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專家講座_第1頁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專家講座_第2頁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專家講座_第3頁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專家講座_第4頁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專家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驗一外科手術基本常識與基本操作練習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1頁一、實驗目熟悉外科手術器械、敷料以及其它用具準備與消毒;手術人員準備與消毒;動物術部準備與消毒;動物麻醉方法等基本常識;熟悉手術基本操作,包含慣用外科手術器械及其使用、顯露、止血、打結、縫合等。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2頁二、實驗內容(一)觀看錄像,了解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技術(二)手術器械認識與使用(三)手術打結方法練習(四)手術縫合方法練習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3頁(二)慣用外科手術器械及其使用

慣用基本手術器械有手術刀、手術剪、手術鑷、止血鉗、持針鉗、縫針、創(chuàng)巾鉗、腸鉗、牽開器、有溝探針等。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4頁1、手術刀

圖手術刀片裝、取法

1.裝刀片法2.取刀片法

圖不一樣類型手術刀片及刀柄

1.10號小圓刃2.11號角形尖刃3.12號彎形尖刃

4.15號小圓刃5.22號大圓刃6.23號圓形大尖刃7.刀柄8.固定刀柄圓刃

手術刀:主要用于切開和分離組織。有固定刀柄和活動刀柄兩種。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5頁圖執(zhí)手術刀姿勢

1.指壓式2.執(zhí)筆式3.全握式4.反挑式

指壓式(卓刀式):慣用一個執(zhí)刀法。以手指按刀背后1/3處,用腕與手指力量切割。適合用于切開皮膚、腹膜及切斷鉗夾組織。執(zhí)筆式:如同執(zhí)鋼筆。動作包括腕部,力量主要在手指,需用小力量短距離精細操作,用于切割短小切口,分離血管、神經(jīng)等。全握式(抓持式):力量在手腕。用于切割范圍廣,用力較大切開,如切開較長皮膚切口、筋膜、慢性增生組織等。反挑式(挑起式):即刀刃由組織內向外面挑開,以免損傷深部組織,如腹膜切開。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6頁2、手術剪手術剪:組織剪(沿組織間隙分離和剪斷組織)、剪線剪(用于剪斷縫線)正確執(zhí)剪法:以拇指和第四指插入剪柄兩環(huán)內,但不宜插入過深;食指輕壓在剪柄和剪刀交界關節(jié)處,中指放在第四指環(huán)前外方柄上,準確地控制剪方向和剪開長度。圖各種手術剪及執(zhí)剪姿勢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7頁3、手術鑷

手術鑷:用于夾持、穩(wěn)定或提起組織以利切開及縫合。鑷尖端分有齒及無齒(平鑷),又有短型、長型、尖頭與鈍頭之別。執(zhí)鑷方法:用拇指對食指和中指執(zhí)拿,執(zhí)夾力量應適中。

執(zhí)手術鑷姿勢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8頁4、止血鉗止血鉗/血管鉗:主要用于夾住出血部位血管或出血點,以到達直接鉗夾止血,有時也用于分離組織、牽引縫線。執(zhí)拿止血鉗方式:與手術剪相同。松鉗方法:用右手時,將拇指及第四指插入柄環(huán)內捏緊使扣分開,再將拇指內旋即可;用左手時,拇指及食指持一柄環(huán),第三、四指頂住另一柄環(huán),二者相對用力,即可松開。圖各種類型止血鉗及執(zhí)鉗姿勢

1.直止血鉗2.彎止血鉗3.有齒止血鉗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9頁5、持針鉗

持針鉗/持針器:用于夾持縫針縫合組織,常見握式持針鉗和鉗式持針鉗。方法:使用持針鉗夾持縫針時,縫針應夾在靠近持針鉗尖端,若夾在齒槽床中間,則易將針折斷。普通應夾在縫針針尾1/3處,縫線應重迭1/3,方便操作。

圖持針鉗

1.鉗式持針鉗2.握式持針鉗

圖執(zhí)持針鉗法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10頁6、縫合針

縫合針:主要用于閉合組織或貫通結扎。

----帶線縫合針/無眼縫合針,/“無損傷縫針”

----有眼縫合針(穿線孔縫合針、彈機孔縫合針)圖縫合針種類

A.直針B.1/2弧型C.3/8弧型D.半彎型E.無損傷縫針F.彈機孔針尾結構

圖縫合針尖類型

A.圓錐形B.傳位形C.翻轉彎縫針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11頁7、牽開器

牽開器/拉鉤:用于牽開術部表面組織,加強深部組織顯露,以利于手術操作。

類型:----手持牽開器

----固定牽開器圖各種拉鉤

圖自行固定牽開器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12頁8、巾鉗

巾鉗:用以固定手術巾,有數(shù)種樣式,但普通慣用巾鉗。使用方法是連同手術巾一起夾住皮膚,預防手術巾移動,以及防止手或器械與術部接觸。圖巾鉗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13頁9、腸鉗

