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清水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清水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清水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清水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JC/T605—××××PAGEPAGE51清水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fair-facedconcreteJxxxxx-2020D清水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fair-facedconcreteJxxxxx-2020DB32/TXX-XX江蘇省地方標準 前言 根據(jù)蘇建科〔2020〕4號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關于下達《2019年度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標準設計編制修訂項目》(第二批)的通知”,由東南大學會同有關單位制定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清水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清水混凝土是直接利用成型后的自然質感作為飾面效果的混凝土,因原材料變化和波動對清水混凝土外觀質量可重復性、穩(wěn)定性的影響很大,且外觀質量評定標準參差不齊,為規(guī)范和提升清水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制備和應用,特制定本規(guī)程。本規(guī)程編制過程中,編制組搜集、總結現(xiàn)行相關行業(yè)及地方標準,并邀請專家研討,廣泛征求各相關單位意見,經(jīng)多次討論修改,最后經(jīng)審查定稿。本規(guī)程共12章,主要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與符號;3工程設計;4基本規(guī)定;5模板工程;6鋼筋工程;7混凝土原材料;8混凝土工程;9表面處理;10成品保護;11外觀質量分析與評定;12質量驗收;附錄A~附錄C。本規(guī)程主要起草人:錢春香、蔣亞清、芮雅峰、鄭春揚、張永勝、李偉、郭景強、王成、李進、麻秀星、管民良、龔斌文、韓向朝、于飛宇、王迎平、潘毅、巫亞明、吳定山、閔紫超、孟林、吉飛、邵凱模、郝哲昕、周橫一主編單位:東南大學參編單位:

目錄1總則 52術語 63基本規(guī)定 84工程設計 94.1建筑設計 94.2結構設計 95模板工程 115.1模板選擇 115.2模板設計 115.3模板制作 125.4脫模劑 135.5模板安裝 135.6模板拆除與維護 146鋼筋工程 157混凝土原材料 167.1水泥 167.2礦物摻合料 167.3粗骨料 177.4細骨料 177.5外加劑 187.6微生物抗泛堿劑 187.7顏料 197.8水 198混凝土工程 208.1配合比設計 208.2生產(chǎn)與運輸 218.3泵送、澆筑和振搗 238.4養(yǎng)護 249表面處理 2510成品保護 2710.1模板成品保護 2710.2鋼筋成品保護 2710.3混凝土成品保護 2711外觀質量分析與評定 2912質量驗收 3112.1混凝土原材料 3112.2模板 3112.3鋼筋 3412.4混凝土 36附錄A粉體原材料外觀圖像采集方法 39附錄B微生物抗泛堿劑 40附錄C清水混凝土外觀圖像采集方法 44本技術規(guī)程用詞說明 47引用標準名錄 48條文說明 51

1總則1.0.1為規(guī)范清水混凝土應用,提升清水混凝土性能,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保證工程質量,做到技術先進、經(jīng)濟合理、安全適用、節(jié)能環(huán)保,特制定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房屋和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軌道交通工程及裝配式清水混凝土工程。1.0.3清水混凝土工程的設計、施工與質量驗收,除執(zhí)行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行業(yè)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2術語2.0.1清水混凝土fair-facedconcrete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質感和精心設計施工的外觀質量實現(xiàn)內實外美效果的混凝土。2.0.2普通清水混凝土standardfair-facedconcrete表面無明顯氣孔和色差,對飾面效果無特殊要求的清水混凝土。2.0.3飾面清水混凝土decorativefair-facedconcrete表面顏色基本一致、無明顯氣孔,由有規(guī)律排列的對拉螺栓孔眼、明縫、蟬縫、假眼等組合形成的、以自然質感為飾面效果的清水混凝土。2.0.4裝飾清水混凝土decorativefair-facedconcrete表面形成裝飾圖案、鑲嵌裝飾片的清水混凝土。2.0.5彩色清水混凝土coloredfair-facedconcrete通過摻加顏料,采用特殊材料、模板等方式,形成具有特定外觀顏色的清水混凝土。2.0.6微生物抗泛堿劑microbialanti-efflorescenceagent基于微生物技術用于提升清水混凝土抗泛堿性能的外加劑。2.0.7標準色卡standardcolorcards是具有嚴謹?shù)纳岛蜏蚀_編號的色彩選擇、比對、溝通的工具。2.0.8色號colorcode標準色卡中具體的顏色編號。2.0.9清水混凝土設計顏色designcoloroffair-facedconcrete在施工前對清水混凝土外觀的預期顏色。2.0.10標準色卡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fromstandardcolorcards圖像各像素點灰度值與標準色卡灰度值的標準差。2.0.11自比色差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ofchromaticaberration圖像各像素點灰度值與該圖像平均灰度值的標準差。2.0.12清水混凝土色差chromaticaberrationoffair-facedconcrete清水混凝土外觀顏色與設計顏色的標準色卡標準差和自比色差標準差。2.0.13原材料色差chromaticaberrationofrawmaterials原材料外觀顏色與清水混凝土設計顏色的標準色卡標準差和自比色差標準差。

3基本規(guī)定3.0.1清水混凝土可分為普通清水混凝土、飾面清水混凝土和裝飾清水混凝土。裝飾清水混凝土的質量要求應由設計確定,也可參照普通清水混凝土或飾面清水混凝土的相關規(guī)定。3.0.2清水混凝土工程應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對于同一工程、飾面效果要求相同的清水混凝土,其材料和施工工藝應保持一致。3.0.3有防水和人防等要求的清水混凝土構件,必須采取防裂、防滲、防污染及封閉等措施,其措施不得影響混凝土飾面效果。3.0.4處于潮濕環(huán)境或干濕交替環(huán)境的混凝土,應選用非堿活性骨料,摻加抗泛堿劑,且混凝土中堿含量不應超過3.0kg/m3。3.0.5清水混凝土工程應在上一道施工工序質量驗收合格后再進行下一道施工工序。應建立各施工工序自檢和交接管理制度,對施工操作和管理人員逐級進行詳細施工技術交底。3.0.6清水混凝土關鍵工序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在實施過程中進一步優(yōu)化提高。3.0.7飾面清水混凝土、裝飾清水混凝土和彩色清水混凝土施工前,宜做樣板。

