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學生版)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優(yōu)質備課學案(選擇性必修一)_第1頁
第5課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學生版)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優(yōu)質備課學案(選擇性必修一)_第2頁
第5課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學生版)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優(yōu)質備課學案(選擇性必修一)_第3頁
第5課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學生版)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優(yōu)質備課學案(選擇性必修一)_第4頁
第5課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學生版)2022-2023學年高二歷史優(yōu)質備課學案(選擇性必修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官員的選拔與管理【單元綜述】官員的選拔與管理是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治理的必要前提。各國國家制度和國情不同,官員的選拔與管理方式各異,但也呈現(xiàn)出相互學習、借鑒的特點。第5課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課標要求】了解中國古代官員選拔方式的更迭過程和不同階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權體制下古代中國的官員考核和監(jiān)察制度?!局鞲芍R】(一)中國古代的官員選拔制度一、階段特征: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主要以隋唐為界分為兩大階段。1、先秦至隋唐前,是以血緣關系、門第族望為選官依據(jù),其方式有世襲和任命兩種。2、隋唐至明清是以才學為選官依據(jù),采取考試方式選拔官員,由皇帝任命。二、發(fā)展歷程1、西周:世官制。以血緣為選官標準,以貴族為選官范圍。特點是官位世襲、貴族壟斷。有利于統(tǒng)治的穩(wěn)定,但重血緣、輕才能,不利于長遠發(fā)展。2、春秋戰(zhàn)國:各國鼓勵舉薦有才能的人為官,或依據(jù)軍功大小授予官職。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但僅適合戰(zhàn)時狀態(tài)。3、秦朝: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官員都是熟悉法律的“文吏”。4、漢朝:察舉制。(1)程序:先考察后推舉,到漢武帝時形成完善的制度,分??坪吞乜疲?茷闅q舉,有人數(shù)規(guī)定,有具體標準,如孝廉、茂才(秀才)等;特科有具體標準但無固定時間,如賢良方正、賢良文學、明經(jīng)等。(2)選官標準:品德(被舉者在鄉(xiāng)里的輿論評價)和才能(為官能力)。(3)評價:開創(chuàng)了選官的新途徑,選拔了大批人才;考察標準多元,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但到東漢后期,地方豪強控制選官權,使察舉流于形式;東漢末年的戰(zhàn)亂使人口流移,察舉制無法實施。5、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實行:220年,魏王曹丕開始推。(2)內(nèi)容:中正官定資品(九個等級),吏部曹(后來發(fā)展為吏部)授官,以家世、道德、才能為標準。(3)評價:將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后期(西晉)中正官只看重門第族望(家世),門閥士族壟斷用人權,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6、科舉制(1)隋唐形成。①背景:南北朝以來,寒門庶族地主勢力上升,要求打破門閥士族壟斷政治的局面。②特點:以考試為選官途徑,以才學為選官標準,分為制舉和常舉(制舉是皇帝自設科目考試選人;常舉每年舉行,科目有秀才、明經(jīng)、進士等幾十種,其中明經(jīng)和進士兩科最受社會重視);合格者還需吏部選拔,方可任官。③內(nèi)容:A.隋文帝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B.隋煬帝建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形成。C.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土、明經(jīng)兩科為主。D.