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合成工藝學-聚丙烯腈-_第1頁
聚合物合成工藝學-聚丙烯腈-_第2頁
聚合物合成工藝學-聚丙烯腈-_第3頁
聚合物合成工藝學-聚丙烯腈-_第4頁
聚合物合成工藝學-聚丙烯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石油化工學院聚合物合成工藝學課程論文論文名稱:聚丙烯腈纖維文獻綜述姓名:章耀華學號:041203230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指導老師:江獻財、英曉光聚丙烯腈纖維文獻綜述摘要:腈綸工業(yè)始于20世紀50年代,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腈綸的用途已經(jīng)多種多樣。其產(chǎn)量大,價格便宜,質量堪比羊毛、棉花,在紡織行業(yè)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將從聚丙烯腈的結構與性質,合成工藝進行簡單的描述。關鍵詞:聚丙烯腈結構與性質合成工藝引言腈綸(PAN

fiber),學名又稱聚丙烯腈纖維,腈綸通常是指用85%以上的丙烯腈與第二和第三單體的共聚物,經(jīng)濕法紡絲或干法紡絲制得的合成纖維。聚丙烯腈纖維可以用來制作套衫、毛毯、地毯、童裝以及諸如旗布、遮陽篷等戶外產(chǎn)品,在紡織上有很大的用處。腈綸在化學纖維中需求量一直身居顯赫,并能保持此位置而抵住滌綸、尼龍汲取烯烴類纖維的強烈競爭,原因在于腈綸具有諸多非常有用而重要的優(yōu)勢。腈綸的優(yōu)良性能使其在服裝、服飾、產(chǎn)業(yè)三大領域有廣泛的應用。腈綸通過化學和物理改性,制成不少新的變性纖維,擴大了腈綸在民用和工業(yè)的用途,所以腈綸是一種有發(fā)展前途的纖維。1聚丙烯腈纖維的結構與性質1.1結構聚丙烯腈自問世,因嚴重的發(fā)脆、熔點高,當加熱到280~290℃還未熔融就開始分解無法進行紡絲的缺點,應用受到限制。使用第二單體與丙烯腈共聚,聚合物分子間作用力降低,克服了脆性并改善了柔性和彈性,使聚丙烯腈成為重要的合成纖維品種。以后隨著第三單體的引入,進一步改善了纖維的染色性,這樣聚丙烯腈的生產(chǎn)才得到迅速發(fā)展。一般的腈綸是丙烯腈重量比高于85%的共聚體。常用的第二單體有丙烯酸甲酯(CH2=CH-COOCH3)、甲基丙烯酸甲酯[CH2C(CH3)COOCH3]、醋酸乙烯酯(CH2=CHOOCCH3)等單體,第三單體有丙烯磺酸[CH2=C(SO3H)-CH3]、丙烯酸(CH2=CHCOOH)、衣康酸(CH2=CHCOOHCH2COOH)等。例:由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和丙烯磺酸聚合成的聚丙烯腈纖維的結構如下:1.2性質1.2.1聚丙烯腈纖維的化學性質

腈綸對化學藥品的穩(wěn)定性良好,但在濃硫酸、濃硝酸、濃磷酸的作用下會溶解。耐堿性比錦綸差,在熱稀堿、冷濃堿溶液中會變黃,在熱濃堿溶液中會立即被破壞。1.2.2聚丙烯腈纖維的物理性質聚丙烯腈為白色粉末狀物質,密度為1.14~1.15g/cm2,在220℃~230℃軟化的同時發(fā)生分解,聚丙烯腈中-CN的存在,使它具有優(yōu)良的耐光性。成纖聚丙烯腈的分子量通常在10000以上,而且要求分子量分散性較小。1.2.3聚丙烯腈纖維的熱學性能腈綸具有特殊的熱收縮性,將纖維熱拉伸1.1~1.6倍后驟然冷卻,則纖維的伸長暫時不能恢復,若在松弛狀態(tài)下高溫處理,則纖維會相應地發(fā)生大幅度回縮,這種性質稱為腈綸的熱彈性。