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應激新匯總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acadcbbadc3a274d2bd87b2ad9a7bb/16acadcbbadc3a274d2bd87b2ad9a7bb1.gif)
![心理應激新匯總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acadcbbadc3a274d2bd87b2ad9a7bb/16acadcbbadc3a274d2bd87b2ad9a7bb2.gif)
![心理應激新匯總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acadcbbadc3a274d2bd87b2ad9a7bb/16acadcbbadc3a274d2bd87b2ad9a7bb3.gif)
![心理應激新匯總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acadcbbadc3a274d2bd87b2ad9a7bb/16acadcbbadc3a274d2bd87b2ad9a7bb4.gif)
![心理應激新匯總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acadcbbadc3a274d2bd87b2ad9a7bb/16acadcbbadc3a274d2bd87b2ad9a7b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應激新匯總1/106本章主要討論:應激概念及心理應激理論發(fā)展情況和研究;應激相關原因包含生活事件、認知評價、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個性特征、應激反應概念、分類、研究及其與心理應激關系。基于應激系統(tǒng)論模型應激控制與管理策略。心理應激新匯總2/106教學目標與要求了解:心理應激理論及相關研究
熟悉:生活事件及應激反應掌握:應激產生原因及應對方式心理應激新匯總3/106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總論第二節(jié)生活事件(應激源)第三節(jié)認知評價第四節(jié)應對方式第五節(jié)社會支持第六節(jié)個性特征第七節(jié)應激反應第八節(jié)應激控制與管理心理應激新匯總4/10620世紀20年代,著名生理學家坎農(CannonWB)將嚴重干擾性刺激時,機體所出現整體性反應,包含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激活,交感興奮性增高,以及各部分內臟器官對應改變等,稱之為應急(emergency)即“戰(zhàn)或逃”(fightorflight)反應。第一節(jié)總論應激概念簡史坎農穩(wěn)態(tài)與應急說心理應激新匯總5/1061936年,病理生理學家塞里將機體在嚴重刺激下出現一系列非特異性反應稱為應激,將這種非特異性反應稱為普通適應綜合征(GAS)。并分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個階段。塞里“普通適應綜合征”說
警戒階段:為應對有害刺激,喚起體內整個防御能力。抗拒階段:連續(xù)暴露在有害刺激中,機體便轉入抵抗。衰竭階段:有害刺激過于嚴重,機體將會喪失所取得抵抗能力而轉入衰竭階段。Dr.HansSelye心理應激新匯總6/10620世紀60到80年代,LazarusRS為代表心理學家提出認知評價(cognitionorappraisal)以及應對方式(coping)在應激中主要中介作用(LazarusRS&FolkmanS,1984)拉扎勒斯應激、認知評價和應對研究RichardS.Lazarus(1922~)心理應激新匯總7/106塞里1936年首次提出應激概念是應激反應說代表。該理論主要是從醫(yī)學或病理生理學角度提出來,其所關注是應激反應與臨床疾病過程。因為醫(yī)學科學特殊歷史背景和職業(yè)任務,決定了應激反應模型在醫(yī)學界被長久重視。直到現階段醫(yī)學界精神病學、病理生理學等領域依然習慣于以應激反應模型來認識應激和應激現象。應激理論模型應激反應模型與傳統(tǒng)醫(yī)學界所關注應激心理應激新匯總8/106
