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高考古典詩歌鑒賞試題選(2021-2021)_第1頁
歷年高考古典詩歌鑒賞試題選(2021-2021)_第2頁
歷年高考古典詩歌鑒賞試題選(2021-2021)_第3頁
歷年高考古典詩歌鑒賞試題選(2021-2021)_第4頁
歷年高考古典詩歌鑒賞試題選(2021-202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年高考古典詩歌鑒賞試題選(2021-2021)1.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2002年,全國卷)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答案:“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而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2003年,全國卷)過看積寺(王維)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咀ⅰ堪捕U,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毒龍,指世俗欲念。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答案:“詩眼”分別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是顯得陰冷?!把省?、“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煉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意境)。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2004年,全國卷)秋思(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痹囄鰪埣嗽妼懥松钪心膫€“尋?!钡募毠?jié)?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4、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2004年,浙江卷)菩薩蠻(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關于這首詞表達的內容,有人認為是“游子思歸鄉(xiāng)”,有人認為是“思婦盼歸人”,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答案(1)“空”字表達了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惆悵,增添了全詞的“愁”味,使主題更加鮮明。(2)游子思歸鄉(xiāng):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見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觸景生情,設想家人盼望自己歸去的情景;最后兩句游子感嘆旅途漫漫,歸鄉(xiāng)無期,更添愁苦。思婦盼歸人:上片寫思婦見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寫思婦佇立玉階,見鳥歸而懷游子;最后兩句寫思婦設想游人歸途艱難,感嘆相逢無期。二者兼有:全詞以游子思歸鄉(xiāng)和思婦盼歸人相互渲染,傳達了“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情思。5.讀下面蘇軾的詩論并回答問題。(2004年,北京卷)林逋《梅花》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決非桃李詩。皮日休《白蓮》詩云,“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決非紅蓮詩。此乃寫物之功。若石曼卿《紅梅》詩云,“認桃無綠葉,辯杏有青枝”,此村學中至陋語也。說出蘇軾贊揚寫梅花、白蓮的詩而批評石曼卿《紅梅》詩的理由,并作具體分析。答案。第一問兩個要點。贊揚的理由是,寫梅花、白蓮的詩能做到神似,表現了神韻、精神品格、內在特點;批評的理由是,石曼卿《紅梅》詩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僅作了外形描寫。第二問3個要點?!笆栌皺M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出了梅的清幽、高潔;“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月風清欲墜時”,寫出了白蓮的素潔、清雅;“認桃無綠葉,辯杏有青枝”,僅從“綠葉”、“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紅梅的特征,未見紅梅的精神品格。6、閱讀下面一首唐代的邊塞詩,然后回答問題。(2004年,江蘇卷)征人怨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為(1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詩(2題)為“征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答案、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寫了征人的戍邊生活。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zhàn),怨氣候酷寒,怨景色單調。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2004年,廣東卷)江漢(杜甫)江漢思歸客,乾沖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擾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lián)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2)有人認為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你同意哪種看法?請說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見。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2005年,全國I卷)春行即興(李華)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古人在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答案、(1)修辭手法:對偶。“芳樹”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9、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2005年,全國II卷)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咀ⅰ慷粒憾墓?jié)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jié)日。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2005年,全國III卷)雨后池上(劉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2)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答案、(1)水面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現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2)一、二兩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靜態(tài)。三、四兩句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fā)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了雨后池上的一種動態(tài)之美。詩既寫出了靜態(tài),又寫出了動態(tài),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1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2006年,全國I卷))題竹石牧牛(黃庭堅)子瞻畫叢竹怪石,伯時增前坡牧兒騎牛,甚有意態(tài),戲詠。