4工程設計4.1建筑設計4.1.1清水混凝土建筑設計應確定清水混凝土類型及應用范圍。清水混凝土構件尺寸宜標準化和模數(shù)化。4.1.2對于飾面清水混凝土和裝飾清水混凝土,應繪制構件詳圖,并應明確明縫、禪縫、對拉螺栓孔眼、裝飾圖案和裝飾片等的形狀、位置和尺寸。4.1.3清水混凝土的施工縫宜與明縫的位置一致。4.1.4對于影響清水混凝土飾面效果的關鍵或重要部位,應出具預留預埋專項設計文件。4.2結構設計4.2.1當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清水混凝土時,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年限不宜超過50年,清水混凝土結構的環(huán)境條件宜符合表4.2.1規(guī)定。表4.2.1清水混凝土結構的環(huán)境條件環(huán)境類別條件一室內正常環(huán)境二a室內潮濕環(huán)境,非嚴寒和非寒冷地區(qū)的露天環(huán)境、與無侵蝕性水直接接觸的環(huán)境b嚴寒和寒冷地區(qū)的露天環(huán)境、與無侵蝕性水或土壤直接接觸的環(huán)境4.2.2清水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的清水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30;2當鋼筋混凝土伸縮縫的間距不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規(guī)定時,清水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高于C40;3相鄰清水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宜一致;4無筋和少筋混凝土結構采用清水混凝土時,可由設計確定。4.2.3對于不同服役環(huán)境的清水混凝土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應符合表4.2.3的規(guī)定,允許偏差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的規(guī)定。表4.2.3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環(huán)境類別板、墻、殼梁、柱、桿一1520二a2025b25354.2.4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時,應考慮預應力錨具位置。4.2.5設計結構鋼筋時,應根據(jù)清水混凝土飾面效果對螺栓孔位的要求確定。4.2.6對于伸縮縫間距不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規(guī)定的樓(屋)蓋和墻體,其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平方向(長向)的鋼筋宜采用帶肋鋼筋,鋼筋間距宜適當減小,配筋率宜增加;2可根據(jù)工程的具體情況,采用設置后澆帶或跳倉施工等措施;3當采用后澆帶分段澆筑混凝土時,后澆帶施工縫宜設在明縫處,且后澆帶寬度宜為相鄰兩條明縫的間距。

5模板工程5.1模板選擇5.1.1模板體系應根據(jù)工程設計需求和具體情況確定。模板面板可采用膠合板、鋼板、塑料板、鋁板、玻璃鋼等材料,應滿足強度、剛度和周轉使用要求,且加工性能好;模板面板材質選擇時應考慮對清水混凝土表面質感的設計要求。5.1.2模板骨架材料可采用標準型材、木梁、鋼木組合梁、鋁梁等材料,應順直、規(guī)格一致,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且滿足受力要求。5.1.3模板之間的連接可采用模板夾具、螺栓等連接件。5.1.4對拉螺栓的規(guī)格、品種應根據(jù)混凝土側壓力、墻體防水、人防要求和模板面板等情況選用,選用的對拉螺栓應有足夠的強度。5.1.5對拉螺栓套管及堵頭應根據(jù)對拉螺栓的直徑進行確定,可選用塑料、橡膠、尼龍等材料。5.1.6明縫條可選用硬木、鋁合金、塑料等材料,截面宜為梯形。5.1.7內襯??蛇x用塑料、橡膠、玻璃鋼、聚氨酯等材料。5.1.8用于清水混凝土的模板除應執(zhí)行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組合鋼模板技術規(guī)范》GB/T50214、《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GB/T17656和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工程大模板技術標準》JGJ/T74、《鋼框膠合板模板技術規(guī)程》JGJ96的規(guī)定。5.2模板設計5.2.1模板分塊設計應滿足清水混凝土飾面效果的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外墻模板分塊宜以軸線或門窗口中線為對稱中心線,內墻模板分塊宜以墻中線為對稱中心線。2外墻模板上下接縫位置宜設于明縫處,明縫宜設置在樓層標髙、窗臺標高、窗過梁梁底標高、框架梁梁底標高、窗間墻邊線或其他分格線位置。3陰角模與大模板之間不宜留調節(jié)余量;當確需留置時,宜采用明縫方式處理。5.2.2單塊模板的面板分割設計應與蟬縫、明縫等清水混凝土飾面效果一致。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墻模板的分割應依據(jù)墻面的長度、高度、門窗洞口的尺寸、梁的位置和模板的配置高度、位置等確定,所形成的蟬縫、明縫水平方向應交圈,豎向應順直有規(guī)律。2當模板接高時,拼縫不宜錯縫排列,橫縫應在同一標高位置。3群柱豎縫方向宜一致。當矩形柱較大時,其豎縫宜設置在柱中心。柱模板橫縫宜從樓面標高開始向上作均勻布置,余數(shù)宜放在柱頂。4水平模板排列設計應均勻對稱、橫平豎直;對于弧形平面宜沿徑向輻射布置。5裝飾清水混凝土的內襯模板的面板分割應保證裝飾圖案的連續(xù)性及施工的可操作性。5.2.3模板結構設計除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工程大模板技術標準》JGJ/T74、《鋼框膠合板模板技術規(guī)程》JGJ96和《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169的規(guī)定。5.3模板制作5.3.1模板應按照加工設計圖和工藝文件進行制作,控制加工精度,模板表面應平整、方正,拼縫嚴密。5.3.2模板龍骨不宜有接頭。當確需接頭時,有接頭的主龍骨數(shù)量不應超過主龍骨總數(shù)量的50%。5.3.3木模板材料應干燥,切口宜刨光。5.3.4模板加工后宜預拼,應對模板平整度、外形尺寸、相鄰板面高低差以及對拉螺栓組合情況等進行校核,校核后應對模板進行編號。5.3.5模板應置于平整場地堆放,避免變形和污染,若發(fā)生變形破損應及時更換。5.4脫模劑5.4.1脫模劑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要求:1同一工程使用的脫模劑應為同一廠家、同一批次、同一品種。2脫模劑應滿足清水混凝土表面質量的要求,不引起混凝土表面起粉和產(chǎn)生氣泡,不改變混凝土表面的顏色,且不污染和銹蝕模板。3脫模劑應具有改善混凝土表面質量效果的功能,且容易脫模、涂刷方便、保護模板光潔、易干燥和便于用后清理。4脫模劑的使用應考慮模板的種類、所要求的混凝土表面效果和現(xiàn)場施工條件。5脫模劑在模板表面的接觸角宜為70°~120°。5.4.2脫模劑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1脫模劑施工前應對模板表面質量進行檢查,應在確認表面質量符合要求后開始施工,與混凝土接觸的模板內表面不得有任何污損。2模板表面經(jīng)檢查合格后開始施工適宜的脫模劑,脫模劑的施工可采用噴涂或刷涂,涂層應薄而均勻,無漏刷、無掛流,大面、小面、夾角處不得漏涂。3暫時不用的涂完脫模劑的模板宜覆蓋保護面板,防止板面受到二次污染。4涂過脫模劑的模板遇雨淋或其他因素失效后必須補涂。5脫模劑涂刷施工時必須避免涂刷在鋼筋、預埋件上。6一套模板其脫模劑的周轉次數(shù)應一致,要重涂應一起重涂。5.5模板安裝5.5.1模板安裝前,應進行下列工作:1檢查面板清潔度。2清點模板和配件的型號、數(shù)量。3核對明縫、蟬縫、裝飾圖案的位置。4檢查模板內側附件連接情況,附件連接應牢固。5復核基層上內外模板控制線和標高。5.5.2模板安裝應符合施工設計要求,位置準確、穩(wěn)定牢固,接縫嚴密,不應漏漿。5.5.3對拉螺栓安裝應位置正確、受力均勻。5.5.4應對模板面板、邊角和已成型清水混凝土進行保護。5.6模板拆除與維護5.6.1清水混凝土模板的拆除與維護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和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工程大模板技術規(guī)程》JGJ74、《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169的規(guī)定。

