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
閱讀教學第四章
閱讀教學1閱讀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yǎng)之一。閱讀能力的高低不僅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質量?!蜷喿x是“語文之根,學習之母,教育之本”◎閱讀能力是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本章學習的宗旨是:閱讀教學的目的指向是什么?我們?yōu)閷崿F閱讀教學目標應采取怎樣的教學策略?閱讀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yǎng)之一。2
第一節(jié)閱讀教學理論概述一、閱讀教學新理念1、“對話性閱讀”《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和閱讀教學的表述:“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第一節(jié)閱讀教學理論概述3“對話理論”來自西方的闡釋學哲學、接受美學、讀者反映批評理論等。最早提出對話理論的是俄國人巴赫金:對話是個人存在的方式,人與人是相互存在的。個體作為存在,總是以他人的存在為前題,個體與他人之間必然形成交往關系。他還認為,對話應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皩υ挼囊x是傾聽不同聲音的交響,調適自己的經驗世界,調整自我‘在場’的姿態(tài),重建自我對外部世界的感覺”(譚學純)?!叭祟惖慕逃顒悠鹪从诮煌?,在一定意義上,教育是人類的一種特殊交往活動”(葉瀾)?!皩υ捓碚摗?對話理論是學界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正式引入語文教學。它有兩層意思:(1)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學是一種對話。(2)閱讀是讀者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一種對話。顛覆了傳統閱讀教學“述而不作”,“說得出古人意思來”的尋找文本意義的教學方法。
◎找出文本對話的空間示例逝將去女,適彼樂土預設1.存在一個理想的家園。預設2.抵達理想家園沒有現實障礙。對話理論是學界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正式引入語文教學。它有兩層52、“個性化閱讀”“閱讀中的對話與交流,應指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閱讀”,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注重個性化閱讀,充分關注學生閱讀態(tài)度的主動性、閱讀要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尊重學生的個人見解,應鼓勵學生批判質疑,發(fā)表不同意見?!?、“個性化閱讀”63、體驗性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獲得初步情感體驗.“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3、體驗性閱讀74、“整體感知,整體把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说恼J識規(guī)律:整體—局部—整體▲漢語文學習的特點:意會、體味、感悟4、“整體感知,整體把握”8二、閱讀的本質特點1、閱讀是吸收。是從書面語言符號中提取信息的學習活動過程。通過閱讀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1)閱讀推動人類社會的文明和發(fā)展“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經訓》)(由于文字的產生)“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張彥遠)“(人類)因文字的發(fā)明與應用于文獻而轉入文明時代”。(恩格斯)二、閱讀的本質特點9(2)閱讀可以修身立德,是涵養(yǎng)個性,陶冶情操的手段“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荀子)“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孟子)“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韓愈)“詩書教子真田宅,金玉傳家定糞灰”(蘇轍)“開篇喜自得,一讀療沉疴”(王安石)“醫(yī)俗無別方,惟有讀書是”(王之夫)“讀書何所求,將以通道理”(張維屏)讀書可以求知、開智、立德、審美、養(yǎng)身(2)閱讀可以修身立德,是涵養(yǎng)個性,陶冶情操的手段102、閱讀是一個復雜的語言技能和心智技能活動:(1)感知語言文字符號—字、詞、句的認知技能口誦技能、閱讀速度等(2)加工、分析、綜合、理解、鑒別(3)建立聯系,建構意義。示例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2、閱讀是一個復雜的語言技能和心智技能活動:11三、閱讀能力和構成
閱讀的能力結構:識記能力理解能力鑒賞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1、識記能力
(1)熟讀?!皶x百遍,其義自見”,“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2)養(yǎng)成。重復、積累、條件反射(3)記憶“積學如積寶”?!坝洃浭且磺兄腔鄣脑慈比?、閱讀能力和構成122、理解能力閱讀能力的核心。除了字面意義,閱讀理解還應把作者的未明之意、言外之意闡釋出來。(1)會“意會”。厚積博發(fā):直覺—體味—頓悟。(2)會質疑?!盀閷W患無疑,疑則有進”。2、理解能力133、鑒賞能力鑒:評價,對文章內容、形式、價值作出評價;賞:欣賞文本的美好之處,獲得美感體驗和享受,陶冶情操。(1)定品味和格調——優(yōu)秀作品(2)形成鑒賞“眼力”——多讀多練?!安偾髸月暎^千劍而后識器”。4、創(chuàng)新能力
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多角度思考問題善于假設推理接受未成熟現象討論問題不機械,注重變通性3、鑒賞能力14四、閱讀的方法1、朗讀法—情感、語調、語速、停頓、重音2、默讀法—習慣、速度、質量3、精讀法—“字訓其義,句貫其意,文尋其脈,篇會其旨”。4、略讀法—觀其大略,去其枝蔓??熘星笾?,博覽群書;精于一卷,博于萬卷。5、速讀法—視讀。一目十行,“快容許略,不容許粗”。四、閱讀的方法15五、閱讀教學過程
一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一)感讀(整體感知)—寫什么掃除疑難障礙;獲得整體印象;拎出課文思路.