武則天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shù),首創(chuàng)武舉和殿試。E.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后成定制。(2)兩宋完善。①錄取資格進一步放寬?!叭∈坎粏柤沂馈?,科舉成為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②程序更加規(guī)范。殿試親自由皇帝主持,廢明經(jīng)科,進士科不考詩賦,??冀?jīng)義和時務策,設明法科,考試實行糊名法、謄錄法;(3)元朝恢復。①元初主要依靠蒙古貴族,后恢復科舉,考試內(nèi)容為程朱理學,考試流程為鄉(xiāng)試、會試、殿試,標準為才學。②整體來看,科舉時斷時續(xù),錄取人數(shù)少,科舉任官比例不高。(4)明清繼續(xù)發(fā)展。①考試人員:主要是國子監(jiān)和府、州、縣學的學生,形成“學校——科舉”的考試途徑。②考試范圍:從四書五經(jīng)中命題。③考試流程:A.鄉(xiāng)試:三年一次,各省城舉行,考中者稱為“舉人”。B.會試:由禮部主持,于鄉(xiāng)試次年春天舉行,舉人考中者稱為“貢士”。C.殿試:在會試后舉行,名義上由皇帝主持,貢士通過者為“進士”。④地域平衡:南北中卷,確定各地區(qū)的比例。(4)科舉制度的影響①積極影響A.加強了中央集權:將選官的權力,由地方收歸中央。B.有利于社會階層的流動(上升或下降):打破士族對政權的壟斷,為庶族提供了參政機會,促進了社會穩(wěn)定。C.促進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將讀書、考試、做官連在一起,提高了官員文化素質。D.有利于追求公平公正:以考試成績?yōu)檫x官標準。E.推動世界文明:早在唐朝,科舉制就被周邊國家所采取,并成為這些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代以來還對西方文官制度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②消極影響A.重才輕品:在選拔人才方面,過于側重才學標準,忽視了對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員道德素質低下B.官本位思想:強化了官本位思想,學而優(yōu)則仕的思想至今猶存C.禁錮思想:八股取士成為束縛思想的工具,特別是到了近代,選拔出的人才無法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三、發(fā)展趨勢1、選官標準:由家世門第演變?yōu)閷W識才學,趨向科學和公平。2、選官方式:由世襲、推薦到考試,趨向公平、公開、公正。3、選官權力:選官權從地方受過中央,體現(xiàn)了中央集權的加強。4、選官形式:從形式多樣到八股趨勢,逐漸走向僵化單一。(二)中國古代的官員考核制度一、歷程1、秦漢時期:上記制。官員考核情況記錄于《集薄》,又稱《計薄》,上報給中央,所以又稱上計。考核時間為每年年終,考核對象為地方行政長官,考核結果作為官員賞罰的依據(jù)。2、魏晉南北朝,考核大多流于形式,但也制定了相應的考核法規(guī)。3、隋唐時期:考核歸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員每年要考核,地方官年終要到中央?yún)R報工作;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作為考核標準,根據(jù)考核結果確定官員升降。4、兩宋時期:“磨勘”,由審官院考核京官,考課院考核地方官。5、明朝:考滿和考察。(1)考滿:對官員任職期滿的考核。官員任現(xiàn)職滿三年稱“初考”,滿六年稱“再考”,滿九年稱“通考”。考核結果分稱職、平常、不稱職三等,是決定官員正常升遷或降、調的依據(jù)。(2)考察:包括外地官員三年一次的朝覲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處官員的貪、酷和不作為。6、清朝:考課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計,分別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二、特點:考核內(nèi)容全面,既考察經(jīng)濟和社會指標,也評判官吏的道德才能;考核機構專業(yè)化,如宋代設審官院、考課院和監(jiān)司負責考核;考核過程注重公開公正;考核與監(jiān)察相結合;考核與獎懲相配套;考核監(jiān)察漸歸中央。三、作用1、明功過:法規(guī)逐漸完善,考核逐漸嚴密,維護官僚體制穩(wěn)定,保證政府行政效率。2、察賢丕:組織獨立、權力制衡、選用慎重、加強中央集權。(三)中國古代的官員監(jiān)察制度一、歷程1、先秦:有監(jiān)察,無制度。2、秦朝:秦在中央設御史大夫,地方設監(jiān)御史。3、漢朝:漢武帝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每州設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權重;在維護地方穩(wěn)定的同時,監(jiān)察地方豪強和高官,加強中央集權。