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要點_第1頁
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要點_第2頁
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要點_第3頁
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要點_第4頁
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要點第一頁,共83頁。清(遠)連(州)一級公路升級改造(高速)工程連州至鳳埠段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要點連南段項目管理處二00九年4月第二頁,共83頁。第三頁,共83頁。第四頁,共83頁。第五頁,共83頁。路面工程清連項目連州至鳳埠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層將清連項目首期碾壓式貧混凝土變?yōu)檎駬v式貧混凝土,舊路病害嚴重的面板處理特別強調了采用多錘頭碎石化處理后作為底基層。第六頁,共83頁。第七頁,共83頁。第八頁,共83頁。第九頁,共83頁。第十頁,共83頁。第十一頁,共83頁。第十二頁,共83頁。第十三頁,共83頁。第十四頁,共83頁。第十五頁,共83頁。IDBI(模內傳力桿插入裝置)第十六頁,共83頁。第十七頁,共83頁。排振整平機第十八頁,共83頁。第十九頁,共83頁。水泥備注貧混凝土基層1、不摻粉煤灰時,使用強度等級32.5級以下的水泥。2、摻用粉煤灰時,只使用道路水泥、硅酸鹽水泥、普通水泥。水泥混凝土面層1、采用旋窯道路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42.5、52.5。2、進行路面攤鋪工作時必須選用同品牌的水泥進行施工第二十頁,共83頁。粉煤灰備注貧混凝土基層III級或III級以上的粉煤灰水泥混凝土面層使用I、II級干排或磨細粉煤灰第二十一頁,共83頁。碎石、卵石、碎卵石備注貧混凝土基層III級粗集料最大公稱粒徑≯31.5mm水泥混凝土面層粗集料級別不低于II級,卵石最大公稱粒徑≯19mm、碎卵石最大公稱粒徑≯26.5mm、碎石最大公稱粒徑≯31.5mm。第二十二頁,共83頁。砂備注貧混凝土基層III級細集料細度模數(shù)2.2以上的中、粗砂水泥混凝土面層細集料級別不低于II級細度模數(shù)2.3~3.2之間的中砂第二十三頁,共83頁。第二十四頁,共83頁。第二十五頁,共83頁。第二十六頁,共83頁。第二十七頁,共83頁。第二十八頁,共83頁。交通等級特重重最大水灰比0.650.68第二十九頁,共83頁。第三十頁,共83頁。第三十一頁,共83頁。第三十二頁,共83頁。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7d抗壓強度(MPa)28d試件或28~56d鉆芯抗壓強度標準立方體7d抗壓強度用于施工質量控制。28d彎拉強度試件或28d~56d鉆芯抗壓強度用于質量驗收,以鉆芯抗壓強度作為最終判定的標準。2△板厚度(mm)代表值:-5;合格值:-10每100m路面攤鋪寬度內左右各1處,

連接攤鋪100m邊緣1處,參考巖芯3※平整度(mm)≤4;合格率≥85%;σ(mm)1.23m直尺;每車道200m測2處10尺4縱斷高程(mm)±10水準儀;每200m測4點5相鄰板高差(mm)4每條橫向脹縫工作縫3點,每200m縱橫縫2條,每條3點6接縫順直度(mm)10縱縫20m拉線,每200m4處;橫縫沿板寬拉線,每200m4處7中線平面偏位(mm)20經緯儀;每200m測4點8路面寬度(mm)±20尺測;

每200m測4處9橫坡(%)均值≤+0120,極值≤+0125水準儀;

每200m測4個斷面高速公路貧混凝土基層實測項目第三十三頁,共83頁。第三十四頁,共83頁。第三十五頁,共83頁。備注第三十六頁,共83頁。第三十七頁,共83頁。蠟制養(yǎng)護劑隔離層實測項目養(yǎng)護隔離劑應用類型檢查項目檢查頻度兼養(yǎng)護和隔離功能時有效保水率、抗壓強度比、耐磨性、耐熱性、膜水溶性開工前或有變化時,每標段3次,含固量、成膜時間試驗路段測,施工每5噸測一次僅要求隔離時含固量、成膜時間試驗路段測,施工每5噸測一次第三十八頁,共83頁。成膜質量檢查:1、外觀:噴灑養(yǎng)護隔離劑后半小時至一小時,養(yǎng)護隔離劑在混凝土表面形成養(yǎng)護膜,如果水呈油珠狀滾落,說明已產生隔離效果。若水滲入砼中,則說明漏噴或噴量不足,需補噴。2、成膜厚度:比照法或按照厚度要求對每平方米噴灑量進行換算。正式開工之前,應進行試噴。試噴段應選擇在經驗收合格的基層上進行,其長度為300左右,每一種方案試驗不少于100m。第三十九頁,共83頁。第四十頁,共83頁。水泥混凝土路面簡介第四十一頁,共83頁。滑模攤鋪完成后的水泥混凝土面層第四十二頁,共83頁。名詞解釋第四十三頁,共83頁。交通等級特重重設計彎拉強度?cm(Mpa)5.05.0彎拉彈性模量E(×103MPa)3030水泥混凝土面板設計彎拉強度和彈性模量按照設計要求:連南段水泥混凝土面板設計28d彎拉強度為5MPa試配彎拉強度?c可按?c=(1.10~1.15)?cm來確定

