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講說明文閱讀(二)辨析方法,品味語言-講義-九年級語文部編版上冊課題說明文閱讀(二)辨析方法,品味語言
教學目標1.把握說明方法及其作用;2.學會對說明文語言的品析;3.對文章所涉及的科學、生活現(xiàn)象提出自己的建議。
授課內容概要
※知識精講(一)說明方法1.題型分析:(1)直接讓考生回答某句或某段的說明方法及作用。(2)找出全文或某段運用何種說明方法,簡要說明它的作用?(3)間接考察,如,第②段作者詳細介紹《開國大典》這幅油畫尺寸的作用是(或者直接問畫線句的作用);材料歸位題也會與說明方法綜合起來考;【甲】【乙】兩處畫線句能否刪去其中的一句?請說明理由。例1方寸天地呈現(xiàn)歷史畫卷①歡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回望新中國郵票史,以各種歷史事件為主題的郵票,在方寸天地之間,再現(xiàn)歷史,在藝術長廊中熠熠生輝。②195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原郵電部特發(fā)行5組郵票,其中的第五組,一枚一套,以油畫《開國大典》為郵圖,采用大票幅設計而成。因油畫原作長約4米、寬約2.3米,故將其移到方寸尺幅的郵票上時,就須將郵票作必要的“放大”。最終,這枚郵票橫向尺寸超50毫米,這樣的尺寸在新中國發(fā)行的紀念郵票中尚屬首次。③《開國大典》票幅的大空間,正與這幅油畫所展現(xiàn)的大國氣象相諧適。色彩鮮艷、富有視覺沖擊力是油畫《開國大典》的顯著特征。遺憾的是,當時的郵票印制水平,還無法實現(xiàn)以原畫彩色版式印制郵票。故而,這枚郵票只能采用單色印刷,但深沉莊嚴的紫紅色澤,依然可以令人感受到節(jié)日的隆重與喜悅氣氛。第②段作者詳細介紹《開國大典》這幅油畫尺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4分)【答案】運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準確地突顯這幅油畫的大,展現(xiàn)出大國氣象,交代了郵票需要采用大票幅設計的原因?!窘馕觥繌摹耙蛴彤嬙鏖L約4米、寬約2.3米,故將其移到方寸尺幅的郵票上時,就須將郵票作必要的‘放大’”可以看出其中的數(shù)字是運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且這里解釋了《開國大典》郵票尺寸大的原因。例2古人的智慧——榫卯①①“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雹谂惆槭亲钌钋榈母姘?,有一種地老天荒的相守,有一種生死相隨的浪漫叫——榫卯?!呙髑寮揖叩闹谱鲙缀跤玫搅怂械拈久N類,展現(xiàn)了榫卯結構進化的最終樣式。作為一種巔峰技藝,榫卯結構組合的家具比用鐵釘連接的家具更加結實耐用?!炯住块久Y構是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的巧妙組合,可限制木件向各個方向的扭動,而鐵釘連接的家具就做不到?!疽摇拷饘俨馁|容易銹蝕或氧化,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許多明式家具雖已距今百年但木質仍堅硬如初,如果用鐵釘組合這樣的家具,很可能木質完好,但連接金屬的銹蝕、老化等因素,也會使家具散架。除耐用外,榫卯結構的制品還具有有利于運輸和維修等優(yōu)勢。【注音與注釋】①榫卯:sǔnmǎo②出自漢樂府民歌《上邪》。1.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兩處畫線句能否刪去其中的一句?請說明理由。(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引用樂府民歌,吸引讀者閱讀興趣。(1+1分)引出本文說明對象榫卯(1分),形象地說明了榫和卯之間的密切關系(1分)(4分)2.不能,甲乙兩處雖然都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1分)強調突出說了榫卯結構組合的家具的結實耐用,(1分)但是說明角度不同,甲句是從榫卯結構的角度,乙句是從榫卯材質的角度進行說明(1分),且兩者之間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組合的,符合人們認知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1分)(4分)【解析】1.本題考查語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如果文章以列舉或以講故事的形式出現(xiàn),一般是為了引出說明的對象,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本文中開頭段的作用是:由樂府民歌形象的說明榫卯之間的關系,引出本文的說明對象:榫卯。2.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句子的分析。學生先應該表明態(tài)度不能刪去,其次分析原因。這一段主要是在講榫卯作為家具的優(yōu)點,更加結實耐用,甲句是從榫卯結構的角度與鐵釘進行比較,說明榫卯結構更能穩(wěn)固家具;乙句是從榫卯和鐵釘?shù)牟馁|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兩者的使用壽命,說明榫卯結構的家具更加耐用。并且兩者之間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組合的,符合人們客觀規(guī)律。2.對策:找出運用的說明方法,再根據(jù)下列說明方法的作用具體回答。特別關注段首和說明方法前后的語句,它們往往就是運用說明方法的目的所在。3.說明方法及作用(重點是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說明方法答題重點舉例子列舉了……,具體有力(真實準確有說服力,生動)地說明了……,易于讀者理解。(基本特點+基本內容)列數(shù)字列舉了……,具體、準確地說明了……。作比較拿……和……比較,突出了……的特點,增強了說明的效果。分類別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地說明了……,讓讀者清楚地了解被說明…的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把……比作……,具體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特點。(說明事理要加入“易于讀者理解”)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或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列圖表這里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照片類的,它的作用是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對象)……(特點)。另一種是圖表類的,包括圓餅圖、柱狀圖、曲線圖和表格等,它的作用是簡明直觀地說明了……(對象)……(特點)。作引用引用了…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充實。(可根據(jù)實際酌情加答“權威性和說服力(引用名言、格言、諺語)、引出說明對象(在文章開頭)、吸引讀者閱讀興趣(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等”)(二)說明文語言??碱}型及答題模式:1.第一種題型:句子中加點詞有何作用?答題思路:先配合實際語境說說加點詞意思和所要表達的內容;這體現(xiàn)了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答題模式:該詞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或××事理,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2.第二種題型:句中的加點詞能否刪去?為什么?答題模式:不能;解釋詞語本義,代入句意(配合實際語境說說加點詞意思和所要表達的內容),若刪去,就變成……的意思,不符合實際;“××”(加點詞)不能刪除,這體現(xiàn)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3.第三種題型:能否將句中加點詞替換為另外一個詞語?請說明理由。答題模式:不可以;因為原詞表達……意思,換了就變成……意思,不符合實際,“××”(加點詞)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所以不能替換。4.第四種題型: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特點的詞句,并說說其表達效果。答題思路:先找出體現(xiàn)說明語言準確性的詞句,然后說明其作用;可從幾個方面入手找句子:找有確數(shù)或概數(shù)的句子;找有限制性詞語的句子。(表示生動的詞句,多用修辭手法或生動描寫,第二人稱,我們等)答題模式:舉例句;分析。(方法和上面的第一種相同。)※例題解析尋找三體人的“水滴”武器史峰①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為它們擁有一種非常厲害的武器——“水滴”?!八巍蹦茏菜樗形镔|,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彈穿過面包一樣輕松隨意?!八巍背膊皇呛紒y想出來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構想。②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能再分解為原子核和電子。原子核還能再分解成質子和中子,合稱核子。核子還能再分嗎?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電子對撞機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夸克。那么,夸克還能再分下去嗎?從目前的技術手段來看,無法再分了。③夸克是如何組成物質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結合,形成復合粒子。物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宇宙中的夸克組合居然都是“三個夸克組成質子”“兩個夸克組成中子”的模式,沒有發(fā)現(xiàn)“四夸克組合”“五夸克組合”或是更多夸克組合的復合粒子。難道不存在這些夸克組合嗎?科學家提出了假說:宇宙中應該存在“四夸克組合”“五夸克組合”或是任意夸克組合,只是限于人類的見識“太短”,尚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④科學家又進一步從理論上推理出“四夸克組合”和“五夸克組合”的特殊性質:這兩種夸克組合中的夸克之間保持著極其恰當?shù)木嚯x,這種距離恰好能產生強力。強力、電磁力、弱力、引力并稱維持宇宙存在與運行秩序的四大力,這四種力決定了物質的硬度。如果把電磁力給予物質的硬度指數(shù)定為1,那么弱力和引力給予物質的硬度指數(shù)可忽略不計,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電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話,物質就軟得拿不起來,幾乎是沒有硬度。