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古詩詞鑒賞專題之分類賞析+課件65張_第1頁
2023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古詩詞鑒賞專題之分類賞析+課件65張_第2頁
2023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古詩詞鑒賞專題之分類賞析+課件65張_第3頁
2023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古詩詞鑒賞專題之分類賞析+課件65張_第4頁
2023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古詩詞鑒賞專題之分類賞析+課件65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詞分類賞析古詩詞鑒賞專題內容分類1.寫景抒情詩2.即事感懷詩3.詠物言志詩4.懷古詠史詩5.邊塞征戰(zhàn)詩5.贈友送別詩7.思鄉(xiāng)懷遠詩9.山水田園詩9.思婦閨情詩10.論道說理詩01一枝一葉總關情寫景抒情類詩詞鑒賞賞析方法步驟一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步驟二寫景常用的表達技巧。步驟三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思想。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景物:月落、烏啼、霜、江邊的楓樹、漁火、寒山寺、客船等。特征:秋夜幽寂凄冷。感情:寫出羈旅者的孤獨、愁緒滿懷和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緒滿懷的情感。1.在詩中作者寫哪幾種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2.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獨坐敬亭山李白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景物特征:孤寂表達技巧:擬人作者情感:孤獨、受冷落,寄情自然,人格的高潔清傲。詩中景物有什么特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正官]叨叨令無名氏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云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流水、白云(1)本曲前四句運用三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圖景,其中

意象體現(xiàn)出溫潤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則給人以飄逸渺遠的感受。(2)請結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咀ⅰ竣賰z:我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①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huán)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表現(xiàn)其對所處環(huán)境的喜愛、自豪之情;②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情趣。02念天地之悠悠即事感懷類詩詞鑒賞賞析要點古人常以“即事”為題寫詩,因一點事由而生發(fā),抒寫心中的感慨,例如懷親、送友、思鄉(xiāng)、贈人、人生感悟、閑情逸趣等。

1.弄清詩人感慨的事由。引發(fā)的感慨的事由不一樣,詩人抒發(fā)的感情和采用的筆法也不一樣。2.賞析“事”與“懷”的結合。如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詩人的故園情思是由一曲《折楊柳》引發(fā)的,先寫笛聲滿城飛揚。再寫故園之思深濃,“事”與“懷”結合緊密、自然熨帖。3.體味詩人所抒之“懷”的深摯感人。特別是思鄉(xiāng)、念親、懷友、離別之佳作,其情必感人至深,絕不矯情造作。賞析要點例如同是懷鄉(xiāng)思親:杜甫的《月夜》是在戰(zhàn)亂離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的《浪淘沙令》是在國破身囚、歡夢醒來的景況中痛悼故國。朱弁的《春陰》是在被拘塞北、春寒陰冷的環(huán)境中盼望返鄉(xiāng)。由此引發(fā)的感慨的事由不一樣,詩人抒發(fā)感慨的事由不一樣,詩人抒發(fā)的感情和采用的筆法也不一樣。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詩人的故園情思是由一曲《折楊柳》引發(fā)的,先寫笛聲滿城飛揚,再寫故園之思深濃,"事"與"懷"結合緊密、自然熨帖。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江南逢李龜年杜甫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這是一首在“安史之亂”后寫的一首抒懷詩。表面看來,這首詩是寫“他鄉(xiāng)遇故知”,字里行間好似洋溢著一種“喜”情。然而詩人卻在這“喜”的背后,蘊藏著深沉的“憂”--一種感時傷世、憂國憂民之情。詩中從“聞”到“逢”之間,歷盡數十年的世事滄桑、人生坎坷,未從正面涉及一字,但透過詩人的追憶感喟,聯(lián)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和詩人的身世,讀者強烈地感受到世運之沉亂,年華之盛衰,彼此之凄涼,俱在其中。詩中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03仔細體察物關情托物言志詩詞鑒賞賞析要點1.概括所詠事物的特征。2.