應激刺激模型強調應激刺激即應激源及其性質、種類對人生理和心理影響及機制。心理應激新匯總9/106在Lazarus等應激交互作用理論基礎上(其也是一個逐步發(fā)展過程),國內醫(yī)學心理學界部分作者,逐步在教材中強調,心理應激是由應激源(生活事件)到各種應激中間變量再到應激反應多原因作用“過程”。應激過程模型生活事件心理反應行為反應生理反應認知評價社會支持應對方式個性等等健康疾病應激源應激中介變量應激反應應激過程模型之一1998心理應激新匯總10/106社會支持其它原因應對方式認知評價個性特征心理反應行為反應生理反應生活事件健康疾病應激過程模型之二心理應激新匯總11/106姜乾金等在研究應激理論歷史和在廣泛實證研究基礎上,在近十年提出了應激(或者壓力)相關原因之間不但僅是單向從“因”(應激刺激)到“果”(應激反應)過程,而是多原因相互作用系統(tǒng)。認為個體生活事件、認知評價、應對方式、社會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應等生物、心理、社會多原因組成相互作用動態(tài)平衡“系統(tǒng)”,當因為某種原因造成系統(tǒng)失衡,就是心理應激。應激系統(tǒng)論模型心理應激新匯總12/106心理應激“系統(tǒng)”模型示意圖健康
疾病社會支持應對方式人格特征生活事件認知評價心身反應心理應激新匯總13/106應激系統(tǒng)論模型特點和意義
該模型基于“整體觀”和“系統(tǒng)論”,有以下特點:①應激是多原因系統(tǒng);②各原因相互影響,互為因果;③各原因之間動態(tài)平衡或失衡,決定個體健康或疾病;④認知原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關鍵作用;⑤人格原因起關鍵作用。意義:依據該模型,“應激干預或管理”能夠選擇從各種應激原因入手,如控制和回避生活事件、調整認知、改變應對策略、提供社會支持、降低應激反應等,能夠應用于醫(yī)學病因學、治療學和預防醫(yī)學各方面。
心理應激新匯總14/106過程模型心理應激定義:個體在應激源作用下,經過認知、應對、社會支持和個性特征等中間原因影響或中介下,最終以心理生理反應表現出來多原因作用“過程”。系統(tǒng)論模型心理應激定義:個體生活事件、認知評價、應對方式、社會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應等生物、心理、社會多原因組成相互作用動態(tài)平衡“系統(tǒng)”,當因為某種原因造成系統(tǒng)失衡,就是心理應激。當前心理應激定義
心理應激新匯總15/106心理應激與健康心理應激對健康主動影響適度心理應激是人成長和發(fā)展必要條件適度心理應激是維持人正常功效活動必要條件
心理應激對健康消極影響心理應激條件下人臨床表現急性心理應激臨床表現慢性心理應激臨床表現心理應激對已經有疾病消極影響心理應激同其它致病原因一起引發(fā)新疾病
心理應激新匯總16/106第二節(jié)生活事件(應激源)定義是生活中面臨各種問題,是造成心理應激并可能進而損傷軀體健康主要刺激物即應激源。當前在心理應激研究領域,生活事件或應激源包含了生物、心理、社會和文化等方面刺激。
心理應激新匯總17/106應激源分類按性質屬性分生物性:高溫、輻射、噪音、環(huán)境污染、衰老、月經心理性:心理沖突與挫折、不切實際期望、不祥預感、工作壓力感社會性:災害、政治動蕩、經濟衰退、戰(zhàn)爭創(chuàng)傷、恐怖事件文化性:語言文化環(huán)境改變、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改變心理應激新匯總18/106應激源分類按事件現象分工作相關原因家庭和婚姻問題人際關系問題個人健康問題自我實現和自尊方面原因經濟問題心理應激新匯總19/106應激源分類按事件對個體影響分正性生活事件含有顯著主動體驗:晉升晉級、立功嘉獎、新婚再婚負性生活事件指個人認為對自己產生消極作用不愉快事件。降職下崗、患病離婚、親人死亡心理應激新匯總20/106應激源分類按事件主客觀屬性和強度分客觀事件個人(受強暴、遭搶劫);小區(qū)(自然災害、戰(zhàn)爭);除身受者外,也可發(fā)生于目擊者、受害者家眷。