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八編清前中期文學第五章《儒林外史》《中國古代文學史》馬工程_第1頁
18第八編清前中期文學第五章《儒林外史》《中國古代文學史》馬工程_第2頁
18第八編清前中期文學第五章《儒林外史》《中國古代文學史》馬工程_第3頁
18第八編清前中期文學第五章《儒林外史》《中國古代文學史》馬工程_第4頁
18第八編清前中期文學第五章《儒林外史》《中國古代文學史》馬工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

《儒林外史》

本章內容

?第一節(jié)

吳敬梓與《儒林外史》的創(chuàng)作

?第二節(jié)

科舉制下文人的腐敗

?第三節(jié)

正面形象的人文內涵

?第四節(jié)

《儒林外史》的結構、筆法

第一節(jié)

吳敬梓與《儒林外史》的創(chuàng)作

一、吳敬梓的身世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晚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生于以科舉興盛的名門大族。

?吳敬梓自幼研習舉業(yè),十八歲進學成秀才,此后卻應試失利,便不耐煩作枯燥的八股文,興趣轉向詩詞賦和雜書,喜聲色之樂。吳敬梓三十三歲那年,變賣了祖產,移家南京秦淮河旁,日益貧困,靠賣文和親朋資助維持生計。

二、痛感科舉危害社會人生

?吳敬梓在廣泛交往中聞見愈多,感受愈深,遂使他從豪華家世與個人淪落大反差的精神痛苦中走了出來,提出了對科舉制度的質疑:

?如何師父訓,專儲制舉材?

三、《儒林外史》的創(chuàng)作

?吳敬梓是就他親歷聞見的社會人事創(chuàng)作小說的。大體上說,前半部分敘寫的人事,多經文學性虛構;后半部分多貼近人物原型。長篇小說基本取材于現(xiàn)實真實的人事,而且連同作者自己的行事、憂思也寫進小說,小說創(chuàng)作拉近了與社會現(xiàn)實的距離,具有了新的審美特性。

?《儒林外史》是吳敬梓在晚年困苦生活中作成的。乾隆十九年(1754)冬,吳敬梓病逝于揚州旅舍。

第二節(jié)

科舉制下文人的

腐敗

一、科舉扭曲的人情世態(tài)

?科舉功名,從童生、秀才、舉人,到進士,成為社會身份的等級,享有不同的優(yōu)待。小說便是由此寫起的。

?周進

?范進

?科舉造成了讀書人生命價值的不平等,扭曲了社會人情世態(tài),可悲又可笑。

二、科舉中人的腐敗

?科舉也造成文人的無文無行——知識萎縮,精神空虛,道德低下。

?范進中進士,做了學道,竟然把宋代大詩人蘇軾當成考生名字。

?“我二十歲上進學,到而今做了三十七年的秀才,就壞在讀了這幾句書,拿不得輕,負不得重!”

?嚴貢生、嚴監(jiān)生兄弟,交接官府,欺詐鄉(xiāng)里小民,成為地方惡霸。這兩位有科舉功名頭銜的兄弟之間,上演了打著倫理綱常旗號守護和謀奪財產的鬧劇。

?科舉入仕做了地方官的文人不通政務,只會動刑斂財。高要縣令湯奉竟將朝廷“禁宰耕?!钡慕?,改為斷絕宰牛

?匡超人家境貧寒,性情溫和謙恭,孝順父母。中了秀才后從此性情發(fā)生變化,不再尊重學師;在省城做起選文生涯,連馬二先生也加以菲?。贿€幫衙門惡役造假婚書、假訟詞,代人進考場做“槍手”;到京城鉆營,冒充“優(yōu)貢”考取內廷教習,“得興長安道”,停賣再娶,忘恩負義。

三、科舉派生的“名士”

?科舉還派生出一種假名士。他們都是科舉無成,混不進仕途,或混跡于市井,自命風雅;或無奈地居家,自命高士。

?湖州婁中堂兩個兒子,科舉“不得早中鼎甲”,一肚子牢騷,在美麗的鶯脰湖邊搞了個名士大會。結果,被認為有“管樂經綸,程朱學問”的權勿用,卻是個奸騙尼姑的地痞;有俠客之風的張鐵臂虛設人頭會,留下的是只血淋淋的豬頭,白白騙走了五百兩銀子;貌似高雅不俗的楊執(zhí)中為五個小錢,便與原先相推重的人互相詆毀,原來也是個庸俗小人。

?西子湖邊聚集了以趙雪齋為首的幾個號稱“名士”的真假秀才,他們不甘心干自己的營生,卻要附庸風雅,吟詩唱酬

?《儒林外史》在相當寬泛的幅度上觀照了浮沉于科舉內外的各類讀書人的種種狀態(tài),困苦可憐,愚昧可笑,卑鄙可恥,兇惡可恨,一切都用戲謔的筆調敘寫出來,個中蘊含著一種深沉的社會憂思:讀書人怎樣才能擺脫這種科舉造成的“厄運”?