6鋼筋工程6.0.1鋼筋工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鋼筋品種、規(guī)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不應影響保護層厚度;2鋼筋綁扎材料宜選用20#~22#無銹綁扎鋼絲;3鋼筋墊塊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顏色應與清水混凝土外觀顏色接近。6.0.2鋼筋原材料及半成品、成品均應表面清潔、無浮銹、無片狀或顆粒狀老銹,存放過程中應上蓋下墊,避免雨水造成鋼筋銹蝕或污染。6.0.3鋼筋保護層墊塊宜呈梅花形布置,減小與模板的接觸面積,同一部位的墊塊形狀、尺寸應保持一致,布置均勻、間距一致。6.0.4每個鋼筋交叉點均應綁扎,綁扎鋼絲不得少于兩圈,扎扣和扎絲尾端應朝向構件截面內側。6.0.5定位鋼筋的端頭應涂刷防銹漆,并應套上與混凝土顏色接近的護套。6.0.6鋼筋加工應考慮疊放位置和穿插順序;應考慮鋼筋接頭形式、接頭位置、搭接長度、錨固長度對鋼筋綁扎的影響,通長鋼筋應考慮端頭彎鉤方向,保證鋼筋總長度、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規(guī)定。6.0.7鋼筋安裝后應做好防雨雪沖淋、防污染、防變形的措施。6.0.8鋼筋安裝后應校正鋼筋尺寸,避免觸碰模板和對拉螺栓。6.0.9鋼筋安裝時,應綜合考慮預應力構件位置與鋼筋保護層厚度;為避讓預應力構件、預留預埋件,鋼筋位置需要微調時,應滿足保護層厚度的要求。6.0.10鋼筋連接不宜在已搭設的模板上進行焊接施工。必須現(xiàn)場焊接時,應做好保護措施。焊接過程中,嚴禁損傷、污染模板。6.0.11當梁、柱、墻中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大于50mm時,宜對保護層采取有效的構造措施。當在保護層內配置防裂、防剝落的鋼筋網(wǎng)片時,網(wǎng)片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25mm。

7混凝土原材料7.1水泥7.1.1應選用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白色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的規(guī)定。白色硅酸鹽水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白色硅酸鹽水泥》GB/T2015的規(guī)定。彩色硅酸鹽水泥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彩色硅酸鹽水泥》JC/T870的規(guī)定。同一工程的水泥宜為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強度等級、同一熟料磨制。7.1.2宜選用低堿且試配混凝土新拌漿體初始含氣量不宜大于3%的水泥品種。7.1.3對粉體樣品進行圖像采集,采集方法見附錄A,采集后對圖像進行分析和評定,見本規(guī)程第11章。每批次水泥的標準色卡標準差偏差小于12;自比色差標準差偏差小于6;不同批次間水泥自比色差標準差偏差小于0.5。7.1.4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不宜大于28%,比表面積宜控制在320m2/kg~350m2/kg范圍內,燒失量不宜大于3.0%,堿含量不宜大于0.6%。7.1.5其他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的規(guī)定。7.2礦物摻合料7.2.1清水混凝土用礦物摻合料宜選用低鈣粉煤灰和?;郀t礦渣粉,同一工程用礦物摻合料宜為同一品種、同一等級、同一廠家。7.2.2對粉體樣品進行圖像采集,采集方法見附錄A,采集后對圖像進行分析和評定,見本規(guī)程第11章。粉煤灰和?;郀t礦渣粉標準色卡標準差偏差小于18;自比色差標準差偏差小于6,不同批次間礦物摻合料自比色差標準差偏差小于0.5。7.2.3宜采用I級或II級粉煤灰,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1選用II級粉煤灰時,粉煤灰燒失量不宜大于5.0%;2摻用粉煤灰的試配混凝土新拌漿體初始含氣量不宜大于3%;3粉煤灰其他性能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規(guī)定。7.2.4礦粉宜采用S95級,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1比表面積宜為400m2/kg~500m2/kg;2摻用礦粉的試配混凝土新拌漿體初始含氣量不宜大于3%;3礦粉其他性能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砂漿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GB/T18046的規(guī)定。7.2.5當使用其他礦物摻合料時,硅灰的技術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砂漿和混凝土用硅灰》GB/T27690的規(guī)定,石灰石粉的技術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砂漿和混凝土中的石灰石粉》GB/T35164的規(guī)定,天然沸石粉的技術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和砂漿用天然沸石粉》JG/T566的規(guī)定。礦物摻合料的使用還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礦物摻合料應用技術規(guī)范》GB/T51003的規(guī)定,并滿足清水混凝土試驗要求。除上述說明以外的其他礦物摻合料應經(jīng)充分試驗驗證,在確定滿足清水混凝土要求后使用,并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7.3粗骨料73.1同一工程宜選用同一料源和同一巖石種類的天然粗骨料,粗骨料性能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建工行業(yè)建設標準《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169、電力行業(yè)標準《水電水利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DL/T5306的規(guī)定。7.3.2粗骨料顏色應均勻,表面應潔凈。7.3.3密度范圍宜在2700kg/m2~2750kg/m2。7.3.4宜選取5mm~25mm連續(xù)級配。7.3.5其他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設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規(guī)定。7.4細骨料7.4.1同一工程應選用同一料源的河砂。細骨料質量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建工行業(yè)建設標準《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169、電力行業(yè)標準《水電水利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DL/T5306的規(guī)定。7.4.2宜選級配Ⅱ區(qū)的中砂,細度模數(shù)宜控制在2.6~3.1。7.4.3其他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設用砂》GB/T14684的規(guī)定。7.5外加劑7.5.1同一工程應選用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的外加劑。7.5.2清水混凝土外加劑的使用應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劑》和《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的規(guī)定,嚴禁使用含有氯鹽、硫酸鹽的早強劑。7.5.3外加劑不應影響混凝土顏色,不應促進泛堿現(xiàn)象的發(fā)生。7.5.4摻用外加劑的試配清水混凝土新拌漿體初始含氣量不宜大于3%。