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血細胞及其功能_第1頁
第二節(jié)血細胞及其功能_第2頁
第二節(jié)血細胞及其功能_第3頁
第二節(jié)血細胞及其功能_第4頁
第二節(jié)血細胞及其功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血細胞的生成與造血微環(huán)境二、紅細胞生理三、白細胞生理四、血小板生理2023/5/71目前一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一、血細胞的生成與造血微環(huán)境1:造血部位到18歲左右,只有脊椎骨、肋骨、胸骨、顱骨和長骨近端骨骼處才有造血骨髓胚胎早期胚第二個月胚第五個月出生卵黃囊肝、脾內骨髓外骨髓2023/5/72目前二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2023/5/73目前三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一、血細胞的生成與造血微環(huán)境2:造血干細胞全能造血干細胞(totipotenthematopoieticstemcell)造血祖細胞(hematopoietic

progenitorcell)多向性祖細胞(multipotentialprogenitorcell)定向性祖細胞(committedprogenitorcell)(紅系、粒-巨噬系、巨核系、淋巴系祖細胞)

前體細胞(precursors)2023/5/74目前四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2023/5/75目前五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一、血細胞的生成與造血微環(huán)境3:造血微環(huán)境與造血調控4:造血生長因子的信號轉導5:造血動力學6:個體發(fā)育中造血活動的變遷2023/5/76目前六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二、紅細胞生理(一)、紅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數(shù)量(二)、紅細胞的生理特性(三)、紅細胞的功能(四)、紅細胞生成與調節(jié)(五)、貧血(六)、紅細胞的破壞2023/5/77目前七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一)、紅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數(shù)量1、形態(tài):雙凹圓蝶形、無核,沒有高爾基復合體和線粒體等細胞器平均直徑兔7.1,馬5.4,牛5.6,豬6.2,人8,雞7.5-12,鴨12.8μm最大邊緣厚度2.0μm,中心厚度1.0μm2、結構:液態(tài)鑲嵌模型的紅細胞膜+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HbHb含量:♂12-16g/100ml;♀11-15g/100ml2023/5/78目前八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2023/5/79目前九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2023/5/710目前十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2023/5/711目前十一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二)、紅細胞的生理特性1:膜的通透性紅細胞以脂質雙層為支架脂溶性氣體、尿素及水自由通過帶負電荷離子易通過帶正電荷離子則很難通過大分子物質難通過2023/5/712目前十二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二)、紅細胞的生理特性2:可塑變形性概念:正常紅細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變形及恢復原狀的能力影響因素:表面積/體積——正變流動性與彈性——正變粘滯性——反變2023/5/713目前十三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二)、紅細胞的生理特性3:懸浮穩(wěn)定性(1)概念:紅細胞在血漿中保持懸浮的特性(2)產生機制:紅細胞膜唾液蛋白與血漿白蛋白都帶負電荷,產生了同性相斥作用(3)衡量指標:—紅細胞沉降率(血沉)①血沉:將與抗凝劑混勻的血液靜置于一支小玻璃管(如分血計)中,以紅細胞在第一小時末下沉的距離表示紅細胞沉降的速度,稱為紅細胞沉降率——血沉

(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2023/5/714目前十四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2023/5/715目前十五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紅細胞疊連與血沉2023/5/716目前十六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二)、紅細胞的生理特性②血沉正常值(魏氏法):♂:0~15mm/h;♀:0~20mm/h。(4)血沉與懸浮穩(wěn)定性的關系:呈反變關系(5)血沉的影響因素:帶正電荷的纖維蛋白、球蛋白、膽固醇→紅細胞疊連→血沉↑月經、妊娠、活動性肺結核、風濕、惡性腫瘤→血沉↑2023/5/717目前十七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二)、紅細胞的生理特性4:滲透脆性紅細胞在低滲溶液中發(fā)生膨脹、破裂和溶血的特性——脆性/紅細胞對低滲溶液的抵抗力脆性與抵抗力呈反變關系衰老和在低溫中保存的紅細胞其滲透脆性大。先天性溶血性黃疸患者其脆性大;巨幼紅細胞貧血患者其脆性減小2023/5/718目前十八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RBC

