行規(guī)范2.4米的要求。二節(jié)能原既有建筑實行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居住建筑節(jié)能50%設計標準》(DBJ50-102-2010),本次改造為裝飾改造項目,對外圍護有調整的內容做如下處理:1.原樓板按竣工時的規(guī)范,不做樓板保溫,受結構荷載條件限制本次也不新增樓板保溫。2.原外圍護外窗,采用多腔塑料型材(Kf=2.0框面積25%)以及6透明+12A+6透明玻璃,傳熱系數2.6;本次新建外窗采用隔熱鋁合金型材多腔密封(窗框窗洞面積比20%)以及6高透光Low-E+12A+6透明玻璃,傳熱系數2.4;本次換新的樓梯間及前室外窗采用隔熱鋁合金型材多腔密封(窗框窗洞面積比20%)以及6透明玻璃+12A+6透明玻璃。3.外墻保溫按原設計施工。4.架空層頂板增設A級巖棉保溫。2總平面2.1設計依據及基礎資料2.1.1主要設計規(guī)范和標準項目招標文件原建筑竣工資料及紅線范圍圖《重慶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重慶市高新區(qū)總體規(guī)劃》《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16年11月版)《重慶市建筑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技術規(guī)定》(2017版)《民用建筑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352-2019)《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GB50763-2012)《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45-2012)《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222-2017《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13)國家及重慶現行其他有關設計規(guī)范、標準。2.1.2政府有關部門的批文;2.1.3總平面設計采用重慶市獨立坐標系統(tǒng),絕對高程采用黃海高程;2.1.4由建筑、結構、給排水、電氣和暖通等各專業(yè)提供的設計資料;2.2場地概述2.2.1用地范圍及周邊情況:項目總用地呈長方形,面積約73906.41m2,本次改建范圍為18棟地上建筑。地塊東、南、西側臨城市道路,東側臨河道及河道景觀帶。2.2.2場地地形地貌:用地地勢較為平坦。2.3總平面布置2.3.1本次改造不含總平面豎向設計,僅對原有景觀進行優(yōu)化。2.6場地景觀設計該設計場地原有空間在形象方面存在著入口大門造型較差,中軸線鋪地顏色過于突兀,與周邊道路毫無景觀聯系的等問題?;凇白鹬噩F狀,不改變現有軟硬比指標”;“堅持整體空間品質提升,重點空間打造,局部優(yōu)化”;“揚長避短,以小見大,注重細節(jié)”這三大原則,我們提出了讓整個場地以“一軸”“一芯”“一環(huán)”“一帶”為景觀策略,“一軸”貫穿整個場地空間,形成有禮儀及節(jié)奏感的陣列空間;“一芯”運動活力芯位于整個場地中心地帶,感受青春活力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一環(huán)”利用消防車道的環(huán)線繞小區(qū)設計健身樂跑環(huán);“一帶”通過場地的打造形成濕地濱水帶,讓人親近自然,享受自然。在道路系統(tǒng)上我們設計了1000M活力自然的運動健身環(huán),環(huán)形跑道貫通整個消防場地,材質替換了原有的透水鋪裝,更換成為更為生態(tài)的PC透水磚。在綠化系統(tǒng)上,保留原始植物及景觀結構,避免大拆大建的暴力改造。廣場方面,我們既使得鋪裝變得更加多樣化,還結合植物,如陽光大草坪等措施豐富了視覺空間感受,活動小品的增加也使得廣場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在入口,通過景觀小品與植物搭配凸出了入口,也讓住戶有了更強的回家儀式感。消防方面,保留消防回車場的的場地結構以及一定的原有植被,新增了燈具、植被以及簡潔的鋪裝,使得空間不在枯燥單一,與便捷的路網相結合,更形成了多樣的活動空間。2.7無障礙設計依據《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GB50763-2012),本次既有建筑涉及的無障礙設計范圍包括:建筑出入口、建筑內的無障礙衛(wèi)生間等。2.8總平面本次涉及的安全設計表2.8.1總平面安全設計要求及措施表(根據項目情況填寫)設計內容設計要求及措施備注(執(zhí)行情況)場地場地地坪高差>0.9m(人流活動頻繁處,地面高差>0.4m)時應設安全防護措施;公共場所的臺階≥5級時應設置欄桿;人流密集場所的臺階高度>0.6m且側面臨空時,懸空部位邊緣應設擋邊,公共活動場所不得設置帶尖刺的欄桿和圍墻滿足地面所有路面和硬鋪地面,均應采用粗糙防滑材料或做防滑處理,不得設一步臺階(可做成斜坡)滿足小品人員活動場所,高度2m以下范圍內不得有尖銳小品或構筑物滿足2.9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2.9-1技術經濟指標一覽表高新區(qū)含谷人才公寓改造項目技術經濟指標一覽表(民用項目)項目規(guī)劃條件設計數值備注建設用地面積73906.41居住戶數/居住人口(注1)/總建筑面積151925.53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51925.53地下建筑面積/建筑高度(層數)(注6)43.5M(12F)注:1、居住人口一般每戶按3.2人計算,小套型居住人口參照《重慶市小套型住宅設計規(guī)范》執(zhí)行。

2、項目中住宅、倒班樓、宿舍列入居住類別。

3、規(guī)劃要求配建的各種服務設施,如: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文化體育、社區(qū)服務、市政公用等,表中各項可根據本項目規(guī)劃實際要求自行增減。

4、商業(yè)、酒店、辦公、科研等列入公建類別;

5、不屬于居住、公建、配套設施、停車庫等功能的如架空層、轉換層等其他功能列入“其他”功能類欄。

6、建筑控制高度為限高時,建筑高度系項目用地內最高建筑的建筑高度

3建筑3.1設計依據3.1.1關于高新區(qū)含谷人才公寓改造工程立項的批復;3.1.2本專業(yè)現行的國家和地方有關規(guī)范、條例、規(guī)定和標準:項目招標文件原建筑竣工資料及紅線范圍圖《重慶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重慶市高新區(qū)總體規(guī)劃》《建設工程質量鑒定報告》《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16年11月版)《重慶市建筑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技術規(guī)定》(2017版)《民用建筑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352-2019)《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GB50763-2012)《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45-2012)《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222-2017《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版)《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13)國家和地方與本工程有關的其它現行設計規(guī)范、標準、法規(guī)和條例。3.1.3顧客提供的本專業(yè)初步設計階段的設計要求。3.2建筑特征表3.2-1建筑項目主要特征表序號工程名稱使用功能層數(地上/地下)建筑高度(米)建筑防火類別耐火等級設計使用年限(年)地下室防水等級屋面防水等級抗震設防烈度主要結構形式備注建筑高度防火高度11#樓公寓12F/-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一級I級6度框架22#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一級I級6度框架33#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無I級6度框架44#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無I級6度框架55#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一級I級6度框架66#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無I級6度框架77#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無I級6度框架88#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一級I級6度框架99#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無I級6度框架1010#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一級I級6度框架1111#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無I級6度框架1212#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無I級6度框架1313#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一級I級6度框架1414#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無I級6度框架1515#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無I級6度框架1616#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一級I級6度框架1717#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無I級6度框架1818#樓公寓12F43.543.5高層公建二級40無I級6度框架19大門門衛(wèi)1F6.56.5單層公建三級50無無6度鋼結構注:防火高度為消防計算高度,按《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BG50016-2014)附錄A確定。

