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咨詢師三級重點知識
心理學二大分支
一、基礎心理學
著重于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基本規(guī)律的探討。
研究心理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對一般正常成人各種心理活動的發(fā)生、發(fā)展基本規(guī)律的
探討;
二、應用心理學
是心理學在各個領域中應用的學科。
心理學的三大特點
一、心理學既是一門年輕的科學,也是一門古老的科學。
二、心理學既是一門自然科學,也是一門社會科學。
三、心理學既是一門理論科學,也是一門應用科學。
基礎心理學的內容
(一)認知
■認知是指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或者說是對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的
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表象、思維、想象、言語等心理過程。
(二)需要和動機
■需要是人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tài),是對維持和發(fā)展其生命所必須的客觀條件的反映;動機是
推動人從事某種活動,并朝向一定目標前進的內部動力
(三)情緒、情感和意志
■情緒和情感是伴隨認識和意志過程而產生的對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和內心的體驗;
■是對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
■意志是人的思維決策見之于行動的心理過程
(四)能力、氣質和性格
?能力是順利有效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心理條件;
?氣質是心理活動動力特征的總和,即表現在心理活動的速度、強度、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方面的人
格特征;
?性格是表現在對事物的態(tài)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5)心理現象分為兩大類:心理過程和人格;
■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是以過程的形式存在的,它們都要經歷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束的不同階段,
所以屬于心理過程;
?人格也稱個性,是指一個人區(qū)別于他人的,在不同環(huán)境中一貫表現出來的,相對穩(wěn)定的,影響
人的外顯和內隱行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總和——人格傾向性和人格特征。
第二單元
人的心理的本質:
心理是腦的機能,腦是心理活動的器官。能動的反映,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主觀的反映
心理學史上劃時代的事件
1879年馮特
萊比錫大學建立心理學實驗室
科學心理學誕生的標志
第三單元心理學發(fā)展簡史
一、科學心理學的建立
■19世紀以前,心理學一直隸屬于哲學的范疇;
■19世紀中葉,由于對心理現象的研究引進了實驗的方法,才使心理學成為一門實證的科學,并
最終從哲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馮特是現代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
馮特認為,心理學是研究人的直接經驗的,因此它和以間接經驗為研究對象的科學不同,應
該用能夠測定直接經驗方法,即實驗內省的方法來進行研究。馮特用內省法研究了感覺、知覺、
注意、聯想等心理現象;提出了統(tǒng)覺學說(認為統(tǒng)覺就像是意識域的注視點)和情感三維說(認
為情感包括愉快和不愉快、興奮和沉靜、緊張和松弛三個維度)0
?二、學派的紛爭
?1.構造心理學派代表人:馮特、鐵欽納
?主張心理學應該采用實驗內省的方法,分析意識的內容,并找出意識的組成部分(如感覺、知
覺、思維、情感等),以及它們如何連結成各種復雜心理過程的規(guī)律。他們用所謂內省的方法研
究心理現象,想找出構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人們稱其為構造心理學派。
?2.行為主義學派代表人:華生
?這一學派認為,構造主義研究人的意識,而意識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研究意識很難使心理學
成為一門科學。因而他主張心理學要拋開意識,徑直去研究行為。
■這一學派的觀點也是一種典型的環(huán)境決定論的觀點。
?3.格式塔心理學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
■認為整體大于部分的相加,因而反對把心理現象分解為元素,主張從整體上來研究心理現象,
建立了完形心理學,或叫格式塔心理學派。
?4.精神分析學派代表: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行為源于本能和原始的沖動,特別是性沖動。如果人的某些本能不能得到
滿足,并被壓抑到潛意識中,就會導致精神疾病。把壓抑到潛意識中的體驗和情緒挖掘出來,加
以舒發(fā),就能獲得治療的效果。
?弗洛伊德還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
三、當代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取向
■(-)人本主義心理學
■以羅杰斯和馬斯洛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對人的內在價
值的認識;
■認為人有自我的純主觀意識,有自我實現的需要;
?人本主義重視人自身的價值,提倡充分發(fā)揮人的潛能。
■(二)認知心理學
■它把人看作是一個類似于計算機的信息加工系統(tǒng),并以信息加工的觀點,即從信息的輸入、編
碼、轉換、儲存和提取等的加工過程來研究人的認知活動;
■認知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的結合,開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領域。
四、研究心理現象的三原則
(一)客觀性原則
(二)辯證發(fā)展原則
心理現象是發(fā)展變化的
心理現象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三)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五、心理學研究的四方法
?(一)觀察法
■(二調查法:訪談法;問卷法。
■(三)個案法(四)實驗法
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
■神經元由細胞體、樹突和軸突三部分組成;
■神經元的功能:神經元有接受信息、傳遞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經元的分類:神經元分為感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和中間神經元(聯絡神經元)三種。
■神經系統(tǒng)由外周神經系統(tǒng)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兩部分組成。
■外周神經系統(tǒng)包括由腦神經和脊神經組成的軀體神經系統(tǒng)及自主神經系統(tǒng);
大量的神經細胞集中的地方稱作神經中樞;
■中樞神經系統(tǒng)包括脊髓和大腦;
■腦由腦干、間腦、小腦和端腦(大腦)構成;
■腦干包括延腦、腦橋和中腦三部分。
?間腦由丘腦、上丘腦、下丘腦和底丘腦四部分組成。丘腦是大腦皮層下除嗅覺外所有感覺的
重要中樞。
■小腦功能是保持身體平衡
■端腦(大腦)覆蓋于腦干、間腦和小腦之上,它中間的裂建叫縱裂,把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
球。
■大腦兩半球的解剖結構基本上是對稱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對稱的,這種不對稱性叫做"單側化”;
■
