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數學教學研究匯總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不屬于數學性質特性的是(C)。A抽象性B嚴謹性C客觀性D應用廣泛性2.下列不屬于生活數學特性的是(D)。A經驗符號B非形式化C實踐活動D邏輯和推理3.“算法化”是以(A)為價值取向的。A功利B數學素養(yǎng)C數學家D邏輯思維4.以數學素養(yǎng)為數學教育價值取向的特性就是(A)。A大眾化B公理化C邏輯化D算法化5.以功利為價值取向的數學教育價值追求可以稱之為(C)。A大眾化B形式化C算法化D公理化6.下列不屬于數學素養(yǎng)特性的是(A)A精確性B發(fā)展性C過程性D實踐性7.下列不屬于數學素養(yǎng)內涵的是(B)A數學思想B解題能力C數學交流D數學價值8.皮亞杰的“前運算階段為主向具體運算階段過度”階段,相稱于布魯納的分類來說,就是(B)階段。A映象式階段B動作式階段C符號式階段D映象式階段向符號式階段過度9.對小學數學學科的再結識包含要形成“兒童數學觀”、“現實數學觀”以及(D)。A科學數學觀B抽象數學觀C形式數學觀D生活數學觀10.小學數學學科內容的呈現具有(B)的特性。A系統(tǒng)性B直觀性C精確性D完整性11.借以認出對象和現象的一種邏輯方法稱之為(D)。A分析B綜合C觀測D比較12.從一種判斷作出另一種判斷的思維過程稱之為(D)。A分析B綜合C判斷D推理13.課程是由教師、學生、教材與(D)四因素之間的連續(xù)的互相作用所構成的有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A目的B內容C學具D環(huán)境14.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程結構具有“學術中心的課程開發(fā)”、“學科取向的課程組織”、“螺旋式的課程結構”以及(A)等等的特性。A記憶為主的課堂教學B多元化的學習評價C多樣化的課程內容D發(fā)展性的課程目的。15.下列不屬于我國21世紀小學數學新課程突出體現的理念的是(C)。A基礎性B普及性C科學性D發(fā)展性16.影響小學數學課程目的的基本因素有“社會的進步”、“數學的發(fā)展”以及(D)等。A學生的需要觀B國家的需要觀C生活的需要觀D兒童的發(fā)展觀17.下列不屬于當今國際小學數學課程目的特性的是(C)。A注重問題解決B注重數學應用C注重邏輯推理D注重數學交流18.新世紀我國數學課程目的涉及“一般性目的”和(B)。A知識性目的B過程性目的C技能性目的D總體性目的19.下列不屬于“客觀性知識”的是(C)。A運算規(guī)則B數的概念C圖形分解的思緒D不同量之間的關系20.我國21世紀小學數學新課程目的加強了過程目的與(B)。A知識性目的B體驗性目的C技能性目的D總體性目的21.數學的學科的目的不涉及(D)。A運算能力B解決問題能力C數學交流D欣賞數學之美22.我國21世紀小學數學課程的總體目的具體化表現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和(A)。A情感與態(tài)度B運算與技能C數學交流D自信心23.新世紀我國數學課程內容從學習的目的切入可以分為“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D)等四個緯度。A數與代數B記錄與概率C空間觀念D情感與態(tài)度24.下列不屬于從數學活動的素養(yǎng)切入而概括出的新世紀我國數學課程內容(D)。A數感B空間觀念C應用意識D數學思考25.新世紀我國數學課程內容從知識的領域切入可以分為“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記錄與概率”以及(D)等四個領域。A解決問題B符號感C推理能力D實踐與綜合應用26.下列不屬于選擇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基本原則的是(B)。A基礎性原則B學術性原則C可接受性與發(fā)展性相結合原則D統(tǒng)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27.下列不屬于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編排原則的是(A)。A統(tǒng)一性原則B循序漸進原則C簡明性原則D滲透性原則28.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呈現具有“螺旋遞進的體系組織”、“邏輯推理的知識呈現”和(C)等這樣三個特性。A論述體系的歸納式B以計算為主線C模仿例題式練習配套D訓練體系的網絡式29.下列不屬于傳統(tǒng)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有(B)。A代數初步知識B概率知識C幾何初步知識D量與計量知識30.我國21世紀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將內容分為數與代數、(C)、記錄與概率、實踐活動或綜合運用等四個領域。A應用題B運算C空間與圖形D量與計量31.模仿例題式的配套練習涉及“完全模仿式配套”和(C)。A不完全模仿式配套B完全發(fā)明式配套C綜合拓展式配套D層次性配套32.國際上小學數學課程內容在選擇上表現出(A)的價值取向的特點。A貼近兒童生活B強化過程體驗C注重探究發(fā)現D提倡解題訓練33.從方法論層面予以區(qū)別,認知學習可以分為“接受性學習”和(A)兩類。A發(fā)現學習B知識學習C技能學習D問題解決學習34.下列不屬于知識學習某一階段是(C)。A選擇階段B領略階段C問題階段D習得階段35.小學數學學習中存在著“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以及(A)等三類互相滲透與互相支持的不同的知識。A策略性知識B過程性知識C技能性知識D概念性知識36.從數學的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的分類角度出發(fā),可以將數學能力分為“認知”、“操作”與(D)等三類。A逆運算B數量關系C解題思緒D策略37.下列不屬于兒童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發(fā)展階段的是(C)。A語言表述階段B理解結構階段C學會解題階段D符號運算階段38.從問題解決的活動性質看,兒童具有個性特性的數學能力類別重要有邏輯型和(D)兩種。A幾何型B具體型C概括型D計算型39.兒童在數學能力的結構類型中所表現出來的差異重要有分析型、幾何型和(C)三種。A計算型B具體型C調和型D概括型40.以語言為媒介的知識(概念)的間接的、動態(tài)的建構過程可以稱之為(A)。A知識學習B技能學習C問題解決學習D接受學習41.技能可認為動作技能與(A)兩類。A心智技能B解題技能C學習技能D制作技能42、小學兒童已經開始建立了守恒性原則與(C)這兩個最基本的邏輯原則。A分類規(guī)則B定量性C可逆性D推理規(guī)則43、從數學思維的直覺性看,認知學習中的數學能力可以分為“分析-邏輯性”和(A)兩類。A幾何—直覺型B分析—批判型C綜合---概括型D計算---邏輯型44.程序教學的理論基礎是(A)。A行為主義B格式塔理論C人本主義D“數學化”理論45.范例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上要突出“基本性”、“基礎性”和(A)這三個特性。A范例性B專題性C發(fā)現性D發(fā)生性46.發(fā)現學習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重要有:創(chuàng)設情境、(B)、檢查假設和總結運用等四個階段。A獨立探究B提出假設C理解發(fā)現D動手操作47.“再發(fā)明”學習理論的核心概念是(A)A數學化B認知C參與D學習準備48.下列不屬于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學習方式特點的是(B)。A客體性B思考性C單一性D接受性49.重要通過教師在課堂學習中的各種提醒性活動,來幫助學生接受并內化既定的數學知識,形成既定的數學技能的屬于(A)的教學組織類型。A接受型的教學組織B問題解決型教學組織C探索-發(fā)現型教學組織D自主型的教學組織50.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就是(B)的過程。A接受知識B數學活動C傳遞數學D解題訓練51.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個(C)的關系。A傳遞與接受B控制與被控制C交互主體D知與不知52.現代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A)的過程。A建構B吸納C傳遞D訓練53.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的認知建構的活動過程三個“定向環(huán)節(jié)”、“行動環(huán)節(jié)”以及(D)基本環(huán)節(jié)組成的環(huán)狀結構。A感受環(huán)節(jié)B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C運動環(huán)節(jié)D反饋環(huán)節(jié)54.下列不屬于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學習方式特點的是(B)。A客體性B思考性C單一性D接受性55.