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重點中學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重點中學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重點中學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重點中學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重點中學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重點中學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參考答案

B2.D3.C

材料一第三段主要運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引用李東陽的話清楚地闡釋了“比興”對詩的重要作用;引用王夫之、司空圖和嚴羽的評論交代了藝術審美標準和特征,強化了作者的觀點。

5.①“比興”是通過外物、景象而抒發(fā)、寄托、表現(xiàn)、傳達情感和觀念(將主觀情感與客觀景物合而為一)從而使文學形象具有非概念所能窮盡、非認識所能囊括的藝術審美特征(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審美效果)的詩歌創(chuàng)作手法。②“比興”是遵循“類”的規(guī)律和原則,實現(xiàn)物與物、情與物的聯(lián)結的一種審美思維方式。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

B.“只要……就能……產生……”錯誤,絕對化。原文是“所謂‘比興’正是這種使情感與想象、理解相結合而得到客觀化的具體途徑”,“比興”是實現(xiàn)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效果的具體途徑,只有產生審美效果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故選B。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都具有……”錯誤,從材料一“司空圖《詩品》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都是指的這種非概念所能窮盡、非認識所能囊括的藝術審美特征”可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是指非概念所能窮盡、非認識所能囊括的藝術審美特征,并不是所有具有情感感染力量的藝術形象和文學語言都具有這個特征。

B.“對情感的‘正言直述’是一種概念性的認知”錯誤,根據(jù)原文“因為后者易流于概念性認識而言盡意盡。即使是對情感的‘正言直述’,也常??梢猿蔀橐环N概念認識而并不起感染作用”可知,“是”說法絕對。

C.“反面理解”錯誤,“樂景寫哀”既不是反面理解景物,也不是反面理解情感,而是樂景與哀情構成矛盾而反襯哀情。

故選D。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觀點:比興思維遵循“類”的規(guī)律和原則,實現(xiàn)物與物、情與物的聯(lián)結。

A.由梅到人,能支撐材料二觀點。

B.由鹿兒吃草時不停地呼喚同伴共同進餐到主人對客人的盛情款待,能支撐材料二觀點。

C.通過彈琴討論“事物關聯(lián)合作”的哲理,沒有運用比興的手法,不能作為論據(jù)來論證材料二的觀點。

D.由景的蕭索到人心情的寥落,能支撐材料二的觀點。

故選C。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由題干可知,本題有兩問,第一問要回答論證的方法,這個問題不難,因為材料一第三段中多出引用《文心雕龍》《詩品》《姜齋詩話》《懷麓堂詩話》中的句子,所以主要使用引用論證。

第二問要回答引用論證的作用,這可以從兩個角度入手。一是內容上,可以從論據(jù)和論點的關系入手,如第三段引用鐘嶸《詩品》中“言有盡而意無窮,興也;因物喻志,比也”進一步對“比”和“興”進行解釋,所以引用這二人的話是解釋了“比興”的概念;第三段引用王夫之“《小雅鶴鳴》之詩,全用比休,不道破一句”、《姜齋詩話》所謂“不道破一句”、司空圖《詩品》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嚴羽《滄浪詩話》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這些交代了藝術審美的標準;第三段引用明代李東陽“所謂比與興者,皆托物寓情而為之者也。蓋正言直述,則易于窮盡,而難于感發(fā)。惟有所寓托,形容摹寫,反復諷詠以俟人之自得,言有盡而意無窮,則神爽飛動、手舞足蹈而不自覺,此詩之所以寄情思而壯實也”解釋了“比興”對詩歌的價值。

二是從引語本身的特點上,文中所引都是經(jīng)典性的作品和權威性的言論,這樣的言論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和下定義的能力。

下定義多采用判斷單句的形式,其格式多為“×××(種概念)是×××的×××(屬概念)”。

從創(chuàng)作手法角度,確定屬概念為“創(chuàng)作手法”,根據(jù)材料一“通過外物、景象而抒發(fā)、寄托、表現(xiàn)、傳達情感和觀念,這樣才能使主觀情感與想象、理解結合聯(lián)系在一起,而得到客觀化、對象化,構成既有理知不自覺地干預而又飽含情感的藝術形象”“都是指的這種非概念所能窮盡、非認識所能囊括的藝術審美特征。這種特征正是通過‘比興’途徑將主觀情感與客觀景物合而為一的產物”提取要點表述即可。

從思維方式角度,根據(jù)材料二“不僅是詩歌的創(chuàng)作手法,也是對審美思維方式的一種表述”“它遵循‘類’的規(guī)律和原則,實現(xiàn)物與物、情與物的聯(lián)結”表述即可。

6.A7.B8.①有情有義。主動替班長侍奉母親,有情有義;找媳婦以孝順母親為唯一條件,至誠至孝。

②英勇無畏。他沖鋒在前,打起仗來十分英勇;頭部被彈片擊中而昏迷一周,他毫不畏懼。

③不計名利。為照顧母親,他兩次主動放棄好工作;把十幾枚軍功章壓在箱底,從不示人。9.①情節(jié)安排更精巧。新聞消息平鋪直敘;小說以信封為線索,連接劉興根、劉敬根這兩個兒子情深義重的故事,設計巧妙。

②人物刻畫更立體。新聞消息以報道新聞事實為主,簡明扼要;小說以刻畫人物為中心,塑造了一個有情有義的人物形象。

③主題表達更豐富。新聞消息重在表現(xiàn)廖良開的重諾重情;小說重在贊美軍人重情重義、不計名利的美好品質和高尚情操。

④閱讀趣味更濃厚。新聞消息客觀報道;小說的鋪墊、比喻等手法,社會背景的融入,人物對話的描寫,使小說引人入勝。

【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相關內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A.“是因為‘一喊劉興根他就答應’以及‘他’每天對著班長照片進行‘整容’,神似班長”,說法錯誤?!耙缓皠⑴d根他就答應”是在兩年前的陣地上,醫(yī)護人員叫“他”“劉興根”是班長犧牲兩年后的事,醫(yī)護人員也沒有見過班長,叫“他”劉興根應該是“他”用了班長的名字改叫劉興根了。