脆性實驗把紅細胞放入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觀察紅細胞形態(tài)的實驗2023/5/719目前十九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三)紅細胞的功能1.運輸O2和CO2:

:運輸O2

約為溶解于血漿O2的70倍(hemoglobin),運輸CO2約為溶解于血漿CO2的18倍(碳酸酐酶,HCO3-)2.緩沖酸堿:RBC內有多種緩沖對2023/5/720目前二十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Hemoglobin=珠蛋白(α1α2β1β2)+亞鐵血紅素(珠蛋白﹕亞鐵血紅素=1﹕1)1個Hb結合4個O2分子,每個紅細胞含2.8×108個Hb,每個Hb結合109個O2分子(1.34mlO2/gHb)2023/5/721目前二十一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四)、紅細胞生成與調節(jié)1:紅細胞的生成過程

紅系干細胞(原始血細胞)→紅系定向祖細胞(原紅細胞)→紅系前體細胞(幼紅細胞→網織紅細胞)→成熟紅細胞2023/5/722目前二十二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干細胞爆式紅系集落形成單位(burstformingunit-erythroid,BFU-E)紅系集落形成單位(colonyformingunit-erythroid,CFU-E)紅系前體細胞紅細胞

O2感受器(O2

時刺激)EPO生成部位(腎為主,肝少量)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血O2分壓(促其分化,增殖)爆式促進因子(burstpromotingactivator,BPA)

早、晚期紅系祖細胞2:紅細胞生成的調節(jié)2023/5/723目前二十三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2023/5/724目前二十四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雄H、甲狀腺H,生長素增強EPO的作用2023/5/725目前二十五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2023/5/726目前二十六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貧血: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因子作用貧血類別蛋白質合成珠蛋白營養(yǎng)性貧血Nutrient-deficiencyanemia鐵合成血紅素葉酸促進DNA合成維生素B12促進葉酸利用cancers

metastasisautoimmune&geneticdiseasesdrugs\chemicalsubstances抑制骨髓造血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anemiamalaria

orinhypervolemicconditionslysisofredbloodcells溶血性貧血Hemolyticanemia

pepticulcerationshookwormdiseaseanemiacausedbybloodloss出血性貧血hemorrhagicanemia(五)、貧血2023/5/727目前二十七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六)、紅細胞的破壞——動畫紅細胞壽命120天,紅細胞破壞的器官是肝、脾脾功能亢進易發(fā)生脾性貧血

紅細胞破壞過程:2023/5/728目前二十八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2023/5/729目前二十九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三、白細胞生理(一)、白細胞的形態(tài)、分類和數(shù)量(二)、白細胞的生理特性(三)、白細胞的生理功能2023/5/730目前三十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一)、白細胞的形態(tài)、分類和數(shù)量形態(tài)含細胞核和線粒體;是真正具有細胞結構的血細胞2023/5/731目前三十一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一)、白細胞的形態(tài)、分類和數(shù)量分類:根據(jù)形態(tài)、功能和來源,白細胞可以分為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根據(jù)胞漿顆粒的噬色性質,粒細胞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數(shù)量:相對穩(wěn)定;但隨生理狀況的不同而有一定的變化

WBC總數(shù)>10×109/L——白細胞增多

WBC總數(shù)<4×109/L——白細胞減少存在:血管內、組織間隙和骨髓2023/5/732目前三十二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白細胞顆粒細胞無顆粒細胞中性粒細胞