腈綸有兩個玻璃化溫度,分別為80℃~100℃和140℃~150℃,無明顯的熔點,190℃~200℃開始軟化,280℃~300℃時分解。1.2.4聚丙烯腈纖維的吸濕性與染色性吸濕性較差,標準回潮率為1.2%~2%。由于腈綸中加入了第二、第三單體,改善了染色性,可采用陽離子染料或酸性染料染色。1.2.5聚丙烯腈纖維的光學性質腈綸大分子中含有氰基,能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而保護分子主鏈,因而腈綸的耐光性是最好的。2聚丙烯腈纖維的合成工藝目前我國腈綸廠主要有4種生產(chǎn)工藝路線:(1)硫氰酸鈉一步法。(2)硫氰酸鈉二步法。(3)采用美國杜邦公司的技術、以二甲基甲酰胺(DMF)為溶劑的有機干法工藝路線。(4)以二甲基乙酰胺(DMAC)為溶劑的有機濕法工藝路線。

丙烯腈的聚合屬于自由基型鏈式反應,丙烯腈可以進行本體聚合、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實際生產(chǎn)大多采用溶液聚合。根據(jù)所用溶液的溶解能力,可分為均相溶液聚合和非均相溶液聚合。均相溶液聚合所得的聚合物可直接用于紡絲;故又稱為腈綸生產(chǎn)的一步法。非均相溶液聚合所得聚合物不斷地呈絮狀沉淀析出,經(jīng)分離后用合適的溶劑溶解,以制成紡絲原液,此法稱為腈綸生產(chǎn)的二步法。本文討論了兩種不同聚合方法和聚合條件所合成的丙烯腈共聚物的生產(chǎn)工藝的評述。2.1丙烯腈均相溶液聚合聚丙烯腈不溶于丙烯腈,很難找到合適的溶劑,用純聚丙烯腈原絲制取炭纖維,由于其化學結構存在大量的一CN基團,大分子間作用力強,又無側鏈,致使預氧化和炭化作用周期長而使產(chǎn)品成本高,強度低。通過加入共聚組分,如衣糠酸、丙烯酸、丙烯酸甲脂等,在制取炭纖維時可使纖維反應活化能降低,有利于促進環(huán)化和交聯(lián),緩和預氧化放熱反應,改善纖維的致密性和均勻性,且能減少斷鏈機會,保證炭纖維強度。2.1.1聚合配方以硫氰酸鈉水溶液為溶劑,丙烯腈作主單體的三元共聚物的配方及工藝條件如下表:組分質量份數(shù)聚合工藝條件數(shù)值丙烯腈91.7聚合反應溫度,℃76-80丙烯酸甲酯7聚合反應時間,h1.2-1.5衣康酸1.3高轉化率控制范圍,%70-75偶氮二異丁腈0.75高轉化率時聚合物濃度,%11.9-12.75異丙醇(分子量調節(jié)劑)1.3低轉化率控制范圍,%50-55二氧化硫脲(淺色劑)0.75低轉化率時聚合物濃度,%10-11硫氰酸鈉水溶液(濃度51-52%)80-80.5攪拌速度,r/min50-802.1.2合成原理常見的PAN纖維都是以丙烯腈為主的三元共聚物,其中除第一單體丙烯腈外,還要采用第二單體和第三單體進行共混。選用了丙烯腈和丙烯酸甲醋進行溶液聚合,以硫氰酸鈉水溶液為溶劑,以偶氮二異丁睛(AIBN)為引發(fā)劑聚合聚丙烯腈的合成原理為:2.1.3合成工藝丙烯腈均相溶液聚合工藝流程如下圖。原料丙烯醇、丙烯酸甲脂、衣康酸一鈉鹽溶液(用22%NaOH水溶液將衣康酸配制成13.5%衣康酸一鈉鹽溶液)、偶氮二異丁腈和二氧化硫脲、硫氰酸鈉水溶液均分別計量后連續(xù)地以穩(wěn)定的流量注人混合器內,與聚合漿液中脫除出的未反應單體等物充分混合,調節(jié)pH=4.8-5.2并調溫后,與異丙醇在管道中混合連續(xù)地送人兩個并聯(lián)聚合釜,在反應釜內按設定的工藝條件進行聚合。聚合后漿液在兩個脫單體塔內真空脫除未聚合的單體。