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危重病情判斷和評分_第1頁
急診危重病情判斷和評分_第2頁
急診危重病情判斷和評分_第3頁
急診危重病情判斷和評分_第4頁
急診危重病情判斷和評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急診科】急診危重病情判斷和評分急危重癥評分系統(tǒng)概念危重癥嚴重程度評價:根據(jù)疾病的重要癥狀、體征、生理參數(shù)進行加權或賦值從而量化評價疾病嚴重程度急診危重病情判斷和評分的臨床價值準確反映疾病嚴重程度及迅速變化早期識別潛在危重癥評價危重患者面臨的危險評價治療措施、遠期生活質(zhì)量科研設計、分組對比統(tǒng)一的尺度如何選擇評分系統(tǒng)急診流水、觀察室、搶救室---潛在危重病評分系統(tǒng)急診病房

---針對性的評分系統(tǒng)

EICU

---綜合的評分系統(tǒng)

潛在危重病評分系統(tǒng)RAPS-評價院前或住院病人轉運風險REMS-預測急診病人的病死危險性EWS-動態(tài)監(jiān)測病情變化,早期發(fā)現(xiàn)潛在危重病人MEWS-對急診病人去向的分揀和類選治療SIRS-急危重癥初篩方法,早期預測發(fā)生MODS風險SCS-預測急診病人近期,特別是30天內(nèi)死亡危險性PSS-各種急性中毒病人嚴重程度的評價和預后預測RAPS和REMSRAPS-rapidacutephysiologyscore快速急性生理評分,1987,Rheeetc適用范圍:16歲以上成人適用場所:院前、急診、普通病房和ICU臨床應用:評價院前轉運的風險評估、急診非創(chuàng)傷病人病情的評價RAPS評分包括:血壓、呼吸、脈搏、GCS四項參數(shù)每個參數(shù)賦值0-4分,總分0-16分RAPS和REMSREMS-rapidemergencymedicinescore快速急診內(nèi)科評分,2003,OlssonREMS評分包括:血壓、呼吸、脈搏、GCS、年齡和脈指測氧飽和度SpO2,6個參數(shù),每參數(shù)賦值0-6分,總分0-26分REMS優(yōu)于RAPS:可以預測急診病人近期和遠期病死率RAPS和REMS評分注意事項:參數(shù)取同一時間點動態(tài)評分24小時最差值是指總分的最差值血壓最好由同一人反復測量,測量部位固定測量外周血氧飽和的部位應固定EWS和MEWSEWS-earlywarningscore

早期預警評分,英國,上世紀90年代MEWS-modifedearlywarningscore

改良早期預警評分,2001,Subbe適用范圍:成人,院前、急診、病房優(yōu)點:簡單易行,床旁快速臨床應用:早期預警潛在危重病人,降低人為因素對潛在危重病情的誤判率合理分流急診病人去向,如去往ICU等EWS和MEWSEWS>3分:提醒醫(yī)生或ICU人員進行評估,調(diào)整處理方案MEWS評分5分:

是鑒別患者嚴重程度的最佳臨界點評分<5分,大多數(shù)不需住院治療;評分≥5分,病情變化危險增大,有“潛在危重病”危險住??撇》可踔罥CU的危險增大。評分>9分,死亡危險明顯增加需住ICU接受治療。

EWS舉例男性,60歲,呼吸困難來診既往心肌梗塞史,哮喘來診呼吸24次/分,心率124次/分血壓95/55mmHg,體溫38.5℃呼吸-2,心率-2,血壓-1,體溫-1共5分去向:ICU,病情進展為膿毒癥MEEStheMainzemergencyevaluationscore,90年代,Mainz急診評分法臨床應用:評價院前和急診科病人的病死危險性評價院前和急診科病人的搶救效果MEES評分包括7項臨床指標:GCS記分、脈搏、呼吸、心電圖、收縮壓、動脈血氧飽和度和疼痛。每個指標1-4分,最高28分,最低10分,分數(shù)越低,病人病情越重CRAMS記分法GormicanSP于1980年提出ClemmerTP于1985年對其進行修正C — circulationR — respirationA — abdomenM — motorS — speech目前國內(nèi)院前創(chuàng)傷評分系統(tǒng)中應用最多CRAMS記分法CRAMS記分法總分越低,死亡率越高總分≥7分 輕傷 死亡率15% 轉送至Ⅱ和Ⅲ級創(chuàng)傷中心總分≤6分 重傷 死亡率62% 轉送至Ⅰ級創(chuàng)傷中心患者,男,36歲。自3米高處墜落,神志淡漠,只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言語對答錯亂,血壓80/50mmHg,脈搏110次/分,呼吸18次/分,枕部頭皮有長約5cm裂傷,胸口有皮膚擦傷,呼吸幅度正常,腹部有壓痛,胸闊擠壓(+),脊柱查體無異常,四肢多處挫傷,活動正常,毛細血管充盈遲緩。循環(huán) 毛細血管充盈遲緩,收縮壓80mmHg 1分呼吸 正常 2分胸腹 胸腹部壓痛 1分運動 只對疼痛刺激有反應 1分言語 言語對答錯亂 1分CRAMS評分6分

