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教學資料》17封建論_第1頁
《古漢語教學資料》17封建論_第2頁
《古漢語教學資料》17封建論_第3頁
《古漢語教學資料》17封建論_第4頁
《古漢語教學資料》17封建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封建論柳宗元編輯ppt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蓋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勢之來,其生人之初乎?不初,無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1]孰為近:疑問代詞,哪一種,是有原始階段還是沒有原始階段。[2]封建:指周代“封國土,建諸侯”的分封制,與今所說的“封建社會”不一樣。[3]彼封建者:彼:那個莫能去之:莫:否定性無定代詞,沒有誰。[4]蓋非不欲去之也:蓋:句首語氣詞,起承接上文的作用。[5]其生人:其:句首語氣詞,大概,恐怕,表示一種測度語氣。[6]無以有封建:“無”后省略賓語,“以”是連詞?!咀g文】

自然界果真沒有個原始階段嗎?我沒法知道。人類果真有個原始階段嗎?我沒法知道。那么,有或者沒有原始階段,哪一種說法比較接近事實呢?我認為:有個原始階段這種說法更接近事實。怎樣證明這一點呢?從分封制就可以證明。那種分封制,經(jīng)歷了古代賢明的帝王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都不能把它廢除。大概不是不想去掉它,而是形勢不許可。這種形勢的產(chǎn)生,大概就在為類的原始階段吧?不是原始階段的那種形勢,就不會產(chǎn)生分封制。分封制的產(chǎn)生,并不是圣人的本意。

編輯ppt彼其初與萬物皆生,莫木榛榛,鹿豕披披,人不能搏噬,而且無毛羽,莫克自奉自衛(wèi),荀卿有言,必將假物以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爭,爭而不已,必就其能斷曲直者而聽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眾;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長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為群。群之分,其爭必大,大則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眾群之長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屬。于是有諸侯之列,則其爭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諸侯之列,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連帥之類,則其爭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連帥之類,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會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縣大夫,有縣大夫而后有諸侯,有諸侯而后有方伯、連帥,有方伯、連帥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

31章編輯ppt【譯文】

人類在原始階段,是生活在其它萬物中間的,那時野草樹木雜亂叢生,野獸成群四處奔走,人不能象野獸那樣用爪牙來博斗,而且身上也沒有毛羽來抵御嚴寒,不能光靠自身的力量來供養(yǎng)自己、保衛(wèi)自己、正如荀卿曾經(jīng)說過的,“人類一定要利用外物作為自己求生的工具“。利用外物來求生的一定要相爭,爭個不停,一定去找那些能判斷是非的人而聽從他的命令。那又有智慧又明白事理的人,服從他的人一定很多;他把正確的道理告訴要求判斷是非的人,那些不肯改悔的,一定在吃了苦頭之后才懼怕;因此君長和刑法,政令就產(chǎn)生了。這樣,居處相近的人便結(jié)成群。

32章編輯ppt

夫堯、舜、禹、湯之事遠矣,及有周而甚詳。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羅,四周于天下,輪運而輻集。合為朝進會同,離為守臣汗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禮傷尊,下堂而迎進者。歷于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陵夷迄幽、平,王室東徙,而自列為諸侯。厥后,問鼎之輕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誅萇弘者用之,天下乖戾,無君君之心。余以為周之喪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諸侯之盛強,末大不掉之咎歟?遂判為十二,合為七國,威分于陪臣之邦,國殄于后封之秦。則周之敗端,其在乎此矣。

33章編輯ppt【譯文】

堯、舜、禹、湯的事跡距我們很遠了,對于周朝我們知道的才很詳備。周朝占有天下,把土地分割開來,設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了許多諸侯,諸侯國象繁星羅列,布滿天下,集結(jié)在天子周圍,就象車輪運轉(zhuǎn)時輻條總繞著車轂轉(zhuǎn)那樣。諸侯聚合起來去朝見天子或自行集會,分開來則成為鎮(zhèn)守各自封國的臣子、保衛(wèi)朝廷的屏障。但是下傳到了周夷王的時候,破壞了禮法,損害了天子的尊嚴,竟出現(xiàn)周夷王親自下堂迎接朝見的諸侯的事情。直到周宣王的時候,他雖然仗恃著復興周王朝的功德,顯示出南征北伐的威風,結(jié)果還是無力決定魯君的繼承人。這樣漸漸衰落下去,直到周幽王被犬戎所殺,周平王遷都洛陽,才不得不自居于諸侯的地位。

