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栽培技術_第1頁
設施栽培技術_第2頁
設施栽培技術_第3頁
設施栽培技術_第4頁
設施栽培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設施栽培技術第1頁/共54頁第一講茄果類設施栽培第2頁/共54頁第一節(jié)概述一、茄果類蔬菜的種類茄果類蔬菜主要包括:番茄、茄子和辣椒1、番茄番茄在中國的栽培是從20世紀50年代初迅速發(fā)展起來的,逐漸成為主要的果菜之一2、茄子茄子在世界都有分布,以亞洲栽培最多,歐洲次之。第3頁/共54頁3、辣椒辣椒在中國各地普遍栽培,類型和品種較多,是夏秋的重要蔬菜之一。其果實色澤鮮艷,風味好,營養(yǎng)價值很高,維生素C的含量尤為豐富。第4頁/共54頁二、茄果類蔬菜生物學特性及栽培管理共性(一)植物學性狀1、根的分布與生長特點茄子的根系最發(fā)達,吸收能力強。其主根在不受損害的情況下,能深入土壤達1.3~1.7m,橫向伸展達1.2m左右。它的主要根群都分布在35cm以內(nèi)的土層中,根木質(zhì)化較早,再生能力差,不定根的發(fā)生能力也弱;番茄的根系次發(fā)達,分布廣而深,根系再生能力很強。辣椒的根系不發(fā)達,根量少,入土淺,根群一般分布于15~30cm的土層中,根系再生能力弱,不易發(fā)生不定根。

第5頁/共54頁2、莖的類型和特性番茄莖的分枝形式為合軸分枝(假軸分枝),莖端形成花芽。茄子的分枝習性為“雙杈假軸分枝”。辣椒的莖以雙杈或三杈分枝,其分枝結果習性與茄子相似。

第6頁/共54頁3、葉的類型番茄、茄子、辣椒的葉均為單葉。茄子的葉片肥大,番茄的葉片次之,辣椒的葉片最小。

4、花的類型番茄、茄子、辣椒均為完全花。

5、果實及種子番茄、茄子、辣椒的果實均為漿果,果實的形狀有圓球形、倒卵圓形、長圓形、扁圓形等。

第7頁/共54頁(二)生長發(fā)育周期

茄果類蔬菜中,番茄、茄子、辣椒的生長發(fā)育周期基本相似,一般分為發(fā)芽期、幼苗期、開花坐果期三個時期。

1、發(fā)芽期從種子萌發(fā)到第一片真葉出現(xiàn)(破心、露心、吐心)為發(fā)芽期。2、幼苗期由第一片真葉出現(xiàn)至開始現(xiàn)大蕾為幼苗期。

3、開花坐果期番茄從第一花序出現(xiàn)大蕾至坐果為開花坐果期。辣椒的開花結果習性與茄子相似。第8頁/共54頁(三)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1、對氣候條件的要求番茄、茄子、辣椒都是喜溫蔬菜。番茄生長發(fā)育最適宜的溫度為20~25℃,低于15℃,開花和授粉受精不良,降至10℃時,植株停止生長,5℃以下引起低溫危害,致死溫度為—1~一2℃。茄子喜歡較高的溫度,害怕寒冷,發(fā)芽期以25~30℃為適宜,在苗期,白天以25~30℃為宜,夜間以18~25℃為宜,開花結果期則以30℃左右為適宜。溫度低于15℃,則茄子植株生長衰弱,出現(xiàn)落花落果現(xiàn)象。溫度低于10℃,就會引起植株新陳代謝的紊亂,甚至使植株停止生長。若溫度低到0℃以下,就會使植株受到凍害。當溫度高于35℃時,又會使植株發(fā)生生理障礙,嚴重時會產(chǎn)生僵果。辣椒的耐寒性不及番茄,耐熱性不及茄子。