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兒童的參與重要是指“行為參與”、“情感參與”以及(C)。A探究參與B問題參與C認知參與D評價參與56.不屬于情感參與要素的是(C)。A愛好B動機C認知D態(tài)度57.下列不屬于小學數學課堂活動基本構成要素的是(D)。A教學活動的共同體B教學活動的對象C教學活動的過程特性D教學活動的手段58.屬于學生以問題的定向思考為起點,并通過在教師引導下的嘗試性探索為特性的小學數學課堂學習的活動結構的是(A)。A以問題解決為主線的課堂學習的活動結構B以信息探索為主線的。。。C以實驗操作為主線的。。。D以自學嘗試為主線的。。。59.屬于以學生面對新的問題,形成認知沖突為起點,通過在教師引導下的自學,并在集體質疑或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形成新的認知為特性的小學數學課堂學習的活動結構是(D)A以問題解決為主線的課堂學習的活動結構B以信息探索為主線的。。。C以實驗操作為主線的。。。D以自學嘗試為主線的。。。60.下列不屬于構建教學策略的重要原則的是(D)。A準備原則B活動原則C個別適應的原則D需要原則61.“以事實為基礎的問答策略”稱之為(B)。A照本宣科型策略B簡樸對話型策略C任務驅動策略D思維交互型策略62.由教師是先創(chuàng)設一個能刺激學生探究的就有現實性的情境,學生則是通過自己(小組合作的或獨立的)探究,發(fā)現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教學策略稱之為(B)。A交互式問題解決策略B探索-發(fā)現式策略CHandson活動策略D照本宣科策略63.通過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成員(涉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話語或行為的對話,使不同的思考和活動發(fā)生互動,從而促進學生思考的教學策略稱之為(A)。A交互式問題解決策略B探索-發(fā)現式策略CHandson活動策略D照本宣科策略64.接受型的教學組織重要包含著“講解”、“示范”、“呈現”以及(D)等這樣一些具體的行為。A對話B操作C討論D演示65.下列不屬于常見教學方法的是(B)。A敘述式講解法B探索—發(fā)現法C啟發(fā)式談話法D演示法66.通過教師的口述和示范,想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或闡明規(guī)律的一種教學方法稱之為(A)。A敘述式講解法B探索—發(fā)現法C啟發(fā)式談話法D演示法67.下列屬于制約教學方法選擇的重要變量的是(C)。A教育價值的理解B對學生特點的結識C對學業(yè)成績的規(guī)定D教師的自身特點68.下列不屬于常見教學手段的是(C)。A操作材料B輔助學具C音像資料D計算機技術69.下列不屬于小學數學學習評價價值的是(B)A導向價值B甄別價值C反饋價值D診斷價值70.以下不屬于學習評價的目的地是(C)。A師生活動質量的判斷B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C依據學業(yè)對學生排序D為師生活動提供反饋71.下列不屬于按評價的取向角度而劃分的學習評價的是(B)。A目的取向的評價B量化的評價C主體取向的評價D過程取向的評價72.以科學實證主義為哲學基礎的評價是(B)。A形成性評價B量化的評價C表現性評價D質性的評價73.以自然主義和人本主義為哲學基礎的評價是(D)。A形成性評價B量化的評價C表現性評價D質性的評價74.小學數學學業(yè)評估的原則涉及“過程性原則”、“全面性原則”以及(A)。A發(fā)展性原則B主體性原則C結果性原則D甄別性原則75.不屬于數學學業(yè)內容的是(D)。A對數學的價值的了解B數學思想與方法的獲得C數學知識意義的建構D數學解題速度與準確度76.下列屬于獲得性評價特性的是(C)。A表現性B生成性C預設性D過程性77.一種以學習內容以及具體的過程目的為參照的評價稱之為(A)。A形成性評價B獲得性評價C總結性評價D表現性評價78.以將某個預設的位置作為一個“常量”為特性的評價稱之為(A)。A常模參照評價B目的參照評價C個性特性參照評價D表現性評價79.以雙向的“商討式”的語言交流活動為基本特性的教學評價方法是(B)。A臨床觀測法B交流訪談法C隨堂測驗法D研討解析法80.概念與詞匯的關系是(B)關系。A一一相應B內容與形式C內涵與外延D抽象與概括81.概念的結構涉及概念的“內涵”和概念的(D)。A定義B抽象C符號D外延82.概念的抽象過程中大體要經歷“分離”、“提純”和(B)等三個環(huán)節(jié)。A表征B簡化C描述D思考83.“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這兩個概念是屬于(A)關系。A屬種B交叉C對立D同一84.從正方形中抽象出長方形的過程稱之為(C)。A強抽象B概括C弱抽象D分離85.從三角形抽象出直角三角形的過程稱之為(A)。A強抽象B概括C弱抽象D分離86.屬于揭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的是(A)。A分類B概括C抽象D定義87.下列不屬于概念間相容關系的是(B)。A屬種關系B對立關系C同一關系D交叉關系88.下列不屬于用定義呈現概念的方式的是(A)。A語言描述B“屬加種差”C發(fā)生定D約定式定義89.“平行”與“垂直”等概念是屬于(B)類型的數學概念。A反映對象的性質特性B反映對象的互相關系C反映某些操作程序及其特性D反映組成客觀世界關系與形態(tài)基本元素的本質特性90.不屬于學生概念形成的重要過程的是(C)。A感知具體對象階段B嘗試建立表象階段C分離新概念的關鍵屬性D抽象本質屬性階段91.不屬于學生概念同化的重要過程的是(B)。A喚起認知結構中的相關概念B嘗試建立表象階段C進一步抽象形成新概念D分離新概念的關鍵屬性92.下列不屬于在引入概念階段的重要教學策略的是(A)。A多例比較策略B生活化策略C操作性策略D情境激疑策略93.下列不屬于在建立概念階段的重要教學策略的是(C)。A多例比較策略B生活化策略C操作性策略D情境激疑策略94.不屬于運算心理活動過程特性的是(B)。A心智技能和動作技能協(xié)作B運算方法和運算技巧結合C外部操作和內部思維同步D形象感知和抽象思維統(tǒng)和95.從邏輯層面看,在小學數學運算規(guī)則學習中,重要包含“運算法則”、“運算性質”和(B)等一些內容。A數的結識B運算方法C簡便運算D理解算理96.運算法則的理論依據可以稱之為(C)。A方法B性質C算理D規(guī)則97.小學數學運算規(guī)則的學習是以(B)學習為起點的。A方法B認數C概念D性質98.不屬于小學數學運算規(guī)則學習方式特點的是(D)。A淡化證明B逐步深化C合情推理D注重命題99、不借助工具直接通過思維求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稱之為(B)。A筆算B口算C估算D速算100、兒童的“數數”活動的第一個水平階段重要是(C)。A在第一加數基礎上的逐個數B按群數C逐個數數D按群加101、在小學數學運算規(guī)則教學的規(guī)則的導入階段中常見的策略有“情境導入”、“活動導入”和(B)等。A練習導入B問題導入C經驗導入D算理導入102、在小學數學運算規(guī)則的鞏固與運用階段中常見的策略有“過程性策略”、“多樣化策略”、和(A)等。A表現性策略B情境策略C針對性策略D注重算法思維策略103、在實際的情境中形成數的意義涉及“在實際情境中結識數”和(C)。A在實際情境中理解數B在實際情景中計算C在實際情境中運用數D在實際情境中解答問題。104、不屬于良好數感特性的是(C)。A能充足了解數的意義B可以較快的辯識出數的相對大小C能不久的求出運算的結果D能了解數與數之間的多種關系105、不屬于小學空間幾何特性的是(B)。A直觀幾何B證明幾何C經驗幾何D實驗幾何106、新世紀我國數學課程標準中關于學習幾何學習內容與本來相比增長了(C)。A對稱與平行B面積與體積C圖形與變換D實驗與證明107、空間觀念是空間知覺通過加工后所形成的(D)。A概念B圖象C性質D表象108、不屬于描述空間對象量的方面概念的是(B)。A長度B測量C面積D體積109、空間定位不涉及(A)。A空間形式B空間方位C空間大小D空間距離110、兒童幾何學習的起點重要是(B)A已有概念B生活經驗C公理體系D幾何命題111、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重要知覺的障礙重要表現在“空間辨認障礙”和(C)等方面。A空間想象障礙B性質理解障礙C視覺知覺障礙D空間描述障礙112、在兒童的幾何思維水平的發(fā)展階段中,水平1階段也被稱之為(B)。A前認知階段B直觀化階段C描述階段D抽象階段113、在兒童的幾何思維水平的發(fā)展階段中,處在描述(分析)階段被認為是(C)。A水平0B水平1C水平2D水平114、運用被構造出來的實物模型的階段稱(B)階段。A具體B半具體C半抽象D抽象115、兒童在幾何學習中獲得對象性質的基礎是(A)。A觀測形體特性B形象生活圖形C抽象圖形本質D運用變式圖形116、問題的主觀方面就是指(B)。A問題的起始狀態(tài)B問題空間C問題的目的狀D問題的中間狀態(tài)117、問題的客觀方面就是指(A)。A課題范圍B問題空間C目的狀態(tài)D起始狀態(tài)118、問題條件信息涉及“數據”、“關系”和(A)等。A狀態(tài)B運算C問題D方法119、數學問題解決的基本心理模式是“解決問題”、“設計方案”、(B)和“評價結果”。A填補認知空隙B執(zhí)行方案C反思修正D調查資料120、從問題解決的心理過程看,背景命題的檢索階段就是(B)階段。A理解問題B設計方案C執(zhí)行方案D評價結果121、從問題解決的心理過程看,在頭腦構造問題表征階段就是(A)階段。