體會作者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情趣、愛好、愿望等)。3.表達技巧——象征、托物言志、擬人、比喻等。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孤雁杜甫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事物特征:孤獨;失群;哀傷;無人理解。作者情感:以孤雁自喻。體現(xiàn)了詩人孤獨;失落;人生不得意、無人理解的哀傷之情。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詠柳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通過對柳樹“倚得東風勢便狂”“飛花蒙日月”的描摹,寫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們必無好下場,難逃滅亡的命運。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蟬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注),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這是一首詠物詩,以蟬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寫蟬的艱難處境【詠物】:由于自命高潔,總是食不果腹;雖然竭盡全力地叫,也是白費精神,得不到同情。這實際是說詩人自己。下面四句則直抒胸臆【由物到人】。三聯(lián)上句說自己官位低微,無所歸依;下句說田園都荒蕪了,還做這個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辭官歸隱的心意。尾聯(lián)又把自己的命運和蟬聯(lián)系起來,從蟬的叫聲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蟬一樣清苦。作者用蟬警戒自己,要像蟬那樣保持清高和廉潔,即使政治環(huán)境惡劣,也永遠不變初衷。【注】詩人在各地當幕僚,是一個官職卑下的小官,好象大水中的木偶到處漂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試簡要分析之。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物的特點1.環(huán)境特點:斷橋黃昏,風雨交加,苦寒荒涼。2.自身特點:不與群芳爭春,雖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人的特點主戰(zhàn)派,仕途坎坷,屢屢受挫。所言之志本詩以物喻人,隱喻了作者雖遭不幸,前途坎坷,但決不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以及雖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爭精神。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試簡要分析之。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精神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本詩表達了出世歸隱思想。詩人以“云自無心水自閑”自況,表面上寫白云隨風飄蕩,舒卷自如,無牽無掛,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從容自得,實際上這正是詩人內心的獨白。簡要分析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點。說說本詩表達的思想感情。04千古興亡多少事詠史懷古詩詞鑒賞賞析要點主要是憑吊歷史遺跡,或為歷史人物,或為歷史事件,作者的胸襟懷抱主要是通過對歷史人物事件的評價表現(xiàn)出來,這類作品多用典故,風格與感懷類似。1.弄清史實,作者“懷”什么“古”?對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實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這就要求我們要積累一些歷史知識。在閱讀一首詩時,一定要讀好注解,這也是讀懂材料的一把鑰匙。2.體會意圖,作者為什么懷古?后代作家對塵封的往事發(fā)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現(xiàn)實的原因或觸發(fā)感慨的媒介。3.領悟感情,作者在懷古中表達了什么感情?懷古詩感情大致有以下幾種1.借古諷今,抒發(fā)昔盛今衰,人事變化無常的感慨。如劉禹錫的《烏衣巷》姜夔《揚州慢》2.借古人的遭遇來類比自己的遭遇,抒寫懷才不遇之嘆。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傷,或對現(xiàn)實不重用人才進行批評。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3.贊揚古人建功立業(yè)的事跡,表達自己建功立業(yè)的雄心。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越中覽古李白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蘇臺覽古李白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要點:兩首詩都是懷古詠史詩,主題相同,題材相似;都運用了對比的手法。1.請從兩個方面談談這兩首詩共同的特點。2.請談談這兩首詩藝術手法的主要不同之處《越中覽古》著重渲染越宮昔日的繁華,結句聚焦在今日荒涼的遺址,用對比手法以強烈的反差抒寫姑蘇臺今日的荒涼;《蘇臺覽古》著重描繪姑蘇臺今日的荒涼,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反襯人事的變幻無常,抒寫了詩人內心的感受。