第9頁/共54頁番茄、茄子、辣椒都是喜光作物。番茄對光周期要求不嚴格,多數(shù)品種屬中日性植物,在11~13h的日照下,植株生長健壯,開花較早。茄子對光照長度和強度的要求較高。如果光照不足,則花芽分化晚,開花遲,甚至長花柱花減少,中花柱花和短花柱花增多。光照弱時,光合作用能力降低,植株生長弱,產(chǎn)量下降,并且色素難于形成,果實著色不良,特別是紫色品種更為明顯。辣椒對光照度的要求中等,較番茄、茄子低。過強的光照對辣椒生長發(fā)育不利,特別是在高溫、干旱、強光條件下,根系發(fā)育不良,易發(fā)生病毒病。過強的光照還易引起果實日燒病。

第10頁/共54頁番茄根系發(fā)達,吸水力強,對水分的要求屬于半耐旱蔬菜,既需要較多的水分,又不必經(jīng)常大量灌溉。空氣濕度過大,不僅阻礙正常授粉,而且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害嚴重。茄子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條件下生長良好,對水分的需要量大。但是,茄子對水分的要求,又是隨著生育階段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門茄“瞪眼”以前需要水分較少,在門茄“瞪眼”以后需要水分較多,對茄收獲前后需要水分最多。茄子喜歡水,但又怕水。茄子開花、座果和產(chǎn)量的大小,與當時的降雨量和空氣相對濕度成負相關。辣椒既不耐旱,也不耐澇。植株本身需水量不大,但因根系不發(fā)達,需經(jīng)常澆水才能獲得豐產(chǎn)。開花坐果期如土壤干旱、水分不足,極易引起落花落果,并影響果實膨大,使果面多皺縮、少光澤,果形彎曲。如土壤水分過多,會引起植株萎焉,嚴重時成片死亡。辣椒對空氣濕度要求也較嚴格,空氣相對濕度以60%~80%為宜,過濕易造成病害,過干燥則對授粉受精和坐果不利。第11頁/共54頁2、對土壤條件的要求番茄、茄子、辣椒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格,栽培以肥沃、富含有機質(zhì)、保水保肥力強、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砂壤土或壤土為宜。第12頁/共54頁栽培管理的一個重點:調(diào)節(jié)生殖生長和營養(yǎng)生長的關系方法:一是控溫,在營養(yǎng)生長階段,適當加大溫差有利于營養(yǎng)生長,子葉展開后,適當?shù)牡蜏靥幚?,能促進雌花的形成,有利于生殖生長,二是控水。在營養(yǎng)生長階段保持土壤不太干就行,不宜過濕。進入生殖生長階段適當提高土壤濕度。三是控肥,在營養(yǎng)生長階適當增施氮肥有利于生長,但過多則會造成徙長,而適當增施磷肥和鉀肥有利于生殖生長。四是用激素調(diào)節(jié),對一些已造成徙長的,可用相應的激素處理。第13頁/共54頁小結:三者的生物學特性和栽培管理技術的異同點相同點:茄果類蔬菜的分枝性相似,均為主莖生長到一定程度,頂芽分化為花芽,同時從花芽鄰近的一個或數(shù)個副生長點抽生出側枝代替主莖生長;連續(xù)分化花芽及發(fā)生側枝,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所以栽培上應采取措施調(diào)節(jié)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茄果類蔬菜從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的過程中,對日照不敏感,只要營養(yǎng)充足,就可正常生長發(fā)育;對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相似,均需要溫暖的環(huán)境和充足的光照,耐旱不耐濕,空氣濕度大易落花落不同點:根系再生能力不同,茄子和辣椒再生能力弱,番茄強;生長的最適溫度不同,茄子怕冷,辣椒其次;對光周期要求不同,番茄要求低,茄子要求高;對土壤要求不同,辣椒要求較高。第14頁/共54頁番茄第15頁/共54頁一、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1、溫度番茄要求溫暖的氣候條件,不耐寒冷。2、光照番茄屬于日中性植物,不需要特定的光周期,所以只要溫度適宜全年都可栽培。3、水分

