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000字左右優(yōu)質5篇_第1頁
端午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000字左右優(yōu)質5篇_第2頁
端午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000字左右優(yōu)質5篇_第3頁
端午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000字左右優(yōu)質5篇_第4頁
端午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000字左右優(yōu)質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版本,下載可自由編輯端午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000字左右優(yōu)質5篇端午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000字左右篇一

1、過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tǒng)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很多故事傳奇,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嗎?(同學自由溝通)

2、你知道端午節(jié)最喧鬧的習俗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進行賽龍舟競賽?(同學溝通)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同學介紹粽子的由來。)

2、始終到今日,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瑯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外地同學介紹他們家鄉(xiāng)的粽子。(由三名來自湖南、江西、四川的同學介紹。)

4、主持人小結。

1、今年端午節(jié)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過的?

(同學溝通自己的感受。)

2、你想對地震災區(qū)的小伴侶說些什么?(同學溝通)

3、唱歌:《56個民族是一家》

4、主持人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舊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jié),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宏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jié)加深了認識。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日的主題班會,也盼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在學校階段最終一段時間里努力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果進入中學。

端午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000字左右篇二

活動目的:

1、緬懷先人,利用活動讓同學認識端午節(jié)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育同學的奇怪???心和求知欲。

2、在認識端午節(jié)由來和風俗習慣時,熬煉同學利用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wǎng)絡、他人閱歷等)獵取信息的力量。

3、利用活動,培育同學的合作意識與動手力量。

活動過程:

1、端午節(jié)是哪一天?

2、端午節(jié)的別稱有哪些?

3、端午節(jié)的活動項目有哪些?

【參考答案(協(xié)作畫面)】:

1、每年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

2、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詩人節(jié)、龍日等等。

3、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請同學介紹端午節(jié)的由來。

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他提倡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劇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jié)”也稱“詩人節(jié)”)】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悲憤交加,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美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奇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特別,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預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損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進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大家齊動手――包粽子。

為協(xié)作這次活動,初二班級4個班主任為同學預備了水泡后的糯米、紅豆、粽葉、包粽線,在學校請來的社區(qū)阿姨的指導下,進行了學包棕子的活動。

端午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000字左右篇三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四大節(jié)日之一,同學們對端午節(jié)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化去熟悉端午節(jié),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領同學深化的去熟悉端午節(jié)。整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jié)的習俗切入,讓同學去查找端午節(jié)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熟悉端午節(jié)是詩人節(jié),詩人寫了許多贊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同學在吃粽子之余,關懷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余,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一)端午奇緣話習俗(能夠利用上網(wǎng)、查閱書籍等方式認識。)

詳細內(nèi)容如下:

1、五月初五是什么節(jié)日?(端午節(jié))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

3、同學生動地敘述端午節(jié)的起源故事。(各種起源故事附后)

(二)做香袋競賽

(主持人):同學們,佩香袋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伴侶的脖子掛上了媽媽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樂滋滋的。今日,我們就自己動手做香袋,看誰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美麗。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

2。工具:剪刀、針、縫衣線。

3。做法:

(1)將碎布畫上自己喜愛的外形,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2)剪下相對的兩片

(3)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4)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5)將最終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同學動手做香包,然后進行評比。

(三)與詩共舞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jié)也是什么節(jié)?不知道吧,告知大家端午節(jié)也是詩人節(jié),詩人寫了許多贊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各小隊表演詩朗誦。

第一小隊:女生小組朗誦。

其次小隊:配樂朗誦。

第三小隊:小隊齊誦。

第四小隊:男女朗誦?!尽?/p>

(詩歌內(nèi)容附后)

(四)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主持人):同學們,你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jié)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tǒng)慶?;顒?,也是一項體壇盛事!端午節(jié)起源于詩人屈緣由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jié)的高峰。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F(xiàn)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像,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隊員們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同學們,今日的活動搞得特別勝利,在此向你們表示慶賀。老師開心地看到同學們參加的熱忱,劇烈的表現(xiàn)欲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搜集力量。利用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jié),對它有了更深的熟悉,老師信任今年的端午節(jié)大家肯定會過得特殊有意思。到時候我們再一起暢談節(jié)后的感受。