表3.2-2建筑構造及裝修表建筑構造及裝修外墻體材料及裝飾外墻體材料200厚厚壁型節(jié)能燒結頁巖空心磚砌體、外保溫為30厚無機保溫砂漿、外墻涂料、真石漆、鋼龍骨+裝飾鋁板。200厚鋼筋砼墻、柱、梁,外保溫為30厚無機保溫砂漿、外墻涂料、真石漆、鋼龍骨+裝飾鋁板。。內隔墻材料200厚燒結頁巖空心磚、雙面水泥砂漿、內墻膩子、涂料或面磚;200厚輕鋼龍骨掛雙面雙層紙面石膏板,內夾50厚玻璃棉;(用于新建分戶墻)100厚普通房間分隔墻采用輕鋼龍骨掛雙面單層紙面石膏板;100厚廚房、衛(wèi)生間隔墻采用輕鋼龍骨雙面單層水泥板+單面瓷磚,其中有掛潔具及櫥柜的位置需做局部龍骨增強。樓地面公寓鋼筋砼樓板,水泥砂漿,局部有L7.5輕骨料混凝土回填層,地磚或木地板。公區(qū)走道、鋼筋砼樓板,水泥砂漿,地磚。首層地面墊層,水泥砂漿,地磚;墊層,C25細石砼面層,PVC地毯;鋼筋砼樓板,水泥砂漿,地磚。屋面保溫鋼筋砼樓板,輕骨料混凝土找坡,水泥砂漿找平,1.5厚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無胎體)+1.5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膠粘料,50厚難燃型擠塑聚苯板保溫層,40厚C20細石砼面層。鋼筋混凝土雨棚鋼筋砼樓板,1.5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水泥砂漿找坡,涂料。門乙級防火門、木門、防盜門,玻璃門、防火玻璃門。窗及玻璃隔熱鋁合金型材多腔密封(窗框窗洞面積比20%)+6高透光Low-E+12A+6透明外墻面外墻真石漆,外墻涂料,30厚無機保溫砂漿,裝飾鋁板。注:1.板材墻體材料需描述其構造連接要點及隔聲、隔熱措施;2.可根據項目具體情況適當增減。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區(qū)布局由18棟地上高層公共建筑和1個大門組成。1#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地下2層為地下車庫,地下車庫不在本次設計范圍;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和外立面,原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公廁不在本次精裝修設計范圍內;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外立面,原社區(qū)服務工作用房、文化活動站、公廁不在本次精裝修設計范圍內;3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套型戶內、外立面,原活動室不在本次精裝修設計范圍內;4-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2#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地下2層為地下車庫,地下車庫不在本次設計范圍;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區(qū)客廳等及外立面;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3#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架空層、公區(qū)客廳等及外立面;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4#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架空層、公區(qū)客廳等及外立面,原物管用房不在本次精裝修設計范圍內;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5#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地下2層為地下車庫,地下車庫不在本次設計范圍;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及外立面,原物管用房不在本次精裝修設計范圍內;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6#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架空活動空間及外立面,原物管用房、公廁、警務室不在本次精裝修設計范圍內;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7#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架空活動空間、公區(qū)客廳等及外立面;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8#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架空活動空間及外立面,原消防控制室不在本次精裝修設計范圍內;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9#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架空活動空間及外立面;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10#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架空活動空間及外立面;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11#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架空活動空間及外立面,原公廁不在本次精裝修設計范圍內;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12#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架空活動空間、公寓、公區(qū)客廳等及外立面;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13#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架空活動空間、公區(qū)客廳等及外立面;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14#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架空活動空間、公區(qū)客廳等及外立面;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15#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架空活動空間、公區(qū)客廳等及外立面;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16#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架空活動空間、公區(qū)客廳等及外立面;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17#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架空活動空間、公區(qū)客廳等及外立面;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18#樓為地上12層的高層公共建筑;首層裝飾改造范圍為入戶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架空活動空間、公區(qū)客廳等及外立面;2-12層裝飾改造范圍為電梯廳、公共走道、公寓套型戶內及外立面。大門為1層公共建筑。原18棟塔樓下方的配套用房,共計2318.5㎡,如社區(qū)管理用房、物管用房、公廁、消防控制室、警務室等,本次僅考慮墻、地面、頂棚翻新,后期根據業(yè)主方實際需求進行調整。3.4豎向交通設計3.4.1建筑的交通組織、垂直交通設施(樓梯、電梯等)的布局本項目為既有建筑裝飾改造,樓、電梯均已竣工驗收,土建維持原設計。3.4.2樓梯寬度,電梯、自動扶梯的功能、數量和噸位、速度等詳見原竣工資料。3.5建筑智能化及人防設計措施說明3.5.1本項目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3.5.2本項目不涉及人防。3.6建筑物無障礙設計3.6.1建筑入口(含室外地面坡度、輪椅坡道和扶手、平臺、入口門廳、走道、門寬等)進行無障礙設計,樓梯、臺階、扶手設置滿足無障礙設計要求。3.6.2公共建筑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GB50763—2012第8.2條、第8.8條和第8.10條的有關規(guī)定。3.6.3本項目電梯工程已竣工驗收,本次設計不做調整,維持原設計。3.7建筑安全(1)建筑的公共出入口(疏散口)位于陽臺、外廊及敞開樓梯平臺的下部時,采取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安全措施。(2)女兒墻完成面凈高≥1200mm。陽臺、外廊、室內回廊、內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樓梯等臨空處欄桿(板)下部離地0.10m高度不應留空。臨空高度在24m以下時,欄桿高度不低于1.05m,臨空高度在24m及以上時,欄桿高度不于1.10m。如底部有寬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從可踏部位頂面起計算。(3)樓梯桿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緣量起不小于0.9m??刻菥粋人介L度大于0.5m時以及頂層,欄桿扶手高度自可踏面計算為1.1m。辦公樓欄桿垂直桿件間的凈距不應大于110mm。金屬欄桿主要受力桿件壁厚應符合要求(鋁合金不小于3.0mm;不銹鋼不小于2.0mm).(4)所有玻璃欄桿、欄板設計滿足《建筑護欄技術規(guī)程》DBJ50-20要求,使用年限10年,安全等級為一級,水平荷載最薄弱處不小于1.5KN/㎡。全玻璃護欄及玻璃組合護欄應符合下列要求:①全玻璃護欄的玻璃最小厚度不應小于16.76mm。②不承受水平荷載的護欄玻璃應采用公稱厚度不小于5mm的鋼化玻璃或6.38mm的鋼化夾層玻璃,當護欄玻璃最低點離一側樓地面高度大于5m時,應采用公稱厚度不小于12.38mm鋼化夾層玻璃。③組合護欄中承受水平荷載的玻璃應采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安全玻璃或公稱厚度不小于16.76mm鋼化夾層玻璃。當欄板玻璃最低點離一側樓地面高度在3m或3m以上、5m或5m以下時,應使用公稱厚度不小于16.76mm鋼化夾層玻璃。當欄板玻璃最低點離一側樓地面高度大于5m時,不得使用承受水平荷載的欄板玻璃。④玻璃安裝所采用的支承塊宜采用擠壓成形的未增塑PVC、增塑PVC或邵氏A硬度為80-90的氯丁橡膠等材料制成,數量不少于2個,長度不應小于50mm;定位塊宜采用有彈性的非吸附性材料制成,長度不小于25mm。⑤居住建筑和人流集中場所的臨空護欄在設計玻璃組合欄板時,玻璃不應采用點支式或短嵌槽式固定。(5)活動門窗玻璃、固定門玻璃和落地窗玻璃:有框玻璃應使用符合規(guī)范的安全玻璃;無框玻璃應使用公稱厚度不小于12mm的鋼化玻璃。離地面高度大于5米的玻璃欄桿所選用的玻璃必須為鋼化夾膠安全玻璃,厚度不小于16.76mm,不得使用承受水平荷載的欄板玻璃。安全玻璃厚度根據《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113有關條文選用。(6)安裝在易于受到人體或物體碰撞部位的建筑玻璃,如落地窗、玻璃門、玻璃隔斷等,采取保護措施。保護措施應視易發(fā)生碰撞的建筑玻璃所處的具體部位不同,分別采取警示(在視線高度設醒目標志)或防碰撞設施(設置護欄)等。對于碰撞后可能發(fā)生高處人體或玻璃墜落的情況,必須采用可靠的護欄。(7)低窗臺(窗臺凈高度低于0.8m或窗臺低于0.9m時)的防護措施遵守以下規(guī)定:窗臺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時,護欄或固定扇的高度自窗臺面起算;窗臺高度高于0.45m時,護欄或固定扇的高度可自地面起算(但護欄下部0.45m高度范圍內不設置水平欄柵或任何其他可踏部位。如有可踏部位從可踏部位起算)。(8)全玻璃門、落地窗及玻璃欄板選用安全玻璃或采取防護措施,并設防撞提示標志。(9)建筑物外墻突出物,如雨篷、窗臺、凸窗、陽臺、空調室外機擱板、雨水管、裝飾線條等設計采取防止攀登入室的措施。宿舍室門采用鋼質安全防衛(wèi)門。學校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由甲方委托專業(yè)公司設計。建筑安全設計要求及措施見下表:表3.7-1建筑安全設計要求及措施表建筑類別安全設計要求執(zhí)行情況公寓高層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應設置防護挑檐。無障礙出入口的上方應設置雨篷。執(zhí)行…注:1、樓梯的安全措施:(1)樓梯井凈寬度:托幼及中、小學校不應>0.2m;住宅不應>0.llm,否則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2)樓梯欄桿:托幼及中、小學校不應采用易于攀爬的花格或水平欄桿,樓梯欄桿垂直桿件間的凈距不應>0.11m。(3)扇形、弧形樓梯不宜作為疏散樓梯,當必須采用時其踏步上下兩級所形成的平面角不應超過10度,離欄桿扶手250mm處的踏步寬度不應小于220mm。