而強力給予物質的硬度指數(shù)卻是100。⑤“三夸克質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們因為距離不合適,不會相互產生強力,所以質子、中子組成的物質都是普通物質,它們的硬度由電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組合”與“五夸克組合”中夸克之間的距離恰好能相互產生強力,這種物質的硬度由強力提供,比普通物質硬100倍。⑥說到這里,“我們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奧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組合”“五夸克組合”或是更多夸克復合粒子材料制成,這種材料稱為“強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強力提供,所以堅硬無敵。⑦其實,2013年科學家就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就發(fā)現(xiàn)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華大學教授又發(fā)現(xiàn)了五夸克粒子。這些都是在實驗條件下發(fā)現(xiàn)的。此外,科學家還一直在宇宙中尋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復合粒子??茖W家推斷,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復合粒子只是時間問題,而找到它們之后,制造“水滴”這種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變成現(xiàn)實了……(選自《知識窗》2017年4期。有刪改)1.文中以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開頭,有何用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2.試分析第②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夸克還能再分下去嗎?從目前的技術手段來看,無法再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第⑤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引出下文對“水滴”及“水滴超硬”原因的說明;②增強了科普文的趣味性,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2.“目前的”從時間上進行限定(1分),說明現(xiàn)有技術手段還不能分解夸克,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2分)。3.作比較、列數(shù)字(2分);運用具體數(shù)字進行比較,更加突出“四夸克組合”與“五夸克組合”的物質堅硬無比(2分)?!窘馕觥?.本題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語段的作用。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解說明文生動說明的作用,即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文中以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開頭,引出下文對“水滴”及“水滴超硬”原因的說明;增強了科普文的趣味性,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2.本題考查說明語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變化,最后點明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特點?!澳壳暗摹睆臅r間上進行限定,說明現(xiàn)有技術手段還不能分解夸克,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3.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shù)字、列圖表、作引用等。解答此類題型,首先要了解說明文的常用說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須要結合文段的內容的來分析說明方法,然后根據(jù)文章的內容或者文段的內容所體現(xiàn)出來的說明對象的特征來分析作用即可。※鞏固練習21年金山一模(一)閱讀下文,完成12-16題(18分)“長五”送“嫦五”,月球去“挖土”郭超凱⑴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⑵作為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采樣返回的航天器,嫦娥五號探測器有望實現(xiàn)中國航天史上的五個“首次”。⑶首次___。作為此次任務的核心關鍵之一,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前所未有的突破。為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設計師們采用表鉆結合、多點采樣的方式,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鉆取和表取。當著陸上升組合體順利軟著陸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將開展為期約2天的月面工作,采集約2千克月球土壤并進行密封封裝,經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等過程將月球樣品安全送至地球家園。⑷首次月面起飛上升。當嫦娥五號完成月面工作后,它就要踏上“回娘家”的旅程,這就是涉及到突破中國航天史上另一個首次——月面起飛上升。順利完成月壤采樣封裝后,上升器就要準備月面點火起飛,這是一個高難度科目。月球表面環(huán)境復雜,著陸器不一定是四平八穩(wěn)的狀態(tài),很有可能落在斜坡上或者凸起、下凹等不同地形。這給起飛帶來很大難度。此外,探測器還要克服地月環(huán)境差異、發(fā)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等難題。月面起飛時必須依靠航天器“自力更生”,實現(xiàn)起飛時自主定位、定姿。⑸首次___。當著陸器托舉上升器實現(xiàn)月面起飛上升后,嫦娥五號一路飛奔而去。但是僅僅依靠上升器是不能返回地球的,它需要飛到月球軌道上,在這里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把采集到的月壤轉移到返回器。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中國在載人航天領域已經熟練掌握了近地軌道交會對接技術,但是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不但在中國尚屬首次,而且在人類航天史上也是第一次。⑹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當返回器帶著月壤,從38萬公里遠的月球風馳電掣般向地球飛來,它的飛行速度是接近每秒11公里的速度。一旦速度過猛,返回器將一頭撞向地球,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必須讓返回器減速飛行??蒲腥藛T創(chuàng)新提出了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就像在太空打水漂一樣,讓返回器先是高速進入大氣層,再借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躍出大氣層,然后以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氣層,返回地面。整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確保嫦娥五號能安全順利地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⑺首次自取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嫦娥五號探測器隨身攜帶各種“神器”,采集約2千克月壤并進行密封封裝并安全送回地球??蒲腥藛T將首次對中國自取月球樣品進行存儲、分析和研究。⑻自古以來,月亮始終吸引著人們的眼球,探月夢想由來已久。中國探月工程于2004年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zhàn)略規(guī)劃。從嫦娥一號實現(xiàn)中國千年奔月夢想,到嫦娥二號首次實現(xiàn)中國對小行星的飛越探測、嫦娥三號成功實現(xiàn)落月、嫦娥四號實現(xiàn)人類歷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再到如今嫦娥五號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托舉下,五度奔月,實現(xiàn)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后續(xù),中國探索月球的步伐依舊穩(wěn)健: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等探測器還將實施第二次采樣返回、月球極區(qū)資源詳查以及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和技術利用。⑼九天攬月星河闊,十六春秋繞落回。浩瀚宇宙,人類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歇。(來源:中國新聞社有改動)12.聯(lián)系文本內容,第③段和第⑤段的段首處應填的內容是:(4分)(1)第⑶段:首次____________。(2)第⑸段:首次____________。13.第⑶段加點詞“最”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14.閱讀第⑷段,下列不屬于造成嫦娥五號“月面起飛上升”難度的原因是()(3分)A.月球表面環(huán)境復雜,著陸器不一定處在四平八穩(wěn)的狀態(tài)B.月面點火起飛危險,上升器因為地月距離遙遠無法自救C.地月環(huán)境差異頗大,探測器發(fā)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制D.月面起飛無人操控,航天器必須要依靠自主定位、定姿15.第⑹段畫線句運用了說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3分)16.有人說,第⑻段內容似乎顯得多余,可以刪去,你同意嗎?請簡述理由。(5分)【答案】(18分)12.(1)月面自動采樣封裝。(2分)(2)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2分)13.