從混合器中抽出一部分混合液冷至9℃送入單體冷凝器作為噴淋液使用,由兩個脫單體塔分離逸出的混合蒸汽被噴淋液冷凝成液體,一起返回到混合器循環(huán)使用。蒸汽被冷凝成液體,體積大大減小因而形成真空,聚合液中最終單體含量低于0.2%,把聚合物單體通入原液聚合槽中進行進一步的混合及儲存。原液混合槽中的單體送到脫泡桶中,余壓為1.3-3.3Kpa的真空下脫除原液中的氣泡,再與混合消光劑的添加劑在紡前多級混合器中混合,之后再通入原液過濾機除去機械雜質,之后聚合物可作為紡絲原液直接送去紡絲。2.2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沉淀聚合不論溶劑為水或為非水溶劑,聚合體系中生成的聚合物均不溶于單體,或不溶于溶劑,產(chǎn)生相分離從聚合體系中沉析出來,因此聚合體系屬于非均相體系。一般沉淀聚合時,當聚合反應未開始之際聚合體系為均勻的相,聚合一開始則產(chǎn)生渾濁,隨反應程度加深,聚合體系的渾濁程度也增加。反應結束,聚合體系分為上下2層,上部液體較清,下部液體較為渾濁,體現(xiàn)了沉淀聚合的特征現(xiàn)象。對聚丙烯腈纖維生產(chǎn)來說,采用水相沉淀聚合供以后取得的聚合物,必須再行溶解才可以紡絲,這種將樹脂生產(chǎn)與紡絲工序分段進行的“聚合”+“溶解紡絲”的方法又稱為腈綸生產(chǎn)二步法。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是指用水作介質的聚合方法。單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當用水溶性引發(fā)劑引發(fā)聚合時,生成聚合物不溶于水而從水相中沉淀析出,所以稱沉淀聚合,又稱為水相懸浮聚合。2.2.1聚合的工藝條件水相沉淀聚合時控制的工藝因素為,聚合溫度:35℃-55℃;聚合時間:1-2h;單體總濃度:28%-30%;高聚合轉化率:80%-85%;攪拌速度:55r/min;聚合的PH:1.9-合成原理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是聚丙烯腈纖維的主要生產(chǎn)方式之一,它是根據(jù)丙烯腈單體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20℃-7.35%,40℃-7.9%,60℃-9.10%)而聚合物則不溶于水的特點而進行通常采用水溶性氧化還原引發(fā)體系。引發(fā)劑的分解活化能較低,聚合可以在30—50℃之間甚至還可以在更低溫度下進行。水相聚合的反應熱容易控制,產(chǎn)物的分子量分布較均一,聚合速度快,聚合體轉化率較高等。其反應式可表示為:2.2.3合成工藝丙烯腈連續(xù)式水相沉淀聚合工藝流程如下圖。其整個流程分為四個工藝,也就是原料準備、聚合、回收為反應的單體及聚合物后處理。原料丙烯醇、丙烯酸甲脂、第三單體、NaClO3—Na2SO3水溶液等引發(fā)劑和水通過計量泵打入聚合釜。用次硝酸調節(jié)聚合液的pH值為1.9-2.2,在40℃下進行聚合反應,控制一定的轉化率,之后將聚合釜內含單體的聚合淤漿壓至堿終止釜,用氫氧化鈉水溶液調節(jié)pH值使反應終止。將含有單體的淤漿送至脫單體塔,用低壓蒸汽在減壓下驅趕未反應的單體并將其回收。脫除單體后的聚合物淤漿在脫水離心機中經(jīng)脫水、洗滌、千燥即得粉狀丙烯睛共聚物。2.3合成工藝評述通過對聚丙烯腈共聚物合成的兩種不同聚合方法和聚合條件的生產(chǎn)工藝對比,兩種工藝各具其優(yōu)缺點。