示例《從百草圓到三味書屋》文本閱讀研究(二)內容解讀(具體理解)—怎么寫1、字詞句解讀(1)疑難字詞(2)富有表現力的詞句(3)理解課文關鍵的詞句(文眼)2、段落解讀把握內容,認識聯系五、閱讀教學過程163、篇章解讀(1)解讀文旨(2)解讀形式(三)品讀評價(整體把握)—為什么這樣寫1、品評內容2、品評形式(四)練習拓展(溫習遷移)1、縱向:溫故知新,及時反芻;由易到難,循序漸進2、橫向: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知識的重組、擴大、創(chuàng)新總結:閱讀教學的各個階段是獨立而又關聯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感讀是基礎,解讀是關鍵,品讀是提高,練習是轉化。
示例《那樹》課堂結構優(yōu)化示例3、篇章解讀17優(yōu)化課堂結構策略講同一篇課文,既可以用順向式:字詞注音—劃分層次—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也可以用逆向式:先介紹文章的寫作特色文章大意,然后分析各段落,在分析內容的過程中同時完成字詞注音;又可以用中間開花式:抓住文章中關鍵的問題,以此為基點把問題引向各方面;更可以用跳躍式:抓住文章的幾個主要內容,講清講透,都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例如《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一課的三個課堂結構的示例:優(yōu)化課堂結構策略18示例一:1、復習小說的基本知識(故事情節(jié)、人物性格、主題、背景)2、簡析題目3、學生閱讀、復述課文4、學生討論明確課文的結構5、討論分析賈雨村與門子的性格特點6、比較賈雨村與門子地位、性格在本質上的異同(“葫蘆案”的實質)7、主題歸納(護官符)8、從門子的6次“笑”體會課文的藝術特色示例二:1、用提問方式解決文學常識2、師生共同理清情節(jié)3、教師講述賈雨村的性格特點4、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5、師生共同分析課文中的多次“笑”的豐富內容6、比較閱讀《紅樓夢》44回,分析節(jié)選部分對人物“笑”的理解示例三:1、布置兩道預習題①到底誰斷案?②為什么是個葫蘆案?2、課堂上圍繞兩道預習題展開討論(①主人公是誰?②賈雨村與門子的性格特點。③“護官符”的由來。④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⑤統治者魚肉百姓枉法斷案的內幕。⑥揭露封建統治黑暗腐朽的主題。示例一:19示例一、二屬順向結構,但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不同,目的也不同。如兩者都分析了課文的“笑”,示例一是從欣賞課文藝術特色的角度出發(fā),示例二則從對人物性格理解的方面考慮;而且示例二比示例一的信息量要大,理解的層面更深。示例二還有拓展閱讀、比較閱讀,這樣的安排無疑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都有極大的幫助。示例三屬中間開花式,課堂結構很簡單,但內容卻是最豐富的。在規(guī)定時間要完成內容最多的當屬示例三,但示例三的課堂結構是否就是最優(yōu)的呢?這必須結合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情況分析?;A好,能力強,訓練有序的學生采用示例三合適,同時要求教師對課文的理解也要深刻、全面,駕御課堂的能力要高,處理突發(fā)事件能力強,這樣才能確保學生“獲得最高水平的發(fā)展”,才能算是優(yōu)化的課堂教學。示例一、二屬順向結構,但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不同,目的也不同。如兩者都20對課文的內容的分析把握應做到1、多元的文本解讀。由于閱讀的需要、動機、目的不同,個體際遇、經驗與體驗的差異,加之個性挑戰(zhàn)與心理狀況等影響因素的存在,每一個人對語文材料都存在不一樣的反應。老師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獨特感悟和理解,寬容,接受甚至肯定。這樣才能靈感飛揚,才能帶動學生去感受、去思考。閱讀成為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正是閱讀對話理念所倡導的內容。