“最”字不能刪去。因為“最”表示在程度上已經達到了極點,強調了在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封裝這項任務引人注目程度之高,非常關鍵,人們的關注度是屬于第一位的。如果刪去,就并不能體現(xiàn)這項任務引人注目程度之高,所以不能刪去。這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3分)。B(3分)列數(shù)字,具體準確地說明了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壤從月球返回地球時距離之遠,飛行速度之快(3分)。不同意刪去。因為第8段主要說明了自2004年中國探月工程從立項實施以來的發(fā)展過程、取得成果以及后續(xù)展望。它對上文嫦娥五號登月及任務的說明作了一個背景的補充和成效的總結,讓讀者對中國探月工程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也自然引出了結尾“十六春秋繞落回”“人類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歇”這些內容,所以不能刪去。(5分)(二)閱讀下文,完成第1-5題。(20分)當語言死亡時①語言瀕危是一種全球現(xiàn)象。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發(fā)布的《瀕危語言圖譜》,全世界有7000種語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語言將在本世紀消亡,80%至90%則在未來200年滅絕。②語言的消亡速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平均每隔兩個星期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而且悄無聲息。相比之下,動植物的滅絕速度要慢得多。③中國雖然不在語言瀕危的熱點地帶,但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shù)民族語言研究所的黃成龍博士介紹說,中國有129種語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種語言處于瀕危狀態(tài),比如云南的阿奴語、東北的赫哲語、新疆的塔塔語、甘肅的裕固語、中部的土家語等。④語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際的傳承,而不在于人數(shù)。小的語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語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國有1000萬滿族人,但能說滿語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隨著最后一批會說滿語的老人的死去,滿語將徹底死亡。也許它的書面語言還會繼續(xù)存在,但沒有了代際的傳承,它只是一個無意義的空殼。⑤美國語言學家哈里森教授說:“想象一下,如果無緣無故的,鯨要滅絕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亞馬遜森林被砍伐,人們會非常氣憤,并且想盡辦法去阻止,因為那些是人類共同的遺產,是肉眼可見的。語言是更加古老、復雜精細的人類財富,每一種語言都是一個結構獨持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種獨特的人類存在方式。每種語言都有無限的表達可能性,無限的搭配可能性,它們的詞匯、發(fā)音系統(tǒng)和語法,以精妙的結構組合起來,比我們手建的任何建筑都更偉大?!雹拚Z言的死亡通常有兩種方式:第一,說這種語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說這種語言的人放棄了自己的母語,轉而使用另一種語言。過去200年間,殖民主義是最大的破壞者,歐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亞消滅了150多種土著語言,在北美掃蕩了300多種土著語言;現(xiàn)在則是全球化,經濟和社會的壓力逼迫人們從村莊搬到城市,他們的母語時時處在強勢語言的壓制之下。⑦據(jù)統(tǒng)計,世界80%的人口講83種主要語言,剩下的6000多種語言,絕大多數(shù)從未有過文字記載,沒有字典,沒有書,你在任何圖書館或者數(shù)據(jù)庫里都找不到它們的資料。一切信息只儲存在人們的記憶里,因此尤其脆弱。當我們失去一種語言,同時也失去這種語言中所包含的若干個世紀以來關于時間、季節(jié)、天文、地理、海洋生物、醫(yī)學、植物、歷史、神話、音樂,以及種種日常事務的知識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這些統(tǒng)稱為“人類知識庫”。⑧人類學家瑪格麗塔·米德,在去世之前談到她對于這個世界最大的憂慮:“我們的世界將被沖擊成同一的、沒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類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單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態(tài)里。”或許,語言的死亡,最可怕的在于損失多少歷史、文化或者物種的知識,我們在某一個早晨醒來時,甚至不記得這個世界曾經有過不一樣的可能性。1.填入第⑧段方框中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不僅……還是B.不是……而是C.盡管……還是D.要么……要么2.語言死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2分)3.第③段主要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4分)4.第⑦段“剩下的6000多種語言,絕大多數(shù)從未有過文字記載”一句中“絕大多數(shù)”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圍繞“語言的死亡”,從_→語言死亡的原因→_→_四個方面做了說明。(6分)6.對上文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④段通過舉例子具體說明了我國滿語即將消失的事實,引人深思。B.第⑤段哈里森的一番話讓我們認識到不應該忽視語言的價值和偉大。C.根據(jù)第⑦段可知,很多語言從未有過文字記載,因此存在意義不大。D.文章結尾告訴我們:語言死亡所帶來的歷史、文化等的損失并不可怕?!敬鸢浮浚?0分)1.B(2分)2.沒有代際的傳承(2分)3.列數(shù)字、舉例子(2分)準確具體地說明了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瀕?,F(xiàn)象。(2分)4.不能去掉(不設置采分點,但不寫扣1分)。用了“絕大多數(shù)”表明還有少數(shù)語言是有文字記載的。去掉后,與事實表達不符,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3分)5.語言死亡的現(xiàn)象;語言死亡的方式;語言死亡的后果(6分)6.B(3分)【解析】1.本題考點是正確使用關聯(lián)詞語。仔細閱讀句子,讀出句子之間內在的邏輯性關系。解答此題要弄清關聯(lián)詞的固定搭配及常用用法,結合句段內容去選擇,解答后要通讀確認。根據(jù)第八段要填寫關聯(lián)詞的句子的意思,可知括號中應填寫表示并列關系的關聯(lián)詞。A項的關聯(lián)詞表示遞進關系,B項的關聯(lián)詞表示并列關系,C項的關聯(lián)詞表示轉折關系,D項的關聯(lián)詞表示選擇關系。故應選B。2.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篩選,需要結合相關段落來分析。第四段舉了中國滿語的例子,說明了語言“沒有了代際的傳承,它只是一個無意義的空殼”,這就是語言死亡的根本原因。據(jù)此作答即可。3.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shù)字、作比較、下定義、打比方等,結合具體內容來辨析方法及作用即可。根據(jù)“129種”“二三十種”可知第三段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種語言處于瀕危狀態(tài)”屬于作比較,而“比如”則是舉例子,然后運用說明方法的作用答題模式解答即可。4.本題考查說明文語言的特點。解答此類題先說明詞語的意思,說明用了該詞句子的意思,再說明刪去此詞句子的意思,最后強調詞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與嚴密性。答題時首先明確不能去掉,“絕大多數(shù)”表示大部分,說明還有少量不在范圍之類,如果去掉,就變成所有的都是“從未有過文字記載”,這樣就會與事實不相符。最后不要忘記強調一下,詞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與嚴密性。5.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提取,需要學生通讀全文,明確文章內容,這篇說明文首先由語言瀕危的現(xiàn)象引出說明內容“語言的消亡”,接著介紹了語言的消亡的原因,然后介紹了語言消亡的后果,最后指出這種現(xiàn)象應該引起人類的警惕。據(jù)此即可填空。6.此題考查的是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相關段落來分析。A項中舉例子是為了說明語言生命力在于代際傳承而非人數(shù);C項中第⑦段是告訴我們正是因為沒有文字記載,所以消失了就如同失去了一個“人類知識庫”,而非存在意義不大;D項結尾是說語言死亡帶來的歷史、文化等的損失不是最可怕,而非不可怕。故選B。(三)港珠澳大橋的“科技密碼”①2018年10月24日,舉世zhǔ目的港珠澳大橋正式建成通車。這座全長55公里,遠眺時宛若蛟龍的雙向六車道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橋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科技大橋。②根據(jù)當時規(guī)劃,港珠澳大橋工程項目要穿越30萬噸級巨輪通行的航道,同時毗鄰香港國際機場。大橋要滿足30萬噸級巨輪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滿足附近機場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經過綜合考量,大橋的最合理方案確定為“橋、島、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橋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時在隧道兩端建起人工島連接橋身。③外海人工建島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大橋建設的難中之難。④從上空俯瞰港珠奧大橋,巨龍在離岸20多公里處倏忽隱沒,再在6公里外騰空而起,隧道兩端的小島狀似蠔貝,工作人員都親切地稱其為“貝殼島”,這是在外?!盁o中生有”造出的兩座面積10萬平方米的小島??蒲腥藛T設計了多個方案,最后探索出外??