?斯佩里的"割裂腦”實驗證明:慣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語功能占優(yōu)勢,和言語有關的,像概
念形成、邏輯推理、數學運算這些活動,左半球也占優(yōu)勢;右半球是空間知覺和形象思維,
像音樂、美術能力,情緒的表達和識別能力等占優(yōu)勢。
高級神經活動的反射學說
?巴甫洛夫通過對動物和人的反射活動的實驗研究,發(fā)現了許多神經系統(tǒng)高級部位機能活動
規(guī)律,創(chuàng)立了高級神經活動學說。
■(-)興奮和抑制
?巴甫洛夫認為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是興奮和抑制;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饋
?反射是有機體在神經系統(tǒng)的參與下,對內外環(huán)境刺激做出的規(guī)律性回答;
■實現反射活動的神經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傳入神經、反射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
個部分組成;
■反饋是指反射活動的結果又返回傳到神經中樞,使神經中樞及時獲得效應器活動的信息,從而
更有效地調節(jié)效應器活動的過程。
?(三)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條件反射稱為經典條件反射,把斯金納所研究的條件反射稱為操作條件反射,
或工具條件反射。
(四)第一信號系統(tǒng)和第二信號系統(tǒng)
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
(-)條件反射的抑制
(二)擴散和集中
(三)相互誘導
(四)動力定型
第三節(jié)感覺和知覺
一、感覺的特征:直接性、個別性
感覺的種類
外部感覺是由身體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所引起的感覺,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皮膚
感覺(皮膚感覺又包括觸覺、溫覺、冷覺和痛覺);
內部感覺是由身體內部來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覺,包括運動覺、平衡覺和機體覺(機體覺又叫內臟
感覺,它包括餓、脹、渴、窒息、惡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覺1
■視覺的適宜刺激是波長在380納米~780納米(nm)之間的電磁波;
?聽覺的適宜刺激16~20000赫茲的空氣振動
言語的聲音:1000Hz-4000Hz
■皮膚感覺包括觸覺、壓覺、振動覺、溫覺、冷覺和痛覺
知覺(直接性、整體性)
基本特性:整體性選擇性恒常性理解性
一、空間知覺包括大小知覺、形狀知覺、距離知覺(深度知覺)和方位知覺;
?雙眼視軸輻合:物體越近兩只眼睛視線所組成的輻合角越大;物體越遠輻合角越小
?雙眼視差:兩只眼睛相距大約65毫米的距離,兩眼視網膜上形成的兩個略有差異的視像叫做
雙眼視差。
二、時間知覺
三、運動知覺
有時物體在空間中并沒有發(fā)生位移,卻被知覺為運動,這種現象叫做似動現象,又叫動景現象,
①現象。
四、錯覺
種類:線條長短錯覺、線條方向錯覺、面積大小錯覺、形重錯覺、視聽錯覺等。
第四節(jié)記憶
1.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
記憶的種類
■形象記憶:對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的記憶;
■情景記憶:對親身經歷過的,有時間、地點、人物和情節(jié)的事件的記憶;
■情緒記憶:對自己體驗過的情緒和情感的記憶;
■語義記憶:又叫語詞-邏輯記憶,是用語詞概括的各種有組織的知識的記憶;
■動作記憶:對身體的運動狀態(tài)和動作技能的記憶。
記憶的三個過程
■識記、保持、回憶或再認
?知識經驗在大腦中儲存和鞏固的過程叫保持;
■從大腦中提取知識經驗的過程叫回憶,又叫再現;
■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回憶,但在它重現時卻能確認是自己接觸過的材料,這個過程叫再認;
記憶的特征
表象
?一、表象的定義
■表象是過去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再現的過程,在頭腦中所出現的事物的形象也可叫表
象。
表象的四特征:
直觀形象性;片段不穩(wěn)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
表象的三作用
積累感性知識
為想像提供素材
從感知向思維過渡的橋梁
?一、思維的定義和特征
間接性概括性
?二、思維的智力操作過程
(-)分析與綜合
(二)抽象與概括
思維的種類
一、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二、輻合思維和發(fā)散思維
三、再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概念掌握與問題解決
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遷移;原型啟發(fā);定勢。
■
言語活動的中樞機制
■(-)言語運動中樞:又叫布洛卡中樞,表達性失語癥;說話遲鈍,聽懂,能寫能認,說話不
連貫
?(二)言語聽覺中樞:發(fā)生的失語癥叫接受性失語癥;能聽到聲音不辨語音,不理解字詞
■(三)視覺性言語中樞:這種失語癥叫失讀癥;能看到不理解
?(四)書寫性言語中樞:這種失語癥叫失寫癥。不能寫字,畫畫
想象的種類
(一)無意想象
?夢是無意想象的一種極端的例子。
?(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分為創(chuàng)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
■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種類
(-)不隨意注意: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維持的注意,又叫無意注意;
■(二)隨意注意:有預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維持的注意,又叫有意注意。它是
在無意注意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種心理現象;
?(三)隨意后注意:一種既有目的,又無須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有意后注意,它一般是在有
意注意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二1=,11
而K
自然需要與社會需要
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
動機
■動機:激發(fā)個體朝著一定目標活動,并維持這種活動的一種內在的心理活動或內部動力。
■激發(fā)動機的因素內驅力、誘因、需要、情緒
動機的種類
■1.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興趣愛好)2.有意識動機和無意識動機
?定勢:人的心理活動的預先準備狀態(tài)。
■3.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
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
需要。需要的這五個層次,是一個由低到高逐級形成并逐級得以滿足的;
■層次越低的需要出現的越早,關系到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層次越高的需要出現的
越晚,有益于健康、長壽和精力的旺盛,所以這些需要又叫生長需要。
一、情緒、情感的定義
■情緒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它反映的是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的
關系;
三、情緒、情感的功能
(一)適應功能(二)動機功能
(三)組織功能
■積極的情緒和情感對活動起著協(xié)調和促進的作用;消極的情緒和情感對活動起著瓦解和破壞的
作用;
■情緒和情感對記憶的影響;