主觀事件是個體主觀原因與外界環(huán)境相互作用產物。日常生活瑣事(日常困擾與微應激源)引發(fā)精神煩惱日常生活小事心理應激新匯總21/106生活事件在心理病理學中意義生活事件是最早被注意影響健康心理應激原因之一。中外歷史上都有大量病案和資料證實,生活事件能夠引致個體疾病甚至死亡。在質研究方面,國內外大量資料證實,生活事件致病性與其性質相關。生活事件數量也決定其對健康和疾病影響程度。當前,許多研究正在轉向探索生活事件是怎樣與其它各種心理應激相關原因相互作用、經過何種機制而影響健康和疾病。心理應激新匯總22/106生活事件與其它應激原因關系過程論認為生活事件是應激反應起源;刺激論更認為生活事件是應激決定原因。但研究證實,應激反應以及應對方式、社會支持、人格特點等原因也會影響許多生活事件發(fā)生、發(fā)展、性質和程度,甚至影響和決定生活事件是否成為“應激源”。
心理應激新匯總23/106生活事件量化生活事件量表:1967年,Homes和Rahe編制了社會再適應評定量表。利用這個量表能夠檢測一個人在某一段時間內所經歷各種生活事件,并以生活改變單位LCU來度量。國內張明園(1987)編制了同類生活事件量表。另按生活事件對被試按事件對自己影響程度作出評分,并以事件正、負性質分別計分和統(tǒng)計。這些量表所獲生活事件分與健康和疾病相關性有顯著提升。國內楊德森(1988)也等編制了同類生活事件量表。
心理應激新匯總24/106應激源致應激作用評定社會再適應評定量表(SRRS)若一年內累積LCU小于150,提醒明年基本健康超出300,80%可能患病150-300,50%可能患病LCU分值升高與心肌梗死、心臟猝死、糖尿病、結核病、工傷事故、多發(fā)性硬化顯著相關中國學者開發(fā)生活事件量表(LES)中國大學生心理應激量表(CCSPSS)心理應激新匯總25/106心理應激新匯總26/106第三節(jié)認知評價定義是指個體對碰到生活事件性質、程度和可能危害情況作出預計。Folkman和Lazarus(1984)將個體對生活事件認知評價過程分為“初級評價”和“次級評價”。1993年深入提出“認知再評價”補充概念。心理應激新匯總27/106事件、評價、應對與應激過程生活事件初級評價次級評價適應情緒反應(不適應)問題關注應對情緒關注應對無利害關系不可改變有利害關系有效有效無效無效可改變心理應激新匯總28/106認知原因在應激中作用對生活事件認知評價直接影響個體應對活動和心身反應,因而是生活事件到應激反應關鍵中間原因之一。認知評價本身也受其它各種應激相關原因影響。所以,在近年許多實際病因學研究工作中,即使仍將認知原因作為應激關鍵性中間變量來對待,但畢竟還要考慮其它相關應激原因綜合作用。
心理應激新匯總29/106認知原因量化研究怎樣將認知原因加以數量化研究,存在不少詳細困難。當前一些自我估分生活事件量表,以及一些應對量表和社會支持問卷,實際上已部分結合個人認知評價原因。在臨床心理研究工作中,為了探討認知原因在事件引發(fā)應激性病因機制中作用,能夠依據問題性質和客觀條件,選擇采取問卷或訪談方法,將被試對相關事件認知特點一一做出等級評定。
心理應激新匯總30/106第四節(jié)應對方式
定義又稱應付。因為應對能夠被直接了解成是個體處理生活事件和減輕事件對本身影響各種策略,故又稱為應對策略。當前普通認為,應對是個體對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現本身不平穩(wěn)狀態(tài)所采取認知和行為辦法。心理應激新匯總31/106應對概念多維度
將應激看成是過程,應對活動包括應激作用過程各個步驟。從應正確主體角度,應對活動包括個體心理活動、行為操作和軀體改變。從應正確指向性看,有問題關注應對和情緒關注應對。從應對是否有利于緩沖應激作用來看,有主動應對和消極應對。從應對策略與個性關系來看,可能存在一些與個性特質相關、相對穩(wěn)定和習慣化了應對格調或特質應對。
心理應激新匯總32/106生活事件認知評價社會支持情緒反應生理反應應對活動計劃回避面對分散注意升華再評價否定祈禱自評幻想合理化求援傾訴轉移退化屈服幽默淡化自控自責忍受發(fā)泄放松煙酒藥品(應激過程)問題關注應對情緒關注應對應對與應激過程關系心理應激新匯總33/106應對方式與應激相關應對在心理病因學中作用,已成為當前心理應激研究中很活躍一個領域,比如癌癥病人、心肌梗塞病人應對特點、機制及處置方法。相關應對與應激原因間關系,各種研究證實,應對與各種應激相關原因存在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關系。應對受生活事件、認知評價、社會支持、個性特征、應激反應等各種應激相關原因影響。還與性別、年紀、文化、職業(yè)、身體素質等相關。心理應激新匯總34/106應正確量化研究