焖僦u技術,即采用120個巨型鋼圈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每根鋼圈筒的圓簡直徑有22米,大概和籃球場一般大;最高達51米,相當于18層樓高;重達550噸,與一架A380“空中客車”相當。然后再在中間填土形成人工島。工程當年開工,當年成島,創(chuàng)造了世界記錄。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樣也是龐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個巨型混凝土管節(jié)組成,每個管節(jié)長180米、寬38米、高11.4米,重量達8萬噸。要讓3節(jié)巨型管節(jié)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軟基環(huán)境下對接安放,難度堪比航天器交會對接,需要精準的遙控、測繪、超算等一系列技術支撐。面對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島隧工程,多個單位的科研人員合作攻關,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半剛性”沉管新結構技術,飛越了這一國際技術禁區(qū)。⑥施工現(xiàn)場緊鄰航道,每天來往航船多達4000余艘。另外,這片海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的自然保護區(qū),也對建設者提出了嚴峻桃戰(zhàn)。為了滿足工程質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為了更好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這座大橋全部采用了“搭積木”的方式來建造。港珠澳大橋的所有構件,不論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廠整件制造,然后運至海上,像“搭積木”一般拼裝在一起,實現(xiàn)了精密制造、精安裝,體現(xiàn)了我國的整體科研水平和裝備實力。⑦在施工過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白海豚的干擾?工程團隊與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海跟蹤,拍攝30多萬張照片,標識了海域內的白海豚數(shù)量,并摸清白海豚生活習性,在施工時采取了針對性保護措施。大橋主體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數(shù)量,由施工之初的約1400頭,增加到了約1800頭。⑧港珠澳大橋工程項目,從科研階段到開工建設,科技創(chuàng)新的理念貫穿始終,這個超級工程集結了我國在橋梁設計和施工、材料研發(fā)、工程裝備乃至生態(tài)環(huán)保領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關鍵技術、關鍵裝備、關鍵材料領域取得全面突破,為我國交通建設行業(yè)的自主創(chuàng)新、技術進步起到引領作用。(選自《人民日報》2018年1月,有刪改)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舉世zhǔ目(2分)2.第①段中加點詞“目前”不能去掉,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④段畫線句主要運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4分)4.根據(jù)文意,按要求完成下表填寫。(6分)港珠澳大橋建設難題采用的“科技密碼”建設成效(1)外??焖僦u技術,建人工島(2)毗鄰香港國際機場,要滿足附近機場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得建矮(3)飛越了這一國際技術禁區(qū)施工現(xiàn)場緊鄰航道,不能影響每天4000余艘的船只來往(4)(5)(6)白海豚針對性保護措施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白海豚數(shù)量還比施工之初增加了5.文章第④段和第⑤段能否調換位置?請說明理由。(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分)上海市廊下中學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語文期中考試1.矚(2分)2.“目前”是“截止到現(xiàn)在”的意思,說明港珠澳大橋截止到現(xiàn)在為止是世界上最長的大橋,但不排除以后它一直會是世界上最長的大橋(2分)。這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分)。3.作比較、列數(shù)字(2分),突出準確地說明了巨型鋼圈筒之大、之高、之重(或建造外海人工島之難)(1分),快速建島技術之高(1分)。4.(1)大橋要滿足30萬噸級巨輪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1分)(2)工程當年開工,當年成島,創(chuàng)造了世界記錄。(1分)(3)采用“半剛性”沉管新結構技術(建海底沉管隧道)(1分)(4)采用“搭積木”的方式(在岸上整件制造,然后運至海上,拼裝在一起)(1分)(5)實現(xiàn)了精密制造、精安裝,體現(xiàn)了我國的整體科研水平和裝備實力。(1分)(6)在施工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白海豚的干擾。(1分)5.不能(1分)。因為第4段主要在說明科研人員探索出快速筑導島技術,建造外海人工島的過程(1分);第5段則在說明面對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島隧工程,科研人員合作攻關,創(chuàng)造性運用了“半剛性”沉管新結構技術(1分)。這兩段說明的內容在結構上正好與第3段“外海人工建島和海底沉管隧道”這句話相互照應(2分)。所以不能調換位置。(四)夏津,有片古桑林①河,本來是流水的,但黃河不同,它日夜流淌的是滾滾泥沙,送來為我們造地。這一條黃龍滾來滾去,搬沙運土,造就了豫魯大平原。這片沙土未經改造之前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片沙漠。風起時遮天蔽日,沙打農田,土蓋房舍,甚至行人迷路被埋的事都有發(fā)生。天降其土,教人耕種,并不等于天上掉餡餅,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調和才能收獲的。②于是,在黃河搬運泥沙的同時,先人們也就開始了在黃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偉大工程。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種桑固沙。桑樹最適宜沙地生長,旱澇不避,沙打不埋。其根深可達八米,根幅是樹冠的幾十倍,任多大一片沙地,多么長的故道,都會讓它的根網(wǎng)編扎得密密實實,咆哮的沙龍就再也不可能翻身了。③歷史上前輩勞作的情景我們已不得親見,但很幸運,在德州市夏津縣黃河故道上遺存了一片六千畝的古桑樹群,依稀還保留著歷史上蠶桑興旺的樣子。齊魯大地早在秦漢時便植桑養(yǎng)蠶,曾有“齊紈魯縞”之稱,經唐宋而達絲帛業(yè)的高峰。元代后因引進棉花,絲綢業(yè)開始下滑,夏津的桑樹功能逐漸由養(yǎng)蠶改為食用桑果,到清代、民國又出現(xiàn)一個種桑高潮。現(xiàn)夏津全縣還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桑兩萬余株,千年以上的兩百余株。④桑樹單看外表就能讀出歷史的滄桑,它像一位老人,風雨都刻在臉上。國為年代久遠,許多老樹都中心開裂,或張開烏黑的樹洞。與棗樹一樣,它常會于老干上突發(fā)一根嫩枝,挑出一串桑椹,給你一個驚喜。上千畝的桑園,濃蔭蔽日,枝葉折射陽光,篩出金光萬點。一粒粒桑椹,白的、紅的、黑的,如珍珠瑪瑙點綴其間。這千畝老桑園中彌漫著一種甜甜的詩意,令人油然想起《詩經》和漢魏古詩中許多釆桑的美麗詩句。⑤桑樹渾身是寶,而且都與活命救人、抗災度荒有關。桑樹的果實為桑椹,除吃鮮果,還可曬干,當儲備糧。上天安排,桑椹的成熟期,正是農歷小滿前后,麥子待熟,青黃不接,窮人缸底無糧,這時桑椹就成了救命糧。桑樹無論多老,只要活著都會結果。那棵一千五百多年的桑王,現(xiàn)每年還產果一千兩百斤。現(xiàn)在全縣年產桑果近四萬噸,簡直是又一個門類的糧食。⑥桑樹與棗樹雖為樹木,卻同被稱為“鐵桿莊稼”,其栽培史與其他糧食作物同步。中國的紅棗產量占世界產量的百分之九十八,桑蠶業(yè)則直接孕育出一條橫跨地球的絲綢之路。一棗一桑,確實為世界農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⑦中國歷代王朝幾乎都把發(fā)展農桑作為立國之本,宋太祖下令凡墾荒植桑者可免田賦。元世祖頒布“農桑之制”十四條,規(guī)定每名男子每年要栽種桑、棗二十株。明太祖要求農民有田五畝至十畝者,須栽桑麻木棉半畝。夏津這片古桑林作為文化遺存之可貴,除保存了農桑原貌外,密林深處竟還有一座清代種??h令朱國祥的祠堂,現(xiàn)已改造成紀念館,從中可一窺當時的農桑政策。⑧因此,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為夏津的這片古桑林頒發(fā)了“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證書。(作者:梁衡有改動)1.本文開篇寫黃河搬運泥沙造地的內容有何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③段畫線句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⑦段加點詞“幾乎”能否刪去?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給夏津古桑林頒發(fā)“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證書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內蒙古包頭市2020年中考語文試題1.黃河搬運泥沙造出的土地無法直接耕種,而且危害巨大;需要先人們付出辛勞去治沙;引出下文種桑固沙等內容的介紹。2.列數(shù)字?!鞍倌辍薄扒辍闭f明了夏津植桑的歷史悠久;古桑數(shù)量之多說明夏津歷史上植桑養(yǎng)蠶業(yè)非常興旺。3.不能?!皫缀酢币辉~是說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shù)王朝把發(fā)展農桑當作立國之本,但并非全部,刪去就過于絕對了?!皫缀酢斌w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4.夏津桑蠶業(yè)歷史悠久,為當?shù)啬酥潦澜甾r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留存的古桑樹眾多,保存了歷史上的農桑原貌:留存的清代種桑縣令祠堂,可一窺當時的農桑政策?!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說明文第一段作用。