野次小崢嶸,幽篁相倚綠。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年礪角猶可,牛斗殘我竹?!咀ⅰ坎畷r:宋著名畫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棰:鞭子(1)這首詩可分為幾個層次?它們分別寫了什么內容?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2006年,全國II卷)南柯子 (王炎)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咀ⅰ咳r:指春耕、夏耘、秋收。答案(1)一幅幾枝鮮花的花瓣上沾著水珠楚楚堪憐的畫面。(2)描寫了農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活,發(fā)出了“人間辛苦是三農”的感嘆,表達了農民盼望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心情。1、3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2006年,浙江卷)【正官】叨叨令(無名氏)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云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注】儂:我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1)本曲前四句運用豐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圖景,其中意象體現出溫潤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則給人以飄逸渺遠的感受。(2)請結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4分)答案、(1)流水白云(2)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huán)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表現其對所處環(huán)境的喜愛、自豪之情;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情趣。14、請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間題。(2006年,江蘇卷)鷓鴣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何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圉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2)“滿林殘照見歸鴉”一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么特點?請略加分析。(3)有人認為詞的最后兩句寫得極為感人,請談談你的看法。(2)這里以鴉歸巢與人不能歸家對比,運用的是反襯手法。前兩句實寫,后兩句以虛為主,虛中有實。15、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2006年,山東卷)曉上空泠峽(王罔運)獵獵南風拂驛亭,五更牽纜上空泠。慣行不解愁風水,瀑布灘雷只臥聽?!咀ⅰ靠浙鰨{:在湖北宜昌市東南長江上。王罔運(18321916),近代著名詩人。他早年懷有遠大的敢治抱負,然而屢遭控訴,于是絕意仕進,歸而授徒。(1)本詩前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情景?(2)狄葆賢《平等閣詩話》認為此詩“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氣溢于言表”。請結合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內容,談談你的理解。答案、拂曉時分,獵獵南風吹拂著江邊驛亭。詩人乘坐小船在纖夫的牽引下向空泠峽溯流而上。本詩前兩句描寫拂曉時獵獵的風聲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艱難,為抒寫情懷作了鋪墊。第三句表面上說詩人慣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經不知道為風浪發(fā)愁為何事,其實這里的“不解”為“不自意”之義,表現出久歷滄桑后從容自信的心態(tài)。第四句中“臥聽”“瀑布灘雷”這個典型場景更將詩人對一切艱險都無所畏懼的傲岸氣度充分展現了出來。1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2006年,福建卷)端居(李商隱)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咀ⅰ慷司樱洪e居。素秋:秋天的代稱。這首詩第二句中的“敵”可否換成“對”或其它詞?請簡述理由。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答案、不能換成“對”或其它詞。用“敵”字不僅突出“空床”與“素秋”默默相對的寂寥清冷的氛圍,而且表現出空床獨寢的人無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涼的情狀,抒發(fā)了詩人心靈深處難以言狀的凄愴之情。用“對”或其它詞難以速到這種表達效果。在藝術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詩人借助對“青苔”、“虹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現色彩,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從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17、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2007年,全國I卷)望江南超然臺作(蘇軾)春未老,風細柳斜針。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十家。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咀ⅰ砍慌_: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jié)不舉火,節(jié)后舉火稱新火。(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1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2007年,全國II卷)新晴野望(王維)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注】塵垢:塵埃。(1)第三聯(lián)上下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尾(2)聯(lián)描寫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答案、(1)分別是“明”和“出”,充分顯示出雨后的“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郝券卜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后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2)尾聯(lián)寫了農忙時節(jié),農人全家在農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19、閱讀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問題。(2007年,浙江卷)烏衣巷(唐?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人月圓金?吳激)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后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中呂]山坡羊?燕子元?趙善慶)來時春社,去時秋社,年年來去搬寒熱。語喃喃,忙劫劫,春風堂上尋王謝,巷陌烏衣夕照斜。興,多見些;亡,都盡說?!咀ⅰ勘彼瓮龊螅瑓羌け黄仁私?。