34編輯ppt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wèi)而為之守宰,據(jù)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制四海,運于掌握之內(nèi),此其所以為得也。不數(shù)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氣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挺謫戍之徒,圜視而合從,大呼而成群。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殺守動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1]裂都會:裂:廢除.[2]其有由矣:其:代詞,指代"不數(shù)載而天下大壞".【譯文】秦朝統(tǒng)一了中國,把侯國的都城土地分成郡縣,廢掉了分封制而任命郡守縣令等地方長官,占據(jù)了天下的險要地勢,建都于全國的上游,居高臨下,控制著全境,把整個天下掌握在自己手里,這就是秦朝所以能夠得到成功的緣故。沒有經(jīng)過幾年而秦朝對天下的統(tǒng)治即告崩潰,那是有原因的。頻繁地征發(fā)數(shù)以萬計的百姓去服兵役、勞役,刑法越來越殘暴,搜刮盡百姓的財貨。于是那些背著鋤頭、木棍被流放去防守邊境的人們,十分警惕地聚集起來,怒吼著匯合成起義的大軍。那時有反叛的百姓而沒有反叛的官吏,在下的老百姓怨恨秦王朝,在上的官吏懼怕秦王朝。四面八方相互配合,殺郡守抓縣令的事情在各地同時發(fā)生。錯誤在于秦王朝引起了人們的怨恨,并不是郡縣制有什么流弊。

編輯ppt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nèi)而立宗子,封功臣。數(shù)年之間,奔命扶傷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遲不救者三代。后乃謀臣獻畫,而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群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繼漢而帝者,雖百代可知也。(1)病流矢:?。河米鲃釉~,射成重傷.[2]秦制之得亦以明矣:以:通“已”,已經(jīng).【譯文】

漢朝統(tǒng)一了全國之后,想糾正秦朝的偏差,于是遵從周朝的分封制,分割天下,封自己的子弟和功臣為諸侯王。沒有幾年,便為了平息諸侯國的叛亂,連聞命奔走、救死扶傷都來不及,以至于漢高祖劑邦被圍困在平城,又被飛箭射傷,就這樣漢代衰落不振達三代之久。后來由于謀臣獻策,諸侯王的勢力遭到分散削弱,他們才安分自守了。但是,漢朝在開始恢復分封制的時候,全國還有一斗地區(qū)實行郡縣制,當時只有反叛的諸侯王,卻沒有反叛的郡縣,那么秦朝郡縣制的正確,又由此得到證明。繼漢朝而稱帝的人,就是再過一百代,我們也可以知道他必然是實行郡縣制的。

編輯ppt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為宜也。然猶桀猾時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時則有叛將而無叛州。州縣之設,固不可革也。(1)此其所為宜也:此:代詞,用來的辦法.(2)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失:過錯.(3)州縣之設:之: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義.【譯文】

唐朝建立以后,設置了州縣,任命了州縣的長官,這就是唐朝所以發(fā)達的原因。但還是有兇惡狡猾的藩鎮(zhèn)不時起來叛亂,殘害地方,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不是因為設置了州縣,而是因為藩鎮(zhèn)擁兵割據(jù),那時有反叛的藩鎮(zhèn)將領(lǐng)而沒有反叛的州縣長官。郡縣制的建立,確實是不能改變的。

編輯ppt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適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茍其心,思遷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1)封建者:推行封建制的人.(2)守宰:郡守和縣令.(3)思遷其秩而已:遷:升遷.(4)何能理乎?:怎么能夠治理國家呢?【譯文】