故選A。

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能力。

B.“象征”說法錯誤,應是比喻。信封上的“血跡”形如“雪地梅花”,寓意劉敬根對班長的深切緬懷,他們的革命情誼天長地久,鮮活如初。

故選B。

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文中“復員前,組織上派人征求他的意見,問:‘安排你到本地一個大廠工會工作咋樣?’他說:‘我還是想回莊里給娘端碗,洗洗腳’”可知,他復員后拒絕組織安排,回到班長的老家,主動替班長侍奉母親,可見他有情有義;由“給他說媳婦,他就要求一條:必須對我娘一百個孝順”可知,找媳婦以孝順母親為唯一條件,可見他至誠至孝。

由“班長犧牲后他被臨陣任命為班長,一喊劉興根他就答應,好像有兩個人在他身子骨里發(fā)力,打起仗來十分英勇”可知,他沖鋒在前,打起仗來十分英勇;由“頭部被彈片擊中,昏迷了一個星期方才蘇醒”可知,頭部被彈片擊中而昏迷一周,他毫不畏懼,可見他英勇無畏。

由“復員前,組織上派人征求他的意見,問:‘安排你到本地一個大廠工會工作咋樣?’他說:‘我還是想回莊里給娘端端碗,洗洗腳?!薄翱h里給他安排好一個比較輕松的工作,他堅辭不去,說:‘我回來就是照護娘的。’……于是就在生產隊當了保管員,離家近”可知,為照顧母親,他兩次主動放棄好工作;“整理他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十幾枚壓在箱底的軍功章”,他把十幾枚軍功章壓在箱底,從不示人??梢娝挥嬅?。

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文體特征的能力。

從情節(jié)看,結合“退伍老兵廖良開從3000公里外的重慶來到吉林,祭拜與他毫無血緣關系的戰(zhàn)友母親……當年19歲的戰(zhàn)友劉繼強因為援救落水群眾犧牲后,廖良開想的最多的是自己能否替戰(zhàn)友盡孝”等內容可知,新聞消息平鋪直敘;從“班長將自己那三張照片塞進一個早已寫好地址的信封里。這信封紙質韌硬,正面有紅框,豎寫形制”“兄弟,這信封你拿著,里面還有攢給咱娘的錢……”“一位衣衫打有補丁的中年婦女端坐在簡易的板凳上,雙手捏的竟是班長寫的那個信封““整理他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十幾枚壓在箱底的軍功章,還有那個老式信封。信封已經(jīng)毛邊了,淡淡的血跡依舊形如雪地梅花”等內容可知,小說以信封為線索,連接劉興根、劉敬根這兩個兒子情深義重的故事,設計巧妙。小說情節(jié)安排更精巧。

從人物形象看,結合“從此,這對特殊的父子情、母子愛跨越3000公里,真實而又默默地展開。2017年,吉林媽媽因病去世,廖良開悲痛不已,把吉林爸爸接到了自己的家里照顧”等內容可知,新聞消息以報道新聞事實為主,簡明扼要;小說中劉敬根在戰(zhàn)場上英勇無敵,復員后替班長侍奉母親,至誠至孝,小說以刻畫人物為中心,塑造了一個有情有義的人物形象。小說人物刻畫更立體。

從主題看,結合“當年,為了一個承諾,他默默贍養(yǎng)一對老人21年”“吉林媽媽因病去世,廖良開悲痛不已,把吉林爸爸接到了自己的家里照顧”等內容可知,新聞消息重在表現(xiàn)廖良開的重諾重情;小說塑造了劉敬根的形象,寫劉敬根放棄優(yōu)厚待遇,甘愿回到農村奉養(yǎng)班長的母親,從不張揚自己的軍功,重在贊美軍人重情重義、不計名利的美好品質和高尚情操。小說主題表達更豐富。

從表達效果看,新聞消息客觀報道,沒有多少感彩;小說開頭有關于信封故事的鋪墊,“淡淡的血跡依舊形如雪地梅花”比喻手法的運用,抗美援朝、志愿軍遺骸回祖國等社會背景的融入,“班長一看笑了說,劉興根、劉敬根,念不好就念成一個人了。他也笑了,說,咱倆就是一個人”等人物對話的描寫,使小說引人入勝。小說閱讀趣味更濃厚。

10.B11.D12.A13.(1)求學的人一定要致力于提高道德修養(yǎng)和學習知識,不要錯過求學的時機。

(2)(胡瑗)用自身做表率,即使盛夏酷暑,一定身穿公服坐于堂上,嚴肅師生的禮儀。14.①時間倉促,不宜立新的條例。②經(jīng)義不專用王安石的學說。③罷去對律令釋義的考試。

【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準確斷句的能力。

句意:當時正崇尚詞賦,唯獨湖州的學校設立經(jīng)義治事齋,來促進實學。至此,興辦太學,詔令到湖州取法,并著為法令格式,推行全國。

“經(jīng)義治事齋”是“立”的賓語,表示設立的內容,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C;

“詔下湖州取其法”中,“取其法”是“詔下湖州”的具體內容,故應在“法”后斷開;“著為令式”中,“令式”是“著為”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

故選B。

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辨析一詞多義的能力。

A.說法正確。

B.說法正確。句意:便不能查驗名義和實際/有學問的讀書人所爭論的問題,特別注重于名義和實際。

C.說法正確。句意:從鄉(xiāng)里選擇飽學有道德成就的人來充任/君子廣博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

D.“其制稍異于前”的“制”的意思是“形制,規(guī)制”。句意:空間狹小/就派人再次修繕南閣子,那形制和以前稍有不同。

故選D。

1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A.“王安石……想改變科舉,另立新的條例”張冠李戴。根據(jù)原文“光以安石私設《詩》《書新義》考試天下士,欲改科舉,別為新格”可知,應為“司馬光”。

故選A。

13.本題考查學生準確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1)“其”,一定;“務”,致力于;“修”,學習;“失”,錯過。

