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教案3篇_第1頁
《聲聲慢》教案3篇_第2頁
《聲聲慢》教案3篇_第3頁
《聲聲慢》教案3篇_第4頁
《聲聲慢》教案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第第頁《聲聲慢》教案3篇《聲聲慢》教案篇1

《聲聲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了解李清照及婉約派2、朗讀3、理解該詞,體驗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本詞體驗情感品嘗語言

教學過程預設:

導入:人字是一個象形字,演化到今日,你們猜測為什么會上尖下大?〔同學言說〕

其實對人的熟悉,古人到達很深的高度,老子有過“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熟悉;《易經(jīng)》把“三才”作為其結構的框架,而“三才”就是指天地人。人處于天地之間,與天地息息相關。如今我們要從課文讀一個活在北宋南宋之間的李清照,該如何解讀?〔同學言說〕〔老師總結〕我們就圍繞“天、地、人”三個字學習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慢詞《聲聲慢》。

感受思悟體驗:

一、讀“天”

1、朗讀詞

2、查找與“天”有關的內容。

乍暖還寒時候黃昏秋天〔黃花〕晚||風細雨

3、同學活動,溝通

4、老師指導,共同明確

二、讀“地”

風急滿地黃花積累梧桐更兼細雨雁||窗兒

三、讀“人”

1、人的活動尋尋找覓三杯兩盞淡酒有誰堪摘守著窗兒

2、人的所感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最難將息怎敵正難過獨怎一個愁字了得

3、人的性別、身份、經(jīng)受?

聯(lián)系背景資料

四:想象體驗情境

五、把握主旨

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和著血淚寫下的千古絕唱

六、品嘗語言:

1、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難過,卻是舊時相識〔觸景生情〕

2、滿地黃花積累,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移情入景〕

3、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寓情于景〕

參考:用酒消愁是不頂事的,只能更增愁苦?!把氵^也三句,是說南來秋雁飛過的時候,正好托它帶信,可是丈夫已死,這信寄給誰?想想只有難過”。再一看,這只雁原來是曾經(jīng)替她給丈夫帶過信的舊時相識,這就叫她更難受了。

“憔悴損”是指黃花而言,還是指人而言?正確的解釋是指人?!包S花積累”即菊花盛開,自己由于悲傷愁苦而憔悴瘦損,無心摘花。

從“守著窗兒”以下,寫獨坐無聊,內心苦悶之極,比“尋尋找覓”三句更深一層。“單獨怎生得黑”,弦外之音好象老天有意不愿黑下來,使人更為熬煎、難受。特殊是聽到“點點滴滴”的梧桐雨,“這次第”即這一連串的情景〔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只用一個“愁”字怎能概括得盡。

附板書:

天:秋黃昏風急細雨

國家自己尋尋找覓亡國之恨

聲聲慢李清照淡酒怎敵喪夫之哀

過去如今守著單獨孀居之苦

地:家窗兒黃花梧桐雁

背景資料:

1、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市〕人。南宋女詞人。有名學者李格非之女。十八歲時,與宰相趙挺之子趙明誠結婚,生活安適美滿。他們以詩詞相互唱和,并共同整理、保藏書畫、金石。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誠病逝。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

補充資料:

寫完〔金石錄〔三十卷〕宋秘閣修撰,知湖州事,東武趙明誠撰〕后,叫丫環(huán)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寶預備好,擺到院子里菊花畦邊。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箋用鎮(zhèn)紙壓著,端起酒杯,前塵往事,驀地升上心頭,她接過把三杯酒傾在地上,說道:“明誠,我們夫妻慘淡經(jīng)營幾十年的金石書畫,一毀于戰(zhàn)火,再毀于盜寇,如今已所剩無幾了。今后,我活一日,便與這些書畫廝守一日,你就放心吧!或許,那些被毀的書畫,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疼惜,不愿讓它留在人間吧!假如是那樣,我也就心安了……?!比缓蠡匚輰懫鸾鹗浐笮騺?,在金石錄后序中她最終寫道:

“嗚呼!余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了,人得之,又胡足道!”寫完這篇后記,已是黃昏時分,她單獨倚著窗兒,恰見一群歸雁,拂過長空:一只孤雁,遠遠跟隨在后。不多時,淅淅瀝瀝,又下起小雨來,無限孤寂、悲凄、痛楚,抑郁之情從心頭涌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奮筆疾書,寫下《聲聲慢〔尋尋找覓〕》。

2、迭字運用,創(chuàng)意特別

首句連下七組迭字,包含恍惚、孤獨、哀痛三層遞進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曾申說其婉妙:「中心無定,如有所失,故曰『尋尋找覓』。房櫳安靜,空床無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六字,更深一層,寫孤獨之苦況,愈難為懷?!?/p>

下半闋又用「點點滴滴」兩組迭字,贏得歷代讀者無比贊美。有認為創(chuàng)意特別者,有認為情景婉絕者?;蛞詾楣び诎緹挘貏e勝格;或以為造句新警,絕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為新,以俗為雅」;或以為公孫大娘舞劍器手,或以為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其中,傅庚生《中國文學觀賞舉隅》的論說,最能傳其奇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層次;二也,妙在曲盡思婦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尋尋』;尋尋之未見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覓覓』;覓者,尋而又細察之也。覓覓之終未有得,是良人真?zhèn)€去矣,閨闥之內,漸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內也。繼而『清清』,清清,內也,非復外矣。又繼之以『凄凄』,冷清漸蹙而凝于心。又繼之以『慘慘』,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終之以『戚戚』也,則腸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寫來,自疑而信,由淺入深,何等層次,幾多細膩!不然,將求迭字之巧,必貽堆砌之譏,一涉堆砌,則迭字缺乏云巧矣。故覓覓不行改在尋尋之上,冷冷不行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兒能有之,此等筆墨,惟女兒能出之?!?/p>

《聲聲慢》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學問與力量】

1.了解作品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2.學習鑒賞詩歌的方法,積累鑒賞的閱歷;

【過程與方法】

在反復朗讀中品嘗語言美,體會藝術表現(xiàn)力;

【情感看法與價值觀】

感受形象,品嘗語言,深刻領悟李清照的悲懷愁緒;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鑒賞詞的意境美,感悟詞中蘊含的細膩情感,培育自己的情感體驗。

【教學難點】

學習鑒賞詩歌的方法,積累鑒賞的閱歷,把握藝術手法。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情景設置法、

四、教學手段

PPT展現(xiàn)

五、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新課導入

導入語:大文豪蘇軾的詞風同學們應當并不生疏,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便把詞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來,蘇軾可以說是豪放派詞人的集大成者。今日,我們要接觸到的是另外一種詞風,與豪放詞的特點截然相反。沒錯,就是有些同學已經(jīng)說出來的婉約詞。

介紹: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以及婉約詞的主要特點。

(二)朗讀詞作,初步感知

1.作家作品簡介:

時代背景,突出“國破家亡夫死”這一凄慘命運;

2.同學朗讀,疏通詞意,初步感知詞作的感情基調;

(1)提問:詞中直接抒寫“愁”的句子有哪些?

“尋尋找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引導同學感悟“尋尋找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意蘊,和鋪墊的感情基調:

PPT展現(xiàn):

尋尋找覓————→動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環(huán)境——→孤獨冷清

凄凄慘慘戚戚——→心理——→凄涼慘淡

感情基調:哀婉、凄涼、愁苦

(3)追問:聯(lián)系所學詩文,說說疊字(詞)有何修辭作用?

(范例引導)師總結:韻律美;增添情感。

(4)結合詩作背景,說一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包含了詞人哪些情感?

