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法系國家緩刑制度的誕生_第1頁
英美法系國家緩刑制度的誕生_第2頁
英美法系國家緩刑制度的誕生_第3頁
英美法系國家緩刑制度的誕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英美法系國家緩刑制度的誕生

在案例法和成年法中,都可以找到強制賠償制度的起源。一、緩刑制度的誕生英美法系國家早期的法律都是以判例法為主,這就決定了這些國家緩刑制度的誕生是一個緩慢的由司法實踐到判例法再到成文法的過程,正是英美法在表現(xiàn)形式上的這種特殊性,使得緩刑制度究竟在何國首先誕生一直沒有定論。有的學者是以司法實踐為標準,有的則以成文法的誕生為標準,得出的結論當然不同。不過,英美法系國家緩刑的誕生經(jīng)歷了以下三個階段則是沒有疑問的:(一)暫緩執(zhí)行的構成條件只是一種暫緩法許多美國學者認為,雖然緩刑首先在美國正式合法地設立,但有些類似的措施卻可以追溯到英國,這些措施可以看作是緩刑的雛形,它們主要有:1.教會特權。這是某些人逃脫英國普通法嚴厲懲罰的一種方法。在13世紀開始時,只有神職人員、修道士以及修女可以獲得這種特權,被移送教會法庭接受懲罰。后來這種特權逐漸延伸到?jīng)]有被授予神職的其他人員,再后來適用于所有能夠朗讀圣經(jīng)中的《詩篇》第51首以“寬恕我”開頭的詩歌的人。2.暫緩判決。如果主審法官對(陪審團的)裁決不滿意,認為證據(jù)可疑,指控不足,犯罪人所犯罪刑屬于一項輕微的罪刑,或者犯罪人性格中有任何可稱道之處,那么暫緩判決屬于他的自由裁量權的范圍。這種暫緩判決僅僅是暫時的。3.教堂權利。教堂權利給予被指控犯有重罪的人以在教會或者其他被特許為教堂的地方免遭逮捕的豁免權。這一慣例在英格蘭于1623年針對犯罪被放棄,但直到1697年和1732年仍對民事權利予以保留。然而這與緩刑制度相差甚遠,只是一種不成熟的暫時躲避懲罰的形式。4.保證書和保釋。保證書措施作為一種預防的辦法,產(chǎn)生于14世紀,其內容是被指控做壞事的嫌疑人通過和政府訂約保證不再實施違法行為,以獲得保留自由,如果嫌疑人違反自己的保證,國家將對其采取強制措施或者監(jiān)禁或者令其進行經(jīng)濟賠償。這種辦法的適用對象是危害社會的嫌疑犯或者是有某些違法行為,法庭已經(jīng)傳訊的人。它和緩刑的共同之處是都是對行為人暫時不采取實際制裁措施,行為人都必須遵守一定行為準則,如果違反這些準則,行為人都將重新受到制裁。這倒是與現(xiàn)代緩刑制度的內容較為接近。保釋起源于中世紀的英格蘭,其內容是被起訴的犯罪人以外的人通過金錢或者財產(chǎn)向法院擔保,犯罪人將按要求出庭,犯罪人因此而保留自由。國外學者認為,保釋也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緩刑的一些特點,如犯罪人仍能保留自由,行為受到一定限制,因而也可以視為緩刑的直接開端。5.存檔案件。所謂存檔案件是指這樣一種情形:當法庭認為由于某些理由,沒有必要對案件立即作出判決時,可以推遲判決。這種推遲判決有時是無限期的,它和現(xiàn)代緩刑中的刑罰暫緩判決制度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表現(xiàn)為案件進入審判程序后,訴訟程序沒有進行到底,被告人也沒有受到刑罰宣告,可以視為緩刑的雛形之一。(二)奧古斯塔斯的緩刑在美國,緩刑在被正式確立為一種法律制度之前,已經(jīng)在司法實踐中被運用。在這種運用活動中,最著名的人物當屬美國波士頓的制鞋工人約翰·奧古斯塔斯。他通過對波士頓的酗酒者、乞丐、妓女等犯罪人提供保釋,使法院推遲對這些人的判決,將他們交給奧古斯塔斯監(jiān)管。在規(guī)定的保釋期限截止后,只要犯罪人提供證據(jù)證明已經(jīng)改造好,法官就不再對犯罪人作出刑事判決。這便是早期司法實踐中的緩刑。關于約翰·奧古斯塔斯的在緩刑發(fā)展史中的地位及其緩刑實踐活動,在我國已經(jīng)翻譯出版的不少國外學者的著作以及其他論著中都有提到,但不同學者有不同的介紹。有學者認為,約翰·奧古斯塔斯的措施不能稱為緩刑,而只能稱為保護觀察。(三)刑罰哲學的一次綜合成文緩刑法的制定活動在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國家?guī)缀跏峭瑫r展開的,這是不同刑罰哲學在順應人道主義要求的基礎上不約而同作出的選擇,堪稱刑罰發(fā)展史上的一段佳話。在美國,由于奧古斯塔斯的緩刑實踐活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二、刑事判決的理論基礎在近代大陸法系國家,由于很長時間內報應刑思想和理論都占據(jù)主導地位,康德、黑格爾等法哲學大師們的嚴密邏輯推理和論證將這一刑罰理論城堡建構得在一定時間內固若金湯,導致了與這一刑罰理論相悖的緩刑制度遲遲無立足之地。然而,到了19世紀中后期,伴隨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而來的工業(yè)化革命,產(chǎn)生了許多導致社會失范的因素,由此引發(fā)了高犯罪率。