有人說:“分封制下的世襲君長,一定會把他管轄下的地區(qū)當作自己的土地盡心治理,一定把他管轄下的百姓當作自己女一樣地受護,改革那里的風俗,搞好那里的政治,這樣施行教化就比較容易??たh制下的州縣地方官,抱著得過且過的心理,只想升官罷了,怎么能把地方治理好呢?”我認為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編輯ppt周之事跡,斷可見矣:列侯驕盈,黷貨事戎,大凡亂國多,理國寡。侯伯不得變其政,天子不得變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1)事跡:政事的痕跡.(2)周事然也:周朝的政事就是這樣.【譯文】

周朝的情況,今天確實可以看清楚了。諸侯驕橫,貪財好戰(zhàn)。大體上來說,政治混亂的國家多,政治修明的國家少。諸侯之長不能改變它的暴政,天子不能撤換不稱職的諸侯。真正能做到受惜土地、愛護人民的,一百個中間也沒有一個。造成這種弊病的原因在于分封制,不在于朝廷政治。周朝的情況就是如此。編輯ppt秦之事跡亦斷可見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ひ夭坏谜渲疲卦撞坏眯衅淅???嵝炭嘁?,而萬人側(cè)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1)酷刑苦役:殘酷的刑罰、痛苦的謠役.(2)而萬人側(cè)目:不是確數(shù),是概數(shù),形容人多【譯文】

秦朝的情況,也確實可以看得清楚了。有管理人民的郡縣制,可是不把地方政權(quán)交給郡縣,正是這種情況;有管理人民的地方官,可是不讓郡縣官進行管理,也正是這種情況??たh不能發(fā)揮郡縣制的作用,地方官不能行使職權(quán),殘酷的刑罰,痛苦的勞役,使萬民怨恨。問題的根源在于朝廷的暴政,不在于郡縣制,秦朝的情況就是這樣。編輯ppt漢興,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國,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雖亂,不可變也;國人雖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遷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怙勢作威,大刻于民者,無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謂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漢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馮唐,聞黃霸之明審,睹汲黯之簡靖,拜之可也,復其位可也,臥而委之以輯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法,朝斥之矣。設使?jié)h室盡城邑而侯王之,縱令其亂人,戚之而已。孟鄶、魏尚之術(shù),莫得而施;黃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譴而導之,拜受而退已違矣。下令而削之,締交合從之謀,周于同列,則相顧裂眥,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則削其半,削其半,民猶瘁矣,曷若舉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漢事然也。編輯ppt(1)然后掩捕而遷之:然后:這樣以后.遷:意動用法,把他們流放.(2)無如之何:之:代詞,如......何,怎么樣.(3)及夫郡:及夫:至于.(4)何以言之?:倒裝句,以何言.憑著什么這樣說.(5)且漢知孟舒于田叔:于:介詞,從.(6)復其位可也:其:指上文孟舒、魏尚、黃霸、汲黯(7)朝拜而不道:拜:授予官職.【譯文】

漢朝建立的時候,天子的政令只能推行到郡縣,不能推行到諸侯國;天子只能控制郡縣長官,不能控制諸侯王。諸侯王雖然胡作非為,天子也不能改變這種情況。那里的百姓雖然非常痛苦,也無法解除。只有等到諸侯王發(fā)動叛亂,這才能把他們逮捕流放到別處去,或者派兵把他們消滅掉。要是他們的罪惡未棄分暴露,盡管他們非法牟利,搜刮錢財,依仗權(quán)勢,作威作福,給百姓造成了嚴重的危害,但朝廷對他們也沒有辦法。編輯ppt今國家盡制郡邑,連置守宰,其不可變也固矣。善制兵、謹擇守,則理平矣。

(1)盡制郡邑:全部實行郡縣制.(2)謹擇守:謹慎地選擇州縣長官.【譯文】今天國家完全實行郡縣制,不斷地任命州縣長官,這種情況是一定不能改變的了。朝廷只要很好地掌握軍隊,慎重地選擇地方官吏,那么國家就可以治理好了。

?;蛘哂衷唬骸跋?、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謂知理者也?!保郏保菹?、商、周、漢封建而延:延:長久.【譯文】有人又說:“夏、商、周、漢四代實行分封制,他們統(tǒng)治的時間都很長勻,而秦朝實行郡縣制,統(tǒng)治的時間卻很短呢。”說這種話的人,更不懂治理國家的道理。編輯ppt魏之承漢也,封爵猶建,晉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聞延祚。今矯而變之,垂二百祀,大業(yè)彌固,何系于諸侯哉?