番茄不同生育時期對水分要求不同,發(fā)芽期需水多,播種后要求土壤相對含水量80%以上,幼苗期65%~70%,結果期需水較多,要求土壤相對含水量75%以上??諝庀鄬囟纫?0%~65%為宜,如果濕度大易引起病害。

第16頁/共54頁4、土壤番茄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格,除特別粘重排水不良的低洼易澇地外,均可栽培。

二、幾個關鍵點

1、日光溫室冬春茬番茄定植后正處在光照弱的季節(jié),應設法提高室內(nèi)光照強度。

增加光照強度的有效途徑:一是溫室覆蓋的薄膜要選擇透光率高的無滴防塵膜;每天揭開草苫后,擦凈薄膜上的灰塵;二是在后墻處張掛反光幕;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盡量早揭晚蓋草簾或保溫被。第17頁/共54頁

2、設施番茄栽培多采用單蔓整枝,即每枝只保留主枝,所有側枝全部去除。無限生長型品種留5層果左右,摘心。

采用吊蔓栽培系統(tǒng),即植株上方距畦面2.5m(日光溫室低些)處沿畦方向按行分別拉一道10號鐵絲,每個植株上方用吊繩活動掛鉤掛在鐵絲上,掛鉤可在鐵絲上移動。采用單干整枝,當側枝長至6cm長時及時取掉。隨著植株生長,把莖干纏繞在吊繩上。櫻桃番茄不疏花疏果,普通大果番茄注意疏花疏果,每穗留3~5個果,多余花果及時去掉。噴花后7~15天,摘除幼果殘留的花瓣、柱頭及下部黃葉,并及時摘除病葉。

第18頁/共54頁

3、要采用壯苗

壯苗標準:冬、春茬栽培的秧苗,一般苗齡為60-70天,株高23-25CM,植株矮,莖粗壯、節(jié)間短,具7-8葉,葉片肥厚,葉色深綠,根系發(fā)達,已顯蕾,無病蟲害。(書P19頁)第19頁/共54頁

4、冬春茬番茄開花期難免遇到陰雨雪和災害性天氣,溫度偏低,光照不足,影響正常授粉受精,導致落花,需要用防落素處理。在設施內(nèi)溫度最低溫度穩(wěn)定在15℃以上后,不再使用防落素噴花。不使用2,4—D噴花保果。?;ū9姆椒ǎ?/p>

(1)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處理可采用濃度為25~50mg/L的番茄靈(對氯苯氧乙酸)或濃度為20~30mg/L的番茄豐產(chǎn)劑2號等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處理進行噴花或蘸花處理。處理時溫度較低時選用濃度上限,溫度較高時則選用濃度下限。

(2)蜂授粉此外,可采用熊蜂授粉提高坐果率,取得了省工省力、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效果。經(jīng)熊蜂授粉的番茄花,授粉充分,產(chǎn)生較多的種子,從而能夠分泌促進果實生長的植物激素,使得番茄果柄自然膨大,不易脫落,生長速度快,增產(chǎn)幅度高達15%~35%。同時可以改善番茄果實品質(zhì),一方面徹底解決了用生長素類化學物質(zhì)促進坐果所帶來的激素殘留問題,另一方面使得番茄果實含糖量提高,口感好,果型勻整,商品果率提高。第20頁/共54頁

5、番茄是以成熟果食為產(chǎn)品的蔬菜,果實成熟大體分為4個時期,即綠熟期,轉色期,成熟期和完熟期。第21頁/共54頁辣椒第22頁/共54頁1、溫度辣椒對溫度的要求介于番茄和茄子之間,發(fā)芽時需要的適溫為25℃。隨著植株的生長,對溫度的適應能力也越來越強,具有三片以上真葉片,能在0℃以上不受凍害。開花結果期要求白天棚溫達到20~30℃,一般不低于10℃,若低于10℃時,往往授粉不良。高于35℃時,花器往往發(fā)育不全或柱頭干枯而不能受精。2、光照辣椒為中光性作物,光照時間長或短都能進行花芽分化和開花。但在較短的日照條件下,開花較早些。第23頁/共54頁3、辣椒種子消毒