7.5.5宜采用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減水率不宜小于25%,摻減水劑新拌漿體含氣量不宜大于3%,泌水率宜控制在5%~10%。7.5.6在清水混凝土新拌漿體的初始含氣量高于3%時,宜摻用聚醚類消泡劑控制含氣量。7.5.7對符合表4.2.1中二-b類環(huán)境條件的清水混凝土,具有防凍要求,宜選用三萜皂甙類引氣劑。7.5.8其他性能要求應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T50119的規(guī)定。7.6微生物抗泛堿劑7.6.1同一工程使用的微生物抗泛堿劑應為同一廠家、同一批次、同一品種,7.6.2微生物抗泛堿劑為粉劑,應松散、無結塊。7.6.3微生物抗泛堿劑使用的菌種應安全、有效,不應包含采用基因工程等手段獲得的微生物。7.6.4微生物抗泛堿劑急性經(jīng)口毒性作用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急性經(jīng)口毒性試驗》GB15193.3和《化學品急性經(jīng)口毒性試驗方法》GB/T21603執(zhí)行。7.6.5微生物抗泛堿劑不應影響混凝土顏色,每千克硅酸鹽水泥的有效微生物摻入量宜為4×1010CFU~8×1010CFU,具體摻量應根據(jù)硅酸鹽水泥的品種、用量通過試驗確定。7.6.6微生物抗泛堿劑的勻質性指標及摻微生物抗泛堿劑混凝土的性能指標見附錄B。7.7顏料7.7.1清水混凝土有特殊顏色要求時可使用顏料,同一工程使用的顏料應為同一廠家、同一批次、同一品種。7.7.2選用顏料時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氧化鐵顏料》GB/T1863、《氧化鉻綠顏料》GB/T20785和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和砂漿用顏料及其試驗方法》JC/T539的規(guī)定。7.8水7.8.1應采用無色的飲用水或自來水,不得采用海水。7.8.2水中次氯酸鹽含量不宜高于0.5ppm,不宜含有引氣組分。7.8.3其他指標應符合《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的規(guī)定。

8混凝土工程8.1配合比設計8.1.1固體原材料密度差不宜大于1200kg/m3,且原材料之間不應發(fā)生會產(chǎn)生氣泡的化學反應。8.1.2清水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與調整除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和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按設計要求選擇清水混凝土外觀顏色在標準色卡中的色號,根據(jù)清水混凝土設計顏色選材,對清水混凝土外觀顏色進行試配,制作清水混凝土樣板;2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要求應符合表8.1.2的規(guī)定;表8.1.2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要求強度等級最小膠凝材料用量(kg/m3)最大膠凝材料用量(kg/m3)水膠比單位用水量(kg/m3)C30-C40(不包括C40)360400≤0.45≤165C40-C50(不包括C50)450C50-C605003用于清水混凝土配制的粉煤灰最大摻量不宜大于35%,高爐礦渣粉不宜大于45%,其他礦物摻合料的摻量應根據(jù)試驗確定。4采用擬選原材料和配合比進行拌合物試配時,新拌漿體性能指標應符合本規(guī)程8.2.4中規(guī)定;使用符合規(guī)定的拌合物制作清水混凝土樣板,直至硬化清水混凝土外觀質量符合本規(guī)程12.4的規(guī)定;5應考慮工程所處環(huán)境,根據(jù)抗碳化、抗凍害、抗硫酸鹽、抗鹽害、抑制堿-骨料反應等對清水混凝土耐久性和長期外觀美學產(chǎn)生影響的因素進行配合比設計;6對符合表4.2.1中二-a類環(huán)境條件的清水混凝土,建議使用微生物抗泛堿劑,進行配合比設計時水膠比應降低0.01~0.03,并通過試驗確定。8.2生產(chǎn)與運輸8.2.1混凝土原材料進場和貯存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原材料進場時,供方應按規(guī)定批次向需方提高質量證明文件,質量證明文件包括型式檢驗報告、出廠檢驗報告與合格證等,外加劑、微生物抗泛堿劑、顏料等產(chǎn)品還應提供使用說明書。同一種原材料宜一次進場。2應采用獨立、專用的原材料儲備倉。3水泥、摻合料應按品種、等級、生產(chǎn)廠家等分別貯存,不應混存,應采取防雨、防塵措施。4骨料應按品種、規(guī)格和生產(chǎn)廠家等使用專用堆場,并采用能排水的硬質地面和遮雨、防塵措施。5外加劑、微生物抗泛堿劑、顏料應按品種、生產(chǎn)廠家分別貯存,貯存的容器和管道不宜采用鐵質材料,并有遮雨、防塵、防曬和防凍措施,液態(tài)外加劑使用前攪拌均勻。6原材料進場應有明確標識,標明材料的名稱、品種、生產(chǎn)廠家、生產(chǎn)日期和進場時間。8.2.2原材料計量應采用電子自動計量設備,計量設備應檢定合格,并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進行準確稱量,設備精度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施工機械與設備混凝土攪拌站(樓)》GB10171的規(guī)定,計量偏差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預拌混凝土》GB/T14902、《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的規(guī)定。8.2.3混凝土攪拌除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宜采用專用生產(chǎn)線。2選用的攪拌機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攪拌機》GB/T9142的規(guī)定,拌合物攪拌時間應比普通混凝土延長20s~30s。3同一視覺范圍內所用清水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備環(huán)境、出機溫度及拌合物狀態(tài)應一致。4水泥入機溫度不宜大于55℃。5混凝土攪拌的環(huán)境溫度高于35℃時,原材料的溫度不宜高于40℃。6混凝土攪拌的環(huán)境溫度低于0℃時,攪拌水可采用不高于60℃的熱水,且攪拌時間可適當延長;粗骨料、細骨料中不應含有冰塊,應對粗骨料、細骨料采取預熱措施。7投料和攪拌順序宜為:先投入骨料、水泥和礦物摻合料,如需添加微生物抗泛堿劑和顏料,應和水泥等一起投入,攪拌均勻后再加水和外加劑,充分拌合至均勻無色差??偘韬蠒r間不應少于90s。8配制不同顏色混凝土前后,應將攪拌機內洗凈。8.2.4清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執(zhí)行,拌合物出廠時性能除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和《預拌混凝土》GB/T14902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拌合物顏色應均勻一致,同一工程混凝土無可見顏色差別;2坍落度經(jīng)時損失不宜大于20mm/h,并滿足運輸和施工要求;3泌水率宜控制在5%~10%;4初始含氣量為不宜大于3%;5初凝、終凝時間應滿足現(xiàn)場施工要求。8.2.5清水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執(zhí)行,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執(zhí)行。清水混凝土成型后物理力學性能和耐久性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的規(guī)定,外觀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8.2.6清水混凝土拌合物的運輸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宜采用專用攪拌運輸車,裝料前容器內應清潔、無積水。2運輸車應具備防凍、防曬等功能。3在運輸過程中,防止拌合物發(fā)生分層、離析等現(xiàn)象,嚴禁添加配合比以外的水和外加劑。