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變法改革+知識清單 高三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一輪復習_第1頁
中國歷代變法改革+知識清單 高三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一輪復習_第2頁
中國歷代變法改革+知識清單 高三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一輪復習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歷代變法改革1.商鞅變法(1)開始于公元前356年。(2)內容:領域內容作用經濟①重農抑商,獎勵耕織;②“廢井田,開阡陌”,授田于百姓,推動土地私有制發(fā)展小農經濟土地私有政治①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剝奪和限制貴族特權;②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縣制,縣的主要官員由君主任免官僚政治中央集權社會①強制大家庭拆散為個體小家庭②在民間實行什伍連坐,互相糾察告發(fā);戶籍管理增加賦稅(3)地位:順應了歷史潮流,是戰(zhàn)國時期持續(xù)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4)意義:使秦國國富兵強,為秦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礎。2.兩晉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①由西部和北部內遷的游牧民族紛紛建立政權,相互之間征伐不斷。②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權,于439年重新統(tǒng)一北方。③戰(zhàn)亂給各族人民帶來了苦難,在長期的沖突與交往中,民族交融成為歷史發(fā)展的潮流。(2)概況內容意義實行俸祿制,推行均田制(土地制度)、租調制(賦稅制度)、三長制等有效地鞏固了北魏政權,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孝文帝親政后,遷都洛陽、易服裝、改漢姓、說漢話、通婚姻①民族: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緩和了民族矛盾②經濟:縮小了南北差距,為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遷都洛陽原因:洛陽地處中原,文化先進,地理位置重要;有利于推進漢化政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tǒng)治;與南朝爭奪正統(tǒng)地位【賦役制度】租調役(1)基礎:均田制(授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成年男子負擔一定的徭役)(2)內容①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繳納一定量的谷物。②調:繳納定量的絹和布。③徭役:成年男子承擔一定徭役性質: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運動(消極影響):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揚棄的全盤漢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門閥士族制度,這使得尚無文化積淀的鮮卑拓跋貴族迅速腐化,這嚴重消蝕了北魏統(tǒng)治者的銳氣與活力,激化了社會矛盾與沖突,致使北魏統(tǒng)治迅速由盛轉衰,歸于滅亡。【名詞解釋】均田制:土地國有制,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的一種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歸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還給官府。三長制:三長制即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其職責是檢查戶口,監(jiān)督耕作,征收租調,征發(fā)徭役和兵役。三長享有一定的優(yōu)待,得免除一人到三人的官役。此制度抑制豪強隱匿戶口和逃避租調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層政權組織,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tǒng)治,增加了國家的賦稅收入,同時也打擊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3.北宋——王安石變法3.北宋的改革(1)“慶歷新政”:范仲淹改革原因北宋的政治風氣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內容宋仁宗在位時,范仲淹發(fā)起以整頓官僚機構為宗旨的改革,史稱“慶歷新政結果新政明顯觸犯了官僚集團的既得利益,引發(fā)抵制,很快歸于失敗。(2)“熙寧變法”:王安石變法原因①“三冗二積”的局面沒有改變;②范仲淹變法失敗,社會危機加深時間與人物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原則與目的加強國家對農業(yè)、商業(yè)、水利、賦稅、基層管理、軍事訓練、科舉教育等諸多領域的管理和控制,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內容①富國(針對“積貧”):官府通過向農民提供農業(yè)貸款、撥巨資從事商業(yè)經營等手段,力圖在調控經濟的同時開辟財源。②強兵(針對“積弱”):對農民進行編制管理和軍事訓練,希望恢復“兵農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評價①變法達到了富國目的,增加大筆收入。②強兵的效果并不明顯,北宋與西夏開戰(zhàn),又以失敗告終。③一些措施在執(zhí)行過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負擔。④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分裂日益嚴重,北宋逐漸走向衰亡。局限:因變法涉及面廣、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當而失敗。補充:領域內容措施作用富國之法青苗法政府在青黃不接時向農民提供低息貸借錢或糧食限制了高利貸者對農民的剝削,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募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錢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錢保證農民生產時間,保障農業(yè)生產發(fā)展;限制官僚地主特權,增加政府收入農田水利法鼓勵墾荒和興修水利耕地面積增加,促進了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政府稅收增加方田均稅法清查土地,按多少、好壞收稅一定程度抑制兼并,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減輕農民賦稅負擔市易法設市易務,收滯銷貨,短缺時賣出限制大商人對市場的壟斷,利于穩(wěn)定物價和商品交流;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均輸法政府采購物資實行就近采購,節(jié)省貨款等原則節(jié)省政府開支強兵之法保甲法政府把農民編為保甲。農戶十家一保閑時練兵戰(zhàn)時入軍加強對人民控制,維護地方治安;寓兵于民,節(jié)省軍費,確保兵源和提高戰(zhàn)斗力保馬法官馬由農戶保養(yǎng)減少政府支出將兵法設“將”為軍隊編制的基本單位,由固定將官帶軍隊提高軍隊戰(zhàn)斗力取士之法改革科舉制度、唯才是用、整頓太學有利于選拔和培養(yǎng)人才;有利于推動改革;4.明朝——張居正改革(1)背景①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敗,統(tǒng)治危機不斷加深:政治腐敗、府庫空虛、土地兼并嚴重、農民紛起反抗②1572年,明神宗即位,張居正出任內閣首輔。(2)內容①大力整肅吏治,加強官吏考核。②裁減開支,清丈土地。③改革稅制。(3)評價:①作用:國家財政收入增加,社會矛盾相對緩和,嚴重的封建統(tǒng)治危機得到暫時緩解。②局限:他死后,除一條鞭法外,其他改革幾乎全部廢止。【名詞解釋】一條鞭法(1)把田賦和繁雜的徭役、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