水相沉淀聚合通常采用水溶性氧化-還原引發(fā)體系,引發(fā)劑分解活化能較低,聚合溫度低,所得產(chǎn)物色澤較白;聚合的反應熱易于排除,聚合溫度容易控制,所得產(chǎn)品分子量分布均一、平均分子量較高;聚合速率快,聚合物粒子比較均勻,轉化率較高,聚合物物料為漿狀液容易處理,溶液后處理簡單;最后得出的產(chǎn)品干燥后即可作為半成品出售,省去溶劑回收過程。但不足的是聚合較多地采用含有堿金屬離子的水溶性引發(fā)體系,聚合釜釜壁容易結疤,釜內聚合體容易沉淀堆積,不僅不利于提高聚丙烯腈原液的性能,而目降低了聚合釜的導熱性和有效容積,影響聚合溫度和聚合時間,同時沉淀物的脫落沉積易使管道堵塞,使聚合釜的攪拌功率上升。同時聚丙烯腈固體用溶劑重新溶解,以制成紡絲原液,比一步法增加一道“溶解”生產(chǎn)工序,聚合物漿狀物分離、干燥耗能較大。均相溶液聚合,單體可溶于硫氰酸鈉、二甲基甲酰胺等第二單體溶劑中進行反應,溶解性能改善;聚合熱容易導出,避免了由于局部過熱而引起的自動加速現(xiàn)象,聚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布較窄,保證了產(chǎn)品質量;同時聚合反應容易控制,可以實現(xiàn)連續(xù)聚合、連續(xù)紡絲。但不足的是要考慮溶劑對聚合反映的影響,在溶液聚合中,酸堿度控制不好容易造成分子鏈轉移和反應的阻聚;原料的純度必須嚴格控制,否則雜質影響產(chǎn)品質量,減低聚合速率和分子量;聚合反應溫度比水相沉淀聚合的反應溫度高出一半,熱能消耗大,另外溶液后處理復雜,增加了溶劑回收工序。對比均相溶液聚合和水相沉淀聚合聚丙烯腈共聚物,兩種生產(chǎn)工藝都有其可取之處,雖然水相沉淀聚合多了一道“溶解”工藝,但因其所得腈綸纖維質量較好,所以水相沉淀聚合聚丙烯腈共聚物的生產(chǎn)工藝更可行,更適合在工業(yè)中操作,目前世界上腈綸生產(chǎn)多采用水相沉淀聚合。參考文獻:

[1]李青山,沈新元.腈綸生產(chǎn)工學[M]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5~20.[2]李克友,張菊華.向福如.高分子合成及工藝學,科學出版社,1999.[3]趙德仁,張慰盛.高聚物合成工藝學.華東理工大學,1996,(02.[4]張連敏,

李祥高.《聚丙烯腈纖維的生產(chǎn)技術及其應用綜述》.2007.[5]趙建青,李伯耿,袁惠根,潘祖仁.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研究進展[J].高分子通報,1992.[6]林農(nóng),張愛麗,羅東,李文剛.\o"水相沉淀與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腈共聚物的對比相似度83%"水相沉淀與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腈共聚物的對比[J].合成纖維,2009,(09).[7]趙亞奇,王成國,朱波,王延相,王啟芬.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引發(fā)機理的研究[J].材料工程,HYPERLINK"/kns50/Navi/Bridge.aspx?DBCode=cjfd&LinkType=IssueLink&Field=BaseID*year*issue&TableName=CJFDYEARINFO&Value=CLGC*2008*03&NaviLink=%e6%9d%90%e6%96%99%e5%b7%a5%e7%a8%8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