A.藥劑浸種將種子用清水預浸5~6小時,再放入1%硫酸銅溶液中(硫酸銅1份、清水99份)浸泡5分鐘,然后撈出,用清水投洗干凈后進行催芽。也可用福爾馬林(40%甲醛)150倍液浸種15分鐘后洗凈催芽。也可以先將種子在清水中預浸4小時,撈出來再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20~30分鐘,或預浸5~6小時,浸種15分鐘。

B.干熱消毒干熱消毒是將干燥的種子單層擺放在薄的器皿中,在70℃下干熱處理72小時。

C.常規(guī)溫湯浸種具體操作方法可參照茄子溫湯浸種方法進行。這種方法對辣椒的瘡痂病、菌核病有殺菌效果,溫種時間4小時,水溫17℃。(書P25頁)第24頁/共54頁

4、辣椒光飽和點為3萬勒g斯,補償點為1500勒g斯,當設施內(nèi)的光照強度達不到飽合點時,而且日照時間較短時,及時間苗分苗。

5、門椒結果后發(fā)現(xiàn)植株上有向內(nèi)伸長長勢較弱的“副枝”,應當盡早摘除,以利通風透光。再者,在主要側枝上的次一級側枝所結幼果直徑達到1cm左右時可以根據(jù)植株長勢在這些側枝上留4~6葉摘心。另外中后期長出的徒長枝也應摘掉。

6、在設施內(nèi)溫度等環(huán)境條件不能滿足辣椒的正常開花結果的要求,影響正常授粉受精,導致落花時,需要用生長素處理。在設施內(nèi)溫度最低溫度穩(wěn)定在15℃以上后,不再使用防落素噴花。不使用2,4~D噴花保果。

第25頁/共54頁茄子第26頁/共54頁茄子的植株調(diào)整嫁接茄子生長勢強、生長期長,采用雙干整枝(V形整枝)有利于后期群體受光。即在對茄形成后,剪去兩個向外的側枝,只留兩個向上的雙干,打掉其他所有側枝。打枝應根據(jù)植株的生長狀況而定,上面的要摘晚些。在生長過程中,要把下部的病葉、老葉及時摘掉,以加大通風、透光。尤其到后期結果位置升高時,下部的老葉更要及時處理,同時也要去掉砧木上萌發(fā)出的葉片。另外,溫室嫁接茄子由于栽培期長,植株比較高大,如用日本“托魯巴姆”嫁接的茄子到后期秧體達到2m多高,所以需采用支架支撐生長,防止倒伏和保證良好的群體結構。如果要延長茄子收獲期,可采用剪枝再生技術,即在7個茄子收獲后,在主干距地面10cm處用利刀斜茬削除,然后松土、追肥、灌水,促進側枝萌芽,選生長好的枝條再進行雙干整枝,1個月后又可收獲果實,可一直收到12月上旬。第27頁/共54頁第二講瓜類設施栽培第28頁/共54頁一、瓜果類蔬菜的種類瓜類蔬菜是葫蘆科中果實供信用的栽培種群。我國栽培的瓜果類蔬菜主要有黃瓜、西瓜、西葫蘆和甜瓜等。二、生長發(fā)育周期瓜類蔬菜的生育周期大致分為發(fā)芽期、幼苗期、甩條發(fā)棵期和開花結果期。南瓜及其他瓜類和黃瓜的生長發(fā)育周期基本相似。(1)發(fā)芽期播種后種子萌動到幼苗破心,即第一片真葉顯露需5~6d。(2)幼苗期從真葉出現(xiàn)到第4片葉展平為幼苗期,需約20~30d。(3)甩條發(fā)棵期從第4片葉展平到第一雌花開放為甩條發(fā)棵期。(4)結果期從第一雌花開放到拉秧為止稱為結果期。第29頁/共54頁三、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瓜類都屬于需光照較強的作物,較強的光照有利于生長,尤其是果實生長。光照充足植株生長良好,果實生長快而且品質(zhì)好。如果光照不足,尤其是低溫寡照,植株生長不良,葉片薄而色淡,葉柄細長,容易化瓜和感染病害。在瓜類當中黃瓜比較耐弱光。光照降低至自然光照1/2時,其同化量基本上不下降,但光量為自然光照1/4時,同化量會降低到13.7%,植株發(fā)育不良,從而引起“化瓜”現(xiàn)象。瓜類屬短日照作物,如果短日照和低夜溫相結合則雌花數(shù)量更多,夜溫為15℃的低溫和8小時的短日照有利于雌花的分化。第30頁/共54頁黃瓜的根分為主根、側根和不定根。主要是種子萌發(fā)時由胚根發(fā)育的初生根,垂直向下生長,可達1米以上。冬季日光溫室栽培黃瓜,必須建造采光角度合理的溫室,覆蓋透光率高的無滴膜,每天揭開草苫后用拖布擦凈膜面灰塵,最好在栽培畦北側或后墻處張掛反光幕,以提高后部光照強度,并提高氣溫和地溫。