腸鉗:用于腸管手術,以阻斷腸內容物移動、溢出或腸壁出血。腸鉗結構上特點是齒槽薄,彈性好,對組織損傷小,使用時須外套乳膠管,以降低對組織損傷。圖腸鉗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14頁器械傳遞器械整理和傳遞是由器械助手負責,器械助手在手術前應將所用器械分門別類依次放在器械臺一定位置上,傳遞時器械助手須將器械之握持部遞交在術者或第一助手手掌中。傳遞手術刀時,器械助手應握住刀柄與刀片銜接處背部,將刀柄端送至術者受中,切不可將刀刃傳遞給術者,以免刺傷。傳遞剪刀、止血鉗、腸鉗、持針鉗等,器械助手應握住鉗、剪中部,將柄端遞給術者。在傳遞直針時,應先穿好縫線,拿住縫針前部遞給術者,術者取針時應握住針尾部,切不可將針尖傳遞給操作人員。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15頁圖手術器械傳遞

1.手術刀傳遞2.持針鉗傳遞

3.直針傳遞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16頁(二)打結

各種線結

1.方結2.外科結3.但疊結4.假結(斜結)5.滑結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17頁單手、雙手打結示意圖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18頁器械打結示意圖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19頁深部打結法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20頁打結注意事項

1、打結收緊時要求三點成一線,即左、右手用力點與結扎點成一直線,不可成角向上提起,不然使結扎點輕易撕脫或結松動。

2、不論用何種方法打結,第一結和第二結方向不能相同,即兩手需要交叉,不然即成假結。假如兩手用力不均,可成滑結。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21頁

3、用力均勻,兩手距離不宜離線太遠,尤其是深部打結時,最好用兩手食指伸到結旁,以指尖頂住雙線,兩手握住線端,漸漸拉緊,不然易松脫。埋在組織內結扎線頭,在不引發(fā)結扎松脫標準下,剪短以降低組織內異物。絲線、棉線普通留3~5mm,較大血管結扎應略長,以防滑脫,腸線留4~6mm,不銹鋼絲5~10mm,并應將鋼絲頭扭轉埋入組織中。

4、正確剪線方法是術者結扎完成后,將雙線尾提起略偏術者左側,助手用稍張開剪刀尖沿著拉緊結扎線滑至結扣處,再將剪刀稍向上傾斜,然后剪斷,傾斜角度取決于要留線頭長短。如此操作比較快速準確。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22頁剪線法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23頁(三)軟組織縫合

1.對接縫合

(1)單純間斷縫合/結節(jié)縫合用于皮膚、皮下織、筋膜、粘膜、血管、神經(jīng)、胃腸道縫合。

優(yōu)點:操作輕易,快速缺點:需要較多時間,使用縫線較多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24頁(2)單純連續(xù)縫合

螺旋形連續(xù)縫合

用于皮膚、皮下組織、筋膜、血管、胃腸道縫合。

優(yōu)點:節(jié)約縫線和時間,密閉性好。

缺點:一處斷裂,全部縫線拉脫,創(chuàng)口哆開。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25頁(3)表皮下縫合

表皮下縫合

適合用于小動物表皮下縫合??p合在切口一端開始,縫針刺入真皮下,再翻轉縫針刺入另一側真皮,在組織深處打結。應用連續(xù)水平褥式縫合平行切口。最終縫針翻轉刺向對側真皮下打結,埋置在深部組織內。優(yōu)點:能消除普通縫合針孔小瘢痕。操作快,節(jié)約縫線。

缺點:含有連續(xù)縫合缺點。這種縫合方法張力強度較差。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26頁擠壓縫合

(4)壓擠縫正當

用于腸管吻合單層間斷縫正當??p針刺入漿膜、肌層、粘膜下層和粘膜層進入腸腔。在越過切口前,從腸腔再刺入粘膜到粘膜下層。越過切口,轉向對側,從粘膜下層刺入粘膜層進入腸腔。在同側從粘膜層、粘膜下層、肌層到漿膜刺出腸表面。兩端縫線拉緊、打結。這種縫合是漿膜、肌層相對接;粘膜、粘膜下層內翻。這種縫合是腸組織本身組織相互壓擠,含有良好預防液體泄漏,腸管吻合親密對接和保持正常腸腔容積。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27頁十字縫正當

用于張力較大皮膚縫合。第一針開始,縫針從一側到另一側作結節(jié)縫合,第二針平行第一針從一側到另一側穿過切口,縫線兩端在切口上交叉形成X型,拉緊打結。(5)十字縫正當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28頁連續(xù)鎖邊縫合