在一農宴喜上偶遇流落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春社、秋社:古時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分別稱春社和秋社。劫劫:匆忙急切的樣子。這(1三)篇作品均通過的意象,表達了深沉的 之感。請(2簡)要賞析這三篇作品的表現手法及語言特色。答案、(1)燕子興亡劉(2詩)今昔對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體現了詠史詩的特色。吳詞剪裁唐人詩句抒亡國隱痛,溫婉悲涼,凸顯婉約詞的正宗風韻。趙曲以議論作結,點破興亡,明快直露,有濃郁的散曲風味。20、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一題。(2007年,北京卷)芣苜采采芣苜,薄言采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采采芣苜,薄言掇之。采采芣苜,薄言捋之。采采芣苜,薄言裕之。采采芣苜,薄言襁之【注釋】選自《詩經?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芣苜:車前(草名),可食。薄、言:都是語助詞,無實意。有:得到。掇:摘取、拾取。捋:成把地握取。裙:手持衣角盛物。襁:把衣襟掖在腰帶間裝物。(1)《詩經》使用賦、比、興手法,本詩使用的手法是。(2)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動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3)前人讀這首詩說:反復諷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描述。答案、(1)賦通(2過)動詞的變換表現出來的。婦(3女)們在田野上邊采野菜邊唱歌,一派歡快的勞動景象。2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2007年,四川卷)葛溪驛(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來照秋床。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1)本詩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畫面,請為這幅畫面擬一個小標題。(2)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的?請簡要分析。、答案(1)驛站秋夜難眠圖(2)本詩以“亂”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了詩人的家國之思。首聯(lián)借殘月、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頷聯(lián)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xiāng)之愁,點明“亂”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頸聯(lián)用襯托手法,借疏桐蟬鳴將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22、閱讀下面首宋詞,完成下面兩題。(2007年,江蘇卷))鷓鴣天送人(辛棄疾)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臺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1)“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蘊含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2)這首詞以送人為題,下片寫出了哪兩層新意?答案、(1翹)首遠望,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路途艱險,祝福平安的關切之情;山高水長,前程迷茫的郁悶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不應把離別(相聚)枧為人世間唯一悲痛(歡樂)的事。人世間的風波遠比路途風波險惡得多。2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2008年,全國I卷)江間作四首(其三)潘大臨西山通虎穴,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咀ⅰ颗舜笈R(約1057一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1)第三聯(lián)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2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2008年,全國II卷)春日即事(李彌遜)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車塵不到張羅地,宿鳥聲中自掩門?!咀ⅰ坷顝涍d(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請對首句中的“網”字進行賞析。25、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2008年,浙江卷)日暮倚杖水邊(金?王寂)水國西風小搖落,撩人羈緒亂如絲。大夫澤畔行吟處,司馬江頭送別時。爾輩何傷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蒼知。蒼顏華發(fā)今如許,便掛衣冠已慢遲?!咀ⅰ看嗽姙橥跫疟毁H官至河南蔡州時所作。(1)此詩頷聯(lián)以 和 兩位被貶異鄉(xiāng)的古人自況,用典精當,對仗工整。(2)指出“羈緒”在全詩中的具體內容,并簡要賞析首聯(lián)在寫法上的特點。。答案、(1)屈原白居易(2)內容:漂泊的旅思;謫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內心不被理解的苦悶;年華易逝的傷感;宦海浮沉的厭倦。特點:觸景生情,以蕭瑟凄清之景引發(fā)詩人的紛亂愁思;以“羈緒”領起全篇2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2008年,江蘇卷)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眨L安不見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內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2)“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種修辭手法?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答案、(1)頷聯(lián)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lián)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2)比喻。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憂奸邪為非作歹;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27、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2009年,全國I卷)次石湖書扇韻(姜夔)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咀ⅰ渴荒纤卧娙朔冻纱螅?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于此時。(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述。(2)有人說,詩的后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趨炎附勢的人。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簡要說明。答案、(1)描繪了一幅山環(huán)水繞,村閣隱然,浮萍泛綠,藕花飄香的恬靜優(yōu)雅的隱居風光圖。分別寫了溪橋橫躍,曲水彎流,樓閣隱約,浮萍漂碧,藕花飄香。從視覺與嗅覺等角度渲染出閑適雅寂的石湖風景。(2)同意:詩的后兩句寫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視功名,淡泊利祿的高潔品行,另一方面也襯托出那些趨炎附勢之人的辱人賤行,同時還寫出了詩人對范的崇仰、敬佩與贊美。