2、女兒的墻安全措施:磚砌女兒墻的厚度不應小于0.24m,有抗震要求的無錨固磚砌女兒墻的高度不應超過0.5m,高度超過0.5m時應設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及壓頂圈梁。高層建筑的女兒墻應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制作。

3、欄桿的全措施:(1)欄桿下部離地0.1m高度內不應留空,高層建筑宜采用實體欄板。(2)住宅及有兒童活動場所的陽臺、走廊等欄桿應采用防止兒童攀登的形式,垂直欄桿構件間的凈距不應>0.11m。(3)陽臺、走廊欄桿的構造必須堅固安全,放置花盆處必須采取防墜落措施。(4)供殘疾人使用的坡道、樓梯和臺階的起點及終點處扶手,應水平延伸0.3m以上,當坡道側面臨空時,在欄桿下端宜設置高度≥50mm的安全擋臺。

4、門窗的安全措施:(1)用于外墻的推拉窗應加設防止窗扇脫落的限位裝置。(2)窗臺高度<0.9m的外窗必須加設安全防護欄桿。(3)位于陽臺、走廊處的窗宜采用推拉窗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以防開窗時碰傷人。(4)體育館內運動員經常出入的門,門扇凈高不得低于2.2m。(5)托幼建筑兒童房門,不得采用彈簧門和推拉門,以免擠手、碰傷。(6)經常出入的外門宜設雨篷,高層建筑、公共建筑底層入口均應設挑檐或雨篷、門斗,以防上層落物傷人,并應采取有組織排水。(7)門扇開啟時不得跨越變形縫,以免變形時卡住。(8)有爆炸危險的房間門窗,均應向外開啟。5、玻璃幕墻的安全措施:(1)玻璃幕墻應采用安全玻璃。(2)靠近玻璃幕墻的首層室外地面處宜設綠化帶,以防止行人靠近。(3)幕墻室內應設安全護欄。(4)建筑用玻璃幕墻不得用于新建住宅、黨政機關辦公樓、醫(yī)院門診急診樓和病房樓、中小學校、托兒所、幼兒園、老年人建筑二層及以上外墻。(5)全隱框玻璃幕墻不得用于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的商業(yè)中心和交通樞紐、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等場所,以及臨近道路、廣場及下部為出入口、人員通道的建筑。6、疏散走道的安全措施:設在高層建筑內的人員密集場所,其疏散走道和其它主要疏散線路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墻上,應設置包括發(fā)光材料在內的發(fā)光疏散指示標志。7、安全玻璃的使用范圍:(1)7層及7層以上的建筑外開窗。(2)面積>1.5㎡的窗玻璃或玻璃底邊離最終裝修面小于0.5m的落地窗。(3)幕墻。(4)傾斜裝配窗、各類天棚、吊頂、各類玻璃雨棚。(5)觀光電梯及其外圍護。(6)室內隔斷、浴室圍護和屏風。(7)樓梯、陽臺、平臺走廊的欄板和中庭內欄板。(8)用于承受行人行走的地面板。(9)水族館和游泳池的觀察窗。(10)公共建筑的出入口、門廳等部位。(11)易遭受撞擊、沖擊而造成人體傷害的其它部位。3.8立面設計本項目為現代簡約風格。在原建筑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外立面的翻新優(yōu)化,通過屋頂女兒墻的調整,使建筑高寬比例更加協(xié)調;采用咖色真石漆及深灰、米白色涂料重新涂刷外墻,突出豎向線條,營造簡約現代的整體色調;入戶門廊的升級,通過鋁合金幕墻和通透的落地玻璃,展現出典雅、大氣的立面形象。3.9門窗工程3.9.1主要門窗的類型、材質、開啟方式、技術性能要求(抗風性、水密性、保溫性、隔聲性等)3.9.2附門窗明細表表3.9.2門窗明細表窗號門編數量尺寸類型開啟方式物理性指標抗風壓性能氣密性能水密性能保溫性能隔熱(遮陽)性能隔聲性能門窗詳見單體平面圖注:l外窗及陽臺門的物理性能參見《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7106-2008,幕墻的物理性能參見《建筑幕墻》GB/T21086-2007。2建筑物1~6層的外窗及陽臺門的氣密性等級,不應低于相關標準的4級;7層及7層以上不應低于相關標準的6級;建筑物1~6層的幕墻氣密性等級不應低于相關標準的2級,7層及7層以上不應低于相關標準的3級。3.位于大風壓且多雨的地區(qū)時,窗的水密性不應低于3級。4,沿街的住宅或環(huán)境噪聲較大時,應采用隔聲性能較好的外窗。可采用中空玻璃或雙層窗,其隔聲性能不應小于4級。5門窗的保溫性能應符合節(jié)能設計相關規(guī)范要求。

