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20課 北洋軍閥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教學課件設計_第1頁
高中歷史-第20課 北洋軍閥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教學課件設計_第2頁
高中歷史-第20課 北洋軍閥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教學課件設計_第3頁
高中歷史-第20課 北洋軍閥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教學課件設計_第4頁
高中歷史-第20課 北洋軍閥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教學課件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0課北洋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

印象北洋1916—1927年,由于一個強權人物的消失產(chǎn)生了離心力,令國家陷入雜亂無序的狀態(tài)。軍閥為了權利和自我擴張而互相攻伐,毫無理智、邏輯可言,造成民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間。——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一個空前混亂的年代,一個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亂時代,思想自由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一個說真話的時代,一個出大師的時代?!悮J《北洋大時代》北洋軍閥系張謇榮宗敬榮德勝胡適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強人”“武人”“商人”“文人”“庶人”軍閥混戰(zhàn)四處逃亡的百姓印象北洋印象北洋北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時代?第20課北洋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學習目標利用時間表對袁世凱的復辟行徑進行梳理,培養(yǎng)時空觀念。01通過了解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反動統(tǒng)治與社會進步,培養(yǎng)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02通過解讀文字、圖片等史料實證,感受這段歷史,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培養(yǎng)家國情懷。03【歷史概念:北洋政府】

1895年,袁世凱開始為清政府編練新式陸軍。后來,逐漸形成了一個以他為首的軍事集團。由于袁世凱長期擔任北洋大臣、直隸總督,這個軍事集團通常被稱為北洋軍閥。北洋軍閥執(zhí)政時期的政府被稱為北洋政府,從1912年開始到1928年結束。1912年1916年1928年袁世凱統(tǒng)治時期軍閥割據(jù)時期一、“強人”的倒逆: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護國戰(zhàn)爭

1911年11月,英國政府致電北京公使朱爾典:“我們對袁世凱懷有很友好的感情和敬意?!@樣一個政府將得到我們能夠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薄愋衤础督袊鐣男玛惔x》1、強者何強?北洋新軍的武力支撐列強眼中的新代理人高深莫測的政治手腕“二十一條”與“中日民四條約”指示外交總長陸征祥與日本逐條交涉將日本要求內(nèi)容泄露給相關之英美各國派親信赴日,擴大日本政治高層內(nèi)部的嫌隙

近人之研究顯示,袁世凱努力與日本周旋,其外交實已達到當時中國國力所能取得的最好結果?!秲砂缎戮幹袊贰っ駠恚ㄉ希?、袁氏的倒逆行徑:自主學習第一目,完成時間表時間史實1913.111914.51914.121915.10解散中國國民黨公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nèi)閣制為總統(tǒng)制發(fā)布《修正大總統(tǒng)選舉法》接受“勸進”,復辟帝制任期十年,可連選連任民主共和與專制獨裁的斗爭時間袁世凱革命黨人結果1913年1915年“二次革命”復辟帝制思考1:革命黨人為捍衛(wèi)共和進行了哪些努力?結果如何?護國戰(zhàn)爭刺殺宋教仁袁被迫取消帝制失敗【合作探究】思考2:袁世凱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特點?專制獨裁、民國名存實亡3、維護共和的斗爭護國戰(zhàn)爭護國戰(zhàn)爭:

①1915年底,唐繼堯、蔡鍔、李烈鈞在云南宣布獨立,并組織護國軍,發(fā)動護國戰(zhàn)爭,討伐袁世凱。

②云南起義后,貴州、廣西、廣東、浙江、湖南、陜西、四川等省相繼宣告獨立。

③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復中華民國年號?!菊n堂探究】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的原因有哪些?(1)袁世凱為復辟帝制,而不惜出賣國家民族利益,違背民主共和的歷史發(fā)展潮流,這是袁世凱復辟帝制迅速敗亡的根本原因。(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使復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沒有思想基礎。(3)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堅決反袁,全國人民支持護國運動。安陽袁林(袁世凱墓)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癥不治而亡,時年57歲。蓋棺定論:袁世凱的多面人生美籍華人歷史學家唐德剛認為袁世凱是一個“治世能臣,亂世奸雄”的曹操型人物。顧維鈞認為袁世凱“是一個愛國者,即他在處理對外關系中,特別是對日關系中,唯恐喪失中國主權。”請用唯物史觀評價袁世凱袁世凱本質(zhì)上是擅長權術的舊派人物,同時也是愛國者和民族主義者,對中國近代化做出重要貢獻,而他最大的敗筆在于稱帝。直系軍閥(英美支持)