■(四)信號功能
?詹姆斯-蘭格的情緒外周理論
詹姆斯和蘭格都強調情緒與機體變化的關系,強調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在情緒發(fā)生中的作用,所以被
稱作解的外周
■坎農-巴德的情緒丘腦理論
?坎農認為,情緒變化快而生理的變化慢;
?坎農認為,情緒的生理機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丘腦;
■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引起神經沖動,經感覺神經傳至丘腦,身體變化和情緒體驗是同時
發(fā)生的。
沙赫特的情緒認知理論
■任何一種情緒的產生,都是由外界環(huán)境刺激、機體的生理變化和對外界環(huán)境刺激的認識過程三
者相互作用的結果;
?決定性的因素是對外界刺激和對身體變化的認知。
湯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緒動機-分化理論
■湯姆金斯和伊扎德提出,情緒并不是伴隨著其他心理活動產生的一種副現象,而是一種獨立的
心理過程;直接把情緒看作是動機;
■伊扎德進一步指出,情緒的主觀成分,即體驗就是起動機作用的心理機構,各種情緒體驗是驅
動有機體采取行動的動機力量。
情緒、情感變化的維度及兩極性
一、情緒、情感的兩極性
■這種度量可以從動力性、激動度、強度和緊張度這幾方面來進行;
二、情緒情感變化的維度
?(一)情緒情感的動力性有增力和減力的兩極
■(二)激動度有激動和平靜的兩極
■(三)強度有強和弱的兩極
?(四)緊張度有緊張和輕松的兩極
第四單元情緒、情感的種類
一、基本情緒和復合情緒
■基本情緒的種類各家有不同的分法,近代研究中常把快樂、憤怒、悲哀和恐懼列為情緒的基本
形式,又叫原始情緒;
二、心境、激情和應激
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意志行動的基本階段
(-)準備階段
?動機沖突一般有四種形式
-1.雙趨式沖突;
■2.雙避式沖突;
■3.趨避式沖突;
■4.雙重趨避式沖突
■(-)執(zhí)行決定階段
意志品質
(一)意志的自覺性
受暗示性、武斷從事
(二)意志的果斷性
優(yōu)柔寡斷、鹵莽草率
(三)意志的堅韌性
退縮、動搖、執(zhí)拗、固執(zhí)
(四)意志的自制性
任性、怯懦
第九節(jié)人格
人格的特性
■(一)獨特性(二)整體性
■(三)穩(wěn)定性(四)功能性
■(五)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tǒng)一
■三、人格的結構
人格包含的是人格的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兩個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動力,后者是指個體之
間的差異;
■需要和動機是人格的動力,它表現了人格的傾向,是人格中最活躍的因素,是人格積極性的源
泉。人格的傾向決定著人對現實的態(tài)度,決定著人對認識對象的趨向和選擇;
■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氣質和性格。
第二單元能力
能力的分類
■按照能力發(fā)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為能力、才能和天才。
■按能力的構造可把能力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領域來劃分,可把能力分為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
■按創(chuàng)造程度劃分可把能力分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二、能力結構理論
■(-)斯皮爾曼的二因素論(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二)塞斯頓的群因素理論
?(三)吉爾福特的智力結構理論(智力的三個維量:操作方式、操作內容、操作產品)
?四、影響能力發(fā)展的因素
■(-)遺傳的因素
?(二)環(huán)境和教育的因素
氣質
氣質是心理活動表現在強度、速度、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等方面動力性質的心理特征。
氣質類型學說
?體液說:希波克拉底提出,人體內有四種液體,即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
?體型說血型說激素說
巴甫洛夫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
基本過程:興奮、抑制
基本特性:強度、平衡性、靈活性。
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興奮型、活潑型、安靜型和抑制型。
■氣質的特性:感受性和耐受性、反應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緒的興奮性、指向性
■氣質類型的外在表現: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郁質
如何看待氣質類型
■氣質的穩(wěn)定性與可塑性;
■氣質類型沒有好壞之分;
■氣質類型不決定一個人成就高低,但能影響工作效率;
■氣質類型影響性格特征形成的難易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
■氣質類型能影響健康。
性格
■性格的結構
■性格的態(tài)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緒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一、人格結構的動力理論——
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
■把人格結構分為三個層次,即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位于人格結構的最底層,遵循快樂原則;
■自我位于人格結構的中間層次,遵循現實性原則;
■超我位于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次,遵循道德原則。
二、人格結構的類型理論——
容格的內-外向人格類型理論
三、人格特質理論一
奧爾波特、卡特爾、艾森克的人格特質理論和人格五因素模型
■(―)奧爾波特的特質論
?奧爾波特把人格特質分為兩類,即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
?個人特質分為三類,即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
(二)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卡特爾認為,在構成人格的特質中包括共同特質和個別特質;
?卡特爾還把人格特質分為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
?卡特爾找出了16種相互獨立的根源特質,并據此編制了"16種人格因素調查表"。
(三)艾森克的人格結構維度理論
?艾森克把許多人格特質歸結到幾個基本的維度或類型上:內外傾、神經質、精神質;
社會心理學
第一節(jié)社會心理學概述社會行為
1.習得行為
2.親社會行為
3.反社會行為
4.人際合作與競爭
5.群體的決策行為等
B=f(P,E)
B行為,P個體,E個體所處的情境,f函數關系
勒溫
社會刺激一社會心理―社會行為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范圍
1.個體層面2.人際層面3.群體層面4.社會層面
社會心理學簡史
二戰(zhàn)后,社會心理學表現出的特征1.研究領域拓寬。
2.理論向多元化發(fā)展,提出許多"小理論"。
3.開展了應用心理學的研究。
4.提出跨文化社會心理學的概念。
社會心理學的主要原則:
1.價值中立原則2.系統(tǒng)性原則
3.倫理原則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觀察法:自然觀察、參與觀察
二、調查法:訪談法、問卷法
三、檔案法:四、實驗法:
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流派
第二節(jié)社會化與自我
社會化的分類
1.語言社會化2.性別角色社會化
3.道德社會化4政治社會化