同學商量回答,老師總結(愁之一:山河淪陷悲故園荒廢難回;愁之二:夫妻永別悲美滿姻緣難全;愁之三: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難度)

(5)間接抒寫“愁”的句子有哪些?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難過,卻是舊時相識?!?/p>

“滿地黃花積累。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單獨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p>

過渡語:同學們找的都很對。我信任,同學們肯定是結合過我們之前學習詩詞的方法,通過查找詞句當中的關鍵詞或者是意象,品讀出詞人的愁緒的。接下來,我們一起結合詞句,聯(lián)系過去所學詩文,再次解讀一下這些典型的意象,感受詞人是如何借助意象來抒發(fā)心中的哀愁的?

(三)結合意象,體會情感

1.伴同學口述,PPT展現(xiàn)

“酒風雁黃花梧桐雨”

師總結,補充并板書:酒風雁黃花梧桐雨)

2.意象分析

引導同學結合所學詩句體會詞中意象所蘊含的情感

(1)“酒”

ppt出示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辈懿佟抖谈栊小贰袄щy苦恨煩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師總結:酒是“愁”的象征。

延長:為何說是“淡酒”?

引導:并非酒淡,而是愁濃

(2)“風”

ppt出示詩句詩句:“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倍鸥Α睹┪轂榍镲L所破歌》“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瘪R致遠《天凈沙·秋思》

師總結:以秋風渲染愁情。

(3)“雁”

ppt出示詩句:“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狈吨傺汀稘O家傲》“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師總結:過雁象征離愁。

延長:為什么看到過雁會“正難過”?

引導:“雁”是“舊時相識”,也是從北方來到南方。再者,“雁”是傳遞信息的`使者,正愁苦時看到曾為她和丈夫傳遞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照舊在,而收信的丈夫卻離別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難過。

(4)“黃花”

引導:黃花喻憔悴的容顏,孤苦伶仃的晚境。

延長:結合詞句“守著窗兒,單獨怎生得黑?”理解“窗兒”?

引導:白日如夜,那長夜就更難熬。這就傳遞出詞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5)“梧桐、細雨”的象征意義?

引導:梧桐、細雨是凄涼哀傷的象征。

(四)再讀全詞,把握情思

小結:體會“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集聚心頭,無法排遣,是和著血與淚寫下的千古絕唱

(五)作業(yè)

1.根據(jù)賞析《聲聲慢》的步驟,賞析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拓展延長)舉例比較分析“婉約派”和“豪放派”詞的不同特點。

《聲聲慢》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本詞在遣詞用字、韻律運用與布局謀篇上的獨特之處。

2.把握物境與心境相融的表現(xiàn)手法。

3.了解本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李清照前后詞風的不同。

4.初步體會性別因素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

二、教學要點

1.疊字運用的妙處。

2.用韻的特點。

3.細膩而又步步深化的感情蘊涵。

4.國家變動與個人創(chuàng)作之間的關聯(lián)。

三、文本詳析

這首詞一名《秋情》,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代表作之一。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漢族政權南遷,始為南宋。這一重大變故給當時社會各階層帶來影響,李清照的生活也隨之發(fā)生巨變。千古名篇《聲聲慢》即寫于這樣的背景下。