4結構4.1工程概況4.1.1本項目設計范圍原為“重慶市高新區(qū)含谷公共租賃房工程”A地塊1~18#樓宿舍的地上部分建筑的內、外裝飾工程。由于建筑戶型調整,局部隔墻位置及房間使用功能有所調整,恒載及使用荷載布置變化,結構專業(yè)僅對荷載變化的影響進行復核及加固。4.1.3本工程改造內容1.局部梁板柱加固以及局部新增梁。加固采用的基本方法:柱采用外包型鋼加固,材料等級為Q235B;梁采用粘貼碳纖維布加固以及增大截面加固的方法;板采用粘貼碳纖維布加固的方法。2.新增小區(qū)大門一座。4.2設計依據1.本工程結構加固后的后續(xù)使用年限為50年。2.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規(guī)和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1).《建筑結構可靠性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068-2018);(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2015年版(GB50010-2010);(4).《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11);(5).《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2016年版(GB50011-2010);(6).《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7).《工程結構加固材料安全性鑒定技術規(guī)范》GB50728-2011(8).《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2011(9).《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2015(10).《建筑抗震簽定標準》GB50023-2009(11).重慶市《房屋建筑抗震加固設計導則》(12).《鋼結構焊接規(guī)范》GB50661-2011(13).《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2017(14).《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GB50367-2013(15).《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guī)程》JGJ116-2009(16).《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guī)程》JGJ145-2013(17).《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10(18).《重慶市混凝土結構加固施工及驗收規(guī)程》DBJ50-049-2019(19).《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550-2010(20).《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CECS146:2003(2007年版)(21).《預拌砂漿》(GB/T25181-2019)(22).《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2018年版)GB50016-2014(2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15(24).《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5-2020(25).《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18-2012(26).《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GB/T50476-2019(27).《重慶市住宅建筑結構設計規(guī)程》DBJ50/T-243-2016(28).《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1499.1-2017(29).《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18(30).《重慶市建設領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術通告》(2019版)3.業(yè)主提供的《設計任務書》。4.本院建筑及公用專業(yè)提供的設計資料5.重慶建工第二建設有限公司提供的高新區(qū)含谷公租房工程結構竣工圖。6.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含谷公租房工程結構施工圖。4.3設計安全標準1.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2.基礎設計等級:乙級。3.建筑抗震設防分類類別:丙類。4.建筑建地場地的類別:Ⅱ類。5.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6.抗震等級:三級。7.耐火等級:二級。4.4荷載(作用)取值4.4.1恒載(一)樓面恒載(不含板自重)(1)普通房間樓面(廳、臥室)1.8kN/m2(2)衛(wèi)生間(不降板)1.8kN/m2(3)陽臺、廚房(不降板)1.8kN/m2(二)現澆屋面恒載(1)一般屋面(上人平屋面,露臺):5.0kN/m2(2)不上人屋面:4.0kN/m2(三)墻體荷載1、梁上空心磚填充墻計算原則:外墻梁高按700考慮,考慮保溫隔熱和雙面抹灰內墻梁高按800/600考慮,考慮雙面抹灰,廚衛(wèi)另考慮墻面貼瓷磚,貼磚高度為2.5m墻體材料:外墻:燒結頁巖空心磚砌塊,容重10.0kN/m3,內墻:燒頁頁巖空心磚,容重8.0kN/m3,廚衛(wèi):燒結頁巖多孔磚,容重14.0kN/m3。層高m墻類型計算過程荷載KN/m3.6200厚外墻10*0.20*2.9+20*0.04*3.6+0.15*3.69.5200厚外墻(局部無梁)10*0.20*3.6+20*0.04*3.6+0.15*3.610.6開窗外墻5.5欄板/百葉1.5200厚內墻8.0*0.2*3.0+20*0.04*3.68.0100厚內墻8.0*0.1*3.0+20*0.04*3.65.5200厚廚衛(wèi)內墻14*0.2*2.8+20*0.04*3.6+0.5*2.512.5100厚廚衛(wèi)內墻14*0.1*2.8+20*0.04*3.6+0.5*2.58.22、板上輕鋼龍骨石膏(水泥)板隔墻層高m墻類型計算過程荷載KN/m3.6200厚分戶墻(雙面雙層,單面瓷磚)0.34*3.6+0.5*2.5=2.4742.5100厚內墻0.14*3.6=0.5041.0200厚分戶墻兼廚衛(wèi)內墻(,雙面雙層,雙面瓷磚)0.34*3.6+0.5*2*2.5=3.7243.7100厚廚衛(wèi)內墻(雙面單層,單面瓷磚)0.17*3.6+0.5*2.5=1.8621.94.4.2樓(屋)面使用荷載(活載標準值)客廳、臥室:2.0kN/m2公共衛(wèi)生間:2.5kN/m2走廊、電梯廳:2.0kN/m2健身房:4.0kN/m2瑜伽室:2.0kN/m2大堂、公區(qū)客廳:2.0kN/m2樓梯間:3.5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上人屋面:2.0kN/m2電梯機房:7.0KN/m2消防車道、撲救面、回車場:32.8KN/m2(消防車荷載);5kN/m2(活荷載)陽臺欄桿水平荷載:1.0KN/m4.4.3風荷載基本風壓:0.4KN/m2(50年一遇),用于舒適度驗算的風荷載:0.25kN/m2(1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B類體型系數1.34.4.4地震作用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場地類別Ⅱ類。4.5地基與基礎設計原設計基礎為機械鉆孔灌注樁,樁徑1m~2m,持力層為中等風化粉砂質泥巖,其天然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為6.37MPa。經驗算,原基礎承載力滿足本次設計要求,故本次改造基礎無需加固。4.6上部結構設計本次設計未改變原有結構體系及剛度,僅對地上樓層裝修范圍的荷載變化進行復核。經復核1#~7#樓、9#樓、11#樓、12#樓、14#樓、15#樓、17#樓、18#樓地上部分墻柱軸壓比滿足現行規(guī)范要求,存在部分柱配筋不足的情況;部分框架梁抗震構造措施不滿足現行規(guī)范對于抗震等級三級的構造要求;部分框架梁不滿足承載力要求;部分樓板不滿足承載力要求。經復核8#樓、10#樓、13#樓、16#樓墻柱軸壓比滿足要求,墻柱配筋滿足要求,樓板配筋均滿足要求;部分框架梁抗震構造措施不滿足現行規(guī)范對于抗震等級三級的構造要求;部分梁不滿足承載力要求;部分樓板不滿足承載力要求。加固方法:柱采用外包型鋼加固,梁采用加大截面法或粘貼纖維布的加固方法,板采用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法。因建筑使用功能發(fā)生改變,結構需要新增板洞,對新增洞口邊進行加固。4.7結構分析4.7.1結構分析程序的選用。本工程采用的主要結構分析軟件為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開發(fā)的PKPM軟件V5.2版。4.7.2結構分析輸入的主要參數。a.總信息:混凝土容重:26KN/m3樓板剛性假定:計算位移等指標時選取,計算配筋時不選取結構材料信息:鋼筋混凝土結構恒活荷載計算信息:模擬施工加載3風荷載計算信息:計算水平風荷載地震作用計算信息:計算水平地震作用“規(guī)定水平力”的確定方式:樓層剪力差法(規(guī)范方法)b.風荷載地面粗糙度類別:B類基本風壓:0.4kN/m2承載力設計時風荷載效應放大系數:1.0用于舒適度驗算的風壓:0.25kN/m2c.地震信息設防地震分組:第一組設防烈度:6(0.05g)場地類別:Ⅱ類抗震構造措施的抗震等級:不改變中震或大震設計:不考慮(抗傾覆驗算考慮大震)考慮偶然偏心考慮雙向地震作用周期折減系數:0.70計算振型個數:程序自動確定振型數,質量參與系數之和90%d.活載信息墻柱設計時活荷載:折減傳給基礎的活荷載:折減梁活荷載不利布置:按全樓布置考慮e.調整信息:梁端負彎矩調整系數:0.85連梁剛度折減系數:0.60梁活荷載內力放大系數:1.0梁扭矩折減系數:0.4梁剛度放大系數按2010規(guī)范取值按抗震規(guī)范(5.2.5)調整各樓層地震內力f.設計信息:結構重要性系數:1梁保護層厚度:按照混凝土規(guī)范8.2.1條選用柱保護層厚度:按照混凝土規(guī)范8.2.1條選用梁柱重疊部分簡化為剛域:梁端考慮,柱端不考慮框架梁端配筋考慮受壓鋼筋:考慮g.材料信息梁、板、柱、墻主筋,墻水平、豎向分布鋼筋:HRB400梁、柱、邊緣構件箍筋:HPB3004.8主要材料選用1、鋼(Q235B)、高強度Ⅰ級碳纖維布(300g/m2)、A級結構膠2、混凝土C30、C35,3、鋼筋:HRB400級抗震等級為三級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其縱向受力鋼筋應采用抗震鋼筋(帶E標識的鋼筋),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且鋼筋在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實測值不應小于9%,鋼筋的強度標準值應具有不小于95%的保證率。4、E43系列用于焊接HPB300鋼筋、Q235B鋼板型鋼;E50系列用于焊接HRB335E鋼筋;E55系列用于焊接HRB400E熱軋鋼筋。不同類型鋼材之間焊接隨較低強度鋼材定焊條。5、墻體材料:外墻:均采用200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塊強A3.5,Y預拌砂漿強度等級Mb5;內部隔墻:除3#、4#、6#、7#、9#、11#、12#、14#、15#、17#、18#樓的一層墻體外,均采用輕鋼龍骨石膏板隔墻。3#、4#、6#、7#、9#、11#、12#、14#、15#、17#、18#樓一層普通墻體可用燒結頁巖空心磚(密度級別850,強度級別MU5),M5混合砂漿砌筑;廚房、衛(wèi)生間及地下室等較潮濕房間的墻體采用M5水泥砂漿、MU10燒結頁巖多孔磚砌筑。