社會角色及其理論
社會角色的分類:
1.先賦角色與成就角色
2.規(guī)定角色與開放型角色
3.功利型角色與表現型角色
4.自覺角色與不自覺角色
自我、身份與自尊
自我的結構:
物質自我、心理自我、社會自我、
理想自我、反思自我。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個體內在的一致性;解釋經驗;決定期待
自我概述的形成:
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
影響自尊的因素
家庭中的親子關系;行為表現的反饋;選擇參與和揚長避短;根據相似性原理正確進行社會比較
知覺人際知覺;社會知覺;自我知覺
影響社會知覺的主觀因素
施口的經驗
認知者的動機與興趣
認知者的情緒
圖式的主要作用
影響對注意對象的選擇
影響記憶
影響自我知覺
影響個體對他人的知覺
行為原因的分類:
內因與外因
穩(wěn)定性原因與易變性原因
可控原因與不可控原因
控制點理論:(美)羅特
外控者:(不符合社會期待)
內控者:(符合社會期待)
歸因原則
不變性原則海德
折扣原則凱利
協(xié)變原則凱利
個體歸因時需要考慮的三種信息
特異性信息
共同性信息
一致性信息
若特異性、共同性、一致性都高,外歸因;
若特異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內歸因。
影響歸因的因素
1、社會視角
2、自我價值保護
3、觀察位置
4、時間因素
社會動機的功能
L激活2、指向3、維持4、調解
主要的社會動機
1、親合動機2、成就動機
3、權力動機4、侵犯動機
5、利他動機
親合的作用
滿足個體某些社會性需要
獲得信息
減輕心理壓力
避免窘境
影響親合的因素
情境因素情緒因素出生順序
影響成就動機的因素
1.目標的吸引力
2.風險與成敗的主觀概率
3.個體施展才干的機會
侵犯行為構成
1.傷害行為2.侵犯動機
3社會評價
侵犯:1.反社會的侵犯(狹義的侵犯)2.親社會的侵犯3.被認可的傷害行為
侵犯的原因
1、本能論的解釋
弗洛伊德:
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
洛倫茨:
侵犯是一種本能,具有生物保護的意義。
2、挫折-侵犯學說
多拉德
米勒
伯克威茨
3.社會學習論的觀點
班杜拉
侵犯行為的影響因素
1.情緒的喚起水平
2.道德發(fā)展水平
3.自我控制能力
4.社會角色與群體
5.大眾傳媒的影響
利他行為影響因素
1.外部因素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幾種基本的社交情緒
1.社交焦慮2.嫉妒
3.羞恥4.內疚
態(tài)度的特點:
內在性、對象性、穩(wěn)定性
態(tài)度的成分(態(tài)度的ABC模型)
1.認知成分(C)
2.情感成分(A)3.行為傾向成分(B)
態(tài)度的功能
工具性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
價值表現功能
認知功能
態(tài)度的屬性
1.方向2.強度
3.深度4.向中度5.外顯度
態(tài)度的形成
(美)凱爾曼
1.依從2.認同3.內化
態(tài)度轉變影響因素
1.傳遞者的威信
2.傳遞者的立場
3.說服的意圖
4.說服者的吸引力
溝通信息方面的影響因素
1.信息差異2.畏懼
3.信息傾向性4.信息的提供方式
接受者方面的影響因素
1.原有態(tài)度與信念2.人格因素
3.個體的心理傾向
情境
1.預告警告2.分心3.重復
態(tài)度轉變理論
(一)海德平衡理論
(二)費斯廷格認知失調論
(三)霍曼斯社會交換論
態(tài)度測量
1.量表法2.投射法
3.行為反應測量法
溝通的結構
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饋、障礙與背景
溝通的功能
1.獲取信息
2.思想交流、情感分享
3.滿足需求、維持心理平衡
4.減少沖突、改善人際關系
5.協(xié)調群體行動、提高效率、實現組織目標
人際溝通的分類
1.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
2.上行溝通與下行溝通
3.口頭溝通與書面溝通
4.單身溝通與雙向溝通
5.現實溝通與虛擬溝通
溝通網絡
(-)正式溝通網絡
鏈式、輪式、圓周式、全通道式、Y式
(二)非正式溝通網絡
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單線式
體語溝通
1、目光與面部表情
2、身體運動和觸摸
3、姿勢與裝飾
人際距離
1.親密距離0—0.5米
2.個人距離0.5—1.2米
3.社交品巨離1.2—3.5米
4.公眾距離3.5—7.5米
人際關系特點:
1.個體性2.直接性3.情感性
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發(fā)展的階段
1、定向階段2、情感探索階段
3、情感交流階段
4、穩(wěn)定交往階段
自我暴露程度的四個水平
1、情趣愛好方面2、態(tài)度
3、自我概念與個人的人際關系狀況4、隱私方面
良好人際關系的原則
1、相互性原則2、交換性原則
3、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4、平等原則
人際關系的三維理論
舒茨的基本人際關系取向(FIRO)
三種基本人際需要
1、包容需要
2、支配需要
3、情感需要
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L熟悉與鄰近2、相似性
3、互補4、外貌5、才能
6、人格品質
人際互動的形式
合作競爭
目標手段相互依賴理論(多伊奇)
從眾類型
1、真從眾2、權宜從眾
3、反從眾
從眾行為的原因
1、尋求行為參照
2、對偏離的恐懼
3、群體凝聚力
影響從眾的因素
1、群體因素
2、個體人格因素
3、情境的明確性
模仿意義:學習的基礎/適應作用/促進群體形成
塔爾德《模仿律》
下降律/幾何級數律/先內后外律
社會感染特點:雙向,性/爆發(fā)性/接受的迅速性
社會感染的分類:個體間、大眾傳媒大型開放群體
婚姻的動機:經濟、繁衍、愛情
夫妻關系的類型
1.愛情型2.功利型
3.平等合作與分工型4.建設型
家庭: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收養(yǎng)關系
家庭的特點:
1.以婚姻、血緣關系為紐帶
2.家庭是一種初級社會群體
3.與其他社會關系比較,家庭關系最為密切、深刻。
家庭結構要素
1、家庭成員的數量
2、代際層次3、夫妻數量
家庭結構模式
1.核心家庭2.主干家庭
3.聯合家庭4.其他家庭
家庭的功能
1.經濟功能2性的功能
3.生育功能4.撫養(yǎng)贍養(yǎng)功能
5.教育功能6.感情交流功能
7.休閑與娛樂功能
發(fā)展心理學
心理發(fā)展五個基本性質
1、方向性和順序性2、不平衡性
3、普遍性和差異性
4、增長和衰退的辯證統(tǒng)一
5、連續(xù)性和階段性的統(tǒng)一
發(fā)展心理學的研究任務
1、提示各年齡階段心理發(fā)展的基本特征
2、闡明各種心理機能的發(fā)展進程和特征
3、探討心理發(fā)展的內在機制
4、研究心理發(fā)展的基本原理
人類兒童發(fā)展的關健期
語言、動作、感知能力:0~6歲
秩序2~4歲
細微事物:2~6歲
書寫:3.5~4.5歲
閱讀:4.5~5.5歲
德國生理學家和實驗心理學家
普萊爾
1882年發(fā)表《兒童心理》
標志著科學兒童心理學的誕生
1957年,美國的《心理學年鑒》
用《發(fā)展心理學》取代《兒童心理學》
發(fā)展心理學研究方式
橫斷研究、縱向研究、交叉研究
橫斷研究優(yōu)點:大樣本、大資料、低成本
缺點:難以得出個體心理連續(xù)變化過程;難以了解心理變化中的因果關系;組間異可能不屬
于心理發(fā)展的因素
縱向研究優(yōu)點:便于了解個體心理連續(xù)變化過程;便于揭示量變、質變現象;便于發(fā)現心理變化
中的因果關系
缺點:樣本少且易流失;時間長,產生新變量;反復測量,易導致重復效應;成本高
遺傳與環(huán)境在心理發(fā)展中的作用
單因素論:
L遺傳決定論高爾頓
2.環(huán)境決定論華生
二因素決定論
施太倫(德國)(相加X
吳偉士(美國)(相乘\
相互作用論----皮亞杰
在人的心理發(fā)展中,遺傳與環(huán)境
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制約關系,是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互動關系;遺傳與環(huán)璋的相互作用
受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影響
各主要派別的心理發(fā)展理論