說明文第一段由事例或現(xiàn)象說起,目的是為了引出說明對象或說明內容,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本題第一段“這片沙土未經改造之前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片沙漠。風起時遮天蔽日,沙打農田,土蓋房舍,甚至行人迷路被埋的事都有發(fā)生”說明黃河搬運泥沙造出的土地無法直接耕種,而且危害巨大;“天降其土,教人耕種,并不等于天上掉餡餅,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調和才能收獲的”說明需要先人們付出辛勞去治沙。由此引出下文種桑固沙等內容。由具體情況說起,更易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題詳解】“百年”“千年”“兩萬余株”“兩百余株”判斷為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鞍倌辍薄扒辍闭f明了夏津植桑的歷史悠久;“兩萬余株”“兩百余株”準確地說明了古桑數(shù)量之多,夏津歷史上植桑養(yǎng)蠶業(yè)非常興旺。【3題詳解】本題考查說明文語言的特點。先表達觀點,不能刪去。再結合句子理解詞語的作用。“幾乎”是差不多的意思,在句中起限制作用。帶入句中理解,“幾乎”一詞是說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shù)王朝把發(fā)展農桑當作立國之本,但并非全部。刪去后表達的意思過于絕對,與實際不符?!皫缀酢斌w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題詳解】本題考查內容提煉概括。③段“在德州市夏津縣黃河故道上遺存了一片六千畝的古桑樹群,依稀還保留著歷史上蠶桑興旺的樣子”,⑥段“桑蠶業(yè)則直接孕育出一條橫跨地球的絲綢之路。一棗一桑,確實為世界農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根據(jù)這些語句概括為:夏津桑蠶業(yè)歷史悠久,為當?shù)啬酥潦澜甾r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③段“歷史上前輩勞作的情景我們已不得親見,但很幸運,在德州市夏津縣黃河故道上遺存了一片六千畝的古桑樹群,依稀還保留著歷史上蠶桑興旺的樣子”,概括為:夏津縣留存的古桑樹眾多,保存了歷史上的農桑原貌;⑦段“夏津這片古桑林作為文化遺存之可貴,除保存了農桑原貌外,密林深處竟還有一座清代種桑縣令朱國祥的祠堂,現(xiàn)已改造成紀念館,從中可一窺當時的農桑政策”,概括為:留存的清代種??h令祠堂,可一窺當時的農桑政策。(五)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駱駝的抗沙標配張云廣①穿行于瀚海中的駱駝是以酷熱、干燥、貧瘠等為特征的沙漠極端環(huán)境中的成功生存者。不僅如此,它們還曾一度成為人類在沙漠中最主要的運輸工具,素有“沙漠之舟”的美譽,而這一切都源于其擁有一套高效運作的抗沙標配。②駱駝是一種極不挑食的動物,陸地上近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在其食譜范圍內,即使是一些看起來十分堅硬的東西,也會在其反復咀嚼和消化液的強力作用下轉換成可以吸收的湯汁。駱駝的反芻能力驚人,它的臉頰內側密集分布著手指狀指向后側的突起,這些突起的作用是留住食物,以便再次進行咀嚼,其反芻次數(shù)可以高達五十次之多,從而最大限度地對食物進行吸收和利用。③駱駝不僅是高效利用食物的專家,還是節(jié)能減排的高手。駱駝的腿部有著發(fā)達的跟腱結構,這些跟腱如同橡皮筋一樣,彈力十足,大大削減了其長途跋涉時所耗費的能量。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駱駝的膀胱相對其龐大的身軀來說,就顯得有些小了,駱駝排泄出的尿液量也很小,而其中所含的水分極少。駱駝體內有許多條小管匯聚到腎臟的中心部位,使腎臟具有強大的過濾功能,盡可能地回收尿液中的每一滴水。超凡的減排能力使駱駝在一次性喝下一百升水的情況下,可以行走一百千米的路程,所以在沙漠中即使駱駝不喝水也能生存很長一段時間。④此外,作為標志性部位的駝峰是駱駝最重要的戰(zhàn)略儲備基地,而且駝峰部位的皮膚厚度有一厘米,里面是被脂肪化了的細胞組織,這樣的細胞組織為駱駝在非常時期提供了能量上的補給和保障。這些脂肪具有很好的隔熱能力,同時能把脂肪匯聚于一處,這樣的布局正是為了方便其他部位能夠更好地散熱,堪稱一大科學布局。⑤駱駝自身的降溫制冷機制還遠不僅于此。休息時,駱駝采用的是跪地姿勢,帶著厚厚的老繭,還有可以耐得住高溫侵襲的胸椎骨,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這樣一來,駱駝的整個胸腔得以遠離地面,免受流沙的灼燙之苦。同時,駱駝的四肢與胸椎骨支起的空間會有氣流通過,也發(fā)揮了一定的降溫功能。⑥當人類還在為解決抗沙難題而不懈努力時,駱駝早已攻克難關,并且全部裝備到位。(選自《知識窗》2020年第2期,有刪改)1.根據(jù)文章內容,概括出駱駝具有哪些抗沙特性。(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③段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作用是什么?(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的說明語言有什么特點?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極不挑食,消化和反芻能力強,最大限度地對食物進行吸收和利用;②發(fā)達的跟腱結構消減長途跋涉時所耗費的能量,排出的水分很少;③駝峰為駱駝提供戰(zhàn)略儲備,利于其它部位散熱;④駱駝的休息姿勢有利于降溫。2.①打比方。將駱駝的跟腱比作橡皮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駱駝的跟腱彈力足,能削減長途跋涉時所耗費的能量。②作詮釋。具體解釋了駱駝排泄尿液和水分很少的原因。③列數(shù)字。以駱駝一次性喝水和行走路程的數(shù)據(jù),具體準確地說明了駱駝在沙漠中生存能力強。(寫出兩個即可)3.本文語言兼具準確性和生動性。準確性:“其反芻次數(shù)可以高達五十次之多,從而最大限度地對食物進行吸收和利用”一句運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準確地說明駱駝反芻能力之強。生動性:“當人類還在為解決抗沙難題而不懈努力時,駱駝早已攻克難關,并且全部裝備到位”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幽默地說明了駱駝抗沙能力強。(還有一些例子見解析)【解析】1.本題考查對信息的篩選和整合能力。由第②段“駱駝是一種極不挑食的動物”“即使是一些看起來十分堅硬的東西,也會在其反復咀嚼和消化液的強力作用下轉換成可以吸收的湯汁”“駱駝的反芻能力驚人”可概括為:極不挑食,消化和反芻能力強,最大限度地對食物進行吸收和利用。由第③段“駱駝的腿部有著發(fā)達的跟腱結構,這些跟腱如同橡皮筋一樣,彈力十足,大大削減了其長途跋涉時所耗費的能量”“駱駝排泄出的尿液量也很小,而其中所含的水分極少”可概括為:發(fā)達的跟腱結構消減長途跋涉時所耗費的能量,排出的水分很少。由第④段“此外,作為標志性部位的駝峰是駱駝最重要的戰(zhàn)略儲備基地”“同時能把脂肪匯聚于一處,這樣的布局正是為了方便其他部位能夠更好地散熱,堪稱一大科學布局”可概括為:駝峰為駱駝提供戰(zhàn)略儲備,利于其它部位散熱。由第⑤段“休息時,駱駝采用的是跪地姿勢,帶著厚厚的老繭,還有可以耐得住高溫侵襲的胸椎骨,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可概括為:駱駝的休息姿勢有利于降溫。2.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斑@些跟腱如同橡皮筋一樣,彈力十足,大大削減了其長途跋涉時所耗費的能量”將駱駝的跟腱比作橡皮筋,是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具有生動形象的表達效果,說明的是駱駝的跟腱彈力足,能削減長途跋涉時所耗費的能量。“而駱駝的膀胱相對其龐大的身軀來說,就顯得有些小了,駱駝排泄出的尿液量也很小,而其中所含的水分極少。駱駝體內有許多條小管匯聚到腎臟的中心部位,使腎臟具有強大的過濾功能,盡可能地回收尿液中的每一滴水”是作詮釋的說明方法,具體解釋了駱駝“減排”能力強的原因?!俺驳臏p排能力使駱駝在一次性喝下一百升水的情況下,可以行走一百千米的路程”是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了駱駝在沙漠中生存能力強。3.本題考查說明文的語言特點。說明文語言有準確平實和生動活潑兩種特點。準確性的特點可從具體數(shù)據(jù)的運用、修飾限制性詞語的運用等方面闡釋。如“陸地上近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在其食譜范圍內”中“近”字,說明了駱駝的食譜范圍接近陸地上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體現(xiàn)了說明文準確性的特點。再如“超凡的減排能力使駱駝在一次性喝下一百升水的情況下,可以行走一百千米的路程”,具體數(shù)字的使用,體現(xiàn)了說明文準確性的特點。生動性方面可從說明文運用的比喻或擬人的手法來闡釋。如“駱駝不僅是高效利用食物的專家,還是節(jié)能減排的高手”把駱駝人格化,是擬人的修辭手法,具有生動形象的表達效果。再如“當人類還在為解決抗沙難題而不懈努力時,駱駝早已攻克難關,并且全部裝備到位”也運用擬人手法,具有生動幽默的表達效果。由此可見,本文的語言特點兼具準確性和生動性,結合文章內容作答。課后作業(yè)(一)北斗:助推國力,導航生活(節(jié)選)一、護衛(wèi)國家安全①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不僅能讓用戶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還可以告訴別人自己的位置,特別適用于需要導航與移動數(shù)據(jù)通信場所。因此,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關系國家安全和社會發(fā)展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礎設施。②與目前應用廣泛的GPS相比,我國的北斗系統(tǒng)起步晚了整整20年,但在技術上并沒有落后很多。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說,北斗系統(tǒng)的定位精度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并且還有提高的空間。在亞太地區(qū),北斗系統(tǒng)的定位精度不輸于GPS。③北斗系統(tǒng)在護衛(wèi)國家安全上正日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北斗系統(tǒng)組網(wǎng)成功后,我國海軍北海艦隊隨即進行了信息化升級改造,使北斗的應用更符合艦艇遠洋訓練的需要,并率先在艦隊水面艦艇部隊推廣。二、____④在海南,有漁民說,現(xiàn)在漁船上供奉兩樣東西,一樣是媽祖,另一樣是北斗。漁業(yè)是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應用較早也較為廣泛的一個行業(yè)。