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臺城唐·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首句寫金陵雨景,渲染氛圍;二句寫六朝往事如夢,臺城早已破敗;三、四句寫風景依舊,人世滄桑。觸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傷今。語言含蓄蘊藉,情緒無限感傷。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石頭城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全詩通篇寫景,群山仍在,潮水依舊,月光依然,所變者是“故國”“空城”“舊時月”,昔日繁華已化為烏有。全詩基調凄涼不堪,句句都融合著詩人的故國蕭條之感,令人不勝傷感。05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邊塞征戰(zhàn)類詩詞鑒賞主要特點常用詞語:金鼓、旌旗、烽火、羽書、戈矛劍戟、斧鉞刀鎩胡、羌、羯、夷、夜郎、長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飛、鷹揚、箭飛、馬走、大漠、烽煙、長城、落日、黃沙等。內容邊塞風光(奇麗壯闊)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將士(生活艱苦)情感對家鄉(xiāng),思鄉(xiāng)念親;對友人,惜別感傷;報國豪情;壯別感奮常用手法:比喻、夸張、用典。賞析要點1.了解時代背景;2.分析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A.贊頌將士英勇作戰(zhàn),保家衛(wèi)國;建功立業(yè)的渴望和保家衛(wèi)國的豪情。B.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zhàn)的慘烈,控訴戰(zhàn)爭痛苦;報國無門的怨憤和歸家無望的哀痛。C.思念故鄉(xiāng)、親人或家人思念戍邊的親友。D.反映獨具風格的塞外風光和塞外的風土人情。3.感受藝術風格:豪放曠達、雄奇壯美、豪壯悲慨。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征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1.詩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標題以及“馬策、刀環(huán)”等也寫了征人的戍邊生活。1.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2.詩題為“征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2.第一句怨戰(zhàn)事頻繁;第二句“朝朝”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zhàn);第三句怨氣候酷寒;第四句怨環(huán)境艱苦景色單調。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塞上聽吹笛高適雪盡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高適的這首詩前后兩聯(lián)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感情?一、二句寫實景,描寫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的牧馬的季節(jié)。傍晚,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蒼茫而又清澄的夜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啊!三、四句以實寫虛,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zhàn)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虛實結合,寫出了他們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06多情自古傷離別離情別緒類詩詞鑒賞鑒賞要點古人由于道路崎嶇難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別動輒多年,再會難期,因而古人更重離別。士大夫們送別,不光是備酒餞行,折柳相送,還常常寫詩送給行者(送別),或留給居者(留別),所以,表達離愁別緒是古代詩歌常見的一種主題。唐代疆域遼闊,社會開放,唐人出游頻繁,餞行贈詩風氣盛行,因此產生了大量的離別詩。情感基調大多纏綿凄切,充滿感傷。藝術手法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聯(lián)想塑造形象。鑒賞要點古人送別的習俗:1.折柳送別;2.唱歌送別;3.飲酒餞別送別詩一般按時間、地點來描寫景物、表達離愁別緒從而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季節(jié)時間地點景物送別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驛站碼頭等楊柳月亮酒等折柳送別折柳送別習俗產生于漢代,產生原因大體有三:1.千絲萬縷的柳條隨風舞動與離人千絲萬縷、斬不斷、理還亂的離愁非常相似。2.“柳”與“留”諧音,因此折柳送別有挽留、惜別、不舍之意。3.柳枝有隨地而生的習性,折柳相贈還有祝愿友人在異地他鄉(xiāng)生活順利、欣欣向榮之意。折柳送別送別王之渙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離別多。送沈子福之江東王維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注:罟(gǔ)師:船夫。臨圻(qí):地名。)唱歌送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注:“踏歌”是民間的一種歌調,唱歌時以腳踏地為節(jié)拍。)