Folkman和Lazarus應對量表將應對分為反抗、淡化、自控、求援、自責、逃避、計劃和自評,且劃歸為問題關注應對和情緒關注應對兩大類。國內肖計劃等篩選出包含處理問題、自責、求援、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等6種應付方式應付方式問卷。盧抗生等修訂自Folkman等老年應對問卷,包含處理問題、自責、求援、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姜乾金等以應正確特質研究思緒,形成特質應對問卷,包含主動應對和消極應對。
心理應激新匯總35/106第五節(jié)社會支持定義是指個體與社會各方面包含親屬、朋友、同事、搭檔等社會人以及家庭、單位、黨團、工會等社團組織所產生精神上和物質上聯絡程度。心理應激新匯總36/106社會支持在應激和病因學中作用
。多項研究證實社會支持與應激事件引發(fā)心身反應成負相關,說明社會支持對健康含有保護性作用,并深入能夠降低心身疾病發(fā)生和促進疾病康復,是應激作用過程中個體“可利用外部資源”。心理應激新匯總37/106社會支持抗應激作用機制1.緩沖作用假說該假說認為社會支持本身對健康無直接影響,而是經過提升個體對日常生活中傷害性刺激應對能力和順應性,從而削減應激反應,起到緩沖生活事件作用。2.獨立作用假說該假說認為社會支持不一定要在心理應激存在下才發(fā)揮作用,而是經過社會支持本身作用以維持個體良好情緒進而促進健康。
心理應激新匯總38/106應激相關原因對社會支持關系
個體社會支持程度實際上與各種應激原因存在一定程度上交互影響,社會支持可受生活事件、認知評價、應對方式、個性特征、應激反應等各種應激相關原因制約,也與性別、年紀、文化、職業(yè)、身體素質等相關。心理應激新匯總39/106社會支持分類與量化研究
社會支持分類與量化也需要采取多維方式。所以,社會支持量表種類也相當之多。肖水源(1987)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包含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利用度3類。姜乾金等引進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erceivedsocialsupportscale,PSSS),分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它人支持3類。
Wilcox(1982)社會支持調查表(SSI)包含情緒支持、歸屬支持和實質支持。
Sarason等(1981)社會支持問卷(SSQ)包含社會支持數量和對取得支持滿意度兩個維度。心理應激新匯總40/106第六節(jié)個性特征個性與應激原因關系
應激系統(tǒng)論模型強調個性特征在應激多原因相互作用中關鍵意義。個性影響生活事件、認知評價、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和應激反應,但因為個性對各種應激原因影響往往被應激過程中各種表面現象所掩蓋,在實際工作中很輕易使我們忽略個性原因存在,更不會注意到個性在應激中關鍵作用。心理應激新匯總41/106個性在應激和病因學研究中意義個性是最早被重視心身相關原因之一。個性與疾病關聯,極難說是二者之間直接因果關系。到是人們早已注意到,個性-情緒-疾病之間存在聯絡。許多資料證實,特定個性確易造成特定負性情緒反應,進而與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發(fā)生聯絡。這說明情緒可能是個性與疾病之間橋梁。心理應激新匯總42/106膽汁質——
情緒粗獷心理應激新匯總43/106多血質——
情緒豐富心理應激新匯總44/106粘液質——
情緒貧乏心理應激新匯總45/106抑郁質——