(2)“以身率先”,用自身做表率;“雖”,即使;“公服”,名詞作動詞,身穿公服;“嚴”,嚴肅。

14.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

根據(jù)原文“進士來年秋試,日月無幾,而議不時決。詩賦雖小技,比次聲律,用功不淺。至于治經(jīng),誦讀講解,尤不輕易。要之,來年皆未可施行”可知,時間倉促,不宜立新的條例。

根據(jù)原文“乞來年科場,一切如舊,惟經(jīng)義兼取注疏及諸家論議,或出己見,不專用王氏學”可知,經(jīng)義不專用王安石的學說。

根據(jù)原文“仍罷律義,令舉人知有定論,一意為學,以待選試,然后徐議元祜五年以后科舉格式,未為晚也”可知,罷去對律令釋義的考試。

參考譯文:

文本一:

宣仁后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呂公著,想革除弊政。司馬光因王安石私自設《詩經(jīng)》《尚書新義》來考試天下士人,于是想改變科舉,另立新的條例。蘇轍說:“進士來年秋天考試,沒有多少日子了,而議論沒有及時決定。詩賦雖然是小技,但要講究聲律,用的功夫不淺。至于研究經(jīng)書,誦讀和講解,尤其不是輕松容易的事??傊?,來年都還不能實行。請求來年的考試,一切還照舊,只有經(jīng)書的釋義兼取注疏及各家議論,或提出應舉者自己的見解,不專用王安石的學說。并罷去對律令釋義的考試,使應舉的人知道有定論,一心一意做學問,來等待選拔考試,然后慢慢地議論元祐五年以后科舉的條例,也不算晚。”

文本二:

宋仁宗(趙禎)慶歷四年三月乙亥日,詔令天下州縣設立學校。當時范仲淹想要恢復古制,鼓勵學習,多次進言興辦學校。宋祁等人上奏:“教育不立足于學校,文士不在鄉(xiāng)里進行考察,便不能查驗名實。有關部門如果只局限于以詩文聲律取士的規(guī)定標準,學者只專心于記述背誦,就不能真正選拔出人才。參考各家的學說,選擇便利于當今的,莫如使學生都在鄉(xiāng)里受到學校的教育,然后由州縣考察他們的操行,這樣學生便修身正己了。先進行策論,這樣善于文詞的便留心于治亂;簡化科舉程式,這樣學識淵博的便可馳騁議論;試問大義,這樣學經(jīng)書的不專門從事記述背誦。”仁宗聽從了這一建議。至此下詔說:“現(xiàn)在我興建學校選拔人才,來尊崇士大夫的操行;變更制度革除弊端,來讓求學的人盡展才能。求學的人一定要致力于提高道德修養(yǎng)和學習知識,不要錯過求學的時機。令州縣都設立學校,由本道使者選派部屬官作為教授,如人員不足,從鄉(xiāng)里選擇飽學有道德成就的人來充任。學生在學校學習三百日,才允許參加秋試?!边@年夏四月壬子日,判國子監(jiān)王拱辰等人上奏:“漢代太學一千八百室、生徒三萬人。唐代學校也有一千二百間?,F(xiàn)今取才養(yǎng)士之法空前盛大,而國子監(jiān)才二百間,空間狹小,不足以容納生徒?!庇谑窃t令把錫慶院作為太學,容納內舍生二百人。夏五月壬申日,仁宗至太學謁拜孔子。按慣例,皇帝謁拜孔子只是恭敬地拱手行禮而已,仁宗特意拜了兩次。賜太學直講孫復五品官服。當初,海陵人胡瑗為湖州教授,培訓人才有方法,科條細密完備,(胡瑗)用自身做表率,即使盛夏酷暑,也一定身穿公服坐在堂上,嚴肅師生的禮儀,把學生視為自己的子弟一般,學生們也像是對待自己的父親和兄長一般地信任和愛戴老師,跟從他學習的人常常數(shù)以百計。當時正崇尚詞賦,唯獨湖州的學校設立經(jīng)義治事齋,來促進實學。至此,興辦太學,詔令到湖州取法,并著為法令格式,推行全國。胡瑗上書請興辦武學,大略說:“近年吳育已建議興辦武學,但選用官員不當,不久而廢止?,F(xiàn)在國子監(jiān)直講內梅堯臣曾給《孫子兵法》作批注,深明兵法大義。如使梅堯臣等人兼臨武學,每天讓他們講解《論語》,使學生懂得忠孝仁義之道;講《孫子》《吳子》等兵法,使學生懂得制勝御敵的方法。選擇二三百有智慧謀略的人來教練他們,這樣在一二十年之間必有成效。臣已撰寫《武學規(guī)矩》一卷,進呈圣上?!?/p>

C

①首聯(lián)起筆寫晴景。太陽初升,霜天放晴,描寫了一幅朝日晴和景象。

②頷聯(lián)承筆寫情感。衣裘破敝,但內心仍感溫暖;字小費神,但仍覺眼明心亮,寫出了詩人內心的愉悅。

③頸聯(lián)進而寫晴事。雖年事已高卻喜好敘閑,腿腳雖不利索仍堅持散步,敘寫了詩人閑適的生活日常。

④尾聯(lián)合筆寫情懷。不寫歌功頌德的文章,而是以努力耕作回報時世承平,抒發(fā)了詩人躬耕隴畝,努力報國的襟懷。

【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C.“‘?!ァ凶猿爸狻薄鞍凳玖藘刃牡牟黄健庇姓`,原詩“喜”字表達了作者雖年事已高卻能安享現(xiàn)實生活的閑情野趣,并無“不平”之意。

故選C。

1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字的能力。

題干說“晴”字統(tǒng)領全詩,考生需結合全詩內容賞析“晴”的具體內涵。

“萬瓦新霜白,一窗朝日晴”,意為:一夜下霜,屋瓦皆白。太陽初升,滿窗陽光,霜天放晴。首聯(lián)“朝日晴”描寫了一幅朝日晴和景象。

“破裘身亦暖,細字眼猶明”,意為:身上衣裘破舊,但內心仍感溫暖;字太小費神,但仍覺得眼明心亮。頷聯(lián)承起句,“暖”“明”可見詩人內心愉悅。

“耄喜譫諄語,衰常踸踔行”,意為:雖然自己年事已高,但喜好聊天敘閑,腿腳雖然不利索,但仍堅持經(jīng)常散步。頸聯(lián)進而敘寫閑適的日常生活,“喜”字看見詩人在霜晴后內心愉悅。