正當今夕斷腸處,驪歌愁絕不忍聽。(李白)(驪歌是一首離別時唱的歌)“陽關三疊”(即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流傳久遠的離別之曲。)“朝聞游子唱離歌”(李欣)“勞歌一曲解行舟”(許渾)(勞歌原指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后遂成送別歌的代稱)飲酒餞別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椭行欣畎滋m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鑒賞方法1.積累離別詩常用意象。2.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3.離別詩常用的表達技巧:借景抒情、襯托等。鑒賞提示1.離別詩中多出現(xiàn)傍晚和月夜等時間意象。送靈澈上人劉長卿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離別詩中常出現(xiàn)“日暮”“斜陽”“暮雪”“暮鐘”等表明傍晚時分的詞語。并非唐人喜歡傍晚時分送別,而是別離這種憂傷的情感與暮色朦朧中的蒼茫感相協(xié)調(情景交融)。并且,傍晚時候會伴隨著飛鳥歸林、魚翔潭底,對于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征夫來說,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離情別緒(反襯)。鑒賞提示2.離別詩中多出現(xiàn)長亭、渡口、南浦等空間意象勞勞亭歌

李白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勞勞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約十五里左右,是沿長江順流而下的必經之地。送別之人常在此駐足,目送行人漸行漸遠。后來,勞勞亭便成了離別感傷的代名詞。謝亭李白謝亭離別后,風景每生愁??蜕⑶嗵焱?,山空碧水流。謝亭又稱謝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齊詩人謝晀所建。后來謝亭成為宣城著名的送別之地,也便成了離愁的代名詞。鑒賞提示2.離別詩中多出現(xiàn)長亭、渡口、南浦等空間意象灞陵行送別(節(jié)選)李白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南浦別白居易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云莫回頭。長安東南三十里處有一條灞水,漢文帝葬于此,遂稱灞陵,水邊有灞陵亭。唐代人們出長安東門相送親友,常在這里分手。因此灞陵亭在唐詩里常和別離聯(lián)系在一起。唐朝水運發(fā)達,大運河與眾多的河湖構成四通八達的水網。行旅之人出門大多乘船?!澳掀帧奔茨厦娴乃疄I,是著名的水濱送別地。像長亭一樣成為唐代送別之處的代名詞。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劉長卿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詩中,作者是如何表達惜別哀傷之情的?1.景物:“猿啼”“暮江”“孤舟”。2.情:“客散”“傷心”“逐臣更遠”。3.藝術手法:“人自傷心水自流”,以流水的無情反襯人的傷心;“青山萬里一孤舟”,以青山萬里反襯孤舟。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謝亭送別勞歌一去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1.作者在詩中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2.有人認為第二句“紅葉青山”的色調與全詩的情感基調不和諧,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1.本詩抒發(fā)的是作者的離別之愁。2.紅葉青山色彩艷麗,乍看似不協(xié)調,實際上恰恰是對離愁的有利反襯。景色越美,越覺離別的難堪。這是典型的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07何人不起故園情思鄉(xiāng)懷人類詩詞鑒賞鑒賞要點1.了解常見思想情感。羈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江。思念親友: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征人思鄉(xiāng):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閨中懷人: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忽,悔2.分析人們思鄉(xiāng)緣由。戰(zhàn)亂頻仍,山長水闊,久戍邊關,宦游不歸,漂泊在外,貶官異地,雁歸故鄉(xiāng),逢年過節(jié)。3.詩中如何表達思鄉(xiāng)之情?觸景傷情;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傷春悲秋;日暮思歸。托物傳情;月、雁、笛、柳。因夢寄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商山早行溫庭筠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注】①征鐸:車行時發(fā)聲的鈴。②杜陵:在長安城南,是詩人的安家之地。鳧:野鴨?;靥?岸邊彎曲的湖塘還有“月”“板橋霜”,月尚未落,板橋結霜,可見其早。1.詩中除了“晨起”“雞聲”表現(xiàn)了早行之外,還有什么詞語也表現(xiàn)了早行?2.“鳧雁滿回塘”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聯(lián)系首聯(lián)解說作者這樣寫的意圖?!傍D雁滿回塘”表現(xiàn)了春回故鄉(xiāng)、野鴨滿塘的溫暖意境。通過這個溫暖的鄉(xiāng)夢反襯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對家鄉(xiāng)杜陵深切的思念。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旅次寄湖南張郎中戎昱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當窗亂月明。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