多情善感心理應激新匯總46/106人格在應激與疾病關系中作用決定個體行為類型、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影響對各種社會、心理、生物刺激物認知評價,甚至決定生活事件形成。影響一個人對環(huán)境刺激、挑戰(zhàn)、競爭應對方式、適應能力及其效果。影響個人同他人人際關系,從而決定社會支持數量和質量。人格與應激反應形成和程度相關。心理應激新匯總47/106應激相關原因對個性影響個性一旦形成較難改變,即使改變也是遲緩。但長久應激原因作用是能夠影響個體一些個性特征。尤其是興趣、態(tài)度、觀念、習慣等個性成份在應激作用下能夠部分改變。心理應激新匯總48/106第七節(jié)應激反應定義是指個體在應激原因作用下所出現各種生物、心理、社會、行為方面改變,常稱為應激心身反應。應激反應概念存在界定上困難。比如伴隨應激所出現個體對應認知改變和尋求社會支持,既可算作應激心理行為反應,但也可分別界定為認知評價、應對或者社會支持。心理應激新匯總49/106應激反應與健康應激反應是個體對改變著內外環(huán)境所作出一個適應,這種適應是生物界賴以發(fā)展原始動力。各種應激反應包括到個體心身功效整體平衡。臨床醫(yī)學中許多問題實際上就是這種平衡與不平衡問題。所以,適度應激反應有利于個體人格健全和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但嚴重應激反應會破壞個體系統(tǒng)平衡,從而經過心身中介機制能夠影響健康直至誘發(fā)疾病。心理應激新匯總50/106應激反應量化
當前在心理衛(wèi)生工作中常采取能整體反應心身健康水平問卷測試方法,其中SCL-90使用最多。另外,因為應激反應、心身障礙、心身疾病三者存在聯絡,故在國內外一些量化研究中,經常將心身障礙和心身疾病也作為應激“反應”變量進行研究。
心理應激新匯總51/106應激心理行為反應1.情緒性應激反應
焦慮:是應激反應中最常出現情緒反應??謶郑菏且粋€企圖擺脫已經明確有特定危險會受到傷害或生命受威脅情景時情緒狀態(tài)。
抑郁:表現為悲傷、寂寞、孤獨、喪失感和厭世感等消極情緒狀態(tài),伴有失眠、食欲減退、性欲降低等。憤恨:因為目標受到妨礙,自尊心受到打擊,為排除妨礙或恢復自尊,常可激起憤恨。心理應激新匯總52/1062.認知性應激反應輕度應激刺激能夠使人適度喚起,個體認知能力增強,以適應和應對外界環(huán)境改變。但強烈應激刺激因為喚起水平過高,也可使個體產生負面認知性應激反應。如出現:偏執(zhí)災難化閃回與闖進性思維以及一些心理防衛(wèi)機制如否定、選擇性遺忘心理應激新匯總53/1063.行為性應激反應嚴重應激能夠出現:逃避與回避:都是為了遠離應激源行為。
退化與依賴:敵對與攻擊:其共同心理基礎是憤恨。無助與自憐:無助是一個無能為力、無所適從、聽天由命、被動挨打行為狀態(tài),通常是重復應對不能奏效,對應激情境無法控制時產生,其心理基礎包含了一定抑郁成份。物質濫用:心理應激新匯總54/106應激生理反應
早期,坎農“應急”,塞里GAS,以及Hess和Gellhorn自主-整合理論,主要內容是應激生理反應。應激生理反應以神經解剖學為基礎。各種心理刺激經過腦干感覺通路傳遞到丘腦和網狀結構,而后繼續(xù)傳遞到包括生理功效調整植物神經和內分泌下丘腦。另首先經過神經體液路徑,調整腦下垂體和其它分泌腺體活動以協(xié)調機體對應激源反應。心理應激新匯總55/106應激生理反應研究一直都是病理生理學、分子生物學、神經與精神病學等醫(yī)學相關領域最熱門研究領域之一,幾十年來形成了浩瀚文件資料,也取得許多新進展。但看起來,自坎農、塞里和赫斯以后,應激生物學基礎研究整體上還沒有超越前人很遠。尤其在應激生理反應整體生物學機制,以及不一樣應激條件、不一樣個體特質與不一樣心身疾病之間生理反應差異方面,所知不多??赡?,這方面真正“突破”,需要腦科學研究水平首先突破。
心理應激新匯總56/106應激反應心理—神經中介路徑心理-神經中介機制
以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為軸心,在ChrousosGP和GoldPW“應激系統(tǒng)”中主要是LC-NE/交感系統(tǒng)。造成心理、軀體和內臟功效改變,包括HessWR和GellhornE非特應系統(tǒng)與向營養(yǎng)系統(tǒng)。心理應激新匯總57/106應激反應心理—神經—內分泌中介路徑心理-神經-內分泌中介路徑