第31頁/共54頁什么是“化瓜”?化瓜產(chǎn)生原因及防治

雌花未開放或開放后子房不膨大,迅速萎縮變黃脫落,稱為化瓜?!盎稀卑l(fā)生的主要原因是:營養(yǎng)供應不足或是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不平衡所致,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光照不足、氮肥偏多、灌水過量、長勢過弱或過旺、栽植過密等。

防治方法:適當?shù)氖杌?、疏瓜;適當提高溫室內(nèi)的溫度,增強光照強度;加強增溫、保溫措施;加強水肥管理,促進瓜類生長;在溫室內(nèi)增施二氧化碳氣肥,可有效的解決化瓜,提高產(chǎn)量;合理密植,加強水肥等綜合管理措施,延緩植株老化進程。

第32頁/共54頁什么是“戴帽”?戴帽產(chǎn)生原因及防治

“戴帽”:也叫戴帽出土,在育苗時,子葉帶著種殼出土現(xiàn)象

主要的原因是:播種后覆土過薄,胚在出土過程中的摩擦力不足,不能使種皮脫去造成戴帽。當在土床面出現(xiàn)龜裂、覆土太薄、土壤水分不足、苗床整的不平,使覆土厚薄不同等,均可造成戴帽。

防治方法:①適當延長浸種時間,以剖開種子中心不見干心為宜。一般大粒種子浸泡10~12小時、小粒種子浸泡8~10小時為宜。②播種后發(fā)現(xiàn)覆土過少,可再蓋一層細土或營養(yǎng)土。③土壤干燥時,可用噴壺噴灑經(jīng)過日曬的溫水,但注意要一次噴透,不能反復噴,也不能澆“蒙頭水”。④人工脫殼。一旦發(fā)出帶殼出土的幼苗,要及時進行人工脫殼,方法是:在早晨或適當灑水后,趁種皮潮濕、變軟時,用左手扶住幼苗,右手輕輕將種皮推壓,使種皮浮起,將子葉慢慢拔出。第33頁/共54頁四、黃瓜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黃瓜設施栽培以塑料拱棚和日光溫室為主。塑料拱棚栽培有春早熟和秋延后兩個茬次,以春早熟栽培面積較大,秋延后栽培面積較小。日光溫室生產(chǎn)可分為秋冬茬、冬春茬和早春茬三個茬次。第34頁/共54頁1、壯苗標準苗齡約30~45天,幼苗有4~5片真葉,苗高20cm;莖粗壯,節(jié)間較短;子葉完好,肥大;真葉肥厚、濃綠,葉面、葉背刺毛濃密;根系發(fā)達,色白;無病蟲害。2、苗床準備大棚春茬宜用電熱溫床或溫室育苗,溫室冬春茬和早春茬在溫室中育苗,拱棚秋延后和溫室秋冬茬在露地育苗。溫室育苗時,苗床要遠離東西山墻,以防苗床遮蔭。3、播種期依據(jù)各茬次的定植期和育苗天數(shù)向前推算確定播種期。冬季和早春保護地育苗需選晴天中午播種。嫁接育苗時,嫁接方法不同,黃瓜和黑籽南瓜的播種期亦不相同。采用靠接法時,黃瓜應比黑籽南瓜早播4天左右,待黃瓜子葉展平時,再播黑籽南瓜。采用頂插法嫁接時,黃瓜可比黑籽南瓜晚播2~3天。第35頁/共54頁4、黃瓜嫁接育苗