前人評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詩中寫“歸夢”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1.寫夢中返鄉(xiāng)是那么容易,突出了鄉(xiāng)思之深之切。2.“歸夢”因旅次見聞引發(fā),前兩句中江水漫流之聲、月下竹影之形,是“歸夢”之因;而“歸夢”則是思鄉(xiāng)之情的集中表現(xiàn)。所以可以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鷓鴣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圓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表達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親人之情。1.詞的前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有人認為詞的最后兩句寫得極為感人,請談談你的看法。作者企盼與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倫之樂。語言樸素平實,親切動人,能喚起讀者強烈共鳴。08煮酒把盞話桑麻山水田園類詩詞鑒賞鑒賞方法山水田園詩:山水詩源于南朝(宋)謝靈運,田園詩源于晉代陶淵明,以唐代王維、孟浩然為代表。內容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yōu)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

鑒賞常用語言思想內容熱愛自然、向往自由、歸隱、閑適淡泊、悠然自得

表現(xiàn)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語言特點清新自然質樸自然

清新洗練

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渭川田家王維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咀ⅰ俊笆轿⑹轿?,胡不歸?”出自《詩經》?!笆轿ⅰ币辉~是詩歌中表“歸隱”的意象。核心字是“歸”字(也可說是“羨”)。圍繞“歸”字寫了五幅畫面: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野雞喚伴侶、蠶兒造窩、農夫絮語。1.此詩的核心字是什么?圍繞這個字共寫了幾幅畫面?2.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詩人面對一幅恬然自樂的田家晚歸圖,油然而生羨慕之情,借以抒發(fā)自己急欲歸隱田園的心情。09悔教夫婿覓封侯思婦閨情類詩詞鑒賞鑒賞要點閨怨詩有兩類:一類是婦女對丈夫的思念,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一類是對易逝青春的哀怨,對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賞析示范考題原文賞析要點蝶戀花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這首詞以生動的形象、清淺的語言,含蓄委婉、深沉細膩地表現(xiàn)了閨中思婦復雜的內心感受,是閨怨詞中傳誦千古的名作。上片寫深閨寂寞,阻隔重重,想見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寫美人遲暮,盼意中人回歸而不得。幽恨怨憤之情自現(xiàn)。10橫看成嶺側成峰論道說理類詩詞鑒賞古代哲理詩,意境深遠,啟迪心扉,為人們所傳誦。這類詩有兩種情況:一是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便賦予了哲理的內涵。如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弊髡咭运疄橛鳎庠谡f明知識能使人心澄如鏡,心胸開闊,充滿力量的道理。二是有不少詩,其哲理內涵是讀者賦予的,是人們在欣賞詩歌過程中領悟到的。如楊萬里的《小池》,原意只寫春末夏初的池塘小景,而現(xiàn)在人們常借“小荷才露尖尖角”來說明青少年的才華初露。鑒賞提示鑒賞提示有些詩有多層含義。如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就有兩層理解:首先,落在一個“樓”字上,一個人能力是有限的,必須借助外部條件,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第二,落在一個“登”字上,世界是無限的,天外有天,要達到更高的目標,必須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畏艱險,勇于攀登,努力登上險峰才有無限風光。鑒賞要點第一要注意形與神。哲理詩中形與神的關系,就是藝術形象與哲理的關系。哲理是藝術形象的靈魂,而藝術形象則是哲理的軀殼。哲理總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我們應由形悟神,探求詩中的意蘊,理解詩的哲理美。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踔疁o《登鸛鵲樓》在描繪的祖國萬里河山的壯麗景色同時,又要蘊含著深刻哲理。鑒賞要點第二要注意情與理。哲理詩中的“情”與“理”,是詩人的情感與理性觀念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