如對《項鏈》《灰姑娘》多元的文本解讀。但是,也要注意解讀的“限制”和“自由度”,錢夢龍指出那種忽略文本的暗示或提示、隨心所欲毫無先制的解讀,對閱讀教學的損害不亞于標準答案。如《竇娥冤》的解讀。找到文本對解讀的“限制”和解讀的“自由度”之間的契合點是閱讀教學最具魅力之處。對課文的內容的分析把握應做到212、活用教材學得活,才會用得活3、增加相關資料。4、揉和學生的主觀感受或體驗。對教材文本的處理,不能盡限于理解其內容和進行語文能力培養(yǎng),還要由此出發(fā),聯系學生的主觀感受,使學生獲得豐富的體驗或個人經驗。5、多樣的處理方式。6、恰當的拓展延伸。7、總結提升?;闵橥暾?,使模糊為清楚。8、以教材為觸發(fā)點,自由組合有關課程資源。示例2、活用教材學得活,才會用得活22懶惰的智慧教案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的文學興趣,增進對外國文學的了解。2、了解如何使文章有創(chuàng)意。3、學習逆向思維的方法,培養(yǎng)自己逆向思維的習慣。
教學重點1、把握本文的中心論點。2、了解文章不同于國內人士所寫的議論文的結構形式。教學難點1、掌握本文總—分—分的結構形式。2、理解本文論證的新穎別致和幽默傳神的語言。3、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做個善于思考的有心人。懶惰的智慧教案23
教學思路
這篇議論文是對傳統思維觀念的抨擊。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創(chuàng)新已成為人類進步不竭動力的21世紀,我們更有必要使學生認識到“世界上最大的未開發(fā)的疆域,是我們兩耳之間的空間”。本文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觀念,激勵創(chuàng)新思維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學中要聯系學生實際、社會實踐。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思路24
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在生活和學習中,有的人是勤奮的,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許;有的人是懶惰的,招來了別人的白眼。這樣看來,懶惰是一種不良習慣,他會使人喪失斗志,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受到一切勤奮者的唾棄??墒?,美國有一位叫凱利的作家,運用了逆向思維,寫了一篇文章,來贊揚懶惰者,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這篇文章。[板書課題]
二、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
1、作者想說什么(中心論點)?2、本文的結構形式是怎樣的?學生聽讀后討論,教師總結:1、正是懶惰激勵了發(fā)明,促進了人類的進步。2、總—分—分。教學過程25三、學生默讀課文,劃分文章段落提示:第一部分(1—5段):提出論點,并側重論證“沒有我們的這些懶漢,勤勞的人面對的恐怕只會是單調乏味的勞作”第一層(1—3段):用普遍現象作論據論證。第二層(4—5段):用個別典型事例作論據論證。第二部分(6—7段):論證懶惰促進了人類進步。三、學生默讀課文,劃分文章段落26四、學生細讀課文第一部分,探討問題1、前三個自然段分別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提示:第1段:正反對比論證;第2段:;舉例論證;第3段:舉例論證(祥寫取水,略寫渡水)。2、前三個自然段分別從什么范圍和角度來論證“沒有我們的這些懶漢,勤勞的人面對的恐怕只會是單調乏味的勞作.”的?提示:這三個自然段所舉例子從范圍上看由小到大(家務勞動—職業(yè)勞動—社會進步發(fā)展),說服力也遞增;從論證角度上看也不斷變化,先側重于反面論證,再側重于正反對比論證,最后側重于正面論證。3、請分別概括4、5兩個自然段的段意。提示:第4段:以少年波特發(fā)明閥門的初衷是為了能“偷懶”,論證“正是懶惰激勵了發(fā)明”。第5段:人類動機研究者吉爾布萊思的研究證實:最優(yōu)秀的工人毫無例外地都是懶漢(祥寫),并推斷稱職的領導也同樣懶惰(略寫)。四、學生細讀課文第一部分,探討問題27五、學生細讀課文第二部分,探討問題請同學們分別概括6、7兩個自然段的段意。提示:第6段:以發(fā)現萬有引力定律及數字規(guī)則說明“精神的懶惰也同樣促進了人類的進步”。第7段:進一步指出:懶漢過去承擔了促進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任,未來寄托著人類的希望,應重視懶惰的智慧。六、探討懶漢的含義