A理解問題B設計方案C執(zhí)行方案D評價結果122、一般的看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重要運用的策略有“算法化”、“頓悟”和(A)等。A探究啟發(fā)式B嘗試錯誤法C逆推法D逼近法123、一般的看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重要運用的方法有“試誤法”、“逆推法”和(D)等。A算法化B頓悟C探究啟發(fā)式D逼近法124、在問題情境的初始狀態(tài)與目的狀態(tài)之間提出一些子目的,運用不斷的獲得子目的的實現來逼近問題目的的問題解決方法稱之為(D)。A算法化B頓悟C探究啟發(fā)式D逼近法125、兒童在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中的理解問題階段也稱為(A)。A問題表征階段B明確條件階段C感覺階段D理解聯想階段126、不屬于影響數學問題解決的重要因素的是(D)。A定勢B問題的表征C認知策略D解題速度127.發(fā)展兒童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是以(A)為基礎的。A發(fā)展問題表征能力B發(fā)展形式化的能力C發(fā)展嘗試猜測能力D發(fā)展自由想象能力128、不屬于小學概率與記錄學習的課程意義的是(C)。A形成合理解讀數據的能力B提高科學結識客觀世界的能力C獲得繪制圖表的能力D發(fā)展在現實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29、不屬于我國新世紀數學課程標準所呈現的小學“記錄與概率”課程教學的目的方向的是(D)。A直觀活動B過程體驗C平常生活D基本概念130、不屬于兒童形成記錄思想過程特性的是(A)。A基本概念是幫助理解的基礎B觀念是隨著著操作活動C對數據理解是逐步發(fā)展的D數據的分析與運用能力的形成是漸進的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1.數學具有(ACE)等特性。A抽象性B公理性C嚴謹性D系統(tǒng)性E應用廣泛性2.屬于“生活數學”特性的是AC)。A非形式B公理化C經驗符號D數學世界E演繹體系3.不屬于“現實數學”的特性的是(ADE)。A形式化B局部組織C生活經驗D公理體系E直覺4.數學素養(yǎng)具有(ABC)等一些特性。A發(fā)展性B過程性C實踐性D系統(tǒng)性E抽象性5.作為小學數學課程的數學學科,至少應具有(ADE)等的性質特性。A生活性B抽象性C嚴謹性D體驗性E現實性6、人們對課程內涵的界定重要有(ABDE)等幾個緯度。A學科、知識B目的計劃緯度C內容體系緯度D經驗、體驗緯度E活動緯度7.構成課程的重要因素是(ABCE)。A教師B學生C教材D學具E環(huán)境8.屬于我國傳統(tǒng)小學數學課程結構特性的是(ABCE)A學術中心的課程開發(fā)B學科取向的課程組織C螺旋式的課程結構D體驗為住的課堂教學E筆紙考試為主的學業(yè)評價9.建國后我國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程目的的特點涉及(ABC)。A十分強調實用性B部分強調學科目的C強調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D比較強調問題解決能力E強調數學交流能力10.影響小學數學課程目的的基本因素是(ABE)。A社會的進步B數學的發(fā)展C教師的條件D學校的環(huán)境E兒童的發(fā)展觀11.我國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程內容涉及(ABCE)。A認數與計算B量與計量C幾何初步D記錄與概略E應用題12、從知識的領域切入看,我國新世紀數學課程內容中的第一階段(1—3年級)的“數與代數”部分重要包含(ABCE)等內容。A數的結識B數的運算C常見的量D式與方程E探索規(guī)律13.從知識的領域切入看,我國新世紀數學課程內容中的第二階段(4—6年級)的“數與代數”部分重要包含(ABDE)等內容。A數的結識B數的運算C常見的量D式與方程E探索規(guī)律14、從知識的領域切入看,我國新世紀數學課程內容中的第二階段(4—6年級)的“空間與圖形”部分重要包含(ABCE)等內容。A圖形的結識B圖形與變換C圖形與位置D面積計算E測量15.數學思考重要涉及(ABDE)等思維活動。A數感B符號感C解題能力D空間觀念E推理能力16.構成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素養(yǎng)結構重要涉及(BCDE)等。A解題B數感C記錄觀念D符號感E空間觀念17.小學數學課程內容呈現的基本規(guī)定重要涉及(BCD)等幾個方面。A要充足反映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B要注意趣味性與可讀性C要圖文并茂并注意其直觀性D要能體現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E要注意思考方法的提醒18.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和任務予以區(qū)別,認知學習可以分為(CDE)。A發(fā)現學習B接受學習C知識學習D技能學習E問題解決學習19.接受學習的基本過程是(ACDE)。A呈現材料B認知整合C講解分析D理解領略E反饋鞏固20.知識學習重要包含(ACDE)等幾個階段。A選擇階段B感知階段C領略階段D習得階段E鞏固階段21.數學的運算技能學習基本過程是(ABE)。A認知階段B聯結階段C法則階段D程序階段E自動化階段22.小學數學認知學習任務大體可以分為(AD)等。A記憶操作類學習B發(fā)現學習C接受學習D探索性的學習E反饋鞏固23.小學數學的認知遷移的實現重要取決于(ABDE)等這樣幾個基本的條件。A對象的共同因素B以有經驗的概括水平C學習的內容D定勢的作用E學習的指導24.兒童獲得數學概念能力的發(fā)展具有(ACDE)等這樣一些特性。A從以“概念形成”為主逐漸發(fā)展到“概念同化”為主B依賴結構完滿的示范導向向發(fā)展到依賴對內部意義的理解C數學概念的建立受經驗的干擾逐漸減弱D從結識概念的自身屬性逐步發(fā)展到理解概念間的聯系E數、形的分離發(fā)展到數、形的結合25.兒童數學技能的發(fā)展包含(BCE)等這樣幾個規(guī)律。A數、形的分離發(fā)展到數、形的結合B從依賴結構完滿的示范導向向發(fā)展到依賴對內部意義的理解C從外部的展開的思維發(fā)展到內部的壓縮的思維D數學概念的建立受經驗的干擾逐漸減弱E數感和符號感的逐步提高,支持著運算向靈活性、簡潔性與多樣性的發(fā)展26.兒童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發(fā)展大體要經歷(ACDE)等一些階段。A語言表述階段B掌握數量關系階段C理解結構階段D多極推理能力形成階段E符號運算階段27.數學觀測能力至少具有(ABCD)等這樣幾個要素。A對象的概括化的能力B知覺的形式化能力C空間結構的知覺能力D邏輯模式的辯識能力E空間想象的能力28.程序教學模式的特性重要有(ABDE)。A積極反映B小步子C方法靈活D即時反饋E自定步調29.發(fā)現學習重要具有(ACE)等這樣一些優(yōu)點。A激發(fā)學生學習愛好B適應于所有學生C能促使學生的“遷移”能力的提高D單位時間內學習效率高E能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30.現代小學數學課堂活動具有(ABD)等本質特性。A是數學活動的過程B是師生互相作用過程C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D是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過程E是師生獲得數學訓練的過程31.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完畢學習任務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在(ABCD)等方面的某些特性。A主體性B實踐性C探究性D合作性E愛好性32.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學習方式特點重要涉及(ABCD)。A客體性B接受性C單一性D封閉性E多樣性33.轉變學習方式重要是指(BCDE)。A變教師講解為學生自己探究B變單一形式為多樣化形式C變單純接受為探索發(fā)現與引導接受相結合D變概念獲得活動為概念獲得活動與問題解決活動相結合E變個體學習為獨立探索與團隊合作相結合34.建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具有(ABCE)等的價值。A是教師擬定教學組織過程的依據B有助于抉擇有效合理的教學方法C是影響學生學習方式選擇的重要因素D有助于學生獲得更好的學業(yè)成績E是評價教師教學行為的一個重要依據35.建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的依據重要涉及(BCD)。A對學生學習數學成績的規(guī)定B對小學數學教育價值追求的基本結識C對兒童學習數學過程的結識和理解D對課堂學習過程的理解和詮釋E對教師自身價值的結識36.構建教學策略的原則重要涉及(ACDE)。A準備原則B追求學業(yè)成績原則C活動原則D積極參與的原則E個別適應的原則37.現代小學書許課堂教學中出現了像(BCD)這樣一些有效的策略。A對話策略B交互式問題解決策略CHandson活動策略D探索—發(fā)現式策略E技巧性講解策略38.