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高效備課精研+知識精講提升】 高一化學(xué)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1頁
氮及其化合物【高效備課精研+知識精講提升】 高一化學(xué)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2頁
氮及其化合物【高效備課精研+知識精講提升】 高一化學(xué)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3頁
氮及其化合物【高效備課精研+知識精講提升】 高一化學(xué)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4頁
氮及其化合物【高效備課精研+知識精講提升】 高一化學(xué)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氮及其化合物大石橋市第二高級中學(xué)王艷老師

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VA族N原子結(jié)構(gòu)+725既不容易得到3個電子也不容易失去5個電子一般通過共用電子對與其他原子結(jié)合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氮元素的存在游離態(tài):化合態(tài):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中動植物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中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鹽和銨鹽中一、氮氣與氮的固定1.物理性質(zhì)

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與空氣接近難溶于水NN:N::N:..N2+O22NO放電或高溫==========氮氣的化學(xué)性質(zhì)穩(wěn)定,通常很難與其他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2.化學(xué)性質(zhì)

還原性:氧化性催化劑高溫、高壓N2+3H22NH3N2+3MgMg3N2點燃一、氮氣與氮的固定

將大氣中游離態(tài)的氮轉(zhuǎn)化

含氮化合物的過程叫做氮的固定。4.氮的固定分類

3.氮的固定

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高能固氮生物固氮N2+O22NO放電或高溫==========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合成氮催化劑高溫、高壓N2+3H22NH3仿生固氮氮的固氮一、氮氣與氮的固定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物理性質(zhì)

無色、無味的有毒氣體難溶于水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易溶于水實驗5-5實驗裝置

實驗操作在一支50mL的注射器里充入20mLNO,然后吸入5mL水,用乳膠管和彈簧夾封住管口,振蕩注射器打開彈簧夾,快速吸入10mL空氣后夾上彈簧夾,觀察現(xiàn)象,然后再振蕩注射器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蕩后________________無明顯現(xiàn)象無色氣體變紅棕色紅棕色變?yōu)闊o色實驗5-52.化學(xué)性質(zhì)

NONO22NO+O2===2NO23NO2+H2O===2HNO3+NO2NO2+2NaOH===NaNO3+NaNO2+H2O無色氣體變?yōu)榧t棕色,可用于檢驗NONO2的尾氣處理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三、氨氣和銨鹽1.氨氣的物理性質(zhì)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可做制冷劑氨很容易液化,液化時放熱。液氨汽化時要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溫度急劇降低。實驗5-62.氨氣的化學(xué)性質(zhì)

氨氣與水反應(yīng)NH3+H2O

NH3·H2O

NH4++OH-一水合氨,不可以寫成NH4OHNH3·H2O=====NH3↑+H2O△氨氣:高中階段唯一的一種堿性氣體三、氨氣和銨鹽2.化學(xué)性質(zhì)

與酸的反應(yīng)

與酸的反應(yīng)NH3+HCl==NH4Cl有大量白煙產(chǎn)生

濃硫酸沒有揮發(fā)性,濃硝酸有揮發(fā)性,揮發(fā)性酸(HCl、HNO3等)遇氨氣均有白煙生成;難揮發(fā)性酸H2SO4、H3PO4無此現(xiàn)象。

氨氣的還原性4NH3+5O2=====4NO+6H2O催化劑

氨的催化氧化①2.氨氣的化學(xué)性質(zhì)

三、氨氣和銨鹽3.銨鹽的物理性質(zhì)

絕大多數(shù)銨鹽是白色或無色晶體,都易溶于水例如:(NH4)2SO4、NH4HCO3、NH4NO3、NH4Cl農(nóng)業(yè)上常用的化肥4.銨鹽的化學(xué)性質(zhì)

不穩(wěn)定性---受熱易分解NH4Cl===NH3↑+HCl↑NH4HCO3===NH3↑+CO2↑+H2O三、氨氣和銨鹽實驗5-7與堿反應(yīng)△NH4NO3+NaOH==NaNO3+NH3↑+H2ONH4Cl+NaOH==

NaCl+H2O+NH3↑△4.銨鹽的化學(xué)性質(zhì)

三、氨氣和銨鹽NH4++OH-==NH3↑+H2O△反應(yīng)實質(zhì):(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5.氨根離子的檢驗

取少許樣品與堿混合于試管中共熱,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管口,若試紙變藍,則證明樣品中含有NH4+。取少許樣品于試管中,放入堿后加熱,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若有白煙產(chǎn)生,則證明樣品中含有NH4+

。三、氨氣和銨鹽裝置驗滿試劑原理固+固→加熱型向下排空氣法或蘸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有白煙生成(與氧氣的制取裝置相同)氯化銨晶體、消石灰固體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收集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6.氨氣的實驗室制法

防倒吸堿石灰、固體氧化鈣、固體氫氧化鈉干燥不能用無水CaCl2會反應(yīng)產(chǎn)生CaCl2?8NH3

濃硫酸、P2O5等酸性干燥劑也不能干燥NH3尾氣處理酸溶液或水6.氨氣的實驗室制法

四、硝酸1.物理性質(zhì)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揮發(fā)2.化學(xué)性質(zhì)

不穩(wěn)定性濃硝酸見光或受熱時發(fā)生反應(yīng)4HNO3(濃)=====4NO2↑+O2↑+2H2O△或光照酸性與指示劑顯色硝酸酸HNO3=H++NO3-

稀硝酸石蕊溶液由紫色變?yōu)榧t色濃硝酸石蕊溶液由紫色變?yōu)榧t色,后褪色與堿反應(yīng)與堿性氧化物反應(yīng)與弱酸鹽反應(yīng)Fe(OH)3+3HNO3=Fe(NO3)3+3H2OCuO+2HNO3=Cu(NO3)2+H2OCaCO3+2HNO3=Ca(NO3)2+CO2↑+H2O四、硝酸實驗5-8實驗5-8強氧化性-----與金屬反應(yīng)Cu+4HNO3(濃)===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Cu+4H++2NO3-===Cu2++2NO2↑

+2H2O3Cu+8H+

+2NO3-

===3Cu2++2NO↑+4H2OCu大多數(shù)金屬(Au、Pt除外)可被硝酸氧化常溫下,鐵和鋁遇濃硝酸會發(fā)生鈍化,加熱可繼續(xù)反應(yīng)四、硝酸思考與討論寫出有關(guān)化學(xué)方程式:N2→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2→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NH3+5O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催化劑高溫、高壓N2+3H22NH3五、酸雨及防治

煤、石油和某些金屬礦物中含有硫,在燃燒或冶煉時往往會生成二氧化硫。在機動車發(fā)動機中,燃料燃燒產(chǎn)生的高溫條件會使空氣中的氮氣與氧氣反應(yīng),生成氮氧化物。它們會引起呼吸道疾病,危害人體健康,嚴重時會使人死亡。酸雨:主要指pH小于5.6

的雨水,其主要是含有硫酸和硝酸。硫酸型酸雨硝酸型酸雨成因:主要是大氣中的SO2與NOx溶于水形成的。1.酸雨的形成

分類:五、酸雨及防治

對人體的直接危害首先是它的刺激性,其次是它會形成硫酸霧和硫酸鹽霧,其毒性比SO2大,能浸入人的肺部,引起肺水腫等疾病而使人致死。2.酸雨的危害

引起河流、湖泊的水體酸化,嚴重影響水生動物生長。破壞土壤、植被、森林腐蝕金屬、油漆、皮革、紡織品及建筑材料等。滲入地下,可引起地下水酸化,酸化后的地下水中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