提示:文中所贊揚的“懶漢”是指那些討厭要吃苦受累的事,懶于付出無效勞動、重復勞動,不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卻積極開動腦筋,善用心智技能,想在腦力勞動上尋找捷徑,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的人。五、學生細讀課文第二部分,探討問題28七、合作、探究式學習:請同學們從立意、論證、語言三個方面歸納本文的寫作特點
提示:不同凡響的立意;別致新穎的論證(論證結構別致、論據敘述新穎);幽默傳神的語言。(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應以激勵為主。)八、小結文章用一系列的事實說明了一個常為習慣思維所忽視的道理:討厭吃苦受累的“懶惰”的情緒,激勵了發(fā)明;想在腦力勞動中尋找捷徑的“懶漢”,促進了人類的進步。九、作業(yè)1、試著用一兩句話解釋本文“懶惰”的含義,要求語言要通俗、幽默、形象、富于哲理。2、從歷史或現實生活中找出具體的事例,用創(chuàng)新意識去考慮它的結果是否合理。七、合作、探究式學習:請同學們從立意、論證、語言三個方面歸納29本章結束
謝謝本章結束30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課堂教學行為\策略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關于教材實施和學生學習指導的所有活動情態(tài),包括教學語言、講解、提問、討論、課的導入和結束、媒體使用、教學藝術表現等在內的各種技術的應用。根據研究發(fā)現,閱讀課堂結構有一個基本的模式,即一節(jié)課是由導入、展開、結束三階段構成。其中展開部分是教師啟發(fā)學生讀書學習的過程。這一過程,教師要把所教的內容按順序安排幾個要點進行教學,所取行為\策略主要是講解、提問和答問。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課堂教學行為\策略是教師在課堂教學31一、導入導入——在一節(jié)課的開始,教師往往要從本節(jié)課的具體內容出發(fā),運用有效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標,進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內容上來,這種教學技能,就是導入技能。導入的方式很多,如:預習導入法;舊知導入法;故事導入法;提問導入法;解題導入法等等。一、導入321、導入的結構集中注意引起動機建立聯系2、導入應注意的問題(1)找準切入點激發(fā)興趣建立聯系(2)內容要精選,語言要推敲,時間要控制1、導入的結構333、導入方式舉例(1)檢查預習導入如《拿來主義》的導入同學們課外閱讀興趣甚濃,閱讀的范圍比較廣泛。初步統計,半個學期以來,全班看雜志的種類多達67種,科技作品且不說,中外文學作品也有270多本。其中有唐詩宋詞、《三國演義》、《水滸》、《明清筆記小說選》、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戰(zhàn)爭與和平》,巴爾扎克的《高老頭》,雨果的《悲慘世界》等。個別同學還看了《西廂記》。有的同學課外閱讀各種書籍40多本。3、導入方式舉例34大家讀書的積極性應該肯定,應該表揚。然而,同學們可曾想過,對待這些古代的與外國的文化遺產應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呢?是一概接受,還是全盤否定,還是采取慎加分析的態(tài)度?今天我們學習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一文,可以從中得到啟發(fā),受到教育。