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朝詩人眾多,詩作繁富,其輝煌成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如果將歷代詩歌比作藝術的百花園,那么在這座花園中,花兒開得最鮮艷,最繁盛最惹人喜愛的,就屬唐詩這朵奇葩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四首唐詩,領略古代詩歌的魅力吧!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第1課時竹里館王
維
CONTENTS
教學目錄學習目標01必備知識02初讀課文03精讀課文04課堂小結051.了解王維及詩歌寫作背景,理解詩歌內容。2.品讀詩句,欣賞詩歌描繪的畫面,感受詩歌恬淡、清新、幽雅的意境。3.反復誦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學習目標王維(約701-761),字摩詰,河東(治所在今山西永濟西)人,祖籍太原祁縣(今屬山西),唐代詩人、畫家,有“詩佛”之稱。山水詩成就最高,與孟浩然并稱“王孟”。代表作品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等。走近作者必備知識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K軾創(chuàng)作背景必備知識《竹里館》作于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期。王維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脫,加之仕途坎坷,四十歲以后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詩人是在意興清幽、心靈澄凈的狀態(tài)下與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凈的屬性悠然相會,而命筆成篇的。自主學習初讀課文認真朗讀詩歌及課下注釋,疏通詩意。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精讀課文時解決。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詞。2.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竹里館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初讀課文朗讀指導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譯文:獨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發(fā)出長長的嘯聲。初讀課文疏通詩意竹林幽深的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譯文:在這幽深的竹林里,無人知曉,唯有明月似解人意,來陪伴我。這里指“幽篁”照射我,意思是明月來陪伴我1.詩中寫了哪些景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精讀課文分析討論詩中寫了幽篁、深林、明月等景物,營造了月夜山林清新幽靜的意境。獨坐、彈琴、長嘯。從中可以看出詩人高雅閑適、超凡脫俗的性情。2.詩人獨坐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從中可以看出詩人怎樣的性情?3.蘇東坡評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詩歌所展現的畫面。月夜,詩人獨自坐在幽深靜謐的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高聲長嘯,竹林深深沒有人知道詩人在這里,只有皎潔的月光透過茂密的竹子照射進來,灑在詩人的身上,也灑在詩人的琴上。“獨”是“獨自”的意思,詩人獨坐在幽靜的竹林里,時而彈琴,時而長嘯,這一系列高雅的動作,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愉悅的心境。4.“獨”是中國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或表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達對獨立人格的追求。說說詩中“獨”字好在哪里?課堂小結課文主旨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閑生活,表現出一種悠然閑適的心境和自得其樂的生活情趣。獨坐彈琴長嘯幽篁深林明月景物人物活動清新、幽靜寧靜、淡泊課堂小結板書設計竹里館春夜洛城聞笛李
白
CONTENTS
教學目錄學習目標01必備知識02初讀課文03精讀課文04課堂小結051.了解“柳”的寓意,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描述詩歌的意境。2.深情朗讀,合作探究,學會抓住關鍵詞語體悟詩歌情感的方法。3.感受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欣賞李白詩歌的風格特色。學習目標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ń袼拇ń停┤耍缓笕俗u為“詩仙”,與杜甫合稱“李杜”。其作品風格豪邁奔放,清新飄逸。代表作品有《望廬山瀑布》《將進酒》《蜀道難》等。走近作者必備知識李白創(chuàng)作背景必備知識這首詩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或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城(即洛陽)時所作。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時稱東都。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棧里,偶然聽到笛聲而觸發(fā)故園情,因作此詩。
自主學習初讀課文認真朗讀詩歌及課下注釋,疏通詩意。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精讀課文時解決。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詞。2.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初讀課文朗讀指導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譯文:不知從誰家傳來了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傳遍洛陽城。初讀課文疏通詩意笛子的美稱洛陽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譯文:今夜聽到令人哀傷的《折揚柳》,誰能不萌發(fā)思念故鄉(xiāng)的深情呢?指《折楊柳》,漢代樂府曲名,內容多敘離別之情故鄉(xiāng),家鄉(xiāng)1.古人寫詩非常講究煉字,常有一字傳神的妙處。試賞析詩中“暗”和“飛”的表達效果。精讀課文分析討論“暗”有斷續(xù)、隱約之意,寫出吹笛人是毫不經意地吹,卻在不經意間打動了許多人;“飛”字使無形的聲音形象化。“滿”字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聲之悠揚,反襯詩人聞笛后的思鄉(xiāng)之情。2.賞析“散入春風滿洛城”中“滿”字的妙處?!罢哿钡脑⒁馐恰跋e懷遠”?!罢哿倍忠徽Z雙關,既指曲名《折揚柳》,也暗指詩人的客愁鄉(xiāng)思,為全詩點睛之筆。3.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xiāng)之情,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由聽到的“折柳”的曲調引起的??梢?,“折柳”是全詩的關鍵。這首詩通過對客居洛陽城時夜間聞笛聲的細膩描寫,抒發(fā)了詩人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課堂小結課文主旨《折楊柳》春夜洛城聞笛借景玉笛聲抒情故園情課堂小結板書設計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第2課時逢入京使岑
參
CONTENTS
