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總復習_第1頁
《宏觀經濟學》總復習_第2頁
《宏觀經濟學》總復習_第3頁
《宏觀經濟學》總復習_第4頁
《宏觀經濟學》總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宏觀經濟學》總復習基本題型:一、選擇題二、名詞解釋三、簡答題四、計算題五、論述題1編輯ppt第十二章國民收入核算一.國內生產總值(GDP)含義。二.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區(qū)別。三.GNP/GDP的三種核算方法。

支出法

收入法

生產法

名義GDP、實際GDP2編輯ppt四、國民收入的幾個主要概念

GNP=GDP+NFP1.國民生產凈值NNP=GNP-折舊2.國民收入NINI=NNP-企業(yè)間接稅和企業(yè)轉移支付+政府補助金3.個人收入PIPI=NI-公司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和社會保險稅+政府向個人的轉移支付4.個人可支配收入DPI

DPI=PI-個人所得稅以上會運用于計算3編輯ppt五、儲蓄-投資恒等式兩部門經濟支出:Y=C+I(消費+投資)收入:Y=C+S(消費+儲蓄)收入=支出所以I=S4編輯ppt三部門經濟

支出:Y=C+I+G收入:Y=C+S+T(T=To-Tr)To—全部稅金收入Tr—政府轉移支付T——政府凈收入即I=S+(T-G)=私人儲蓄+政府儲蓄5編輯ppt四部門經濟支出:Y=C+I+G+NX收入:Y=C+S+T+Kr

Kr:本國居民對外國人的轉移支付所以I=S+(T-G)+(Kr-NX)外國對本國的儲蓄6編輯ppt第十三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一、凱恩斯消費理論1、消費、儲蓄和收入2、消費函數(shù)和儲蓄函數(shù)的關系邊際消費傾向和平均消費傾向7編輯ppt二、幾種常見的消費理論絕對收入假說相對收入假說生命周期假說永久收入假說8編輯ppt三、國民收入的決定凱恩斯理論的基本思想:在存在閑置資源的條件下,總產出(或總收入)是由總需求決定的.9編輯ppt四:稅收固定時的各種乘數(shù)10編輯ppt平衡預算乘數(shù)平衡預算乘數(shù)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時以相等數(shù)量增加或減少使國民收入變動對政府支出變動的比率。即當政府支出每增加1元時,稅收收入也增加1元,即政府的預算仍然是平衡的。平衡預算乘數(shù)=政府支出乘數(shù)+稅收乘數(shù)kb=1/(1-b)+(-b)/(1-b)=1

11編輯ppt四部門經濟中的乘數(shù)y=(a+i+g-bT0+b.TR+x-m0)/(1-b+m*)對外貿易乘數(shù)dy/dx=1/(1-b+m*)表示出口增加1單位引起國民收入變動多少。12編輯ppt第十四章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一、IS—LM模型

IS曲線方程的推導、曲線移動方向距離

LM曲線方程的推導、曲線移動方向距離

流動偏好陷阱

產品市場和均衡市場的均衡13編輯ppt

二、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非均衡

四區(qū)域、IS曲線兩側、LM曲線兩側

14編輯ppt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非均衡IIIIIIIVyr區(qū)域產品市場貨幣市場

I

i<s有超額產品供給L<M有超額貨幣供給

IIi<s有超額產品供給L>M有超額貨幣需求

IIIi>s有超額產品需求L>M有超額貨幣需求

IV

i>s有超額產品需求L<M有超額貨幣供給ISLM15編輯ppt凱恩斯的基本理論框架APC=C/YMPC=C/Y消費傾向收入(Y)消費C投資I利率(R)資本的邊際效率MEC流動偏好L=L1+L2貨幣供給預期收益R重置成本凱恩斯的Y決定理論C=C(Y)乘數(shù)相關概念KI=1/(1-MPC)=1/MPSC=a+bYM=M1+M2交易動機謹慎動機投機動機L1=L1(Y)+L2=L2(R)—L1=kYL2=-hRMEC=r儲蓄SS=S(Y)S=-a+(1-b)Y16編輯pptS(y)=I(r)M/p=m=m1+m22.儲蓄函數(shù)1.投資函數(shù)3.均衡條件S=S(y)I=I(r)IS曲線4.流動偏好5.貨幣供給L=L1(y)+L2(r)m=L=L1(y)+L2(r)6.均衡條件LM曲線均衡的(r,y)當L1=kyL2=-hr時凱恩斯的基本理論框架17編輯ppt第十五章