東漢時,作為代表中央巡視的刺史成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4、魏晉時期:由于地方豪強和戰(zhàn)亂,監(jiān)察制度流于形式。5、隋唐時期:中央御史臺為最高檢察機構,地方設立道作為監(jiān)察區(qū)。6、兩宋時期:中央設御史臺,為最高監(jiān)察機構,長官為御史大夫,獨立行使檢察權;地方劃分路作為監(jiān)察區(qū),設通判監(jiān)督知州;臺諫合一,御史擁有議事權,諫官擁有監(jiān)察權7、元朝時期:中央設御史臺,地方設行御史臺,每道設肅政廉訪司。機構嚴密,中央和地方在監(jiān)察機構上渾然一體。8、明朝:都察院監(jiān)察御史糾察內(nèi)外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給事中負責皇帝制敕與大臣奏疏的封還駁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9、清朝: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御史巡按各省。二、特點1、為專制皇權服務。監(jiān)察的對象是各級管吏,皇帝是不受任何監(jiān)督的。2、監(jiān)察機構獨立,自上而下垂直監(jiān)察。3、監(jiān)察官秩卑、位尊、權重。4、監(jiān)察方式多樣化。既有常設監(jiān)察機構,又有巡視監(jiān)察。三、評價1、積極:在整頓吏治,打擊地方割據(jù)勢力,維護中央集權等方面還是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的。2、消極:不能從根本上杜絕官僚的腐敗。【拓展解難】一、總結:古代中國的監(jiān)察制度的發(fā)展。時期中央地方秦御史大夫監(jiān)御史漢御史大夫十三州刺史制隋唐御史臺唐太宗將全國分為10道監(jiān)察區(qū),派檢察官巡回監(jiān)察宋御史臺、臺諫合一路為監(jiān)察區(qū)(四監(jiān)司)、通判(強化中央對地方管理,加強中央集權)元御史臺行御史臺、肅政廉訪司(機構嚴密,中央與地方監(jiān)察機構渾然一體)明督察院、六科御史御史巡按各省清六科并入督察院停派御史巡按各省,設按察使司二、總結:古代中國選官制度的發(fā)展。朝代制度途徑標準特點西周世官制世襲(世卿世祿)血緣貴族世代壟斷高官春秋戰(zhàn)國薦舉功勞制舉薦、通過戰(zhàn)爭獲得軍功才能、軍功缺乏制度化,戰(zhàn)時(臨時)的選官方式秦“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向官員學習律令而為官明習法律專任法家思想兩漢察舉制先考察后推舉,分常科和特科品德、才能由地方官推薦取士;形式多樣

魏晉九品中正制中正定品,吏部授官道德、才能、家世,后只看重家世逐漸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隋唐科舉制分科考試,分為制舉和常舉才學分科考試選拔人才兩宋科舉制“取士不問家世”才學科舉進一步完善元蒙古傳統(tǒng)和科舉制世襲、軍功、科舉比例小血緣、軍功、才學四書試人;時斷時續(xù);等級色彩明清科舉制從學校參加科舉,分三級考試才學八股取士,內(nèi)容僵化三、總結:古代中國的考核制度的發(fā)展。朝代考核制度或歸屬部門考核時間考核對象考核結果秦漢上計制每年歲末地方行政長官官員賞罰的依據(jù)隋唐兩宋尚書省吏部負責考核每年九品以上官員官員升降的依據(jù)明朝考滿三年、六年、九年任職期滿的官員分三等,是決定官員升降的依據(jù)考察三年外地官員查處官員貪、酷和作為六年京官清朝京察三年京官官員獎懲的依據(jù)大計外省官員【思考探究】(用雙色筆勾劃學案重點,并寫出以下問題答案的關鍵詞,課前檢查,不預習,不聽課)一、概括中國古代的官員選拔的階段特征。二、說明察舉制的選官標準及評價。三、說明九品中正制的選官標準及評價。四、說明科舉制的選官標準及評價。五、概括中國古代官員考核制度的特點。第5課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1、(2021·全國甲卷)漢代,中央各部門長官與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屬官,曾一度出現(xiàn)“名公巨卿,以能致賢才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為重”的現(xiàn)象。能夠保障辟召制度有效運作的是A.分科考試選官制建立 B.監(jiān)察體系的改進C.郡國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舉制度的實施2、(2022·山西模擬)漢武帝設刺史,職權為“奉詔六條察州”。西漢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經(jīng)向皇帝奏報新的對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見諸刺史,令房曉以課事(考核官吏政績的事宜),刺史復以為不可”。由此可見,在漢代中后期()A.刺史制度漸趨完善B.刺史地位顯著提高C.刺史監(jiān)察范圍擴大D.