安裝了北斗系統(tǒng)終端,可以為船只導航,可以通過北斗獨有的短報文技術,報告船只位置和船上人員的情況。據(jù)統(tǒng)計,目前,全國有近10萬艘出海漁船安裝了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終端。⑤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曾出現(xiàn)震區(qū)通信設備全部遭到破壞,前往震區(qū)救災的部隊與后方指揮中心無法建立有效聯(lián)系的緊急情況。情急之下,有關單位迅速調撥了一批北斗衛(wèi)星用戶機,配備給一線救援部隊。后方指揮部實現(xiàn)了“看得見”的救援指揮,前方救援部隊也實現(xiàn)了實時短報文通信,指揮命令及時下達,災情信息實時上報,前后方之間架起了一座有效的信息溝通橋梁,保證了指揮調度順暢。北斗系統(tǒng)在汶川地震救災決策、搜救、醫(yī)療等工作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⑥覆蓋范圍廣,受地面影響小,定位準確及時……憑借著這些優(yōu)勢,在2008年南方冰凍災害救援、2010年玉樹抗震救災、舟曲泥石流救災中,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同樣大顯身手。1.文章第二部分劃橫線處應填的關聯(lián)詞語是()(3分)A.既然……就……B.不僅……還……C.雖然……但是……D.一邊……一邊……2.請結合文意,為第二部分擬一個小標題______________(3分)3.第②段運用了_的說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5分)4.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能否刪去?為什么?(5分)安裝了北斗系統(tǒng)終端,不僅可以為船只導航,還可以通過北斗獨有的短報文技術,報告船只位置和船上人員的情況。_____________________5.請你為北斗系統(tǒng)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運用想出兩個例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3分)2.危難時刻顯身手;解困危難時刻。(3分,能概括本段中心意思即可)3.列數(shù)字(2分),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說明了北斗系統(tǒng)的定位、測速、授時等精確度高,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3分)4.不能(1分)。“獨有”是獨自擁有的意思(1分),強調短報文技術是別的導航系統(tǒng)沒有的,只有北斗具備,所以不能刪。(2分)“獨有”能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分)5.①給車船的司機駕駛員導航;②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遇到困難甚至危險的時候,借助北斗系統(tǒng)在第一時間求救;③發(fā)現(xiàn)復雜危險的路況,及時提醒司機規(guī)避風險。(寫出一個給2分,共4分。圍繞百姓的生活,學生想象合理即給分。)(二)至剛至柔而又輕盈的竹子①中國被稱為“竹子文明的國度,”且因為竹林面積廣大、種類繁多而有著“世界竹子看中國”之說。中國人和這種植物已相互依偎生活了數(shù)千年,對于我們來說,竹子實在是太好用了。有一次我在貴州觀察硬葉兜蘭的開花過程,由于那些花朵都長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幾無立足之地,于是便向當?shù)叵驅б诵┘抑械慕鹬?,編成了腳手架,一個月的工作期間,我們就在這個竹子的架子上爬來爬去,看著美麗的兜蘭花開了又謝了。臨到花期末尾,工作結束時,向導把腳手架拆散,那些竹竿又變成了家中的晾衣桿和羊圈頂棚。②在中國,用竹子作為建筑用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到了秦漢時期,竹子便已成為重要的建筑材料。直到今天,竹子依然是傣族、佤族、景頗族等少數(shù)民族民居的“擔綱者”。在清代沈曰霖的《粵西瑣記》中有這樣的記載:“不瓦而蓋,蓋以竹;不磚而墻,墻以竹;不板而門,門以竹。”③根據(jù)不同的種類,竹子還各自有看家本領,如斑竹拉力強,水不易侵蝕,在古代常用來制作拉船的纖繩;楠竹(毛竹)稈高直堅硬,是建筑上的好材料;墨竹則是制作笛、簫管樂器的最佳材料。竹子體輕,但質地卻異常堅硬。竹材的收縮量非常小,而彈性和韌性卻很高,若按單位質量計算,竹材的抗拉強度甚至比鋼材還高2.5倍左右。今天,被譽為“植物鋼筋”的竹子成為很多新銳建筑家的寵兒,許多全竹結構的新建筑吸引了諸多目光,在世界各地,以竹子為主題的新銳建筑正在大放異彩。④竹子之所以亦剛亦柔,必須要提到竹子隱秘的身體結構。⑤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竹子擁有的木質素和纖維讓它既剛也韌,而竹子的內部結構之精巧還遠不止如此。同高大松樹相比,竹子的纖維往往分散的在竹稈之中,并沒有像松樹那樣形成一個過于集中而堅硬的中心。如果你再細細觀察,會看到竹稈的橫切面上散布著許多深色的點狀物,這是竹子的維管束,A()可以輸送水分和養(yǎng)分,B()有強化竹稈的作用,它們從外到內逐漸變大,排列也由緊密到相對疏松。從力學角度來說,物體邊緣承受的正應力是最大的,故將優(yōu)質材料布置在邊緣是最優(yōu)結構布置,竹子就做到了這點——表面的竹青的強度是整體竹子中最高的。⑥從較大的結構來看,竹子是空心的,根據(jù)材料力學的原理,其抗彎能力比具有同樣橫截面積的實心結構要大很多,而諸多竹節(jié)中還有著起到支撐作用的堅硬“橫梁”,就像“工字梁”一般。有了這些優(yōu)點,竹材在身量輕盈的同時,也擁有了很強的抗扭、抗剪和抗拉能力。這些優(yōu)點十分出眾,以至于飛機的機翼便是仿造竹子結構來設計的。⑦竹子既能如百煉鋼,也能有繞指柔。歷史上,能工巧匠充分利用竹子的柔性,用纖細的竹篾編制出各種巧奪天工的生活用具和藝術品。在皖南的一處竹鄉(xiāng),一位竹篾巧匠曾告訴我關于竹的七十二變化。一根竹子從整根使用到劈成4份、8份,直至幾十上百份,可以制作和編織各種強度和柔韌度不同的生活物品。1.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第③段除了運用舉例子外還運用了列數(shù)字和________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請為第⑤段中A、B兩空填上適合的關聯(lián)詞。(2分)A()可以輸送水分和養(yǎng)分,B()有強化竹稈的作用4.標題為“至剛至柔而又輕盈的竹子”,請分別歸納竹子剛、柔、輕盈的原因。(6分)(1)___(2)___(3)___5.下列句子中,引號的作用為特定稱謂的是()(3分)A.“不瓦而蓋,蓋以竹;不磚而墻,墻以竹;不板而門,門以竹?!盉.因為竹林面積廣大、種類繁多而有著“世界竹子看中國”之說。C.今天,被譽為“植物鋼筋”的竹子成為很多新銳建筑家的寵兒。D.直到今天,竹子依然是傣族、佤族、景頗族等少數(shù)民族民居的“擔綱者”?!敬鸢浮?.(3分)介紹竹子作為建筑用材的歷史,引用清代文史材料,突出了竹子作為建筑材料與中國百姓的生活非常密切。上承第一段中國被稱為“竹子文明的國度”;下啟第三段竹子作為建筑材料用途廣泛。2.(1分)作比較(3分)運用具體數(shù)據(jù)并加以比較,生動地說明竹子的彈性、韌性之高。3.(1分)不僅(1分)還(或者“而且”,需要體現(xiàn)遞進關系)4.(2分)輕:竹子是空心的,身量輕盈(2分)剛:竹子內部結構精巧,維管束分布上由外到內逐漸變大,由緊密到相對疏松。(2分)柔:竹子空心,竹節(jié)中有支撐作用的“橫梁”,竹節(jié)抗彎能力大,抗扭、抗剪、抗拉能力強。5.(3分)C課題說明文閱讀(二)辨析方法,品味語言
教學目標1.把握說明方法及其作用;2.學會對說明文語言的品析;3.對文章所涉及的科學、生活現(xiàn)象提出自己的建議。
授課內容概要
※知識精講(一)說明方法1.題型分析:(1)直接讓考生回答某句或某段的說明方法及作用。(2)找出全文或某段運用何種說明方法,簡要說明它的作用?(3)間接考察,如,第②段作者詳細介紹《開國大典》這幅油畫尺寸的作用是;材料歸位題也會與說明方法綜合起來考;【甲】【乙】兩處畫線句能否刪去其中的一句?請說明理由。例1方寸天地呈現(xiàn)歷史畫卷①歡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回望新中國郵票史,以各種歷史事件為主題的郵票,在方寸天地之間,再現(xiàn)歷史,在藝術長廊中熠熠生輝。②195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原郵電部特發(fā)行5組郵票,其中的第五組,一枚一套,以油畫《開國大典》為郵圖,采用大票幅設計而成。因油畫原作長約4米、寬約2.3米,故將其移到方寸尺幅的郵票上時,就須將郵票作必要的“放大”。最終,這枚郵票橫向尺寸超50毫米,這樣的尺寸在新中國發(fā)行的紀念郵票中尚屬首次。③《開國大典》票幅的大空間,正與這幅油畫所展現(xiàn)的大國氣象相諧適。色彩鮮艷、富有視覺沖擊力是油畫《開國大典》的顯著特征。遺憾的是,當時的郵票印制水平,還無法實現(xiàn)以原畫彩色版式印制郵票。故而,這枚郵票只能采用單色印刷,但深沉莊嚴的紫紅色澤,依然可以令人感受到節(jié)日的隆重與喜悅氣氛。第②段作者詳細介紹《開國大典》這幅油畫尺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4分)例2古人的智慧——榫卯①①“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雹谂惆槭亲钌钋榈母姘祝幸环N地老天荒的相守,有一種生死相隨的浪漫叫——榫卯。……⑦明清家具的制作幾乎用到了所有的榫卯種類,展現(xiàn)了榫卯結構進化的最終樣式。作為一種巔峰技藝,榫卯結構組合的家具比用鐵釘連接的家具更加結實耐用?!炯住块久Y構是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的巧妙組合,可限制木件向各個方向的扭動,而鐵釘連接的家具就做不到?!疽摇拷饘俨馁|容易銹蝕或氧化,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許多明式家具雖已距今百年但木質仍堅硬如初,如果用鐵釘組合這樣的家具,很可能木質完好,但連接金屬的銹蝕、老化等因素,也會使家具散架。除耐用外,榫卯結構的制品還具有有利于運輸和維修等優(yōu)勢?!咀⒁襞c注釋】①榫卯:sǔnmǎo②出自漢樂府民歌《上邪》。1.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兩處畫線句能否刪去其中的一句?請說明理由。(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對策:找出運用的說明方法,再根據(jù)下列說明方法的作用具體回答。特別關注段首和說明方法前后的語句,它們往往就是運用說明方法的目的所在。3.說明方法及作用:說明方法答題重點舉例子列舉了……,具體有力(真實準確有說服力,生動)地說明了……,易于讀者理解。(基本特點+基本內容)列數(shù)字列舉了……,具體、準確地說明了……。作比較拿……和……比較,突出了……的特點,增強了說明的效果。