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經(jīng)驗關聯(lián)式演示文稿_第1頁
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經(jīng)驗關聯(lián)式演示文稿_第2頁
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經(jīng)驗關聯(lián)式演示文稿_第3頁
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經(jīng)驗關聯(lián)式演示文稿_第4頁
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經(jīng)驗關聯(lián)式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經(jīng)驗關聯(lián)式演示文稿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經(jīng)驗關聯(lián)式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3.4.1影響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因素流動形態(tài)流體流動原因流體物理性質傳熱面形狀、位置和大小相變化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代價:動力消耗↑。

(2)流體流動原因

強制對流:外部機械作功,一般流速較大,α也較大。

自然對流:由流體密度差造成的循環(huán)過程,一般流速較小,α也較小。(1)流體流動狀態(tài)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3)流體的物理性質

(4)傳熱面的形狀、位置和大小壁面的形狀,尺寸,位置、管排列方式等,造成邊界層分離,增加湍動,使α增大。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5)相變化的影響有相變傳熱:蒸汽冷凝、液體沸騰,無相變傳熱:強制對流、自然對流,

一般地,有相變時表面?zhèn)鳠嵯禂?shù)較大。例:水強制對流,蒸汽冷凝,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3.4.2無相變化時對流傳熱過程的量綱分析(1)量綱分析過程①優(yōu)點:減少實驗次數(shù);②依據(jù):物理方程各項量綱一致;③步驟::(a)通過理論分析和實驗觀察,確定相關因素;對流傳熱系數(shù)分析方法①解析法②數(shù)學模型法③量綱分析法④實驗法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b)構造函數(shù)形式;(c)列出量綱指數(shù)的線性方程組(M、L、T、);(d)規(guī)定已知量(指數(shù)),確定余下指數(shù)表達式;(e)整理特征數(shù)方程形式。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①努賽爾數(shù)說明:

▲反映對流傳熱的強弱,包含對流傳熱系數(shù);說明:反映流動狀態(tài)對α的影響。l:特征尺寸,平板——流動方向的板長;管——管徑或當量直徑;(2)特征數(shù)的物理意義②雷諾數(shù)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

③普朗特數(shù)說明:▲反映流體物性對傳熱的影響

使用時注意:*查取定性溫度下的物性;*計算所用單位,SI制。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說明:反映自然對流的強弱程度。

④格拉斯霍夫數(shù)(浮升力特征數(shù))強制對流自然對流混合對流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應用準數(shù)關系式應注意的問題(1)定性溫度定性溫度:決定準數(shù)中各物性的溫度。流體的平均溫度t=(t1+t2)/2為定性溫度;壁面的平均溫度tw為定性溫度;流體和壁面的平均溫度(稱為膜溫)tm=(t+tw)/2為定性溫度。工程上大多以流體的平均溫度t=(t1+t2)/2為定性溫度。(2)特性尺寸特性尺寸:量綱為1的數(shù)群Nu,Re等中所包含的傳熱面尺寸。圓管內(nèi):特性尺寸取管內(nèi)徑;非圓管內(nèi):特性尺寸取當量直徑,de’=4流動截面積/傳熱周邊(3)注意公式的應用條件。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

無相變化的對流傳熱(1)管內(nèi)強制對流傳熱一般關系式:傳熱流動狀態(tài)劃分(區(qū)別于流體流動時規(guī)律)流動狀態(tài)不同,則K、a、b值不同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①流體在圓形直管內(nèi)強制湍流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a)低粘度流體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流體被加熱,n=0.4流體被冷卻,n=0.3定性溫度:tm=(t1+t2)/2特征尺寸:管內(nèi)徑d0保證流體達到傳熱湍流;適用條件:說明:避開傳熱進口段,保證穩(wěn)態(tài)傳熱。

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b)粘度較大流體近似?。憾ㄐ詼囟龋簍m=(t1+t2)/2

特征尺寸:管內(nèi)徑d0適用條件:

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c)流體流過短管(l/d<50)影響:處于傳熱進口段,表面?zhèn)鳠嵯禂?shù)較大。計算:采用以上各式計算α,并加以校正。R彎管內(nèi)流體的流動d

d)圓形彎管內(nèi)的強制對流特點:離心力使徑向壓力不均,產(chǎn)生二次環(huán)流;

結果:流體湍動程度增加,使α增加;

同時,流動阻力損失增加。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

e)圓形直管內(nèi)過渡流時對流傳熱系數(shù)

計算:采用湍流公式,但需加以校正。說明:設計換熱器時,一般避免過渡流。

f)圓形直管內(nèi)強制層流

特點:1)傳熱進口段的管長所占比例較大;2)熱流方向不同,也會影響;3)自然對流的影響,有時不可忽略。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定性溫度:tm=(t1+t2)/2;特征尺寸:管內(nèi)徑d。適用條件:當自然對流的影響不能忽略,先由上式進行計算,然后乘以校正系數(shù)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

g)非圓形管內(nèi)強制對流

采用圓形管內(nèi)相應的公式計算,

但特征尺寸采用當量直徑。

最好采用專用、經(jīng)驗公式。如:套管環(huán)隙式中: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例題1:有一雙管程列管換熱器,由96根Φ25mm×2.5mm的鋼管組成。苯在管內(nèi)流動,由20℃被加熱到80℃,苯的流量為9.5kg/s,殼程中通入水蒸氣進行加熱。試求:①管壁對苯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②若苯的流率增加一倍,其他條件不變,此時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為多少;③若管徑降為原來1/2,其他條件與①相同,此時對流傳熱系數(shù)為多少;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