①砧木選擇黃瓜嫁接對砧木的要求是:高抗枯萎病,或?qū)菸∵_到免疫,嫁接和共生親和力高,耐低溫能力強。生產(chǎn)上多用黑子南瓜做砧木。②嫁接方法黃瓜多采用靠接法。當黃瓜苗高7~10cm,第一片真葉長1~1.5cm,南瓜子葉展平、心葉剛顯露為嫁接適期。嫁接需在遮蔭的溫室或拱棚內(nèi)進行,且嚴禁通風,棚內(nèi)溫度應保持25℃左右,空氣相對濕度保持90%左右。第36頁/共54頁

嫁接前一天在子葉苗床灌水,便于起苗。嫁接時分別將黃瓜苗和南瓜苗從苗床連根取出。先用竹簽將南瓜苗生長點和真葉剔去,用單面刀片自子葉節(jié)下0.5~0.8cm處,由上而下斜切胚軸,切割胚軸粗的1/2處,切口長約0.8~1.0cm。再切接穗,用刀片在黃瓜子葉節(jié)下1.0~1.5cm處自下而上斜切胚軸,切割深度達胚軸粗的2/3,切口長約0.8~1.0cm。然后將切好的黃瓜苗和南瓜苗的舌狀切口相嵌在一起,使切口面緊密結合,用嫁接夾固定。嫁接后立即栽植到營養(yǎng)缽中。栽植時使兩根相距約1cm,埋土深度應在接口下3cm處。栽植苗的行株距均為10cm。嫁接苗栽植后,及時灌水并扣小拱棚。第37頁/共54頁③嫁接苗床管理嫁接后前3天,苗床白天25~30℃,夜間18~20℃;3天后白天降至25~28℃,夜間14~16℃。斷根后白天提高到28~30℃,夜間降至10~16℃;定植前5天,白天20~25℃,夜間12~13℃。嫁接后3天內(nèi)不通風,床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保持95%以上。3天后開始通風排濕,6~7天后可撤除小拱棚。

嫁接苗栽植后及時在小拱棚上蓋草簾遮蔭,第二或第三天開始早晚見光,以后逐漸延長見光時間,中午光照強時遮蔭,嫁接后5~6天,可去除草簾,不再遮蔭。

嫁接后10~13天內(nèi)切斷接穗根,即用刀片自接口以下,將黃瓜下胚軸切斷。斷根后若出現(xiàn)萎蔫現(xiàn)象時,可適當回簾遮蔭。并注意檢查砧木側芽的萌發(fā)情況,發(fā)現(xiàn)側芽后應及時摘除。

第38頁/共54頁五、西葫蘆栽培管理技術

西葫蘆設施栽培主要有溫室栽培和塑料拱棚栽培。溫室栽培有3個茬次,即秋冬茬、冬春茬和早春茬。塑料拱棚栽培主要為早春茬。

定植后管理:

1、溫度管理定植后緩苗期,拱棚、溫室不通風,提高溫度促進緩苗,白天25~30℃,夜間15~20℃。緩苗后至根瓜坐住,適當降低溫度,促根控秧,白天20~25℃,夜間10~15℃。根瓜開始膨大后,適當提高溫度,促進果實發(fā)育,白天22~25℃,夜間最低溫度保持11~13℃。