第三節(jié)

正面形象的

人文內涵

一、杜少卿形象

?杜少卿出身科舉世家,卻淡泊科舉功名,托病不應朝廷征聘,放棄學籍,要“逍遙自在,做自己的事”

?體恤落難者,周濟貧困無助的人

?拒絕納妾,說自己的妻子是最美麗的,納妾是傷天害理的事情;不受禮俗的拘束,公然攜著妻子的手逛清涼山

?去看望、資助一位不愿受欺辱從為富不仁的鹽商家逃出的女子沈瓊枝

二、“實學”理想的實踐藍圖

?修建吳泰伯祠,用古禮古樂祭禮吳泰伯的活動

?幾位主祭的人物莊紹光、虞博士等,大都是作者就性情相近的幾位朋友塑造的,行跡有所虛構,重在表現(xiàn)其不圖功名富貴、關懷世道的志節(jié)、精神,是理想化了的人物。

?主要的社會理想,是做“經史上的禮、樂、兵、農”的事,也就是講“經世致用”的學問,使天下文明富強

三、社會依舊丑陋

?社會不可能因為由少數人的覺醒和理想而改變。

?“徽州府烈婦徇夫”一幕悲劇。王玉輝是位古道熱腸的老秀才。大女兒夫死守節(jié),三女兒丈夫死后要尋死徇節(jié),他鼓勵說:“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女兒絕食而死,他“仰天大笑”說:“死得好!”可是,他在旅行中看到幾條船上一群群衣著鮮艷的婦女,又看到一位穿白衣的婦人時,便想起了自己的女兒,“心里哽咽,那熱淚直滾下來?!?/p>

四、市井奇人的針砭意義

?作者把文人雅事賦予市井業(yè)民,也賦予市井業(yè)民自尊其業(yè)、不以文人能事的才藝為邀名逐利之工具的清高情操。這種無實際意義的幻象,寓有與小說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實中種種“把文行出處都看得輕了”的丑陋讀書人的行為相比照的針砭意義。

第四節(jié)

《儒林外史》的結構、筆法

一、游移視點的內在理路

?作為一部長篇小說,沒有貫穿全書的幾個主要人物,及由之生成的主體事件,相繼而出的人事沒有情節(jié)的關聯(lián),許多片段可以獨自成篇。

?然而,由于全書有個明確的主題,有著特定的觀照范圍,游動的人事圖像背后隱伏著錯綜而大體明晰的理路。

二、如實敘寫讀書人生存實況

?小說中沒有摻入任何虛幻怪異的成分,紛至沓來的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情節(jié)都是極為尋常的事,沒有引人入勝的傳奇性,沒有動人心弦的激烈沖突

?小說敘事自然有所選擇、揣摩、虛擬,但不越過現(xiàn)實人事的情理。

三、客觀敘事

?《儒林外史》雖然仍用章回體,回前有雙句對偶回目,但基本上擺脫了傳統(tǒng)的敘述模式,消除了話本體小說遺留的痕跡,人物相貌不再是臉譜化的,環(huán)境描寫不再用通常的套話,而是隨人隨事點染,真切自然,饒有韻致。

?根本性的是敘事方法的改變,由“說話人”式的主宰一切的敘述者,變?yōu)殡[身的敘述者,敘述者不直接介入發(fā)表議論,不對所敘人物及其言行做出褒貶;敘述話語不進行過度形容,只是如實描寫出社會人生的實況,讓人事自身呈現(xiàn)出其美丑意義,讓讀者心領神會。

?標志著中國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進步,具有了近世寫實主義的審美特征。

四、春秋筆法

?將中國古代史傳的“外無臧否,內有褒貶”的春秋筆法,用于白話通俗小說的創(chuàng)作,全用白描,而內寓深蘊,形成一種獨到的敘事特色。

?吳敬梓是儒林中人,關注儒林中事,體察至深,凡所敘寫大都真實鮮活,自身就顯現(xiàn)出是非美丑。

?范進居母喪期間外出打秋風一段情節(jié),宴席間“翼翼盡禮”,不肯用銀鑲杯箸,換了白竹筷子,主人猶為未曾準備素菜擔心,“落后看見他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丸子送在嘴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