從課堂學習中教師、學生、教材和環(huán)境互相作用的基本模式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組織重要有(ADE)集中類型。A接受型的教學組織B講解型的教學組織C討論型的教學組織D問題解決型的教學組織E自主型的教學組織39.問題解決型的教學組織重要應注意(ACE)等幾個問題。A對話B講解C討論D演示E操作40.所謂練習的科學性重要指(CDE)等幾個方面。A練習要有科學性B練習要有理解性C練習要有針對性D練習要有層次性E練習要有多樣性。41.學習評價的價值重要涉及(ABCE)A導向價值B反饋價值C激勵價值D甄別價值E研究價值42.學習評價按其取向的角度可以劃分為(ADE)A目的取向評價B質的評價C形成性評價D主體取向評價E過程取向評價43.小學數學學業(yè)評估原則重要有(ABE)。A發(fā)展性B過程性C控制性D甄別性E全面性44.下列不屬于小學數學學業(yè)評估重要內容的有(AD)。A學生的解題水平與技巧B學生對數學知識意義的建構C學生數學學習的情感與態(tài)度D學生與別人合作的方式E學生數學技能的形成45.小學數學學業(yè)評價從評價的功能角度可以分為(BE)。A表現性評價B形成性評價C獲得性評價D質性評價E總結性評價46.從評價的取向和追求看,學業(yè)評價可以分為(AC)A表現性評價B形成性評價C獲得性評價D質性評價E總結性評價47.常見的小學數學學業(yè)表現性評價的測量方法有(ACDE)A解釋性任務B記憶性任務C調查性任務D設計性任務E實驗性任務48.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小學數學評價策略重要包含(ABC)A過程性B表現性C發(fā)展性D甄別性E全面性49.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重要涉及(ACE)A注重目的達成原則B注重教學控制原則C注重行為表現原則D注重任務完畢原則E注重效果全面原則50.數學概念至少具有(BCDE)這樣一些特性。A科學性B精確C特殊性D抽象性E系統(tǒng)性51.抽象過程中大體要經歷(BDE)等幾個環(huán)節(jié)。A感知B分離C分析D提純E簡化52.概念的分類包含著(ACD)等幾個要素。A屬概念B規(guī)則C種概念D分類標準E關系53.概念之間的相容關系涉及(ABE)A統(tǒng)一關系B屬種關系C對立關系D矛盾關系E交叉關系54.數學概念至少有(BD)這樣一些特性。A科學性B精確性C特殊性D抽象E系統(tǒng)性55.小學數學中常見的概念不定義方式有(BCDE)A公理化B語言描述C枚舉D直接運用E圖形描述56.小學數學中常見的概念定義方式有(ABDE)A集合定義B外延定義C枚舉D發(fā)生定義E關系定義57.兒童獲得數學概念大體都要經歷(AC)等幾個階段。A感知階段B理解階段C表象階段D分離階段E思維階段58.兒童在形成數學概念的不同階段重要運用(BC)等不同的語言。A描述語言B直觀語言C表象語言D抽象語言E概念語言59.經驗對兒童的數學概念的影響重要表現在(ABCD)等幾個方面。A經驗對概念學習產生積極的效應B經驗的用語和數學用語不一致C經驗對概念學習產生悲觀的阻礙作用D數學概念與平常經驗在語義沙鍋內混淆E數學無法指導響應的平常經驗60.兒童運用“概念形成”途徑獲得數學概念大體要經歷(ABCDE)等幾個階段。A感知具體對象B嘗試建立表象C抽象本質屬性D符號表征E概念的運用61.兒童運用“概念同化”途徑獲得數學概念大體要經歷(BDE)等幾個階段。A感知具體對象B喚起認知結構中的相關概念C嘗試建立表象D進一步抽象形成新概念E分離新概念的關鍵屬性62小學數學運算規(guī)則學習從邏輯層面看重要包含(BCD)等一些內容。A運算技巧B運算法則C運算性質D運算方法E四則運算63.小學數學運算規(guī)則學習內容特點涉及(ABCE)A以認數學習為起點B以整數四則運算為主線C小數與分數的性質和運算規(guī)則學習與認數學習交織進行的D運算技巧是運算規(guī)則學習的重點E性質與概念學習是隨著著運算規(guī)則學習而展開的64.小學數學運算規(guī)則的學習方式特點涉及(BCD)。A通過運算訓練形成技能B淡化嚴格證明而強化合情推理C重要規(guī)則逐步深化D有些規(guī)則不給結語E以命題的形式給出所有的規(guī)則65.兒童掌握計算規(guī)則的過程特點重要有(ACE)。A生活經驗是理解運算意義的基礎B規(guī)則是通過大量的訓練而形成的C規(guī)則的運用有明顯的階段性D豐富的生活情境擴展著對運算意義的理解E從實物表征運算到符號表征運算66.在小學數學運算規(guī)則的導入階段重要可以運用(ACD)等策略。A情境導入B概念導入C活動導入D問題導入E運算導入67.下列描述小學空間幾何知識特點對的的有(ACE)。直觀幾何B論證幾何C經驗幾何D證明幾何E實驗幾何68.我國新課程標準關于小學空間幾何的學習增長了(BC)等內容。A圖形與測量B圖形與變換C圖形與位置D圖形與計算E圖形與對稱69.小學幾何學習的重要目的從內容的特性角度可以描述為(BCDE)。A能描述出實物或圖形的運動和變化B使學生獲得有關線、角、簡樸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知覺映象C使學生能建立有關長度、面積或體積等的基本概念D可以對不太遠的物體間的方位、距離和大小有較對的的估計E能從較復雜的圖形中辨別有各種特性的圖形70.具體地看空間想象能力至少包含(BCDE)等幾個要素。A能描述出實物或圖形的運動和變化的能力B依據實物建立模型的能力C依據模型還原實物的能力D依據模型抽象出特性、大小和位置關系的能力E能將模型或實物進行分解與組合的能力71.問題的主觀方面重要涉及(BCE)。A問題空間B起始狀態(tài)C目的狀態(tài)D課題范圍E中間狀態(tài)72.數學問題的基本結構重要涉及(BDE)。A狀態(tài)信息B條件信息C初始信息D目的信息E運算信息73.數學問題中的條件信息涉及(ACE)等。A某些數據B某些規(guī)則C某些關系D某些范圍E某些狀態(tài)74.構成問題情境應有(ACD)等基本要素。A個體試圖達成某一個目的B目的自身還不夠明確C而個體與目的之間有距離D能激發(fā)個體憑借思考達成目的E包含著明確的規(guī)則或方法75.小學數學問題解決學習的意義重要有(BCDE)。A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B能為學生的積極探索與發(fā)現提供一個空間與機會C能發(fā)展學生自我調控與反思修正能力D能促進學生有效地轉變學習方式E能幫助學生實現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76、問題解決具有(BCDE)等這樣一些性質。A是一種整合所有技能的活動B是以目的為定向的C是在頭腦內部與認知協(xié)同進行的一種活動D涉及一系列的心理運算活動E是具有個人化的活動過程77.一般看,數學問題解決的心理過程重要有(ABDE)等。A解決問題B設計方案C調整方案D執(zhí)行方案E評價結果78.通??梢詫祵W問題解決的過程分為(ACE)幾個階段。A指向階段B理解階段C形成階段D運算階段E執(zhí)行階段79.小學數學課程中“概率與記錄”的學習至少包含(BCE)等一些價值。A提高相應的解題能力B形成合理解讀數據的能力C發(fā)展科學結識客觀世界的能力D培養(yǎng)理解也許性問題的能力E提高在現實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80.兒童形成記錄思想過程特性重要有(ABCDE)A對數據特性的結識集中在外部的明顯特性上B觀念是隨著著操作活動逐步形成的C數據的分析與運用能力的形成是漸進的D對數據理解是逐步發(fā)展的E對記錄樣本的理解缺少經驗的支持三、填空題。1.數學具有(抽象性、嚴謹性、應用廣泛性)等特性。2.數學的嚴謹性特性體現在它的(嚴密的邏輯性、精確性、系統(tǒng)性)等方面。3.對小學數學學科的再結識包含要形成“兒童數學觀”、“現實數學觀”以及(生活數學觀)4.成人數學與兒童數學的差異性表現在(數學學習的層次、數學活動的過程、結識并構建數學知識的方式)等方面。5.從“數學是屬于所有的人”的觀念來看,小學數學學科應具有生活性、現實性、體驗性等特性。6.數學教育的價值追求經歷著算法化、公理化、大眾化等演變與發(fā)展過程。7.數學素養(yǎng)重要具有發(fā)展性、過程性、實踐性等特性。8.推理通??梢苑譃檠堇[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等三種不同的形式。9.課程是由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等四因素之間的連續(xù)互相作用所構成的有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10.通常認為數學的課程目的可以提成實用知識學科知識文化素養(yǎng)等三類。11.我國21世紀小學數學新的課程標準力圖在課程目的、內容標準和實行建議等方面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12.影響小學數學課程目的的基本因素重要有社會進步、數學自身的發(fā)展、兒童發(fā)展觀等。13.選擇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基本原則的是(基礎性原則、可接受性與發(fā)展性相結合的原則、統(tǒng)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教育作用原則)。14、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結構與呈現方式具有(螺旋遞進式的體系組織、邏輯推理式的知識呈現、模仿例題式的練習配套)等三個基本的特性。