“登封書不草,力穡報時平”,意為:我不寫歌功頌德的文章,而是以努力耕作回報時世承平。尾聯(lián)合筆,“力穡報時平”抒發(fā)了躬耕隴畝,踏實報國的襟懷。

(1)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

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猿猱欲渡愁攀援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題要注意的字詞有:“矜”“宦”“厭”“猱”“援”。

18.①刮目相看;

②有條不紊;

③欣欣向榮

19.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yè)機器人市場,目前其自主品牌的中高端機器人市場占有率不高,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20.①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把“機器人”比喻為“制造業(yè)皇冠頂端的明珠”,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機器人產業(yè)在制造業(yè)中的重要地位。

②采用了排比的修辭,加強了語勢,從“產業(yè)規(guī)模”“技術水平”“應用深度和廣度”三個方面突出了我國機器人產業(yè)強勁的發(fā)展勢頭。

【解析】18.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①空,依據(jù)前文“機器人難免給人以四肢僵硬、機械感十足的印象,但……”可知,這里是說“如此有魅力的機器人”讓人們改變了過去那種對機器人的看法??捎谩肮文肯嗫础?。刮目相看:為改變老眼光,用新眼光來看。

第②空,這里是說上百臺工業(yè)機器人揮動著機械臂有序的工作,可填“有條不紊”。有條不紊:形容做事、說話有條有理,絲毫不亂。

第③空,所填成語修飾“我國機器人產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狀,再結合前文“近年來,我國機器人產業(yè)呈現(xiàn)強勁發(fā)展勢頭”,可填“欣欣向榮”。欣欣向榮:指草木長的茂盛,生機勃勃的樣子;后用于比喻事業(yè)蓬勃發(fā)展,興旺昌盛的景象。

19.本題考查學生句式變換的能力。

“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yè)機器人市場的中國”為偏正結構,改為主謂結構,即: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yè)機器人市場。

剩余內容中的話題是“目前我國自主品牌的中高端機器人”,其特點有二:一是市場占有率不高,二是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據(jù)此又可拆分出兩個短句。

20.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的能力。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yè)皇冠頂端的明珠’”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本體是“機器人”,喻體是“皇冠頂端的明珠”。以“皇冠頂端的明珠”在“皇冠”中的重要地位,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機器人產業(yè)在制造業(yè)中的重要地位。

“產業(yè)規(guī)模快速擴張,技術水平大幅提升,應用深度和廣度加速拓展”由三個主謂結構構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從“產業(yè)規(guī)模”“技術水平”“應用深度和廣度”三個方面突出了我國機器人產業(yè)強勁的發(fā)展勢頭,加強了語勢,增強了表達效果。

B

22.①服藥時不可直接接觸藥品瓶口②不需要用水稀釋③保護膜無法形成

【解析】21.本題考查學生準確理解詞義的能力。

畫線處的“一定”是副詞,表示態(tài)度堅決,必然。

A.表示到達某種程度。

B.表示態(tài)度堅決,必然。

C.是“一”和“定”兩個詞,表示一經(jīng)制定,一經(jīng)確定。

D.表示到達某種程度。

故選B。

22.本題考查學生情境補寫的能力。

第一空,根據(jù)后文“服用這一類藥品時,應將藥品倒入勺子中,然后直接口服,這樣做可以避免因瓶口沾上病菌而使糖漿污染變質,無法繼續(xù)使用”可知,此處強調的是不能直接用嘴接觸藥瓶瓶口服用,故可填“服藥時不可直接接觸藥品瓶口”。

第二空,根據(jù)后文“這樣會降低藥物的黏稠度和濃度,使藥效大打折扣”以及“服用藥物后不能馬上喝水”“如果服藥后立即喝水會稀釋藥液”可知,服藥時應保持藥物的粘稠度和濃度,故可填“不需要用水稀釋”。

第三空,根據(jù)前文“因為糖漿、浸膏類的藥物主要是靠黏稠藥液將咽喉黏膜覆蓋,形成保護膜,減少外界刺激進而發(fā)揮藥效”可知,黏稠藥液的作用是形成保護膜,而被水稀釋過的藥物則無法產生此功能,故可填“保護膜無法形成”。

23.例文:

安能穩(wěn)坐象牙塔?如何談笑凈胡沙?

強虜犯華,九州疲敝。在一片滿目瘡痍、民不聊生的危難關頭,作為國家棟梁、民族柱石的青年學子,是依然穩(wěn)坐象牙塔,埋頭做學問,寄希望于二十年后用滿腹經(jīng)綸救我中華;還是決然奮起,沖出象牙塔,立即投入偉大的民族解放斗爭,做拯救國運的大洪流中的一朵浪花?如果我是那場艱難跋涉的隊伍中的一分子,我將毅然選擇沖出象牙塔,加入奮進會,投身到現(xiàn)實斗爭中去。

誠然,從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長遠看,治學研究、科技興邦的確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要讓國家取得長足進步,擁有持久發(fā)展的不竭動力,我們需要學問,需要知識。但凡事都有輕重緩急,謀事須重當前急務。1937年的中國,已然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而治學救國、科技興邦首先需要的就是安定、和平的發(fā)展環(huán)境。沒有良好的環(huán)境,治學救國就成了一句空話。常言道:“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倍藭r的實干就是投入火熱的現(xiàn)實斗爭,凡有為之中華青年,都應該拿起武器,保家衛(wèi)國,先要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安定和平的發(fā)展環(huán)境去奮斗,然后才能埋頭做學問,踏實求發(fā)展。

