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統(tǒng)-肺通氣(生理學課件)_第1頁
呼吸系統(tǒng)-肺通氣(生理學課件)_第2頁
呼吸系統(tǒng)-肺通氣(生理學課件)_第3頁
呼吸系統(tǒng)-肺通氣(生理學課件)_第4頁
呼吸系統(tǒng)-肺通氣(生理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肺通氣動力肺通氣動力直接動力—

大氣與肺泡內(nèi)氣體壓力差原動力—

呼吸運動1.概念:呼吸肌的舒縮活動引起的胸廓有節(jié)律地擴大和縮小。2.過程:

吸氣運動:

肺內(nèi)壓<大氣壓

呼氣運動:

肺內(nèi)壓>大氣壓一、呼吸運動肺通氣動力3.類型:平靜呼吸用力呼吸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肺通氣動力一、呼吸運動肺內(nèi)壓大氣壓胸膜腔內(nèi)壓二、呼吸時胸腔內(nèi)壓的變化肺通氣動力1.肺內(nèi)壓——肺泡內(nèi)的壓力肺內(nèi)壓<大氣壓:吸氣肺內(nèi)壓>大氣壓:呼氣肺內(nèi)壓=大氣壓:吸、呼氣末臨床:利用呼吸機或人工呼吸搶救患者二、呼吸時胸腔內(nèi)壓的變化肺通氣動力2.胸膜腔內(nèi)壓——胸膜腔負壓胸膜腔內(nèi)壓<大氣壓胸膜腔內(nèi)壓=-肺回縮壓肺通氣動力二、呼吸時胸腔內(nèi)壓的變化形成原理:前提:胸膜腔是密閉的潛在腔隙

胸廓的發(fā)育速度大于肺的發(fā)育速度

胸膜腔內(nèi)壓=肺內(nèi)壓-肺回縮力

胸膜腔內(nèi)壓=大氣壓-肺回縮力

胸膜腔內(nèi)壓=-肺回縮力

胸膜腔負壓的生理意義:①形成的前提:胸膜腔的密閉性②利于肺擴張③利于胸腔淋巴液和靜脈血回流臨床:氣胸需緊急處理二、呼吸時胸腔內(nèi)壓的變化肺通氣動力肺通氣功能的評價08/13/96*肺通氣功能的評價(一)肺容積潮氣量補吸氣量

補呼氣量余氣量潮氣量:每次呼吸時吸入或呼出的氣量補吸氣量:平靜吸氣末,再做最大吸氣時,增補吸入的氣量。08/13/96*(一)肺容積補呼氣量:平靜呼氣末,再做最大呼氣時,增補呼出的氣量。其大小反映了呼氣的貯備能力。余氣量:盡最大力呼氣之后,肺內(nèi)仍殘留不能呼出的氣量。(正常男性為1500ml,女性為1000ml,老年人大于青壯年)肺通氣功能的評價08/13/96*(二)肺容量——針對一次呼吸而言深吸氣量功能余氣量肺活量

肺總量深吸氣量:補吸氣量+潮氣量。是衡量最大通氣潛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功能余氣量:平靜呼氣之后,存留于肺中的氣量。正常成年人約為250Oml,起緩沖作用。肺通氣功能的評價08/13/96*(二)肺容量——針對一次呼吸而言肺活量: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之和。肺總量:肺所能容納的最大氣量為肺總容量,肺總容量是肺活量和余氣量之和。肺通氣功能的評價*概念:最深吸氣后,用力呼氣所呼出的最大氣量。反映一次呼吸最大通氣能力。正常值:男性約3500ml,女性約2500ml。時間肺活量:深吸氣后盡快呼氣所呼出的氣量。肺活量(三)肺通氣量每分通氣量:每分鐘吸入或呼出肺的氣體量。每分通氣量=潮氣量×呼吸頻率無效腔:不能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氣道空間

解剖無效腔生理無效腔肺泡無效腔肺泡通氣量:每分鐘吸入肺泡的新鮮空氣量肺泡通氣量=(潮氣量-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150ml2.2ml/kg肺通氣功能的評價不同呼吸頻率和潮氣量時的肺通氣量和肺泡通氣量比較表√(二)肺通氣量肺泡通氣量肺通氣阻力彈性阻力(70%)肺彈性阻力胸廓彈性阻力非彈性阻力(30%)慣性阻力粘滯阻力氣道阻力肺通氣阻力1.肺彈性阻力(1)肺泡表面張力2/3(2)肺彈性纖維回縮力形成:肺彈性纖維1/3對呼吸的不利影響:

①肺不張②大小肺泡不穩(wěn)定③肺水腫非一、彈性阻力早產(chǎn)兒或新生兒可因DPPC缺乏,發(fā)生肺不張和肺泡內(nèi)表面透明質(zhì)膜形成,造成呼吸窘迫綜合征,導致死亡。

成分:二棕櫚酰卵磷脂DPPC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張力生理意義:穩(wěn)定大小肺泡,減少吸氣阻力,防止肺不張和肺水腫(3)肺泡表面活性物質(zhì)1.肺彈性阻力胸廓彈性回縮力的方向:雙向

2.胸廓彈性阻力定義:外力作用下,彈性體擴張的難易程度順應性=1/彈性阻力(反變關系)彈性阻力增大時,肺順應性降低,出現(xiàn)吸氣困難。

(如:肺組織纖維化、肺泡表面活性物質(zhì)減少等)彈性阻力降低時,肺順應性增大,出現(xiàn)呼氣困難。(如:肺氣腫等)3.順應性1慣性阻力2粘滯阻力3氣道阻力非二、非彈性阻力氣道阻力:

吸氣時,胸膜腔內(nèi)負壓增大,肺擴張,氣道口徑增大,氣道阻力減小;

呼氣時,相反,故哮喘病人呼氣比吸氣更困難。非二、非彈性阻力呼吸過程*意義呼吸器官結構基礎

呼吸道:鼻、咽、喉、氣管、各級支氣管。

肺泡:氣體交換的場所,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