5建筑電氣5.1工程概況5.1.1建筑概況本項目設計范圍原為“重慶市高新區(qū)含谷公共租賃房工程”A地塊1~18#樓宿舍,建設地點位于重慶市高新區(qū)直管園含谷鎮(zhèn),位于重慶主城區(qū)。18棟單體建筑地上12層,建筑高度43.5m,耐火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主要結構形式為框架,均為二類高層公共建筑。本工程單體建筑的住戶配電干線、消防電梯配電、光彩照明配電、配套用房總進線、火災自動報警聯動系統(tǒng)干線、綜合布線系統(tǒng)干線、有線電視系統(tǒng)干線及室外管網為既有工程,已竣工驗收合格,不在本次改造設計范圍內。5.1.2裝修概況本次設計為1~18#樓裝飾改造工程,含18棟樓地上部分既有建筑的內、外裝飾工程。改造后定位及功能:本項目改造后定位為人才公寓。首層主要包含入戶大堂,公共會客廳、架空層、公寓等功能,標準層及以上均為公寓。本次裝修消防設計不低于主體建筑在竣工驗收合格時的消防設計標準的要求。所選用的消防產品和具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建筑構件、設備及裝飾裝修材料,應當符合現行建設工程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5.1.3原有電氣系統(tǒng)簡介供配電系統(tǒng):住戶用電采用樹干式配電至樓層箱,再由樓層電表箱放射式引至各用戶配電箱,主干電纜由公變配電房引來;公共照明配電箱由專變及柴發(fā)配電房總配電箱引來雙電源樹干式配電;消防電梯由專變及柴發(fā)配電柜引來雙電源放射式供電;配套用房、光彩照明由配電房總箱放射式供電。照明系統(tǒng):公共區(qū)域設置應急照明與普通照明,大堂采用就地控制,走道樓梯間采用感應控制;疏散照明為常亮。戶內設置高效節(jié)能燈具,均為就地控制方式。防雷、綜合接地系統(tǒng):1~18#樓按二類防雷建筑設防;采用TN-S系統(tǒng),防雷接地、電氣設備保護接地、機房接地等共用接地體,接地電阻小于1歐?;馂淖詣訄缶搫酉到y(tǒng):根據建筑平面及機組功能設置有火災探測器、聲光報警器、帶通訊插口的手報按鈕、消火栓報警按鈕(帶啟泵功能)、消防應急廣播系統(tǒng)、消防電話系統(tǒng)、消防設備聯動監(jiān)控模塊等設備。電氣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對各單體樓配套用房配電箱、公共照明配電箱、消防電梯雙電源箱、消防風機控制箱設電氣火災監(jiān)控。5.1.4設計依據1.設計執(zhí)行國家現行有關設計規(guī)程、規(guī)范及標準:《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GB51348-2019;《2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guī)范》GB50053-2013;《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052-2009;《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GB50054-2011;《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準》GB50217-2018;《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2010;《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tǒng)防雷技術規(guī)范》GB50343-2012;《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guī)范》GB50055-2011;《民用建筑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352-2019;《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981-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116-2013;《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技術標準》GB51309-2018;《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GB17945-2010;《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053-2015;《公寓建筑設計標準》T/CECS768-2020;《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67-2014;《電力裝置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guī)范》GB/T50063-2017;《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guī)范》GB/T50062-2008;《三相配電變壓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20052-2013;《電氣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DBJ50/T-210-2014;《民用建筑電線電纜防火設計規(guī)范》DBJ50-164-2013;《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技術標準》DBJ50-218-2020;《公共建筑節(jié)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BJ50-052-2020;《重慶市建筑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技術規(guī)定》(2017年版);其它現行的國家和地方電氣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和標準。2.重慶市公安局消防局《重慶市公安局消防局關于同意重慶高新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市高新區(qū)含谷公租房建設工程(方案)的消防設計審查意見》渝公消(建方)字[2012]第0247號3.顧客提供的設計委托書、本階段的設計要求及各種有關設計的基礎資料和雙方會商紀要4.主體建筑經竣工驗收備案的相關施工圖及技術資料5.建筑、結構、給排水和暖通等各相關專業(yè)提供的工程設計技術資料和要求5.2設計范圍和設計內容5.2.1設計范圍本次設計為1~18#樓地上部分既有建筑的內、外裝飾工程。具體設計范圍如下:1~18號樓1~12層大堂、公共活動區(qū)域、公寓住戶室內的所有電氣設計及屋面防雷接閃裝置調整;綜合接地系統(tǒng)、電梯機房維持原設計不做修改。