我認為,在國家獨立不存、人民生命不保的危難局面下,一味地靜坐論道,高談學問,是一種冷酷,不符合中華有為青年的熱血精神和擔當情懷。這不免讓人懷疑此類學者、文人做出來的學問到底具有怎樣的價值,他們到底是為國家還是為自己。做學問不能成為逃避民族大義的借口。試想在炮火連天、列強環(huán)伺的環(huán)境下,偌大的中國已經(jīng)放不下一張安靜的課桌了,你穩(wěn)坐象牙塔所做的學問有實際意義嗎?你做出來的學問是要獻給入侵者嗎?想起《西征記》中聯(lián)大學子澹臺瑋,在恩師希望他留下來為將來國家的興起做一個知識的火種時,他拒絕了。他立志要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家國天下的捍衛(wèi)者,而不是坐而論道的空談家,于是毅然投身軍旅。

從中華民族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和奮斗史來看,沒有奮斗者的“鮮血”染紅的實驗室和圖書館是搞不出我們自己獨立的科技文化的。魯迅以筆為槍,投向敵人的心臟,我們才有表現(xiàn)民族奮斗的心靈史;趙忠堯冒著敵人的炮火,自己形同乞丐,卻保存了當時中國核工業(yè)發(fā)展的唯一一罐鐳。沒有這樣的奮進者,再多的學問又有何用?

安能穩(wěn)坐象牙塔?如何談笑凈胡沙?我想,只有凈胡沙,我們才能真正安心坐在象牙塔,為民族的未來治學研究。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

材料先展示了抗戰(zhàn)時期的典型場景,在民族危亡之際,青年學生為中國前途命運上下求索,尋求多種救亡圖存的方法;然后提供了其中兩個社團的兩種不同的觀點。前者是堅持要研究學問,提高民眾的科學文化知識;后者認為應直接投入戰(zhàn)斗行列。

題干明確了考生的寫作主體要求,即作為當代青年穿越到抗戰(zhàn)時期,站在了解中國百年發(fā)展歷史的基礎上,選擇兩個社團中的一個加入并闡述理由和思考。需要注意,兩種觀點一個著眼于長遠,一個更看重眼前;一個側重科學文化救國,一個繼承先輩的獻身精神。兩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都有各自的理由。寫作時選擇一個觀點,即意味著對另一個觀點進行批駁,屬于駁論文,要抓到對方問題的要害,才能讓己方觀點更有說服力。

本次作文帶有一定的辯論性質,寫作時應當注意要先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不能兩者都選擇,必須旗幟鮮明地闡述自己選擇這個社團而不選擇另一個社團的理由,這樣的主張對拯救國家民眾有怎樣的作用,如何才能實現(xiàn)這樣的主張等。如選擇治學社,可作如下分析:研究學問、發(fā)展科技重于倉促投入戰(zhàn)斗。沒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深厚的學問功底,無法取得最終的勝利。即使取得暫時的勝利,也難以長久保持。選擇奮進會,可作如下分析:拯救民族危亡比研究學問更加迫切。研究學問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安定的環(huán)境,當時的中國沒有這樣的條件。最迫切的是萬眾一心,投入戰(zhàn)斗,驅除日寇,還我河山。

立意:

1.國將不國,何以治學?

2.以身許國固可敬,文化救國義更深。

3.救亡圖存眼前事,文化自有后來人。

答案第1頁,共2頁東臺市重點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

語文試題

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材料一:

正是從《詩經(jīng)》的許多具體作品中,后人歸納出了所謂“賦、比、興”的美學原則,影響達兩千余年之久。最著名、流行最廣的是朱熹對這一原則的解釋:“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古人和今人對此又有頗為繁多的說明。因為“賦”比較單純和清楚,便大都集中在比興問題的討論上。因為所謂“比興”與如何表現(xiàn)情感才能成為藝術這一根本問題有關。

中國文學(包括詩與散文)以抒情勝,然而并非情感的任何抒發(fā)表現(xiàn)都能成為藝術。主觀情感必須客觀化,必須與特定的想象、理解相結合統(tǒng)一,才能構成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藝術作品,產生相應的感染效果。所謂“比興”正是這種使情感與想象、理解相結合而得到客觀化的具體途徑。

《文心雕龍》說:“比者,附也;興者,起也”;“起情故興體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鐘嶸《詩品》說:“言有盡而意無窮,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睂嶋H上,“比”“興”經(jīng)常連在一起,很難絕對區(qū)分?!氨扰d”都是通過外物、景象而抒發(fā)、寄托、表現(xiàn)、傳達情感和觀念,這樣才能使主觀情感與想象、理解結合聯(lián)系在一起,而得到客觀化、對象化,構成既有理知不自覺地干預而又飽含情感的藝術形象。使外物景象不再是自在的事物自身,而染上一層情感色彩;情感也不再是個人主觀的情緒自身,而成為融合了一定理解、想象后的客觀形象。這樣,也就使文學形象既不是外界事物的直接模擬,也不是主觀情感的任意發(fā)泄,更不是只訴諸概念的理性認識;相反,它成為非概念所能窮盡,非認識所能囊括,具有情感感染力量的藝術形象和文學語言。王夫之說:“《小雅·鶴鳴》之詩,全用比體,不道破一句。”(《姜齋詩話》)所謂“不道破一句”,一直是中國美學重要標準之一。司空圖《詩品》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嚴羽《滄浪詩話》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等等,都是指的這種非概念所能窮盡、非認識所能囊括的藝術審美特征。這種特征正是通過“比興”途徑將主觀情感與客觀景物合而為一的產物?!对娊?jīng)》在這方面作出了最早的范例,從而成為百代不祧之祖。明代李東陽說:“所謂比與興者,皆托物寓情而為之者也。蓋正言直述,則易于窮盡,而難于感發(fā)。惟有所寓托,形容摹寫,反復諷詠以俟人之自得,言有盡而意無窮,則神爽飛動、手舞足蹈而不自覺,此詩之所以寄情思而壯實也(《懷麓堂詩話》)”。

這比較集中而清楚地說明了“比興”對詩(藝術)的重要性所在,正在于它如上述是情感、想象、理解的綜合統(tǒng)一體?!巴形镌⑶椤薄吧袼w動”勝于“正言直述”,因為后者易流于概念性認識而言盡意盡。即使是對情感的“正言直述”,也常常可以成為一種概念認識而并不起感染作用,“啊,我多么悲哀喲”,并不成其為詩,反而只是概念。直接表達情感也需要在“比興”中才能有審美效果。所以后代有所謂“以景結情”、所謂“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姜齋詩話》)等等理論,就都是沿著這條線索而來的。