15、國際上小學數學的教材在呈現方式上開始凸現出(貼近兒童生活、強化過程體驗、注重探究發(fā)現)等價值取向發(fā)展上的特性。16.我國21世紀數學課程內容從知識的領域切入可以分為(“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記錄與概率”)以及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領域。17.我國21世紀小學數學課程內容按目的分為(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tài)度等四個緯度。18.選擇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重要依據涉及((1)依據義務教育的性質和需要;(2)依據現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趨勢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3)依據小學生的年齡特性和接受能力)等。19.小學數學學習中存在著(“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策略性知識)等三類互相滲透與互相支持的不同的知識。20.按照的對象的特性以及學習目的的不同,認知學習可以分為(知識學習技能學習問題解決學習)等三類。21.知識學習過程大體包含(選擇階段領略階段習得階段)以及鞏固階段等這樣幾個階段。22.小學數學的運算技能的形成大體可以分為(認知階段聯結階段自動化的階段)等三個階段。23.小學數學的認知學習任務大體可以分為(記憶操作類的學習理解性的學習探索性的學習)等三類。24.小學數學的認知遷移的實現重要取決于(對象的共同因素、以有經驗的概括水平、定勢的作用)以及學習指導等這樣幾個基本的條件。25.從數學知識的分類角度出發(fā),可以將數學能力分為(認知操作策略)等三類。26.兒童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發(fā)展大體要經歷(語言表述階段理解結構階段多極推理能力的形成)以及符號運算階段等這樣一個過程。27.小學數學中的空間觀念通??梢陨婕埃ńY識形體形狀特性結識形體大小結識形體間的位置關系)等。27.按層次可以將思維分為(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等三類。28.兒童的數學能力在結構上的差異重要表現出(分析型幾何型調和型)等三種不同的類型。29.無論哪一種程序教學模式,都具有(解釋顯示問題解答)這樣相同的流程。30.程序教學模式重要有(積極反映小步子即時反饋)以及“自定步調”等這樣一些特性。31.發(fā)現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要注意(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必須有效教師要注意兒童發(fā)現知識的過程教師在發(fā)現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適時指導)等三個問題。32.探究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是(設立問題情境提出假設獲得結論)以及反思評價等。33.范例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的特性上重要突出(基本性基礎性范例性)等“三個性”。34.小學數學課堂學習的心理特性重要包含著(是構建數學認知的過程是形成數學能力的過程是發(fā)展情感的過程)等三個方面。35.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的認知建構的活動過程,是一種由(定向環(huán)節(jié)行動環(huán)節(jié)反饋環(huán)節(jié))等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組成的環(huán)狀結構。36.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學習方式體現出(客體性單一性接受性)以及封閉性等這樣的一些特點。37.課堂教學中的學生參與重要指(行為參與情感參與)以及(認知參與)等。38.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行為參與限度和方式影響最大的因素是(課程內容的組織與呈現方式教師在課堂學習中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對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規(guī)定與評價)等。39.兒童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參與重要涉及(愛好動機自信心)以及態(tài)度等因素。40.兒童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認知參與重要包含(淺層次的策略深層次的策略依賴教師(或家長)的策略)等幾種狀態(tài)。41.現代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起著(設計和組織引導、激勵和促進診斷和導向)等角色作用。42,現代的小學數學課堂活動中,包含著(教學活動的共同體教學活動的對象教學活動的過程特性)等三個要素。43.構建課堂教學策略具有(是教師擬定教學組織過程的依據有助于抉擇有效合理的教學方法是影響學生學習方式選擇的重要因素)以及“是評價教師教學行為的一個重要依據”等的價值。44.構建課堂教學策略的重要依據有(對小學數學教育價值追求的基本結識對兒童學習數學過程的結識和理解對課堂學習過程的理解和詮釋)等。45.構建課堂教學策略的重要原則除了“準備原則”、“活動原則”等外,還涉及(積極參與原則愛好性原則個別適應原則)等。46.現代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教學組織策略具有(運用情境的方式呈現學習任務數學活動是以任務來驅動的探索是數學活動的重要形式)等特點。47許多優(yōu)秀的教師通過長期的探索與實驗,構建了(交互式問題解決策略探索—發(fā)現式策略Handson活動策略)等這樣一些策略。48.小學數學的教學組織重要有(接受型的教學組織問題解決型教學組織自主型的教學組織)等三種不同的類型。49.常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涉及(敘述式講解法啟發(fā)式談話法演示法)以及實驗法、練習法等。50.教學方法的抉擇與組合,受到(教師對數學教育價值的理解教師對教學目的的確認教師對學生特點的結識)以及“教師自身的個性特點”等幾個因素的制約。5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手段重要具有(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得對知識的理解支持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加強師生在課堂上的交互作用)等這樣一些價值。52.教學手段的抉擇與運用,重要取決于(有助于學生的動機激發(fā)有助于學生的探索發(fā)現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等這樣的一些變量。53.學習評價除了具有“導向”、“反饋”等價值外,還應具有(診斷激勵研究)等價值。54.按評價的取向角度劃分,學習評價重要可以分為(目的取向過程取向主體取向)等三類。55.小學數學的學業(yè)評估應遵循(發(fā)展性原則過程性原則全面性原則)等三個原則。56.從評價的不同參照看,小學數學的學業(yè)評價通??梢苑譃椋ǔD⒄赵u價目的參照評價個性特性參照評價)等三類。57.旨在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學業(yè)評價策略重要有(過程性評價發(fā)展性評價表現性評價)等。58.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重要應遵循(注重目的達成注重行為表現注重效果全面)等三個基本原則。59.由廣大教師發(fā)明的全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有(臨床觀測法交流訪談法隨堂測驗法)以及“研討”等。60.數學客觀性知識重要涉及(數學概念數學規(guī)則數學思想方法)等。61.概念的抽象過程包含著(分離提純簡化)等三個環(huán)節(jié)。62.概念的分幫助要有(分類必須是相稱的分類所得各個屬概念應互相排斥每次分類應按同一標準進行)以及“分類不能越級進行”等規(guī)則。63.概念間的相容關系涉及(同一關系屬種關系交叉關系)等三種不同情況。64.常見的小學數學概念不定義的方式重要有(直接運用語言描述圖形描述)以及“枚舉”等。65.小學數學概念學習的特性重要是指(在數學概念組織上的特性在數學概念獲得上的特性在數學概念呈現上的特性)等方面的特性。66.兒童學習數學概念的過程大體可以分為(感知階段表象階段概念階段)等三個階段。67.兒童在形成數學概念的過程中,不同的階段分別回運用到(直觀語言表象語言思維語言)等三類不同的語言。68.兒童構件數學概念能力的要素重要涉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概念數學思維能力數學的語言能力)等。69.培養(yǎng)兒童構件數學概念的能力,重要可以從(重視表象的過渡加強數學交流促進數學思維)等三個方面入手。