分類別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地說明了……,讓讀者清楚地了解被說明…的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把……比作……,具體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特點。(說明事理要加入“易于讀者理解”)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或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列圖表這里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照片類的,它的作用是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對象)……(特點)。另一種是圖表類的,包括圓餅圖、柱狀圖、曲線圖和表格等,它的作用是簡明直觀地說明了……(對象)……(特點)。作引用引用了…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充實。(可根據(jù)實際酌情加答“權威性和說服力、引出說明對象、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等”)(二)說明文語言常考題型及答題模式:1.第一種題型:句子中加點詞有何作用?答題思路:先配合實際語境說說加點詞意思和所要表達的內容;這體現(xiàn)了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答題模式:該詞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或××事理,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2.第二種題型:句中的加點詞能否刪去?為什么?答題模式:不能;解釋詞語本義,代入句意(配合實際語境說說加點詞意思和所要表達的內容),若刪去,就變成……的意思,不符合實際;“××”(加點詞)不能刪除,這體現(xiàn)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3.第三種題型:能否將句中加點詞替換為另外一個詞語?請說明理由。答題模式:不可以;因為原詞表達……意思,換了就變成……意思,不符合實際,“××”(加點詞)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所以不能替換。4.第四種題型: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特點的詞句,并說說其表達效果。答題思路:先找出體現(xiàn)說明語言準確性的詞句,然后說明其作用;可從幾個方面入手找句子:找有確數(shù)或概數(shù)的句子;找有限制性詞語的句子。(表示生動的詞句,多用修辭手法或生動描寫,第二人稱,我們等)答題模式:舉例句;分析。(方法和上面的第一種相同。)※例題解析尋找三體人的“水滴”武器史峰①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為它們擁有一種非常厲害的武器——“水滴”?!八巍蹦茏菜樗形镔|,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彈穿過面包一樣輕松隨意?!八巍背膊皇呛紒y想出來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構想。②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能再分解為原子核和電子。原子核還能再分解成質子和中子,合稱核子。核子還能再分嗎?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電子對撞機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夸克。那么,夸克還能再分下去嗎?從目前的技術手段來看,無法再分了。③夸克是如何組成物質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結合,形成復合粒子。物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宇宙中的夸克組合居然都是“三個夸克組成質子”“兩個夸克組成中子”的模式,沒有發(fā)現(xiàn)“四夸克組合”“五夸克組合”或是更多夸克組合的復合粒子。難道不存在這些夸克組合嗎?科學家提出了假說:宇宙中應該存在“四夸克組合”“五夸克組合”或是任意夸克組合,只是限于人類的見識“太短”,尚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④科學家又進一步從理論上推理出“四夸克組合”和“五夸克組合”的特殊性質:這兩種夸克組合中的夸克之間保持著極其恰當?shù)木嚯x,這種距離恰好能產生強力。強力、電磁力、弱力、引力并稱維持宇宙存在與運行秩序的四大力,這四種力決定了物質的硬度。如果把電磁力給予物質的硬度指數(shù)定為1,那么弱力和引力給予物質的硬度指數(shù)可忽略不計,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電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話,物質就軟得拿不起來,幾乎是沒有硬度。而強力給予物質的硬度指數(shù)卻是100。⑤“三夸克質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們因為距離不合適,不會相互產生強力,所以質子、中子組成的物質都是普通物質,它們的硬度由電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組合”與“五夸克組合”中夸克之間的距離恰好能相互產生強力,這種物質的硬度由強力提供,比普通物質硬100倍。⑥說到這里,“我們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奧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組合”“五夸克組合”或是更多夸克復合粒子材料制成,這種材料稱為“強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強力提供,所以堅硬無敵。⑦其實,2013年科學家就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就發(fā)現(xiàn)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華大學教授又發(fā)現(xiàn)了五夸克粒子。這些都是在實驗條件下發(fā)現(xiàn)的。此外,科學家還一直在宇宙中尋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復合粒子。科學家推斷,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復合粒子只是時間問題,而找到它們之后,制造“水滴”這種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變成現(xiàn)實了……(選自《知識窗》2017年4期。有刪改)1.文中以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開頭,有何用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2.試分析第②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夸克還能再分下去嗎?從目前的技術手段來看,無法再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第⑤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鞏固練習(一)閱讀下文,完成12-16題(18分)“長五”送“嫦五”,月球去“挖土”郭超凱⑴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⑵作為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采樣返回的航天器,嫦娥五號探測器有望實現(xiàn)中國航天史上的五個“首次”。⑶首次___。作為此次任務的核心關鍵之一,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前所未有的突破。為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設計師們采用表鉆結合、多點采樣的方式,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鉆取和表取。當著陸上升組合體順利軟著陸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將開展為期約2天的月面工作,采集約2千克月球土壤并進行密封封裝,經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等過程將月球樣品安全送至地球家園。⑷首次月面起飛上升。當嫦娥五號完成月面工作后,它就要踏上“回娘家”的旅程,這就是涉及到突破中國航天史上另一個首次——月面起飛上升。順利完成月壤采樣封裝后,上升器就要準備月面點火起飛,這是一個高難度科目。月球表面環(huán)境復雜,著陸器不一定是四平八穩(wěn)的狀態(tài),很有可能落在斜坡上或者凸起、下凹等不同地形。這給起飛帶來很大難度。此外,探測器還要克服地月環(huán)境差異、發(fā)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等難題。月面起飛時必須依靠航天器“自力更生”,實現(xiàn)起飛時自主定位、定姿。⑸首次___。當著陸器托舉上升器實現(xiàn)月面起飛上升后,嫦娥五號一路飛奔而去。但是僅僅依靠上升器是不能返回地球的,它需要飛到月球軌道上,在這里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把采集到的月壤轉移到返回器。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中國在載人航天領域已經熟練掌握了近地軌道交會對接技術,但是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不但在中國尚屬首次,而且在人類航天史上也是第一次。⑹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當返回器帶著月壤,從38萬公里遠的月球風馳電掣般向地球飛來,它的飛行速度是接近每秒11公里的速度。一旦速度過猛,返回器將一頭撞向地球,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必須讓返回器減速飛行??蒲腥藛T創(chuàng)新提出了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就像在太空打水漂一樣,讓返回器先是高速進入大氣層,再借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躍出大氣層,然后以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氣層,返回地面。