教學目錄學習目標02必備知識03初讀課文04精讀課文05課堂小結06學情回顧01學情回顧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竹里館》和《春夜洛城聞笛》,體會到了王維寧靜、淡泊的心境和李白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另外兩首唐詩,體會蘊含在詩歌中的豐富感情。1.正確流利地誦讀,掌握詩歌的節(jié)奏。2.讀通讀懂詩歌內容,品味作者思念親人又不愿讓親人掛念的復雜情感。3.學習詩人自然質樸、清新雋永、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學習目標岑參(約715-770),江陵(今屬湖北)人,唐代邊塞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詩歌題材多樣,想象豐富,尤以邊塞詩見長。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走近作者必備知識岑參創(chuàng)作背景必備知識唐天寶八載(749),作者赴任安西節(jié)度使幕府書記,這首詩寫于赴任途中。詩人告別了在長安的家人,躍馬踏上奔赴安西的漫漫征途。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在通往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見一個老相識。兩人立馬而談,互敘寒溫,知道對方要返京述職,頓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此詩就是描寫了這一情景。自主學習初讀課文認真朗讀詩歌及課下注釋,疏通詩意。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精讀課文時解決。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詞。2.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逢入京使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初讀課文朗讀指導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譯文:(離開長安好多天了,)回頭遙望故園,只覺長路漫漫,雙袖都被沾濕了,而淚水還沒有干。初讀課文疏通詩意路途遙遠的樣子沾濕的樣子指詩人在長安的家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譯文:騎著馬在途中與熟人相逢,沒有紙筆(寫信),煩勞替我捎口信給家人報個平安吧。請求,煩勞捎口信1.“龍鐘”是什么意思?有何表達效果?精讀課文分析討論“龍鐘”是沾濕的樣子。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詩人對長安親人無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淚的神態(tài)。示例:離開長安已經好多天了,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詩人又思念起家鄉(xiāng)和親人,不禁掩面抽泣,淚水很快就沾濕了雙袖。2.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描繪前兩句所展現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掛念親人而又無可寄托,擔心親人掛念自己的復雜心理。3.“憑君傳語報平安”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理?4.一二句“龍鐘”“淚不干”的濃重色彩與三四句“憑君傳語報平安”的輕描淡寫
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樣理解的?不矛盾?!榜R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沒有紙筆,趕緊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達了思家的深情。這“傳語”二字,寄托了詩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卻是家人最掛懷的訊息。純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課堂小結課文主旨這首詩描述了詩人遠涉邊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其捎口信給家人報平安的場景,抒發(fā)了詩人報國與親情難以兩全,以及思念親人又不愿讓親人擔心的復雜情感。逢入京使實景實情離鄉(xiāng)思鄉(xiāng)思念親人開闊豪邁課堂小結板書設計晚
春韓
愈
CONTENTS
教學目錄學習目標01必備知識02初讀課文03精讀課文04課堂小結05積累拓展06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2.理解詩歌內容,通過品味語言和展開聯(lián)想進入詩的意境。3.體會詩歌蘊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陰,樹立樂觀、自信的生活態(tài)度。學習目標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昌黎先生集》。走近作者必備知識韓愈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創(chuàng)作背景必備知識此詩是《游城南十六首》組詩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時作者已年近半百。此詩估計是作者在晚春時候游城南時有所感悟而作,同時也是作者年齡已進入“晚春”時期,正好又是作者在官場上不得志的時候。自主學習初讀課文認真朗讀詩歌及課下注釋,疏通詩意。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精讀課文時解決。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詞。2.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晚
春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初讀課文朗讀指導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譯文:花草樹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將歸去,爭芳斗艷,盡情展現生命的本色。初讀課文疏通詩意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譯文:楊花榆莢沒有才華,只知道紛紛飄落,好似雪花在空中飛舞。懂得、知道指柳絮才氣、才情指榆錢,榆樹的果實1.品析“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中“知”和“斗”的妙處。精讀課文分析討論一個“知”字,一個“斗”字,將花草樹木賦予了人的思維,人的情感和人的動作行為,使那些原本沒有生命的花草樹木有了留春惜時的生命特征。這一擬人手法的運用,極有效地表達了詩人珍惜春天和時光的美好情懷。2.詩的三、四兩句意蘊深刻,為歷代傳誦。請對這兩句詩作賞析。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運用擬人、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樸素無華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隨風飄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達了要珍惜光陰、不失時機的人生態(tài)度。運用擬人手法,語言活潑,生動有趣。如:草樹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論天下。3.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特點。課堂小結課文主旨詩人通過描寫“草樹知春”、惜春爭艷的場景,表達了對大好春光的珍惜之情,同時寄寓著一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爬架租賃與施工質量控制合同4篇
- 2025年度綠色認證嬰兒奶粉進出口貿易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農業(yè)品牌推廣與營銷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留學貸款擔保合同范本12篇
- 個人信用執(zhí)行擔保合同:2024年定制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宿管人員培訓與就業(yè)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物流運輸合同范本升級4篇
- 2025年度土地租賃及農業(yè)項目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農田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評估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平房房屋買賣合同(含房屋質量保證)3篇
- 電力系統(tǒng)動態(tài)仿真與建模
- 蝦皮shopee新手賣家考試題庫及答案
- 四川省宜賓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質量監(jiān)測英語試題
- 價值醫(yī)療的概念 實踐及其實現路徑
- 2024年中國華能集團燃料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紅樓夢》中的男性形象解讀
- 安全生產技術規(guī)范 第49部分:加油站 DB50-T 867.49-2023
- 《三國演義》中的語言藝術:詩詞歌賦的應用
- 腸外營養(yǎng)液的合理配制
- 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記錄表
- 2023年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鳳泉區(qū)事業(yè)單位招聘53人高頻考點題庫(共500題含答案解析)模擬練習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