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_第1頁
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_第2頁
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_第3頁
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_第4頁
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計表格的判讀技巧

(2014·上海地理,4~6)居民購物出行空間距離是城市空間結構研究的對象之一,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城市商業(yè)網點分布的合理性。讀我國某市居民購物出行空間距離變化表,回答問題。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1頁。蔬菜食品類日常用品類服裝衣飾類家用電器類2001年出行的平均距離(km)1.432.326.435.942011年出行的平均距離(km)1.121.554.528.04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2頁。(1)該市居民購物出行空間距離最小的是蔬菜食品類,影響這類商品銷售網點的主要區(qū)位因素是(

)A.地價B.集聚C.交通D.市場(2)該市居民服飾類購物出行空間距離變化可能反映了(

)①服裝銷售網點增加②服裝商場的通達性改善③服裝商場品種更多④大型服裝商場外遷市郊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3頁。(3)該市居民家用電器類購物出行空間距離變化最大,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居民的消費水平大幅度上升②居民區(qū)隨城市發(fā)展向外擴散③家電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④家電商場在商業(yè)區(qū)相對聚集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4頁。[讀表指導]嘗試自解(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5頁。解析第(1)題,“蔬菜食品類”需要新鮮保質,靠近市場既省運費,又省時間,故選D。第(2)題,①服裝銷售網點增加,可以更靠近消費人群,使出行距離縮短;②服裝商場的通達性改善,與出行空間距離的縮短無關,只是更方便、快捷了;③品種多樣,適應市場需求,可以減少去更大城市購物的概率,客觀上縮短了出行距離;④大型商場外遷市郊,會擴大出行距離。故選C。第(3)題,①與出行空間距離的變化無關;③說明家電行業(yè)利潤更高,有能力在交通更便捷或市中心等高地租地段布局,不是導致出行距離變化大的直接原因,故排除①③組合。②④組合明顯使出行距離增大。答案(1)D

(2)C

(3)B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6頁。[方法總結]地理表格是地理數據的主要呈現(xiàn)形式,是考查考生閱讀、理解材料和靈活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主要載體。解讀表格題最關鍵的是靈活運用表格數字,從數字中找出表格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的規(guī)律。解讀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仔細閱讀表格,充分把握表名的中心內容。表名表達了圖表所要展示的最主要的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透過表名往往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重要信息。第二,抓住主要線索,綜合分析地理規(guī)律。表格集中展示了多項地理要素,但也有主次、輕重之分。主線要素往往體現(xiàn)了命題意圖,是多項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7頁。第三,對地理統(tǒng)計數據進行定性、定量分析。解答表格題通常重視認識表格統(tǒng)計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規(guī)律,也就是從理性上做定性認識。大多數表格題直接就可以觀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強弱、大小、多少等規(guī)律變化。若題目要求進行定量計算,就必須整理數據、計算數據,做出信息的數量或等級的定量認識,并進一步完成定性分析。例如,表格給出了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qū)的某地各月降水量,要求確定該地所處的干濕地區(qū),解答此題必須把各月降水量逐月累加,由定量到定性分析。解答表格題是做定性、定量分析,還是僅做定性分析,因題而異,解題時要靈活掌握。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8頁。第四,注意對表格中地理事物進行橫向類比分析。類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異、相似點,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認識地理事物特點。【技巧點撥】

在閱讀表格時,一定要弄清表格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并且進行橫、縱向對比,分析事物的變化過程。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9頁。1.(2014·新課標Ⅰ,7~9)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含氮化合物濃度增加,產生沉降,是新出現(xiàn)的令人擔憂的全球變化問題。一科研小組選擇受人類干擾較小的某地,實驗模擬大氣氮沉降初期對植被的影響。實驗地植被以灌木植物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數據為實驗地以2009年為基數,2010~2013年實驗中植被的變化值(測量時間為每年9月30日)。據此完成(1)~(3)題。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10頁。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數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11頁。(1)實驗期間植被變化表現(xiàn)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變④植被分布改變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實驗期間大氣氮沉降導致灌木、草本兩類植物出現(xiàn)此消彼長競爭的是(

)A.植株數量 B.總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12頁。(3)根據實驗結果推測,隨著大氣氮沉降的持續(xù),植被未來變化趨勢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縮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縮D.灌木植物萎縮、草本植物繁茂解析第(1)題,通過計算,2009年,生物量為4,2010年為4.78,2011年為4.93,2012年為5.04,2013年為5.19,生物量逐年提高,①項正確。②項錯誤,通過讀表可知,灌木植物數量沒變,而草本植物數量增多,因此植株密度增大,③項正確。材料和圖表無法體現(xiàn)植被分布情況,④項錯誤。故A項符合題意。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13頁。第(2)題,抓住關鍵詞,“此消彼長”。通過計算,植株數量方面灌木沒有變化、草本數量增多,A項錯誤??偵锪?,灌木和草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多,B項錯誤。地上生物量方面,灌木和草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多,C項錯誤。地下生物量方面,灌木由1變成1.01,0.99,0.98,0.97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而草木由1變成1.21,1.29,1.42,1.58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符合“此消彼長”,D項正確。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14頁。第(3)題,通過對圖表信息的整體把握,灌木植物數量上沒有變化,地上生物量略有增加,而地下生物量略有下降,整體而言變化不大;再看一下草木植物,植株數量增加,地上生物量增加較多,地下生物量也有增加,整體而言增加很大;隨著時間的推移,結合變化的情況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灌木植物萎縮,草本植物茂盛,D項符合題意。答案(1)A

(2)D

(3)D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15頁。2.(2014·上海閔行區(qū)調研考試)不同運輸方式的能耗和碳排放不同,我國某地區(qū)各種運輸方式能耗和碳排放結構如下表所示。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占交通工具能源消耗總量的比重80.15%10.24%0.02%9.59%占交通工具碳排放總量的比重74.80%16.10%0.02%9.08%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16頁。(1)該地區(qū)各種運輸方式單位能耗碳排放量最大的是(

)A.公路運輸 B.鐵路運輸C.水路運輸 D.航空運輸高考地理復習-地理統(tǒng)計圖表的解讀與數據分析全文共18頁,當前為第17頁。(2)隨著經濟發(fā)展、城市化水平提高,該地區(qū)的碳排放量增長迅速。下列措施有利于減少該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