70.小學數學的運算規(guī)則學習重要涉及(運算法則運算性質運算方法)等一些內容。71.運算性質根據其所起作用可分為(改變參算的數的位置改變運算順序參算的數的改變引起的運算結果的變化)等幾類。72.小學數學運算規(guī)則在學習方式上具有(淡化嚴格證明,強化合情推理重要規(guī)則逐步深化有些規(guī)則不給結語)等一些特點。73.從運算形式看,小學數學中有著(口算筆算估算)等不同的計算。74.小學數學運算規(guī)則之間重要包含著(上、下位關系并列關系)等三種關系。75.在兒童的運算規(guī)則學習的導入階段中重要可以采用(情境導入活動導入問題導入)等策略。76.在兒童的運算規(guī)則揭示與理解階段學習階段中重要可以采用(借助實際情境獲得對規(guī)則的理解借助對數的意義的結識獲得對規(guī)則的理解逐步揭示規(guī)則的內部意義)以及“完滿示范結構的導向”等策略。77.在兒童的運算規(guī)則學習的鞏固階段與運用階段中重要可以采用(過程性策略表現性策略多樣化策略)等策略。78.發(fā)展兒童的數感涉及(在實際的情境中形成數的意義具有良好的數的位置感和關系感對數和數的運算實際意義有所理解)等三個方面。79.所謂空間觀念,就是指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距離、方向等形象在人頭腦中的映象。80.兒童形成空間觀念大體經歷了(具體半具體半抽象抽象)等這樣幾個階段。81.空間定位涉及對物體的(空間方位空間距離空間大?。┑鹊谋嬲J。82.兒童幾何思維水平發(fā)展的“水平1階段”、“水平2階段”和“水平3階段”分別可以稱之為(直觀化階段描述/分析階段抽象/關聯階段)等。83.具體地看空間想象能力,其至少涉及(依據實物建立模型的能力依據模型還原實物的能力依據模型抽象出特性、大小和位置關系的能力)以及“能將模型或實物進行分解與組合的能力“等幾個要素。84.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重要知覺障礙涉及(空間辨認障礙視覺知覺障礙)85.問題的主觀方面重要由(問題解決的起始狀態(tài)問題解決的目的狀態(tài)問題解決的中間狀態(tài))等三個成分組成。86.從信息論的角度看,數學問題重要由(條件信息目的信息運算信息)等三個成分組成。87.問題的條件信息可以涉及(一些數據一種關系某種狀態(tài))等。88.構成問題情境應有(個體試圖達成某一個目的、個體與目的之間有距離、能激發(fā)個體憑借思考達成目的)等三個要素。89.數學問題解決的基本心理模式是(理解問題設計方案執(zhí)行方案)以及“評價結果”等四個心理過程。90.通??梢詫祵W問題解決分為(指向階段形成階段執(zhí)行階段)等三個階段。91.一般地看數學問題解決過程,重要有(算法化探究啟發(fā)式頓悟)等策略可以供選擇。92.常見的數學問題解決的方法重要有(試誤法逆推法逼近法)等三種。93.發(fā)展兒童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策略有(創(chuàng)設自由探究的空間發(fā)展學生問題表征的能力大膽提出假設和積極思考)等。94.問題表征能力的基本要素是(能迅速抽取條件信息能有效確認運算信息能準確抓住目的信息)等三個方面。95.在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中強化“概率與記錄”的學習,至少具有(形成合理解讀數據的能力提高科學結識客觀世界的能力發(fā)展在現實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一些價值。96.兒童形成記錄思想的過程具有(觀念是隨著著操作活動逐步形成的數據的分析與運用能力的形成是漸進的對數據理解是逐步發(fā)展的)以及“對記錄樣本的理解缺少經驗的支持”、“對數據特性的結識集中在外部的明顯特性上”等這樣一些特性。97.兒童概率思想發(fā)展的過程具有(對事件發(fā)生也許性的結識是逐步發(fā)展的對事件發(fā)生的也許性結識受到經驗的制約對事件發(fā)生的也許結識需要通過直觀操作來支持)等這樣特性。98.小學數學記錄教學的重要策略有(關注兒童對現實生活的經歷增強在數學活動中的體驗強化將知識運用于現實情境)等。99.小學數學概率教學的重要策略有(通過大量的活動來獲得對事件也許性的體驗通過游戲活動來引導學生體驗事件發(fā)生的也許性通過讓學生嘗試設計方案去體驗事件的也許性)等。四、判斷題。1.作為兒童生活的數學,是一種非完全形式化的數學。(√)2、通過故意識的數學的經驗活動而形成的平常概念稱為“前科學概念”。(√)3、數學素養(yǎng)具有穩(wěn)定性這一特性。(×)4、借以認出對象和現象的一種邏輯方法稱之為“抽象”(×)5、傳統(tǒng)小學數學課程開發(fā)具有“學術中心”的特性。(√)6.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程組織具有“學科取向”的特性。1.作為兒童生活的數學,是一種非完全形式化的數學。(√)7.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程內容具有“螺旋遞進式體系組織”的特性。(√)8.小學數學知識包含“客觀性知識、主觀性知識“(√)9.我國新世紀數學課程總體目的的論述采用的是一般與具體相結合的方式。(√)10.21世紀國際小學數學課程內容之呈現“切近兒童生活“的價值取向。(×)11.小學數學中的“量與計量”知識屬于“常規(guī)法則”中的重要內容。(√)12.初步了解“不擬定現象”或“事件的也許性”是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程內容。(×)13.兒童的數學概念獲得方式是逐漸由“概念同化”為主發(fā)展到“概念形成”為主的。(×)14、兒童的數學技能發(fā)展有一個從“內部的壓縮的思維”到“外部的展開的思維”的發(fā)展過程。(×)15.“再發(fā)明”學習理論的核心就是“數學化”理論。(√)16.以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是“程序教學”。(√)17.源自于“啟發(fā)學習”的理論稱為“發(fā)現學習”。(√)18.“再發(fā)明”學習理論的核心就是“數學化”理論。(√)19.學習方式就是指完畢學習任務時的行為方式。(×)20.認知參與策略與行為參與限度之間具有顯著的相關性。(×)21.教師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起組織和控制的作用。(×)22.“教學活動的過程特性”是課堂活動的基本構成要素之一。(√)23.自主型的教學組織最大的特性就是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控制性減弱。(√)24.評價就是對測量的數據的一個解釋的過程。(×)25.學習評價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進行判斷。(×)26.所謂學業(yè)評價,就是指學生的學習成就的評價。(√)27.重要追求個體是否已經獲得目的擬定的知識與技能的評價是獲得性評價。(√)28.常模參照評價是一種相對評價。(√)29.課堂教學評價的價值在于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某中鑒定。(×)30.概念是對兩種以上對象的共同特性的概括。(√)31.判斷和推理是思維的兩個基本形式。(√)32.概念是分析與綜合的結果。(×)33.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具有反向相應的關系。(√)34.不斷增長概念的內涵而使其外延不斷縮小的思維過程稱之為強抽象。(√)35.枚舉方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常見的概念定義方法。(×)36.小學數學概念通常是以命題(定義)的形式予以呈現的。(×)37.在概念的引入教學階段通常較多的是運用表象語言。(×)38.“多例比較策略”是建立概念階段重要的教學組織策略之一。(×)39.“操作分類策略”是建立概念階段重要的教學組織策略。(√)40.空間表象就是指空間對象被個體內在的感知。(×)41.小學幾何屬于一種論證幾何。(×)42.結識幾何圖形的性質特性是兒童形成空間觀念的基礎。(√)43.問題的主觀方面就是指“問題空間”。(√)44.問題的客觀方面就是指問題的“課題范圍”(√)45.從問題的起始狀態(tài)不斷逼近問題目的的操作稱之為“算子“。(√)46.問題的條件信息就是指已經給出的數據。(×)47.數學問題的條件信息涉及給定的某鐘狀態(tài)。(√)48.數學問題的目的信息就源自于數學問題的自身。(×)49.定義明確的問題可以稱之為“常規(guī)性問題“。(√)50.所謂問題表征就是指形成問題的空間。(√)51.問題解決具有個人化的活動過程的性質特性。(√)52.理解問題的過程就是在頭腦中構造問題表征的過程。(√)53.頓悟是最常見的數學問題解決方法之一。(×)54.逆推法是數學問題解決最常見的策略之一。(×)55.認知策略是影響數學問題解決的重要因素之一。(√)56.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可以分為分析法和綜合法這兩類。(√)57學習者個人的數學活動經驗的知識稱之為客觀性知識。(×)58.運算法則是關于運算方法和程序的規(guī)定。(√)59.空間幾何重要就是研究事物的空間形式或關系的一門學科。(√)60.所謂問題就是指需要解答的題目。(×)61.“概率與記錄”學習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發(fā)展兒童合理解讀數據的能力。(×)62.關于運算方法和程序的規(guī)定稱之為運算方法。(×)63.概念是兒童空間幾何知識學習的起點。(×)64.問題的客觀方面就是指“問題空間”。(×)65.記錄的本質就從局部觀測到的資料的記錄特性來推斷整個系統(tǒng)的狀態(tài)。(√)66.作為教育的數學是一門通過專門加工的數學。(√)67。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程組織具有“學科取向”的特性。(√)68.將一連串動作經練習而形成純熟的、自動化的反映過程稱之為技能學習。(√)69.探究學習具有強調學習就是學生自己參與、卷入和經歷分析與結識過程特性。(√)70.通過故意識的數學的經驗活動而形成的平常概念稱為“前科學概念”。(√)71.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程結構具有“螺旋式”特性。(√)72.小學數學的基礎知識具有相對性的特點。(√)73.學生在學習中所呈現的學習層次與認知學習的任務和目的規(guī)定有關。(√)74.“同化”和“順應”是遷移的兩種重要形式。(√)75.探究教學是一種在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最高的學教學方式。(×)五、名詞解釋