以下丘腦-腦垂體-靶腺(腎上腺皮質)為軸心,在ChrousosGP和GoldPW“應激系統(tǒng)”中主要是PVN-CRH系統(tǒng)。經過各種內分泌激素引發(fā)一系列生理改變。包括腺體除了腎上腺皮質,還有胰腺、甲狀腺和性腺等。心理應激新匯總58/106應激反應心理—神經—免疫中介路徑心理-神經-免疫中介路徑在應激反應過程中,免疫系統(tǒng)與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進行著雙向性調整。近年還發(fā)展了“心理神經免疫學”。
心理應激新匯總59/106第八節(jié)應激控制與管理
應激控制與管理概念
依據應激系統(tǒng)論模型,所謂應激管理,就是經過促進應激各相關原因之間良性互動,將原因間可能惡性循環(huán)關系轉化為良性循環(huán),最終維護整個系統(tǒng)動態(tài)平衡,到達減輕、預防和應付應激目標。心理應激新匯總60/106
應激管理前綜合評定
1.應激綜合評定基本方法對應激相關原因包含生活事件、認知評價、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個性特征和心身反應等做出綜合評定,包含:⑴晤談、觀察與調查⑵量表⑶試驗心理應激新匯總61/1062.應激易感性
采取各種生理指標和心理社會指標,嘗試對個體生理易感性、心理易感性和社會易感性做出評定。3.應激原因綜合評定、分析與判斷
各項應激原因是否在正常水平;多項原因異常往往比單項原因異常更有實際意義;當生物、心理和社會三個維度異常都集中于同一些個體上時,更有臨床或預防意義。比如生理反應個體差異性能夠與一些心理層面?zhèn)€體差異性(如完美主義傾向)呈伴隨關系。心理應激新匯總62/106
應激管理基本伎倆
(1)在詳細方法上,選擇或結合采取心理教育、心理指導、心理治療和藥品等干預方法。
(2)針對生活事件(或應激刺激)管理
(3)針對認知評價管理
(4)針對應對方式管理
(5)針對社會支持管理
(6)針對個性特征管理
(7)針對應激反應管理心理應激新匯總63/106
系統(tǒng)應激管理方案
1.基本流程應激管理是多維度系統(tǒng)工程,包含:⑴評定與診療⑵干預方案制訂與實施⑶干預效果評定
心理應激新匯總64/106
2.個體應激管理方案
⑴評定第一層次心身問題第二層次應激相關原因與“問題”關系第三層次人格特點尤其是觀念在“問題”中作用⑵干預方案制訂與實施針對三個層次特點,分別選擇心理教育、心理指導、心理治療和藥品干預心理應激新匯總65/106壓力反應心身癥狀情緒癥狀行為癥狀生活事件應對方式認知評價社會支持人格壓力分析與干預決議心理應激新匯總66/106
3.團體應激(壓力)管理方案
建立團體人群應激綜合測評檔案;評定分析團體應激分布特點,判斷整體壓力程度,開展團體咨詢(如講座),提供決議提議;篩查高“壓力”個體,實施個別心理咨詢和應激管理指導或治療;定時追蹤。心理應激新匯總67/106心理應激調控適度心理應激或壓力對于工作、學習和健康是有益,而過于強烈、過于持久心理應激是有害。將心理應激控制在適中水平“適中水平”因人而異詳細方法心理應激新匯總68/1061、消除應激源(擔心性環(huán)境要求)
(1)對環(huán)境要求進行分析,找出關鍵問題(關鍵應激源)(2)想出盡可能多處理方法(3)選出最值得一試方法,嘗試處理問題以學習或工作應激為例心理應激新匯總69/1062、認知調整策略(1)改變認識評價(2)學會從不一樣角度看問題(3)調整個人期望和目標、培養(yǎng)正確信念和高尚價值觀(4)動用自我防御機制—無意識認知改變策略心理應激新匯總70/106心理應激新匯總71/106心理應激新匯總72/106心理應激新匯總73/106心理應激新匯總74/106心理應激新匯總75/106心理應激新匯總76/106心理應激新匯總77/106心理應激新匯總78/106心理防御機制定義:是指個體處于挫折與沖突情景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含有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情緒平衡與穩(wěn)定一個適應傾向。是精神分析理論一個基本概念,是一個潛意識心理保護機制。