整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確保嫦娥五號能安全順利地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⑺首次自取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嫦娥五號探測器隨身攜帶各種“神器”,采集約2千克月壤并進行密封封裝并安全送回地球。科研人員將首次對中國自取月球樣品進行存儲、分析和研究。⑻自古以來,月亮始終吸引著人們的眼球,探月夢想由來已久。中國探月工程于2004年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zhàn)略規(guī)劃。從嫦娥一號實現(xiàn)中國千年奔月夢想,到嫦娥二號首次實現(xiàn)中國對小行星的飛越探測、嫦娥三號成功實現(xiàn)落月、嫦娥四號實現(xiàn)人類歷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再到如今嫦娥五號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托舉下,五度奔月,實現(xiàn)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后續(xù),中國探索月球的步伐依舊穩(wěn)?。烘隙鹆枴㈡隙鹌咛?、嫦娥八號等探測器還將實施第二次采樣返回、月球極區(qū)資源詳查以及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和技術利用。⑼九天攬月星河闊,十六春秋繞落回。浩瀚宇宙,人類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歇。(來源:中國新聞社有改動)12.聯(lián)系文本內容,第③段和第⑤段的段首處應填的內容是:(4分)(1)第⑶段:首次____________。(2)第⑸段:首次____________。13.第⑶段加點詞“最”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14.閱讀第⑷段,下列不屬于造成嫦娥五號“月面起飛上升”難度的原因是()(3分)A.月球表面環(huán)境復雜,著陸器不一定處在四平八穩(wěn)的狀態(tài)B.月面點火起飛危險,上升器因為地月距離遙遠無法自救C.地月環(huán)境差異頗大,探測器發(fā)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制D.月面起飛無人操控,航天器必須要依靠自主定位、定姿15.第⑹段畫線句運用了說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3分)16.有人說,第⑻段內容似乎顯得多余,可以刪去,你同意嗎?請簡述理由。(5分)(二)閱讀下文,完成第1-5題。(20分)當語言死亡時①語言瀕危是一種全球現(xiàn)象。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發(fā)布的《瀕危語言圖譜》,全世界有7000種語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語言將在本世紀消亡,80%至90%則在未來200年滅絕。②語言的消亡速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平均每隔兩個星期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而且悄無聲息。相比之下,動植物的滅絕速度要慢得多。③中國雖然不在語言瀕危的熱點地帶,但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shù)民族語言研究所的黃成龍博士介紹說,中國有129種語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種語言處于瀕危狀態(tài),比如云南的阿奴語、東北的赫哲語、新疆的塔塔語、甘肅的裕固語、中部的土家語等。④語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際的傳承,而不在于人數(shù)。小的語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語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國有1000萬滿族人,但能說滿語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隨著最后一批會說滿語的老人的死去,滿語將徹底死亡。也許它的書面語言還會繼續(xù)存在,但沒有了代際的傳承,它只是一個無意義的空殼。⑤美國語言學家哈里森教授說:“想象一下,如果無緣無故的,鯨要滅絕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亞馬遜森林被砍伐,人們會非常氣憤,并且想盡辦法去阻止,因為那些是人類共同的遺產,是肉眼可見的。語言是更加古老、復雜精細的人類財富,每一種語言都是一個結構獨持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種獨特的人類存在方式。每種語言都有無限的表達可能性,無限的搭配可能性,它們的詞匯、發(fā)音系統(tǒng)和語法,以精妙的結構組合起來,比我們手建的任何建筑都更偉大。”⑥語言的死亡通常有兩種方式:第一,說這種語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說這種語言的人放棄了自己的母語,轉而使用另一種語言。過去200年間,殖民主義是最大的破壞者,歐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亞消滅了150多種土著語言,在北美掃蕩了300多種土著語言;現(xiàn)在則是全球化,經濟和社會的壓力逼迫人們從村莊搬到城市,他們的母語時時處在強勢語言的壓制之下。⑦據(jù)統(tǒng)計,世界80%的人口講83種主要語言,剩下的6000多種語言,絕大多數(shù)從未有過文字記載,沒有字典,沒有書,你在任何圖書館或者數(shù)據(jù)庫里都找不到它們的資料。一切信息只儲存在人們的記憶里,因此尤其脆弱。當我們失去一種語言,同時也失去這種語言中所包含的若干個世紀以來關于時間、季節(jié)、天文、地理、海洋生物、醫(yī)學、植物、歷史、神話、音樂,以及種種日常事務的知識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這些統(tǒng)稱為“人類知識庫”。⑧人類學家瑪格麗塔·米德,在去世之前談到她對于這個世界最大的憂慮:“我們的世界將被沖擊成同一的、沒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類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單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態(tài)里?!被蛟S,語言的死亡,最可怕的在于損失多少歷史、文化或者物種的知識,我們在某一個早晨醒來時,甚至不記得這個世界曾經有過不一樣的可能性。1.填入第⑧段方框中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不僅……還是B.不是……而是C.盡管……還是D.要么……要么2.語言死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2分)3.第③段主要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4分)4.第⑦段“剩下的6000多種語言,絕大多數(shù)從未有過文字記載”一句中“絕大多數(shù)”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圍繞“語言的死亡”,從_→語言死亡的原因→_→_四個方面做了說明。(6分)6.對上文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④段通過舉例子具體說明了我國滿語即將消失的事實,引人深思。B.第⑤段哈里森的一番話讓我們認識到不應該忽視語言的價值和偉大。C.根據(jù)第⑦段可知,很多語言從未有過文字記載,因此存在意義不大。D.文章結尾告訴我們:語言死亡所帶來的歷史、文化等的損失并不可怕。(三)港珠澳大橋的“科技密碼”①2018年10月24日,舉世zhǔ目的港珠澳大橋正式建成通車。這座全長55公里,遠眺時宛若蛟龍的雙向六車道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橋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科技大橋。②根據(jù)當時規(guī)劃,港珠澳大橋工程項目要穿越30萬噸級巨輪通行的航道,同時毗鄰香港國際機場。大橋要滿足30萬噸級巨輪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滿足附近機場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經過綜合考量,大橋的最合理方案確定為“橋、島、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橋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時在隧道兩端建起人工島連接橋身。③外海人工建島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大橋建設的難中之難。④從上空俯瞰港珠奧大橋,巨龍在離岸20多公里處倏忽隱沒,再在6公里外騰空而起,隧道兩端的小島狀似蠔貝,工作人員都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宅基地使用權轉讓與農村文化傳承保護協(xié)議
- 2025年度房產銷售策略制定合同
- 2025年度體育賽事節(jié)目編排與轉播合同
- 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認識計算機軟件》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閩教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
- 第14課《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發(fā)酵柑橘渣對肉雞生產性能、腸道健康及養(yǎng)分消化率的影響
- 基于多跳推理的文檔級關系抽取技術研究
- 異質外延生長Ge摻雜Ga2O3薄膜及其場效應晶體管研究
- 酒店雇主品牌與潛在員工求職意向關系的實證研究
- 幼兒園說課籃球小班
- (正式版)JBT 2930-2024 低壓電器產品型號編制方法
- 工程機械作業(yè)安全培訓
-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塑料件外觀檢驗規(guī)范
- 消費者行為學教案-消費群體與消費者行為教案
- 《經營模式淺談》課件
- 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中國急診專家共識
- 環(huán)保設備設施風險分析評價記錄及風險分級管控清單
- 疏散路線智能規(guī)劃系統(tǒng)
- 《快遞實務》課件 項目1 走進快遞
- 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材解讀解讀與集體備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