5.2.2設計分工界面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分界點為電井內豎向干線、樓棟進線總配電箱開關進線側,不包括由變配電房引到單體樓棟的電源總進線。照明系統(tǒng)設計分界點為照明配電箱,箱后根據裝修資料重新設計。屋面新增金屬部件接入原有防雷接閃帶。配合景觀工程調整室外照明;公寓戶內配電箱之后的精裝電氣設計;5.2.3擬調整的電氣系統(tǒng)1~220V/380V低壓配電系統(tǒng);2照明系統(tǒng);3建筑物防雷、綜合接地系統(tǒng)及安全措施;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5.3供、配電系統(tǒng)5.3.1負荷等級本工程1~18#樓均為二類高層公共建筑,使用功能為公寓。二級負荷:所有消防設備用電(消防電梯、應急照明、消防電梯潛污泵、消防風機等)及走道照明、值班照明、安防系統(tǒng)、客梯、排污泵、生活水泵用電。三級負荷:住戶等其他電力負荷及一般照明等。5.3.2用電負荷計算1所有用電設備額定電壓均為380/220V。2本工程負荷用電性質為非居民類用電。3負荷計算采用需要系數法。動力設備安裝容量按相關專業(yè)資料,空調負荷由通風專業(yè)提供,照明、插座等按單位面積法計算。4負荷計算指標大堂:40W/m2;活動室、公共客廳:60W/m2;住戶用電:S≤60m2,4kW;60<S≤80m2,6kW;80<S≤120m2,8kW;5計算負荷(1~18#樓公寓住戶)1)用電設備安裝容量:Pe=13056kW2)有功計算負荷:Pc=5467kW;無功計算負荷:Qc=1624kvar(補償以后);視在計算負荷:Sc=5701kVA;無功補償容量:Qc=1950kvar;補償前/后功率因數:COSφ1/COSφ2=0.84/0.95;需要系數:Kd=0.423)變壓器安裝容量:SN=7200kVA6自備電源計算負荷1)二級消防負荷安裝容量:Pe=711kW2)二級非消防負荷安裝容量:Pe=216kW5.3.3電源及電壓1市政電源根據竣工資料,本工程1~18#樓用電由本地塊A1#、A2#公用配電房及AZ1#、AZ2#專業(yè)配電房提供,沿車庫橋架或小區(qū)室外管網敷設引入每棟樓電井。2備用電源1)UPS不間斷電源裝置1~18#樓的智能化設備、消防控制設備采用在線式UPS不間斷電源裝置作為后備電源。UPS不間斷電源裝置已在前期完成建設,投入使用。2)應急照明集中電源1~18#樓的應急疏散照明根據現行國家規(guī)范采用集中控制系統(tǒng)。備用電源采用集中供電式蓄電池組。集中式蓄電池在達到使用壽命周期后標稱的剩余容量應保證連續(xù)放電時間不小于40min,應急照明燈具蓄電池組的非火災狀態(tài)備用時間為10min。3)自備柴油發(fā)電機組本項目原設計配置有一臺快速自啟動柴油發(fā)電機組,為本項目二級負荷及消防設備提供備用電源。本次單體建筑的備用電源仍沿用原設計;發(fā)電機組與市電機械電氣雙重閉鎖運行,嚴禁發(fā)電機組與市電并列運行。5.3.4電能計量公寓用電分戶計量;公共用電如電梯、公共區(qū)域照明、應急照明、泛光照明等按物業(yè)管理需求設置計量電表,電表應具有遠傳抄表功能。5.3.5低壓配電設備選型1.低壓開關選用塑殼斷路器和微型斷路器。1)除特別注明外,低壓塑殼斷路器額定運行短路分斷能力≥25KA;微型斷路器額定極限短路分斷能力≥6KA。2)低壓斷路器供照明箱的開關瞬時脫扣器整定值為5倍。供電梯、風機配電箱的開關瞬時脫扣器整定值為12倍。3)非消防設備配電線路低壓斷路器設分勵脫扣器,設置部位詳系統(tǒng)圖。當發(fā)生火災時,可以在消防控制室切斷相關場所非消防負荷。4)隔離器、熔斷器和連接片,嚴禁作為功能性開關電器。塑殼斷路器均要求自帶隔離功能。5)所有插座回路的微型斷路器均配置30mA剩余電流保護器,所有剩余電流保護裝置均采用電子式。2.本設計風機均按普通負載工況配置。風機訂貨時,若轉速、功率發(fā)生變化,則應按電動機實際額定電流選配熱脫扣器等電氣元件。風機末端回路的斷路器為電動機保護型。3.公寓配電干線設剩余電流動作保護,防止電氣火災,漏電動作電流設定為300mA。4.屋面設備配電裝置應安裝在強電豎井、配電間或設備間內。遠地控制電動機應在現場設有緊急起動裝置及信號指示。室外電氣設備應滿足不低于IP54的防護要求。5.各雙電源自動切換開關采用PC級,三段式。消防電動機的熱繼電器過負荷保護只報警不跳閘。用戶配電箱進線開關設短路、過負荷保護。5.4低壓配電系統(tǒng)本次設計為內裝改造,供電干線保留,做局部修改及增加:1)消防電梯、光彩照明維持原設計不變;2)社區(qū)配套服務用房的主進線沿用原設計,總箱之后的配電系統(tǒng)根據裝修平面和分區(qū)進行修改;公寓住戶配電主干線沿用現有電纜不做修改,僅對電井表后線路進線調整。3)因3#、4#、6#~18#樓消防風機取消,原雙電源回路改為消防設備主、備電源總進線,并增加消防設備主(備)電源總配電箱箱,為消防應急照明、消防電梯潛污泵提供雙電源;因1#、2#樓新增消防風機,本次增加雙電源供電回路作為消防設備總進線,并增加消防設備總箱,為消防應急照明、消防電梯潛污泵、消防風機提供電源。4)原公共走道照明拆分為公區(qū)普通照明系統(tǒng)及消防應急疏散照明系統(tǒng),走道普通照仍由原配電干線供電;新增的應急照明系統(tǒng)由每棟建筑的消防設備總箱提供配電干線;5#樓增加雙電源回路為消防應急照明系統(tǒng)供電。5)在AZ2#配電房新增2臺消防設備主(備)電源配電總箱,為1#,2#,5#樓新增的消防設備提供電源。具體樓棟的電纜配置及調整詳見配電豎向系統(tǒng)圖。5.4.1配電方式1.電力、照明配電線路的配電電壓為220/380V,三相電力設備的電壓為380V,單相電力設備(照明等)的電壓為220V。2.由變壓器低壓配電柜引至各用電設備,按建筑設計要求及使用功能的不同,0.4/0.23kV配電系統(tǒng)采用放射式與樹干式相結合的方式;單臺容量較大的負荷或重要負荷采用放射式配電;對照明及一般負荷采用樹干式供電。3.消防設備(消防水泵、防排煙風機、應急照明、消防控制室、配電室、發(fā)電機房等)采用雙電源供電,在末端配電箱自動切換,備用電源引自柴油發(fā)電機組。4.消防用電設備采用專用供電回路,其配電線路和控制回路按防火分區(qū)劃分,當建筑內生產、生活用電被切斷時,應仍能保證消防用電。備用消防電源的供電時間和容量,應滿足該建筑火災延續(xù)時間內各消防用電設備的要求。5.非消防二級非消防負荷采用穩(wěn)定可靠的專用回路電源供電;三級負荷采用單電源供電。6.照明、電力、消防及其它防災用電負荷分別自成配電系統(tǒng)。7.配電線路設短路和過負荷保護,對于突然斷電比過負荷造成的損失更大的線路,該線路的過負荷保護應作用于信號而不應切斷電路。8.用于消防電動機的末端斷路器僅設短路脫扣器保護,熱繼電器過負荷保護只作為報警而不跳閘。9.住戶配電箱進線開關設自恢復式過、欠電壓保護,剩余電流斷路器均采用電子式。5.4.2導體選擇與敷設本工程選用的電力電纜、通信電纜和光纜均應滿足燃燒性能不低于B2級,產煙毒性t2級,燃燒滴落物/微粒等級d2級。燃燒性能、產煙毒性,燃燒滴落物/微粒等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纜及光纜燃燒性能分級》GB31247、《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GB/T18380.31~18380.36的規(guī)定。