4采用泵送施工時,其運輸能力應保證混凝土泵送工作的連續(xù),運輸時間不宜超過90min。8.3泵送、澆筑和振搗8.3.1混凝土泵送時,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JGJ/T10執(zhí)行。8.3.2混凝土澆筑除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混凝土結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04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入模時拌合物顏色均勻,無明顯色差。2清水混凝土澆筑前應先清理模板內垃圾,保持模板內清潔、無積水。3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宜高于30℃;冬期施工時,混凝土的出機溫度不宜低于10℃,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應低于5℃。4在澆筑中,應確?;炷辆鶆?、密實,防止蜂窩、麻面。對于預留預埋件和鋼筋過密處,應預先制訂輸送、布料等澆筑方案。5同一區(qū)域的混凝土,應先豎向結構后水平結構,澆筑宜連續(xù)進行,分層厚度不宜超過500mm,前后兩次澆筑間隔時間嚴禁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6門窗洞口的混凝土澆筑,應從洞口兩側對稱下料、同時澆筑,宜避免窗模偏位或壓力不均勻產(chǎn)生變形。7墻、柱澆筑時,宜先在根部鋪厚度為30mm~50mm的同配合比水泥砂漿,再澆筑混凝土。8當構件交接部位混凝土強度等級有差異時,應在交界區(qū)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措施應牢固可靠,防止不同等級混凝土相互流淌,分隔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9后續(xù)清水混凝土澆筑前,應先剔除施工縫處松動石子或浮漿層,剔鑿后應清理干凈。10雨季施工應制定相應的防護及排水措施,嚴禁暴雨時澆筑混凝土。8.3.3混凝土振搗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應采用機械振搗,不應漏振和過振。2采用振搗棒進行振搗時,宜采用二次振搗法,振搗時應做到“快插慢拔”,每次插入振搗的時間宜為20s~25s,頻率宜為10000次/min~12000次/min,幅度宜為1.0mm~1.2mm,并以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出現(xiàn)氣泡,表面不泛出灰漿為準。3混凝土振點應從中間開始向邊緣分布,且布棒均勻,層層搭扣,遍布澆筑的各個部位,并應隨澆筑連續(xù)進行,且插入下層混凝土中的深度宜為50mm~100mm。4振搗時不得碰撞鋼筋、模板、預埋件和止水帶等;振搗棒移位間距不超過振動半徑的1.5倍,與側模保持50mm~100mm的距離。5澆筑門窗洞口等預留洞口時,沿洞口兩側均勻對稱下料,振動棒距洞邊不小于300mm,從兩側同時振搗。6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梁、板宜采用附著式振搗器并輔以插入式振搗器的方式振搗。8.4養(yǎng)護8.4.1混凝土終凝后先帶模淋水養(yǎng)護,上表面覆蓋或噴霧保濕養(yǎng)護,至混凝土在同條件試塊強度達到3MPa(冬季不小于4MPa)時方可拆模。8.4.2拆模后應立即對新暴露的混凝土表面采用自動噴淋水霧、土工布覆蓋噴淋灑水、覆貼節(jié)水保濕養(yǎng)護膜、嚴密包裹塑料薄膜等措施進行補水或保濕養(yǎng)護,不宜采用噴涂養(yǎng)護劑養(yǎng)護,對同一視覺范圍內的清水混凝土應采用相同的養(yǎng)護措施,養(yǎng)護用水應潔凈、養(yǎng)護用覆蓋物不得掉色。8.4.3在曝曬、氣溫驟降等情況下,混凝土芯部與表面、表面與環(huán)境之間溫差均不宜大于20℃?;炷帘砻媾c養(yǎng)護水溫差不宜大于15℃。8.4.4當日最低溫度低于5℃時,不宜采用灑水自然養(yǎng)護方式,可采用表面覆蓋塑料薄膜、阻燃草簾等相結合的保溫、保濕、防風養(yǎng)護。8.4.5清水混凝土養(yǎng)護試件不宜小于14d。8.4.6預制清水混凝土制品的蒸汽養(yǎng)護、蒸壓養(yǎng)護應符合《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01的規(guī)定。對于摻微生物抗泛堿劑的清水混凝土不應采用蒸汽養(yǎng)護、蒸壓養(yǎng)護方式。

9表面處理9.0.1對局部不符合本規(guī)程12.4規(guī)定的部位應進行處理,且應由施工單位編寫方案、做樣板,經(jīng)監(jiān)理(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同意后實施。9.0.2表面修補的施工工藝可參考以下方法,修補后部位應無明顯修補痕跡:1外觀氣孔處理:采用與原混凝土同配比減砂石的水泥漿刮補墻面,待硬化后,用細砂紙均勻打磨,用水沖洗潔凈。2螺栓孔眼處理:清理螺栓孔眼表面,將原堵頭放回孔中,采用專用刮刀取界面劑的稀釋液調制同配比減石子的水泥砂漿刮平周邊混凝土面,待砂漿終凝后擦拭混凝土表面浮漿,取出堵頭,噴水養(yǎng)護;界面劑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界面處理劑》JC/T907的規(guī)定。3漏漿部位處理:清理混凝土表面松動的砂,用刮刀取界面劑的稀釋液調制成顏色與混凝土基本相同的水泥膩子抹于需處理部位。待膩子終凝后用砂紙磨平,刮至表面平整,陽角順直,噴水養(yǎng)護。4明縫處脹模、錯臺處理:用鏟刀鏟平,打磨后用水泥漿修復平整。明縫處拉通線,切割超出部分,對明縫上下陽角損壞部位先清理浮渣和松動混凝土,再用界面劑的稀釋液調制同配比減石子砂漿,將明縫條平直嵌入明縫內,將砂漿填補到處理部位,用刮刀壓實刮平,上下部分分次處理;待砂漿終凝后,取出明縫條,及時清理被污染混凝土表面,噴水養(yǎng)護。5螺栓孔的封堵:采用三節(jié)式螺栓時,中間一節(jié)螺栓留在混凝土內,兩端的錐形接頭拆除后用補償收縮防水水泥砂漿封堵,并用專用封孔模具修飾,使修補的孔眼直徑、孔眼深度與其他孔眼一致,并噴水養(yǎng)護。采用通絲型對拉螺栓時,螺栓孔用補償收縮水泥砂漿和專用模具封堵,取出堵頭后,噴水養(yǎng)護。9.0.3普通清水混凝土和飾面清水混凝土表面應涂刷透明保護涂料,涂料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結構防護用成膜型涂料》JG/T335、《混凝土結構防護用滲透型涂料》JG/T337的規(guī)定。9.0.4保護涂料技術指標應符合表9.0.4規(guī)定,應優(yōu)先選擇環(huán)保材料進行施工。表9.0.4保護涂料技術指標技術項目技術指標固體含量,%≥20吸水率比,%≤20滲透性(標準狀態(tài)),mm≤2,無水跡無變色滲透性(熱處理),mm≤2,無水跡無變色滲透性(低溫處理),mm≤2,無水跡無變色滲透性(紫外線處理),mm≤2,無水跡無變色滲透性(酸處理),mm≤2,無水跡無變色滲透性(堿處理),mm≤2,無水跡無變色VOC,g/l≤200游離甲醛,g/kg≤0.1可溶性鉛,mg/kg≤90可溶性鎘,mg/kg≤75可溶性鉻,mg/kg≤60可溶性汞,mg/kg≤609.0.5保護涂料涂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涂層應分底層、中間涂層和罩面三層,總厚度150μm±20μm。涂層應色澤均勻、平整光滑,無流墜、刷痕。9.0.6保護涂料施工應按產(chǎn)品說明書的要求執(zhí)行,同一視覺范圍內涂料及施工工藝應保持一致。9.0.7保護涂料使用可參照下列方法:1基層處理:打磨清除基層附著物,去除油污和污染物、風化物、藻類和苔蘚。2用刷子或滾筒進行施工時,應浸滿保護涂層。一般涂刷二次,二次涂刷應在前次涂刷面未干時進行。3剛涂刷過的混凝土表面,確保5小時內不受雨淋、強風和日光曝曬。