50%~70%嗜酸粒細胞0~7%嗜堿粒細胞0~1%單核細胞2%~8%淋巴細胞20%~40%2023/5/733目前三十三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動物血紅蛋白、紅細胞、白細胞正常值類別Hb(g/100ml)紅細胞(1012/L)白細胞(109/L)成年男性14.5(13.5~15)4~55~10成年女性12.5(12~14.5)3.5~4.55~10馬11.6(7.2~16)6~78牛9.4(8.1~10.7)5.5~78豬9.7(8.0~11.4)5~714綿羊9.8(7.8~11.6)8~118山羊9.1(6.5~11.5)10~1610雞12.72.5~532.552023/5/734目前三十四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健康動物各類白細胞百分比類別嗜堿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人0~1.00.5~4.050~7020~353.0~8.0馬0~0.61.0~9.547~7920~491.5~8.0牛0~1.01.0~8.029~6242~710.5~6.0綿羊0~1.51.0~9.026~5937~651.0~6.0山羊0~0.23.0~12.029~4350~631.0~2.0豬0~1.00.5~8.031~5640~703.0~6.0水牛0.030.7643.5352.653.03雞1.0~4.03.0~8.025~3055~60102023/5/735目前三十五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二)、白細胞的生理特性1:ameboidmovement——變形運動所有的白細胞(除淋巴細胞)都能伸出偽足作變形運動,并憑藉這種運動穿過血壁,這一過程稱又為血細胞滲出(diapedesis)2:chemotaxis——趨化性白細胞具有趨向某些化學物質游走的特性3:phagocytosis——吞噬作用白細胞把異物包圍起來并吞入胞質內的過程2023/5/736目前三十六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趨化性2023/5/737目前三十七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吞噬作用2023/5/738目前三十八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三)、白細胞的生理功能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吞噬病源微生物尤其是化膿菌、水解細菌及壞死細胞等

非特異免疫功能,參與炎癥反應與膿腫形成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限制嗜堿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的致敏作用;參與對寄生蟲的免疫反應(堿性蛋白酶——消化分解)嗜堿性粒細胞(basophil)通過釋放組胺引起過敏反應;釋放肝素參與體內的脂肪代謝;釋放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局部限制過敏反應2023/5/739目前三十九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三)、白細胞的生理功能單核細胞(monocyte)

進入組織轉變?yōu)榫奘杉毎?,形成網狀內皮系統(tǒng),增強吞噬力,能吞噬較大顆粒淋巴細胞(lymphocyte)參與機體特異性免疫反應。

T

淋巴細胞在胸腺成熟;可分T4、T8

兩亞群,主要參與細胞免疫;細胞免疫的效應形式主要有兩種:與靶細胞特異性結合,破壞靶細胞膜,直接殺傷靶細胞;另一種是釋放淋巴因子,最終使免疫效應擴大和增強。

B淋巴細胞在骨髓成熟;經抗原誘導分化為漿細胞,通過生成\釋放免疫抗體,參與體液免疫,大多數(shù)疫苗就是通過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2023/5/740目前四十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四、血小板生理(一):血小板的來源、形態(tài)與數(shù)量(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2023/5/741目前四十一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一):血小板的來源、形態(tài)與數(shù)量來源:成熟巨核細胞裂解而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塊胞質形態(tài):兩面微凸的圓盤狀或梭形,其平均直徑2-4m,平均容積8m3,厚度為0.5-0.75m數(shù)量:(人100-300×109/L,豬130-450×109/L)血小板<50×109/L出現(xiàn)紫癜血小板>1000×109/L易出現(xiàn)血栓可隨機體情況而發(fā)生變化,如劇烈運動和妊娠期顯著增加,大量失血和組織損傷時則顯著減少2023/5/742目前四十二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血小板—光學顯微鏡血小板—電子顯微鏡2023/5/743目前四十三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1:粘著

Plateletadhesion——血小板發(fā)揮作用的開始膠原Fibrinogen+血小板糖蛋白(GP)+vW因子2:釋放血小板受刺激后,將貯存在致密體、α-顆?;蛉苊阁w內的ADP、5-HT、TXA2、β-血小板巨球蛋白、PF4等物質排出

——血小板活化,收縮破損血管2023/5/744目前四十四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血小板粘著與聚集2023/5/745目前四十五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2023/5/746目前四十六頁\總數(shù)五十一頁\編于八點(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3:聚集aggregation血小板彼此聚合(1)參與物質:纖維蛋白原、Ca2+、GP(2)生理性致聚劑:ADP、腎上腺素、5-TH、組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