1.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
2.艾里克森人格發(fā)展八階段理論3.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4.維果斯基的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
和心理發(fā)展觀
5.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理論
皮亞杰適應理論和建構學說的四個基本概念:圖式、同化、順應、平衡
心理發(fā)展階段說
感知運動階段(0~2歲)
感知動作思維水平
前運算階段(2~6、7歲)
表象思維水平
具體運算階段(6、7歲~11、12歲)依靠具體經驗支持的邏輯思維水平
形式運算階段(11、12歲~14、15歲)抽象邏輯思維水平
關于道德認知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1.前道德判斷階段(4~5歲)
兒童尚不能判斷,直接行為的后果;
2.他律道德判斷階段(4、5歲~8、9歲)
受兒童自身以外的價值標準所支配,依據行為的物質后果,不考慮行為者的動機
3.自律道德判斷階段(8、9歲以后)
受兒童自身的價值標準所支配,
個人的良心具有了相對的自主權。
艾里克森人格發(fā)展八階段論
嬰兒前期(0~2歲):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希望品質
嬰兒后期(2~4歲):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恥感,意志品質
幼年期(4~7歲,幼兒園階段)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目標品質
童年期(7~12歲,小學階段):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質
青少年期(12-18歲,青春期):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誠實品質
成人早期(18-25歲):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愛的品質
成年中期(25~50歲):獲得繁衍感,避免停滯感,關心品質
成年后期(50歲以后):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厭惡感,智慧賢明品質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兒童習得社會行為的方式:觀察學習替代強化
維果斯基的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
心理機能從低級到高級的四個指標:1、心理活動的隨意機能
2、心理活動的抽象概括機能
3、形成新質的心理結構
4、心理活動的個性化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教學的關系
1、"最近發(fā)展區(qū)”思想
2、教學應走在發(fā)展的前面
3、學習的最佳期限
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理論
前習俗水平
第一階段:服從和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
第二階段:相對論者的快樂主義定向階段
習俗水平
第三階段:好孩子定向階段
第四階段:維護權威和社會秩序的定向階段
后習俗水平
第五階段:社會契約定向階段
第六階段:普遍道德原則的定向階段
嬰兒期的年齡范圍-----0~3歲
嬰兒動作對心理發(fā)展的意義
1、動作發(fā)展是心理發(fā)展的源泉或醐是2、嬰兒動作是心理發(fā)展的外部表現3、嬰兒動作發(fā)展促
進了空間認知的發(fā)展4、嬰兒動作發(fā)展促進了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嬰兒動作發(fā)展的規(guī)律
1.從整體動作向分化動作發(fā)展
2.從不隨意動作向隨意動作發(fā)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順序性
(1)頭尾原則
(2)近遠原則
(3)大小原則
嬰兒主要動作的發(fā)展
1手的抓握動作
五指分化和手眼協(xié)調動作,
通常在5?6個期間出現。
2獨立行走
空間知覺的發(fā)展
(1)形狀知覺
(2)深度知覺
(3)方位知覺
思維的特點:
1.直觀性和行動性
2.間接性和概括性
3.缺乏對行動結果的預見性和計劃性
4.思維的狹隘性
5.思維與語言開始聯系
言語發(fā)展的理論
L后天學習理論
強化說:操作條件反射,強化,斯金納
社會學習說:選擇性模仿班杜拉
2.先天成熟理論
普遍語法、語言獲得裝置LAD喬姆斯基
3.環(huán)境和主體相互作用理論皮亞杰
嬰兒言語的發(fā)展
詞匯的發(fā)展
1-1.5歲50左右;3歲1000左右
句法的發(fā)展
1-1.5歲關鍵期,3歲末全部語法規(guī)則
氣質
托馬斯和切斯
容易撫養(yǎng)型,撫養(yǎng)困難型,發(fā)展緩慢型
嬰兒依戀的發(fā)展階段
鮑爾比1.無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2.有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
3.特殊情感聯結階段
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1、主體我的發(fā)展(5~15月)
2、客體我的發(fā)展(15~24月)
幼兒期的年齡范圍是3~6歲
游戲是幼兒期兒童的主導活動
關于游戲的理論
精力過剩論精神分析論
.嬰兒的游戲特點
1歲以內的嬰兒游戲是成人-嬰兒游戲
2歲嬰兒的游戲是實物游戲
嬰兒末期以模仿性游戲為多。
幼兒游戲的主要特點
幼兒的游戲是象征性游戲。
游戲的社會性發(fā)展
1.獨自游戲嬰兒期的主要特點。
2.平行游戲幼兒初期的游戲。
3.聯合游戲一般屬幼兒中期和末
期的游戲。
4.合作游戲始于幼兒中期。
游戲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意義:
1.游戲是促進兒童認知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2.游戲是兒童參與社會生活的特殊形式
3.通過游戲實現自我價值,體現創(chuàng)造性能力
4.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
5.增強體質
幼兒記憶特點的發(fā)展趨勢
1.無意識與有意識記
無意識記占主導,有意識記較薄弱;
2.機械記憶與意義記憶
容易用機械記憶的方法;意義記t乙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兩種記憶均隨年齡而增長;兩種記憶互相
聯系。
3.形象記憶與詞語記憶
形象記憶占主導地位;詞語記憶薄弱;兩種記憶效果都隨年齡而增長;詞語記憶的發(fā)展速度高
于形象記憶。
幼兒能運用的記憶策略
視覺復述策略
特征定位策略
復述策略
思維的發(fā)展主要特征: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思維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發(fā)展。
具體形象思維的主要特點
1.具體形象性
2.不清晰性和易變性
3.具有符號功能
4有一定的計劃性和預見性
幼兒自我評價能力的發(fā)展
1.成人--獨立2.外部一-內在
3.簡單--具體4.主觀--客觀
兒童自我控制活動區(qū)分為4種類型:
運動抑制情緒抑制
認知活動抑制延遲滿足
道德發(fā)展包括道德認知發(fā)展、道德情緒發(fā)展和道德行為發(fā)展。
同伴交往的作用
同伴交往促進了兒童的社會認知和社會交往技能的發(fā)展
同伴交往有利于兒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同伴可以滿足兒童歸屬和愛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同伴交往可以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人格、
童年期的年齡范圍大約是7~12
學生學習的一般特點
L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