重傷

需立即轉送醫(yī)院肌力的評分肌力定義影響肌力的解剖及生理學因素肌力測定的三種方法主要內(nèi)容:手法肌力測定(MMT)肌力分級方法主要肌群徒手肌力檢查一.定義肌力是肌肉收縮的力量。肌肉在收縮或緊張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以肌肉能承受的重量來表示,是以肌肉最大收縮(最大興奮時)所能負荷的重量來表示。肌力測定是測定受試者在主動運動時肌肉或肌群的力量,籍以評定肌肉的功能狀態(tài)。運動功能檢查的最基本方法之一。1、評價肌肉功能損害的范圍及程度。2、間接判斷神經(jīng)功能損害的情況。3、評定康復治療的療效。肌力測定的方法1、徒手肌力測定(MMT)2、應用簡單器械的肌力測試3、等速肌力檢查(IKMT)isokinetic徒手肌力測(MMT)根據(jù)受檢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讓患者處于不同的受檢位置,囑患者在減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狀態(tài)下作一定的動作,并使動作達到最大的活動范圍。根據(jù)肌肉活動能力及抗阻力的情況,按肌力分級標準來評定級別。MMT檢查注意事項1.遵循測試的標準姿勢,注意防止某些肌肉對受試肌肉的替代動作。2.測試選擇適當時機,疲勞、運動或飽餐后不宜進行。3.左右兩側比較,先查健側后查患側,尤其在4和5級難以鑒別時。4.先抗重力后抗阻力,抗阻力必須使用同一強度,阻力應加在被測關節(jié)的遠端(不是肢體的遠端)。5.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損所致痙攣性癱瘓不宜作MMT,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病患者慎用某些測試。6.檢查前先用通俗語言解釋,必要時示范。目前,國際上普遍應用的肌力分級方法是1916年由美國哈佛大學的矯形外科學教授Lovett提出來的,他將肌力檢查分為6級(0級一5級)

0級肌肉完全麻痹,觸診肌肉完全無收縮力Ⅰ級肌肉有主動收縮力,但不能帶動關節(jié)活動【可見肌肉輕微收縮】Ⅱ級可以帶動關節(jié)水平活動,但不能對抗地心引力【肢體能在床上平

行移動】Ⅲ級能對抗地心引力做主動關節(jié)活動,但不能對抗阻力肢體可以克服地

心吸收力,能抬離床面【肢體能抬起但不能對抗外界阻力的運動】Ⅳ級能對抗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體能做對抗外界阻力的運動】Ⅴ級正常肌力【肌力正常,運動自如】肌力書寫方法規(guī)定:左上:*級右上:*級左下:*級右下:*級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GCS昏迷評分:是一項可靠的、客觀的應用于神經(jīng)學上反應人的意識形態(tài)的評分系統(tǒng)。GCS評分是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兩位神經(jīng)外科學教授GrahamTeasdale與BryanJ.Jennett在1974年所發(fā)表初始用于評價意識水平,后用于對顱腦損傷的評價,現(xiàn)在被廣泛作為對臨床醫(yī)療中的急重癥和創(chuàng)傷患者的首選神經(jīng)系統(tǒng)意識評價量表。GCS的優(yōu)缺點優(yōu)點---可操作性強,簡便,快捷,結果就

有相對較高的臨床意義,“性價比高”。缺點---與其他評分比較同病人預后的相關

性略差無感覺檢查無瞳孔檢查人工氣道患者的語言問題本評價系統(tǒng)中包括的三個部分睜眼、語言、動作反應的獨立分值和總分值皆具有意義,最低分為3分(深度昏迷或死亡),最高分為15分(完全清醒的人)。不可用于<36個月的孩子,小兒有獨立的GCS評分系統(tǒng)。GCS評分最初滿分只有14分,經(j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