這一導入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查統計,贊賞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甚濃,范圍廣泛”;二是針對上述情況提出問題——如何對待古代和外國的文化遺產,指出學習本篇課文的現實意義。大家讀書的積極性應該肯定,應該表揚。然而,同學們可曾想過,對35(2)舊知導入:如《孔乙己》的導入:魯迅先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小說,我們學過哪些篇?(學生回答)。在魯迅創(chuàng)作的33篇白話小說中,魯迅的好友孫伏園曾問他最喜歡哪一篇,魯迅回答是《孔乙己》,老作家巴金說:《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藝術珍品。《孔乙己》究竟是怎樣一個故事呢?為什么人們給它那么高的評價呢?今天讓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從已知到未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2)舊知導入:36(3)質疑設問,啟發(fā)思考如《曹劌論戰(zhàn)》的導入:師: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有句唱詞“甘灑熱血寫春秋”,“春秋”是什么意思?學生:春秋指歷史。師:為什么春秋指歷史?生:楊子榮這句話的意思是他決心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來寫自己的歷史,所以“春秋”指歷史。師:這位同學從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作分析,說明“春秋”指歷史,說得好。誰還能從春秋指歷史的出處作解釋,為什么春秋指歷史?生:《春秋》是一本歷史書。師:說得對,《春秋》是春秋時代魯國官修的史書,……從解題入手,設置疑問,引發(fā)思考,傳授知識。(3)質疑設問,啟發(fā)思考37(4)渲染氣氛,調動情緒如《勾踐滅吳》導入:顏邁曾作過一副對聯,頌揚蒲松林堅忍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撓的毅力:“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奏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上聯說的是項羽的事,而下聯講的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滅吳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勾踐滅吳》。引用詩句入手,渲染氣氛,勾起求知欲望。(4)渲染氣氛,調動情緒38二、講解講解——是教師采用解說和詮釋的方式來講授語文知識的一種技能。講解的作用——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教學的目標、效率,增加信息量,能保持知識傳授的系統性和深刻性,有著其他教學技能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準確、精練、生動的講解對于學生掌握知識,理解課文,開闊思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講解技能主要適用于解釋字詞,講解難句,解說知識概念,闡釋文旨等場合。好的講解,能衍化課程文化,使課文成為知識再產生的材料。二、講解391、講解要注意的問題(1)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邏輯嚴密。(2)抓住關鍵詞、句、段,講解準確無誤。(3)講解的語言清楚、明白,有說服力、感染力。(4)運用提問、談話與學生呼應,相互作用。2、講解實例1、講解要注意的問題40例1《風景談》中“猩紅”一詞的講解:請大家注意這個語段中“猩紅”這個詞。課文下面有注解,請同學們一起念:“猩紅”—就是像猩猩的血一樣紅的顏色。那么,“猩紅”就是“鮮紅”的意思嗎?在“茫茫一片”、“空氣在作哄哄的火響”,駝馬枯骨發(fā)著“白光”的“蒼?!薄ⅰ凹澎o”的大漠中,扛著“猩紅”大旗的駝隊“昂首闊步”地走來,你們能體味一下“猩紅”在這里的特殊情感色彩和特定美感涵義嗎?“猩紅”在這個語境里,賦予“沙漠駝鈴”這個畫面以及駝隊這面大旗以鮮活的亮色,與白骨形成對比;“猩紅”不同于“鮮紅”,它讓人感受到死寂中的生機和野性的生命力,有一種悲壯慷慨、蒼涼豪邁的意味。