2、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
3具有一定程度被動性和強制性
記憶的發(fā)展
成人的短時記憶容量為7+2個信息單位。
1、有意識記超過無意識記成為記憶的主要方式
有意識記的出現標志著兒童記憶發(fā)展上的一個質變
2、意義記憶在記憶活動中逐漸占主導地位
3、詞的抽象記憶的發(fā)展速度逐漸超過形象記憶
童年期記憶策略的發(fā)展特點
1、復述2、組織
童年期的思維處于具體運算階段
童年期兒童思維的基本特點:
1、經歷一個思維發(fā)展的質變過程。
2、不能擺脫形象性的邏輯思維。
3、10歲左右是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轉折期。
思維形式的發(fā)展特點
L概括能力的發(fā)展
概括水平是兒童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
2.推理能力的發(fā)展
3.新的思維結構的形成
(1)掌握守恒
(2)思維具有可逆性
(3)補償關系認知
4.邏輯推理規(guī)則的掌握:
(1)類別體系化(2)序歹U化
自我評價的特點
1.自我評價的獨立性日益增長
2.自我評價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自我評價的內容逐漸擴大和深化
4.自我評價的穩(wěn)定性越來越高
兒童對友誼認識的發(fā)展
L短期游戲伙伴關系
2.單向幫助關系
3.雙向幫助關系
4.親密而又相對持久的共享關系
展的矛盾性
兒童期心理發(fā)展的矛盾性特點
1.心理上的成人感與半成熟現狀之間的矛盾
2.心理斷乳與精神依賴之間的矛盾
3心理閉鎖性與開放性之間的矛盾
4.成就感與挫敗感的交替
青春期記憶的主要特點
L自覺地運用意義記憶,同時有效的運用機械記憶。
2?多方面的記憶效果達到個體記憶的最佳時期。
3.有效地運用各種記憶策略。
思維的發(fā)展
1.建立假設和檢驗假設的能力
2.思維形式與思維內容分離
思維形式與思維內容分離是開始邏輯思維的主要特點之一。
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1.強烈關注自己的外貌和體征
2.深切重視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業(yè)成績
3.十分關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緒特征
情緒變化特點
1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緒波動
2.青春期躁動
青年期年齡范圍17、18~35歲
智力的發(fā)展
卡特爾:把智力的構成分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
思維的發(fā)展
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二元論階段。
第二階段:相對性階段。
第三階段:約定性階段。
自我意識的修正依據兩個方面:一是生活中所積累的經驗,特別是成功和失敗的經驗;二是來自
他人的評價。
影響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和發(fā)展的因素:
1.受個體成熟因素的制約
2.受社會因素的影響
3.屬于個人因素
影響青年人工作或職業(yè)選擇因素:
L家庭因素2.教育和智力水平
3.性別4.人格
中年期一般指35或40歲~60歲或65歲
女性更年期發(fā)生在45-55歲之間,T殳持續(xù)8~12年
老年期一般指60歲以后
老年喪失期觀:
心身健康、經濟基礎、社會角色、生活價值的喪失
畢生發(fā)展觀
老年期人格的變化
1.不安全感2.孤獨感
3.適應性差
4.拘泥刻板性,速度減退
5.趨于保守6.回憶往事
庫伯勒-羅絲死亡過程
1.否認2.憤怒3.討價還價
4抑郁5.接受
變態(tài)心理學
著重異常心理的診斷、治療、轉歸和預后,以及精神病的預防和康復等。
變態(tài)心理學學科簡史
公元前400年,古希臘醫(yī)生希波克里特(希波克拉底)認為:人的異常心理和行為是大腦受
損所致。
對心理異?,F象的現代說明
1.精神分析理論:人的生物本能可以是人類心理動力之一,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2行為主義:人類無論是在進系進化中,抑或是個體發(fā)育中,其定向反射(探究反射)作為
一種適應環(huán)境和積累經驗的本能(或稱認識本能),是心理發(fā)展的動力之一。
3.人本主義:把握住了人類社會性的合理內核,即個體與群體的矛盾對立統(tǒng)一問題。依附
本能是個體社會化的內在依據和初始動力。
正常心理活動有正面的功能:
L生物屬性:適應環(huán)境
2、社會屬性:人際交往
3、精神屬性:信息交換
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的區(qū)分
1.離奇怪異的言談、思想和行為
2.過度的情緒體驗和表現
3啟身社會功能不完整
4.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
三腎示準化的區(qū)分
1、統(tǒng)計學角度
2、文化人類學角度
3、社會學角度
4、精神醫(yī)學角度
5、認知心理學角度
標準化的區(qū)分
1、醫(yī)學標準
2、統(tǒng)計學標準
3、內省經驗標準
4、社會適應標準
心理學的區(qū)分原則
1、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tǒng)一性原則
2、心理活動的內在協(xié)調性原則
3、人格的相對穩(wěn)定性原則
自知力:患者對其自身精神病態(tài)的認識與批判能力。
1、知道自己有癥狀
2、知道為何有癥狀
3、有求治的愿望
感知障礙
(-)感覺障礙
1、感覺過敏又稱感覺增強,是對外界一般強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感覺閾值降低,多見于神經
癥和更年期綜合癥及腦外傷恢復期。
2、感覺減退,是對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覺閾值增高。患者對強烈的刺激感覺輕微或
完全不能感知(感覺缺失X多見于抑郁狀態(tài)、木僵狀態(tài)和意識障礙。感覺缺失見于瘠癥,稱轉
換癥狀,如失明、失聰
3、內感性不適,是軀體內部產生的各種不舒適和難以忍受的異樣感覺,多見于神經癥、精神分裂
癥、抑郁狀態(tài)和軀體化障礙等,可繼發(fā)疑病觀念
(二)知覺障礙
1、錯覺,對客觀事物歪曲的知覺。多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的澹妄狀態(tài)
2、幻覺,是指沒有現實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時出現的知覺體驗,幻覺的種類
(1)幻聽:
命令性幻聽、評論性幻聽、爭論性幻聽
(2)幻視(3)幻嗅(4)幻味
(5)幻觸(6)內臟幻覺,
A.按幻覺來源分:真性幻覺和假性幻覺
B.按幻覺產生條件分:
1.機能性幻覺:多見于S和心因性精神病
2.思維鳴響:表現為患者能聽到自己所思考的內容,多見于精神分裂癥
3.心因性幻覺
(三)感知綜合障礙
感知綜合障礙:多見于癲癇
視物變形癥:患者感到周圍人或事物在大小、形狀、體積等方面發(fā)生了變化,分為視物顯大癥和
視物顯小癥
非真實感:患者有自知力,見于抑郁癥、神經癥、精神分裂癥。
窺鏡癥見于精神分裂癥和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思維形式障礙
1、思維奔逸,指聯想速度加快、數量增多、內容生動豐富。多見于躁狂癥。
2、思維遲緩,指聯想抑制,聯想速度減慢、數量減少和聯想困難。多見于抑郁癥。
3、思維貧乏,指聯想數量減少,概念與詞匯貧乏。見于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精神
發(fā)育遲滯
4、思維松弛或思維散漫。指思維的目的性、連貫性和邏輯性的障礙。多見于精神分裂癥。
5、思維破裂,指概念之間聯想的斷裂,建立聯想的各種概念內容之間缺乏內在聯系。多見于精
神分裂癥
6、思維不連貫,嚴重的思維破裂,多見于腦器質性和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而有意識障礙時。
7、思維中斷?;颊咴跓o意識障礙又無外界干擾等原因的情況下,思維過程突然出現中斷。多見
于精神分裂癥
思維形式障礙
8、思維插入和思維被奪,思考時出現不屬于自己的聯想,不受自己意識支配,稱為思維插入;