②管外強制對流a)流體橫向流過單管A流體橫向流過單根圓管外時流動情況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常數(shù)C、指數(shù)n見下表沿整個管周的平均對流傳熱系數(shù):ReCn0.4~44~4040~40004000~4000040000~4000000.9890.9110.6830.1930.02660.3300.3850.4660.6180.805特征尺寸:管外徑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

◆管束的排列方式

直列(正方形)、錯列(正三角形)b)流體橫向流過管束的表面?zhèn)鳠嵯禂?shù)x2x1d直列管束中管子的排列和流體在管束中運動特性x1x2d錯列管束中管子的排列和流體在管束中運動特性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直列第一排管直接沖刷;第二排管不直接沖刷;擾動減弱第二排管以后基本恒定。錯列第一排管錯列和直列基本相同;

第二排管錯列和直列相差較大,阻擋減弱,沖刷增強;

第三排管以后基本恒定。x2x1dx1x2d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

可以看出,錯列傳熱效果比直列好。◆傳熱系數(shù)的計算方法

任一排管子:C、ε、n取決于管排列方式和管排數(shù)。特征尺寸:管外徑適用范圍: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3)自然對流傳熱溫度差引起流體密度不均,導致流體流動。分類:大空間自然對流傳熱:邊界層發(fā)展不受限制和干擾。

有限空間自然對流傳熱:邊界層發(fā)展受到限制和干擾。大空間自然對流傳熱:計算方法①查表法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大空間內(nèi)流體沿垂直或水平壁面進行自然對流傳熱時:定性溫度:膜溫定型尺寸:豎板,豎管,L;水平管,外徑do影響因素:物性,傳熱面積、形狀、放置方式;系數(shù)C和指數(shù)n的取值見下表:②經(jīng)驗關聯(lián)doL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傳熱面的形狀及位置GrPrCn特征長度垂直的平板及圓柱面10-1~104104~109109~1013查圖0.590.1查圖1/41/3高度L水平圓柱面0~10-510-5~104104~109109~10110.4查圖0.530.130查圖1/41/3外徑d0水平板熱面朝上或水平板冷面朝下2×104~8×1068×106~10110.540.151/41/3矩形取兩邊平均值圓盤0.9d

狹長條取短邊水平板熱面朝下或水平板冷面朝上105~10110.581/5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29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3.4.4.1有相變對流傳熱的特點①相變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相變熱(潛熱);例:水3.4.4有相變化的對流傳熱②相變過程有其特殊傳熱規(guī)律,傳熱更為復雜;③分為蒸汽冷凝與液體沸騰兩種情況。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30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1)蒸汽冷凝機理

優(yōu)點:飽和蒸汽具有恒定的溫度,操作時易于控制蒸汽冷凝的對流傳熱系數(shù)較大。

液膜中間層twtstvtv過熱蒸汽3.4.4.2蒸汽冷凝對流傳熱液膜twtsts飽和蒸汽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31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2)冷凝方式:①膜狀冷凝凝液呈液膜狀(附著力大于表面張力),熱量:蒸汽相→液膜表面→固體壁面。②滴狀冷凝凝液結為小液滴(附著力小于表面張力),有裸露壁面,直接傳遞相變熱。比較兩種冷凝方式的表面?zhèn)鳠嵯禂?shù)

α滴狀冷凝>α膜狀冷凝,相差幾倍到幾十倍,但工業(yè)操作上,多為膜狀冷凝。膜狀冷凝滴狀冷凝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32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αx膜狀冷凝的真實過程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33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

實驗結果:實測值高于理論值(約20%)

原因:液膜的波動、假設的不確切性(3)膜狀冷凝傳熱膜系數(shù)的經(jīng)驗關聯(lián)①垂直管外或壁面上的冷凝(a)液膜層流(b)液膜湍流

注意:壁溫未知時,計算應采用試差法。垂直管外(或板上)膜狀冷凝時Re的表達式: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34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水平圓管外膜狀冷凝說明:此式計算值和實驗結果基本一致。

②水平單管冷凝表面?zhèn)鳠嵯禂?shù)理論計算:按傾斜壁對方位角做積分(0-1800)。d—圓管外徑,m定性溫度:膜溫,用膜溫查冷凝液的物性、和;潛熱r用飽和溫度ts查;此時認為主體無熱阻,熱阻集中在液膜中。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35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水平管外膜狀冷凝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36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4)影響冷凝傳熱的因素

冷凝液膜兩側的溫度差:

流體物性的影響:

不凝性氣體的影響:形成氣膜,表面?zhèn)鳠嵯禂?shù)大幅度下降。

蒸汽過熱的影響:過熱蒸汽,若壁溫高于飽和溫度,傳熱過程與無相變對流傳熱相同;若壁溫低于飽和溫度,按飽和蒸汽冷凝處理。

蒸氣流速和流向的影響:流速不大時,影響可忽略;流速較大時,且與液膜同向,α增大;流速較大時,且與液膜反向,α減小。本文檔共42頁;當前第37頁;編輯于星期六\3點55分

沸騰:

沸騰時,液體內(nèi)部有氣泡產(chǎn)生,氣泡產(chǎn)生和運動情況,對α影響極大。沸騰分類:

①按設備尺寸和形狀不同

大容器飽和沸騰;

管內(nèi)沸騰

②按液體主體溫度不同

過冷沸騰:液體主體溫度t<ts,氣泡進入液體主體后冷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