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復習檢測題_第1頁
五年級上冊復習檢測題_第2頁
五年級上冊復習檢測題_第3頁
五年級上冊復習檢測題_第4頁
五年級上冊復習檢測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球上海洋多,陸地少()。√從地球儀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藍顏色的區(qū)域代表海洋,面積約占3/4。2.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地殼內(nèi),火山活動與地幔和地殼運動有關()?!桃驗榛鹕絿姲l(fā)的是巖漿,在地殼內(nèi)溫度較低,是不存在巖漿的,因此火山活動與地幔和地殼有關。

3.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溫度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淘诘厍虻慕Y構從外到里分別是地殼、地幔、地核,地核溫度最高。

4.上游河床上一般堆積許多鵝卵石和細沙()。×上游河床堆積大石頭,中游為鵝卵石,下游為細沙。5.喜馬拉雅山是由兩個大陸板塊的巖層被拉伸而逐漸形成的()?!料柴R拉雅山是由兩個大陸板塊的巖層碰撞而逐漸形成的。6.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無時無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有的表現(xiàn)得很猛烈,有的則表現(xiàn)得極其緩慢。()?!痰厍虻淖兓敲繒r每刻都在進行著,概括地講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地球內(nèi)部的運動,一種是外力作用。7.火山噴發(fā)只會給人類帶來危害,不會帶來任何好處。()。×蘇爾特塞島是由海底火山噴發(fā)形成的,它為冰島共和國增加了一塊新的土地。8.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地殼內(nèi)。()?!痰卣鹬饕谴箨憥r石圈板塊互相碰撞和拉伸造成的。因此發(fā)生在地殼內(nèi)。9、巖石的風化改變了地球的地形和地貌,形成了許多美麗的自然景觀()?!田L化是在外力作用下,地球地形和地貌發(fā)生了變化,形成了許多景觀。10、風化對巖石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短期內(nèi)不起作用。()√由于受水、大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巖石才發(fā)生了破碎。因此其時間是漫長的,短期內(nèi)不起作用。對不起,本題型已結束!歡迎你進入填空題型自測練習。祝你取得好成績!歡迎你進入填空題型自測練習。祝你取得好成績!1、火山和()是地球內(nèi)部運動引起的。地震分析:地球內(nèi)部的運動是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但最猛烈的是火山噴發(fā)和地震。歡迎你進入填空題型自測練習。祝你取得好成績!2、土壤是沙、小石子、()、()()、水和空氣等物質(zhì)的混合物。黏土粉沙分析:公式4+2+2,4指的是土壤的四種成分,2指的是兩種營養(yǎng)成分,最后的2指的是空氣和水。腐殖質(zhì)歡迎你進入填空題型自測練習。祝你取得好成績!3、土地被侵蝕的程度跟有無()覆蓋,()的多少、()的大小等因素有關。植物分析:這是影響土地被侵蝕程度大小的三個主要因素。降雨量坡度歡迎你進入填空題型自測練習。祝你取得好成績!4、()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卻填平了一引起低洼的地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谕牵ǎ?。侵蝕分析:侵蝕使土地流失,而沉積卻起到了填平的作用。沉積平原歡迎你進入填空題型自測練習。祝你取得好成績!5、除了流水,還有()、()、()等自然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蝕和沉積。風分析:侵蝕的形式有很多,書本上主要講了雨水和河流土地的侵蝕。冰川海浪歡迎你進入填空題型自測練習。祝你取得好成績!6、雨水和徑流會把地表的泥土帶走,使土地受到(),從而使地形、地貌發(fā)生變化。侵蝕分析:侵蝕和沉積是同時存在的,侵蝕掉的泥土最終隨著流速的減慢而沉積下來。該題型結束!1、絕大多數(shù)的地震發(fā)生()內(nèi)。A、地幔B、地殼C、地核B沒有分析B2、自然界中()、風、冰川、海浪對土地有侵蝕作用。A、陽光B、流水C、森林沒有分析B3、如果我們看到堆滿了卵石的河床,則可以判斷這是河的()A、上游B、中游C、下游沒有分析C

4、下雨時最容易被水沖走的是土壤中的()A、小石子B、植物的種子C、黏土和細沙沒有分析A5、珠穆朗瑪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A、板塊的碰撞B、板塊的漂移C、風的侵蝕沒有分析D、板塊的張裂C6、一般情況下土壤越肥沃,表層有一種生物數(shù)量特別多,這種生物是()A、蝸牛B、螞蟻C、蚯蚓沒有分析B7、土壤中的微粒按顆粒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沙礫、粉沙、黏土、沙B、黏土、粉沙、沙、沙礫C、沙礫、沙、粉沙、黏土沒有分析B8、河水流出溝谷后,隨著坡度的變緩,河水的流速也逐漸()A、加快B、減慢沒有分析A9、水流得慢,攜帶泥沙的能力就(),()的泥沙首先沉積下來。A、弱B、強C、顆粒小分析:沒有分析D、顆粒大DB10、上游的河床布滿了(),中游的河床堆積了很多(),下游的河床堆滿了()A、細沙B、大石頭C、卵鵝石沒有分析選擇題型結束!CA這三部分組成了地球的結構,地球越到里面,溫度越高,壓力越大。地殼地幔地核顆粒越大,先沉積下來,就會沉積在底下,顆粒越小,沉下來的速度就慢,就會出現(xiàn)在上面。沙礫沙粉沙黏土沒有分析盆地山地丘陵高原平原沒有分析本題型結束!1、人類是怎樣防止和減輕地表變化可能帶來的災害的?舉兩個例子。1、江邊用大石塊徹成,防止江水對河道的侵蝕。2、植樹造林,防止山洪爆發(fā)。3、興建水利工程,防止洪水危害。對不起,沒有分析!2、科學課上,老師為了探索巖石變化做了以下實驗:實驗1:將燒熱的巖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復幾次。實驗2:將幾塊巖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內(nèi)不斷搖動。實驗3:向杯子中倒入石膏糊,撒上幾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將結成的石膏糊入盛水的盤子。觀察豌豆的發(fā)芽后的石膏。溫度對不起,沒有分析!(1)實驗1探究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