[1]今矯而變之:糾正并改變它.【譯文】

魏繼承漢朝,分封制還存在,西晉繼承魏,分封制沿襲不改,但魏的曹氏、西晉的司馬氏都很快就衰亡了,沒聽說統(tǒng)治了多久。今天唐朝矯正了漢以來的分封制,改為郡縣制,從開國到現(xiàn)在將近二百年,國家基業(yè)愈加鞏固,這與分封諸侯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編輯ppt或者又以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當復議也?!笔谴蟛蝗?。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蓋以諸侯歸殷者三千焉,資以黜夏,湯不得而廢;歸周者八百焉,資以勝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為安,仍之以為俗,湯、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已也,私其衛(wèi)于子孫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已之威也,私其盡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1)周之不革者:之: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者:"者"字組詞,表"......的原因.[2]蓋以諸侯:以:因為.第35編輯ppt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賢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繼世而理。繼世而理者,上果賢乎?下果不肖乎?則生人之理亂未可知也。將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視聽,則又有世大夫世食祿邑,以盡其封略。圣賢生于其時,亦無以立于天下,封建者為之也。豈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勢也?!?/p>

(1)夫天下之道:夫;句首語氣詞,表議論.(2)則生人之理亂未可知也:則:承接連詞,那么.(3)以一其人之視聽:一:動詞,統(tǒng)一.視聽:見聞,指思想.(4)亦無以立于天下:以:連詞.立:樹立,建立.(5)吾固曰:固:通"故"因此.【譯文】

按照天下的道理,國家安定,才能夠得到人民的擁護。使賢明的人居上位,不肖的人居下位,然后可以安定。分封制下的統(tǒng)治者,是一代繼承一代地統(tǒng)治下去的。在這種世襲的制度下,居上位的人果趄賢明嗎?居下位的人果趄不肖嗎?那么百姓究竟是得到了太平還是遭遇到禍亂,就無法知道了。諸侯王想要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以便于統(tǒng)一百姓的認識,而世大夫們世世代代享有的封地,卻又布滿了全國。即使有圣人賢人生于那個時代,也沒有立足之地,這就是分封制所造成的后果。難道是圣人的制度要造成這樣的結(jié)果嗎?所以我肯定地說:“這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由形勢決定的。”

編輯ppt[朝]

(1)本義是早晨,名詞,讀zhao?!墩f文》:“朝,旦也,”如本篇:“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薄俺迸c“夕”相對,“朝”指早晨。又《北冥有魚》:“朝菌不知晦朔?!?/p>

(2)引伸為朝見,動詞,讀chao。如《晉靈公不君》:“盛服將朝?!庇帧读H藺相如列傳》:“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于與廉頗爭列?!?/p>

(3)表示使朝見。如《孟子.梁惠王上》:“欲辟土地,朝秦楚,位中國,而撫四荑也?!薄俺爻爸甘骨爻?。

(4)引伸為朝廷,即朝見軍主的處所。如《鄒忌諷齊王納柬》:“于是入朝見威王?!?/p>

(5)引伸為朝代?!读雍衲怪俱憽罚骸八栏咦诔!胺祷鼐庉媝pt

[集]

(1)本義指群鳥停留在樹上金文寫作x,三只鳥在樹上,象群鳥集樹狀。如《詩經(jīng).周南.葛覃》:“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又范仲淹《岳陽樓記》:“沙鷗翔集?!边@些“集”字用的是本義,都指群鳥棲聚。

(2)引伸為一般的停落。如《促織》:“蟲集冠上,力叮不釋。”(3)引伸為聚合。如本篇:“輪運而輻集。”“輻集”指像輻條一樣聚合在轂上。又為人的聚合。如《過秦論》:“天下云集而響應?!?/p>

“云集”指像云彩一樣聚合。

(4)引伸為聚會,一般指親友的聚會。如王羲之《蘭亭集序》:“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5)聚合在一起引伸為完成,成就。《齊晉鞌之戰(zhàn)》:“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p>