如果感到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的力量奪走了,稱為思維被奪。兩者多見于精神分裂癥
9、思維云集,又稱強制性思維,思想不屬于自己,不受意識支配,一種被強行塞入的感覺。
患者體驗到腦子中強制性涌現大量毫無現實意義的聯想,稱為強制性思維,多見于精神分裂癥。
10、病理性贅述,談話時夾雜了很多不必要的細節(jié),而且覺得必不可少,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
礙
思維形式障礙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維
見于精神分裂癥。
12、語詞新作
13、邏輯倒錯性思維
思維內容障礙
1、妄想:妄想是一種脫離現實的病理性思維。特征:1.毫無根據的設想為前提2.對結論深信
不疑
3.具有自我卷入性
按照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與其他精神癥狀的關系分類,可以將妄想分為原發(fā)性妄想和繼發(fā)性妄
想兩大類。
思維內容障礙
妄想
1.關系妄想2.被害妄想
3.特殊意義妄想4.物理影響妄想
5.夸大妄想6.自罪妄想
7.疑病妄想8.嫉妒妄想
9.鐘情妄想10.內心被揭露感
強迫觀念:稱強迫性思維,指在腦中反復出現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內容的思維,明知沒必要,但
又無法擺脫。強迫性回憶、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性對立思維、強迫性懷疑,經常伴有強迫動作,
見于強迫癥,不同于強制性思維
超價觀念:在意識中占主導地位的錯誤觀念,其發(fā)生一般均有事實的根據,但這種觀念偏激,帶
有強烈的情感色彩,明顯地影響患者的行為及其它心理活動,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礎和現實
基礎,而沒有邏輯性障礙,多見于人格障礙和心因性障礙
注意障礙
1、注意減退:主動及被動注意興奮性減弱,注意的廣度縮小,注意的穩(wěn)定性也顯著下降,多見
于神經衰弱、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及意識障礙
2、注意狹窄:指注意范圍的顯著縮小,見于激情狀態(tài)、專注狀態(tài)或有意識障礙、智能障礙的患
者
3、注意增強:可見于神經癥、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和更年期抑郁癥等
記憶障礙
1、記憶增強,對病前不能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憶起來,見于躁狂癥和精神分裂癥。
2、記憶減退,記憶三個過程普遍減弱,近記憶、遠記憶
3、遺忘
A.逆行性遺忘:指回憶不起疾病發(fā)生之前某個階段的事件,B.順行性遺忘:指不能回憶疾
病發(fā)生以后一段時間的經歷
C.心因性遺忘:指對生活中某一特定階段的經歷完全遺忘,
4、錯構:是記憶的錯誤,對過去曾經歷過的事件,在發(fā)生的地點、情節(jié)、特別是時間上出現錯
誤回憶,并堅信不移。
5、虛構:指由于遺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親身經歷過的事件來填補記憶缺損,其敘述的內容
常常變化,且容易受暗示的影響,見于各種癡呆。
智能障礙及自知力障礙
1、精神發(fā)育遲滯
2、癡呆:一種后天獲得的智能、記憶和人格的全面受損,但無意識障礙,分全面癡呆和部分癡
呆
自知力障礙
神經癥患者有自知力,自愿就診;重型精神病患者很早期喪失自知力,不承認有精神疾病,
拒絕治療
臨床上將有無自知力及自知力的恢復程度作為病情輕重和疾病好轉的重要指標
自知力缺乏是重型精神疾病特有的表現
以程度變化為主的情感障礙
1、情感高漲:如果思維奔逸,情緒高漲,動作增多同時存在,構成躁狂癥,多見于心境障礙躁
狂發(fā)作
2、情感低落:伴有思維遲緩、動作減少以及生理功能的抑制,最常見于抑郁癥
3、焦慮:多見于焦慮癥、恐懼癥及更年期精神障礙
4、恐懼:常見于恐懼癥、兒童情緒障礙等
以性質改變?yōu)橹鞯那楦姓系K
1、情感遲鈍
2、情感淡漠:面部表情呆板,內心體驗貧乏,見于慢性或單純型精神分裂癥
3、情感倒錯:多見于精神分裂癥
腦器質性損害的情感障礙
1、情感脆弱
2、易激惹性:常見于疲勞狀態(tài)、躁狂癥、人格障礙、神經癥或偏執(zhí)性精神病
3、強制性哭笑: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4、欣快:癡呆基礎上的情感高漲。
意志行為障礙
一、意志增強:意志活動的增多。
躁狂狀態(tài)情感高漲時,患者終日不知疲倦地忙忙碌碌,但常常是“虎頭蛇尾",做事有如
始無終;
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受被害妄想的支配,不斷地調查了解,尋找"證據"到處控告。
二、意志缺乏
表現為患者缺乏應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行為被動,生活極端懶散,衛(wèi)生極差。嚴重時甚
至連攝食及性的本能都喪失。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癡呆患者。
三、意志減退:指意志活動的減少。
1.抑郁狀態(tài)患者
2.意志減退可見上文所述程度較輕的意志缺乏,即意志低下患者。
四、精神運動性興奮
常區(qū)分為協(xié)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和不協(xié)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兩種。
1.協(xié)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多見于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fā)作;
2.不協(xié)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的青春型或緊張型,也可見于意識障礙的澹妄狀
態(tài)。
五、精神運動性抑制
1.木僵2.違拗3.蠟樣屈曲4.緘默
5.被動性服從6.刻板動作.7.模仿動作8.意向倒錯
9.作態(tài)10.強迫動作
常見精神障礙
精神分裂癥及其他妄想性障礙
1.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常見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維、情感、意志和行為等多方面的
障礙,以精神活動的不協(xié)調或脫離現實為特征。
特點:無意識障礙、無智能障礙、無自知力。
類型:青春型、偏執(zhí)型、緊張型、單純型。
2.偏執(zhí)性精神障礙
又稱妄想性障礙。是一種以系統(tǒng)妄想為突出臨床表現的精神性障礙。
本病病因不明,起病一般在30歲以后,女性偏多,未婚者多見。
妄想常有系統(tǒng)化的傾向,內容有一定的現實性,并不荒謬。
3.急性豆暫性精神障礙
特點:1.在兩周內急性起病
2.以精神病性障礙為主
3.起病前有相應的心因
4.在2~3個月內痊愈
心境障礙
一、躁狂發(fā)作特點:
情緒高漲、思維奔逸、精神運動性興奮。
發(fā)作形式:輕型躁狂、無精神病癥狀躁狂、有精神病癥狀躁狂、復發(fā)性躁狂。
二、抑郁發(fā)作
特點: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動作行為減少
三、雙相障礙
表現為情緒高漲與情緒低落交錯發(fā)作。
四、持續(xù)性心境障礙
1、環(huán)性心境障礙
指情感高漲與低落反復交替出現,單程度較輕,不符合抑郁或躁狂的診斷標準主要特征為持
續(xù)性心境不穩(wěn)抑郁躁狂的發(fā)生與生活事件關系不大,與人格特征關系密切,又稱“環(huán)性人格"
2、惡劣心境障礙
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tài)為主的輕度抑郁,從不出現躁狂,常伴有焦慮,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有
求治要求,無明顯的精神運動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癥狀,生活不受影響
抑郁常持續(xù)2年以上,無長時間的緩解,緩解期不超過2月,與人格特征和生活事件關系密切
軀體主訴多見,睡眠障礙,疼痛癥狀
神經癥
一、恐怖癥
1、廣場恐怖癥
2、社交恐怖癥
3、特定的恐怖癥
強迫性障礙
