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蘇教版語文知識點匯總_第1頁
小學三年級蘇教版語文知識點匯總_第2頁
小學三年級蘇教版語文知識點匯總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第第頁小學三年級蘇教版語文知識點匯總三班級〔語文學問〕點整理

名句

①溫故而知新

②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p>

③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口語交際

(1)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內容

例如:用自己的話講《盤古開天地》的〔故事〕

(2)〔說說〕自己家鄉(xiāng)的古建筑

四字詞語積累

(1)“ABX-X”式(A與B為〔反義詞〕)

遠近著名、黑白相間、輕重倒置

(2)“XAXB”式(A與B為反義詞)

舍近求遠、頭重腳輕、積少成多

(3)“AXBX”式(A與B為反義詞)

異口同聲、左鄰右舍、里應外合

寫作

收集資料,用文字介紹某一件物件,或某一處風景

蘇教版三班級語文學問點

《恐龍》

1、相關背景

恐龍,繁盛于中生代(約兩億年前)的一類爬行動物。與〔傳奇〕中的“龍”無關??铸埛N類繁多,一般頭小體大,大的長達數十米,重達四五十噸,小的長不到一米。生活于陸地或沼澤四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中生代末期全部滅亡。

2、主要內容

《恐龍》是一篇學問性的短文,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tài)和生活習性,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恐龍的寵愛之情。

3、分段及段意

本文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1節(jié))交代了恐龍的生活年月、生活環(huán)境的優(yōu)越、活動范圍廣、數量多。

其次段(2——5節(jié))介紹了恐龍以及近親的種類和生活習性。

第三段(6節(jié))恐龍消逝了,但其緣由至今還是一個謎。

三班級語文《楓橋夜泊》學問點

原文: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簡介:

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歷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但惋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的詩是《楓橋夜泊》。

解釋:

1、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2、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

3、寒山寺:蘇州楓橋四周的寺院。

譯文

明月西落秋霜滿天,幾聲烏啼山前,

江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