10成品保護10.1模板成品保護10.1.1模板面板不得污染或損壞,模板邊角和面板應有保護措施,運輸過程中應采用護角保護;模板上不得堆放重物。10.1.2模板應有專用場地堆放,存放區(qū)應有排水、防水、防潮、防火等措施。大模板的堆放場地宜設置模板插架,采用面對面插板式存放。10.1.3清水混凝土模板膠合板面板切口處應涂刷封邊漆,螺栓孔眼處應有保護墊圈。10.1.4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對面板的保護,吊裝過程中應采取隔離防護措施,防止鋼筋、鋼管腳手架等對模板面板造成的機械性損傷,吊裝模板時應避免繩索等對模板邊的損壞。10.1.5拆模后模板應及時清灰,涂刷脫模劑。10.2鋼筋成品保護10.2.1鋼筋半成品應分類擺放、及時使用,存放環(huán)境應干燥、清潔;露天堆放時應有防雨雪措施,預留插筋及墻體鋼筋應有臨時防雨雪措施。10.2.2對于鋼筋、墊塊、預埋件等,澆筑前對其位置進行復核,澆筑不得對其位置造成影響,且安排專人看護。10.2.3主筋采用直螺紋連接時,絲頭應帶好保護帽。10.2.4涂刷脫模劑時,不得涂刷在鋼筋上。10.3混凝土成品保護10.3.1各項施工工序不得損傷或污染已完成的清水混凝土成品。10.3.2清水墻、柱水平施工縫處,每次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宜采取截水引流措施,保護已澆筑的混凝土成品。10.3.3拆模時不得碰撞混凝土表面,嚴禁隨意剔鑿成品清水混凝土表面,確需剔鑿時,應制定專項施工措施;底模內混凝土應滿足強度要求后方可拆模;拆模前應先拆卸對拉螺栓的兩端配件再拆模,模板應輕拆輕放。10.3.4拆模后應對易磕碰的陽角部位采用多層板、塑料等硬質材料進行保護。10.3.5拆模后應及時封堵螺栓孔,封堵應密實、平整、規(guī)則,整體觀感效果符合設計要求。10.3.6當掛架、腳手架、吊籃等與成品清水混凝土表面接觸時,應使用墊襯保護。10.3.7為防止人為涂抹、亂寫、亂畫造成二次污染,應掛設明顯成品保護標識。

11外觀質量分析與評定11.0.1圖像采集方法見附錄C,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采集數(shù)量:同一類型構件,不超過100個為一批,每批應抽查構件數(shù)量的30%,且不應少于5個。2采集范圍:應選取構件的視野可見范圍區(qū)域進行采集,采集區(qū)域的環(huán)境條件應保持一致。3無人機采集時的環(huán)境條件:溫度應為-10℃~40℃,光照強度、光線照射角度應保持一致;風速不應高于10m/s,不應在雨、雪、霧、雷電等天氣進行,采集面表面潮濕度不應大于20%。4掃描儀采集時的環(huán)境條件:溫度應為10℃~40℃;采集面表面潮濕度不應大于20%。11.0.2表面裂縫分析和評定方法采用軟件將清水混凝土外觀圖像二值化處理后讀取裂縫最大長度、最大寬度,計算裂縫面積和平均寬度,軟件宜選取Image-J、Image-ProPlus。11.0.3氣孔分析應按下列步驟執(zhí)行:1圖像預處理:應在像控點或像控線的區(qū)域內選取一條直線,使不同圖像中對應的直線重疊以拼接圖像,獲得清水混凝土全表面圖像;將采集的清水混凝土外觀圖像導入圖像分析軟件,軟件宜選取Image-J、Image-ProPlus。2校正尺寸:根據(jù)標尺,采用軟件對清水混凝土圖像進行尺寸校正,將清水混凝土實際尺寸值輸入、等效代替軟件中的圖像尺寸,進而標注出現(xiàn)場清水混凝土結構的尺寸及其表面的氣孔直徑。3分析氣孔:圖像二值化處理后,通過軟件查看并輸出統(tǒng)計結果,包括表面氣孔面積率P、最大氣孔直徑Dmax。4計算氣孔分布標準差:將圖像均勻劃分為5×5份子圖像,測出每個子圖像的表面氣孔面積率后求標準差,標準差計算公式為:SP=i=15j=15式中:Sp為外觀圖像的氣孔分布標準差,Pi,j為混凝土外觀圖像第i行第j列子圖像的表面氣孔面積率;P為子圖像表面氣孔面積率11.0.4氣孔評定應符合表11.0.4-1和11.0.4-2的規(guī)定:表11.0.4-1清水混凝土外觀氣孔質量評定標準評定等級P-I級P-Ⅱ級P-Ⅲ級評定標準Dmax≤4mm且P≤0.2%4mm<Dmax≤8mm且P≤0.2%Dmax>8mm或P>0.2%表11.0.4-2清水混凝土外觀氣孔分布評定標準評定等級P-A級P-B級P-C級評定標準Sp≤0.100.10<SP≤0.15SP>0.1511.0.5色差分析應按下列步驟執(zhí)行:1圖像預處理:應在像控點或像控線的區(qū)域內選取一條直線,使不同圖像中對應的直線重疊以拼接圖像,獲得清水混凝土全表面圖像。采用Image-ProPlus剔除氣孔和裂縫。2色差計算:將圖像導入MATLAB軟件,編輯灰度標準差公式,對圖像像素點進行計算,輸出計算結果。自比色差標準差S0和標準色卡標準差S1和計算公式為:S0=i=1S1=i=1式中:S0為混凝土與標準色卡的自比色差標準差;S1為標準色卡標準差;M、N分別為混凝土實拍圖像的灰度圖像的總行數(shù)和總列數(shù);G(i,j)為混凝土實拍圖像的灰度圖像各像素點的灰度值;G為表面各像素點的灰度平均值;GR11.0.6色差評定應符合表11.0.6-1和11.0.6-2的規(guī)定。表11.0.6-1清水混凝土外觀色差均一性評定標準評定等級C-I級C-Ⅱ級C-Ⅲ級評定標準S0≤1.61.6<S0≤2.4S0>2.4表11.0.6-2清水混凝土外觀設計顏色評定標準評定等級C-A級C-B級C-C級評定標準S1≤44<S2≤6S3>6

12質量驗收12.1混凝土原材料12.1.1水泥和礦物摻合料進場時,應對其品種、技術指標、出廠日期等信息進行檢查;色差的檢驗應按本規(guī)程附錄C和第11章執(zhí)行,檢驗結果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7章規(guī)定,其他技術指標的檢驗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和《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中規(guī)定。12.1.2粗骨料、細骨料、外加劑和水的性能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7章的規(guī)定外,其他性能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和《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中規(guī)定。12.1.3采用氧化鐵顏料配制清水混凝土時,其技術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氧化鐵顏料》GB/T1863的規(guī)定;當采用氧化鉻綠顏料時,其技術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氧化鉻綠》GB/T20785的規(guī)定;當采用其他粉狀或漿狀顏料時,其技術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和砂漿用顏料及其試驗方法》JC/T539的規(guī)定。檢查數(shù)量:按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批號連續(xù)進場的顏料,不超過5t為一批,每批抽樣不應少于一次。檢驗內容:檢驗質量證明文件和抽樣檢查報告。12.1.4微生物抗泛堿劑進場時,應按規(guī)定批次驗收出廠檢驗報告、型式檢驗報告。微生物抗泛堿劑質量檢驗應按本規(guī)程附錄B的規(guī)定執(zhí)行,檢驗項目應包括:氫氧化鈣轉化率、受檢混凝土含氣量和泛堿面積率。檢查數(shù)量:按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批號連續(xù)進場的顏料,不超過10t為一批,每批抽樣不應少于一次。檢驗內容:檢驗質量證明文件和抽樣檢查報告。12.2模板12.2.1清水混凝土模板制作與拼裝尺寸的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表12.2.1-1、12.2.1-2、12.2.1-3和12.2.1-4的規(guī)定,組拼合格的模板應在其背面進行編號。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表12.2.1-1清水混凝土模板制作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普通清水混凝土飾面清水混凝土1模板高度±2±2尺量2模板寬度±1±1尺量3整塊模板對角線≤3≤3塞尺、尺量4單塊板面對角線≤3≤2塞尺、尺量5板面平整度322m靠尺、塞尺6邊肋平直度222m靠尺、塞尺7相鄰面板拼縫高低差≤1.0≤0.5平尺、塞尺8相鄰面板拼縫間隙≤0.8≤0.8塞尺、尺量9連接孔中心距±1±1游標長尺10邊框連接孔與板面距離±0.5±0.5游標卡尺表12.2.1-2柱頭模板組拼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模板標高+3尺量立面垂直度+3用2m垂直檢測尺檢查平面平整度+32m靠尺,塞尺量模內陰角方正2直角檢測尺檢查柱頭模板與柱表面縫隙0.6塞尺量表12.2.1-3梁、頂板模板組拼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梁底模板標高+3尺量模板寬度1尺量模板平整度22m靠尺,塞尺量邊肋平直度22m靠尺,塞尺量相鄰面板拼縫高度差≤1平尺或塞尺量相鄰面板拼縫間隙≤1塞尺量連接孔中心距±1游標卡尺量表12.2.1-4拼裝式大模板組拼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模板標高+1、-2尺量模板寬度2尺量相鄰面板拼縫高度差≤0.5平尺、塞尺模板平整度22m靠尺,塞尺量相鄰面板拼縫高度差≤0.8平尺或塞尺量相鄰面板拼縫間隙≤0.8塞尺量12.2.2模板安裝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表12.2.2的規(guī)定。