附活動資料:

1、故事概況。

①屈原投江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尸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很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競相劃船(賽龍船)盼望找到屈原的尸體。

②曹娥尋父尸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jīng)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兩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跡,鄉(xiāng)人群而祭之。

③白蛇傳

傳奇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妻的凄美的愛情故事,傳奇端午節(jié)當天白蛇喝了雄黃酒,差點現(xiàn)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節(jié),都是膾炙人口的民間戲曲的曲目。

④伍子胥的忌日

傳奇伍子胥助吳伐楚后,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勾踐請和,伍子胥主戰(zhàn),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并于于五月五日將尸體投入江中,此后人們于端午節(jié)紀祀伍子胥。

4、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呢?(同學們溝通從各種渠道認識的有關于端午節(jié)的各種習俗。)

端午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000字左右篇四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顒?。這些活動能夠依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來開展,既能熬煉和進展幼兒的動手力量,又能促進幼兒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愛好。同時,端午節(jié)又有著一個出名的來歷,讓幼兒認識“屈原”的故事,能激活他們初步的民族驕傲感。為此,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jié),幼兒園會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1、知道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樂于認識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加一些節(jié)日預備和慶?;顒?。

2、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感愛好,產(chǎn)生初步的民族驕傲感。

科學區(qū):投放艾草和菖蒲。陳設不同造型的香包。

美工區(qū):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閱讀區(qū):張貼有關端午節(jié)的圖片和資料。

表演區(qū):供應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依據(jù)幼兒園小、中、大班孩子的年齡特征,分別設計開展與節(jié)日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參考方案如下:

小班活動:我們一起過端午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jié)的日期,

2、認識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3、和老師、小伴侶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jié)日的歡樂。

(二)、活動預備:

預備粽子、艾蒿等實物及端午的相關圖片和動畫。

(三)、活動過程:

1、學習童謠《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陽;

插艾葉,掛香囊;

五彩線,手腕綁;

吃粽子,沾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p>

2、利用區(qū)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端午主題給幼兒講端午習俗

(1)掛艾葉

(2)賽龍舟

(3)吃粽子

(4)佩香包

(5)五彩繩……等,可協(xié)作圖片和動畫講解。

3.吃粽子

(1)展示粽子實物讓幼兒觀看粽子的形狀和顏色。

(2)老師撥開粽子讓幼兒認識粽子的組成并讓幼兒熟悉粽葉。

(3)將粽子分給幼兒品嘗,大家一起感受節(jié)日的歡樂。

(四)、活動總結:

總結端午節(jié)活動,讓幼兒回家與家長一起共享在幼兒園的端午活動內(nèi)容。

端午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000字左右篇五

班會主題:粽葉飄香話端午

班會時間:20__年6月16日

參會人員:08酒店一班及08中文文秘班全體人員

班會目的:利用本次班會,讓同學認識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學習端午節(jié)文化,激活同學的愛國熱忱和民族驕傲感。

班會過程:

一、導入

1、我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嗎?

2、那么端午節(jié)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日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jié)去認識一下。

二、端午解簡介:

農(nóng)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jié)”。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能夠稱為端五。農(nóng)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shù),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于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三、端午節(jié)別稱

1、端午節(jié)有哪些別稱?

據(jù)統(tǒng)計端午節(jié)的名稱在我國全部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jié)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jié)、端五節(jié)、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重午節(jié)、天中節(jié)、夏節(jié)、五月節(jié)、菖節(jié)、蒲節(jié)、龍舟節(jié)、浴蘭節(jié)、粽子節(jié)等等。

2、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許多,誰能告知大家?

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a、紀念屈原,據(jù)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嵙⒖虅澊瑩凭?,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合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予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漸漸進展成為龍舟競賽?!磥?,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p>

b、迎濤神,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jié)。

c、龍的節(jié)日,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qū)“龍”的部落進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jié)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fā)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四、端午節(jié)習俗

過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tǒng)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很多故事傳奇,于是各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