詞的開頭落筆見奇,以七組十四個疊字描繪出一個凄然寡歡的愁婦形象。第一句“尋尋找覓”不是寫實,而是表現(xiàn)一種無可寄予、若有所失的精神狀態(tài)。詞人所尋找的是什么呢?詞中沒有明說,但聯(lián)系的生活經(jīng)受卻不難體會。南渡前,李清照與丈夫感情融洽,志同道合,有著文靜而富于詩意的生活情趣。然而,靖康之難葬送了從前的一切,丈夫趙明誠離開人世,心愛的文物古籍毀于兵亂,失于竊賊,更令人痛心的是北方國土的淪亡。詞人在多難的歲月里備嘗艱辛,故而坐立擔心,情不自禁地希求尋到一點安慰。并沒有直接描繪這種心理,而是賦無形于有形,通過“尋尋找覓”這一虛化的行動來形象地加以表現(xiàn)。其次句借環(huán)境的凄清、肅殺來表現(xiàn)心情,“冷冷清清”既寫出深秋氣象,也刻畫出詞人的暮年心境,飽含著只身飄落、孑然獨處的孤獨之感。第三句則直抒愁懷。這句中的六個疊字是近義詞,互相間有微小區(qū)分:“凄凄”言其悲涼;“慘慘”寫其抑郁;“戚戚”則繪其憂懼。詞人由淺入深,淋漓盡致地勾畫出國破家亡為自己造成的極深的精神創(chuàng)傷。

接下去四句,通過眼前生活敘寫愁情?!白铍y將息”外表上是就早晨氣候而言,實際又與上文“尋尋找覓”相呼應,說明女仆人公從一清早便心神不寧,沉痛的家國身世之感蘊于其中,卻又無處遣愁。“雁過也”三句,進一步刻畫了仆人公的悲愁心境。征雁“卻是舊時相識”,這之中飽含冗雜的情味:一則古時有鴻雁傳書之說,詞人早年生活中丈夫遠游在外時,曾熱切幻想大雁為自己帶來親人的消息,為丈夫捎去自己的書信,《一剪梅》詞中便有“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之句??扇缃裾煞蛲龉?,只能目送征鴻,獨咽哀痛。二則南渡之后,詞人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被金人占據(jù)的家鄉(xiāng)。她曾在詞中沉痛地寫道:“家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菩薩蠻》〕而今望見大雁,想到這雁正是從北方淪陷區(qū)飛來,不禁生出濃重的思舊懷鄉(xiāng)之情。此處“舊時相識”并非實指,是詞人借特定景觀將種種情愫分散為一體,以突現(xiàn)天際淪落的哀痛。

詞的上片,字里行間到處含愁。下片緊承上文,依舊就仆人公之愁鋪敘開去?!般俱矒p”即是寫花,又是自喻,比興之中,傾注著一腔悲情?!笆刂皟海瑔为氃跎煤凇边@兩句更寫出了詞人度日如年的心理感覺,又示意了即使熬到天黑,那漫漫長夜亦不知怎樣捱過的憂愁。這兩句用語平易,但作為韻腳的“黑”字屬于極難押的險韻,故詩家罕用。而李清照功力深厚,押得既穩(wěn)妥又自然,贏得評論家欣賞。“梧桐”二句與上片“曉來風急”相呼應,寫黃昏時分秋雨梧桐引起的哀愁,同時點出這首詞描述的是一成天的情狀。自漢代枚乘《七發(fā)》中寫過“龍門之桐……其根半死半生”后,人們常用“梧桐半死”比方喪偶。而今,梧桐已使詞人悲傷,再加上連綿秋雨,使人越加郁悶難耐?!案妗倍郑c出不堪聽聞之意,“到”字訴說時間之長,“點點滴滴”則既寫聲音、狀態(tài),也寫仆人公感受。

作品結尾,詞人在以上曉寒、淡酒、風急、雁過、黃花積累、梧桐細雨、殘秋黃昏等一系列鏡頭組成一幅自然?的悲凄畫面之后,將難以名狀、無法解脫的苦悶匯為沉痛之極的兩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此處的“愁”,實為全篇總旨,從而將人物的情感推向高峰。而反詰的語式,既收束全詞,又辟出新境,給讀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就藝術性來看,這首詞也取得了極高的成就。首先,疊字的運用,突現(xiàn)了這首詞的語言特點。疊字是古代詩歌的一種語言藝術,運用得好,可以加重語氣,增添情感,突現(xiàn)事物特征,同時造成一種急促、跳動、鏗鏘的音樂效果,使作品更富于感染力。不過,在李清照之前,詩詞中疊字的運用多以四字、六字、八字為限,而李詞首句即連下十四個疊字,且質樸清爽,自然流暢,精確表達了詞人所處的環(huán)境和心理狀態(tài)。后來有些作家曾著意仿效,如元代喬吉連用二十八疊字作成的《天凈沙》〔見課本“平行閱讀”〕,但雕琢之痕非常明顯,無法與之媲美。