檢査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表12.2.2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裝尺寸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普通清水混凝土飾面清水混凝土1軸線位移墻、住、梁43尺量2截面尺寸墻、柱、梁±4±3尺量3標高±5±3水準儀、尺量4相鄰板面高低差32尺量5模板垂直高度不大于5m43經(jīng)緯儀、線墜、尺量大于5m656表面平整度32塞尺、尺量7陰陽角方正32方尺、塞尺順直32線尺8預留洞口中心線位移86拉線、尺量孔洞尺寸+8,0+4,09預埋件、管、螺栓屮心線位移32拉線、尺量10門窗洞口中心線位移85拉線、尺量寬、高±6±4對角線8612.2.3脫模劑進場時,應按規(guī)定批次驗收出廠檢驗報告、型式檢驗報告。性能指標應符合《混凝土制品用脫模劑》JC/T949的規(guī)定。檢査數(shù)量:按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批號連續(xù)進場的顏料,不超過2t為一批,每批抽樣不應少于三次。檢驗方法:檢驗質量證明文件和抽樣檢查報告。12.2.2模板板面應干凈,脫模劑應涂刷均勻、無流墜。澆筑混凝土前,脫模劑應失效、無污染、無漏刷。模板間的拼縫應平整、嚴密,模板支撐應設置正確、連接牢固。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査。檢査方法:觀察。12.3鋼筋12.3.1進場鋼筋質量與檢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和《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的規(guī)定和設計要求。12.3.2鋼筋連接質量與檢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18和《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JGJ107的規(guī)定和設計要求。12.3.3鋼筋加工主控項目的質量與檢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和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的規(guī)定。加工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表12.3.3的規(guī)定。檢驗數(shù)量:同一設備加工的同一類型鋼筋,每工作班抽查10%,且不應少于3件。表12.3.3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尺量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15尺量箍筋內凈尺寸-3、+2尺量12.3.4鋼筋表面應清潔、無浮銹、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不應被模板脫模劑污染;鋼筋保護層墊塊顏色應與混凝土表面顏色接近,位置、間距應準確;鋼筋綁扎鋼絲扎扣和尾端應彎向構件截面內側。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12.3.5鋼筋安裝主控項目質量及檢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和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的規(guī)定。鋼筋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案應符合表12.3.5的規(guī)定。檢查數(shù)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shù)量的10%,且不應少于3件;對墻、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段)抽查10%,且不應少于3間(段);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米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應少于3面。表12.3.5鋼筋安裝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綁扎鋼筋網(wǎng)長、寬±10尺量網(wǎng)眼尺寸±20尺量連續(xù)三檔,取最大偏差值綁扎鋼筋骨架長±10尺量寬、高±5尺量縱向受力鋼筋間距±10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偏差值排距±5錨固長度-20尺量箍筋間距±10尺量連續(xù)三檔,取最大偏差值橫向鋼筋、分布鋼筋間距±10尺量連續(xù)三檔,取最大偏差值鋼筋起彎點位置±15尺量預埋件中心線位置5尺量,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偏差的較大值水平高差0,+3塞尺量測12.3.6鋼筋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GB/T50476和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TB10005的規(guī)定,且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偏差不應大于3mm。12.4混凝土12.4.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物理力學性能、耐久性能的檢測方法應按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的規(guī)定執(zhí)行?;炷恋尿炇諔犀F(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和《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中規(guī)定。12.4.2清水混凝土拌合物絕熱溫升不大于65℃;施工時混凝土內外溫差不大于25℃。12.4.3清水混凝土干縮率宜小于2.0×10-4。12.4.4色差:距混凝土5m處肉眼觀察無明顯色差,且根據(jù)本規(guī)程第11章的規(guī)定對外觀色差進行評級,對于飾面清水混凝土,外觀色差宜達到C-I或C-Ⅱ級,色差分布宜達到C-A或C-B級。12.4.5氣孔:要求混凝土氣孔分散,且根據(jù)本規(guī)程第11章的規(guī)定對外觀氣孔進行評級,對于飾面清水混凝土,要求外觀氣孔宜達到P-I或P-Ⅱ級,氣孔分布宜達到P-A或P-B級。12.4.6裂縫:對于普通清水混凝土,裂縫寬度應小于0.2mm;飾面清水混凝土表面裂縫寬度應小于0.15mm,且單條長度不應大于1000mm。12.4.7修補:對于普通和飾面清水混凝土,距離墻面5m觀察,無明顯修補痕跡。12.4.8光潔度:對于普通和飾面清水混凝土,無漏漿、流淌及沖刷痕跡,無油跡、墨跡及銹斑,無粉化物。12.4.9對拉螺栓孔眼:僅針對飾面清水混凝土,要求對排列整齊,孔洞封堵密實,凹孔棱角清晰圓滑。12.4.10明縫:僅針對飾面清水混凝土,要求位置規(guī)律、整齊,深度一致,水平交圈。12.4.11禪縫:僅針對飾面清水混凝土,要求橫平豎直,水平交圈,豎向成線。12.4.12清水混凝土結構允許偏差與檢查方法應符合表12.4.11的要求。檢查數(shù)量:抽查各檢驗批的30%,且不應少于5件。表12.4.12清水混凝土結構允許偏差與檢查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普通清水混凝土飾面清水混凝土1軸線位移柱、墻、梁65尺量2截面尺寸柱、墻、梁±5±33標高層高±8±5水準儀、尺量經(jīng)緯儀、線墜、尺量2m靠尺、塞尺全高±30±304垂直度層高85全高(H)H/1000,且≤30H/1000,且≤305表面平整度436角線順直43拉線、尺量7陰陽角方正43尺量順直438陽臺、雨罩位置±8±59明縫直線度—3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鋼尺檢查10禪縫錯臺—2尺量11禪縫交圈—5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鋼尺檢查12預留洞口中心線位移108尺量洞口尺寸+8,-0+5,-0門窗洞口對角線42拉線、尺量13預埋設施中心位移預埋件32預埋螺栓52預埋管33尺量12.4.13對于非平整異形表面,外觀質量的驗收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169執(zhí)行,并應與設計圖紙無明顯差異。