它包含壓抑、否定、投射,退化、隔離、抵消、轉化、合理化、賠償、升華、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種形式。心理應激新匯總79/106心理防御機制壓抑——當一個人某種觀念、情感或沖動不能被超我接收時,就被潛抑到無意識中去,以使個體不再因之而產生焦慮、痛苦,這是一個不自覺主動遺忘和抑制。如很多人寧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時遇車禍危險,其實后一個概率遠比前者大,這是一個壓抑機制不自覺利用,因為當人意識到每次出街都要面臨車禍威脅時就會感到焦慮,人為了防止焦慮有意將其遺忘。否認——指有意或無意地拒絕認可那些不愉快現實以保護自我心理防御機制。如有人聽到親人突然死亡消息,短期內否定有此事以減免突如其來精神打擊。心理應激新匯總80/106心理防御機制投射——指個體將自己不能容忍沖動、欲望轉移到他人身上,以免去自責痛苦,如一個人性張力過大,做夢時都夢見另一個人與異性在發(fā)生性行為,這是自我為了逃避超我責難,又要滿足自我需要,將自己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從而得到一個解脫心理機制。退行——當人受到挫折無法應付時,即放棄已經學會成熟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使用以往較幼稚方式來滿足自己欲望,這叫退行。如一些性變態(tài)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碰到性挫折無法滿足時就用幼年性欲方式來表示非常態(tài)滿足,比如在異性面前暴露自己生殖器等。心理應激新匯總81/106心理防御機制隔離——將一些不快事實或情感分隔于意識之外,以免引發(fā)精神上不愉快,這種機制叫隔離,如人們來月經很多人都說成“來例假”人死了叫“仙逝”“歸天”,這么說起來能夠防止尷尬或悲傷。抵消——以象征性行為來抵消已往發(fā)生痛苦事件,如強迫癥病人固定儀式動作常是用來抵消無意識中亂倫感情和其它痛苦體驗。
心理應激新匯總82/106心理防御機制轉化——指精神上痛苦,焦慮轉化為軀體癥狀表現出來,從而避開了心理焦慮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內心焦慮或心理沖突往往以軀體化癥狀表現出來,如癱瘓、失音、抽搐,暈厥、痙攣性斜頸等等,病者自己對此完全不知覺,轉化動機完全是潛意識,是病者意識不能認可。補償——是指個體利用某種方法來填補其生理或心理上缺點,從而掩蓋自己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就是這種作用。
心理應激新匯總83/106心理防御機制合理化——是個體遭受挫折時用利于自己理由來為自己辨解,將面臨窘境加以文飾,以隱滿自己真實動機,從而為自己進行解脫一個心理防御機制,如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升華——指被壓抑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原始沖動或欲望用符合社會要求建設性方式表示出來一個心理防御機制,如用跳舞,繪畫,文學等形式來替換性本能沖動發(fā)泄。心理應激新匯總84/106心理防御機制幽默——是指以幽默語言或行為來應付擔心情境或表示潛意識欲望。經過幽默來表示攻擊性或性欲望,能夠無須擔心自我或超我抵制,在人類幽默中關于性愛,死亡、淘汰,攻擊等話題是最受人歡迎,它們包含著大量受壓抑思想。反向形式——自認為不符合社會道德規(guī)范內心欲望或沖動會引發(fā)自我和超我抵制,表現出來會被社會處罰或引發(fā)內心焦慮,故朝相反路徑釋放造成反向形成。如有些恐人癥病人內心是渴望接觸異性,但卻偏偏表現出對異性恐懼。心理應激新匯總85/1063、改進應對方法和策略應對壓力方法和策略可分成兩大類:著重于問題應對和著重于情緒應對兩種應對策略各自適合用于不一樣情況,都有意義。普通而言,著重于問題應對是適應性或主動;但不能認為著重于情緒應對一定是適應不良或消極。心理應激新匯總86/106關于退避和回避問題不是總能得到處理。當問題無法取得處理時,能夠采取此策略。退避和回避本身無所謂好壞,關鍵看怎樣使用。習慣性退縮會妨礙適當調整和個人成長,而暫時退避是一個有價值應對壓力策略。