1.數學:數學是一門撇開內容而只研究形式和關系的科學,并且一方面重要是研究數量的和空間的關系及其形式。
2.生活的數學:是指存在于生活實踐活動中的那些非形式的數學,是人們在社會生活的實踐活動中獲得交流和理解的數學。
3.觀測:是指人們對周邊客觀世界的各個事物和現象,在其自然的條件下,按照客觀事物自身存在的自然聯系的實際情況,加以有目的的感知,從而來擬定或研究它們的性質或關系的一種思維活動。
4.抽象:是指發(fā)現事物的本質屬性,放棄非本質屬性的思維過程。
5.現實的數學:建構主義認為,在我們的現實世界中,無處不存在著數學現象,雖然這些現象經常是局部的,這就是所說的現實的數學?,F實的數學事實上是由不同個體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的不同生活經歷所形成的,用以支持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決策和行為方式。
6.比較:是借以認出對象和現象的一種邏輯方法。
7.分析:是指在頭腦中將對象和現象分解成個別部分,從而找出它的屬性、特性等單獨來考察的思維活動。
8.綜合:是指將分析了的各個部分結合起來,從整體來考察對象或現象的思維活動。1.課程標準:指某個學科教育的“整個思想和活動的結構”,是某一學科的教育理念、價值、內容、學習活動的實行以及評價方式等的總體規(guī)定,也就是指學科教育的一種規(guī)范。
2.教學大綱:指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規(guī)定各個學校的各門學科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是教材內容和教學實行的指導文獻。
3.課程目的:是對某一階段學生所應達成的規(guī)格提出的規(guī)定,反映了這一階段的教育目的,它是制定課程內容和擬定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是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努力實現的規(guī)定。
4.主觀性知識:是指學習者個人的數學活動經驗,它帶有鮮明的個性特性,僅僅屬于學習者自已。主觀性知識形成于學習者的數學活動過程之中,隨著著學習者的數學學習而發(fā)展,反映著學習者對數學的真實理解。
5.螺旋式:在數學內容體系的組織中,按照兒童的年齡特點,對數學知識進行逐步滲透、逐步拓展,表現在對于同一“塊”的數學知識,在每個年級階段都要安排一定的量,而這些“量”是隨著兒童的年齡增長以及經驗、認知和能力的增長而呈現明顯的加深與拓展。通過五年(或六年)的反復循環(huán),形成完整的數學基礎知識的體系。它的特點就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這種呈現方式,有助于數學知識系統(tǒng)的傳授與知識的接受。
1.數感:數感是一種積極地、自覺地或自動化地理解和運用數的態(tài)度與意識。數感是人的一種基本的數學素養(yǎng)。它是建立明確的數概念和有效地進行計算等數學活動的基礎,是將數學與現實間建立聯系的橋梁。良好的數感至少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①能充足了解數的意義;②能了解數與數之間的多種關系;③可以較快地辨別出數的相對大??;④知道數的運算的實際效果;⑤能將數學知識與他們周邊環(huán)境中常見的物體和情境相聯系。
2.數學思考:是數學素養(yǎng)的核心之一,是指小學數學課程中的數學思維結構,涉及發(fā)現、解釋、描述、推理、證明、歸納、抽象等思維活動。
3.符號感:是指運用符號表達數學概念、數學關系、數學法則等。符號被用來進行計算和推理,是人們進行數學交流和解決問題的工具。
4.應用意識:涉及結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以及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積極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能積極地尋找其實際背景,并探索其應用價值等。
5.直線排列式:是對一科教材內容采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直線推動、不予反復的排列方式。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是能避免不必要的前后反復,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
1.接受學習:是指將學習的所有內容以定論的形式呈現給學習者的一種學習方式。
2.發(fā)現學習:是指不將學習重要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向學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由學習者獨立操作而習得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
3.技能學習:就是指將一連串(內部的或外部的)動作經練習而形成純熟的、自動化的反映過程。
4.陳述性知識:(即概念性知識,也稱敘述性知識)通常是由命題或圖式表征的,如定義(命題)、公式、解決事情的法則、科學原理、定律、規(guī)則等都稱為概念性知識。
5.遷移:學習遷移(也稱認知遷移)通常是指一種學習(或經驗)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
6.定勢:也叫定向或心向,指先于活動而指向一定活動的一種準備狀態(tài),其實質就是關于活動方向選擇方面的一種傾向性。
7.空間想象能力:是指對客觀事物的空間形式進行觀測、分析、歸納和抽象的能力。
8.同化:是指將原有經驗運用到同類情境中去,從而將新事物納入已有的經驗系統(tǒng)。
9.順應:(也稱異化)是指將已有經驗有選擇地運用到異類情境中去,使已有的經驗對當前的學習發(fā)生影響,并使原有經驗獲得改組,構成一個新的認知結構。
10.能力:通常就是指構成個體的個性心理特性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指個體能勝任某種活動所具有的心理特性。
11.數學觀測能力:是指對符號、字母、數字或文字等所表達的數學關系、命題、圖像或圖形結構等迅速知覺的能力。
12.學習風格:是指學習者連續(xù)一貫的帶有個性特性的學習方式,是學習策略與學習傾向的總和。
1.課堂教學: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學生在教師有計劃的組織和引導下,獲得數學意義的理解、能力的建構與情感發(fā)展的活動。
2.學習方式:通常指學生在完畢學習任務過程時基本的行為和認知取向。并不是指具體的完畢學習任務的策略、方法或行為方式,它是指學生在完畢學習任務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在主體性、實踐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等方面的某些特性。
3.學生參與:重要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身心投入,它反映的是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活動方式和行為努力的限度。它涉及行為參與、情感參與和認知參與。
4.行為參與: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
5.情感參與: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情感體驗。它涉及愛好、動機、自信心、態(tài)度等因素。
6.認知參與: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通過學習方法所表現出來的思維水平與層次。1.策略:是指介于理念與方法、手段之間的一種行為的基本指導方略,它是一種在某種思想的指導下可以建立若干評價變量的行為指導體系。
2.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在課堂學習的組織過程中的一種指導行為方式與方法抉擇或創(chuàng)設的方略。