皖系軍閥(日本支持)奉系軍閥(日本支持)滇系軍閥桂系軍閥晉系軍閥直皖戰(zhàn)爭直奉戰(zhàn)爭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jù)北洋軍閥時期軍閥割據(jù)形勢示意圖軍閥混戰(zhàn)割據(jù)、政治上分崩離析思考1:圖示反映了軍閥割據(jù)時期的政治有何特點?二、“武人”的紛爭: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jù)時間北京政權控制者支持列強1916-1920皖系軍閥日本1920-1924直系軍閥英美1924-1928奉系軍閥日本北京政權實際上由不同的軍閥所控制“府院之爭”“張勛復辟”馮國璋代行大總統(tǒng)職權

段祺瑞任國務總理,拒絕恢復國會孫中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

“顧吾國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薄獙O中山圖說歷史重點突破:府院之爭

袁世凱死后,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重新召開國會。1917年5月,繼任總統(tǒng)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總理職務,造成所謂的“府院之爭”。以黎元洪為首的總統(tǒng)府集團與以段祺瑞為首的國務院集團之間爭權奪利的斗爭美日矛盾的激化黎元洪段祺瑞“府院之爭”的激化從根本上反映了()。A.國會內(nèi)各派政客之間的權力之爭B.南方、北方軍閥之間的地盤之爭C.是否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爭D.美國、日本搶奪對華控制權之爭D三、“商人”的活躍: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清末民初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對比簡表張謇榮宗敬榮德生材料一: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制定出若干有利于振興實業(yè)的政策法令。如1912年12月5日,工商部頒布了《暫行工藝品獎勵章程》,1914年1月同時公布了《公司條例》和《公司保息條例》,1914年3—4月頒布了《礦業(yè)條例》和《審查礦商資格細則》,1915年頒布《農(nóng)商部獎勵規(guī)則》等等。—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材料二:1918年帝國主義國家對華資本和商品輸出量(1913年指數(shù)為100)史料實證:民國初年民族工業(yè)蓬勃發(fā)展的原因有哪些?民國時期某店門前清華學校學生抵制、焚燒日貨材料三內(nèi)民國建立政治:掃除障礙經(jīng)濟:鼓勵實業(yè)群眾反帝愛國斗爭外列強忙于一戰(zhàn),放松侵略有條件有機遇民族工業(yè)蓬勃發(fā)展小結:民族工業(yè)蓬勃發(fā)展原因生活新象改交往禮儀禁纏足、易服飾剪發(fā)辯方向:文明、進步、平等、自由

三年以來,吾人于共和國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國體,果能鞏固無虞乎!立憲政治,果能施行無阻乎?以予觀之,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后之覺悟。

——陳獨秀1916年《吾人最后之覺悟》四、“文人”的疾呼——新文化運動人們?nèi)狈εf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大多數(shù)國民的頭腦仍被專制和愚昧束縛著。原因:一份雜志一所大學一群青年才俊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新文化——補課辛亥(1)擁護“德先生”(民主),反對孔教、禮法、貞節(jié)、舊倫理、舊政治。(2)擁護“賽先生”(科學),反對舊藝術、舊宗教。(3)反對國粹和舊文學,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

漢字的艱深,使全中國大多數(shù)的人民,永遠和前進的文化隔離,中國的人民,決不會聰明起來,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壓榨,理解整個民族的危機。

——魯迅《病重答救亡情報訪員》內(nèi)容材料一反動軍閥污蔑新文化運動是“異端邪說”、“洪水猛獸”,守舊派文人甚至謾罵新文化運動的提倡者是“眾叛親離”,“人頭畜鳴”。材料二“我沒見過他,怎么能愛他?我沒有愛他,又怎么能嫁他?這簡直是一件買賣,拿人去當牛馬罷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還怎么能承認什么禮教呢?——1919年的《新詩年選》摘錄:《自覺的女子》

動搖傳統(tǒng)禮教的正統(tǒng)地位,提出婦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號。材料三《新青年》受到廣大青年知識分子的普遍歡迎,被譽為青年的“良師益友”。

沉重打擊專制主義和守舊勢力促進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史料實證:新文化運動影響材料四中國存亡,就在這一舉了!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1919年五四運動北京學界全體宣言(節(jié)選)

推動了五四運動的到來材料五1919年5月,李大釗為《新青年》主編“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第一次較為系統(tǒng)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學說。

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材料六將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閣,廢除漢字,采用“世界語”。

——錢玄同“西洋的法子和中國的法子,絕對是兩樣,斷不可調(diào)和遷就的”?!叭羰菦Q計革新,一切都應該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陳獨秀對東西方文化存在著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材料七新文化運動局限在知識分子的圈子內(nèi),新思想沒有普及到工農(nóng)群眾中去。

—李時岳沒有同群眾運動相結合五、“庶人”的流離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家國情懷

課堂小結:本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