(選自李澤厚《美的歷程》)

材料二:

中國古人討論詩歌時常提及的“比興”不僅是詩歌的創(chuàng)作手法,也是對審美思維方式的一種表述,比興思維在審美想象的作用下實現(xiàn)物我交互,四時萬物在激發(fā)人的情感的同時,又成為情感的寄托,物我相照,貫通交融。比興思維不同于理性判斷,它遵循“類”的規(guī)律和原則,實現(xiàn)物與物、情與物的聯(lián)結。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物象都可起興,任何一物都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聯(lián)系到他物,起興之物象和所詠之物象兩者間存在著廣泛的聯(lián)系。但這樣的聯(lián)系并不是隨意的,而是必須遵循“類”的原則,這一原則在比興思維中有兩方面的體現(xiàn)。

其一,主體基于對事物之間的相似性特征的感知,將此物與彼物聯(lián)系在一起,此為以物喻物的基礎。其二,兩個事物雖然各不相同,甚至差異巨大,但是都具有能夠與主體的某種情意產生共鳴的屬性。這種屬性是將物與情聯(lián)系起來的關鍵,也是“取譬引類”與以類比邏輯為特征的理性思維之間的重要區(qū)別。如作為“歲寒三友”的松、竹、梅,在形貌上相去甚遠,并沒有相似性特征。但是,由于松樹歲寒不凋、翠竹經(jīng)冬不衰、梅花凌寒獨放,三者共同擁有的耐寒屬性與主體高潔堅韌的情志產生共鳴,因此使其成為人們聯(lián)類謳歌、表情達意的對象。主體在審美活動中基于比興思維展開的類比聯(lián)想,是審美意象動態(tài)生成的一種表現(xiàn)。中國文化自古就有將天地萬物視為一體的認識傳統(tǒng),在這個渾然為一的系統(tǒng)之中,物與物、物與情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而是強調彼此間的互相感應、轉換與影響。

(選自何琪琦《論審美意象生成的心理過程》)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詩經(jīng)》中歸納出的“比興”原則與詩歌抒情的根本問題密切相關,歷來討論頗多。

B.只要運用“比興”就能使情感的抒發(fā)表現(xiàn)成為藝術,產生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效果。

C.“歲寒三友”形貌上不相類,卻因耐寒的共同屬性與主體情志產生共鳴而被聯(lián)類贊美。

D.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遵循“類”的原則不是做簡單的類比,而是有情感共鳴的“取譬引類”。

2.根據(jù)材料的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文學作品中,具有情感感染力量的藝術形象和文學語言都具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審美藝術特征。

B.對情感的“正言直述”是一種概念性的認知,言盡意盡,所以直接表達情感也需要在“比興”中才有審美效果。

C.“以樂景寫哀”的手法體現(xiàn)了“比興”的理論,通過想象和反面理解使情感客觀化,這體現(xiàn)了古詩貴情思而輕事實的特點。

D.如果具有能與主體情感產生共鳴的某一屬性,任何一物都能突破時空限制和與之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聯(lián)結。

3.下列選項中的句子,不能作為論據(jù)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氓》)

B.“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保ā峨x騷》)

C.“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

D.“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保ā妒裣唷罚?/p>

4.材料一第三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其作用。

5.“‘比興’不僅是詩歌的創(chuàng)作手法,也是對審美思維方式的一種表述”,請結合兩則材料,分別從創(chuàng)作手法和思維方式的角度給“比興”下定義。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信封里的兒子

司玉笙

那時候他不識字,班長就一筆一劃地教他。時間長了,他就離不開班長了。班長問他是哪里人,他就哭了,說俺也不知道俺是哪里人,就知道家離老黃河不遠,爹娘走得早……班長說,我家離老黃河幾十里,爹去世得早,我娘辛辛苦苦拉扯我兄妹仨……兄弟,這隊伍就是咱的家……

1950年秋,部隊來到東北整訓。入朝作戰(zhàn)前的誓師動員大會上,陣陣口號聲中,人人熱血沸騰,會后紛紛寫了請戰(zhàn)書或決心書。他比葫蘆畫瓢地將班長的照抄下來,就是名字不一樣。班長一看笑了說,劉興根、劉敬根,念不好就念成一個人了。

他也笑了,說,咱倆就是一個人。

趁著一個休息日,班長說,趁出國前咱也去街上照個相,留個念。

于是就去了。過了幾天,照片取出來了,是黑白的。單身的一人一張,一寸;兩個人的合影也是一人一張,兩寸。他第一次見這照片不禁叫了起來,咋跟活的一樣!班長說,這相片可金貴哩,花去我半個月的津貼,得放好。

在他的注視下,班長將自己那三張照片塞進一個早已寫好地址的信封里。這信封紙質韌硬,正面有紅框,豎寫形制。

揣著這照片,兩個人跨過鴨綠江。隨部隊急行軍到了指定區(qū)域,放眼一望,滿目冰山雪嶺,林木間寒氣重重。戰(zhàn)斗一打響,陣地上一片火海硝煙,殘枝碎石亂蹦。激戰(zhàn)中,班長被一顆炮彈炸成重傷,融化的冰雪和冒著熱氣的鮮血糊滿了一身。奄奄一息的班長看看他,說,兄弟,這信封你拿著,里面還有攢給咱娘的錢……

班長犧牲后他被臨陣任命為班長,一喊劉興根他就答應,好像有兩個人在他身子骨里發(fā)力,打起仗來十分英勇。兩年后,后方戰(zhàn)地醫(yī)院又多了一名傷員。這傷員頭部被彈片擊中,昏迷了一個星期方才蘇醒。醫(yī)護人員高興地相互傳語,劉興根醒來了,英雄醒來了……后來,他被轉到國內療養(yǎng)。能下地活動時,他將那信封找出,小心翼翼地撫平,再添上回信的地址,托人寄出。過了個把月,回信來了,是人代寫的:你母親接到你寄來的信和照片喜出望外,捂住哭了大半天。自你參軍走后,這些年來你母親天天去莊東頭的大路口盼你。你兩個妹妹已出嫁。四畝莊稼地有互助組幫種幫收,家中一切安好,勿念……讀完信,他忽地捶了自己一下,我本來就是娘的兒子呀!

