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園地七(教案)教學目標1.能梳理總結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動積累語言、主動摘抄的意識。2.能掌握“得”的用法并仿寫句子。3.了解“用前面結尾的詞語做下文的開頭”的語言現(xiàn)象,并嘗試續(xù)說這樣的句子。4.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書寫要點,寫好“父、及”等八個帶有撇、捺筆畫的字。5.朗讀、背誦古詩《采蓮曲》。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能梳理總結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動積累語言、主動摘抄的意識。2.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書寫要點,寫好“父、及”等八個帶有撇、捺筆畫的字。3.朗讀、背誦古詩《采蓮曲》。教具準備小學課件資源教學過程Ⅰ摘抄交流,分享方法1.談話導入:在本單元中,我們感受到了課文語言的生動,積累了自己喜歡的句子并摘抄了下來,相信大家收獲頗豐,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個自己積累的句子,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春雨過后,太陽出來了,一片晴朗。整個世界像剛洗過似的,特別清爽,空氣十分新鮮,呼吸一口,甜絲絲的,像喝了蜜一樣。評析:這段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春雨過后空氣帶給人的美妙感受。

春天來了!你看,萬紫千紅的花在春風中翩翩起舞,可愛的草、樹木、鳥、獸、蟲、魚都面帶笑容,迎接春的到來,大地恢復了生機。評析:這段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動植物當作人來寫,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春天的生機勃勃。

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評析: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使語言的節(jié)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2)學生交流什么是摘抄。(3)小結:摘抄,即閱讀時,把值得品析與學習的詞語、句子、段落抄錄到本子上。(板書:摘抄)2.課件出示“交流平臺”的內容。在摘抄時,同學們也積累了一些摘抄的好方法,請大家結合課本上的內容,說說自己在這方面的做法和經(jīng)驗。預設:摘抄的方法有邊讀邊摘抄、歸類摘抄、摘抄后寫寫感受或者背一背、摘抄時注明出處……3.教師評議,方法指導。4.小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痹谄綍r的閱讀實踐中,要逐步養(yǎng)成摘抄的好習慣,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好讀書,勤積累,提高理解和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驹O計意圖】課件出示精彩片段,使學生明白句子的精妙之處,產(chǎn)生摘抄的興趣。學習摘抄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更好地摘抄。Ⅱ方法指導,規(guī)范書寫1.學習“書寫提示”。讀一讀,找規(guī)律。(1)課件出示“父、及”等8個字,觀察這些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都有撇和捺)(2)學生自由朗讀,思考怎樣寫好每一個字。(3)小組交流,代表發(fā)言。預設1:這些字中的撇和捺要寫得舒展,字形才好看。(板書:書寫提示:撇捺舒展,字形好看)預設2:“蒙”有四撇,注意高低長短;“奏”的最后一筆捺變?yōu)辄c;“翅”里的平捺要盡量向右邊平拖出去,托住“羽”字。小結:我們在觀察字形時,要注意筆畫的變化和筆畫的走勢。2.教師范寫,提醒學生:(1)注意字的結構和布局。(2)注意握筆和坐姿。(3)做到撇捺舒展,字形優(yōu)美。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驹O計意圖】了解書寫帶有撇捺的字時要把撇捺寫舒展,養(yǎng)成寫字前先觀察的良好習慣。Ⅲ品味古詩,想象畫面1.課件出示古詩《采蓮曲》。(板書:《采蓮曲》)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采蓮曲》,教師正音。3.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看到過的荷花。如果學生沒有見過荷花,可讓其觀察插圖,說說荷花的樣子。4.請學生說說讀詩時的疑問,引導學生理解難懂的字詞,梳理詩歌大意。預設1:“羅裙”“芙蓉”是什么意思?預設2:前兩句詩是什么意思?引導:“羅裙”指的是女子的衣裙,“芙蓉”是指荷花?!昂扇~羅裙一色裁”說的是采蓮少女置身蓮池,荷葉與她的羅裙融為一色。“芙蓉向臉兩邊開”說的是采蓮少女的臉龐正掩映在盛開的荷花中間,看上去好像鮮艷的荷花正朝著少女的臉龐開放。預設3:最后兩句詩描述了怎樣的情景?引導:采蓮少女隱在荷花叢中,讓人分不清少女的羅裙和荷葉,分不清少女的笑臉和荷花。采蓮少女與綠荷紅蓮渾然一體,忽然不見了蹤影,當荷塘中采蓮女子的歌聲四起,才讓人恍然大悟,采蓮女子仍然在這荷塘之中。5.讓學生配樂朗讀,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積累。也可借助多媒體營造氛圍,豐富學生的想象,幫助記憶。6.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學習“交流平臺”“書寫提示”和“日積月累”,梳理總結了摘抄的方法,知道了書寫漢字時撇捺要舒展,積累了古詩,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能掌握“得”的用法并仿寫句子。2.了解“用前面結尾的詞語做下文的開頭”的語言現(xiàn)象,并嘗試續(xù)說這樣的句子。