與單純連續(xù)縫合基本相同。在縫合時每次將縫線交鎖。此種縫合能使創(chuàng)緣對合良好,并使每一針縫線在進行下一次縫合前就得以固定。多用于皮膚直線形切口及薄而活動性較大部位縫合。(6)連續(xù)鎖邊縫合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29頁2.內翻縫合(invertingsuturepatterns)

內翻縫適用于胃腸、子宮、膀胱等空腔器官縫合。(1)倫勃特(Lembert)氏縫正當倫勃特氏縫正當是胃腸手術傳統(tǒng)縫合方法。又稱為垂直褥式內翻縫正當。分為間斷與連續(xù)兩種,慣用為間斷倫勃特氏縫正當。在胃腸或腸吻合時,用以縫合漿膜肌層。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30頁A、間斷倫勃特氏縫正當

縫線分別穿過切口兩側漿膜及肌層即行打結,使部分漿膜內翻對合,用于胃腸道外層縫合。倫勃特氏間斷縫合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31頁倫勃特氏連續(xù)縫合

于切口一端開始,先作一漿膜肌層間斷內翻縫合,再用同一縫線作漿膜肌層連續(xù)縫合至切口另一端。其用途與間斷內翻縫合相同。

B.連續(xù)倫勃特氏縫正當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32頁(2)庫興(Cushing)氏縫正當

又稱連續(xù)水平褥式內翻縫正當,這種縫正當是從倫勃特氏連續(xù)縫合演變來??p合方法是于切口一端開始先做一漿膜肌層間斷內翻縫合,再用同一縫線平行于切口做漿膜肌層連續(xù)縫合至切口另一端。適合用于胃、子宮漿膜肌層縫合。庫興氏縫合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33頁(3)康乃爾(Conned)氏縫正當這種縫正當與連續(xù)水平褥式內翻縫合相同,僅在縫合時縫針要貫通全層組織,當將縫線拉緊時,則腸管切面即翻向腸腔。多用于胃、腸、子宮壁縫合??的藸柺峡p正當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34頁(4)荷包縫合即作環(huán)狀漿膜肌層連續(xù)縫合。主要用于胃腸壁上小范圍內翻縫合,如縫合小胃腸穿孔。另外還用于胃腸、膀胱造瘺等引流固定縫合方法。

荷包縫合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35頁3.張力縫合(tensionsuture)(1)間斷垂直褥式縫合間斷垂直褥式縫合是一個張力縫合。針刺入皮膚,距離創(chuàng)緣約8mm,創(chuàng)緣相互對合,越過切口到對應對側刺出皮膚,然后縫針翻轉在同側距切口約4mm刺入皮膚,越過切口到對應對側距切口約4mm刺出皮膚,與另一端縫線打結,該縫合要求縫針刺入皮膚時,只能刺入真皮下,靠近切口兩側刺入點要求靠近切口,這么皮膚創(chuàng)緣對合良好,不能外翻。縫線間距為5mm。

優(yōu)點:該縫合方法比水平褥式縫合含有較強抗張力強度。對創(chuàng)緣血液供給影響較小。

缺點:縫合時,需要較多時間和較多縫線。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36頁間斷垂直褥式縫合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37頁(2)間斷水平褥式縫合

間斷水平褥式縫合是一個張力縫合,尤其適合用于馬、牛和犬皮膚縫合。針刺入皮膚,距創(chuàng)緣2~3mm,創(chuàng)緣相互對合,越過切口到對側對應部位刺出皮膚,然后縫線與切口平行向前約8mm,再刺入皮膚,越過切口到對應對側刺出皮膚,與另一端縫線打結。該縫合要求,縫針刺入皮膚時,要求刺在真皮下,不能刺入皮下組織,這么皮膚創(chuàng)緣對合才能良好,不出現(xiàn)外翻。依據(jù)縫合組織張力,每個水平褥式縫合間距為4mm。

優(yōu)點:使用縫線較節(jié)約,操作速度較快。該縫合含有一定抗張力條件,對于張力較大皮膚,可在縫線上放置膠管或紐扣,增加抗張力強度。

缺點:該縫合方法對初學者操作較困難。依據(jù)水平褥式縫合幾何圖形,該縫合能降低創(chuàng)緣血液供給。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38頁間斷水平紐扣縫合

圖5-4-20水平褥式縫合位置

A.正確縫合位置B.錯誤縫合位置

外科手術基本常識和基本操作練習第39頁近遠—遠近縫合

近遠---遠近縫合是一個張力縫合。第一針靠近創(chuàng)緣垂直刺入皮膚,越過創(chuàng)底,到對側距切口較遠處垂直刺出皮膚。翻轉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