往后再寫信,他就用班長的口吻。那邊回信問,合影照上的另一個是誰?他答,是我最親密的戰(zhàn)友,也是娘的兒子。那邊回信說,你母親現(xiàn)在逢人就說,俺兒回來了,還多了一個,就在俺懷里。說著還掏出照片讓人家看……這一提,他心里便拱出一句,我就是我就是,永遠是!

為盡量使自己像娘的兒子,他每天對著班長的照片進行“整容”。班長的顴骨高,他就反復夾捏自己的腮幫子,好讓顴骨突出。時間長了,腮幫子還真凹陷下去了一點。護理人員奇怪,問,劉班長,臉上怎么不舒服?都好著哩。他說,只是想娘了。

復員前,組織上派人征求他的意見,問:“安排你到本地一個大廠工會工作咋樣?”他說:“我還是想回莊里給娘端碗,洗洗腳?!?/p>

肩著背包,提著網(wǎng)兜,他按著信封上的地址一路打聽找到了這個小劉莊。還未進莊,頭前身后呼呼啦啦簇擁了一群人,爭相替他拿行李。被人引著,一進這農家小院,他愣了:一位衣衫打有補丁的中年婦女端坐在簡易的板凳上,雙手捏的竟是班長寫的那個信封!丟下行李,他緊跑幾步,跪伏在這位母親的雙膝前,一聲憋了許久的話語,自胸腔噴薄而出:娘啊——

是根兒么?眼淚撲簌簌地滴落下來,是熱的。是我,是我,娘!

粗糙溫暖的手在他頭上臉上抖抖嗦嗦觸摸著。俺的兒,你這脖子上的那顆痣咋沒了?娘,扛槍磨去了。抬頭一看,娘淚濕的眼皮是合著的,眼窩里分明有什么在拱動。旁邊一個妹妹插話道:“娘怕你憂心,信里不讓告訴你她的眼幾年前就瞎了?!蹦?,明天我就帶你看眼去!

背著娘上車下車跑了幾個醫(yī)院診治,娘的眼還是沒有起色。娘說:“甭花那錢了,有恁在跟前,俺啥都看得明白。”

此時,縣里給他安排好一個比較輕松的工作,他堅辭不去,說:“我回來就是照護娘的。”并對兩個妹妹說:“有哥在恁放心,恁該忙啥忙啥。”

于是就在生產隊當了保管員,離家近。給他說媳婦,他就要求一條:必須對我娘一百個孝順!

婚后,兩口子輕聲問暖,俯身侍奉,娘的臉上就斷不了笑容,直至八十六歲壽終。在操辦老人家的后事時,有人好像知曉了他的經(jīng)歷,想寫一篇稿宣傳宣傳。面對這些好奇者,他說:“我沒啥可寫的,與那些埋在雪地里的戰(zhàn)友比,我還活在母親身邊……”

那日晚間,他在電視新聞上看到部分戰(zhàn)友的遺骸被軍用飛機運回祖國時,淚珠止不住地滾淌。讓家人打開那小盒子,指指那張合影照叮囑道,放大,放大……

放大的合影照拿回來后,他看著看著突然說了一句什么,牙關一緊竟昏迷過去。緊急送進醫(yī)院搶救無效,于當天夜里去世。

靈棚內,高掛的遺像就是那張放大的合影。問清原由,吊唁者無不動容,噙淚再三鞠躬。整理他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十幾枚壓在箱底的軍功章,還有那個老式信封。信封已經(jīng)毛邊了,淡淡的血跡依舊形如雪地梅花……

(選自《北方文學》2022年第1期,有刪改)

文本二:

央廣網(wǎng)北京11月28日消息據(jù)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退伍老兵廖良開從3000公里外的重慶來到吉林,祭拜與他毫無血緣關系的戰(zhàn)友母親。當年,為了一個承諾,他默默贍養(yǎng)一對老人21年。

時光退回到1997年,當年19歲的戰(zhàn)友劉繼強因為援救落水群眾犧牲后,廖良開想的最多的是自己能否替戰(zhàn)友盡孝。有了這個想法后,廖良開開始給去世戰(zhàn)友在吉林的父母寫信。1998年,吉林媽媽生日當天,廖良開在電話中第一次叫了媽;1999年,廖良開第一次休探親假沒有回重慶老家,而是來到吉林,和吉林父母見面,上門認親。

從此,這對特殊的父子情、母子愛跨越3000公里,真實而又默默地展開。2017年,吉林媽媽因病去世,廖良開悲痛不已,把吉林爸爸接到了自己的家里照顧。吉林爸爸說,因為有了廖良開,他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摘自2018年11月28日央廣網(wǎng))

6.下列對兩個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醫(yī)護人員誤認為“他”是“劉興根”,是因為“一喊劉興根他就答應”以及“他”每天對著班長照片進行“整容”,神似班長。

B.劉敬根受班長劉興根的教導、關心和影響,他們在革命戰(zhàn)爭中結下深厚的兄弟情誼,跟“親兄弟”的感情一樣真摯、濃烈和醇厚。

C.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主人公劉敬根的情感愈加真切,由接受班長的臨終囑托,到為班長母親養(yǎng)老送終,完成“兒子”角色的轉變。

D.退伍老兵廖良開信守承諾,替戰(zhàn)友默默盡孝21年的事跡感人至深,他用行動詮釋孝老愛親的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7.下列對文本一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第三人稱來敘述,以旁觀者的身份比較客觀地記敘了劉敬根贍養(yǎng)戰(zhàn)友娘親的故事,人物心理描寫較細膩生動。