教具準備小學課件資源教學過程Ⅰ復習鞏固,交流分享1.古詩積累: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采蓮曲》。2.交流積累:分享學生摘抄的句子,談一談收獲心得。3.導入新課:“好習慣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摘抄句子的好方法,積累了古詩。這節(jié)課讓我們來學習“詞句段運用”吧!Ⅱ學習方法,進行仿寫1.復習“的、地、得”的不同用法。(1)這是一只美麗的孔雀。(2)這只孔雀正在慢慢地開屏。(3)這只孔雀長得可美麗了!2.學生交流三個字的不同用法。預設:“的”后面一般跟名詞,如事物名稱;“地”后面一般跟動詞,表示做什么;“得”后面一般跟形容詞,表示怎么樣。3.出示課本“詞句段運用”中第一題的3個例句。(1)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這些句子中都有“得”。(2)思考為什么用“得”。創(chuàng)設情境,比較閱讀,學習方法。(板書:“得”的用法)

小貓生病了,它的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了。王老師知道后急得直跺腳,立即送小貓去了寵物醫(yī)院。

小貓生病了,它的聲音很小。王老師很著急,立即送小貓去了寵物醫(yī)院。學生朗讀、比較,全班交流,教師小結:“得”字和后面的內容能讓被描述的情形更加具體生動。4.拓展練習。課件出示教材后兩個句子填空,鞏固“得”的使用。5.學生交流。說說自己積累的這樣的句子。預設:他高興得手舞足蹈?;▋杭t得好像燃燒的火。夜黑得伸手不見五指。Ⅲ借助例句,續(xù)說句子1.過渡:我們學會了使用“得”,使句子變得更加生動具體。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下面的句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1)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嘩嘩,洶涌澎湃。①學生自由朗讀。②小組交流,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③小組代表發(fā)言。預設:句子結尾的詞語與下一個分句的開頭的詞語是一樣的。(2)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①朗讀句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預設:句子中的“月亮”“小橋”共同的特征都是“彎彎的”。②你能接著往下說嗎?預設:彎彎的小橋旁邊有一條彎彎的小船。2.小結:像這樣用前面結尾的詞語做下文的開頭的句子很有趣,讀起來也朗朗上口。今后在閱讀中遇到這樣的句子可以摘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板書:用前面結尾的詞語做下文的開頭)【設計意圖】讀句子,注意加點詞語的用法,學會積累和正確運用。3.課堂小結:本次語文園地為我們在語句摘抄和語言積累上提供了方法。我們學會了“得”的用法,了解了“用前面結尾的詞語做下文的開頭”的方法,相信我們以后在習作里恰當運用這些方法的話,就能使我們的語言更加生動、更加有趣。語文園地摘抄語文園地摘抄書寫提示:撇捺舒展,字形好看《采蓮曲》“得”的用法用前面結尾的詞語做下文的開頭教學反思成功之處:在教學過程中,給了學生較大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讓他們積極地相互配合。自主交流摘抄的方法,學會如何摘抄;自主交流寫字的規(guī)則,學寫生字;自主提問,理解《采蓮曲》。通過自主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不足之處:在學生評價方面有所欠缺。今后的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評價,多激勵學生。語文園地七教學目標1.能梳理總結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動積累語言、主動摘抄的意識。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寫句子。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做下文的開頭”的語言現(xiàn)象,并嘗試續(xù)說這樣的句子。4.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書寫要點,寫好“父、及”等8個帶有撇、捺筆畫的字。5.朗讀、背誦古詩《采蓮曲》。教學重難點1.能梳理總結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動積累語言、主動摘抄的意識。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寫句子。教學準備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能梳理總結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動積累語言、主動摘抄的意識。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寫句子。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做下文的開頭”的語言現(xiàn)象,并嘗試續(xù)說這樣的句子。教學過程板塊一交流平臺1.激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本學期你摘抄了哪些好詞好句?誰愿意與同學們分享?2.生交流摘抄的好詞好句。3.提問:摘抄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它能增加語言積累,提高語感,你是如何摘抄的呢?誰愿意與大家分享一下你摘抄的方法和技巧?(學生自由發(fā)言)4.出示課本中的四個學習伙伴的摘抄心得。讀書時,我會畫出寫得好的語句,記錄在摘抄本上。我喜歡歸類摘抄。把描寫同類事物的語句分門別類地寫下來,經(jīng)常翻看,對我的習作很有幫助。摘抄時,遇到寫得生動的語句,我會在旁邊寫寫感受,特別喜歡的我還會背下來。