在嚴峻的犯罪形勢的沖擊下,人們開始對絕對報應刑理論的合理性發(fā)生懷疑。這時,緩刑理論才得以有出頭之日。調查表明,犯罪的發(fā)生大多源于人格的低下,監(jiān)獄中充斥著這些人格低下的犯人。由于對他們的處刑太短,以致無法對他們實施任何有意義的矯正,對這些犯人的短暫監(jiān)禁給監(jiān)獄管理當局和犯罪人本身都帶來了問題。與此同時,實證犯罪學理論的影響開始增強,這種理論對古典犯罪學理論提出了挑戰(zhàn),認為犯罪是一種可以治愈的疾病,可以通過對犯罪人的治療來賦予犯罪人更多的個人自由。在這種理論的影響下,刑事判決不再被認為是一種相當于古代用燒紅的烙鐵在犯罪人身上所作的標記式的措施,而是根據(jù)犯罪人的個性,以生物學、心理學、人類學知識為基礎,對他進行的評價。值得注意的是,以比利時和法國的緩刑制度為代表的所謂“比法制”的大陸法系國家的緩刑制度,自其誕生時起便與英美法系國家的緩刑制度不同。如前所述,以美國為代表的英美法國家的緩刑制度重視的是對犯罪人的監(jiān)督矯正,由此必然要求有一個對犯罪人進行監(jiān)督考察的人。而在大陸法系國家,在倡導建立緩刑制度的時候,卻沒有提出應當對被緩刑人進行監(jiān)督考察。例如,比利時緩刑的創(chuàng)始人朱利斯·勒尤尼(JulesLejeune)在1888年就提交議會審議的緩刑說明書展開的爭論中這樣解釋:那些被附條件判處刑罰的人不需要保護性的監(jiān)督的幫助,他們會自己改過自新。法比制緩刑迅速推廣,挪威于1894年設立了緩刑制度,德國于1895年、意大利于1904年設立了這一制度,日本于1907年引進了緩刑制度。1918年,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設立了緩刑制度。此外,盧森堡、葡萄牙、荷蘭、保加利亞、瑞典、西班牙、匈牙利、希臘、芬蘭以及瑞士的10個州都很快設立了這一制度。這樣,英美法系的美國和大陸法系的比利時率先在各自的法系中建立起了現(xiàn)代緩刑制度。這種制度的適用范圍在各自的法系內不斷擴展,最終傳遍整個世界。三、中國的犯罪體系的起源(一)周時期的“荒辯之法治之”在中國歷史上,名曰“緩刑”的措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前7世紀中國的西周時期,依據(jù)是《周禮》有言:“若邦兇荒,則以荒辯之法治之。令移民通財,糾守緩刑”(二)諸犯死罪請定按原赦據(jù)史料記載,中國封建社會的暫緩執(zhí)行刑罰的制度最早出現(xiàn)于北魏。北魏孝文帝太和12年下詔規(guī)定:“諸犯死罪,若祖父母、父母七十以上,無成人子孫,旁無期親者,具狀上請。流者鞭笞,留養(yǎng)其親,終則從流,不在原赦之例?!庇姓撜邔⒈蔽簳r期的“存留養(yǎng)親”制度、唐朝的“存留養(yǎng)親”制度以及后來各朝代中的類似這種制度視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緩刑制度(三)緩刑在中國民主決策的歷史緣由由于中國自身的法律文化土壤孕育不了現(xiàn)代緩刑制度,它作為一種正式的法律制度出現(xiàn)在中國法制的舞臺上,便只能是國外法律移植于中國的結果。1910年(宣統(tǒng)2年)清政府頒布的《大清新刑律》中有關現(xiàn)代緩刑制度的規(guī)定,便是法律移植活動的產(chǎn)物。從具體內容來看,《大清新刑律》直接借鑒當時日本、德國等西方國家的刑法典,對緩刑的規(guī)定較為詳細。在該法典第12章第63條至第65條,對緩刑的適用對象、緩刑的適用條件、緩刑的撤銷條件以及緩刑的考驗期均作出了規(guī)定。現(xiàn)代緩刑制度在中國清末得以誕生,可謂是內憂外患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大門后,國人中的有識之士在痛心疾首的同時,將目光投向了外國的先進技術和文化。他們隱約或者痛切地感到體制和文化的落后是導致國弱民貧、被動挨打的根源,因而極力主張變法維新。清政府為了挽救風雨飄搖中的政權,也不得不作出一些改革之舉,表現(xiàn)之一便是修改法律。已經(jīng)到了日暮途窮之時的封建法制顯然不能作為改革的參照物,國門的洞開則為西方先進法律制度進入中國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此時緩刑在西方刑法制度中不但已經(jīng)牢牢站穩(wěn)腳跟,而且正在大行其道。這樣,在1910年(宣統(tǒng)2年)清政府頒布的《大清新刑律》中出現(xiàn)現(xiàn)代緩刑制度便很正常了。稍感遺憾的是,由于清王朝在《大清新刑律》頒布后僅1年便告覆滅,這部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刑法典還沒有來得及接受實踐的檢驗便落入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不過,從后來軍閥們照搬《大清新刑律》而制定并施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