在韻律方面,詞作也顯示了獨特的造詣?!堵暵暵返脑~牌歷來多平韻格,李清照卻選擇了入聲韻。入聲短促幽咽,制造出一種飲咽吞聲的藝術效果。與此同時,詞中又配以眾多的齊齒音字和舌音字。九十七個字中,這類字竟占五十七個,如尋、覓、凄、息、積等齊齒音字,點、滴、得、第等舌音字,交相重疊,造成一種嚙齒切語的音調,仿佛女仆人公在哀哀自訴。

在章法上,《聲聲慢》不是一般融情于景,而是把握女仆人公內在心緒和外界事物之間的沖突關系,采納一情一景的手法,愈寫愈深。同時,詞作在結構上打破前后片界限,層層鋪開,一氣貫注,在心境與物境互相作用和互相沖突的不斷擴大過程中,將愁緒聚結到難以遏止的地步,充分表現(xiàn)出詞人杰出的藝術才華。

四、思索題思路提示

1.分析這首詞如何使物境與心境互相契合,從而使悲愁描寫步步深化。

如抬眼空中“雁過也,”內心感受悲涼,“卻是舊時相識”;又如眼前“滿地黃花積累”,愈加觸動情懷,“如今有誰堪摘”,景隨步移,情觸景生。

2.你所讀過的古典詩詞中,還有哪些也是借助聲調韻律來抒情寫意?

如李頎的《送陳章甫》,李賀的《送沈亞之歌》、《浩歌》及《羅浮山人與葛篇》。

3.你從本詞能體會到李清照作為女性作家的特有氣質嗎?

傷感和惆悵,是一種最富有詩意的情感,它不是劇烈的生活失意的直覺體驗,而是一種莫名的孤寂感。通常它總是發(fā)生在氣質敏感、感情細膩、學養(yǎng)天分較高的詩人詞人身上,李清照即是如此。

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狀況

李清照(1084一?),號易安居士,濟南(在今山東省)人,誕生于一個注意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從小受到熏陶。她的丈夫趙明誠歷任知州一類的地方官。他們兩人都喜愛保藏和討論金石書畫,著有《金石錄》。在她的《金石錄后序》里,記述了她的婚后生活和她大半生的重要經(jīng)受。

李清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女作家,詩和散文都有較高成就,而主要的成就是詞。她的創(chuàng)作生活,以1127年金統(tǒng)治者占據(jù)汴京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的作品多是寫她在趙明誠離家外出時所感受的離愁別恨,以及一些描寫閨中生活和詠物之作,一般都是局限在個人生活的狹小天地里。

她在后期避難到南方,經(jīng)受了社會的大變亂,國破家亡,很多苦痛涌上心頭,寫了一些反映那個時代的作品。如“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悲哀祖國的大好河山淪于敵手?!澳隙梢鹿谏偻鯇?,北來消息欠劉琨”,指斥了南宋統(tǒng)治集團的萎靡不振,屈膝言和。詞中如《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永遇樂》(落日熔金)、《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蝶戀花·上巳召親族》、《聲聲慢》(“尋尋找覓”),都是抒寫她所經(jīng)受的亂離生活的苦痛和寄予她的故國之思。和她的詩比起來,詞顯得委婉細膩。

