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服裝史話_第1頁
護士服裝史話_第2頁
護士服裝史話_第3頁
護士服裝史話_第4頁
護士服裝史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護士服裝史話

在18世紀以前,護理還沒有形成一種職業(yè)。從事護理工作的主要是修道士、修女。這種護理行為被稱為“修道派護理”。

在南丁格爾的年代,還沒有像樣的護士服出現。她在照顧戰(zhàn)爭中的傷員時,也只不過在腰上多系了一條圍裙。為了方便工作,這位護士穿了件有領子的格子襯衫,外加一條前面交叉的圍裙。那時有很多護理小器械需要隨身攜帶,可惜還沒有實用的口袋設計,所以只能掛在腰間。

19世紀60年代,南丁格爾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guī)的護士學校。第一套正式的護士服,也在此時誕生了。是由南丁格爾的學生VanRensselae設計的,其用途是發(fā)給南丁格爾護理學校的學生當制服。早期的護士服不僅要衛(wèi)生,還要體現出護士的端莊,這種制服當時被稱為“發(fā)燒防護服”(FeverProofUniform)。

在1890年前后的美國,護士服的袖子變短了,但外面還是配一條有交叉設計的圍裙,有的交叉在前面,有的則在背后。

20世紀初,護士服仍然帶有修女的著裝色彩。

20世紀的頭十年圍裙式的護士服穿起來像極了女仆。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芬蘭部隊的隨軍護士依然戴著修女式的頭飾。

20世紀20年代,美國愛荷華大學附屬醫(yī)院發(fā)明了“瑪芬帽”。后來,“瑪芬帽”又被“手帕帽”所取代。

到了1936年的時候,世界各地已經出現了很多的護士學校。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服裝,它們各具特點,款式不一。護士帽也是多種多樣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紅十字會在美國展開了大規(guī)模、公開性的征召護士工作。

護士服的“黃金時代”始于1950年,護理業(yè)越來越流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服裝工業(yè)迅速發(fā)展,護士服的短袖取代了長袖,袖口、領口、腰帶、紐扣,以及口袋的設計,兼具美觀和功能。不過,比起外形時髦的護士服,簡潔大方的款式更受歡迎。

20世紀初,護士服陸續(xù)在我國出現。因我國社會習俗不尚白色,于是女護士改為穿著粉紅色衣裙;男護士則穿著藍色長衫。漸漸地,這些陳規(guī)陋習才被破除,我國的護士服也吸取了西方護士服的元素。

到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