(6)由聚合又引伸為詩文的匯集。如《文選序》:“故與夫篇什,雜而集之。”古人分述為“經(jīng)、史、子、集”四部。返回編輯ppt[遷]

(1)本義是由下向上的移動,所以從辵。動詞?!墩f文》:“遷,登也?!薄睹献樱墓稀罚骸拔崧劤鲇谟墓龋w于喬木者。”(2)引伸為升遷,升官。如本篇:“守宰者,茍其心,思遷其秩而已?!庇帧逗鬂h書.張衡傳》:“再遷為太史令?!?/p>

(3)升遷的反面,降職、流放也叫遷,又稱“左遷”。如本篇:“及夫大亦不道,然后掩捕而遷之,勒兵而荑之耳?!薄斑w客”指降職到外地做官的人。如《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庇上蛏弦苿臃褐敢话愕倪w移。王安石《答司馬柬議書》:“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是說盤庚遷移國都,怨恨他的還有百姓。返回編輯ppt[功]

(1)工作,付出勞動、氣力,所以從力從工。它包括農(nóng)事,勞役,文武之事,如《詩經(jīng).豳風.七月》:“嗟我農(nóng)夫,我稼既同,上入執(zhí)宮功?!薄皥?zhí)宮功”就是服修繕宮室的家內(nèi)勞役。同篇:“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武功”則指田獵之事。

(2)由工作的結(jié)果,

有了成績,成就義。如《勸學》:“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庇帧睹献樱珜O丑上》:“故事半古之人,而功必倍之?!?/p>

(3)引申為功業(yè),事業(yè)?!睹献樱珜O丑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這里的“功”指功業(yè)。

(4)引申為功勞,功勛。如本篇:“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nèi)而立宗子,封功臣

?!?/p>

返回編輯ppt[尊]

(1)本義是酒器。文寫作x,象人以雙手捧著酒器?!墩f文》:“尊,酒器也?!?/p>

(2)引申為尊貴,尊顯義。與卑賤相對,形容詞。如本篇:“然而降于荑王,害禮傷尊,下堂而迎覲者。”

(3)用作動詞,是使尊貴,使地位高。如《觸龍說趙太后》:“位尊而無功”。

(4)引申為尊貴義后,又制“罇”,“樽”二字表示酒器。如陶潛《歸去來辭》:《滕王閣序》:“氣凌彭澤之樽。”返回編輯ppt

[令]

(1)本義是發(fā)令?!墩f文》:“令,發(fā)號也?!?/p>

(2)引申為使令義。如《觸龍說趙太后》:“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zhì)者,老婦必唾其面?!?/p>

(3)用作名詞,又指法令?!妒酚浨Z生列傳》:“王使屈平為令?!?/p>

(4)引申為發(fā)令的官名。如縣令。如本篇:“天下相合,殺劫令而并起?!?/p>

(5)用作連詞,表示即使,假使。如本篇:“縱令其亂殺人,戚之而已。”返回編輯ppt[拜]

(1)古今都指表示敬意的禮節(jié),古怪人實行跪拜禮,人先跪下,頭下俯至手,與心平,所以《說文》上說:“拜,首至手也?!?/p>

(2)引申為以禮拜見,謁見?!墩撜Z陽貨》:“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p>

(3)由以禮相見,引申為授予官職。如本篇:“覩汲黯之簡靖,拜之可也。”

(4)又引申為接受官職。文天祥《指南錄后序》:“于是辭相印不拜。返回編輯ppt[假]

(1)現(xiàn)代義指虛假,而古代指借。如《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頱?!?/p>

(2)引申為憑借。如本篇:“夫假物者必爭,爭而不已,必就其能斷曲直者而聽命焉?!?/p>

(3)引申為臨時的非正式的如柳宗元薛存義序存義假令零陵二年矣

(4)又引申為給予漢書劉盆子傳視其乏者則假衣裳(5)又引申為虛假虛偽形容詞返回編輯ppt[徙]