3.方法:通常就是指向特定目的、受特定內容制約的有結構的規(guī)則體系。
4.敘述式講解法:是指通過教師的口述和示范,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或闡明規(guī)律的一種教學方法。
5.啟發(fā)式談話法:是指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來引發(fā)學生的探索和思考,從而形成新的認知的一種教學方法。
6.實驗法:通過學生的嘗試操作來概括出典型本質特性的一種教學方法。
7.演示法:通過教師向學生呈示或演示,讓學生去觀測,從而使學生發(fā)現對象的本質特性的一種教學方法。
8.教學手段:是指教師用以向學生傳授教學內容和收到從學生中來的反饋的手段,是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用以交流的媒體。
1.學習評價:對學習行為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包含對學習過程的評價以及對學習結果的評價兩個方面。
2.學業(yè)評價:是指學生的學習成就的評價。是對學習者的學習狀況做出一個基本的判斷的過程。
3.量化的評價:哲學基礎就是科學實證主義,它強調的是從數量的分析出發(fā),來推斷或判斷某一對象的成效。
4.質性的評價:哲學基礎就是自然主義和人本主義,它強調的是評價的主體取向,即強調評價是對主體的一種多元的價值判斷的過程。
5.形成性評價:是一種以學習內容以及具體的過程目的為參照的評價,它重要是隨著在系統(tǒng)的學習過程之中的。
6.總結性評價:是一種以課程目的與教學目的系統(tǒng)為參照的評價,它通常是發(fā)生在系統(tǒng)的學習過程結束之后,有時也被稱為“結果評價”。
7.獲得性評價:也稱習得性評價,通常是以已經確認的教學目的為參照的一種評價,它重要追求的是對個體是否已經獲得目的擬定的知識與技能的檢查。
8.表現性評價:是一種基于表現性任務的評價,即以共同在完畢任務的過程中的多種表現為參照的一種評價。
9.常模參照評價:是將某個預設的位置作為一個“常量”,而預設的依據就是群體在測量時也許獲得的一個平均值,也就是說,在編制評價量表之前,已經對群體成績的平均值有了一個大體的估計,然后以這個“值”為參照來編制評價量表的難、易度。它是一種相對評價,它通常反映的是某一個體在群體中的位置。
10.目的參照評價:是一種將預設的課程目的(涉及發(fā)展性目的和習得性目的等)作為一種參照,然后通過某種測量的方式,來評估某一個體的行為及其行為結果的評價方式。
11.個性特性參照評價:是以某個個體已有的基礎作為一種參照的一種評價。
12.研討解析法:是一種參與式教學評價的方法,即被評價者與評價者通過對課堂活動的過程或行為的研討式的分析,從而獲得基本的評價。
1.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事物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它是一切科學知識和科學思維的基礎,也是人類思維的基本要素。
2.內涵:反映事物與對象的本質屬性的總和稱之為概念的內涵,它是概念的質的反映,表達概念反映的是什么樣的事物。
3.外延:反映事物與對象本質屬性的類的稱之為概念的外延,它是概念的量的反映,表達概念反映的是哪些事物。
4.弱抽象:也叫“擴張式抽象”,即指從原型中選取某一側面特性加以抽象,從而形成比原型更普遍和更一般化的概念,使原型變?yōu)槌橄蠛蟾拍畹囊粋€特例。
5.強抽象: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就是在原型的概念內涵中加上新的本質屬性的限定,從而構造出新的概念。
6.屬種關系:指一個概念的外延被另一個概念的外延所有包含(真包含),也即指一個概念是另一個概念的真子集,則這種概念之間的關系稱為屬種關系。
7.對立關系:也稱為反對關系。指一對概念的外延之間并不相交(沒有交集),并且概念所得的外延之和小于上位屬概念的外延。
8.集合定義:也稱為“屬加種差”定義方式。這是數學概念最常見的一種定義方式。它是采用先取被定義概念的上位屬概念的本質屬性,然后加上被定義概念與其最臨近概念的本質屬性之差的方式來定義的。
9.發(fā)生定義:就是通過對被定義項這個對象的發(fā)生過程的描述定義,它往往是在描述發(fā)生的過程中蘊含對象的本質屬性,同時又經常揭示對象在性質上的惟一性。
10.關系定義:就是將已知一事物的關系作為“種差”的一種定義方式,這種關系表白了這種事物(被定義項)區(qū)別于其他事物所特有的一種屬性。
11.概念形成:是指學習者從大量的同類事物的不同例證中獨立地發(fā)現并形成數學概念的過程,它是一種數學認知結構的順應過程,即將已有經驗有選擇地運用到異類情境中去,使已有的經驗對當前的學習發(fā)生影響,并使原有經驗獲得改組,構成一個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
12.概念同化:是將概念用定義的方式直接呈現給學習者,而學習者運用認知結構中有關的概念來理解并形成新的概念的過程。它是一種數學認知結構的同化過程,即將原有經驗運用到同類情境中去,從而將新事物納入已有的經驗系統(tǒng)的過程。
13.表象:是兒童從直觀對象到抽象概念之間的一個橋梁,即學生構建數學概念時,一方面要去結識一類事物的某些具體的事物或事例,然后在大量具體的、形象的感性結識基礎上,建立該類事物的表象。表象就是對對象的一個整體的“映象”,而在這個“映象”,包含著對象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所有屬性,包含著對對象的外在結識,也包含著對對象的內在結識,是在直觀感知基礎上,并在語言(更多的是外部語言)支持下,通過對對象的分析與綜合等思考的產物,其基本特性就是還沒有真正擺脫對具體對象的依賴,但它是兒童形成概念的一個重要的基礎。
1.運算法則:是關于運算方法和程序的規(guī)定,運算法則的理論依據稱為算理。
2.運算方法:是指運用四則運算求某種量,或者兩種量換算的具體方法,通常被稱之為常規(guī)方法。它是客觀事物的數學關系的具體體現,是四則運算與現實世界互相聯系的橋梁。
3.口算:又稱心算,是指不借助工具直接通過思維求出結果的一種方法。
4.筆算:借助筆且運用列式的方法,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來求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
5.估算:事實上就是一種無需獲得精確結果的口算,是個體依據條件和有關知識對事物的數量或運算結果作出的一種大體的判斷。
6.速算:事實上是一種經常需要用到一定的方法、性質或規(guī)則的口算,它是人們在長期的運算過程中,通過對自已的經驗總結而歸納出來的一種特殊的口算。
7.例—規(guī)教學模式:就是指先向學生呈現某一規(guī)則的若干例證,通過引導學生的觀測、嘗試或討論等獲得,來發(fā)現并概括出一般性的規(guī)則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通常較為合用于規(guī)則的上位學習。
8.規(guī)—例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先向學生呈現某個規(guī)則,然后通過若干的實例來說明規(guī)則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往往比較合用于規(guī)則的下位學習,其條件就是學生必須掌握構建規(guī)則的必要概念。
9.情境導入:是指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情境,而情境自身則蘊涵著某一個規(guī)則命題。情境刺激著兒童的愛好和注意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司個人原因辭職報告模板匯編7篇
- 短小精悍的演講稿【五篇】
- 中學生承諾書4篇
- 導游的實習報告模板合集十篇
- 大專護理畢業(yè)自我總結
- 春節(jié)促銷活動總結5篇
-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探索求知之路 17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實錄 新人教版
- 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總結范文匯編4篇
- 活動策劃方案范文錦集4篇
- 七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30課 文字的輸入教學實錄
- 《合規(guī)培訓》課件
- DD 2019-11 地-井瞬變電磁法技術規(guī)程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老人及兒童合理用藥課件
- 《格林童話》課外閱讀試題及答案
-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課件
- 私立民辦高中學校項目投資計劃書
- 《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教學設計及授課計劃表
- “銷售技巧課件-讓你掌握銷售技巧”
- 2019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修一UNIT 2 單詞短語句子復習默寫單
- 房地產項目保密協(xié)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