B.小說結尾“淡淡的血跡依舊形如雪地梅花”,以“雪地梅花”象征革命英雄們的抗美殺敵精神長存,意蘊豐富深遠。

C.小說中人物的語言樸實平易,真實感人,如“我沒啥可寫的,與那些埋在雪地里的戰(zhàn)友比,我還活在母親身邊……”。

D.作者讓主人公兩次放棄好工作,看似有違現(xiàn)實邏輯,實則依循主人公情感邏輯而發(fā)展,從而突顯劉敬根崇高的形象。

8.小說主人公“他”叫劉敬根,其事跡令人動容,請結合文本一概括這一人物的性格特點,并簡要分析。

9.兩個文本主要內容類似,相較文本二的新聞消息而言,小說《信封里的兒子》藝術表現(xiàn)力更強。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宣仁后臨朝,用司馬光、呂公著,欲革弊事。光以安石私設《詩》《書新義》考試天下士,欲改科舉,別為新格。轍言:“進士來年秋試,日月無幾,而議不時決。詩賦雖小技,比次聲律,用功不淺。至于治經(jīng),誦讀講解,尤不輕易。要之,來年皆未可施行。乞來年科場,一切如舊,惟經(jīng)義兼取注疏及諸家論議,或出己見,不專用王氏學。仍罷律義,令舉人知有定論,一意為學,以待選試,然后徐議元祜五年以后科舉格式,未為晚也?!?/p>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卷九十八》)

文本二:

仁宗慶歷四年三月乙亥,詔天下州縣立學。時范仲淹意欲復古勸學,數(shù)言興學校。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學校,士不察于鄉(xiāng)里,則不能核名實。有司束以聲病,學者專于記誦,則不足盡人材。參考眾說,擇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學校,然后州縣察其履行,則學者修飭矣。先策論,則文詞者留心于治亂矣;簡程式,則閱博者得以馳騁矣;問大義,則執(zhí)經(jīng)者不專于記誦矣。”帝從之。至是乃詔曰:“今朕建學選才,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盡學者之才。學者其務進德修業(yè),無失其時。其令州若縣皆立學,本道使者選部屬官為教授,員不足,取于鄉(xiāng)里宿學有道業(yè)者。士須在學三百日,乃聽預秋試?!毕乃脑氯勺?,判國子監(jiān)王拱辰等言:“漢太學千八百室,生徒三萬人。唐學舍亦千二百間,今取才養(yǎng)士之法盛矣,而國子監(jiān)才二百楹,制度狹小,不足以容?!痹t以錫慶院為太學,置內舍生二百人。五月壬申、帝至太學謁孔子。故事,止肅揖,帝特再拜。賜直講孫復五品服。初,海陵人胡瑗為湖州教授,訓人有法,科條纖悉備具,以身率先,雖盛暑,必公服坐上,嚴師弟子之禮,視諸生如其子弟,諸生亦信愛如其父兄,從之游者常數(shù)百人。時方尚詞賦湖學獨立經(jīng)義治事齋以敦實學至是興太學詔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式瑗上書請興武學,其略曰:“頃歲吳育已建議興武學,但官非其人,不久而廢。今國子監(jiān)直講內梅堯臣曾注《孫子》,大明深義。若使堯臣等兼蒞武學,每日令講《論語》,使知忠孝仁義之道;講孫、吳,使知制勝御敵之術。選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習之,則一二十年之間必有成效。臣已撰成《武學規(guī)矩》一卷,進呈?!?/p>

(節(jié)選自《宋史紀事本末·學??婆e之制》)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方尚詞賦/湖學獨立經(jīng)義/治事齋以敦實學/至是/興太學/詔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式/

B.時方尚詞賦/湖學獨立經(jīng)義治事齋/以敦實學/至是/興太學/詔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式/

C.時方尚詞賦/湖學獨立經(jīng)義/治事齋以敦實學/至是/興太學/詔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式/

D.時方尚詞賦/湖學獨立經(jīng)義治事齋/以敦實學/至是/興太學/詔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式/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秋試”唐宋時稱“解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

B.“名實”的意思是“名義和實際”,與《答司馬諫議書》中的“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的“名實”意思相同。

C.“宿學”是指學識淵博、修養(yǎng)深厚的學者,與《勸學》中的“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的“君子”意思相同。

D.“制”的意思是“規(guī)模”,與《項脊軒志》中的“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的“制”意思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安石私自設《詩經(jīng)》《尚書新義》來考試天下士人,想改變科舉,另立新的條例,蘇轍對此持不同意見。

B.宋祁等人提出,最便于學生修身正己的做法是使學生在鄉(xiāng)里受到學校教育,由州縣考察他們的操行。

C.為尊師重教,仁宗下詔以錫慶院為太學,在謁拜孔子時行再拜之禮,并賜太學直講孫復五品官服。

D.湖州胡璦上書仁宗請求興辦武學,并指出先前吳育已有建議,但因選用官員不當而廢止。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學者其務進德修業(yè),無失其時。

以身率先,雖盛暑,必公服坐堂上,嚴師弟子之禮。

14.蘇轍針對“欲改科舉,別為新格”一事提出了怎樣的建議?請簡要概括。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霜晴

陸游

萬瓦新霜白,一窗朝日晴。

破裘身亦暖,細字眼猶明。

耄喜譫諄語,衰常踸踔行。

登封書不草①,力穡報時平。

【注】①登封草:登山封禪的文章,后人以“登封草”泛指歌頌皇帝功德的文章。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的“萬瓦”以夸張的手法,突出了霜雪之大,冬日之寒;由“萬瓦”而至“一窗”,空間視角轉換自然。

B.第三句承接首聯(lián),由自然之景,到人生之況,“破裘”的客觀事實與詩人的主觀感受相勾連,構思非常巧妙。

C.頸聯(lián)的“?!薄八ァ焙凶猿爸?,從言行兩個角度描寫了詩人年老體衰,無所作為的現(xiàn)狀,暗示內心不平。

D.全詩章法整飭謹嚴,語言曉暢,表達方式多樣,或描寫,或記敘,或抒情,體現(xiàn)出陸游詩歌創(chuàng)作技法的嫻熟。

16.本詩以“晴”字統(tǒng)領全詩,請分析本詩“晴”的具體內涵。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陳情表》中,為了打消晉武帝對前朝舊臣的猜忌,李密在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明自己其實醉心官場,貪慕名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