第四十四頁,共83頁。水泥混凝土最佳工作性及允許范圍檢測方法界限坍落度SL(mm)振動粘度系數(shù)η(N/m2·s)攤鋪速度υt(m/min)礫石混凝土碎石混凝土最佳工作性20~4030~60150~5001~2允許范圍10~5020~70100~6000.5~3穩(wěn)定性30±2040±20300±200正常1.5±0.5備注:上述表格可供參考,但必須通過試驗段驗證,將滑模攤鋪機行走速度控制在0.6~1.5m/min,最終確定坍落度第四十五頁,共83頁?;備伮访婊炷翍褂靡龤鈩?,視路面使用的環(huán)境要求,即無抗凍、有抗凍、有抗鹽凍要求三種環(huán)境,無抗凍要求的混凝土含氣量應達到下表中的推薦值,并宜控制在其允許偏差范圍內。

路面混凝土適宜含氣量推薦值(%)最大粒徑(mm)水泥混凝土路面無抗凍要求155±1204.5±1254±1303±1第四十六頁,共83頁。路面混凝土滿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比:高速公路不應大于0.44;使用符合要求的水泥,無抗凍性要求時的最小水泥用量不應小于300kg/m3。3、耐久性第四十七頁,共83頁。在滿足上述三項技術要求的前提下,配合比應盡可能經濟。以單位質量水泥獲得的彎拉強度最大為經濟性評價標準。第四十八頁,共83頁。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設計必須通過路面滑模攤鋪試驗段來驗證,只有同時滿足設計及施工要求的配合比,才是合理的配合比。第四十九頁,共83頁。清連項目首期施工配合比設計合同段水泥砂碎石其他(減水劑)16~31.59.5~164.75~9A1363673563438250A2375693616369246A3361658918179179第五十頁,共83頁。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前準備工作第五十一頁,共83頁。第五十二頁,共83頁。第五十三頁,共83頁?;鶞示€設置—檢查驗收第五十四頁,共83頁。第五十五頁,共83頁。第五十六頁,共83頁。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流程圖第五十七頁,共83頁。水泥混凝土面層滑膜攤鋪施工流程圖第五十八頁,共83頁?;炷列读系谖迨彭?,共83頁?;炷敛剂下菪剂掀鞴伟宀剂掀鞯诹摚?3頁。壓入傳力桿刮平IDBI振動刮平器第六十一頁,共83頁。自動抹平自動抹平板第六十二頁,共83頁。人工精平拉毛第六十三頁,共83頁。第六十四頁,共83頁。第六十五頁,共83頁。第六十六頁,共83頁。第六十七頁,共83頁。第六十八頁,共83頁。第六十九頁,共83頁。第七十頁,共83頁。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彎拉強都(MPa)在合格標準之內參照質量檢驗評定標準2△板厚度(mm)代表值:-5;合格值:-10每100m路面攤鋪寬度內左右各1處,

連接攤鋪100m邊緣1處,參考巖芯3平整度σ(mm)1.2平整度儀:全線每車道連續(xù)檢測,每100m計算σ、IRIIRI(m/km)2.0最大間隙h(mm)-3m直尺;每車道200m測2處10尺4抗滑構造深度(mm)一般路段不小于0.7且不大于1.1;特殊路段不小于0.8且不大于1.2鋪砂法:每200m測1處5縱斷高程(mm)±10水準儀;每200m測4點6相鄰板高差(mm)2每條橫向脹縫工作縫3點,每200m縱橫縫2條,每條3點7縱、橫縫順直度(mm)10縱縫20m拉線,每200m4處;橫縫沿板寬拉線,每200m4處8中線平面偏位(mm)20經緯儀;每200m測4點9路面寬度(mm)±20尺測;

每200m測4處10橫坡(%)±0.15水準儀;

每200m測4個斷面水泥混凝土面層實測項目第七十一頁,共83頁。第七十二頁,共83頁。再次強調:我們必須努力通過“聯(lián)動”管理來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