李清照詞的成就主要表如今語言藝術方面。她的詞用典故不多,不追求詞藻的秾麗,而是用樸實清爽的語言表現(xiàn)她對四周事物的感受和刻畫比較細膩的心情,經(jīng)常寫得鮮亮生動,感情顏色很濃。有時還采納口語入詞,如“守著窗兒,單獨怎生得黑”。過去有人贊揚她的詞“用淺俗之語,發(fā)清爽之思”(清鄒祗謨:《遠志齋詞衷》),或者說“以尋常語度入音律”(宋張端義:《貴耳集》),這都說出了李清照詞語言的特色。

李清照寫有一篇《詞論》,從詞的興起談到詞的寫作問題,其中對北宋一些重要的詞家都有所評論,談了他們詞作的優(yōu)點和缺點。她提出寫詞要“協(xié)音律”,認為“詞別是一家”,不能和詩一樣。這些主見對于詞的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

有《李清照集》、《漱玉詞》輯本,存詞四十七首。

2.李清照的藝術成就

李清照是中華詩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詩、詞、文、賦,金石、書、畫無所不精,而尤以詞的藝術成就最為突出。王的《碧雞漫志》稱:“易安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靠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婦人,當推文采第一?!睏钌鳌对~品》謂:“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使在衣冠,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于閨閣也?!蓖跏慷G《花草蒙拾》云:“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惟幼安稱首,皆吾濟南人,難乎為繼矣。”沈謙《填詞雜說》將李清照與李后主并提說:“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李清照在詞史上成就卓異,屹然為一大宗。詩文的創(chuàng)作也斐然有聲,卓有獨詣。

李清照詞在群花爭艷的宋代詞苑中,獨樹一幟,自名一家,人稱“易安體”?!耙装搀w”之稱始于宋人。侯寅《眼兒媚》調下題曰:“效易安體。”辛棄疾《丑奴兒近》調下題曰:“博山道中效易安體。”當代學界對“易安體”也有所研討。詞作自成一體,說明已形成鮮亮的獨特風神。其特點:

一是傾擄真摯情。真情是詞之骨,詞之言情,貴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約詞人多以男性寫艷情幽懷,李清照則是以女性本位寫自我愛情悲歡和親歷的家國巨變而獲得空前勝利的第一人。其前期的戀情詞,如《一剪梅》、《鳳凰臺上憶吹簫》等,滿紙至情,連篇癡語,自然率真最能表達女性純誠細膩的靈性,這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戀情詞所無法比擬的。其后期懷;日寫愁的傷亂詞,如《武陵春》、《聲聲慢》、《永遇樂》、《人孤雁兒》等篇,字字血淚,聲聲哽咽,一派凄楚,動魄驚心,這“載不動”的“很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淚”,“凄凄慘慘”的情懷,無地傾訴的“萬千心事”,全是發(fā)自肺腑的心聲,來不得半點雕琢矯飾。這些融和著家國之變、時代滄桑的悲慨之曲,來自情摯意濃的詞人,植根于真實生活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劇人生、災難時代的映現(xiàn)。

二是熔煉家常語?!妒裨~》的語言,有別出心裁的鮮亮獨特。柳永是把詞引向市井的開拓者,他用語通俗明暢,然好為徘體,偶涉蝶默,周邦彥變俚為雅,措詞精工,施采麗密。李清照遣詞造語,自出機抒,制造了以自然率真為主要特色的文學語言。所謂“以淺俗之語,發(fā)清爽之思”〔彭孫通《金粟詞話》〕。如“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鳳凰臺上憶吹簫》〕。仿佛毫不經(jīng)意,沖口而出,但認真體會,卻含意多層,非常精細。親人遠別,千言萬語無從說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說又何用;離恨別苦,難以啟口的內心隱秘,刺人衷腸,寧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負擔。這重重思緒,微妙心態(tài),全用家常語道出而含蘊綿綿不盡。漱玉詞的口語化、通俗化,并不走向淡乎寡味、松散無力,由于它是在口語基礎上匠心獨運、提煉加工的結果。故而落筆精警雅雋,語工意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