把一般的詞語解釋上升為一種美的體驗和美學欣賞例1《風景談》中“猩紅”一詞的講解:41例2《春》中“春風”一段講解:“風是無形的,樹枝輕輕擺動,我們知道那是風上了樹枝頭;水蕩起層層漣漪,我們知道那是風吹鄒了一池春水。這告訴我們,寫無形的事物可借助有形的事物來加以表現。”
本例以“風”的表現方法為釋點,解釋中既衍化“春風”的形象,又提示寫作的一種技巧,將閱讀的視點自然地轉換為寫作視點,把學生帶入知能的新領域。例2《春》中“春風”一段講解:42例3
《拿來主義》教學片段:同學們,魯迅先生在談論“拿來主義”之前,在對待文化遺產的態(tài)度上,先批判了三種情況:一是“不敢走進門”,怕,恐懼;二是全盤否定,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三是“接受一切”,全盤繼承。這都不是“拿來主義”。魯迅用具體的形象的比喻,把問題進得非常具體,非常通俗。本來,繼承文化遺產,是一個很深奧的理論問題,可是經魯迅先生這么論述,我們就恍然大悟,就清楚明白了。你看,“孱頭”、“昏蛋”、“廢物”,多么具體形象,這就使得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深奧的道理淺顯化,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例3《拿來主義》教學片段:43例4《易水送別》闡釋文旨講解:師:“易水送別”以荊柯為中心,以送行者為烘托,以秋風易水為空間環(huán)境,描寫了一個動人的場面,渲染了一個濃重的感情氛圍,塑造了一個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那么它主題是什么呢?它之所以感人肺腑、傳頌千古,激勵了許多仁志士,原因何在?(學生議論:表現了一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有道理。視死如歸,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明知道一去不復返,仍然就車而去,義無返傾。這正體現了我們人類不可征服的偉大精神,體現了人類在與自然界、與社會、與命運抗爭和博斗中所體現出來的不屈不撓、不可征服的偉大精神,偉大主題。(舉例:烏江邊的項羽、與鯊魚博斗的老人、聞一多等悲壯事跡)如果藝術失去了悲壯,就失去了尊嚴,失去了壯麗;如果一個民族失去了這種激情,失去了悲壯,就不可能強盛而只有懦弱!悲壯藝術是滋潤一個民族的必要養(yǎng)料。我們應該從悲壯藝術中吸取必需的營養(yǎng),在我們的個性構成中,既要有柔情似水的一面,更要有壯懷激烈的一面。例4《易水送別》闡釋文旨講解:44
這段講解渲染鋪陳課文主題情結,點化弘揚課文主旨境界,抒發(fā)教師自己的情懷,升華課文精神,也升華學生精神。這段講解渲染鋪陳課文主題情結,點化弘揚課文主旨境界,抒發(fā)教45三、提問(問題教學法)教師有目的地置疑,引起學生積極的定向思維的教學方法。教師的提問,要構起學生已有心理水平與新的學習需要之間的矛盾,發(fā)生認知沖突,引發(fā)關腦風暴。蘇格拉底稱之為“產婆術”。⒈提問確實將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引向要學習的內容上。⒉主問題能正確體現教學目標,關鍵問題能突出重點、難點和訓練要點。3.問題排列的序列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4.提問類型多樣靈活,能調動各個層次的學生參與應答。5.對學生的應答分析準確,反應迅速,評價得當。6.提問頻率和時機適度、適時。7.提問態(tài)度親切,表述清楚、明白,停頓合適。三、提問(問題教學法)46教師的行為/策略1.要公平的照顧到全班。2.一次不要問幾個問題。(便于學生思考、推理)3.問的問題不要太多。(學生具備所需的知識基礎)4.所提問題要包括不同能力水平。5.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
問什么、怎樣問、什么時候問教師的行為/策略47