是一種觀念、沖動、或行為反復出現,自知不必要,卻無法擺脫,內心十分痛苦
強迫思維:有強迫思想包括強迫懷疑,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聯想,強迫回憶;強迫情緒;強迫
意向
應激相關障礙
應激相關障礙舊稱反應性精神障礙或心因性精神障礙:
一、急性應激障礙。急劇、嚴重的精神打擊,刺激后數分鐘或數小時發(fā)病
二、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延遲性心因性反應。在遭受強烈的或災難性精神創(chuàng)傷事件之后,
數月至半年內出現經歷的選擇性遺忘。
三、適應障礙。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個月內起病,病程一般不超過6個月。
人格障礙分類
常見人格障礙
(-)偏執(zhí)性人格障礙:以猜疑和偏執(zhí)為特點。
(二)分裂樣人格障礙:以觀念、行為和外貌服飾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際關系明顯缺陷為特點。
(三)反社會性人格障礙:以行為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經常違法亂紀、對人冷酷無情為特點。
(四)沖動性人格障礙:以情感爆發(fā)伴明顯行為沖動為特征。(五)表演性人格障礙:又稱瘠癥
型人格障礙,暗示性、依賴性強,以過分的感情用事和夸張言行吸引他人注意為特點。
(六)強迫性人格障礙:以過分的謹慎小心、嚴格要求與完美主義及內心的不安全感為特征。
七)焦慮性人格障礙:以一貫感到緊張、提心吊膽、不安全感及自卑為特征。
(A)依賴性人格障礙:以缺乏自信,不能獨立活動為特征。
(九)循環(huán)性人格障礙:又稱為情感型人格障礙,包括情感增盛型和情感低落型兩個亞型。以心
境良好和悲傷相交替為特征。(十)邊緣性人格障礙:以高度沖動性、情緒不穩(wěn)定、身份識別障
礙為主要特征。
心理生理障礙包括
:一、進食障礙
包括: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及神經性嘔吐。
二、睡眠障礙
包括:失眠癥、嗜睡癥和某些發(fā)作性睡眠異常情況(如睡行癥、夜驚、夢魘等)
瘠癥
瘠癥舊稱歇斯底里,是一種沒有器質性病變,多以人格傾向為基礎,在心理社會因素影響下
產生,自知力基本完整。
一、分離性障礙。
又稱痣癥性精神障礙,是瘠癥較常見的表現形式
二、轉換性障礙。
1、運動障礙
2、感覺障礙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
心理健康的標志是:"①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xié)調;②適應環(huán)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
③有幸福感;④在職業(yè)工作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評估心理健康的標準
一、評估心理健康的三標準:
許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類標準(或從三個維度)去衡量,即
體驗標準、操作標準、發(fā)展標準。
心理健康十標準
郭念鋒于1986年在《臨床心理學概論》一書中提出評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個標準。
1.心理活動強度
2.心理活動耐受力
3周期節(jié)律性
4.意識水平5.暗示性
6.康復能7.心理自控能力
8.自信心9.社會交往
10.環(huán)境適應能力
軀體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點
1、對客觀世界和自身價值的態(tài)度發(fā)生改變;
2、患者的注意力從外界轉移到自身的體驗和感覺上;
3、情緒低落;
4、時間感覺發(fā)生變化;
5、精神偏離日常狀態(tài)。
一般心理問題
是由現實因素激發(fā)、持續(xù)時間較短、情緒反應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嚴重破壞社會功能、情
緒反應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狀態(tài)。
嚴重心理問題
"嚴重心理問題”是由相對強烈的現實因素激發(fā),初始情緒反應劇烈、持續(xù)時間長久、內容充
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狀態(tài)。"嚴重心理問題",有時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在心理咨詢臨床上,對"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關鍵問題是與神經癥進行鑒別。根據許又新
教授關于神經癥診斷的論述,鑒別的要點是"內心沖突的性質"和"病程"。
神經癥性的心理問題(即可疑神經癥)
此類型已接近神經衰弱或神經癥,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經衰弱或神經癥的早期階段。
壓力源的測評
L社會再適應量表(SRRS)
2、日常生活中小困擾的測量
3、知覺壓力的測評(PSS)
壓力的內省體驗
1931年,勒溫和米勒按沖突的形式,將內心沖突分為四大類:
1、雙趨沖突2、趨避沖突
3、雙避沖突4、雙重趨避沖突
按壓力的強度可分為三大類:
(1)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
(2)疊J口性壓力
A.同時性疊加壓力;B.繼時性疊加壓力。
(3)破壞性壓力
災難癥候群其產生及特性有三個階段:
A.驚嚇期;B.恢復期;C.康復。
壓力的適應:
在適應壓力的三個階段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狀態(tài)各有特點(塞利,1956年)。
1、警覺階段
2、搏斗階段
3、衰竭階段
認知系統(tǒng)的具體作用
A.認知、評估作用
B.調節(jié)控制作行為的自我控制;認知的控制;環(huán)境的控制。
C.人格的影響作用外控型人格;內控型人格。
社會支持系統(tǒng)
包括物質支持與精神支持
生物調節(jié)系統(tǒng)
包括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
測量就是依據一定的法則用數字對事物加以確定。
測量的三個元素:數字,法則,事物
測量的基本要素:參照點、單位(好的單位的兩個條件:確定的意義,相同的價值)
按測驗的功能分:1.智力2.特殊能力3.人格其中人格測驗一般分兩類:
1問卷法:M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查表,16PF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EPQ艾森克人格
問卷
2投射法:羅夏測驗(墨漬測驗)
主題統(tǒng)覺測驗(TA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物聯網解決方案代理授權銷售合同范本4篇
- 2024銅門制安工程招投標合同
- 2025年度校園文化節(jié)影視展贊助合同3篇
- 2025年歷史建筑圍墻修繕施工合同4篇
- 2025年度廚房設備翻新與性能提升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大廈腳手架設計與施工一體化合同4篇
- 2025年cfg樁基施工綠色施工技術交流與合作合同3篇
- 2024銷售委托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出租車駕駛員權益保障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型冷鏈物流承包運輸合同4篇
- 非誠不找小品臺詞
- 2024年3月江蘇省考公務員面試題(B類)及參考答案
- 患者信息保密法律法規(guī)解讀
- 老年人護理風險防控PPT
- 充電樁采購安裝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醫(yī)院科室考勤表
- 鍍膜員工述職報告
- 春節(jié)期間化工企業(yè)安全生產注意安全生產
- 保險行業(yè)加強清廉文化建設
- Hive數據倉庫技術與應用
- 數字的秘密生活:最有趣的50個數學故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