刺史職權有所異化3、(2021·湖北高考改編)東漢永建二年(127年)漢順帝征召知名隱士樊英,但樊英稱病推辭。于是,皇帝下詔“切責郡縣”,地方官府遂用公車將樊英送至東城。該責問方式從側面體現(xiàn)了A.君權削弱 B.征辟選官 C.吏治腐敗 D.豪強崛起4、(2022·遼寧模擬)東晉時期,皇權受制于士族門閥,朝廷中重要官職均為門閥士族把持,庶人不能染指。至于左右朝政的六品以上的宰輔,更是完全由士族壟斷。這反映出當時A.庶族地主不滿生存現(xiàn)狀 B.士族成為權貴攀附對象C.門閥之間爭奪核心權力 D.社會階層流動受到阻礙5、(2021·江蘇高考)唐代李逢吉作科舉主考官時,一次性錄取的幾十位進士,均為出身貧寒的士子。他的政敵李德裕亦“頗為寒素開路”,以致被貶謫時,“八百孤寒齊下淚”。由此可知唐代科舉A.加強了君主集權 B.促進了階級流動C.消除了門第觀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6、(2019·江蘇高考)唐代詩人劉得仁系皇親國戚,其兄弟為達官顯貴,而他“出入舉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屢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訴。兩人的經(jīng)歷反映了唐代A.科舉考試不重考生詩才B.選官制度阻斷貴族入仕C.中央政府剝奪宗室特權D.科舉取士體現(xiàn)公平公正7、(2022·湖南高考)據(jù)下表可知(

)時間A.世家大族沒落 A.世家大族沒落 B.科舉制存在嚴重弊端C.門閥觀念強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續(xù)隋文帝開皇十五年(595)廢除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yè)二年(606)始置進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復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貞觀初年(627)再度廢除九品中正制8、(2016·全國Ⅱ卷)兩漢實行州郡推薦、朝廷考試任用的察舉制;經(jīng)魏晉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變?yōu)樽杂赏犊肌⒉铑~錄用的科舉制。科舉制更有利于()A.選拔最優(yōu)秀的官吏 B.鑒別官員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會文化水平9、(2020·新課標Ⅱ)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省試后,主考官李昉徇私錄取“材質最陋”的同鄉(xiāng)武濟川一事被告發(fā),太祖在講武殿出題重試,殿試遂成常制。經(jīng)此事后,宋代科舉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權 B.確立了省試考試權威C.完善了考試錄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選拔標準10、(2022·山東模擬)宋仁宗在位四十余年,所用宰相二三十人,其進退皆取天下公議,未嘗輒出私意,公議所發(fā)常自臺諫,凡臺諫所言,實時行下。其言是則黜宰相,其言妄則黜臺諫。這體現(xiàn)了當時A.監(jiān)察體制發(fā)揮作用 B.君主權力受到削弱C.宰相更換非常頻繁 D.仁宗皇帝疏于政事11、(2022·河北模擬)唐代中央重視向以老者為代表的地方民眾核實該官員的政績是否屬實;允許地方鄉(xiāng)族勢力關注地方官員去留或直接干涉地方官員的任免,可以“詣闕”請求官員留任。這些舉措A.有利于穩(wěn)定基層社會秩序 B.實現(xiàn)了國家權力向鄉(xiāng)村的滲透C.改變了地方政務運行程序 D.有效解決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12、(2021·全國甲卷)明代,在浙江桐鄉(xiāng)縣,地方官員若出身進士,當?shù)氐男悴啪汀安粍僬~事”,若出身舉人,便隨意提出要求,“茍不如意,便加詞色犯之”。這現(xiàn)象反映出A.官員士紳之間關系緊張 B.士人輿論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級決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響官員威望13、(2022·遼寧模擬)明代設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設給事中4至10人不等。六科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業(yè)務進行對口監(jiān)察。當時規(guī)定,以皇帝名義發(fā)出的制敕,給事中要對之進行復核,看其中有無不妥之處。如有發(fā)現(xiàn),可以封還并奏報。據(jù)此判斷,明代六科給事中類似于()A.秦漢時期的九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