附錄A粉體原材料外觀圖像采集方法A.0.1本方法適用于粉體原材料的外觀圖像采集。A.0.2當本方法與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相抵觸時,應按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執(zhí)行。A.0.3圖像采集用設備宜選用軌道式掃描儀或數(shù)碼相機,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圖像采集用軌道式掃描儀掃描精度應高于300dpi×300dpi,最快掃描速度不宜低于15cm/s;掃描儀應具備掃描圖像預覽功能,避免因掃描速度過快、表面平整度過差等原因造成的掃描圖像不清晰;掃描儀應配備自光源并能有效遮蔽外界光,使掃描圖像不受外界光強、光線照射角度等影響。2圖像采集用數(shù)碼相機有效像素應不小于2000萬,最高快門速度應不低于1/1000s。A.0.4圖像采集應按下列步驟執(zhí)行:1粉體原材料取樣:水泥取樣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的規(guī)定,礦物摻合料取樣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礦物摻合料應用技術規(guī)范》GB/T51003的規(guī)定。2待測樣品制備:粉體原材料待測樣品的制備方法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材料與非金屬礦產(chǎn)品白度測試方法》GB/T5950和《無機化工產(chǎn)品白度測定通用方法》GB/T23774執(zhí)行。3外觀圖像采集:外觀圖像采集應使用同一設備;使用數(shù)碼相機采集圖像時,應保持采集高度、環(huán)境光照強度、設備參數(shù)一定,拍攝方向應垂直于待測樣品外表面,待測樣品外表面應完全處于拍攝視野內,且拍攝距離不宜大于1m;使用掃描儀采集圖像時,應保持掃描過程的掃描速度一致;標準色卡應與待測表面同屏采集。

附錄B微生物抗泛堿劑B.0.1微生物抗泛堿劑的技術要求包括:1微生物抗泛堿劑使用的菌種應安全、有效,不應包含采用基因工程等手段獲得的微生物。微生物抗泛堿劑急性經(jīng)口毒性作用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急性經(jīng)口毒性試驗》GB15193.3和《化學品急性經(jīng)口毒性試驗方法》GB/T21603的規(guī)定。2微生物抗泛堿劑勻質性指標應符合表A.0.1的規(guī)定。表B.0.1微生物抗泛堿劑勻質性指標項目指標Ca(OH)2轉化率(%)≥80作用深度(mm)5.0~7.0有效活菌數(shù)(×1010CFU/g)≥1.0潤濕時間(s)≤60細度(0.315mm方孔篩篩余量,%)≤5.0含水率(%)1.0-3.0有害物質硫酸根離子含量(%)≤1.0氯離子含量(%)≤0.06總堿量(Na2O+0.658K2O,%)≤0.1有效期(月)24B.0.2摻微生物抗泛堿劑的混凝土性能應符合表A.0.2的規(guī)定。表B.0.2摻微生物抗泛堿劑的混凝土性能要求檢驗項目性能指標14d泛堿面積率,%≤10.0凝結時間差,min初凝-20~+30終凝-30~+60含氣量,%≤3.0抗壓強度比,%7d≥95.028d≥100.0收縮率比,%90d≤120.0B.0.3Ca(OH)2轉化率測試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水泥基材料模擬孔隙溶液的配置,其化學成分見表A.0.3。表B.0.3水泥基材料模擬孔隙溶液配置方法化學成分Ca(OH)2NaOHKOHK2SO4含量(mol/L)0.0020.250.540.0032礦化模擬溶液的配置和滅菌:將250mL水泥基材料模擬孔隙溶液和1.2gCa(OH)2粉末加入錐形瓶中配置成礦化模擬溶液,置于高壓滅菌鍋中滅菌,滅菌溫度為121℃±1℃,滅菌時間為25min;將滅菌后的溶液冷卻至室溫待用。3礦化模擬和沉淀物質的獲取:稱取2.5g微生物抗泛堿劑放入滅菌后的礦化模擬溶液中,混合均勻后置于恒溫振蕩培養(yǎng)箱,于30℃±1℃、170rpm±3rpm條件下培養(yǎng)3d,過濾、洗滌、烘干收集沉淀物質。4稱取0.1g沉淀物質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25mL蒸餾水和15mL甲醇,用0.5mol/L的EDTA四鈉鹽標準溶液滴定,以鈣指示劑由酒紅色變?yōu)樘焖{色為第一終點,標記此時消耗體積V1。5向錐形瓶中加入鹽酸溶液(1+1)5mL,振蕩搖勻5min后加入4mL200g/LNaOH溶液搖勻,使用EDTA四鈉鹽標液滴定至指示劑變色,記錄消耗體積V2。6按照下式計算Ca(OH)2轉化率。TCa(OH)2=V2-V1V式中,TCa(OH)2——氫氧化鈣轉化率(V1——滴定Ca(OH)2消耗的EDTA體積(mL);V2——滴定CaCO3消耗的EDTA體積(mL);B.0.4作用深度測試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試件制備:按照本規(guī)程8.1的規(guī)定制備棱柱體混凝土試件,應以3塊為一組,試件尺寸宜為100mm×100mm×300mm。2試件預處理:拆模后的試件,除應留下一個或相對的兩個側面外,其余表面應采用加熱的石蠟予以密封,然后應在暴露面上沿長度方向用鉛筆以10mm間距畫出平行線,作為預定作用深度測試點。3試件養(yǎng)護:試件宜在28d齡期進行作用深度試驗,作用深度的試件應在20±2℃,相對濕度60%~75%條件下養(yǎng)護。4試件劈裂:棱柱體試件應通過在壓力試驗機上的劈裂法或者用干鋸法從一端中心線開始破型。5試劑噴涂:應將切除所得的試件部分刷去斷面上殘存的粉末,然后應噴上(或滴上)濃度為1%的酚酞酒精溶液(酒精溶液含20%的蒸餾水)。約經(jīng)30s后,應按原先標劃的每10mm一個測量點用鋼板尺測出各點作用深度。當測點處的作用分界線上剛好嵌有粗骨料顆粒,可取該顆粒兩側處作用深度的算數(shù)平均值作為該點的深度值。作用深度測量應精確至0.1mm。6按下式計算作用深度。dt=1ni=1ndi式中:dt——試件礦化28d后的平均作用深度(mm),精確至0.1mmdi——各測點的作用深度(mm);n——測點總數(shù)。B.0.5微生物抗泛堿劑有效活菌數(shù)的試驗方法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shù)測定》GB4789.2執(zhí)行;潤濕時間試驗方法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農(nóng)藥可濕性粉劑潤濕性測定方法》GB/T5451執(zhí)行;含水率、細度、氯離子含量、硫酸根離子含量和總堿含量試驗方法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GB/T8077執(zhí)行。B.0.6摻微生物抗泛堿劑的混凝土試件應在20℃±2℃,相對濕度60%~75%條件下養(yǎng)護7d后取出,完全浸水14h后取出置于通風環(huán)境10h,重復7次后測試泛堿面積率。B.0.7泛堿面積率的測試計算按下列步驟進行:1按本規(guī)程附錄C方法,同屏采集RAL9010的勞爾色卡和混凝土外觀圖像;2通過Image-J軟件將圖像轉換為僅存在灰度變化的黑白圖像。3通過Image-J軟件讀取RAL9010色卡灰度值G,統(tǒng)計待測混凝土表面灰度值小于G的區(qū)域面積AE和待測混凝土表面的總面積A0。4按下式計算泛堿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