認知性問題1、問題的類型理解性問題評價性問題創(chuàng)造性問題問題明確2、提問的方式難易適度有序漸進啟發(fā)3、理答引導提示認知481、問題的類型(1)認知性問題——導入新課、初讀課文、承啟教學環(huán)節(jié)溫故知新、銜接過度(2)理解性問題“《我的空中樓閣》是按作者那些觀察角度來組織材料的?”“《風景談》里‘沙漠駝玲’中‘猩紅大旗’如果換用‘鮮紅大旗’有什么區(qū)別嗎?”“《石壕吏》中‘婦啼一何苦’,她苦在哪里?”——講解課文、課內討論、課始預習、復習課文時1、問題的類型49(3)評價性問題“《裝在套子時的人》中,別里科夫的“套子”只是用來“套”自己嗎?“談悲劇時人們往往心里很難過,會流下同情的眼淚,但談《孔乙已》時,眼淚卻流不出來,這是為什么?”——復讀、結束課文,引入課文信息時(4)創(chuàng)造性問題“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來看,秦統一天下,在客觀上是有積極意義的,那么六國聯合抗秦是不是阻礙歷史的發(fā)展呢?”(《六國論》)“有人認為,愚公到底是無能的,你同意嗎?”(《愚公移山》)——鑒賞、引入課外信息時(3)評價性問題502、提問的方式(1)問題明確“錄取有兩種意見,蘇林教授同意哪一種?”(《第二次考試》)“孔乙已迂腐還是窮酸?”——“問”由隱含的已知信息和末知信息構成。(2)難易適度“辛亥革命波及未莊時,作為貧苦農民的阿Q,最突出的反應是什么?”——“最近發(fā)展區(qū)”原則,臺階、坡度“《背影》這篇文章沒有許多直接表達作者感情的語言,為什么我們卻能夠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感情?”“文中幾次寫到了‘我’流淚?!摇癁槭裁戳鳒I?‘我’的流淚使你感動的原因是什么?”2、提問的方式51(3)有序漸進★母子題:《桃花源記》母題:聯系當時社會背景,說說這篇課文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
子題:
a.作者用哪些詞句反映桃花源環(huán)境優(yōu)美、繁榮興旺?
b.上述描寫中,哪些句子證明桃花源人比“外人”幸福?
c.聯系《賣碳翁》、《蠶婦》想一想,在封建社會里,能不能實現桃花源式的生活?
d.既然不能實現,作者為什么還要描寫,著術成文?(3)有序漸進52★串聯式《陋室銘》導讀“讀完課文之后,對這間陋室的感覺如何?”(陋室不陋)“陋室為何不陋?文中哪句能回答這個問題?”(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這八個字哪個最關鍵?”(德馨)“作者的‘德馨’表現在哪里?”由此引出文中重點內容……★串聯式《陋室銘》導讀533、理答——教師收到信息(學生初步回答)后的反映,重在啟發(fā)、引導、提示。例示1《易水送別》理答師:高漸離是荊柯很要好的朋友,此時高漸離為何一言不發(fā)?生:此時無聲勝有聲,說出來反而破壞了氣氛。師:是高漸離怕說出來破壞氣氛,就干脆不說,來一個“此時無聲勝有聲”嗎?我問的是高漸離為何一言不發(fā),而不是問作者為何如此安排。生:高漸離此時非常傷心、難過,因此說不出話來。師:說的好。請舉一個與此相類似的例子。生:柳永《雨霖玲》中“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3、理答——教師收到信息(學生初步回答)后的反映,重在啟發(fā)、54師:不錯。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送別朋友時,也是抑郁無言,“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人在極度傷感、痛心之時往往說不出話。應該說高漸離此時的心情是非常復雜的,并不僅僅是傷心,還有對秦王的憤怒,對荊柯的理解和支持……示例2《故鄉(xiāng)》師問:“我”在回鄉(xiāng)途中是什么心緒?為什么有這樣的心緒?請從課文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來。(提示)生(1)答:“我”這次回鄉(xiāng)心緒不好,因為“我”這次是專為別他而來,我們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經公同賣給別姓了。生(2)答:因為天氣陰隱晦,荒村蕭索,所以“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師(提示、追問):哪一位同學回答正確呢?顯然是第一位。我問的是“我”心緒不好的主要原因,天氣不好當然影響一個人的心情,但是我們知道,自然環(huán)境是客觀的,人們由于心情不同,對環(huán)境的感受也不同……師:不錯。