第39頁/共54頁

2、光照管理設施栽培,白天適時揭去保溫覆蓋物,并擦凈薄膜,提高透光率。陰天,只要揭開保溫覆蓋物,棚室內(nèi)溫度不降到5℃,就要揭開見光。

3、水分管理定植緩苗后,如果溫度較高,且土壤干燥時,可輕灌一次緩苗水。之后至根瓜膨大前一般不灌水。根瓜坐住后開始灌水。灌水量大小及間隔時間長短,要觀察植株長勢,還要根據(jù)天氣情況進行。溫室冬季灌水量要小,次數(shù)要少,約隔10~15天灌一水。晚秋和早春7天左右灌一次水。早秋和春夏季,灌水次數(shù)較多,約4~5天灌一水。冬季和早春宜灌小水,且采用膜下灌水。每次灌水后,結合溫度調(diào)節(jié)及時通風,降低空氣濕度。第40頁/共54頁

4、施肥管理根瓜膨大至采收期,結合灌水追一次肥,以后約10~15天追一次肥,總追肥4~5次。每次追肥參考量為:每667平方米追磷酸二銨15㎏,或復合肥30~40㎏,或糞肥1000㎏。

5、?;ū9O施栽培中,因溫度低及缺乏昆蟲傳粉,授粉不良,易造成化瓜。因此,必須進行人工授粉,促進坐果。人工授粉一般以上午9~10時最好,一朵雄花可授3~4朵雌花。

6、植株調(diào)整(1)吊蔓矮生型西葫蘆,在溫室栽培條件下,生長期長,莖蔓可長達60~70㎝,甚至更長,為使植株充分利用光能,提高產(chǎn)量和便于管理,必須吊蔓,使其直立生長。拱棚和露地栽培,可支1米高的直立架固定植株。第41頁/共54頁

(2)摘除老、病葉及側枝生長期,及時摘除病葉、老葉及萌發(fā)的側枝,以減少遮光、避免引發(fā)病害和過多消耗養(yǎng)分。第42頁/共54頁五、西瓜設施栽培技術要點

1、西瓜嫁接育苗的方法:西瓜嫁接可采用插接法、靠接法、劈接法等,但以插接法為多。插接法的操作步驟各:準備租0.2-0.3厘米、長20厘米左右的竹簽,將先端削尖。用竹簽的先端緊貼砧木一子葉基部的內(nèi)側,向另一子葉的下方斜插,插入深度為0.5厘米左右,不可穿破砧木表皮。用刀片從西瓜子葉下約0.5厘米處入刀,在相對的兩側面各向下斜切一刀,切面長0.5-0.7厘米,刀口要平滑。接穗削好后,即拔出砧木中的竹簽,并插入接穗,插入的深度以削口與砧木插孔平為度。要求接穗所削的楔形與砧木插孔的大小和長短一致。第43頁/共54頁2、西瓜鑒定成熟度的方法:

1、積溫法。在西瓜開花時,每株人工授粉后,即掛牌標記,到果實成熟期按時采收,這樣就可以確認其成熟程度。

2、果實性狀觀察法。果實成熟后一般果皮堅硬光滑具有光澤,果皮花紋清晰,呈現(xiàn)本品種固有的熟瓜皮色。果實臍部(花冠脫落處)和果蒂(果柄著生處)部位向里收縮、凹陷,果實著地部分轉黃粗糙,果柄剛毛稀疏變黃不顯,即為熟瓜。

3、彈瓜聽聲法。成熟的果實用手撫摸瓜面有光滑感,用手指彈瓜發(fā)出"嘭嘭"的濁音,未成熟的瓜發(fā)出的聲音是"噔噔"的實音,如果發(fā)音"噗噗"則是過熟瓜。

4、比重法。一般成熟西瓜比重在0.90--0.95之間,大于這個數(shù)字表示尚未成熟,小于0.90則該瓜已過熟。用手托瓜感到發(fā)輕,用手輕拍瓜面,手心感到微微發(fā)顫為熟瓜。第44頁/共54頁六、甜瓜設施栽培技術要點