宏觀經濟政策分析18編輯ppt一、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什么是財政政策?財政政策是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yè)和國民收入的政策。變動稅收可以調節(jié)個人和企業(yè)可支配收入;變動政府支出指改變政府對商品與勞務的購買支出以及轉移支付。19編輯ppt什么是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是政府貨幣當局即中央銀行通過銀行體系變動貨幣提供量來調節(jié)總需求的政策。在經濟蕭條時期增加貨幣供給,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資,進而刺激消費,使生產和就業(yè)增加。20編輯ppt

財政政策效果;貨幣政策效果

21編輯ppt

擠出效應:政府支出增加會引起利率的上升,進而抑制私人投資和消費,這就是“擠出效應”。影響擠出效應的因素?貨幣幻覺:人們對貨幣的名義價值而不是實際價值作出反應。

22編輯ppt第十六章

宏觀經濟政策實踐23編輯ppt一、宏觀經濟政策的四大目標:充分就業(yè)、價格穩(wěn)定、經濟持續(xù)均衡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24編輯ppt

自然失業(yè)率——凱恩斯認為如果非自愿失業(yè)已經消除,失業(yè)僅限于摩擦性失業(yè)和自愿失業(yè)的話,就實現(xiàn)了充分就業(yè)。25編輯ppt二、自動穩(wěn)定與斟酌使用

1、自動穩(wěn)定器定義:亦稱內在穩(wěn)定器,是指經濟系統(tǒng)本身存在的一種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膨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毋須政府采取任何行動。財政制度的內在穩(wěn)定機制:(1)稅收的自動變化(2)政府支出的自動變化(3)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它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縮小經濟波動幅度,并無法消除經濟波動。26編輯ppt三、存款創(chuàng)造和貨幣供給狹義的貨幣供給為硬幣、紙幣和活期存款。前兩者稱為通貨(Cu)。存款準備金:存款準備金是商業(yè)銀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庫存現(xiàn)金或在中央銀行的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應付存款人隨時提現(xiàn)的那部分流動資產儲備。

法定準備率:即存款準備金比率,就是存款準備金占銀行吸收存款總量的比例。27編輯ppt1、活期存款的貨幣創(chuàng)造機制D=R/rd

貨幣創(chuàng)造乘數(shù)k=1/rd(1元準備金引起的貨幣供給量)D為活期存款總額R為原始存款rd為存款準備率28編輯ppt2、存款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漏出”(1)超額準備金率re:超額準備金對存款的比率。D=R/(rd+re)k=1/(rd+re)實際準備金=法定準備金+超額準備金

29編輯ppt(2)通貨-存款比率rc:通貨對存款的比率。D=R/(rd+re+rc)k=1/(rd+re+rc)30編輯ppt3、高能貨幣或強力貨幣定義:又稱基礎貨幣,指的是銀行準備金和非銀行部門持有的通貨(用Cu表示)總和,一般用H表示。貨幣創(chuàng)造乘數(shù):基礎貨幣能帶來貨幣供給的擴張倍數(shù)。31編輯ppt※存款創(chuàng)造的基礎:基礎貨幣,或高能貨幣H※H=準備金+非銀行部門的通貨(Cu)=※貨幣供給(M)=通貨(Cu)+活期存款(D)K=M=f(H,,,)準備金:銀行創(chuàng)造貨幣的基礎。32編輯ppt說明:貨幣創(chuàng)造乘數(shù)之所以與前面k=1/(rd+re+rc)不同,主要在于此處將活期存款和通貨合在一起當成貨幣供給量,而前面的貨幣供給量僅為活期存款。33編輯ppt四、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1、法定準備金率2、調整再貼現(xiàn)率——最早使用的政策3、公開市場業(yè)務——應用最廣泛的工具34編輯ppt五、貨幣政策在實踐中的制約因素(1)時滯(2)貨幣流通速度(3)流動性陷阱(4)受經濟周期本身的影響35編輯ppt第十七章總需求—總供給模型模型36編輯ppt一、AD曲線為什么會向右下傾斜?二、AD曲線移動:影響因素、移動方向三、AS曲線為什么會向右上方傾斜?AS曲線移動:影響因素、移動方向四、正常情況下的AS-AD模型五、各流派下的AS-AD模型利用AS-AD模型作圖描述經濟的各個階段37編輯ppt