1.本項目1#~18#樓為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屬于二級場所,線路采用銅芯電線、電纜、密集型母線。與非消防電纜共電井敷設的消防干線、消防分支干線、應急照明干線采用BTTZ礦物絕緣電纜。其余消防設備的配電線路及分支線路采用WDZCN-YJY電纜及WDZCN-BYJ導線;非消防設備配電干線、分支干線采用WDZC-YJY電纜,非消防設備配電支線采用WDZC-BYJ電線;電線電纜成束敷設時,應采用具有阻燃性能的電線電纜。電線電纜選用時,應按使用場所和敷設條件選擇阻燃級別,但同一建筑物內選用的阻燃和阻燃耐火電線電纜,其阻燃級別應相同。

2.電纜從變電所沿室外管網引至樓棟一層配電間(電井),出電井后普通電纜沿電纜托盤敷設。除礦物絕緣電纜外,消防電纜應采用有防火保護的金屬管或有防火保護的封閉式金屬橋架保護;主、備線路共用線槽敷設時之間設防火隔板隔開(主供電纜、備用電纜分設在不同防火分隔內)敷設。豎井內普通電纜采用梯架敷設。消防配電線路采用礦物絕緣電纜時,可在豎井內直接明敷;礦物絕緣電纜與其他配電線路敷設在同一豎井、溝內時,分別布置在電纜井、溝的兩側。

3.從豎井至末端普通設備的線路暗敷于樓板、墻壁內時可以鍍鋅鋼管或阻燃PVC管;明敷時穿金屬線槽或金屬電線管沿梁底或吊頂內敷設。電氣管線暗敷于樓板內應分散布置,在交叉處采用線盒等措施。管道直徑不超過樓板厚度的1/3,管道重疊不超過兩層。4.消防線路的封閉線槽或明敷金屬管的表面應刷防火涂料。除礦物絕緣電纜外,所有消防線路暗敷時,其不燃燒體結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明敷設時(包括敷設在吊頂內),應穿金屬管或金屬槽盒敷設,并涂防火涂料。為保證線路運行安全和防火、阻燃要求,布線用剛性塑料導管(槽)及附件必須選用非火焰蔓延類制品。

5.燈具吸吊頂安裝時,從接線盒至燈具的導線穿金屬軟管保護,金屬軟管長度不宜大于1.2m。應急照明還需刷防火涂料。普通照明支線穿PVC管暗敷在樓板或墻、柱內;機房內管線在不影響使用及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鋼管、金屬槽盒或電纜槽盒明敷設;地下室及樓梯間等公共區(qū)域管線采用暗敷設;地上有吊頂區(qū)域的管線采用明敷設,在有可燃物的悶頂和吊頂內明敷的配電線路應采用熱鍍鋅鋼導管或金屬槽盒布線。

6.應急照明支線采用WDZCN-BYJ導線,公共照明支線采用WDZC-BYJ導線。7.線路安裝完畢,應將各層豎井內的孔洞采用不低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材料做好防火密封隔離處理。進出電井的橋架、管線等須嚴密封堵;通過不同防火分區(qū)的電纜線管在電纜敷設后應做防火分隔處理。電氣管道穿過樓板或防火分區(qū)隔墻處,孔洞周邊應采取密封隔聲措施。管和槽盒內部截面積等于大于710mm2/時,應從內部封堵。8.進出建筑物的電纜(由室外引入或由建筑物引出的電纜)若采用墻上預埋鋼管的方式,須做好防水處理。5.4.3設備安裝1.配電裝置安裝應考慮抗震設防措施。應急電源配電裝置與主電源配電裝置應分列設置,無法分列時,其母線分斷處應設置防火隔板。

2.在地下最底層、屋頂等潮濕場所內安裝的動力落地柜底邊距地0.3m,其他動力落地柜底邊距地0.1m(底部用槽鋼墊高)。

3.配電房(間)、豎井內的配電(控制)箱/柜采用明裝,位置、高度視安裝檢修及抄表方便等因素確定。公共部位配電箱、等電位端子箱采用暗裝。公共區(qū)域暗裝的電箱箱體安裝高度為H+1.5m,大型配電箱、控制箱為箱中心安裝高度為H+1.5m。卷閘門(擋煙垂壁)控制箱明裝,距頂約0.5m,當受梁大小影響安裝時,可貼梁底安裝。

4.豎井內的開關、插座明裝。(井道內開關與插座沖突時,開關H+1.4m,插座H+1.3m;插座與強弱電箱交叉時,插座安裝高度改為0.5m);強電井、弱電井內每層設檢修插座一個。弱電井內根據實際設備的需求布置電源插座。強弱電共井時,每層設檢修插座一個,弱電設備電源插座按需設置。

5.各住戶配電箱暗裝,單排H+1.8m,雙排H+1.6m,當分戶墻上同一位置背靠背設電箱時,箱體安裝高度分別按1.65m及1.9m錯位安裝(H為建筑完成面)。

6.蹺板開關、觸摸延時開關、電鈴按鈕暗裝,安裝高度H+1.3m。

7.樓梯及走廊的紅外感應開關暗裝,H+1.3m,或吸頂安裝,距燈具≥0.2m。

8.住戶內插座均暗裝,在衛(wèi)生間安裝的插座須設在2區(qū)以外。在露臺、開敞式陽臺、衛(wèi)生間等潮濕場所安裝的開關插座均應加防濺面蓋。公寓和兒童專用活動場所均采用帶保護門的插座。

9.插座與燃氣熱水器間的水平凈距不得小于150mm,與燃氣表間的水平凈距不得小于200mm,與燃氣管間的凈距不得小于150mm。

10.住戶內放置配電箱、弱電箱的墻體厚度不應小于150mm,低于180mm時,配電箱、弱電箱后應掛網批蕩。

11.安全出口指示燈安裝于門框上方0.1米;安裝于走廊及樓梯間的疏散指示燈距地0.5米暗裝或2.5米吊裝。

12.防火卷簾門兩側設手動控制按鈕,距地1.5米。13.集水坑的水位器接線盒距地宜≥0.5米,水箱的水位器接線盒應在水箱外,距頂0.2米左右,位置應靠近人孔,導管安裝必須垂直。屋面水池的水位器接線盒應加防雨防曬保護。