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送別朋友時,也是抑郁無言,“醉不成55(追問):那么,搬到謀食的外地也不一定要賣掉老屋,而這里卻把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賣掉了,反映了“我”的家境怎么樣?(提示隱含信息)答:家境衰落。師:不僅家境衰落,社會環(huán)境又怎樣呢?在課文中找出描寫社會環(huán)境的話來。答:“……橫著蕭索的村莊”。(追問):“蕭索的村莊”是什么樣子?把“橫著”改為“座落”好不好?答:蕭索的村莊就是荒涼、冷落的村莊,用:“橫著”寫出了村莊沒有生氣,象久臥的病人。改為“座落”就沒有這個味道了。師歸納:分析得好,家庭如此,社會如此,“我”在一個“陰晦”的日子回鄉(xiāng),怎能有好心緒呢?(追問):那么,搬到謀食的外地也不一定要賣掉老屋,而這里卻把56語文教學的發(fā)問模式一般有:從……找出……。從……歸納……。這個……說明了哪些……?說出……的道理。根據……思考……你認為……為什么?如果……會怎么樣?語文教學的發(fā)問模式一般有:57四、板書枝能1、板書的形式大體有主要板書和輔助板書兩種。主要板書要體現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表現課文結構形式和教師的教學思路。輔助板書是對主要板書的補充和解釋。2、板書的要求
(1)
應是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關鍵內容之精髓;(2)應是展現知識網絡、知識結構的提綱;(3)應是展現教學思路,遵循教學程序;(4)應做到形式美觀,直觀形象,布局合理。同時由于利用了文字、符號、線條、圖形的組合和呈現時間、顏色差異等,獨具吸引力,能集中學生注意,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啟發(fā)思維。板書高度概括教學內容,使知識系統化、簡約化,便于學生掌握教學要點,便于記錄和記憶。四、板書枝能58板書從表現形式分類,一般有四種類型:提綱式、表格式、圖示式和綜合式。板書設計的應用要點:要從教材內容出發(fā),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對象的特點,來確定板書設計的主題和結構。對教學內容要認真提煉,板書設計要具有概括性。板書設計要具有清晰的條理性。板書設計的形式要簡明易懂。板書從表現形式分類,一般有四種類型:提綱式、表格式、圖示式和59示例《中國石拱橋》板書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山東大集物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2024年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招聘真題
- 2024年麻城市市屬事業(yè)單位考試真題
- 2024年連云港市市屬事業(yè)單位考試真題
- 2024年貴州榕晟體育文化產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招聘聘筆試真題
- 2024年安康高新中等職業(yè)學校專任教師招聘真題
- 2024年安徽省第一輕工業(yè)學校專任教師招聘真題
- 窗簾購買安裝合同范本
- (一模)桂林市、來賓市2025屆高考第一次跨市聯合模擬考試 政治試卷(含答案詳解)
- 收購抵押吊車合同范本
- 2022年安徽省淮北市電焊工電焊工模擬考試(含答案)
- 有限空間作業(yè)安全培訓
- 泰國落地簽證申請表
- 神經內科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結業(yè)實踐技能考核指導標準
- GB/T 26081-2022排水工程用球墨鑄鐵管、管件和附件
- GB/T 36362-2018LED應用產品可靠性試驗的點估計和區(qū)間估計(指數分布)
- GA/T 1356-2018國家標準GB/T 25724-2017符合性測試規(guī)范
- 2022年“科技素養(yǎng)提升行動”知識競賽考試題庫700題(含各題型)
- 2022郵儲銀行綜合柜員(中級)理論考試題庫大全-上(單選、多選題)
- 【經典】銷售就是玩轉情商課件
- 如何進行社會調查研究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