我會在合適的地方給摘抄的內容注明出處。5.引導學生將這幾句話和自己交流的內容進行對比,再結合兩者,梳理摘抄的基本方法。預設:摘抄好詞佳句,歸類摘抄,摘抄時寫下感受,把特別喜歡的語句背下來,摘抄時注明出處。6.小組討論,說說哪些摘抄方法對自己的幫助更大。7.教師評選出學生的優(yōu)秀摘抄范例,通過交流評價,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摘抄的基本方法。8.鼓勵學生課外制作有創(chuàng)意的文摘卡,同時提醒學生要注明出處,既尊重原作者,又便于需要時查閱原文,還可找機會安排階段性的展示交流。【設計意圖】在學生匯報的同時,教師及時點撥,歸納板書,能夠幫助學生提煉信息點,使得介紹的摘抄經(jīng)驗與技巧為每位同學所用。板塊二詞句段運用1.學習“得”的用法。(1)出示句子,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它的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了。王老師急得直跺腳。他跑得像兔子一樣快。預設:這些句子中都有“得”字。(2)創(chuàng)設情境,比較閱讀,感受“得”字的生動之處。①創(chuàng)設情境:老師把這三個句子串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小故事。小狗被車撞了,心跳聲越來越弱。王老師很著急,立即跑著送小狗上醫(yī)院。小狗被車撞了,心跳聲越來越弱,那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了。王老師急得直跺腳,立即飛奔送小狗上醫(yī)院,遠遠看去,他跑得像兔子一樣快。②對比讀一讀,你更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說一說。預設:“得”字及后面的內容能讓被描述的情形更加具體生動。(3)仿照例句,把句子補充完整。媽媽累得直不起腰。小剛熱得直流汗。(4)全班交流展示?!驹O計意圖】通過改編故事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得”這種句式的生動之處,并學習模仿運用。2.學習“用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做下文的開頭”這一語言現(xiàn)象。(1)故事激趣:“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老和尚在講故事……”引導學生接著往下講。(2)出示第一個例句,提醒學生注意加點的詞語,引導發(fā)現(xiàn)“用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做下文的開頭”的特點。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嘩嘩,洶涌澎湃。(3)出示第二個例句,引導想象:月夜下的小橋流水多么美啊,彎彎的小橋旁邊還有哪些美麗的景物?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4)小組內交流,補充句子。(5)引導學生把原句和補充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感受這種表達方式的趣味性。(6)教師播放歌曲《彎彎的月亮》,讓學生感受歌曲優(yōu)美的意境?!驹O計意圖】通過讀一讀、說一說的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了解“用前面結尾的詞語或句子做下文的開頭”這種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發(fā)揮想象,嘗試創(chuàng)作形象生動的句子。第2課時課時目標1.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書寫要點,寫好“父、及”等8個帶有撇、捺筆畫的字。2.朗讀、背誦古詩《采蓮曲》。教學過程板塊一認真觀察,書寫撇、捺1.(田字格出示“父、及”等8個字)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8個漢字有沒有相同的筆畫?(撇和捺)2.指名讀泡泡框中的提示語:撇和捺寫得舒展,字形就優(yōu)美。今天我們就來重點練習撇和捺的書寫。3.師示范寫“英”字,邊寫邊提示:撇從豎中線起筆,在左下格的中心處收筆;捺從豎中線起筆,在右下格的中心處收筆,左右對稱,字形舒展。4.伸出右手食指書空,和老師一起寫“蒙”字?!懊伞陛^于其他字有些特殊,它有四個撇畫和一個捺畫。在寫的時候要注意筆順以及四個撇的長短變化和位置。5.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6.寫好后與同桌交換,看看對方的撇、捺是不是寫得舒展美觀,不規(guī)范的地方幫他改一改。7.全班展示練寫的字。引導學生點評,重點關注撇和捺有沒有寫得舒展。8.回顧學過的帶有撇和捺的字,自由練習,注意把撇和捺寫得舒展?!驹O計意圖】在重點指導練習“英”“蒙”兩個字后,其他字放手讓學生自己練習,以點帶面,從扶到放。板塊二想象誦讀,聆聽采蓮曲1.激趣:同學們,我們來聽一首《采蓮曲》,跟隨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腳步,去尋覓采蓮女的婀娜身姿。(展示插圖,播放音頻)2.你們想不想走進這首詩,感受唐代采蓮女的生活?小聲把這首詩讀一讀吧!自由讀《采蓮曲》。3.指名讀。4.全班齊讀。5.思考:詩人有沒有寫采蓮女的容貌?(沒有)你從詩中哪句話知道的?(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6.原來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我們結合詩句,再來思考,為什么詩人“看不見”采蓮女呢?預設:(1)因為采蓮女的裙子和荷葉的顏色一樣,都是碧綠的。(2)采蓮女的面容同池中的荷花一樣美。所以詩人也分不清哪個是采蓮女,哪朵是荷花。(3)因為一池的荷葉、荷花太茂盛了,所以人藏在池中就看不見了。7.師生問答:采蓮女碧綠的羅裙與盛夏的荷葉巧妙融為一體,難怪詩人感慨——(荷葉羅裙一色裁)。出水的荷花像采蓮女的臉龐一樣嬌嫩,這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