14.應急照明箱、消防設備的配電、控制箱應設明顯標志,并作防火處理。

15.開關、插座和照明燈具靠近可燃物時,應采取隔熱、散熱等防火保護措施。鎮(zhèn)流器等散熱量較大的設備不應直接設置在可燃裝修材料或可燃構件上。

16.室內安裝的Ⅰ類燈具之金屬外殼均與PE專用保護線可靠連接。

17.室內電箱防護等級不低于IP30,當電箱(或設備)設于室外及潮濕場所時,箱體(或設備)的防護等級不應小于IP54。室內應急照明箱防護等級不低于IP33,當電箱設于室外時,箱體的防護等級不應小于IP65。

5.5照明系統(tǒng)5.5.1照明方式、種類及照度標準本工程設有正常照明和應急照明,其中應急照明包括備用照明,消防應急疏散照明。1)正常照明照度、功率密度、眩光值、顯色指數要求本工程各場所的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值均按照《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規(guī)定設計,具體設計參數如下表(照度值偏差范圍為±10%,LPD值為上限值,眩光值(UGR)為上限值,一般顯色指數(Ra)為下限值):表5.5.1主要場所照明參數標準表房間或場所參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標準值(lx)功率密度值(W/㎡)現行值功率密度值(W/㎡)目標值眩光值(UGR)一般顯色指數(Ra)起居室0.75m水平面100≤6≤5--80臥室0.75m水平面75≤6≤5--80餐廳0.75m水平面150≤6≤5--80廚房0.75米水平面100≤6≤5--80衛(wèi)生間0.75米水平面100≤6≤5--80走道、樓梯間地面50≤2.5≤22560電梯前廳地面75≤4≤3.5--60門廳(高檔)地面200≤7.5≤6.5--80當房間或場所的室形指數值等于或小于1時,其照明功率密度限值應增加,但增加值不應超過限值的20%。當房間或場所的照度標準值提高或降低一級時,其照明功率密度限值應按比例提高或折減。設裝飾性燈具場所,可將實際采用的裝飾性燈具總功率的50%計入照明功率密度值的計算2)應急照明照度要求應急照明照度標準表區(qū)域類別最少持續(xù)供電時間(min)照度標準值(lx)備用照明疏散照明備用照明疏散照明人員密集場所的平面疏散區(qū)域≥60-≥10人員密集場所的疏散樓梯間≥60-≥10疏散樓梯間≥60-≥5消防工作區(qū)域消防控制室≥180正常照明照度配電室、發(fā)電機房≥180正常照明照度水泵房、風機房≥180正常照明照度5.5.2光源、燈具及附件選擇室內照明光源及燈具的選擇應滿足《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中的規(guī)定;在滿足照明質量的前提下,一般場所優(yōu)先采用高效發(fā)光的熒光燈(如T5管)及LED燈;根據照明場所的環(huán)境條件,選擇與之相符的高效節(jié)能燈具。選用低能耗及性能優(yōu)的燈具附件(如電子鎮(zhèn)流器、節(jié)能型電感鎮(zhèn)流器、電子觸發(fā)器以及電子變壓器等);公共建筑場所內的熒光燈選用帶有無功補償的燈具,LED燈的功率因數不低于0.9。采用的室內照明燈具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燈和燈系統(tǒng)的光生物安全性》GB/T20145規(guī)定的無危險類照明產品。熒光燈燈具的效率應滿足下列規(guī)定:燈具出光口形式開敞式保護罩格柵或透光罩燈具類型透明棱鏡直管型熒光燈75705565緊湊型熒光燈筒燈555045高強氣體放電燈7560發(fā)光二極管筒燈的效率應滿足下列規(guī)定:色溫2700K3000K4000K燈具出光口形式格柵保護罩格柵保護罩格柵保護罩燈具效能556060656570發(fā)光二極管平面燈的效率應滿足下列規(guī)定:色溫2700K3000K4000K燈具出光口形式反射式直射式反射式直射式反射式直射式燈具效能6065657070755.5.3燈具型式及控制方式公寓大堂、公共活動區(qū)域、電梯廳、衛(wèi)生間照明采用藝術吊燈、平板燈、條形吊燈、嵌入式筒燈、燈帶等,光源以LED為主,采用蹺板開關就地控制;公寓樓梯間采用吸頂燈、公共走道區(qū)域采用方形平板燈,由燈具自帶感應開關控制;戶內裝飾燈具以LED光源為主,客(餐)廳、臥室采用裝飾花燈,并輔以燈帶與嵌入式筒燈;廚房采用格柵燈、衛(wèi)生間采用自帶照明的暖風機;陽臺采用方形吸頂燈。除臥室采用雙控翹板開關外其余房間均采用單控翹板開關就地控制;室外環(huán)境照明、路燈照明根據本次景觀修改做局部點位調整。室外照明仍由原設計方式控制。室外照明設計應滿足《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guī)范》(JGJ/T163-2008)第7章關于光污染控制的相關要求,室外照明采用小功率金屬鹵化物燈。選用的LED燈具,且其光輸出波形的波動深度滿足標準《LED室內照明應用技術要求》GB/T31831的規(guī)定:表5.5.2波動深度要求波動頻率f波動深度FPF限值(%)f≤9HzFPF≤0.2889Hz<f≤3125HzFPF≤f×0.08/2.5f>3125Hz無限制5.5.3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tǒng)1#~18#樓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tǒng)采用采用集中電源集中控制型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系統(tǒng)。系統(tǒng)由應急照明控制器、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消防應急照明燈具、消防應急標志燈具等組成,系統(tǒng)中的應急照明控制器和燈具均應選擇符合現行國家標《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GB17945-2010規(guī)定和有關市場準入制度的產品。本建筑僅一種疏散指示方案,按照最短路徑疏散的原則疏散。根據現行規(guī)范采用集中控制型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系統(tǒng),需要增加下列設備:消防控制室增加應急照明控制主機、從消控室到各樓棟的控制線路、各樓棟增加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控制箱,A型疏散應急照明燈具。1)燈具的選型本工程采用A型燈具,光源采用LED節(jié)能型光源,供電電壓DC36V,光源色溫不應低于2700K;燈具的蓄電池電源選擇安全性高、不含重金屬等對環(huán)境有害物質的蓄電池;在頂棚、疏散路徑上方設置的燈具的面板或燈罩采用非玻璃、不易碎材質;標志燈規(guī)格為中型標志燈;燈具及其連接附件的防護等級應滿足室內燈具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30,室外或地面上設置時,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7;標志燈采用持續(xù)型燈具。2)燈具的布置原則照明燈的設置應保證為人員在疏散路徑及相關區(qū)域的疏散提供最基本的照度;標志燈的設置應保證人員能夠清晰地辨識疏散路徑、疏散方向、安全出口的位置、所處的樓層位置。3)火災狀態(tài)下,燈具光源應急點亮、熄滅的響應時間本工程設計滿足高危險場所燈具應急點亮的響應時間不應大于0.25s;其他場所燈具應急點亮的響應時間不應大于5s;具有兩種及以上疏散指示方案的場所,標志燈光源點亮、熄滅的響應時間不應大于5s。4)燈具的供電與電源轉換要求本工程采用集中電源供電,燈具的主電源和蓄電池電源均由集中電源提供,燈具主電源和蓄電池電源在集中電源內部實現輸出轉換后由同一配電回路為燈具供電;本工程集中電源的蓄電池組達到使用壽命周期后標稱的剩余容量放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