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產生與發(fā)展_第1頁
稅收產生與發(fā)展_第2頁
稅收產生與發(fā)展_第3頁
稅收產生與發(fā)展_第4頁
稅收產生與發(fā)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稅收產生與發(fā)展第1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一節(jié)我國稅收的歷史發(fā)展一、我國奴隸社會的稅收(一)夏、商、周三代的貢、助、徹貢產生于夏朝,具體又分為:土貢:王室對所屬部落及被武力征服的部落強制課征。大多為土特產品。(任土作貢)貢賦:分封土地情況下,奴隸主向國王貢納農產品,一般根據土地收獲量定出平均數,抽取一定比率。(夏侯氏五十而貢)貢因其帶有強制性,所以是具有稅收萌芽的原始形式。第2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助產生于商代,是在“井田制”下,將六百三十畝土地劃分為九塊,每塊七十畝,中間為公田,周圍田畝授予八家農戶為私田,并由八家提供力役共同耕種公田,公田收獲全部歸王室所有,不再稅其私田。實際上是一種力役之征。(殷人七十而助)

第3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徹產生于周代,“徹”本意為“通”,即“通公私”,指井田不再分為公田和私田,每個農戶耕種的土地要將一定數量的土地收獲繳納給王室。即由力役形式改為實物形式。(周人百畝而徹)貢、助、徹這三者都是王室作為土地所有者對土地收獲的原始的強制課征形式,在當時土地所有制下,其基本特征為地租,從稅收起源角度看,由于王室又是國家代表,因此,貢,助,徹也具有一些稅收萌芽的原始形式,是我國稅收產生的起源。

第4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工商稅收的出現關市之賦——是指為適應手工業(yè)發(fā)展,開始對經過關卡和上市交易的物品的征收。具有關稅和商品交易稅的性質。山澤之賦——是國家對山林、川澤、池湖出產的各種物品所課征的稅,包括對伐木,狩獵,捕魚等所獲征稅。幣馀之賦——是指對出售剩余物品及雜項收入所征的稅。這三賦是我國工商稅收的起源。第5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完全形態(tài)農業(yè)稅的產生“初稅畝”初即始,稅畝即“履畝而稅”,就是無論公田還是私田,也不論每人擁有多少土地,對農民試行按土地面積來征稅。凡納稅之田,國家承認私有,并允許土地買賣。它表明當時魯國的農奴制度已經為封建制度所取代,土地私有制合法化,農民獲得了地權,必須按取得的權利承擔納稅義務。它標志著我國農業(yè)稅收的產生,是稅收起源的一個里程碑。第6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我國奴隸社會稅收的特點:稅收處于初始形態(tài),不僅名稱較多,而且往往與其他形式相混合。實行最古老的直接稅形式,實物課征。第7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二節(jié)我國稅收的歷史發(fā)展二、我國封建社會的稅收封建社會相對于奴隸社會,稅收增加很多封建社會稅收的種類對農業(yè)的課稅

對人頭的課稅

對工商業(yè)的課稅

對財產和其他的課稅

第8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商鞅變法秦朝的口賦漢朝的商稅、酒稅等第9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兩晉占田制南北朝均田制第10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我國封建社會的稅收改革初唐的“租庸調”田有租,戶有調,身有庸。中唐的“兩稅法”兩次分征說:即征稅分夏秋兩次,故名兩稅;兩稅合并說:即兩稅的內容為地稅與戶稅的合并,也就是以戶稅、地稅為主統(tǒng)一各項稅收,發(fā)展而為一種新的稅收。第11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明代的“一條鞭法”將地稅與徭役合一,按田畝征納,也就是將繁復的賦役項目編為一條。清代的“攤丁入地”就是丁銀攤入地畝征收第12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四、封建社會稅收的特點以對農業(yè)的課稅為正稅和主體稅,而且這種對農業(yè)的課稅大都按田、丁、戶征收;

對工商業(yè)的課稅得到了很大發(fā)展;

封建社會前期、中期仍以實物征納為主,后期以貨幣交納占主導地位。

第13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五、國民政府時期的稅收舊中國國民黨政府稅收體系間接稅體系關稅鹽稅消費稅營業(yè)稅行為稅直接稅體系財產稅收益稅第14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三節(jié)我國社會主義稅收的建立和發(fā)展一、我國社會主義稅收的建立民主革命時期,建立了革命根據地稅收。主要是農業(yè)稅,此外還有營業(yè)稅、所得稅、貨物產銷稅等。革命根據地稅收,為社會主義稅收的建立積累了經驗。1949年以后,建立社會主義新稅收是新中國國家政權的建立和全國統(tǒng)一的政治經濟制度的迫切要求。

第15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950年,前政務院頒布《全國稅政實施要則》除農業(yè)稅外,規(guī)定全國有14種稅,即:貨物稅、工商業(yè)稅、鹽稅、關稅、存款利息所得稅、薪給報酬所得稅、印花稅、遺產稅、交易稅(未公布全國的統(tǒng)一稅法),屠宰稅、房產稅、地產稅、特種消費行為稅、使用牌照稅。不久又公布《契稅暫行條例》社會主義新稅收體系建立。第16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1950年7月至1978年期間的稅收調整和改革1950年7月調整稅收1953年修正稅制1958年改革工商稅制和統(tǒng)一全國農業(yè)稅制

1963年改革工商所得稅

1973年試行工商稅第17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1979~1991年的稅收改革1980~1982年健全涉外稅收1983~1984年先后進行了兩步利改稅改革1985~1991年,逐步完善特定行為稅和地方稅

第18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四、1994年的稅制改革稅制的不完善之處:稅負不平,不利于企業(yè)平等競爭;國家與企業(yè)的分配關系很不規(guī)范;稅收權限劃分不適應分稅制體制的需要;稅收調控的范圍和程度,不能適應生產要素全面進入市場的要求;內外資企業(yè)稅制不同,矛盾日益突出;稅收征管制度不嚴,征管手段落后,流失嚴重;稅收法制體系尚不健全,沒有形成稅收立法、司法和執(zhí)法相互獨立、相互制約的機制。

第19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改革指導思想:統(tǒng)一稅法、公平稅負、簡化稅制、合理分權,理順分配關系,保障財政收入,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稅制體系。改革主要內容:所得稅制的改革統(tǒng)一內資企業(yè)所得稅,內資企業(yè)統(tǒng)一實行33%的比例稅率;取消“國營企業(yè)調節(jié)稅”、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和預算調節(jié)基金。修訂個人所得稅,把原來征收的個人所得稅、個人收入調節(jié)稅、城鄉(xiāng)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統(tǒng)一起來。第20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流轉稅制的改革新流轉稅制由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yè)稅組成。其他稅種的改革資源稅征收范圍擴大到所有礦產資源,調整了稅負開征土地增值稅;調整城鄉(xiāng)維護建設稅、土地使用稅;取消集市交易稅、牲畜交易稅、燒油特別稅、獎金稅和工資調節(jié)稅;將特別消費稅并入消費稅,鹽稅并入資源稅;統(tǒng)一實行房產稅和車船使用稅,并適當調高稅負;將屠宰稅、筵席稅下放給地方。第21頁,共2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稅收征管制度的改革普遍建立納稅申報制度;積極推行稅務代理制度;加速推進稅收征管計算機化的進程建立嚴格的稅務稽查制度組建中央和地方兩套稅務機構;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