不同意:前兩句以景襯人,后兩句以事寫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襯托出環(huán)境的優(yōu)雅,也突出地贊美了范成大達到了無人能及的高尚境界。2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2009年,全國II卷)軍城早秋(嚴武)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注】嚴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陜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廣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案、(1)夜晚、秋風、漢關、寒云、冷月、西山,詩的前兩局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陰沉濃重的夜景。寓意邊境局勢的緊張。29、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2009年,浙江卷)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兩種風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咀ⅰ枯啵夯ㄝ?。這里指花瓣。(1)詞中的“兩種”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答案、(1)梅花與雪花大自然(2)手法:對比(反襯)情感:對梅與雪的品格有所褒貶,突出了對梅花的喜愛和贊賞之情。30、讀下面這首詞,完成-題。(2009年,北京卷)西江月黃陵廟(張孝祥)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這首詞的風格與宋代哪兩位詞人比較接近?這種風格的詞人屬于哪一流派?答案1。(3分)蘇軾辛棄疾豪放派2.(5分)第一問:達觀、豪邁的胸懷。第二問:“波神留我”、“露宿何妨”、“準擬岳陽樓”均表現了詞人的樂觀、豁達的面對風雨的情懷。3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2009年,山東卷)寄遠(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風緊云輕欲變秋。正是客心孤回處,誰家紅袖憑江樓?(1)首句中“悠悠”在詩中有何作用?(2)本詩后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請作簡要分析。答案、(1)一方面描繪水流的悠長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也以景寫情,烘托客子思歸的孤寂之情。(2)這兩句寫正當客心孤寂之時,忽見紅袖憑樓而更增思家之情。世人看到紅袖憑樓情景時一下子聯(lián)想起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回家,于是思家之情更濃重了。32、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2009年,天津卷)嚴鄭公宅同詠竹(杜甫)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涓涓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咀⑨尅繃类嵐?,即嚴武,受封鄭公?;X(tuo),筍殼。帙,包書的布套。(1)本詩前三聯(lián)描寫出竹子怎樣的形象?(2)請賞析“色侵書帙晚”一句。(3請)你談談對最后一聯(lián)寓意的理解。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陰涼,雨洗竹凈,風送竹香。(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書上,使人感到光線暗了下來?!扒帧睂懗隽酥裼耙苿訑U大的漸進過程?!巴怼弊謩t寫出了竹影給人帶來的時間錯覺。(3)答案符合詩意,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順應自然。示例二:要呵護人才,不要摧殘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攜,使自己有所作為。3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2009年,江蘇卷)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岳飛)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咀ⅰ咳f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筑的土山苑囿、亭臺宮殿。(1)這首詞中的對比是由哪兩個句子領起的?“萬歲山前珠翠繞”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詞中寫了哪些“風塵惡”的景象?答案、(1)想當年,到而今。借代。(2)鐵騎滿郊畿,士兵“膏鋒鍔”,百姓“填溝壑”,千村寥落。(3)由開頭對昔盛今衰的悲慨,對外敵人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恨,對統(tǒng)治階層奢侈誤國的隱隱痛心,對抗擊敵人收復失地的決心,轉到想象中“提銳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黃鶴樓的舒暢心情。34、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2009年,安徽卷)小重山?端午(元?舒螟)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峨x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咀ⅰ课迳劢z:荊楚風俗,端午節(jié)以五彩絲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淚羅江。(2)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么?請分別結合上闋和下闋作簡要分析。答案、(1)空惆悵:慨嘆世人忙于節(jié)日的喜慶,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節(jié)厚重的歷史內涵;表達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定林(王安石)漱甘涼病齒,坐曠息煩襟。因脫水邊屨,就敷巖上衾。但留云對宿,仍值月相尋。真樂非無寄,悲蟲亦好音?!咀ⅰ慷郑核略?,位于金陵(今南京)。仍:又。(1)簡析第三聯(lián)中詩人表現情感的手法。(2)詩人為什么認為“悲蟲”也會有“好音”?結合全詩簡要解析。答案、(1)運用擬人手法,詩人把“云”、“月”人格化。詩人欲和白云對宿,又逢明月相尋,寫出在定林流連忘返的愉悅心境。(2)詩人罷官后,寄情自然,認為只要超越凡塵,便能隨處得到自己的快樂,即使悲鳴的蟲聲也是美妙的音樂。詠素蝶詩(劉孝綽)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注】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起數伏。(1)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的哪些活動?是怎樣描寫的?(2這)首詩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答案、(1)這首詩描寫了素蝶隨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襯日光騰起,順著風勢返回;在花叢中時出時沒,于樹葉間上下翻飛。是通過素蝶與周圍事物的關系、對不同情況的反應來描寫的。采用細節(jié)描寫,以蜂、雀、日、風、花、葉作襯托。注意動詞“繞、隱、爭、歸、見、飛”等。夢中作(歐陽修)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答案、(1)表現了:因仕途失意而對前途憂慮和無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脫離官場返回家鄉(xiāng)的心情(2)(一句一個場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對仗十分工巧。望江東(黃庭堅)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又還是、秋將暮。【注】闌:阻隔;阻攔。直饒:縱使。分付: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