甜瓜從播種直到果實成熟或采收結束為一個生育周期。整個生育周期可劃分為發(fā)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和結果期4個不同時期,各生育時期在形態(tài)、生理、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以及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方面均有其不同的特點。甜瓜日光溫室冬春茬栽培雖然技術難度大,但生產(chǎn)效益高,栽培范圍廣、面積大,是日光溫室甜瓜栽培的主要茬口。主要問題是前期的低溫、寡照對生長發(fā)育的不利影響,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第45頁/共54頁培育適齡壯苗是獲得早熟豐產(chǎn)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厚皮甜瓜冬春茬栽培的育苗期正直全年溫度最低的月份,低溫冷害是育苗中的突出問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溫防寒為中心,加強苗床管理,確保一次育苗成功,為早熟豐產(chǎn)打好基礎。

嫁接育苗厚皮甜瓜連作栽培多年后,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發(fā)生日趨嚴重,對產(chǎn)量和經(jīng)濟效益影響很大。國內(nèi)外的研究和生產(chǎn)實踐證明,嫁接是有效防止枯萎病等土傳病害、而又不污染環(huán)境的好方法。同時,嫁接還可提高植株的耐寒性,增強長勢、提高產(chǎn)量。第46頁/共54頁①砧木選擇嫁接栽培能否達到抗病、增產(chǎn)、保持優(yōu)良品質(zhì)的效果,關鍵在于選好砧木。適于厚皮甜瓜的嫁接砧木應當是:高抗枯萎病等土傳病害;與接穗的嫁接親和力和共生親和力強,即嫁接成活率高,嫁接苗生長健壯;不影響甜瓜的外觀、色澤、口感等品質(zhì);溫室冬春和早春栽培的砧木還應具有較強的耐寒性。甜瓜嫁接的適宜砧木有日本南瓜、日本南瓜與西洋南瓜的雜交種、抗病性強的甜瓜品種(共砧)等。目前國內(nèi)甜瓜早熟栽培中應用的砧木有新土佐南瓜、黑子南瓜,但黑子南瓜對品質(zhì)有影響

②嫁接方法甜瓜常用嫁接方法有靠接法和插接法。第47頁/共54頁靠接法要求砧木和接穗的莖粗相當。共砧品種一般與接穗同期播種或砧木早播2~3天;南瓜砧木發(fā)芽早、生長快,應比接穗晚播3~4天。砧木和接穗第一片真葉均長至5~10毫米時為嫁接適期。嫁接時,分別取砧木和接穗苗。用刀片或竹簽去除砧木生長點和真葉,在砧木扁莖的窄面距子葉節(jié)0.5cm處,用刀片向下斜切一刀,深度達莖粗的2/5~1/2,刀口長約0.8cm;然后在接穗苗距子葉節(jié)約1.5cm處向上斜切一刀,深度達莖粗的2/3,刀口長度同砧木;再將砧木與接穗切口對插嵌合,并用嫁接夾固定。嫁接后,把接穗和砧木同時栽入營養(yǎng)缽,兩根相距約1cm,接口距土面約3cm,以免后期接穗產(chǎn)生不定根??拷臃ǖ膬?yōu)點是成活率高,生產(chǎn)上應用較多。但由于接口較低,靠近地面,定植后接穗易產(chǎn)生不定根,影響嫁接抗病效果。第48頁/共54頁插接法要求砧木莖較粗,接穗莖較細。共砧品種應比接穗早播5~7天,南瓜砧可與接穗同期播種或比接穗早播約3天。當砧木苗第一片真葉直徑達2~3cm、接穗苗子葉充分展開時為嫁接適期。嫁接時,先取砧木苗,用刀片或竹簽去除真葉和生長點,用竹簽(粗度與接穗下胚珠相當)由生長點切口向下斜插一孔,深度以不穿破下胚軸表皮、隱約可見竹簽為宜,深約0.8cm。注意不要將竹簽垂直插入莖的空心處,否則接穗易向下生長出不定根,失去嫁接作用。再取接穗苗,在子葉節(jié)下約1.2cm處用刀片向下斜切成楔形,刀口要平,然后取出砧木上的竹簽,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孔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