第十八章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理論

38編輯ppt1、通貨膨脹概念及分類2、通貨膨脹的形成原因需求拉動成本推進供求混合結構性通貨膨脹慣性貨幣發(fā)行過多39編輯ppt

再分配3、通貨膨脹的影響促進論

產出促退論4、通貨膨脹的治理5、菲利普斯曲線(定義、短期與長期)長期菲利普斯曲線的推導40編輯ppt

第二十章

經濟增長理論與經濟周期

41編輯ppt一、增長核算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索羅余量A/A=Y/Y-N/N-K/K42編輯ppt經濟增長因素的分析——丹尼森對經濟增長因素的分析丹尼森把經濟增長因素分為兩大類:生產要素投入量和生產要素生產率。43編輯ppt丹尼森的結論:知識進展是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最重要的增長因素。丹尼森所說的知識進展包括技術知識,管理知識的進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識而產生的結構和設備的更有效的設計在內,還包括從國內的和國外的有組織的研究,個別研究人員和發(fā)明家,或簡單的觀察和經驗中得來的知識。44編輯ppt二、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1、新古典增長模型基本方程推導;

k=s.y-(n+)ky—人均產量;n—勞動力的增長率—資本折舊率45編輯pptk—人均資本的增加,稱為資本深化(即意味著每個工人占有的資本存量增加)s.y—社會的人均儲蓄(n+)k—新增勞動力所配備的資本數(shù)量和資本折舊,稱資本廣化(為每一個新增工人提供平均數(shù)量資本存量)所以新古典模型基本方程表述為:資本深化=人均儲蓄-資本廣化46編輯ppt2、穩(wěn)態(tài)增長率穩(wěn)態(tài)指的是一種長期均衡狀態(tài)。在穩(wěn)態(tài)時,人均資本達到均衡值并維持在均衡水平不變;在忽略技術變化的條件下,人均產量也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k和y達到一個持久水平。穩(wěn)態(tài)的條件:s.y=(n+)k(即k=0)穩(wěn)態(tài)增長率:Y/Y=N/N=K/K=n可見穩(wěn)態(tài)增長率獨立于儲蓄率。(1)儲蓄率增加對產量增長的影響(2)人口增長對產量增長的影響47編輯ppt

3、經濟增長的黃金率(資本的黃金率)其基本內容是:如果對每個人的資本量的選擇使得資本的邊際產品等于勞動的增長率,那么每個人的消費就會達到最大。4、技術進步情況下的新古典增長模型在有技術進步的索洛模型中,雖然在穩(wěn)定狀態(tài)每效率單位的資本k=K/(N?A)和產出y=Y/(N?A)都不變,但人均產出Y/N=y?A和總產出Y=y?A?N卻分別以g和n+g的速率增長。48編輯ppt經濟周期概述二戰(zhàn)前經濟周期理論二戰(zhàn)后經濟周期理論乘數(shù)-加速數(shù)模型實際經濟周期4、經濟周期理論49編輯ppt(1)實際經濟周期理論人物:普雷斯科特基礎:20世紀中期“熊彼特學說”實際經濟周期理論的核心內容50編輯ppt

(2)凱恩斯經濟周期模型

一乘數(shù)-加速數(shù)模型加速原理1.資本-產出比率是指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資本量,即:資本-產出比率(R)=資本數(shù)量/產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