退避作為一個健康應對壓力策略是因為它能夠為人贏得必要準備時間,方便從正面處理問題。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心理應激新匯總87/1064、做好時間管理為能夠預想到壓力源做好應對準備構想很快未來可能會遭遇壓力事件,想一想能夠怎樣應對它改變生活節(jié)奏:很多壓力來自于想在盡可能短時間內做過多事情,所以做好時間管理便可降低許多壓力。心理應激新匯總88/106時間管理提議(1)早晨適當早起,防止急促行事在你最喜歡地方放置鬧鐘花時間吃早飯保持不慌不忙步調上班將要做事情列表,把最主要事情放到前面防止過多飲咖啡或使用煙酒、藥品天天最少一次跟同事一起吃午餐或晚餐天天花時間進行松弛練習,散步、騎自行車或洗澡心理應激新匯總89/106時間管理提議(2)不要拖延,開始做事越快,憂慮便越少一次做一件事,將注意力集中在所做事情上花時間同朋友交談規(guī)律地安排學習時間周末安排松弛時間,方便打破壓力周期記下想做而沒有來得及做事情,留待明天做睡覺前放松,不從事猛烈活動,可傾聽音樂心理應激新匯總90/1065、尋求并利用社會支持一份壓力,兩個人負擔,便可降低二分之一。向朋友傾訴苦惱,能夠到達情緒宣泄作用。朋友撫慰、勉勵和確保等也可使當事人感到有依靠,產生安全感和希望。向有相關經驗人討教,獲取處理問題有效方法(“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支持是相互:要樂于助人,寬容待人,常懷感恩之心。心理應激新匯總91/1066、身體應對策略(1)傾訴、喊叫、痛哭等.(2)體力活動,尤其是有氧體育鍛煉,是一個減輕壓力有效方法。(3)借助于吸煙等方式應對心理壓力或者“借酒澆愁”。(4)藥品伎倆(5)松弛練習。方法有:自我暗示、自我催眠、靜默術、瑜珈、漸進性松弛術、自生訓練和我國氣功中三線放松功等。(6)聽音樂、看電視、散步、忙于工作以忘記痛苦,讀書、書寫,進食,性生活和購物。心理應激新匯總92/1067、必要時尋求專業(yè)性心理幫助掌握適當時機:經再三努力依然不能處理問題,個人心理困擾已經開始影響正常學習和生活時尋求合格專業(yè)性心理幫助心理應激新匯總93/106應激相關障礙概念應激相關障礙(stress-relateddisorder)是指一組由社會心理原因引發(fā)異常心理反應所造成精神障礙。共同特點
1)精神癥狀與心理應激原因之間存在一定因果關系;
2)個體社會文化背景、人格特點、教育水平、生活態(tài)度與信念等原因對疾病發(fā)生含有一定影響;
3)嚴重程度達不到焦慮障礙和抑郁癥標準。
心理應激新匯總94/106重點難點心理應激新匯總95/106關于心理應激理論研究需要注意問題
心理應激實際上是一個多原因作用“系統(tǒng)”。應激相關原因如應激源和應激反應均包含生物、心理、社會和文化多個層面。認知評價在應激作用過程中起關鍵性作用,但其它中間原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綠色環(huán)保報社美縫施工及維護一體化服務合同
- 軟件安全開發(fā)標準作業(yè)指導書
- IT服務管理規(guī)范作業(yè)指導書
- 光伏發(fā)電組件銷售合同
- 樓盤銷售代理合同大曰金地產
- 補充協(xié)議能簽幾次
- 金融行業(yè)合規(guī)經營操作手冊
- 桶裝水和學校簽的合同
- 木材加工廠出租合同
- 勞務派遣合同書樣本
-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宣教
- 動物生產與流通環(huán)節(jié)檢疫(動物防疫檢疫課件)
- 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安裝-預制構件的吊裝
- 2024年山東泰安市泰山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上海天文館分析
- 中醫(yī)睡眠養(yǎng)生中心方案
- 生活中的邏輯學
- 大學生返家鄉(xiāng)社會實踐報告
- 初中生物中考真題(合集)含答案
- 《醫(yī)學免疫學實驗》課件
- C139客戶開發(fā)管理模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