(1)本義是遷移?!墩f文》:“徙,移也?!比绫酒骸傲暌囊儆谟模瑓?,王室東徙?!?/p>

(2)由空間的遷移引申為變化,變動。如《呂氏春秋察今》:“時已徙矣而法不徙?!?/p>

(3)用在官職上的變化,則指職務調(diào)動,多指降職。如《史記淮陰侯列傳》:“徙齊王信為楚王?!狈祷鼐庉媝pt[國]

(1)古義是指周代諸侯的領(lǐng)地?!睹献恿夯萃跎稀罚骸肮讶酥趪玻M心焉耳矣。”西漢時代特征諸侯王的封邑也稱“國”,這個“國”相當于郡,所以“郡國”連稱。

(2)上古漢語“國”又指國都,首都。如《鄭伯克段于鄢》:“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返回編輯ppt[判](1)本義是剖分?!墩f文》:“判,分也?!彼詮牡稄陌??!鞍搿币彩欠至x。如本篇遂判為十二,分為七國。”(2)引申為區(qū)別,分辨。如蘇洵《六國論》:“強弱勝負已判矣?!保ǎ常┯譃榉直媪x,特指官府斷案。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太尉判狀,辭甚僎。”(4)由分成兩部分引申為半,一半義。如《周禮地官媒氏》:“掌萬民之判?!狈祷鼐庉媝pt[理](1)今義多指治理,道理。古代漢語“理”的本義是雕琢玉?!墩f文》:“理,治玉也。”所以字從玉。(2)由治玉引申為治理,如本篇:“守宰者,茍其心,思遷其秩而已,何能理乎?”(3)治理的積極結(jié)果是治理得好。形容詞。如本篇:“大凡亂國多,理國寡。”(4)用作名詞,指治理的措施。如本篇:“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庇种钢卫碇?。如本篇:“尤非所謂知理者也?!保ǎ担┯忠隇槭枥恚??!赌咎m詩》:“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保ǎ叮┯捎袷募y理引申為物體的紋理。如《扁鵲見蔡桓公》:“君之疾在腠理?!保ǎ罚┯忠隇榈览?。如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返回編輯ppt[1]彼其初:彼:指人類。[2]莫克:克:能夠。[3]夫假物者必爭:夫:發(fā)語詞,表示要發(fā)表議論。[4]必就其能斷曲直者而聽命焉:就:走向,走近。焉:兼詞,相當于“于之”。[5]告之以直而不改:以直:用正確的道理,介賓詞組作補語。直:形容詞,這里指直理,即正確的道理。[6]痛之:使之痛。動詞的使動用法。[7]由是君長刑政生焉:是:代詞,這,充當介詞“由”的賓語。[8]大則后有兵有德:大:用作動詞,擴大。[9]以安其屬:以:目的連詞。[10]然后天下會于一:會:這里指權(quán)力集中。返回第3章編輯ppt分成了許多群以后,群和群之間相爭的規(guī)模一定會大,這樣就產(chǎn)生了用武器來鎮(zhèn)壓和用道德來安撫的統(tǒng)治。又出現(xiàn)了比一群之長更有威德的人,各個群的首領(lǐng)又到他那里去聽從命令,來安定自己管轄的部屬。于是產(chǎn)生了許多諸侯,他們相爭的規(guī)模就更大了。又有比諸侯威德更大的人,許多諸侯又到他那里去聽從命令,來安定他們的封國。于是又產(chǎn)生了“方伯”、“連帥”這樣一些諸侯領(lǐng)袖,那么他們相爭的規(guī)模就更大了。這樣就又出現(xiàn)了比“方伯”、“連帥”威德更大的人,“方伯”、連帥“一類的諸侯領(lǐng)袖,又到他那里去聽從命令,來安定他們的百姓,這樣天下就統(tǒng)一于天子一個人了。因此先有鄉(xiāng)里的長官而后有縣的長官,有了縣的長官而后有諸侯,有了諸侯而后才有“方伯”、“連帥”,有了“方伯”、“連帥”而后才有天子。從最高的天子到鄉(xiāng)里的長官,他們有德于百姓的,死后人們一定擁護他們的子孫繼續(xù)作為首領(lǐng)。所以說分封制的產(chǎn)生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